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
1-5:CBCDA,6-10:CBCAD,11-15:CBADA, 16,ABCD 17,ABCD, 18ABC, 19AD, 20AD
1、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2、结合“北雁云依”案,说明“公序良俗”对公民的姓名权是如何产生影响的?
答、所谓“公序良俗”;要求公民从事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关于“公序良俗”对姓名的规制问题。
首先;从社会管理和发展的角度;子女承袭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便于管理机关和其他社会成员对姓氏使用人的主要社会关系进行初步判断。
倘若允许随意选取姓氏甚至恣意创造姓氏;则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无利于社会和他人;而且极易使社会管理出现混乱;增加社会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姓氏主要来源于客观上的承袭;系先祖所传;如果任由公民仅凭个人意愿喜好;随意选取姓氏甚至自创姓氏;则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既违背社会善良风俗和一般道德要求;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的良性管控。
所以本案中“北雁云依”的父母自创姓氏的做法;不符合公序良俗对姓名的规制要求。
3、公法和私法的不同内涵
正确答案:在国家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国家和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对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并向人民提供服务,但这些管理和服务并非管理者随心所欲,而是应当纳入法治的范围。
公法的基本内容就是为规范国家权力和政府行为而存在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控制公权力来维护私权利。
与公法中所面对的国家与公民、政府与社会之间非平等的社会关系不同,私法管的领域是主体自由,意思自治的所有私人生活和经济活动,调整的是地位平等的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4、案例分析:老人景区爬树摘杨梅坠亡,景区管理方应否承担承担责任?
答:吴某作为一名成年人,未经被告同意私自上树采摘杨梅,其应当预料到危险性,故其本身应当对自身损害承担责任。
对于被告某景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
在本案中,杨梅树本身是没有安全隐患的,是吴某不顾自身年龄私自上树导致了危险产生。
其次,根据原告方提交的照片及被告某山村民委员会提交的对村民黄某的询问笔录及视频,能够证明确实存在游客或村民私自上树采摘杨梅的现象,被告作为杨梅树的所有人及景区的管理者,应当意识到景区内有游客或者村民上树采摘杨梅,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但其没有对采摘杨梅及攀爬杨梅树的危险性作出一定的警示告知,存在一定的过错。
第二单元:
1-5DDAAC,6-10ADCCA,11BCD,12ABD,13ABD,14ABCDE,15ABCD
16ABD,17ACD,18ABD,19CD,20ABC
21. 案例分析:女儿状告继母遗产纠纷案
正确答案:
本案中,被继承人张先生未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应按照法定继承对遗产进行合理分配。
原、被告同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应当均等继承遗产。
同时,法院认为,张先生和欧女士于他去世前所有的存款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应将存款的一半分出为欧女士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张先生的遗产,由原、被告平均继承。
22. 遗嘱有效,必须具有哪些必要条件?
正确答案:
(1)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必须具有遗嘱能力,在我国,一般即指行为能力。
(2)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因受威胁、强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或伪造、篡改的遗嘱无效。
(3)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
在我国,凡违背法律规定剥夺未成年人和无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部分,归于无效。
(4)遗嘱须具有一定的形式。
23. 代位继承的法律特征
正确答案:
(1)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不适用代位继承。
(2)被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只有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发生代位继承。
这里的子女包括被继承人的亲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可以是自然死亡,也可以是法律宣告死亡。
(4)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晚辈直系血亲是指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包括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不受辈份限制。
(5)被代位继承人必须具有继承权,若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
24. 我国《继承法》对遗产范围的规定
正确答案:
我国《继承法》明确的遗产的范围包括: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牲畜和家禽;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其它合法财产。
不能作为遗产的财产: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是发给死者家属或被抚养人,不作为遗产;保险金,保险合同中指明受益人的,保险金归受益人所有,不作为遗产。
第三单元
1-5.CDACD,6-10.BBCBA,11.BCD,12.BCD,13.AB,14.ABC,15.ABCD
16.AB,17.ABCD,18.BC,19.ABCD,20.AB
21
道路交通治理思想的发展
正确答案:
第一种是以控制驾驶人的行为为中心;以教育和法律为主要手段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思想。
第二种是以控制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诸多因素为中心;采取教育、工程技术和法律等多种手段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思想。
第三种是以道路交通事故的“零死亡”为愿景、以系统安全观为标志、强化道路交通系统设计者责任、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管理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思想。
22
规则意识缺失的原因
正确答案:
1、在我们传统宗法社会礼治文化下,缺乏公共生活的行为规范要求。
2、长期的资源缺乏而引起的安全感缺失。
3、潜规则的泛滥所导致的对规则的怀疑与放弃
23规则意识的内涵
正确答案:
规则意识包含三个层次,一是对规则的知识,如红灯停绿灯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各行其道,这些事规则的相关知识;二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指对规则的信
赖与忠诚,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
三是在没有强制力量阻止违反规则的时候,也会自觉遵守。
24
案例分析:不满12岁骑共享单车导致事故,你认为共享单车公司应当承担责任吗?
1. 因使用者操作不当,造成自身意外伤害,应由使用者自己承担责任,但平台商普遍已为每位使用者购买了相应的意外险,一般情况下,可以主张意外医疗费最多一万元、意外残疾或死亡最多50万元的保险赔偿金。
2. 法律规定驾驶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的,驾驶人必须年满12周岁,若使用者违反该规定,导致意外伤害,使用者的监护人没有尽到看护义务,应当对意外事故承担责任,平台商若没有要求使用者在注册时登记年龄等信息,则也可能会因没有尽到合理的管理义务而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因单车存在质量问题或有严重缺陷,导致使用者意外伤害的,平台伤应承担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定,生产这些存在质量问题或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应承担赔偿责任。
4.第三人故意破坏单车,导致使用者意外受伤的情形,破坏单车的人和平台商都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平台商赔偿后,可以向故意破坏单车的人追偿。
在非单方交通事故中,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情况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确定当事人责任,各方当事人应按照责任划分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
大综合第四次纸业
结合课程学习内容,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
撰写思路:
(1)综合归纳单元所学内容,力求反映单元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要点阐述个人学习收获,选1-2个知识点阐述个人对于制度的理解、制度可能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想;
(3)课程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我一直就特别喜欢法律的那种魅力,小时候经常看《今日说法》,因此撒贝宁老师一直是我的偶像。
但是法律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小时候只是看电视的情节,也不明白到底是根据什么判决的,总是感性的判断是非,对法律了解甚微,因此缺乏理性。
上了老师的几节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受益良多(但是法律实在太繁琐,真的很佩服学法律的人)。
关于这门课,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段。
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在古时候法律是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
法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
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认可和接受。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
自党的十五大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以来,全国各阶层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法律素养指人们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则是专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我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内容,用法是基本框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然而许多人不懂公民基本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学生作为祖国的主要发展力量,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用法也有实际的必要.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国家公民的工具,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学习。
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与我们每一个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的保护神。
法律的意义在于通过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规范和约束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秩序的一目的,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安定、美满,所以法律也有很温情的一面,只是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
法律作为社会基本规则,通过对各种行为的规范和对不法行为的制裁,体现了正义和公平,所以象征法律公正的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执天平,蒙上双眼是为了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对待,不因个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
我一直就特别喜欢法律的那种魅力,小时候经常看《今日说法》,因此撒贝宁老师一直是我的偶像。
但是法律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小时候只是看电视的情节,也不明白到底是根据什么判决的,总是感性的判断是非,对法律了解甚微,因此缺乏理性。
上了老师的几节课,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受益良多(但是法律实在太繁琐,真的很佩服学法律的人)。
关于这门课,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法律是一种公平的规则,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
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为手段。
法律需要逐渐变得适当宽容以利于社会和谐。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法律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
所以,法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而演变,最终它也将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消灭而自行消亡。
在古时候法律是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机关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一成不变的是:法律是被国家赋予的强制性社会规范。
法是治国之本、安邦之基。
国家要实现法治化,就必须有社会公众对法律的尊重、认可和接受。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法治”。
自党的十五大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以来,全国各阶层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法律素养指人们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则是专指大学生这一群体对法律的知识内化、实践运用并自觉提高的能力或素质
我作为一个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内容,用法是基本框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然而许多人不懂公民基本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学生作为祖国的主要发展力量,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用法也有实际的必要.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法律作为约束国家公民的工具,需要我们大家认真学习。
法律是一种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与我们每一个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的保护神。
法律的意义在于通过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规范和约束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秩序的一目的,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安定、美满,所以法律也有很温情的一面,只是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
法律作为社会基本规则,通过对各种行为的规范和对不法行为的制裁,体现了正义和公平,所以象征法律公正的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执天平,蒙上双眼是为了对所有的人都同样对待,不因个人的身份、地位的不同。
第二种答案
1)通过法律与生活,我系统学习了很多知识:简单知道了民法的基本内容,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制度等,收益颇多。
(2)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应有的保障。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法制进程的突飞猛进,300多部法律相继出台,“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多么令人振奋!然而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有人可能会说:你多虑了,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杀人不放火,法律就约束不到我们。
我说:不!法律离我们很近。
那些轻视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没有真正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就是实现正义、体现公平、正确规范人的行为的社会准则。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辨别是非能力薄弱;有强烈的好奇心;另外青少年模仿能力很强;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有这样的一个少年犯张XX;16岁,是看了很多港台警匪战片和武侠小说;对其中“老大”的任务和打打杀杀的场面很羡慕;总想着几个人组成团伙;占领一条街;称王称霸;一次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拦路抢劫;结果被判4年.
学习法律知识是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需要。
有些青少年由于不懂得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用“私了”,或者采用违法犯罪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例如;有的人一辆自行车被人拦路抢走了;这个人不去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叫上了几个朋友去向坏人索要;并将对方打伤致残;结果这个青少年倒犯了故意伤害罪。
此外,学习法律知识也是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促进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诚实与虚伪等观点,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规则的总和。
道德和法律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两类社会规范;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和尺度;也是广大青少年必备的基本要素。
我国法律的实施一方面要靠国家的强制力;另一方面也要靠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
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的起码条件;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现在小小的放松很可能在将来会酿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时候才悔恨呢?所以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起,将来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法律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维护自己权利的武器,同时又是规范自己行为的社会准则。
因为权利在规则中行使,义务在规则中履行,自由在规则中拥有。
法律,引领我们成长。
(3)本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帮助我了解了很多法律的概念,收益颇多。
希望老师能给予更多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