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摘要】端正思想,健全体系,美化环境,家校合作。
【关键词】育人先育心;以德兴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育素质是人才全部素质的灵魂,是把握人才成长的方向。
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是与党提出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一脉相承的宏伟事业。
学校要以育人为中心,育人先育心,德育应摆在首位。
1.端正思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作为职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端正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坚持育人为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不仅教育广大学生学知识,学科学,更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要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
2.健全体系德育是人才成长的舵盘,是人才发展全面素质的灵魂。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学校要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加大灌输教育的力度,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思想上为谁读书、为谁学习的问题。
知识是德育的载体,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要不断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强德育在各学科教学环境中的渗透,真正实现育人为本,既教书又育人。
3.净化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职业学校向学校输送的不仅仅是懂技术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以健康思想素质为前提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教学中,而且要体现在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要力求做到“学校事事有规章,处处有规范”,力求“管理出质量,管理出人才”,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与学校建立难以割舍的感情,从而无形之中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怎样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
怎样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
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创造“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能使学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德育环境,也是良性运行、和谐发展的德育环境,它是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和谐社会下的学校德育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和谐开放性。
和谐社会本身倡导和谐下的开放与发展,这就决定了和谐社会下的学校德育环境不论在对学生道德行为影响的渗透上,还是在发展的时空无限性上都要始终保持动态开放性。
德育环境本身通过寓教于境的间接教育方式向德育对象开放,通过有形的、无形的综合教育,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渗透德育内容,促进了德育教育向道德自觉的转化。
2、和谐规范性。
“无规则何成方圆”、“有条”则“不紊”,社会就会井然有序。
因此学校德育环境要具有一个规范的制度环境,以保证学校德育环境的自身和谐,实现和谐发展。
它主要包括学校德育的管理体系、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这种和谐规范性不仅保证了教师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内容的视角及学生道德品质知识的掌握,还保证了校园环境的和谐发展。
3、和谐优化性。
学校德育环境的和谐优化形式指德育环境系统能够在人工干预最小的情况下高效地分配资源,提高有效性,不断优化自身的内部环境及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和谐,以不断融入这个和谐社会。
另外,学校德育环境是全球优化下多种思维高度激发的“发酵器”,大量的意见在其中碰撞、协同,学校德育环境只有发挥和谐优化性才可以通过自由化及人工结合逐步递归,为形成健康、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
加强德育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增强校园管理营造和谐环境在座的各位领导、校长:大家好!我校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德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值此校长论坛之际,向各位做以下汇报,不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一、优化安全管理措施,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安全工作是学校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也是学生家长、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最为关心的热门话题。
我校树立了“学校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大于天”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学校向全体教职工明确提出“学生在校一分钟,教师操心六十秒”的责任要求。
学校界定安全责任区,分管人员各司其职,努力实现五个确保:一是确保学生宿舍安全。
坚持值日领导带班,生活教师值勤,班主任监管责任制。
二是确保学生在校活动情况清,底子明,安全活动。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段安全由班主任和上课教师共同监管,值日领导监督到岗情况;学习时间外的安全由生活教师、班主任和政教管理人员共同管理,从而实现学生安全“无缝隙”管理模式。
三是确保学生离返校安全管理。
山区学生居住分散,往返路途安全隐患多。
为此,学校采取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明确界定学校和家长在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与所有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状。
学校严格执行学生到校、离校签字制度,班班做好学生请假手续,并根据学生居住情况编制“联片路队安全责任区”。
学生放假离校时,学校值日领导监督学生以班为单位整队有序乘车离校,防止个别学生在校逗留,发生安全事故。
四是确保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到位。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食堂、商店、宿舍、楼道、寝室等场所排查,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确保安全教育到位。
学校政教处利用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读报、安全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实行安全教育,同时增强安全防范应急演练,使安全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把安全教育纳入班级考核,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二、抓学生公寓管理,着力营造宿舍安静区。
学生宿舍安静区的工作思路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为此,学校多措并举,极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的就寝环境。
构建和谐德育校园结合实际提升德育效果
构建和谐德育校园结合实际提升德育效果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面对各类复杂问题时,青少年更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构建和谐德育校园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提升德育效果,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宜居的成长空间。
一、建立公平和谐的教育体系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保障公平和谐的教育体系。
全面建设平等的教育环境、构建稳定而可持续的学科体系、强化校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效应,都是建设和谐德育校园首要的因素。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当在以下方面加强努力。
一是严格规范德育教育管理。
无论是从校内管理还是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角度来看,都应该尽可能地完善教育的管理制度。
让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偏差,促进校园和谐。
二是建立全方位合理的教育体系。
构建和发展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例如学科设置合理、教师培训和评估规范等,都应该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等多个因素,设计合理的目标和项目,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保障了学生在校内的全面成长。
三是强化校长、教师、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构建更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加关心和耐心和同情,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去理解和了解学生的成长和健康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沟通和教育指导。
二、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谐德育校园的建设其实更需要侧重德育教育。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想要建设一个德育先进的校园,就应该加强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是要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
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注重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道德和校园训导等多方面着手,努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校园环境。
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德育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应该由领导班子、德育工作审批机构、德育班子和德育委员会等多部分共同构成。
建设书香馥郁校园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6篇
建设书香馥郁校园提升学校德育实效6篇第1篇示例:建设书香馥郁校园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一直被看作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建设书香芬芳的校园则是提升学校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打造书香校园氛围要建设书香芬芳的校园,首先要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个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的校园对学生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美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美丽的环境中感受到书香飘飘的氛围。
二、重视德育教育要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倡导读书文化读书是提升学生修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读书角、推荐优秀读物等形式,倡导读书文化,引导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通过读书,学生可以增长见识,培养情操,提升个人修养。
四、树立榜样要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学校师生都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传承者,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学生则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关爱同学,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只有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德育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沟通等形式,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在家庭中的道德教育。
只有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六、建立德育评价体系要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德育考核、德育成绩等形式,对学生德育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建立德育评价体系,能够更好地倒逼学校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德育实效的提升。
德育工作总结:营造良好环境培养良好习惯
德育工作总结:营造良好环境培养良好习惯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德育工作成为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学期,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德育工作的相关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就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进行总结。
一、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环境的营造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
我们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布置校园文化墙、设立宣传栏、举办文化节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下,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得到了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
德育课程建设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德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家校共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举办家长会、建立家长群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在本学期,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举办文明礼仪大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通过加强课堂管理、布置适量作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注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个人素质的体现。
我们强调学生的生活习惯养成,通过制定宿舍管理规定、加强食堂卫生监管、开展校园环境整治等形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打造和谐校园”——2023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打造和谐校园”——2023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2023年是我校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打造和谐校园的关键之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全面打造和谐校园。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23年,我们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积极推行导师制度,为新教师提供指导,促进了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树立了教育教学的正向激励机制,营造了浓厚的教学氛围。
二、加强学生品德教育2023年,我们启动了“德育十年行动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积极开展学生志愿者活动、红领巾活动、文明礼仪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文明,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2023年,我们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组织了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同时,我们加强了校内公共设施的建设,打造了舒适、安全、便捷的校园环境。
四、加强家校合作2023年,我们注重家校合作,积极推进家校沟通互动。
我们通过家长会、家访、通讯录等方式,加强学生家庭教育和校园德育的衔接。
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成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安全教育2023年,我们注重安全教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我们在学生入学时就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定期组织消防、交通安全、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我们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安全。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营造了浓厚的德育氛围,打造了和谐校园。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德育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安全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为学生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加强学生品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学校德育工作总结:加强学生品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2023年,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成为了学校重视的方面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品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果在过去几年里,学校积极推进学生品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德教育理念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品德教育,学校在品德教育理念的树立上下了很多功夫。
学校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德育为先”,使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在品德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培养出了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
3、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学校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注重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了大量的文明礼仪教育、文明交通教育、文明宿舍建设等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
4、校风先进,师德高尚学校注重教师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严格的师德考核,深入的课堂教学评估和培训,营造了校风先进、师德高尚、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足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工作缺乏深度在品德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中,但往往仅仅停留在了课堂上,德育工作缺乏深入。
一些老师对德育工作缺乏积极性,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
2、师生关系尚需加强学校师生关系尚需加强。
一些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纷争和冲突,导致学校和谐环境受到影响。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生的品德修养、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学校德育实效的提升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要注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育人理念,倡导勤奋、诚信、团结、守法的校风,营造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从而获得健康的成长。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强化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成长需求,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教育方法上,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全面的德育教育。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强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学校要激励和支持优秀的德育教师,营造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使德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需要积极建设家校合作机制。
家庭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社会环境,学校要注重与家庭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实验课题研究报告黄家塘小学德育课题组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学校教育优质化途径和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实验。
五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及各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借鉴了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优质化的途径和策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德育的实践途径和方式、方法,收到了显著的德育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不仅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还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
在教育普及工作取得巨大进展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努力为全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命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德育优质化已是新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
德育优质化是教育优质化的核心,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优质化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校拟定了“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这一课题,旨在从德育途径和方法入手,完善我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依据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落实德育工作,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
落实德育工作,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教育工作在我国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德育工作,作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德育工作的落实,是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保障,也是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德育理念建设为了落实德育工作,我们首先要明确德育理念,全面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德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只有深刻理解德育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德育工作,我们要树立德育优先的思想,将德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德育成为常态化、系统化的工作。
二、建设师生德育素质作为教育者,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伙伴和引路人。
因此,教师的德育素质尤为重要。
教师必须首先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肩负起德育育人的责任,不断提升自身德育素质,并将其转化为教育教学中的生动教材和感人情境。
此外,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这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优秀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等德育素质。
因此,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道德情操。
三、落实德育管理工作德育工作的落实还需要加强德育管理工作。
我们要制定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和准则,明确德育目标、责任、考核等方面的职责,切实推进德育工作实效性和科学性。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加强德育监督和评估工作,对德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从而全面了解和把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
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
这需要我们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成长于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中。
我们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塑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志愿者服务和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落实德育工作,创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实效
优化育人环境,增强德育实效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要使学生的心理结构、人格健康发展,就必须优化育人环境,注意培养学生主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使生命得到完满的生长,使内在的个性特征深刻地显现,让学生学会自制自律,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关心环境,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一)创建校园文化,整体优化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它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全体师生所认同的教育因素,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育人优势,对学生的心灵涵养、美好灵魂的塑造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校的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校风校貌等对学生都会起到教育的作用。
学校要注意环境的教育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与启迪功能、审美与陶冶功能、导向与约束功能、心理构建与群体凝聚功能,“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育人”,达到环境育人的理想效果。
为了突现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建筑设施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栽种修剪、设施设备的维护等,都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形成的角度来考虑。
如,校园的走廊可以悬挂名人画像、张贴《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文明用语标语;校园内的黑板报上可以表扬校内好人好事、宣传优秀师生的先进事迹;教室里的墙壁上粘贴名人名言等。
要利用好广播站、文学社、学生电视台等,积极引导文化社团建设,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学校精心巧妙的校园布局,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赏心悦目,培养其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情操,更使得学生时时沐浴在校园环境所营造的德育教育的氛围中,教育因素像清新的空气一样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得到熏陶与教育。
这样,环境育人就会具有无穷的魅力,全面提高德育效果(二)抓好师德建设,营造民主的人际环境。
“灵魂要靠灵魂塑造,人格要靠人格来影响。
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和谐育人实效
一
很努力学习, 而 且 每 天帮 老 师提 收 音 机 , 还 的 管 教 。 接 着 主 动接 近 孩 子 , 老 师 和 同学 在 帮 同学 们 扫地 , 每 天 把 讲 台整 理 的 干 净 整 学 校 多 关 心 、 照顾 他 , 和 他交朋友 ; 利 用 校 让 家 长 多 和 他 交 洁; 小君成绩好 , 帮小桃复习功课 , 自 己找 讯 通 和 手 机 与 家 长 联 系 , 题 目出 题 给她 做 并 讲 解 , 使小 桃 成 绩 有 了 流, 多关 心 孩 子 的 学 习和 生 活 , 发 现 学 习上 进步 。 的点 滴 进步 及 时 表 扬 , 退 步 就 多 言 语鼓 励 , 1 . 4 提高 品德 意识教 会 学生 自我教 育 多抱 抱 他 。 老 师 还 和 学 生 一 起 利 用 课 余 时 没 有 自我 教 育 就 没 有 真 正 的 教 育 。 在 间给 他 补 习功 课 ; 在 教 学 中很 留心 地 去 发 班会课中学习、 领 会《 小 学 生守 则 小学 生 现 他 的 长处 , 然 后 以巧 妙 的 方 式 , 多 给予 表 使其 树 立 起 自信心 和 自尊 心 。 有 了学 校 l常 行 为规 范 E 《 三字经》 弟子 规 》 等, 给学 扬 , 他终于领悟 到老9 i f i 和 生讲 德 育 故事 , 提 高 他 们 的 品德 认 识 , 并指 和家 庭 的 共 同 努 力 , 导其 进 行 自我 品德 分 析 、 判断 和 评价 , 以正 家长 的 良苦 用 心 , 学 习 更加 努 力 了 。 1学校 教育的正面 引导提高 学生的道 确 认 识 自 己的 品德 水 平 和状 况 , 提 高 自我 德 信 念 品德认识和评价能力 。 3学校 社会协调一致提 高育人实效 1 . 1教 师 自我 垂范潜 移默 化 , 使 学生形成 的 引导 学 生 置 身于 集 体 和 师 生 的 E l 常 的 在校 园中建立 中华经典 学 习栏 , 开 展 活 动 和 交 往 中 自我 对 照 、自我 约 束 , 鼓励 、 “ 每E l 一 句经典” 学习活动 , 指 导 学 生每 天 良好 品 德
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3、进一步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和青年班主任培训。
召开研讨会,要求每一个班主任将自己认定的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思路、途径和方法以及班级现状的分析,在全体班主任会上进行交流研讨,通过研讨,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探讨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德育内容、途径和方法;
3、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隐含在它所创设的优美整洁的物质文化环境和良好的精神氛围中。它具有导向、约束、凝聚、同化等方面的功能,对青准学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即:如何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学校育人环境的内容、作用以及适合我校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途径和方法。
1、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对学校办学方向起导向作用、对思想情感起动力作用、对操作行为起保证作用。我们党历来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反复强调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要适应改革开放形势,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我们就应当高度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创设和谐育人环境 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
748100)
理
【关 键 词 】德 育 ;环 境 ;氛围
元 化 趋 势 。道德作为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
论
探
【中图分类号】G6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础 之 上 的 一 种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必将随着社会的
索
【文 章 编 号 】1004— 0463(2019)21 — 0037— 01
和
实 践 教 育 。下 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 世 界 观 这 一 轨 道 行 进 的 。可 见 ,高尚的道德品
谐
己的看法。 一 、 改 造 物 质 环 境 ,建设优美校园
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确立正确的政治 方 向 和 科 学 世 界 观 的 基 础 ,所 以 ,思 想 品 行 教
育
马 克 思 说 过 :“人 创 造 环 境 ,同 样 ,环境也 育 应 是 学 校 德 育 的 中 心 任 务 ,要 常 抓 不 懈 ,培
创
成 人 后 的 人 格 、道 德 形 成 具 有 长 远 的 影 响 ,所 的 教 育 养 成 的 。研 究 表 明 ,个 体 思 想 品 德 的 发
设
以教师应通过创设和利用有教育意义的情境, 展和提高一般是由日常文明行为习惯开始到 对 受 教 育 者 施 加 积 极 影 响 的 德 育 环 境 、情感和 伦 理 道 德 ,再 到 政 治 思 想 ,最 后 上 升 为 人 生 观 、
法 。 现 代 心 理 学 认 为 :“教 师 晓 喻 的 道 理 和 提 出 的 要 求 ,只 有 在 学 生 心 悦 诚 服 时 才 能 转 化 为 学 生 的 道 德 要 求 ,进 而 产 生 道 德 动 机 ,推动道
,甘
周 龍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就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不但与我们平时的教育有关;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其生活、学习的周边环境有关,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培养、教育人的基地——学校,不但要在教育上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正规的思想教育,还要充分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教育;还要注重学校内的环境布置,充分挖掘学校内的每一个元素,真正做到使学校的每一物都是教书育人的工具,都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古代哲学家老子“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言论散发出思想的光华,孟母三迁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人的陶冶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环境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绪,达到“不言而教”的良好效果;反之亦然,不良的环境则容易使人受其不良影响,长期置身其中,即使优秀者也会败坏思想、涣散斗志、“近墨而黑”,对人贻害无穷。
学校作为传递文化和育人的基地,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样可从中得到启迪。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忽视校园环境建设的作用,提升学校德育工作要创设一流的校园环境。
一、校园环境的涵义“环境”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周围的地方。
②所处的情况和条件。
“校园环境”很自然可以解释为:整个校园和校园里的一切情况与条件。
校园环境包括校园里的房屋建筑、花草树木及其他基础设施,可统称校园自然(物质)环境;又包括学校风气、师生的精神风貌、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及校园的文化氛围,可统称为校园的人文(精神)环境。
整齐、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基础,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物质基础。
健康的文化活动、浓郁的文化氛围,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谐的人际关系,纯正的校风,是一种强大的感染人的力量,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最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学校良好风尚的形成。
校园环境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
增强德育实效 创建和谐校园
增强德育实效创建和谐校园中小学生处在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肩负着向学生进行基本的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任。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改革创新,提升理念,讲究方法,活跃实践,以班集体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体验类活动为主要载体,讲究管理艺术,重视心理教育,追求道德教育的人文化、自主化、生活化,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终为青少年儿童自我发展提供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境界。
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激扬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
以人为本,讲究班级管理艺术学校德育工作能否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有现代的民主教育理念,是否具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关爱、倾听、尊重、理解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和谐关系。
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得到学生的承认和接纳,德育的效果才能显现。
学校工作要扎实,德育活动要有特色,与班主任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过硬的技能技巧是分不开的。
因此,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我校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工作,通过努力,我们使每位班主任成为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文化功底厚、开拓意识强的复合型人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更是学生心中真善美的化身,言教入耳,身教入心,内外兼修的师表形象能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营造良好的班级道德土壤,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班级是学生个性、才能发展的舞台,是培养自我能力的基地,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把班级还给学生”,我们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以营造良好班级道德生态为切入点,为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发展提供沃土。
建设班级文化氛围。
首先从班级环境入手,努力建立一个班级本土化的、智慧的、互动的、生成的文化教室,多张贴学生作品,放名书籍,挂名言,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使教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
在环境建设过程中,我们注意让每个孩子从被动接纳到主动参与,创造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
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黄家塘小学德育课题组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学校教育优质化途径和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实验。
五年来,我校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及各科研专家的指导下,借鉴了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优质化的途径和策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德育的实践途径和方式、方法,收到了显著的德育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基础教育的改革,强调不仅要为“所有人提供教育”,还要为“所有人提供优质教育”。
在教育普及工作取得巨大进展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努力为全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命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德育优质化已是新世纪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
德育优质化是教育优质化的核心,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优质化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校拟定了“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这一课题,旨在从德育途径和方法入手,完善我校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体系,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二、理论依据
1、发展中的人和个性社会化原理。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这种发展就是其个性社会化的过程,作为社会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和定型,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指标都处在变化之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这种可塑性,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使学生朝着我们期望方向发展完善。
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
2、“双主体”理念。
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的主体,教师是“导”即“教”的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根据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德育环境、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行选择、加工和设计,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引导和培
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其主体性体现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逐步做到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择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最终将社会认识、情感、行为内化为个体认识、情感、行为。
3、生活德育的理念。
我们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品德,改善、提升社会道德的,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
同样,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
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无效。
因此,在学校德育中,要把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从学校的小范围扩大到社会的大范围。
4、活动理论。
活动是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有目的地影响客体,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
从德育活动来说,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德育活动让学生将已有的道德认识外显为道德行为,两种过程不断交替,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基于这一理论,学校和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实验目标
(一)加强学科德育建设,形成完整德育课程体系
(二)培养优秀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学校、家庭、社会德育一体化研究,实现全员育人
四、实验过程及效果
1、创建优质的德育心理环境。
德育工作最重要但却最难做,而做得不顺利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教师本身对一些问题忽略了,或者认识不足,心理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不能冷静地分析,或者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不能容忍。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成长过程及其外显形式,从而保证自己首先要有一份阳光的德育
心理。
学校利用教师节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孩子,我想对你说”等书信往来活动,让师生换位思考,营造良好的德育心理环境。
2、创建优质的班级成长环境。
创建优秀班集体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创建优秀班集体的过程也是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过程。
在创建优秀班集体过程中,我们提倡各班以打造“书香班级”为突破口,把“书香班级”的建设具体化,比如班级图书数量、人均阅读量、读书笔记、参加校级读书活动成绩、班级文化墙的布置、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班级书香少年的数量等等。
把环节如此细化的意义就在于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教育意义,这样让学生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从而体会一个优秀班集体在各个层面的要求应该是怎样的,每个学生都应该怎样去做,从而实现德育过程的生动化、自主化、互动化、实践化。
3、把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之中。
我们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学科渗透等,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探索释放其最大教育功能的规律和方法。
几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各类读书征文竞赛、学名人演讲比赛、成语故事表演赛、中外名著经典片段诵读、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示、亲子诵读、师生诵读、名曲演奏赛等,通过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文化素养,并取得显著成效,校园内涌现出一大批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已经成形。
除此之外,跳长绳活动也是我校又一大德育特色。
早锻炼、课间、课外活动总能见到学生们身轻如燕的身影。
学生在跳长绳的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英勇顽强、自觉遵守纪律、为集体争荣誉等优良品质。
4、创建优质的家校环境。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成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为此教师必须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方面,所以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
在我校,定期举办的家长学校深受家长们的青睐。
5、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健康成长。
除了课堂教学及其常规德育活动之外,我们学校还有一种特别的传统办学特色,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也让教师在组
织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中健康发展。
采取这种活动中育人的方式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过去的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书本教材为主要知识来源,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授课,新课改之后学校的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或者是各种条件限制,仍然感觉到学生们的学习内容过于狭窄、学习形式过于单一,成长诸要素方面不够全面和均衡。
那么怎样克服这个弊端呢?就是应该在课堂学习形式之外开展更多的各种活动,从而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有自己喜欢参加的活动,或者在各种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具有个性化的求知兴趣。
----自主兴趣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体育的、艺术的、科技的、信息技术的、书法的等等。
这些活动都是在周三下午进行。
----大型主题活动。
学校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
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
----传统性纪念活动。
学校利用传统节日组织的各种纪念性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
举办的各种公益性活动。
----班级特色活动。
6、进一步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开发社区德育基础,发挥其教育功能。
我校在开展“学校、社会德育一体化研究,实现全员育人”这一实验以来,已经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如:我校同园林居委会成为携手共建单位;与中山派出所携手共建平安校园;与少儿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与关沮三小联手成为友好学校。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继续探索新路,为提高德育优质化,发挥学校的纽带作用,调动社会力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育人环境。
五、结论
实施“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课题研究为我校创建德育品牌校,形成学校德育特色,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创设和谐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实验课题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德育的内涵,拓宽了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教师、家长、社会对“和谐育人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并运用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5年来,全校
行为规范生人数达到90%以上;100%家长参加我校家长学校的培训;10%的家庭被评为学习型家庭;5年中我校在各级重大赛事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艺术类竞赛连续5年屡获佳绩,其中在建国60周年歌咏比赛中获金奖第一名;体育类竞赛20多人次在区级获奖;科技类竞赛获得团体奖3次,80多人次在连续三年的省创新大赛中获奖;教师撰写的德育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市区级中20多人次获奖;学生的读书征文、演讲、讲故事等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这些成绩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好的促进校风、学风的培养,有利于文化校园的建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的研究,让这一研究课题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
执笔:程莉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