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产业生命周期.ppt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生命周期

第三章 生命周期

3.4 生命周期法的成功要素总结以往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经验,凡是遭到失败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对信息系统的目的不明确。

即系统开发人员没有对用户的目前状况和现行系统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仅通过一些表面现象进行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

结果开发出来的系统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无法在实际环境中使用。

(2)没有贯彻用户为中心的观点。

信息系统最终是要交付给用户使用,因此,为了保证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必须非常重视吸收用户的意见。

但有些系统开发人员刚开始时还听取听取用户的意见,以后就不怎么听取了,或者虽然听了,但不作认真研究,结果开发出来的系统得不到用户的认可。

(3)系统开发过程没有明确的阶段划分和分工,缺乏检查。

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需要购买软硬件等设备并需投入大量人力,如果到系统建成时才发现不符合使用要求,就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开发能顺利进行,就必须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规定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且制定必要的检查措施,使系统的开发工作稳步进行,获得成功。

但是由于许多系统开发人员并不深刻理解这种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一接到开发任务,马上就想到编程,对于系统的分析、设计工作很不重视,结果问题众多、矛盾百出、骑虎难下。

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阶段和目标,中间又缺乏检查环节,使工期和费用失去控制。

这是过去一些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4)文档管理比较薄弱,开发人员和用户之间缺少能沟通思想的工具。

一般说来,系统开发人员和用户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因而彼此不理解对方的思维方法、技术术语等,不能及时地交流思想。

而系统开发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结果没有以文件和图表形式表达出来。

整个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情况全装在设计者的脑袋里,一旦他离开,别人就很难插手,导致系统维护、改进工作无法进行。

从目前大多数开发项目的情况,文档管理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这也是有些系统不能及时投入正常运行的原因之一。

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群(PPT 32页)

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群(PPT 32页)
7
第七章 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一)外部经济理论 (二)集聚经济理论 (三)交易费用理论 (四)新竞争理论
8
第七章 产业集群
(一)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 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 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
外部经济包括三种类型:
12
第七章 产业集群
(三)交易费用理论
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 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企业环境的不确 定性及交易费用得到降低。
数目众多的企业地理接近,增加了市场参与的角色,市 场机制更能发挥作用,克服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产业集群的经济活动植根于地方社会网络,各企业在某 种程度上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企业间的合 作与信任感加强。
10
第七章 产业集群
(二)集聚经济理论
韦伯:集聚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 –高级阶段:各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
即产业集群化
促进产业集聚的四个因素 –技术设备的发展使生产进程专业化 –劳动力的高度分工,要求完善、灵活的劳动力组织 –市场因素,企业要求进行批量购买和销售 –共享煤气、自来水管道、道路等基础设施
4
第七章 产业集群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伯格斯曼
位于同一地区,就业人数具有较强相关性的一
Bergsman, 1972 组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角度)
克若曼斯科
Czamanski, 1979
在所有产业中,一群在商品和服务联系上比国 民经济其他部门联系更强,并在空间上相互接 近的产业
派克
Pyke, 1992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PPT培训课件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PPT培训课件
策略和创新的营销策略。
失败案例二:柯达胶卷
概述
柯达胶卷曾经是摄影行业的霸主,但 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胶卷市场逐渐 萎缩。
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柯达胶卷在数 新产品,导致市场份额流失。
营销策略
柯达胶卷的营销策略相对传统,缺乏 创新,未能有效应对市场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 在市场中的表现和潜 力,制定合适的市场 策略。
有助于企业预测市场 变化,提前做好应对 措施,降低经营风险。
有助于企业合理分配 资源,优化产品组合, 提高整体竞争力。
02
产品开发阶段
需求分析
01
02
03
定义问题
明确产品的目标、功能和 潜在用户需求。
市场调研
分模块进行开发,确保各 模块之间的协调性。
集成测试
在各模块开发完成后进行 整体测试,确保功能正常。
测试
单元测试
用户体验测试
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测试,确保模块 功能正常。
让真实用户对产品进行体验,收集反 馈并进行优化。
集成测试
对所有模块进行集成测试,确保模块 之间的协调性。
03
产品上市阶段
营销策略
竞争态势
评估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了解市场竞争格局。
销售数据
分析产品销售数据,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和销售趋势。
产品优化
1 2
功能升级
根据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对产品进行功能优化 和升级。
用户体验改进
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3
性能提升
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特斯拉运用创新的营销策略,如直销 模式、线上预订、品牌合作等,扩大 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理论PPT课件

产业经济学产业发展理论PPT课件
第3页/共99页
❖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之间虽然有着根本的区别,然而 它们之间也有着很强的联系。 ❖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 ❖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 没有经济增长是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 ❖ 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必然带来经济发展。
第4页/共99页
第9页/共99页
3.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处于衰退期的产业称为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特点是其市场需求逐渐萎缩,发展速度开始 变为负数,并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下降。发达国家对 “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一般采取两种措施:一是进行产业转移,将其 转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去,通过开辟新市场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二是对 其进行高新技术改造,通过提升其技术含量来创造新的需求,使其“焕 发青春”,再次走向发展。
第12页/共99页
刘易斯将经济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由于工业资 本不多,无力吸收全部剩余劳动力,因此无论对劳动力的需求如何扩大, 总能在不变的低工资水平上源源不断地得到劳动力供给。这样,工业总 产值中利润部分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工资部分增长的速度,于是出现 一个资本加速积累和迅速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时期,直至剩余劳 动力被吸纳完毕。此后,经济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由于劳 动力也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是稀缺的,而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因此工资 水平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经济发展的成果、利益等开始在两个部门 之间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之间进行分配。
最后,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 段和条件不断演变的。正是主导部门的这种不断更替,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发展 阶段的变迁。促使主导部门不断更替的原因,除了人的欲望不断变化外,主要 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技术的不断采用,因此,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 泉。

产业组织五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组织五产业生命周期
Shortsighted firm:不太可能主动承担冒险 成本和不确定性将生产转移到国外,除非存 在威胁性的“突发事件”
Vernon研究的价值
提出了国际市场上产品的生产周期:新产 品发明阶段,产品成长和成熟阶段,衰退 和转移阶段。 产品生产周期理论曾在一段时间里作为产 业区位转移理论而被广泛接受。
模仿创新
较低 较低 较短 较小 较小 后进入市场, 份额小 较少
合作创新
中等 中等 介于前两者之 间 风险分担 损失分担 分享市场 分享
1.3 Gort—Klepper(G-K)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Gort和Klepper(1982)进一步将研究重心 转向市场中企业数目的变化。他们通过对46个产 品长达7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按产业中 的企业数量对产业发展周期进行划分,得到引入、 大量进入、稳定、大量退出淘汰和成熟等五个阶 段。 建立了产业经济学意义上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 型 。
Fluid Phase:产品原型创新水平很高,多种产品设 计进入市场,产品功能有待完善。工艺、设计方 案、潜力不确定。 Transitional Phase:主导设计出现,产品创新率急 剧下降,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Specific Phase:产品设计、生产程序和生产工艺 日趋标准化、市场需求稳定。企业创新的重点是 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为主的工艺创新。产生抵制 重大产品创新的力量。
Klepper, Steven. 1999. " Firm Survival and the Evolution of Oligopol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Klepper, Steven and Graddy, Elizabeth.1990. "The Evolution of New Industri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Market Structur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1 (1), pp. 27-44

行业报告ppt分析

行业报告ppt分析

第四章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29
第五章 总结及未来发展期望
30
目前中国安全套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以国内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发达国家利用 其资金和技术优势,加上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一方面通过中国的包装商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 另一方面在国际招标等方面也是强力的对手。而国内安全套主要生产商规模除个别企业一枝独秀之
第二章 行业分析
14
第三章 行业厂商行为分析
15
一、营销行为
典型营销模式介绍:
√ 名字先声夺人 √ 终端硝烟弥漫 √ 玩转事件销售 √ 促销煽风点火 √ 广告寸土必争 √ 公关润物无声 √ 网络能量无穷
第三章 行业厂商行为分析
16
2、价格水平分析(以杰士邦为例):
普通装无特殊功效的安全套价格一般在5元到10元;有特殊功能的例如点子冰型、螺 旋纹等安全套价格一般在10元到15元的区间;而安全套采用特殊材质例如透明酸质、超薄、
♦ 通过更高的技术标准实现产品升级,或是确定性爱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新趋势,开发新的产品
领域。
第四章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27
5、品牌推广方式:
♦ 投放大量的充满激情和诱惑的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 ♦杜蕾斯与保健专家、政府和各种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艾
滋病规划署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一起,致力于促进健康,使用安全 套预防艾滋病和其它性传播疾病。
♦ 在各大城市和高校开展各种预防艾滋病活动 ♦ 举办各种舞会晚会,展现其产品文化
第四章 行业主要厂商分析
28
6、营销战略构架:
品牌采用复合品牌战略,每个杜蕾斯的产品开头都是一杜蕾斯这个主品牌为首,然后是 相应的副品牌,以杜蕾斯作为主品牌可以突出产品的正统性,副品牌直观形象,富有时代感和 冲击力,而且都是性用品,具有差异性,这样既能减少此战略构架的缺点,而且有利于产 品推广和品牌建设。

第三章 生命周期评价PPT课件

第三章 生命周期评价PPT课件
1995年荷兰颁布《电池处理法令》,要求进口商和生产商对 其投放市场的电池承担回收和处理的责任。
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的 LCA技术框架
影响评价 生态健康 人体健康 资源破坏
定义目标和 确定范围
改进评价
清单分析 物质和能源获取 制造 使用 废弃物管理等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特点
① 生命周期评价面向的是产品系统
举例2
北方的沙尘暴,如果但从对人体健康和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评价,对人们是百害而无 一利,但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评价,利 大于弊。表现如下
• 补充海洋营养,尤其是氮和磷和铁 • 沙尘及其土壤粒子中和作用使我国北方降水pH值增加
了0.8-2.5,韩国和日本增加了0.5-0.2 • 沙尘暴可以将大气中的污染物聚集沉降下来。
②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或服务“从摇篮到坟墓”的 全过程的评价
③ 生命周期是一种系统性、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④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充分重视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⑤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种开放性的评价体系。
2、环境评价和管理的新思路
1)工业污染控制的四种模式演变 A 不顾环境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资源—
产品—废物 B 污染末端控制模式: C 生产全过程控制模式——清洁生产 D 全生命周期控制模式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定义:是一种评价与产品(包括产品、 服务或活动等)相关的环境负荷和潜在影响的技术。它分 三步完成:1)编制与研究系统相关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清单; 2)量化评价那些输入和输出伴随的潜在环境影响;3)联 系研究的目标,解释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
• LCA本质是检查、识别和评估一种材料、过程、产 品或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
4、产品单元部件减少80—90%,减低噪音30—60%,能源消耗减少50%; 5、第六感诊断系统,减少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环境影响; 6、无废包装:标准货盘;可再利用木、铁包装箱;减少内部包装 7、无废工厂:90%废物再利用 8、无废办公室:能源管理项目、自动化文档管理。

3-2章产业生态学第四节

3-2章产业生态学第四节
53
产业共生体(symbiosis)
丹麦卡伦堡产业共生体(symbiosis)
54
产业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55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
自然生态系统
56
产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
分解者
产业生态系统---电脑中铜的流动
57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
产业系统有其特定的物质、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
26
27
2. 产业生态学研究的特点
(1)以系统论的观点观察和解决问题
(2)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3)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开展研究
(4)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5)可操作性强
(6)富有挑战性
28
3、产业生态学实践的意义
可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系统与自然生 态系统冲突的问题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 解决方案 对其它学科将产生重大影响
原料生产 原料提取 组件加工 组件安装 原料加工 产品组装
翻新
使用
运输
包装
报废
制造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
机械加工;
铸造、锻造、 冲压;
橡胶塑料加 工; 焊接;
涂装;
34 玻璃制造;
使用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
汽车尾气;噪声;清洗; 漏油;废弃物;
35
考虑失效后的环境影响:茶壶的例子
茶壶
玻璃杯(再利用) 加热元件 金属部件(易于再循环) 橡胶/塑料(焚烧并回收能量) 外壳上部(易于再循环) 外壳下部(不易再循环) 废弃物(焚烧并回收能量)
• 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
产 业 生 态 系 统 • 产业生态群落
• 产业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 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动 • 产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产业经济学全套PPT课件芮明杰

产业经济学全套PPT课件芮明杰
的资源占用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为制 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等的 研究都会对现实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020/9/13
产业关联
产业关联就是产业之间的联系。 产业关联更偏重于产业间的中间产品的生产、交换和
消费等方面的具体、量化关系。 投入产出法是其重要的分析工具。通过分析可以认识
[美]沃尔特·亚当斯,詹 姆斯·W·布罗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治·J.施蒂格勒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丹尼斯 W. 卡尔顿 / 杰弗 里 M. 佩洛夫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7-8 2003-10 2006-03 2009-1
2020/9/13
课程考核
过程性考核
+
期末考试 =
总成绩
30%
+
30% +
资本资料工业


其他工业
目的:为了分析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净 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例)问题,并按照这个比例的大 小来划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
2020/9/13
生产要素分类法
生产要素分类法: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 资料的需求种类和依赖程度的差异作为标准划分产业 一种分类方法。
产Leabharlann 劳动密集型产业古代帝王的产业发展政策: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盐 茶等的专营等。
现代产业政策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欧和日 本等国家的重建和复兴;一批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希 望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法国于1947年开始实行指导性计划;印度和韩国于 1950年颁布本国的产业政策;东欧、中国采取重工业 优先发展政策。
2020/9/13

第三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ppt.Convertor

第三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ppt.Convertor

第三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ppt.Convertor第三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1第一节果树的生命周期一、果树生命周期的意义1、概念: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果、衰老、死亡这一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因此称之为生命周期。

2、实生果树生命周期又细分为:胚胎(胚胎形成至种子成熟)、幼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衰老阶段。

图2-1 苹果实生树阶段发育模拟图23、实生苗的阶段变化:树冠上部:枝,叶,芽表现栽培性状——阶段发育深阶段年龄大。

阶段发育特征树冠下部:表现幼年和野生性状——叶片薄,多刺等。

4、无性繁殖苗(营养苗):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树阶段,这一阶段通常称为营养生长阶段,也叫幼树期。

5、了解生命周期的目的:⑴缩短童期或营养生长阶段,⑵延长成年阶段,⑶推迟衰老期的出现。

3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一)实生树:实生树是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果树个体。

这种树在一生中经历萌发与生长、多次开花与结果、衰老和死亡的完整历程。

从栽培实用出发,可将实生树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衰老阶段。

4(二)生命周期:1. 幼年阶段:①童期:幼年阶段也称童期,是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的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这段时期。

童期长短是植物的一种遗传属性。

与栽培技术也有关。

②性成熟:实生果树经童期逐渐具备形成性器官的生理基础和能力并最终实现开花的过程,称为性成熟。

5(2)果树童期的特点:①是植物的一种遗传属性,又受栽培条件的影响。

②形态特点:枝条直立生长,密集且分枝角大,具针刺或针枝,芽小,叶薄。

③解剖特点:枝条木质部发达导管较少;叶片表皮细胞大,单位面积气孔少,栅栏组织和叶脉不发达,属典型耐阴结构。

6无性繁殖能力:扦插成活率:童年区枝条高于成年区枝条,1年生实生苗的枝条>2年生实生苗的枝条>成年树。

根系扦插:靠近根颈的根易于生根,远离根颈的根难于生根和长出枝条。

产业分析方法介绍PPT课件

产业分析方法介绍PPT课件
Conservation, Building and Nuclear Safety)、
政府機構 • 德國聯邦經濟部和能源部(Bundesministerium fü r Wirtschaft und Energie, BMWi)、
• 英國能源與氣候變遷部(Department of Energy & Climate Change, DECC) • 日本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 中國國家能源局 • 歐盟能源政策(Energy Strategy for Europe)
產業分類 ~ 成長率
種類
特性
• 超乎正常的成長率 成長型產業 • 不受景氣循環影響,就算經濟衰退,銷售和盈餘依然上升
• 生產或銷售技術重大突破所造成,如生技、電子商務產業
• 成長率大致呈穩定持平狀態,波動低 防禦型產業 • 常見於生產非耐久財或消費性服務產業
• 如食品、水電等民生必需產業
• 成長率深受景氣循環影響,波動大 循環性產業 • 常見於生產耐久財之產業
(4).魚骨圖
(5).產品應用層面說明。
• 全球產業特性分析,包括:

(1).產業特性分析

(2).生命週期
• 全球產業技術特性分析,包括:
(1).產業技術在S-Curve 的位置
(2).專利發展的情形、技術發展的風險
• 全球競爭情勢分析,包括:
(1).產值、產品市場比率
(2).市場產品的應用範疇
• 如汽車、電器等非民生必需產業
壹、產業概述 貳、產業分析概述 叁、資料蒐集方法 肆、產業分析相關理論
產業分析目的
• 產業分析的目的主要在於對產業結構、產業與技術生命週期、競爭態勢、 未來發展趨勢、上下游相關產業與價值鏈、成本結構與附加價值分配及 產業關鍵成功要素進行瞭解探討,藉由產業分析的結果,中肯準確的理 解產業內的各個競爭者,進而預測產業發展的走向與趨勢。

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

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
与前面的理论相比,这一理论更强调 过程创新所产生的成本竞争效应,是一个 自由竞争随机过程模型。该随机过程容纳 了潜在进入者容量序列、产品创新的扩散 速度、以及在位厂商过程创新成功率等决 定产业进化状况的重要变量,专门化地研 究了技术因素对产业进化的影响。
2.Agar、Ⅳal,Gort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1996年,Rajshree Aga邢a1和Gort沿着另 一条路径对G—K模型进行了发展。基于 同一数据库中25个产品更长时间的序列数 据,他们对产业生命周期进行了更为细致 的划分,这种划分在形态与特征描述上与 G—K模型非常相似,只在阶段长度上有所 不同。接下来通过引入危险率,研究了产 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对厂商进入与退出的 综合影响,这表现在不同阶段进入厂商群 的危险率变化模式上。分析结果表明,危 险率与厂商“年龄”成反比,早期进入者 的危险率在淘汰发生时开始上升,而所有 厂商在淘汰阶段的危险率水平均较高(由 于市场成长停滞),此外在最后阶段所有厂 商的危险均上升。
·63·
^.文杂志2001年第6期
命周期解说。该理论假定进入量主要由潜 在进入者数量决定,而潜在进入者数量又 由价格成本边际决定。又假定整个竞争过 程中价格随着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价格成 本边际呈递减趋势。故潜在进入者数量和 进入亦呈递减趋势。这样,起源于重大但 尚不完善的技术创新的产业会吸引一系列 的潜在进入者,进入者会携带产品创新或 过程创新。产品创新会很快扩散,过程创 新会降低成本至当时所能达到的最低程度 (过程创新更有利于在位厂商和大规模厂 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越来越少,而 成本竞争导致的退出会越来越多。整个产 业发展过程就会呈现上面的实证特征,需 求增长停滞不再成为淘汰发生的必要条件。
三、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理论的演变路 径

产业生态学PPT教学课件

产业生态学PPT教学课件
. 39
一一产业生态学产业生态学11产业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产业生态学概念的引入22产业生态学理论基础与思路产业生态学理论基础与思路33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44产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系产业生态学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关系11产业生态学概念的引入产业生态学概念的引入11产业发展的困惑与前景产业发展的困惑与前景产业发展促进了人类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产业发展促进了人类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公共物品的悲哀公共物品的悲哀thetragedycommonscommons环境压力分解环境压力分解主方程主方程masterequationmasterequation环境影响人口数量环境影响人口数量人均人均gdpgdp环境环境影响影响单位单位gdpgdp第三项变量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问题改第三项变量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问题改变第三项是产业生态学的中心任务变第三项是产业生态学的中心任务人类大目标与环境科学人类大目标与环境科学人类大目标与环境问题人类大目标与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与社会活动环境问题与社会活动人类大目标环境问题大目标1
Tragedy of the
Commons)
.
3
环境压力分解
主方程(master of equation) 环境影响=人口数量×人均GDP×(环境 影响/单位GDP) (第三项变量基本上是一个技术问题,改 变第三项是产业生态学的中心任务)
.
4

人类大目标与环境科学
人类大目标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与社会活动
. 10
2、3、产业生态学研究领域
1) 理论基础 生态学、经济学、化工、材料学、工程学等学科为 基础。
.
11
2) 产业生态学的思路 系统的思想 全过程思想 产品的服务功能思想 整合经济各方利益关系的观点 未来的和全面的时空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形成的方法
? 产业新生:指产业形成既不孕育于原有产业, 也不依附于原有产业而存在,而是从萌芽到形 成以相对独立的方式进行。
? 产业分化:指处于萌芽中的新产业经过充分发 育后从原有产业中分离出来,分解为一个独立 的新产业的过程。
? 产业派生:指由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另一 个与之相关、相配套的新产业的产生。
? 需求收入弹性(指消费者收入变动率与它所引起的 对该产业需求变动率之间的比率)
五、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
? 拟合曲线分析法(龚柏兹曲线拟合法、皮尔曲 线拟合法等)
? 计算判断法 ? 经验对比法
第二节 产业生命阶段
? 一、产业的形成阶段 ? 二、产业的成长阶段 ? 三、产业的成熟阶段 ? 四、产业的衰退阶段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
? 所谓产业生命周期,是指某个产业在市场上从产生到 衰退的时间周期。可以划分为:
? 形成期(某个产业产生以后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 场需求缓慢增长的时期)
? 成长期(某个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 迅速增长的时期)
? 成熟期(某个产业的市场饱和,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 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
? 产出规模迅速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 提高;(形成了相当大的市场需求;具备了大 批量的生产条件;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和初步 的产业群,构筑了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领域、 经营方式和手段;生产要素向该产业集中。)
? 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 利润迅速增长;
第三章 产业生命周期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产业生命阶段 决定产业生命周期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 ?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特殊形态 ? 四、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指标 ? 五、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方法
? 衰退期(某个产业的要素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 市场需求下降趋势日益增强的时期)
产 出
形成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或 蜕变期
o 产业生命周期的一般形态示意图
时间
产业生命周期的几点说明
? 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有规律的阶段性,不能保持永久的 繁荣;
? 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 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不同,利润有升有降;
一、产业的形成阶段
? 产业形成阶段的特点
? 人类物质文化需求是产业形成的最基础动力; ? 人类需求的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变化趋势决
定着产业的发生、数量、质量、结构、层次和变化 趋势; ? 产业形成的物质条件是生产要素的支持; ? 产业的形成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 ? 现代经济中,产业的形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 但政府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又具有重要的影响
? 快速型产业生命周期(快速发展迅速衰退) ? 夭折型产业生命周期(还没有进入成熟期就被
市场淘汰;主要原因包括:新技术的发展出现 了替代品,其次是技术本身不完善而被迫退市, 第三是外来新产品的引入导致退市) ? 突变型产业生命周期(包括:重大技术创新的 出现,国内市场的开辟,国际市场的开拓,开 辟了新的应用领域等)
? 产业融合: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 界的收缩或消失。
二、产业成长阶段
? 产业成长是指产业形成以后,不断吸纳各种经 济资源而不断扩大自身的过程。
? 产业的成长过程也是产业的选择过程; ? 产业成长的实质是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 产业成长过程一般要经历启动、加速和形成的标志
? 该产业符合社会需要,能为当时经济和生活条件 下的消费者所接受;
? 该产业生产已进入商业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 ? 该产业具有专业化的从业人员; ? 具有专业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
产业形成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区别
? 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 ? 宣传推广费用比较大; ? 产品销售价格常常偏高; ? 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1990年克莱珀和格莱特对 G-K模型的改进。按 照厂商数目重新将产业生命周期划分为成长、 淘汰和稳定三个阶段。
? 1999年克莱珀指出:创新主要产生成本降低 和质量提高的效果,这更有利于大企业;另一 方面,厂商进入前的相关经历也会对进入后的 绩效产生重大影响。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库兹涅茨,亚瑟伯恩斯,范杜因等的贡献 ? 弗农(Raymond Vernon )的观点:
? 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创新阶段、产品成熟 阶段、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
? 一般情况下,企业都将生产向低收入、低成本国家 和地区转移,产品返销到跨国公司母国或其他国外 市场,发达国家逐渐放弃该产品而转向开发更新的 产品,从而开始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周期循环。
? 产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是紧密相关的;产业成长过 渡或成长不足都会导致产业早熟或早衰现象,所以产 业应当在每个阶段正常进行,充分经过每个阶段;
? 产业经过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还必须在每个阶段实 现合理及时的转换。
三、产业生命周期的特殊形态
? 漫长型产业生命周期(典型的包括:人类基本 生活必须的产业和基础产业)
? 迈克尔波特指出,这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了国际产业 竞争中创新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和要素驱动型三种 基本形式。
一、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阿伯纳西和厄特拜克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的产 品生命周期理论,即 A—U模型,根据产出增 长率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不稳定阶段、转换 阶段和稳定阶段。
? 高特和克莱珀,按照产业中的厂商数目对产品 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引入、大量进入、稳定、 大量退出、成熟等五个阶段,从而建立起产业 经济意义上的第一个产业生命周期模型,即 GK模型。
四、产业生命周期的识别指标
? 产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识别的主要指标:
? 产业的产出增长率(可以用产值及其增长率、销售 收入及其增长率、产量及其增长率等指标)
? 产业的投入增长率(可以用投入规模及其增长率、 固定资产规模及其增长率、就业规模及其增长率、 开工率等指标来衡量)
? 投入产出效果(可以用增加值率、资产报酬率、销 售利润率、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指标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