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振幅解释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70
30 75
30 80 25 30 30 85 25 40 1 1bo* 30 90 25 50 30 95 25 60 31 00 25 70 31 05 25 80 1 2bo* 1 2top c oal * 1 1top
31 10 25 90 31 15
26 00
2 1top
31 20 26 10
质到底是什么?
地层对比的依据----岩性 反射地震的褶积理论 实际资料正演模型 几点认识
地质分层是岩性界面,等时的。 岩性划分的主要依据是SP、GR
物性主要反映在声波、密度、中子
岩性和物性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地层对比的依据----岩性 反射地震的褶积理论 实际资料正演模型 几点认识
中国贸易网
从褶积模型看地震记录的本质
汇报人:张玺科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即使有本井的时深资料,分层资
料也正确,但在多井标定时同一地质分层却不能标定在一
个地震同相轴上,有时不仅差别大,而且波形特征也会发
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地质分层上下的速度差别不大时
地震振幅现在广泛应用于储层预测中,那么地震振幅的本
5、要注意的是:在波阻抗差异不 大的地层组合中储层预测一定要小心。 实际地震资料解释中如何获得薄储层的 准确位置和薄储层的等时地质界面(连 续反射)是一个复杂的解释问题,如果 不能正确识别薄储层的等时地质界面, 也就无从谈起分辨薄储层。
储层岩石物理分析
对储层进行岩石物理分析,了解储层的岩性、物性
一次反射地震记录的振幅可看作有限带宽的反
射系数(这也正是地震反演的物理基础,Zi+1=Zi
(1+Ri)/(1-Ri)),地震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反射 系数的大小和反射系数的组合,因此常规地震剖面 可看作反射系数剖面,显示地层物性分界面的几何 形态,反射同相轴产状反映地层的物性界面,并不
反映地层的岩性,也不和沉积等时面完全一致。
d 组反射系数组合是模拟砂、泥岩薄互 层,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大套砂、泥 岩薄互层中间虽然有反射界面,但往往形 成反射空白,只有大套砂、泥岩薄互层段 的顶、底有反射
砂岩段所对应的地震记录并不平静, 是一变化的曲线。在这一岩性不变的时间 段内做切片,其样点值是变化的,不能由 此得出这段岩性也在变化。
间并不是完成一一对应的。
2、反射地震记录的振幅可看作有限带 宽的反射系数,地震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反射 系数的大小和反射系数的组合,显示地层物 性分界面的几何形态,并不反映地层的岩性, 也不和沉积等时面完全一致。 在层位标定时,同一地质分层即使有准 确的速度,也不会标定在同一同相轴上。但 地震剖面上同相轴的产状一般还是反映大套 地层的产状,反射界面基本上与等时沉积面 一致,同一地质分层基本上会标定在一个同 相轴上下。
相),相邻的波谷表示子波的旁瓣;
U n i q u e we l l i d e n t i f i e r : 4 3 3 1 O p er at or : U N KN O WN We l l n ame: 433 1 We l l n umbe r : La t: 4 2.01 29 L on: 86.7 29 - - X: 1.5 4775 e+ 07 Y: 4.6 5318 e+ 06 F i el d: U N K N O WN C o u n t r y: U N K N O W N S t a t e : U N K N O W N C o u n t y: U N K N O W N L o g D a t u m: 1 0 5 4 . 5 8 T i me D atu m: 1 050 R e pl ac emen t Ve l : 1 5 2 4 M e t e r s / s e c T i m e S a m p l e I n t e r va l : 0 . 5 St ati c T i m e Sh i ft: 0 Sc al e: 100 i n/ s Sc al e A2 - Son i c A4 - D en s i ty 1 1 - P i c ks TV D: O N
地震属性的标定
对地震属性进行标定,是应用地震属 性进行各种研究的前提条件。
没有经过标定的属性仅仅是一种地球 物理参数,不含任何地质意义,不能用于 地质解释。
利用知识和经验,基于井孔属性和地 震属性的相关统计, 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样 本,否则建立的相关没意义。
• 交会分析 • 模式识别 • 神经网络
谢 谢
震源产生的地震波遇到波阻抗不连续,就产生反射波。 反射系数r=(z2-z1)/(z2+z1) 反射系数是地层物性界面的特性,取决于相邻地层声阻抗(物性,
地层特性)的差异
褶积模型 yt=w t*rt
反射波振幅是单个反射系数和子波褶积叠加结果,每个时刻的振 幅是由很多反射系数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一个相位内的信息是互相 叠置的。
对薄互储层,由于子波的相互干涉 和地震分辨率较低,往往造成地震剖面 上形成上下漂移游动的同相轴,只有局 部同相轴的产状上下漂移游动,而且一 般也只跨越一个相位。 因此在层位追踪 时,很容易追错层位,有时还不得不跨
相位。
一个地震子波的长度往往延续20-40MS,同 时还有旁瓣效应,对砂泥岩薄互储层与上下不同 反射系数褶积后永远是互相干涉,前波摞后波,
8- Log
9- Log
A 7 - S yn
[1 050] [1 054. 58] T i me M e ter s 30 60 24 90 30 65
在强波峰的下面出现振幅相近的波谷 时,表示地震无法分辨的高速层。
< A C : r 1 : v1 > < D E N : r 1 : v1 > P i c ks us /m g / c m3 1 4 p i c ks 40 0 20 0 1. 2 2. 8 12 di s pl ay ed G R : r 1 : v1 AP I 50 16 0 S P : r 1 : v1 mV -25 65 < A - 1D SYN > R 80 H z : 0 N o r Pol 25 00 25 10 j 2x 25 20
特征,储层和围岩的测井参数的差异,哪些电性可识别储 层。同时也为地震属性提取时窗选取和选取提供指导。 • 速度、密度、声波阻抗 • 电阻率
• 自然电位、自然伽玛
地震属性的提取:时窗长度
在储层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初步 选取提取属性的种类,根据合成记录标定 选取时窗长度。
地震属性的选取(降维):
地震属性种类数目多,有些可能与目的层无关,有些 可能包含许多彼此相关的属性,属性数目过多,不仅给计 算带来困难,而且会是分类效果恶化。通过地震属性间相 关分析,减少属性的数目。选取的属性原则: 1、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2、互不相关的地震属性 3、更具有代表性、更反映本质
反射振幅是地层物性的变化, 因此沿层(或沿层时窗)提取地震 振幅信息表示沿层反射系数的变化, 沿层上下地层物性的差异,并不表 示储层砂岩的特征
3、我们的许多结论都是建立在简 单楔状模型的基础上,但不实用。对 实际沉积的薄互层,由于子波的相互 干涉,旁瓣效应等,所引起的反射振 幅和频率响应特性也较单一薄层的振 幅和频率特性复杂的多。
褶积效应 子波的有限带宽和子波的旁瓣效应
使每个时间的振幅无法反映该时间对应反射系
数的大小,也降低对薄层的识别能力。即使在零相 位的正极性地震记录上,高速层也不对应波峰。
1)a 和b可看作孤立的反射系数,所 对应的地震记录同于地震子波,地震记录 的振幅可反映反射系数的大小和极性;
2)相对于地震子波的波长来说c、d、 e 几组组内反射系数间隔较小,合成的地 震记录是组内各反射系数的综合反映。 虚线箭头所示相同的反射系数,但所 对应的地震记录振幅不同。
20000 15000
相对振幅
10000 5000 0 5 10 15 厚度 20 25 30
系
地层对比的依据----岩性 反射地震的褶积理论 实际资料正演模型 几点认识
1、地质分层是根据岩性指示 曲线来划分的,是等时的。声波、
密度和中子测井曲线则反映的是地
层物性,一般来说,岩性和物性之
根据地震属性和储层属性经验关系进行 储层属性预测
对于复杂的陆相储集体,由于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不够高,往往不 能精细描述砂层的具体分布情况。 而利用多属性分析、波形分类 和谱分解等方法来研究储集砂体和 判断砂层含油气时,应当掌握分寸, 不要说过头话,既要承认它们有参 考价值,也要时刻牢记:它们有多 解性。
反射系数较大引起子波的旁瓣效应也
能产生较强的波峰 在同一岩性层内,由于泥质含量不同,
也会造成速度和密度小的差异而产生反射波,
叠加有可能出现较强的波峰。
coal 附近的波峰和其上的波谷可以认为主要 是地震无法分辨的煤层对应的特征
旁瓣形成的波峰
地层对比的依据----岩性 反射地震的褶积理论 实际资料正演模型 几点认识
难分难解,因此往往不能精细描述砂层的具体分
布情况。地震记录上的波峰并不表示高速层的顶。
在砂岩层内,由于泥质含量不同,即使速度和密
度小的差异而产生反射波,叠加也有可能出现较
强的波峰,但该波峰并不表示砂岩。
Unit B appears to be bounded by unconformities (reflection truncation below, onlap or downlap above).
4、 在用合成记录标定储层时,不仅要 采用调整时深、子波参数等保证合成记录和 井旁地震道在振幅频率对的好,还要分析各
反射系数的贡献,看波峰是否真的是储层顶
形成的。
一般来说,对正极性的地震资料,当振幅较 弱的反射同相轴中出现较强波峰时,该强波峰的 振幅比相邻的波谷振幅较大时,强波峰近似表示
高速层的顶(如,不整合面、地层从陆相进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