城市地貌研究综述_王鹏
衡阳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估
衡阳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估
王鹏;田亚平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25)6
【摘要】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对衡阳市2001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生态足迹占用已远远超过其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赤字为
1.1892hm2,总人口的生态赤字为8.43 x 106hm
2.这反映出衡阳市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此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总页数】5页(P89-93)
【作者】王鹏;田亚平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系,湖南衡阳,421008;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210093;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系,湖南衡
阳,4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1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小流域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王家沟小流域为例 [J], 张勇
2.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东江流域东源县为例 [J],
龚建文;张正栋
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以湖南绥宁县为例 [J], 于小玲
4.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J], 张国防;郑新奇
5.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与预测 [J], 孙逊;成洪山;陈章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分形地貌的陕北黄土高原城镇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法研究以米脂沟壑区为例
内容摘要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形态具有较高的分形维数,表明 这些地貌形态具有自相似性和尺度相关性。此外,我们还发现地貌形态的类型和 地形起伏也具有分形特征。
内容摘要
在空间尺度转换方面,我们分析了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地貌形态的分形特征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观 察和分析的尺度有关。这一发现提示我们,在进行地貌形态研究时,应注意尺度 转换的影响。
三、基于分形地貌的城镇空间规划方法
针对米脂沟壑区的地理环境和城镇空间形态,我们提出以下规划方法: 1、尊重自然: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合 理利用资源。在保留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发挥其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 城镇建设。
三、基于分形地貌的城镇空间规划方法
2、整体规划:虽然城镇空间被分割为许多小的区域,但整体上应形成一个有 机协调的整体。通过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和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 整个城镇空间的品质和活力。
内容摘要
总之,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转换的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地区地貌形态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为相关领域的深 入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以其复杂的地理环境 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居环境问题逐渐 凸显,如土地利用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旨在探 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
内容摘要
应注重典型案例的总结与推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和优化规划 设计方法。
内容摘要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为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提供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支持; 二是提高规划设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三是重视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将优秀案例进行总结 和推广,为其他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影响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的研究综述
影响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的研究综述植被覆盖是地球表面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覆盖的变化日益受到关注。
植被覆盖的变化驱动因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分析了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自然驱动因子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因素如温度、降水等直接影响着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干旱频发,许多地区的植被覆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以北极地区为例,气候变暖导致的冰盖融化和降水增加等因素都会对当地的植被覆盖产生显著影响。
2. 土壤因素土壤是植被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质地、肥力、水分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植被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土壤贫瘠和沙漠化等问题会对植被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导致植被覆盖的减少。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植被覆盖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的植被分布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高山地区的植被多以草甸、针叶林为主,而平原地区的植被覆盖则比较丰富。
地形地貌对植被的分布和生长有直接而明显的影响。
二、人为驱动因子1. 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扩张对周边植被覆盖的压缩和破坏日益明显。
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导致了大量的植被面临着被开垦和覆盖的风险,从而使得植被覆盖减少。
2. 过度开垦大规模的农业开垦活动导致了大片林地和草地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原生植被遭受到了破坏和砍伐,植被覆盖减少。
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过度的农业开垦活动对当地植被覆盖的影响十分显著。
3. 污染环境污染也是导致植被覆盖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直接危害着植被的健康和生长,从而导致植被覆盖出现变化。
重金属污染会导致植被生长受到抑制,严重影响植被覆盖的稳定性。
三、综合驱动因子除了以上因素外,一些综合的因素也会对植被覆盖的变化产生较大影响。
智慧的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的规划-王鹏清华同衡
•
经验总结
成功的智慧城市发展项目都基于具体的城市问题 成功的智慧城市发展项目都专注于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的核心:促进信息的流通与交
流的充分
成功的智慧城市发展项目通常都基于政府与公众的有效合作,自
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自上而下:
•政府对智慧城市做出合理的 顶层设计与总规划 •政府建设必要的网络、数字 及其他基础设施 •根据具体城市问题实际分析, 根据科学系统的决策结果建 设智慧城市应用项目
自下而上:
•政府通过如开放数据等方式 引导民间和企业协助解决城 市问题 •发现来自民间、企业的改善 城市的创新,扶持鼓励其发 展
现状:政府运作很大程度上并未 参考系统给出的结果;系统计算 的结果比较可靠,但是缺乏价值
•
经验:创造的价值太少,运营成
本太高
展超过了规划者的判断
自下而上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 美国纽黑文SeeClickFix SeeClickFix由纽黑文的居民Ben Berkowitz创建,基于一个网络地 图(及手机APP)供居民报告非紧 急的公共服务设施的问题(比如某 条街上的井盖丢了),以告知政府 对其进行修复 现状:超过25000个镇和8000个社 区使用SeeClickFix来报告问题。 一些政府(如芝加哥市)已经将 SeeClickFix整合到其基础设施问 题监测系统中 经验:通过众包实现公共服务的优 化,一方面在不提高财政负担的情 况下提高了公共服务效率,另一方 面促进了公众与政府的合作 • • • 西班牙巴塞罗那 由巴塞罗那建筑师与哥本哈根经济 学家共同创建。旨在建立一个全球 城市问题解决方案的平台
甘肃省榆中县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影响研究
甘肃省榆中县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影响研究甘肃省榆中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多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其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一、地貌特征甘肃省榆中县地形起伏较大,山地和丘陵地区占主导,同时还存在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
山地起伏较大、地势陡峭,大部分山脉呈南北走向,其中有诸如马鬃山、三闾山等山系。
丘陵地区地势相对平缓,呈台地状,植被丰富,适合农业发展。
河谷地区由于存在山水脉络,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片片肥沃的河谷地。
二、土地利用现状由于地形地貌影响,榆中县的土地利用相对分散。
山地主要用于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丘陵地区则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豆等为主。
河谷地区土地肥沃,主要用于水稻种植和果树园林。
此外,榆中县还有少量的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
三、影响因素1. 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起着制约作用。
山地地形地貌陡峭,土地垂直利用较困难,只能进行山地林业和草地养殖。
丘陵地区虽有一定的耕地,但受限于土地坡度、水土流失等问题。
河谷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水土肥沃,适合种植作物。
2. 气候条件的影响榆中县属于典型的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变化大。
高山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多,农作物种植受到限制;丘陵和河谷地区气候较为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的发展。
3. 经济发展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榆中县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业发展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质量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农民逐渐从传统的种粮为主转向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
与此同时,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不断扩张,也对农田的使用带来压力。
四、土地利用优化建议1. 合理利用山地资源,加强林业保护和开发,发展观光林业和林下经济。
2. 优化农田结构,减少山地农田的耕种面积,提高利用效率。
3. 加强河谷地区的水利建设,完善排灌设施,保证水稻等作物的灌溉需求。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工程意义综述
前言一、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概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是以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基本知识为主体,并吸收沉积学、自然地理学、古气候学、古植物学、新构造运动学和地质年代学等有关知识组成的一门综合课程。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新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科学。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两者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学科,具有多种理论与应用实际价值。
第四纪是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的时代,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变化都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第四纪研究在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特殊重图1-1东营黄河入海口要的地位。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
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二、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进展近年来,在来自国民经济建设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瞄准国际前沿科学问题,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在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地貌与第四纪学科在宏观和微观、分析和综合两个方面深入发展,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成果,学科的总体水平有所提高。
地貌与第四纪工作者,瞄准国家的重大需求展开研究,若干重要成果为国家建设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5年来,地貌与第四纪学家承担了一系列重大项目,包括多项国家973项目,如“中国典型河口一近海陆海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02—2007)、“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变化及西南跨境生态安全”(2003—2008);“长江流域水沙产输及其与环境变化耦合机理(2003.2008)、“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图1-2三峡大坝与适应对策”(2005—2010)、“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2006.2011)、“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2006.2011),取得了重要进展。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山东半岛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人文景观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地理位置、分布特征、相互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山东半岛城市地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地理位置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徐州,东临黄海,西依泰山。
山东半岛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和山地组成,其中平原面积广阔,约占半岛总面积的3/5。
山东半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
半岛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大沽河等。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位置受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系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位于海岸线附近,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济南、淄博等城市位于平原地区,交通便捷,有利于经济发展;临沂、潍坊等城市则位于沂河、沭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二、城市分布特征山东半岛城市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群分布:山东半岛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
此外,济南都市圈和鲁南城镇群也在快速发展中。
2、城市文化传承:山东半岛历史悠久,各大城市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例如,济南是“泉城”,青岛是“音乐之城”,烟台是“葡萄酒城”,威海是“卫生城”等。
3、城市经济发展:山东半岛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
例如,青岛的海洋产业、烟台的葡萄酒产业、潍坊的制造业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城市相互作用山东半岛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产业链的相互衔接:山东半岛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比如,青岛的家电产业与潍坊的制造业相互配合,烟台的葡萄酒产业与济南的食品加工业相互支持。
这种产业链的衔接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2、城市资源的共享:山东半岛城市间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
莱州地质地貌的研究报告
莱州地质地貌的研究报告莱州位于中国山东半岛的中部,是一个地势较为平坦的沿海城市。
它的地质地貌主要是由河流、海洋等外力作用和古地质构造运动等内力作用共同塑造而成的。
下面是对莱州地质地貌的研究报告。
一、地质背景:莱州地质属于中国东部的地台地块,以沉积岩为主,主要分布有仙河组地层、五峰组地层、第四系黄土等地层。
同时,在莱州地区还存在着强烈的古地质构造活动,如莱州断裂带。
二、地貌特征:1. 平原地貌:莱州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属于江河冲积平原地貌。
平原区域主要由冲积平原、黄土高原和海滨平原组成。
大部分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2. 河流地貌:莱州地区多条河流纵横交错,其中最主要的是仙河。
仙河发源于莱州境内,全长约200公里,流经莱州市区后注入渤海。
仙河谷地较为开阔,河岸陡峭,具有典型的河流地貌特征。
3. 海岸地貌:莱州地区位于渤海边,拥有丰富的海岸地貌资源。
海岸线长,沙滩、海蚀平台等特征明显。
莱州湾是莱州地区最重要的海湾,也是较为典型的海岸地貌。
4. 地下水地貌:莱州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河和地下溶洞等地下水地貌较为发育。
莱州地下水属于充水表浅的孔隙水和裂隙水,对当地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地质灾害:莱州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由于地貌的平坦,加上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导致滑坡和塌陷等地质灾害,给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莱州地质地貌主要由平原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和地下水地貌等组成。
在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古地质构造活动对莱州地区地貌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莱州地区的平原地势和地下水位较高,使其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
对于莱州地区的地质地貌研究,可以为有效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王鹏【摘要】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城乡一体化5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方法,对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银川市新型城镇化水平最高,且对其他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引领和协调作用;从空间分布状况来看,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由北部引黄灌区向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呈阶梯状分布;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受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影响较大,与人口、经济以及社会城镇化关系紧密;城镇人口比例、人均GDP、第二、三产业占GDP比例、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城镇密度等因子是宁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期刊名称】《宁夏工程技术》【年(卷),期】2018(017)001【总页数】6页(P91-96)【关键词】宁夏;新型城镇化;熵权法;灰色关联模型;地理探测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作者】王鹏【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7城镇化是在工业化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空间现象,同时也是人口、经济、产业空间转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快速增加到2014年的54.8%[2]。
但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发展模式,导致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暴露出诸如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空间和规模分布不合理、城镇体制机制不健全、城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城镇功能失调等问题[3-5]。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晰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其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四化同步,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6]。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基于GIS的喀斯特小区域地貌分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孙兰;周德全【摘要】本研究以喀斯特发育良好的贵阳为例,基于Arcgis10.1平台,利用1∶5万等高线矢量图为原始数据,构建DEM模型,提取五个地形因子作为地形分析指标,进行空间数字化定量分析,结合形态-成因和空间连续性原则,建立对应分级分类体系,对上述地形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将贵阳市划分为Ⅰ西南部-溶蚀-中丘区,Ⅱ南部-溶蚀-中盆区,Ⅲ东南部-溶蚀构造-台地区,Ⅳ西部、东部、东北部-溶蚀侵蚀-中山和溶蚀中丘相间区,V北部、东北部-溶蚀-中山、中丘、盆地相间区,Ⅵ中部-溶蚀侵蚀-中丘区共六大区域.【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8页(P56-63)【关键词】DEM;喀斯特区域;地貌分区;贵州贵阳【作者】孙兰;周德全【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08;P93.51 引言地貌作为地球表层系统中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之一,是人类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和科学的保护自然资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区域作为地貌学与生产实践结合的通路,地貌学的任何应用研究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区域[1]。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空间数据信息处理分析层面上的迅速发展,DEM成为GIS地理数据集合中最为重要的空间信息资料,而多种尺度的DEM数据则为地貌学定量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持[2]。
在我国区域地貌研究愈加深入的现实条件下,对DEM的应用普遍集中在地形指标的提取、全国大尺度的地貌基本形态类型的划分[3]和小区域流域单元为主的地貌特征提取与分类这三个方面,对中尺度下特定地貌类型单元自动划分及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机制的研究尚还在少数。
贵州省是我国岩溶地貌极其发育的地区之一,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城市岩溶区域,对其进行喀斯特地貌的分区,对该研究区生产布局、资源开发和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春市的环境地貌与城市建设
长春市的环境地貌与城市建设
肖荣寰;李铁成;乔娜
【期刊名称】《地理科学》
【年(卷),期】1989(9)3
【摘要】环境地貌是现代地貌学中一个新兴的部门.本文系统论述了长春市环境地貌的主要特征、区域结构及其与城区建设和发展的关系。
【总页数】11页(P221-231)
【关键词】环境地貌;城市建设;长春市
【作者】肖荣寰;李铁成;乔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4
【相关文献】
1.中比例尺地貌制图研究——以1:20万长春市幅地貌图为例 [J], 李宏伟
2.福州盆地地貌环境与城市建设初探 [J], 张文开
3.通化市环境地貌与城市建设研究 [J], 吕新苗;杨一鹏
4.乌鲁木齐市地貌环境与城市建设 [J], 李志中
5.呼和浩特市环境地貌与城市建设 [J], 张炳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综述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综述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产生、发展和相互关系。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的综述,旨在介绍地理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本文将从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对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一、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规律,主要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系统等内容。
在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备受关注。
1. 地貌学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沙漠等地貌类型。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关于不同地貌类型的研究较为丰富,相关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2. 水文学水文学研究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水循环和水文地理等内容。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对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要素的研究和评估成果较多,研究成果可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气候学气候学研究地球大气系统的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原因。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关于气候变化、气候模拟和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这些成果对于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地球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演替等内容。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生态学研究成果涵盖了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和地理区域,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的影响和空间组织,主要包括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内容。
在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备受关注。
1.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征,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等内容。
地理学论文文献资料中,有关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成果较多,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关系,包括产业布局、交通运输、城乡发展等内容。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综述
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综述王久钰【摘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和意义,归纳了既往研究发展历程,研究了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总结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中国的研究展望,认为在引入概念的同时,结合本国国情与国外成功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的发展策略.【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9(045)011【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UGB;研究进展【作者】王久钰【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 概念与意义小汽车交通产业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包括城市郊区化、环境污染以及城市蔓延,因此,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市于1976年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的概念。
城市增长边界最初指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分界线,是一种技术措施。
21世纪以来,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给环境保护、资源集约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处于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市规划进入国土空间规划的转型发展阶段,土地规划由增量规划转入存量规划,如何带有中国特色地应用城市增长边界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既往研究发展历程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城市增长边界的研究有所不同。
国外对城市增长边界的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UGB的内涵、UGB的划定方向、实施效果、负面影响、弹性控制等理论角度[3]。
国外学者对于UGB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其绩效,例如关于UGB的影响,UGB在土地供应、开放时间及地理位置方面的限制状况。
在我国,张进首先将增长边界等城市增长管理工具引入中国。
国内学者针对UGB的研究集中在其内涵、政策应用、划定方法、适宜性分析等方面。
研究大致分为两类:1)针对UGB理念及其制度进行研究,如韩昊英(2009)、徐辉(2007)、黄明华(2007)、冯科(2009)等学者主要针对UGB理念及其制度进行研究;2)针对UGB划定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如龙瀛(2006,2009)、杨建军(2010)等学者。
地球科学知识:研究城市地质和城市环境
地球科学知识:研究城市地质和城市环境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不能完全排除地球科学的干扰。
即便如此,在地球科学领域开展城市地质、城市环境研究的步伐仍在稳步前进,尤其是在研究城市制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城市地质特征城市地质是通过对城市地表下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对城市地面用地规划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信息和依据。
在理解城市地质的特征时,需要从地貌、岩石构成和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城市地貌往往高度复杂,因为它通常是在原有地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次,由于城市建设的时限和基础设施的要求,全部城市地质调查难以实现,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和地质环境,分阶段分地区进行全面的调查是必要的。
基于城市社会发展对周边土地利用和城市底密度的要求,很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发生了大量的地质工程活动,这导致了受压缩和膨胀作用的岩石层,从而出现一些靠近地面的分层现象。
从而影响了城市房屋和交通设施的施工。
二、城市环境的分类城市环境可以分为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在人文环境中,重点研究人文历史和文化遗存,塑造城市的建筑艺术和人居环境。
在自然环境中,主要是研究天、地、水、气等自然要素、全球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
在社会环境中,则主要是研究城市生态平衡、城市制度和城市居民的文化、民族、性别等方面。
最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城市建设的不断加速,城市环境的变化和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环保意识的兴起,也使得城市环境管理向着更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推进。
在城市环境的改进方定时,主要应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关注和调整。
三、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城市发展方向的调整即为城市规划的调整。
对于存在环境破坏和不健康问题的地区,可以制订出降低污染的环保城市规划方案,以此减少可发生的灾难,维护城市环境的优良状态。
此外,城市规划中也需要考虑到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和规划布局,维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探讨 王鹏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管理探讨王鹏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促使现代化城市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对于城市各方面的安排与部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以全面推动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翔实全面的研究,在充分论证以及吸纳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方案,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制定好的城市规划来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管理引言城市的建设规划设计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其经济政治的腾飞。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明信片,如果一座城市拥有自己的地标性建筑物,将会提升其城市自身的辨识度,树立良好的城市风貌。
建筑的规划设计得好,不仅可以吸引人才前来发展,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突出城市的文化特点,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其实反过来也适用,因为一座城,爱上一个人,只要建筑的规划设计得好也能给人独特的感受。
1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现实意义整体推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只有做好城市规划,才能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城市建设管理是城市各项目标以及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并且发挥关键作用的重要保障。
因此,全面推动城市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塑造和优化城市的形象,综合性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效能,力保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应该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并落实完善的城市建设管理体系。
诸多实践表明,城市规划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方面,科学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建设,为城市发展理清了目标和方向。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可用地面积日益减少。
在“寸金寸土”的城市发展空间中,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上限”,依赖于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2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2.1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平衡伴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在设计规划的过程中药加强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促进城市生态平衡发展。
月面上的地形(二)
月面上的地形(二)
王鹏
【期刊名称】《天文爱好者》
【年(卷),期】2006(000)006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王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
【相关文献】
1.内地五大通用塑料进口量一至二月份全面上升
2.复杂地形地震剖面上的陷阱及物探解释方法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修改二○○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的议定书》、《关于修改二○○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的议定书》和《关于修改二○○二
4.重构富有地理思辨的课堂教学\r——以初中地理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第二课时\r\"学看地形图\"为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修改二○○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的议定书》、《关于修改二○○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罗斯联邦)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的议定书》和《关于修改二○○二年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
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
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
朔州市是陕西省的主要城市之一,其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和专业界的关注。
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对于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首先,采用了多种野外调查方法
有效地完善了对地层及地貌信息的记录,确保了完备的基本地质资料,这是解决地层及地貌问题的基础。
其次,运用热重样技术和放射元素同位素分析技术,认真研究并考察晚第四系地层及其地貌背景,进一步识别和绘制出晚第四系的剖面地层图,建立了准确的地质时空模型。
最后,围绕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分析研究优劣势,深入探讨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了适当的发展措施和保护规划,为地方局部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总而言之,朔州市朔城区晚第四系地层及地貌研究为深入理解当地地质情况提
供了重要的内容,也成为后续地质调查和研究的主要参考。
同时,也有利于相关部门的重点科技方面的投入,以准确判断晚第四系地下空间结构和水文特征,从而对地下水资源利用管理拥有较大的监测参考价值。
中国的城市地貌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貌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城市地貌是指城市地理环境的形态、地形、地貌和岩石等地理性质,是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中国城市地貌的形态特征中国城市地貌的形态特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地物、气候、地质、人口、交通运输等。
在众多城市中,山地城市和平原城市是最常见的类型。
1. 山地城市中国的山地城市分布在西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
这些城市以险峻的山峰、峡谷和陡峭的山坡为特点,市区常建在水源充沛的河流两岸或山脚下。
山地城市建筑物多为多层高层建筑和独栋别墅,建筑风格多样,但又具有地方特色。
例如,重庆与丽江的传统建筑反映了川西民居和滇南建筑两种风格;而贵阳和桂林则体现出了中国南方城市优美的山水风光。
2. 平原城市中国的平原城市分布在东北、中原、东南沿海等地区,它们的地貌特征呈现出平坦、广阔、开阔、平缓的特点。
城市街道和建筑布局大多是规划、整齐、有序的。
平原城市的建筑多以高层建筑和公共建筑为主,如北京和上海的高楼大厦,广州的珠江新城等。
平原城市多为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和交通枢纽。
二、城市地貌的形成原因城市地貌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地球内部作用、地表作用、气候作用和人类活动等。
1. 地球内部作用地球内部运动导致地形变化,形成高地、山地、盆地和平原。
2. 地表作用地表作用主要是地表水的冲刷和侵蚀。
如地表水流淌至山区时,河流可能会深切山体,在景观上形成壮观的山谷和峡谷。
在平原地区,地表水的侵蚀作用还会造成河流决口、泥石流、土地沉降等地表灾害。
3. 气候作用气候作用主要是风蚀和风积作用。
在干燥和风沙作用强烈的区域,风力对地表石头的侵蚀作用相对较强,可能形成一些石像、沙丘等景观。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城市地貌变化的一大因素。
例如,城市的发展、拓展和城市化改造可能导致原本自然的地貌形态被改变;同时人类活动还可能带来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地表破坏等问题。
三、城市地貌的影响城市地貌的形态和特征会对城市发展和公共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何中发【摘要】系统介绍了不同时期对城市地质学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国内外城市地质工作进展现状,总结了城市地质学特征和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和地球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地质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缩影,是城市发展与地球科学领域前行相互促进的一个科学平台.【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8页(P16-22,48)【关键词】城市地质;地球科学;城市发展;环境地质;进展综述【作者】何中发【作者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60 引言城市实际是人类的化身,城市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反映着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同样发展过程[1,2]。
城市地质正是随着世界城市化水平程度的提高而发展并逐渐兴起。
城市作为人口的主要集居地,对资源的需求量最大,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最强,城市地质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地质环境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依托,其基础地位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人口、资源、环境彼此制约与需要协调的复杂关系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
因此,从整个城市总体发展的角度从事和拓展地质工作,对城市进行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势在必行。
可以说,城市地质工作是新世纪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3]。
目前世界各地正积极开展城市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好城市地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 城市地质学概念的理解1.1 国内外对城市地质内涵的理解什么是城市地质学,它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它是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认识不一,目前仍在研究和探索之中。
有的认为属于传统地质学的范畴,不是独立的学科;有的认为它是工程地质学的分支,应称为城市工程地质学;也有人认为它是环境地质学的分支,属于城市环境地质学。
对此也有一些学者提出异议,亦有他们的见解。
美国地质学家John T. McGill在经过多年研究人口高度密集区洛杉矶地质灾害、地形及海岸地貌特征后,逐渐意识到城市地质的重要作用,并于1964年编写了《Growing importance of urban geology》著作。
《2024年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范文
《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篇一一、引言雄安新区作为我国北部的一颗明珠,正日益在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展露出其独特的地质风貌与自然资源潜力。
尤其是该地区的岩溶地貌,其热储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的研究,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雄安新区雾迷山组岩溶热储的成储机制及发育模式,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二、雄安新区地质背景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质构造复杂。
雾迷山组作为该地区的主要岩溶发育层位,其岩性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三、岩溶热储成储机制(一)热源机制岩溶热储的形成与地下热源密切相关。
在雄安新区,地下热源主要来自地壳深部的地热能。
此外,地表的太阳辐射、地下水与岩石的热交换等也是重要的热源来源。
(二)成储过程岩溶热储的成储过程主要受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多因素影响。
在雾迷山组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由于岩石的溶蚀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大量的溶洞、溶孔和裂隙,这些空间为地下水的储存和热量的传导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不断与岩石进行热交换,使地下水温度逐渐升高,形成了岩溶热储。
四、岩溶发育模式(一)溶洞发育模式雄安新区的岩溶发育以溶洞为主,其发育模式主要受控于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活动等因素。
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岩石发生断裂、错动等变形,形成了大量的构造裂隙。
这些裂隙为地下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溶洞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地下水作用下,岩石逐渐发生溶蚀作用,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溶洞。
(二)裂隙发育模式除了溶洞外,裂隙也是岩溶发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在岩石中,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产生了大量的裂隙。
这些裂隙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逐渐扩大、连通,形成了复杂的裂隙系统。
这些裂隙系统不仅为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提供了空间,同时也为热量的传导提供了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貌研究综述王 鹏(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湖南衡阳,421008)摘 要:介绍一门新地理学分科———城市地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及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城市地貌对城市的地域结构、形态、景观和功能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展望城市地貌未来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城市地貌;综述中图分类号:P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3X (2004)03—0080—051 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城市的形成、发展与地貌环境紧密相关.地貌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下垫面和基础,同时对城市的地域结构、形态、景观、功能等多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
城市在利用现有的地貌环境进行建设的同时,又改造和破坏了自然地貌环境,干扰了自然地貌环境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使城市的自然地貌过程成为独特的城市地貌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城市地貌景观;同时,受到破坏和改造的地貌环境又不断地产生洪水、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陷、蠕动、水土流失和建筑物加速风化等一系列地貌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建设和人民的安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化席卷世界各地,城市化进程在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用地迅速扩展,各国都面临着老城市重建和新城镇建设问题。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区域的水陆生态系统受到深刻影响,城市下垫面———地貌的演变规律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如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坡地失稳引起的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洪涝、地面沉陷、表土侵蚀加剧、市区及其下游河道蚀积加剧等诸多地貌和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并逐渐受到重视[1]。
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城市区域的地貌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貌过程的影响,从而规范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尽可能减轻对地貌环境和地貌过程的扰动,避害趋利,使城市和地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并越来越成为地貌学家关注的热点。
在这种背景下,促进了20世纪20~60年代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开展。
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城市化区域本身及其影响范围内水陆生态系统的方方面面。
1967年在罗马尼亚召开的国际地理学大会上首次出现了对城市地貌问题的专门讨论,许多学者对湿热地区、干旱地区和温带地区的城市地貌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2,3,4,5]。
“城市地貌学”一词也正式收入《应用地质学百科全书》[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界对城市地貌研究的关注。
这标志着城市地貌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城市地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城市水陆生态系统中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开始注意到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特别是水文过程的影响,如建筑活动对河流沉积物的影响,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陷问题,滑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等。
对城市地质及城市工程地质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
20世纪70~80年代有关城市地貌的研究论文和报告不断出现。
1974年在美国地质学会年会上首次召开了城市地貌专题讨论会。
1976年出版了这次专题讨论会的论文集。
这一时期出现的、较有影响的、涉及城市地貌问题的著作有:et (1973)的Cities and G eology ,Detwyler 和Marcus (1972)主编的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C oates (1974)主编的Environmental G eom orphology and Landscape C onservation ,V ol.Ⅱ,Urban Areas ,Leves on (1980)的G eolog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C ooke 等(1982)的Urban G eom orphology in Dry 2lands ,D ouglas (1983)的The Urban Environment 等。
2 国外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内容最早提出“城市地貌学”(Urban geom orphology )一词,并积极倡导城市地貌研究的美国学者D.R.C oates 认为,人类收稿日期:2004-02-15作者简介:王鹏(1965-),男,湖南祁东人,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从事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第25卷第3期2004年6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Hengyang N 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N o.3V ol.25Jun .2004在地球表面生活、工作、娱乐,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均会以某种方式改变地表,而人类聚居的城市区域则是受到人类影响变形最大的区域,在城市环境中人是城市景观(City Scape)的创造者。
城市地貌学就是将人看成是一种造貌的营力过程加以研究。
在这种意义上,城市地貌学可以看成是城市地质学的地表构件,而城市地质学又是环境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7,8]。
英国学者Iandouglas则指出,地形对城市的适宜性问题,城市内部某些地点对于具体建筑物的适宜性问题,以及城市发展对土壤和地形稳定性的影响问题,是城市地貌研究的主要问题[9]。
国外的城市地貌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211 城市化对城市区域气候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了下垫面状况,如有植被覆盖的自然地面为不透水的人工地面所取代,楼宇的建造则以高而荒芜的陡壁取代了原始自然地形的起伏,因此城市区域的风、温度和降水发生了变化,形成“城市热岛”和“城市雨岛”。
城市地区形成的这种小气候,伴随着使用石化燃料和其他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加速了城市中建筑材料的风化[10]。
212 城市化对城市区域水文和水资源的影响城市化导致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自然地面为不透水的人工地面所代替,从而影响了城市区域降水向地下自然渗透的过程,加速了地表径流的形成;地表径流由网络化的城市排水系统极其迅速地排入河流。
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城市区域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加,因此,城市化后,洪水的强度和发生频率均较城市化前有显著增加。
Leoplod总结了城市化对城市水文的影响后指出,当某一地区有20%的面积由下水道排水和不透水盖层时,溢岸洪水的发生频率将增加一倍,河流流量将增加0.6倍[11]。
此外,城市区域的不透水地面还减少了降水的入渗、土壤湿度和地下水的补给;而城市区域的地下水抽取量往往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又增加了不透水面积,二者共同作用常常导致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下水产量的减少。
倾入城市及临近区域自然水体中的、由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物,破坏了自然水体的水质,则对水资源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213 城市区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及河道变化在城市建筑现场,由于地表植被被清除,表土裸露,常导致侵蚀和沉积的增加。
研究表明,新建设场地的开发过程中土地裸露引起的快速的表土侵蚀,可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50~100倍[9]。
城市化过程中侵蚀作用的增强和产沙量的增加可能导致下列几种危害:(1)河道淤积及洪水位的抬升;(2)阻塞排水设施,损坏抽水设备;(3)浑浊的水体不适合市政、家庭或工业使用;(4)改变河道几何形态和位置[3]。
G uy(1979)提出了几种减小沉积作用的方法,包括尽可能地减少建筑场地的裸露面积,在所有裸露的表土上覆盖防护材料,尽快恢复永久性植被,尽可能少地利用陡坡地,采取工程措施减小流径裸露地表的水流速度和水量,建造沉积物拦截池等[12]。
流域内侵蚀加强、产沙量增加必然导致河道的一些适应性变化。
D ouglas(1978)指出由于含沙量加大,超过了水流的搬运能力,河道从窄而深的弯曲型转变成宽而浅,且河床上有大量砂和粉沙物质的分汊型[13]。
据Hammer(1972)报道,在费城地区河道增宽是城市化的重要效应之一,在78个小流域中河道的宽度增加了0.7~3.8倍。
不过,Hammer还发现费城地区的一次开发活动并未导致其后4年中河道有任何统计学意义上的增宽[14]。
因此,由于地形、不透水地面面积、植被覆盖度和暴雨排水性质不同,即使在同一城市内,输沙量和河道的变化也存在巨大差异。
214 地貌灾害随着城市的发展,易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更低的泛滥平原和更高的坡地。
泛滥平原和坡地的开发带来的洪水灾害和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是城市区域易遭受的二种主要地貌灾害。
洪泛(flooding)一词用以描述低地被水淹没的现象,而不论这些水是来自河流、湖泊还是海洋。
数千年来洪泛一直严重地威胁着人类。
那些位于河谷平原、洪积扇、沿海平原地区的城市,每每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且损失巨大。
但值得指出的是,洪水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当人类选择利用易受洪泛的地区后,洪水才成为一种灾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只有放弃对易受洪泛威胁地区的开发,才能彻底摆脱洪水灾害。
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洪泛区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对农业开发极具吸引力,而城市区域易受洪涝影响的低地,由于近水便于航运、废物倾倒及低廉的地价等,均对投资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通过分析城市区域的地貌,研究洪水的形成机制,划分出易受灾区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地貌学家可为城市建设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
坡地重力地貌灾害是指因自然的原因(地震、过量的降水等)和人为因素(如在坡地上进行工程建设)所引起的坡地失稳而引起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性地貌过程。
城市地区人口高度集中,建筑物密度大,人类活动对坡地稳定性的不良影响较为严重,尤其在山地丘陵城市中,坡地重力地貌灾害较为突出。
地貌工作者通过对坡地重力地貌灾害的形成机制和成灾过程的分析,对城市区域及其可能发展区的坡地稳定性做出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抽取地下水或采掘地下其他固、液体矿产资源,可导致城市区域地面沉陷,进而引发建筑物破裂、地下管线毁坏等次生灾害,并使城市洪涝灾害加剧。
此外,建筑物的重量也可引起粘土和砾石层的压实沉陷。
地貌工作者通过研究地面沉陷的机制、过程,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地面沉陷的政策性措施。
215 人类活动形成的地形倾倒废物、充填洼地和采掘地表砂砾资源,都会在城市及其郊区形成新的地形。
由倾倒废物或充填洼地形成的2004年第3期王鹏:城市地貌研究综述81 地形,称为堆积地形;由采掘活动形成的地形,称为剥移地形。
某些人类活动,如开挖运河、修筑铁路和公路,既可形成堆积地形又可形成剥移地形。
废物堆(或称垃圾堆)是城市的一种独特景观。
垃圾堆常常对临近地区产生许多有害影响:有毒废物频繁地散逸到临近的土壤和水体中;大风天气时,风从废物堆吹起的灰尘可污染空气,并影响局部气候;废物堆本身在雨水冲涮下可形成冲沟,并可导致废物堆滑坡的发生[15]。
为供应城市建设所需的建材,在城市周边地区采掘砂、砾和取土制砖形成许多坑洼地形是常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