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国石拱桥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4)石拱桥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石拱桥所蕴含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以及其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分析石拱桥上的石雕、碑刻等文化艺术品,体会其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难点和重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2)石拱桥的史料实证:运用历史史料,对石拱桥的起源、发展、变迁进行实证研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举例: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石拱桥史料,探讨石拱桥建筑技艺的演变。
(3)石拱桥与其他类型桥梁的异同:分析石拱桥与梁桥、浮桥等其他类型桥梁在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举例:比较石拱桥与木结构桥梁在承重能力、耐用性等方面的差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石拱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石拱桥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古代建筑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石拱桥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通过导入新课时的生活化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迅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石拱桥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石拱桥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7《中国石拱桥》 课件

17《中国石拱桥》 课件

赏析1-2段 石拱桥的特点
1.出现较早 2.形式优美 3.结构坚固
第3段 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哪些特点?
一、 通过《水 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
桥历史的“久”
广 二 “几乎到处都有”说 明分布之“ ”
三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说明其“多”
四 “惊人的杰作”说明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结构上
都体现了“巧”
5
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座桥大拱与小拱 之间的位置关系:
赵州桥缩略图
大拱上面两小拱?
大拱两头各有两 小拱?
赵州桥是否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用 文中的话来说明这几点吧。
一 、 结构坚固——
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 古的石桥。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二 、 历史悠久——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7.《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引资料、举例子
8.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
的卢沟桥。
举例子
9.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
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
列数字、打比方
10.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

打 运用比喻,增强 比 被说明事物的形 方 象性和生动性。
作用
化深奥为显浅,变复 杂为简明,更清晰、 更鲜明地说明事物, 增强说明效果。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 生动性,使抽象的事 物变得更具体,又能 吸引读者。
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列图表、作诠释等 说明方法。
4.说明的顺序

17.中国石拱桥

17.中国石拱桥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很广,但并 不排除存在没有石拱桥的地方。 (4)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表示是估计的时间,并不确定。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 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 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再读课文,体会语言魅力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一句中“形式优美” 与“结构坚固”能否互换?“不但”“而且”能否删去?为什么?
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不可互换。“形式 优美”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 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即理性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 进的,若互换了就不科学了。关联词语“不但”“而且” 不可删去,若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
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将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描绘 得非常形象逼真,极具动态感,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 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
五、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我国石拱桥 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概述了 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 才智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课框架回顾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为了准确地说明情况,没有绝对地说是“最早” 出现。这样表达,程度较轻。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 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表示根 据现有材料推测,这样说防止了绝对化,语言严密。
17.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桥是经过放大的板凳。 茅以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7中国石拱桥课件(共21张幻灯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7中国石拱桥课件(共21张幻灯片)

结构特征
1.独拱,桥洞像弓 2. 各有两个小拱 3. 28 4. 结构匀称
1.联拱, 2. 路面平坦 3. 有石砌桥墩
艺术价值 评价
结构匀称, 张嘉贞“制造奇
风景配合和 特,人不知其所
谐,石栏石 以为”
板雕刻古朴 “初月出云,长
美观
虹饮涧”
柱头上石 刻狮子活 灵活现
马可·波罗“世 界上独一无 二”“共同构 成美丽的奇迹
解释下列词语
⑴悠久:年代久远。悠:长久。 ⑵杰作:出色的,超过一般水平的作品。 ⑶雄姿: 威武雄浑的姿态。 ⑷奇妙绝伦:相形比容的非。常伦灵:活同,类独、一同无等二。,没有什么可以 ⑸活灵活现:形容描画的十分精妙逼真。
⑹推重: 十分重视,并给以很高的评价。崇:尊 ⑺就地取材重:。在当地找所需要的材料。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估计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说明有根据,增加可靠性,体现本文语 言的准确性。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散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 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对象的特征( 情势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二)文本研读
1、阅读3——8段,根据课文内容具体分析,填表说说赵州 桥、卢沟桥的概况,了解两座桥的特征。
赵州桥与卢沟桥的概况
名位 称置
赵 横跨 州 在洨 桥 河上


位于 永定
桥 河上
历史
修建
年代
公元605 年左右, 已有 1300多 年 公元1189 到1192年 间,近 800年历 史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 上最长的石拱。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7中国石拱桥第一课时-课件

课件PPT
4.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 中国石拱桥的发展。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找出赵州桥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
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 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 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 ,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 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 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 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著名 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 “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鷟赞其“初月出云,长 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课件PΒιβλιοθήκη T17 中国石拱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课件PPT
• 1.积累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3.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
桥的特征。
情境导入
课件PPT
•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 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 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勤劳和智慧。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国 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结构图示
课件PPT
17.中国石拱桥
中 国 石 拱
赵州桥 举例子 卢沟桥
历史悠久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课堂小结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 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 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 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 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通 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 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 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 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8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学时数三学时单元第五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4、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激发对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事业的自豪感。

2、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难点1、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与段落的内部结构,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

2、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同学们,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桥,一直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古诗词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现代诗中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诗情画意,在外国电影中有《魂断蓝桥》的凄美爱情。

这节课我们跟随桥梁专家茅以升学习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了解中国石拱桥有怎样的特点。

讲授新课1.作者介绍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

20世纪30年代,他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晚年编写了《中国桥梁史》,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背景资料本文原载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即传播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3.知识链接说明文定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学体裁。

说明文的特点:知识性(指其内容,使人有所“知”)、通俗性(指其语言,让人易懂)、条理性(指其结构,做到言之有序)。

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课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8上】-17中国石拱桥(共30张PPT)-课件

2.默读4、5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 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的修整。第 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 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 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来说明其 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 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
3.《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 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 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4.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 行吗?)
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 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5)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给人以准确鲜明 的印象。
(6)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 桥从没出过事……” 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 分坚固。
说明语言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 一词,去行吗?)
字词积累
jiā 嘉 dǒu pō 陡坡
hú xíng 弧形
yún chèn 匀称
gǒngqiáo 拱桥 hé xié
和谐
zhāng zhuó 张鷟
wéi miào wéi xiào 惟妙惟肖
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走近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 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 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 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 塘 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 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 识的书籍和文章,如《中国古桥与新 桥》,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 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17 中国石拱桥》 (共26张PPT)(完美版课件)

八年级上册语文《17 中国石拱桥》 (共26张PPT)(完美版课件)
说说图上的建筑是什么?
从这些现代化的高科技桥梁中,可 以看出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经跻 身世界先进行列。
其实,早在古代,我们的桥梁建 设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代表我国 古代桥梁建筑成就之一的中国石 拱桥!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了解说明文文体知 识。
2 把握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 方法。
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 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这是运用( 举例子 )的说 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
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举例子 引资料
3.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随堂练习巩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打比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列数字 )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
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作比较 )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
4.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
,但是这座桥从未出过事。
作比较
5、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
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列数字
6. 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 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 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 不完全知道。
云,长虹饮涧”。( 引用、打比方)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

《中国石拱桥》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中国石拱桥》一文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来被选入中学课本,作者作了修改。

本文所写的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独拱石桥和联拱石拱桥的杰出代表。

作者在谈到本文的写作时说:“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型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山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迄今保存完好的大量古桥,可为历代桥工巨匠精湛技术的历史见证,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2.文题诠释《中国石拱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所作的一篇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典型范例,用简洁凝练、富有概括力的语言介绍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主旨《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赞颂了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4.内容解读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又进一步讲到中国石拱桥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许多惊人的杰作中的两个代表——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后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5.结构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首先说明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石拱桥》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石拱桥》 (共23张PPT)

• 归纳起来,本文的写作顺序是“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典型杰作—中国石拱桥的新 发展”。这里运用了从一般到特殊,由概 括到具体的方法,层次分明,事例具体, 让人们对石拱桥的特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 解。
பைடு நூலகம்
• (2)语言准确,周密严谨。 • 如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 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赵州桥 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 部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 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 长度不一,自1 6米到21.6米。”这些数字, 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 了这两座桥的规模。
• 6.写法借鉴 •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 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 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作者运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抓住石柱头上雕刻的狮 子的动作、神态,把文章写得具体传神。 请模仿这种写法描写一种事物。 •
• 示例:天上的云,真是千奇百怪。你看, 这些云朵有的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有 的像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还有的像一个 洁白的大蘑菇,真是美不胜收呀!咦,小 鸟变成了正在游动的小鱼,蝴蝶变成了花 朵,蘑菇变成了干净的大玉盘,真是变化 多多呀!
• 探究2:还可以建成荧光桥,根据不同的天 气、不同的季节变换不同的颜色。
• 5.读后感悟 •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一千多年来,任 凭风吹雨打、洪水肆虐,仍保持看原有的 雄姿。它之所以这样坚固,是因为“放 过”,不管是清清碧波还是滔滔洪水,它 都没有使它们滞留。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 很多感悟:把我们的心胸放宽广一些吧, 不要总是在心底留着一些怨恨。
17. 中国石拱桥
目标导航
• ·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厘清文章的结构 和说明顺序。(重点) • · 体味课文准确、严密的语言;学习课文 中的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难点) • · 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努 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笔记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文章。

本文通过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以及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展示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分布广泛的特点。

本文的结构清晰,采用了总分总的形式。

在开头,作者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然后分别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特点、历史意义等。

在中间部分,作者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例子,详细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包括桥的长度、宽度、高度、建筑材料、建造工艺等方面。

此外,作者还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设计特点,阐述了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作者通过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石拱桥的美丽和壮观。

例如,“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像一道彩虹挂在天边”,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赵州桥的壮丽景象;“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昂首挺胸,有的翘首望月,有的低头思故乡”,这个排比句则生动地描绘出了卢沟桥上石狮子的各种形态。

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例如,作者在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时,运用了很多具体的数字和例子来说明;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说明它们的异同;在描述石狮子的形态时,作者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总之,八年级上册语文书17课《中国石拱桥》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不仅了解了关于中国石拱桥的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关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巧将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中国石拱桥》课文原文及教案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7《中国石拱桥》

17《中国石拱桥》
•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个新 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云南长虹大桥
江苏无锡双曲拱桥
虎 门 大 桥
南 京 长 江 二 桥
上海南浦大桥
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介绍了中国石 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 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 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 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 义制度的优越性。
美观
虹饮涧”


位于 永定
桥 河上
公元1189 1.联拱,
到1192年 2. 路面平坦 间,近800 3. 有石砌桥墩 年历史
柱头上石 刻狮子惟 妙惟肖
马可·波罗“世 界上独一无 二”“共同构 成美丽的奇观
赵州桥
50.82米
弓型大拱 37.40米
小拱
拱圈
这样的拱圈有28 道,各自独立承重
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张鷟
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 状,突出了它形式优美的特点。
说明方法及作用
1、打比方 如: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 将桥洞比作弓,形象生动地
说明了赵州桥桥洞的形状,突出 了它形式优美的特点,给读者鲜 明的印象。
说明方法及作用
2、列数据 如: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解释下列词语
⑴悠久: 年代久远。悠:长久。 ⑵杰作:出色的,超过一般水平的作品。 ⑶雄姿:威武雄壮的姿态。
⑷巧妙绝伦:形容非常灵巧,独一无二,没 有什么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⑸惟妙惟肖: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
⑹推崇:十分重视,并给以很高 的评价。崇:尊重。
⑺就地取材:在当地找所需要的材料
引用张嘉贞和张 鷟 的话各说明了什么?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

八上语文第17课笔记以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中国石拱桥》的笔记:一、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著有《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二、文体知识1.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一种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

2. 说明文的分类:- 按说明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 按语言风格分: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3.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用于说明建筑物的结构。

-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

4.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

三、字词积累1. 重点字- 弧形(hú)拱桥(gǒng)洨河(xiáo)桥墩(dūn)推崇(chóng)- 侵略(qīn)序幕(mù)巧妙绝伦(lún)交头接耳(jiē)- 惟妙惟肖(xiào)独一无二(dú)2. 多音字- 称:chèn(对称)chēng(称呼)- 涨:zhǎng(涨水)zhàng(涨红了脸)3. 形似字- 弧(hú):弧形孤(gū):孤单- 拱(gǒng):拱桥供(gōng):提供- 洨(xiáo):洨河皎(jiǎo):皎洁- 墩(dūn):桥墩敦(dūn):敦厚- 砌(qì):砌合沏(qī):沏茶四、整体感知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 本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赵州桥和卢沟桥。

17《中国石拱桥》(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17《中国石拱桥》(课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6、作比较。“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语言特点: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 更增强了准确性。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3、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这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泾 口 大 桥
广 宁 桥
枫 桥
西 湖 断 桥
17 中国石拱桥
茅以昇
弧形 洨河 匀称 张鷟
xiáo
chèn

推崇 惟妙惟肖 饮涧 桥墩
chónɡ
xiào
zhuó
字 词 学 习
jiàn
dūn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还是中国石拱桥?
6.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
1、形式优美:
2、结构坚固:
3、历史悠久:
两岸河堤常被冲毁,这座桥极少出事。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卢沟晓月、雕刻着不同姿势的石狮子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
7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
1、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作业设计】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组长签字】【课后反思】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2(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面平行。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第四、五、六课时
、检查复习一)略提问: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提问:本文在介绍中国石拱桥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2?
来安排文章的结构的归纳: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拱桥。二、学习新课.研讨本文的说明顺序。1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12(1)指名读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小结:开头第1段写石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5默读(2)4、顺序来写赵州桥的?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4小结:第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5的修整。第造型优美,结构巧妙;接着从四个方面(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来说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和谐配合)明其特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教师强调指名读第6段,(3)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小结:由整体到局部(4)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O五年左右;赵州桥:建于公元六卢沟桥: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讨论:3.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具体说: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9段)第二部分(第3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述中国石拱桥随着中国建筑事业)第10段第三部分(的发展而取得辉煌的成就。四、学习本文选材的方法.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1桥、卢沟桥的特点。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பைடு நூலகம்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讨论: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2?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列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1、理解根据特定的说明内容,合理安排科学的说明顺序。
第周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课题】
17、中国石拱桥
主备人:高红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2、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īn)河堤(dèáo)匀称(yún ch(Xi洨学生口头补充解词:2.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肖,相似。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推崇:很尊重。三、划分段落.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说明文的朗读技巧。1.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2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本文共10从外形和历史角度说明石拱桥的):段—第第一部分(12特点;
2、理解根据说明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课本、PPT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备课内容
执教人随笔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说明文吗?它跟记叙文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学过了哪些说明文?请一位同学回答。……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
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是我国著名的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桥》一课30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年代又参加了武5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二、检查预习、请同学到黑板根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1(教师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