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2020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合集下载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名词解释题 2. 简答题 3. 论述题1.选择性理论(南开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选择性理论是卡兹和拉扎斯期菲尔德提出的,他们认为选择性接触机制会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

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

即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接触强化。

这个机制的存在说明受众对某些媒介或内容具有回避倾向。

2.“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适度故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

卡茨在其研究中首先主张不但要关注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还要关注人们用媒介作了什么。

早期的相关分析认为人们使用大众媒介主要是为了加强原确态度。

1969年麦奎尔等人对英国大选的研究结论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

后来卡茨于1974年提出了理论假设,认为受众具有社会和心理根源的需求,引起对大众媒介或其他信源的期望,导致媒介披露的不同形式,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以及其他无意义的效果。

卡茨总结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要素,包括:(1)受众是主动的,对于大众媒介的使用是有目标的。

(2)受众需要的满足和对媒介的选择的联系中,受众拥有主动权。

(3)媒介相互竞争以满足受众需要。

卡茨将大众媒介视为个人用以联系他人的工具,认为媒介可以满足使用者的认知、情感、个人整合和社会整合,缓解压力等方面的需要。

3.创新扩散理论(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正确答案:1962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Rogers)教授研究了多个有关创新扩散的案例,出版了《刨新扩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s)(第一版),他考察了创新扩散的进程和各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扩散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南京师范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经50余年。

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层次完整。

学院下设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网络与新媒体系、影视摄影系等5个系,面向省内外招收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的本科生,其中新闻学专业为国家首批特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学院拥有新闻学博士点1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硕士、广播电视(艺术硕士)2个专业学位点。

自2001年以来,新闻学科连续获得“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6年,新闻传播学科被遴选为“十三五”江苏省唯一的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方向:01(全日制)全媒体传播02(全日制)广告设计03(全日制)编辑出版招生人数:45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 英语二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F017新闻传播业务前沿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新闻学基础、写作二、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参考书目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教程》,骆正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或《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6. 名词解释题7. 简答题8. 论述题9. 案例分析题名词解释题1.提问(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MJC真题)正确答案:提问是记者运用对话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提问质量的优劣,水准的高下,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与写作整体活动的成败。

涉及知识点:新闻采访2.广播通讯(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广播通讯则是指以广播报道的方式进行口播的一种新闻文体。

涉及知识点:新闻写作3.录音新闻(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这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是由语言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一类新闻体裁。

它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由文字新闻演变而来,它要求简短、精悍、迅速、及时。

结构上同文字新闻差不多,一般也有导语、主题、结尾,背景材料可有可无。

这种形式宜于报道各种重要会议的开幕、闭幕,或重要工程开始和完成的消息;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条占线的新成就;国家或民族问的外交活动等等。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

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配合。

涉及知识点:新闻写作4.新闻的五要素(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5个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简答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简述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的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正确答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备受瞩目,其传播制度和理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1)为国家的发展出力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义务,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2)媒介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且这些自由必须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并接受必要的限制;(3)媒介的传播内容应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传播本土文化;(4)在进行新闻和信息领域的合作交流时,应给予地理、政治和文化与本国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优先权;(5)在涉及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时,国家享有对传媒实施检查、干预、限制以至直接管制的权力。

2.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

(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MJC真题)正确答案:施拉姆在《报刊的四种理论》把人类历史上经历的传播制度分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和苏联共产主义媒介四种形态。

集权主义媒介制度以”集权主义理论”为基础,产生于15世纪中叶,是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下的产物。

集权主义媒介制度最大的特点是主张媒介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集权统治者服务。

在该制度下,报刊和出版受到严格管制。

以英国在15世纪采取的皇家特许制度为代表。

自由主义媒介制度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础,产生于17、18世纪,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同极权主义制度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代表人物是弥尔顿、米尔、托马斯.潘恩和托马斯.杰佛逊。

自由论坚决反对对传播活动实施的任何形式的限制,鼓吹让传播媒介随意报道任何事实,“无拘无柬”的传播体制便随之确立。

社会责任媒介制度以“社会责任论”为基础,强调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的自我约束体系。

2023年暨南大学《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

2023年暨南大学《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真题

考试科目: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A 卷
共 2 页,第 1 页
判断出:孩子的家离学校很近,5 分钟就能走到;还能实时听到孩子和家 人的聊天内容、看到孩子放学在书桌前做手工。
为什么儿童智能手表会成为一双时刻偷窥的眼睛?测试人员发现,根 本原因就在于它的操作系统过于老旧。这款手表使用的竟然是没有任何权 限管理要求的安卓 4.4 操作系统,距今已将近 10 年,而它的最新版本已 经更新到了安卓 12。厂家出于压低成本的考虑,选用低版本的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在这样的儿童手表上,各种 App 安装后,无需用户授权就可以开 启多种敏感权限,轻易获得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孩 子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2023 年暨南大学《334 新闻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全效媒体 2. 数据可视化 3. 新闻游戏 4. 编辑方针 二、简答题(选做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多选不给分) 1. 简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特点。 2. 简述融合新闻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3. 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如何遵循互联网思维? 4. 简述发展新闻学的理论内涵。 三、论述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 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在数字媒介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 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2. 结合具体实践案例,论述媒体参与环境议题治理的理念与策略。 四、实务题(每题 50 分,共 50 分) 如今儿童智能手表几乎成了孩子们的“标配”,借助它,家长可以 方便地与孩子沟通、掌握孩子行踪。不少低配版的儿童智能手表在各大 电商平台畅销热卖,315 信息安全实验室对此展开了专门的测试。工程 师将一款有着 10 万+销售记录的儿童智能手表,同时将一个恶意程序进 驻到智能手表中,实现了对手表的远程控制。工程师可以对孩子实时定 位,不间断收集孩子的移动轨迹,轻松圈定孩子的活动范围,甚至可以

2018考研南京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真题

2018考研南京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真题

/
2018考研南京师范大学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真题(新闻与传播硕士)
来源:文都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专业主义
2、舆论监督
3、舆情反转
4、清议
5、拟态环境
6、受众框架
7、内容分析
二、简答题
1、1983年到1991年间我国的新闻改革有哪些成就
2、16到18世纪欧洲权威主义理论的体现
3、怎样理解全球传播
4、人的社会传播的过程
5、有限效果论的五个基本定理
三、论述题
1、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述我国新闻业现状,论述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观点
2、结合近几年我国的首脑外交,分析如何利用首脑外交提升国家形象
3、结合媒介融合,分析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