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套真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期中试卷及答案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府强制推行的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推向城市B. 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C. 逐步实现政企分开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国家集中统一的计划方式。

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实现城乡一体化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4、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978年以后,首要的任务是()A、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加快工业化的步伐C、推进国有企业改革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5、题干: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农业生产效率B、实现农业现代化C、增加农民收入D、实现农村城市一体化6、题干: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实现突破的事件是: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放浦东新区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D、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7、题目: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因为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而发动的B.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想要通过战争解决贸易问题C. 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维护其殖民地利益,侵略中国而发动的D.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对中国实行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开放更多口岸8、题目:以下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A.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 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先进设备C. 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洋务运动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9、明清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普遍推广B、土地兼并现象受到有效遏制C、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0、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显著标志是?A、出现夜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出现了四大商业中心D、商帮的兴起11、19世纪末,美国开始实行标准时间制度,这一举措对当时美国社会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A. 增强了经济活动的地域拓展能力B. 减少了路卡和关税的财政收入C. 加强了国家中央集权的行政能力D. 促进了大众教育的普及与发展12、以下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调节粮食税鼓励农民增加粮食产量B. 引入多种所有制成分,扩大生产力C. 确立国家干预经济的领导作用D. 放宽对私人经济的管制,发展小商品市场13、在宋代,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哪项措施的实施?A. 商业税制的改革B. 市坊界限的打破C. 交子(纸币)的广泛流通D. 商业会馆的建立1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哪一行业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A. 纺织业B. 铁路运输业C. 矿产业D. 轻工业1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是从农村改革开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是:()A、《农桑辑要》B、《齐民要术》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讲的是什么手工业发达?()A、冶金业B、制瓷业C、丝织业D、造纸业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8、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②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10、“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封建制度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科技D、实现富国强兵12、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A、辅助军事工业B、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C、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D、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13、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资本主义的萌芽B、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D、洋务企业的诱导14、洋务运动中最成功最有远见的活动是:()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创办近代新式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5、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A、买办资本B、日本资本C、民族资本D、官僚资本1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大跃进”B、人民公社化C、文化大革命D、改革开放1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A、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D、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A、农村B、沿海城市C、城市D、国营企业19、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改革的变化表现在:()①土地所有制②经营管理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的分配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是:()A、市场B、行政手段C、国际环境D、人民自觉21. “粉丝”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中的fans,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期中试卷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2期中试卷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请仔细审题,规范答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项切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齐民要术》卷一《种田》对耕耱技术有详尽要求。

第一,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可以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

其次,要求依据墒情( 土壤湿度状况) 确定耕种时间。

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

资料反应中国古代农业A.因时耕种,集体劳动B.分工仔细,技术先进C.重视农时,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清代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目有限,如近畿官庄只有132 处。

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 886 个,据有土地33 60965亩,仅畿辅一带就有官庄373 处,有地758739亩。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域,很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 2 万石至 5 万石不等。

这表示,晚清A.租佃关系衰败B.传统小农经济渐渐解体C.社会转型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显然3.均田制是北魏至唐代先期推行的一种按人口分派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种必定年限后归农民全部,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

到了唐代中期,土地吞并日趋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没法推行土地还授。

由此可知,均田制推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批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当时人口大批减少4.湖南蚕桑业本来比荆( 州) 、襄 ( 阳 ) 落伍,在五代时有了必定的发展。

《资治通鉴》记录:“湖南民不事蚕桑, ( 高 ) 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不多,民间机枢大盛。

”这一变化表示A.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添B.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增强C.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根源D.经济重心已经达成南移5.《后汉书》记录,西汉元帝时“诸曹侍中以上”常常“私贩”,即官员们多数做起了买卖。

所以,当时的御史医生,也是汉代的大学人贡禹向朝廷奏请:“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 不) 得私贩卖”。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第二册期中试卷及答案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请问,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巩固其统治?A、实行分封制B、采用郡县制C、推行井田制D、废除爵制2、西汉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请问,以下哪项政策不是汉初实施的恢复政策?A、均输平准B、均田制C、盐铁官营D、抑制豪强3、(关于鸦片战争)题干:鸦片战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当时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 。

A. 经济落后B. 政治腐败C. 军事Technology落后D. 封闭思想4、(汉字的发展)题干:下列关于汉字发展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

A. 从甲骨文到金文,汉字逐渐规范,变得容易辨识。

B. 从隶书到楷书,汉字字形更加简化,笔画更加优美。

C. 从行书到草书,汉字的笔画开始变得连绵,书写速度加快。

D. 从篆书到隶书,汉字的笔画开始有了明显的甲骨文风格。

5、关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德国将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B. 英国控制长江流域C. 法国在华南地区有其影响D. 日本对东北三省无任何要求6、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A. 中国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战后成为战胜国B. 战争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机会C. 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引发了五四运动D. 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帝制的崩溃7、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A. 南昌起义B. 秋收起义C. 广州起义D. 百色起义8、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中土地制度的重要变革?A. 均田制B. 租庸调制C. 井田制D. 私田制9、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州郡设通判以监督知州B、设提点刑狱司负责地方司法事务C、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事务D、设置枢密使专掌军政 10、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试卷及答案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期中试卷及答案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以下措施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推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和度量衡C、实行焚书坑儒D、颁布《汉谟拉比法典》2、题干:下列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B、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C、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D、牛顿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3、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中央集权政策的是:A. 颁布“焚书坑儒”政策,限制思想自由B. 实行郡县制,加强地方行政管理C. 推行“法家”思想,强调法律的重要性D. 铸造统一货币,加强经济管理4、题干:以下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B. 促进欧洲列强对外殖民扩张C. 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 使亚洲成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宋代以前,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B、元朝实行“行商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明清时期,商帮成为商业活动的主导力量D、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6、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剧了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C、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使得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8、文艺复兴时期,哪位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最为著名?A. 米开朗基罗B. 拉斐尔C. 达·芬奇D. 毕加索9、题干:宋代时期,海外贸易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来源,以下哪项不是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A. 贸易范围广泛,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B. 贸易方式多样,包括海路、陆路等多种途径C. 贸易规模宏大,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港口城市D. 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商品较少 10、题干:以下关于明朝“海禁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限制民间私人贸易B. 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和监督C. 保护国内手工业的发展D. 促进了国内市场的发展11、11、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B. 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主权C. 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D. 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直接影响12、12、以下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结束了美国的奴隶制度B. 维护了国家统一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标志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3、题干:在19世纪末,以下哪个国家的工业革命最具有代表性,对世界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日本14、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在20世纪初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和生物进化规律相同,主张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A. 查尔斯·达尔文B. 马克思C. 约翰·密尔D. 赫伯特·斯宾塞15、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哪个国家?A. 英国B. 法国C. 葡萄牙D. 荷兰1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中,哪一项内容直接导致了德国经济的严重衰退?A. 德国必须承认所有战争责任B. 德国必须接受领土割让C. 德国需要支付巨额赔款D. 德国军队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0425081858)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20200425081858)

学习必备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 ( 选择题 )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共 33 个小题,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 .夏朝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汉朝时期D.唐朝时期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C.马钧翻车D.风力水车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欢迎下载现象的原因是:A.土地兼并 B .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6.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 亩,另开垦荒地 200 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100 亩B.200亩C.300亩D.500亩7.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B.限制商人的政策 C .禁止经商的D.反腐倡廉的政策8.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

高中历史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高中历史必修2期中试卷及答案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期中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唐朝时期,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被誉为“贞观之治”?A、唐太宗李世民B、唐高宗李治C、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2、宋朝时期,哪一项措施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推广“坊市制”C、设立市舶司,鼓励海外贸易D、限制民间借贷3、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

A、周武王B、盘庚C、纣王D、周幽王4、周朝实行分封制,奠定了周朝持久统治的基础。

分封制中的“封”指的是什么?A、封山为界,划分土地B、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C、封官加爵,赏赐臣子D、封牢城池,设立边界5、题干:在战国时期,下列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A. 墨子B. 孟子C. 庄子D. 韩非6、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列哪项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A. 设立郡县制B. 创立儒家学说C. 实施三公九卿制D. 采纳法家理念7、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8、以下哪项不是《天工开物》的内容?A. 农业生产技术B. 手工业技术C. 军事技术D. 医药知识9、东汉末期的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这场战役的时间是()。

A、200年B、201年C、202年D、203年 10、宋代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一句赞美岳飞的名句出自()。

A、韩世忠B、宋高宗C、张俊D、秦桧11、宋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A. 城市商业繁荣,形成许多新兴商业区B. 丝绸、瓷器等传统手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海外C. 手工业主要集中在农业区,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D. 手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2、关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发明了锯和凿B. 唐朝时期,火药用于军事C.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 明朝发明了架烧法13、以下关于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B. 海外贸易限制,导致国内商品流通受阻C. 官僚腐败,加重了百姓负担D. 农业生产技术停滞,粮食产量下降14、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B. 赔偿英国2100万元C.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需与英国商定15、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是削弱相权,为此设立了何种制度来分割宰相的权力?A、枢密院与三司使分掌军政和财权B、设立内阁制度C、设立谏院D、设置三省六部制度16、在清代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什么?A、铁犁牛耕B、耦犁C、牛耕D、满天星斗式农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试卷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试卷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单选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正确答案)D.①②③答案解析:C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单选题]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正确答案)B.“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大规模分工合作答案解析:解析:A3.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单选题] *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答案)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4.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

此遗址最早是翻车曲辕犁 [单选题] *A.西周B.三国C.唐朝(正确答案)D.北宋5.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①流动人口众多②制瓷业发达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单选题]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正确答案)6.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 [单选题] *A.唐朝B.北宋C.南宋D.清朝(正确答案)7.《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 .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 .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 .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 .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 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A . 商周时期B . 秦汉时期C . 隋唐时期D . 明清时期3. 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 .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 .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 .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4. 瓷器在英文单词中是CHINA。

古代中国瓷器制造领先世界,被誉为“瓷器大国”。

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 . 唐朝B . 宋朝C . 明朝D . 清朝5. 电视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

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 . 秦汉B . 隋唐C . 宋元D . 明清6. 下列宋代四大商业名镇,后来以“瓷都”著名于世的是()A . 佛山镇B . 汉口镇C . 景德镇D . 朱仙镇7.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它出现于我国的()A . 商朝B . 唐朝C . 宋朝D . 明朝8. 《诗经》云:“千耦其耘。

”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A . 土地私有制确立B . 铁犁牛耕的运用C . 赋税制的改革D . 井田制度的瓦解9.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 .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B .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C .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D .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10. 相传炎帝“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广东省东莞市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

广东省东莞市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

广东省东莞市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 .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 .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 . 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考点】2. (2分) (2019高二下·东莞月考) 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A . 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B . 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C . 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D . 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考点】3. (2分) (2017高一下·昭阳期中) 清朝乾隆年间,湖北、湖南商人在重庆修建了湖广会馆。

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 会馆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B . 会馆是同一地域商人交际的重要场所C .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D .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考点】4. (2分) (2017高二下·桂林期中)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

……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

”材料表明在明代()A .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 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C . 江南地区存在雇佣关系D . 封建政府放弃抑商政策【考点】5. (2分)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测验考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测验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现在农村的小块田地里,你偶尔仍能看到农民用铁犁牛耕(或用驴耕)耕作的场景。

中国古代农民用铁犁牛耕最早出现在A •夏朝商朝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汉朝时期D •唐朝时期2.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 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 下列生产工具,按用途划分,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官营、私营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 官营手工业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代表着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B.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C.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D. 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后来从中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5.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A.杜诗水排B高转筒车 C .马钧翻车 D .风力水车A •土地兼并B •重农抑商C •闭关政策D •贫富分化6. 春秋末期,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开垦荒地200亩。

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向国家交税的田亩数是A. 100 亩B . 200 亩C . 300 亩D . 500 亩7.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 休养生息政策 B .限制商人的政策C•禁止经商的 D .反腐倡廉的政策8. 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你来到长安,能够进行的商贸活动有①可以到西市与波斯、大食商人进行交易②为了财产安全,你将大部分金银储存在柜坊③你通过设在长安的市舶使进行对外贸易④你通过飞钱方法,可以回老家再将钱取出A .②③④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9.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变化,其商业活动已不限制在市内。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期中综合练习试卷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一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题 3 分,合计75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现象不切合春秋战国期间手工业发展状况的是()A 青铜锻造宽泛采纳鎏金、镶嵌等工艺B 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C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D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别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我国的铁器使用能够上溯到A夏代B商代C西周后期D春秋3以下各项最能表现井田制本质的是()A“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普天之下,难道王土”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足之地”4唐朝中期均田制没法推行的主要原由是()A 赋税深重致使农民流亡B安史之乱损坏农业生产C国家把土地分派给皇室和官僚D封建大土地全部制发展5标记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是()A 稻麦复种制的出现B黄河流域形成两年三熟制C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D发展间作、套作复种技术6“商人”一词渊源于()A 商代人擅长经商B商王重视商业C商代人对自己的称号D殷都里居住好多商人7对于唐朝的市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市的买卖时间有限制B商铺可随地开设C出现了柜坊和飞钱D西市“胡风” “胡俗”流行8.2000 年文综吉林浙江卷,明朝松江地域棉纺织业兴隆,衰败的主要原由是A. 内争外祸阻断棉布外运B.洋纱、洋布大批畅销C. 沿海地域机器棉纺织业转为机器缫丝业D.该地域棉花产量急剧降落9.1995 年全国,鸦片战争前夜,清政府推行的闭关政策含义是A. 严禁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一概排挤西方事物D.关闭界限坚守领土10.2002年广东,洋务派最早创立的近代民用公司属于A. 航运业B.采矿业C.冶铁业D.纺织业11.2001 上海,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撼,断然挂冠从商。

此举表示他①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立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本质行动来批评科举制度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 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2002年春天文综,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此次次革命A. 颠覆了统治中国2000 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 确定了财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 赐予了人民充足的民主和自由权益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3.2003春天高考,官僚资本的根本特点是A. 依靠国家权益推行强迫打劫B.经过币制改革控制金融14.2002年全国春天文综,以下对于1927-1936 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 轻工业获取了较快发展B.民族资本得益最大C. 官僚资本对金融的控制削弱D.没有获取公民政府的政策支持15.2002年广东,以下各项,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确定初步基础的是A.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达成C. 公民经济获取恢复和发展D.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达成16.2000年春天高考,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记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达成C. 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7.2001 春天高考,中共八大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正确的,因为这一论断A.借鉴了苏联的经验教训B.反应了盘剥阶级在我国已经基本消灭的客观本质C.明确了把正确办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D.重申了团结全部能够团结的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8.2001 全国, 20 世纪 60 年月初,中央提出“调整、稳固、充分、提升”的目标,此中“调整”主假如指A. 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B.调整城市和乡村关系C. 调整累积和花费关系D.调整国家民经济比率关系19.1999全国,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此刻A. 坚持既反守旧又反冒进的目标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 坚持在综合均衡中稳步行进D.提出了正确办理“十大关系”20.1997全国, 1975 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改的本质是A. 把公民经济搞上去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C. 实现社会次序的稳固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全局21.2001上海,四川广安邓小平旧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臂;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新疆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

新疆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

新疆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一下·普宁月考) 宋代城市的规模、功能与城市生活形态,有延续前代而发展,也有因应新形势而变革。

下列选项中,为宋代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新发展的是()A . 城市商业繁荣,商帮势力兴起B . 官府维持夜禁,但准许延长营业时间C . 茶馆酒楼林立,说书、演戏等娱乐盛行D . 士大夫与庶民生活方式差异日趋扩大2. (2分) (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 .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 . 中华文明的吸引力D .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3. (2分) (2019高一下·昆明期中) 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

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璧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

材料信息()A . 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 . 体现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C . 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 . 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4. (2分)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A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B . 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 . 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 . 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5. (2分) (2016高三下·昌平模拟) 一位历史学家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军事失败不是民族的致命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题(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题(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为文学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创作环境。

下列诗句不能折射唐朝经济发展的是()A.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C.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昔在建城市,盐酒谷夜喧2.中国传统文人耻言营利,认为一涉及“经营”,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损,而明朝王阳明基于“满大街都是圣人”,指出商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更有一些士人以儒家理论去指导经商活动。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传统四民观念的彻底崩溃B.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的丧失C.社会动荡士人谋生的艰难D.经济发展促成社会观念的更新3.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标志着()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B.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开通C.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渐趋萎缩4.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

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宋代土地所有权转换加速农民的地位也有了些变化,不再世代依附于某地主,隶属关系相对松弛。

宋代社会关系的这变化()A.是土地兼并的根源B.影响坊市制度的崩溃C.使拜金逐利风气盛行D.有利于工商业发展6.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小本经营B.分工明确C.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7.“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A.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自由资本主义时期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8.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瓦特B.史蒂芬孙C.富尔顿D.莱特兄弟9.1500年之后,大西洋突然成为最大、最多样化的贸易网络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二一、选择题(共24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2分)1.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开始出现“交子”。

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A . 对外交往频繁B . 小农经济进步C . 商品经济发展D . 文化艺术辉煌2.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A . 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 . 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 . 经商的人很多D . 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3.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某个沿海城市有很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该城市应该是()A . 上海B . 广州C . 天津D . 香港4. 明代晋商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清代乾隆时期,山西浑源、榆次两个州县的寓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

当时,这一社会现象()A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 . 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C . 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D . 便利了商业资本的迅速积聚5. 中国近代落伍的根本原因是()A . 外国列强的入侵B . 中国封建制度腐朽C . 中国缺少外援D . 列强相互勾结6.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

”据此可知()A . 倭寇行为具有资本原始积累的性质B . 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D . 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由海盗组成的7. 公元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

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

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

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

这种现象()A .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B . 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 .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D .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8. 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 . 导致了生活方式变化B . 造成了社会秩序混乱C . 冲击了原有社会关系D . 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9.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新兴工业不包括()A . 石油化工工业B . 电力工业C . 汽车制造业D . 造船业10. “航海法公布后,除本国船或生产国的船外,其他船不准运送货物进港,如果一条荷兰船要将羊毛运到纽约,不准卸货,要从牙买加运糖到伦敦,也不可以。

”公布这个航海法的国家是()A . 葡萄牙B . 西班牙C . 荷兰D . 英国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该体系建立的根本因素是()A .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B .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 . 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12. 19世纪中期,英国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的7倍,德国的8倍,法国的近10倍,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这主要得益于()A . 蒸汽动力的使用B . 电力的使用C . 内燃机的使用D . 量子力学的提出13. 洋务经济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形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②近代化政治体制的确立③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④对外国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14. 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A . 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 . 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C . 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势力阻碍15.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某个阶段的经济现象,该表中的年份一,年份二最有可能是()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单位:万两)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两)中国新设工厂数(单位:家)英国德国年份一960028001.6679年份二49000.16132A . 1842,1856B . 1861,1872C . 1897,1907D . 1913,191916. 他们只学西方技术而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

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

“他们”所属的派别最有可能是()A . 地主阶级抵抗派B . 资产阶级维新派C . 地主阶级洋务派D . 资产阶级激进派17.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 .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 .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 .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18.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促使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A . 洋务运动的诱导B . 政府放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 .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D .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19.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是()A .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B .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 . 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 . 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0.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 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B . 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C . 抵制“大跃进”的错误D . 政治运动干扰生产活动21. 为了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 . 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C . 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D .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地区位于()①广东②福建③江苏④浙江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23.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的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①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③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④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24. 1963年,处于低迷中的鞍钢找到了新的发展道路,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双革运动,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

这场革命被毛泽东称为鞍钢宪法,对这场革命有利的社会环境最准确的是()A . 中苏结盟关系发展B . 抗美援朝胜利的鼓舞C . 八字方针推行D .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材料题(共4小题,满分52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

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

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的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

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

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6. 约翰·亚当斯是美国第二任总统,也是美国早期的外交家和思想家,他极力维护美国的海洋权益。

约翰·亚当斯海权思想的形成深受美国的繁荣和安全对海洋严重依赖的现实。

在新英格兰地区生活和教育的经历、出使欧洲的见闻及作为副总统和总统参与的活动也塑造了约翰•亚当斯的海权观念。

在投身外交事务的10年里,各种中立国自由航行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也让亚当斯海权思想产生了变化。

作为一个政治家,约翰·亚当斯所秉持的政治原则是民族主义、中立、美国主权及商业和贸易中美国优先。

亚当斯主张贸易自由和公海航行自由,维护美国的中立地位。

他认为海军是维护国家独立和海洋权益的必要工具。

亚当斯坚信美国海权的发展有广阔的前景,美国在贸易和航运业上有巨大的利益,也具备成为海军大国的一切条件,如木材、水手和设计师等。

约翰·亚当斯在推动美国海军的建立和早期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的务实进取的海权思想和维护美国海上权益的坚决态度影响着美国的海洋利用和开发战略。

——刘晓飞《约翰·亚当斯海权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分析概括约翰·亚当斯海权思想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归纳约翰·亚当斯海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

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

……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年)材料二: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偈”……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

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

启于光绪壬申之岁(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

……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