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内容不仅涵盖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和溶解性等基础知识点,还通过一系列实验深入探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如与木炭、硫、铁丝等物质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所展现出的氧化性和助燃性。
这些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等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同时,本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设计思路在进入《制取氧气》这一课题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基础,包括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以及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的理解。
此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对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了初步认识。
因此,学生在学习制取氧气时,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探究欲望。
然而,由于制取氧气涉及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催化剂概念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实验演示的规范性,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催化剂的作用。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制取原理,掌握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方法,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保证,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5.观察日记:
a.观察日常生活中氧气的存在和作用,记录在观察日记中。
b.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1.作业要求字迹清晰,表述准确,确保作业质量。
2.认真思考,积极拓展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3.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检查,确保无误。
3.加热氯酸钾: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成氯化钾和氧气。
接着,我将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详细解释每个反应的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制取氧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制取氧气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哪些仪器和试剂?
5.能够正确书写氧气的化学式、电子式,并了解其分子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过程:
1.采用实验演示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氧气的制取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实验操作要点。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
-从分子层面解释氧气制取的原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常见的氧气应用实例为切入点,如登山、潜水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氧气?怎样制取氧气?”引导学生思考。
2.理论知识讲解:
-采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展示氧气的制取原理和反应方程式。
b.分析制取氧气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6篇)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精选6篇)教案是教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能够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氧气制取教案【篇1】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离: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撤离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6.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7.验满方法:(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2)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
8.注意事项:(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加热时),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破裂。
(2)导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只需稍微露出橡皮塞既可,便于排出气体。
(3)试管内的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4)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离试管口约1/3处)。
(5)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的部位加热;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3 制取氧气第1课时工业制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操作【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医疗、潜水、炼钢需要的大量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呢?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一、氧气的工业制法【学生活动】自学讨论:在液态空气分离过程中,氮气、氧气两种气体哪种气体先出来?该过程的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属于什么变化?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药品:高锰酸钾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条件加热。
收集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思考:1.实验装置中,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2.连接仪器的顺序,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利用谐音法,“茶庄定点收利息”让学生记忆起来更加牢固。
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提出问题】:1.实验步骤?如何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2.装药品试管为什么塞一团棉花?3.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4.如何收集气体?5.实验完毕为什么先撤离导管再撤酒精灯?【思考讨论】1.导管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为什么有长有短?2.收集到氧气不纯的可能原因?教师强调:1.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
2.实验完毕,先撤离导管,不能颠倒,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后熄灭酒精灯。
【课后小结】1.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验证方法、验满方法【课堂练习】: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2.某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B.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取出,再用玻璃片粗糙面盖上C.当集气瓶口冒出大量气泡时停止收集,在水下用玻璃片光滑面盖上,取出D.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或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在设计上体现了2022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设。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通过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会使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 教学难点:(1)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采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等。
2. 实验试剂: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等。
3. 安全防护用品: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气体的制取方法?今天我们将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
2. 知识讲解(1)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原理。
(2)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3. 实验演示(1)演示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
(2)演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
4. 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取氧气的实验。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取氧气吗?引导学生思考并拓展知识。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4.2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以课本为基础,结合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详细讲解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
2.教学实施:首先,教师介绍热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和氯酸钾三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取氧气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养成实验操作规范、安全意识强的习惯。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明白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空气质量、环保政策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氧气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分组实验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5.利用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教学实施:教师发放习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题内容主要包括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安全规范等。
3.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纠正错误,巩固所学。
3.重点: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究的科学态度;
2.认识到化学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在实验操作中,培养严谨、细致、安全的实验态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通过对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学习,认识到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的规律,增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6.情境创设,将氧气的性质、制取与应用融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7.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反思,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实验操作、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方法,准备一个小型的课堂分享,介绍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应用场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4.团队合作作业:
-分组布置一个小组任务,要求学生共同设计一个关于氧气制取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各小组在下一堂课上展示实验方案,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2.实验操作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问题解答: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帮助学生梳理以下内容:
1.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安全规范。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素养。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1.完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重点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的巩固。
-选择题:旨在检验学生对氧气制取原理的理解程度。
-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
-解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2.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果分析及结论。
-实验报告的撰写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总结和表达能力,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进行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氧气发生装置,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此项作业旨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查阅资料,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查阅资料,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
5.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操作过程,讨论如何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项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学生针对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小组讨论。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பைடு நூலகம்理是什么?
b.实验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c.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错误。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
2.强化基本概念:针对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加强基本概念的讲解,为学生制取氧气打下坚实基础。
3.注重实验操作指导:在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3制取氧气《氧气制取的创新实验》优秀教学案例
3.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
2.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方法,提高氧气的制取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布置一道拓展性思考题,如:“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取氧气?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让学生结合实际,深入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从实验现象中发现规律,掌握制取氧气的原理。
3.学会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等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材的基础上,本案例将带领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制取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创新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并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本案例还强调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氧气的制取原理,还锻炼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提高。
4.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氧气的其他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最新)
初中化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一、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和工业上获得氧气的方法。
2、通过本实验操作过程,练习仪器的装配、物质的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等基本操作。
3、了解氧气的性质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用品:锥形瓶、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燃烧匙、棉花、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木炭、铁丝三、预习感知1、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两种方法)3、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主要根据和来选择。
收集装置根据来选择。
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给试管加热时,有哪些不正确的操作会使试管炸裂?6、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在集气瓶中?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使收集到的气体基本不含氮气?8、如何检验气体?四、教学过程(一)氧气的获得1、阅读课本P36三、氧气的获得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2个问题:(1)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2)工业上获得氧气的原理依据方法步骤2、预习课本P36活动与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明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个问题:方法:药品: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及仪器:步骤:收集方法及原因:验满方法:检验方法: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注意事项:①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②加热时要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③收集时,开始排出的是空气,不宜立即收集④实验完毕,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预习课本P34,用收集到的氧气分别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填写实验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反应表达式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①木炭及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什么实验现象?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在末端系一根火柴?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在集气瓶低部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④有哪些可能会使铁丝不能燃烧?五、轻松课堂1、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A、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气体的颜色C、闻气体的气味D、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中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集气瓶D、防止试管破裂3、、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有下面几项操作: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可以收集;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把导管移出水面;④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先均匀加热,然后再固定在盛药品的部分加热。
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15篇
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15篇关于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15篇让我们一起期待教学的美好未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化学氧气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1.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3学会氧气性质实验的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3.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氧气的存在和作用。
1.2提问:你们对氧气有什么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知识讲解2.1讲解氧气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助燃性等。
2.2讲解氧气的用途,如呼吸作用、氧化反应等。
2.3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包括分解过氧化氢、加热氯酸钾等。
3.实验操作3.1分组实验:每组同学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操作。
3.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4.实验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4.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巩固练习5.1教师布置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练习题。
5.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7.作业布置7.1布置关于氧气性质和制取方法的课后作业。
7.2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氧气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后作业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讲解氧气的性质时,通过互动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在空气中呼吸?空气中有哪些气体?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了解氧气的重要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形象生动地展示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资源,加深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探究的信心。
-通过在线互动,如虚拟实验室、讨论区等,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以“为什么在高山上呼吸会感到困难?”这一问题作为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存在与重要性。
2.呈现学习目标: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安全意识。
3.课后作业:布置与制取氧气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第2.3节后的习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相关题目,尤其是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操作步骤的应用题。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成功完成实验后,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学习信心。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求实地进行实验。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遵守实验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关注化学对社会和环境的双重影响。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
制取氧气优秀教案篇一: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内容分析】《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验2-5】、【实验2-6】、【实验2-7】及学习另一种主要的化学反应———分解反应;另一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并实验氧气的性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课题2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之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同时学会倾听、欣赏、分享,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作用和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氧气的制取》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使其认识到实验操作中的不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其学习动力。
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案例亮点突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探究精神、人文素养,体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创新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使其学会与来自人沟通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4.通过对制取氧气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其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与制取氧气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
3.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使其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4.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使其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科学的欲望,树立其自信心。
2.通过实验演示、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法。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
初中氧气制取试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能够运用氧气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内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 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制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的实验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氧气的制取过程和氧气的性质实验。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的制取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与演示(1)讲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2)演示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4. 总结与讲解(1)总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强调实验操作要点。
(2)讲解氧气的性质:助燃性、氧化性。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现象和原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分组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认识了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效果。
在课后,要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制取氧气》 教学设计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包括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等。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和收集方法。
(3)能够正确书写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2)氧气的检验和收集方法。
2、教学难点(1)对实验装置的选择和改进。
(2)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木条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需要氧气的场景,如医疗急救、工业生产、潜水等,引发学生对氧气制取的兴趣,提问:“氧气在生活中如此重要,那在实验室中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二)新课讲授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①原理: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②实验装置:展示实验装置图,讲解装置中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如大试管用于盛装药品,酒精灯用于加热,铁架台用于固定装置等。
③实验步骤:a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c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然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e 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开始收集。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15篇)让我们一起期待教学的美好未来,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吧!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氧气的制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制取氧气》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氧气?2、情景导入:出示氧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3、探究新课[实验2—5]:过氧化氢制氧气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现象:结论:过氧化氢氧气+水讨论: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用?[实验2—6]:在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1、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出具有催化作用。
探究: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象:高锰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后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氧气。
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结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与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有什么不同?明确: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一变多第二课时:实验室制氧气1、旧识回顾: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氧气?2、探究新课:思考:实验室采用什么装置来制取氧气?出示:图2-17和图2-18讨论:1、在图2-17和图2-18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如何检查发生装置的气密性?4、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学生陈述:略教师演示: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强调注意事项:1、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方可进行实验。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实验室制取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以及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氧气的收集方法及其原理。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及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装置选择及操作要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水槽、双氧水、二氧化锰等。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3. 预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过的制取气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 探究氧气的制法:(1)介绍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介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介绍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1)介绍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2)介绍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的原理和方法。
4. 实验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6. 布置作业:设计制取氧气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解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关注学生对氧气制法、收集方法及实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七、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穿好实验服,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酒精灯的使用,防止火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氧气的制法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是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和二级主题学习基本实验技能、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包含的内容,它在教材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气体制备的起始,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启后:为第六单元中《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做铺垫,因此重要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气体制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动手操作中体会实验原理、装置的制约关系,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也是中考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氧气用途,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基本实验操作,会取用固体药品、知道固体加热的方法。
液体的取用。
通过其它学科及前面知识的学习,对氧气比较熟悉,但不知道在化学实验室里用什么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制取氧气。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观察实验和常见仪器的操作的技能,让他们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设计思想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历年中考化学实验考试中,也是重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点内容。
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三、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2. 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与同学合作、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学会倾听、分享。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带铁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脱脂棉、酒精灯、集气瓶、水槽(四套)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现在回忆一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备氧气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
教
师:很好,请三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下相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演加以评价)
制备气体需要实验装置,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制备气体的装置分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下面就共同看看我们实验室中有哪些装置!
前四种装置与最后一种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提问:学生回答:前面四种没有酒精灯加热,最后一种酒精灯加热对了,我们根据这样的不同,将发生装置分成两大类:固热教师:
其实从名字上就可以判断我们发生装置选择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
的依据,思考下是什么呢?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学生回答:只
请联系网站删除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对了,我们在选择发生装置的时候考虑的就是反应物的状态师:教
和反应的条件。
接着看收集装置!
我们在选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收集气体的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择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因素呢?考虑的是气体的溶解性和气体的密度学生回答:是的,排水法适用的是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师:教
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法适用的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的气体。
这是我们介绍的制备气体的装置。
我们应当选择哪些实验想一想:若以加热高锰酸钾为例来制备氧气,装置呢?所以发生装置选择学生回答:因为高锰酸钾为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可以选固固加热型的;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略大,择排水法,也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今天我们就以高锰酸钾为例来看看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具体步骤好的,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装置如图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1/3处。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
)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 )加热时先预热,再用外焰对着药品处集中加热。
(4 。
5)试管内导管刚
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6)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伸到瓶口处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时,(7 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因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8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刚开始收集到的是空气))实验结束
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拿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9(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操作步骤:3. 装置的气密性查1()检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装药品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加热
(5)当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气体
(6)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7)再熄灭酒精灯
老师演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引导学生利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记忆。
【提问】
(1)收集完氧气后,如何验满?
(2)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不是氧气?
4.验满方法: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只
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
5.检验方法:
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学生分组实验:请按照以上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其为氧气。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适时引导、指导实验操作)
学生小结本节内容,教师总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第3课题的内容,主要就是如何制备氧气,这一块的内容在今后的考试当中会多次出现,而且高锰酸钾制氧气也是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必考的实验之一,所以这节课就是想学生能够动手做一下实验,体验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能是经验不够,整个课堂的氛围不是非常活跃,今后在调动课堂氛围方面要继续努力!
这节课中,时间的分配上有些问题,主要是教师的演示实验时间用多了,使得学生实验的时间显得仓促了,这点要改进。
学生分组实验中,
我只安排了“制备一瓶氧气并验证”,实验内容少了,应该多加些内容,比如氧气和铁丝反应、氧气和硫反应等。
总的来说还是要多学习多听课,汲取他人长处,从而获得更多的进步!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