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概论第二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

选题审批:将选题策划方案提交给 相关部门审批,获得批准后进入下 一阶段
组稿:编辑根据选题计划,寻找合 适的作者和稿件
组稿与审稿
修改:编辑根据审稿意见,与作者 沟通,对稿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审稿:编辑对稿件进行审核,包括 内容、语言、格式等方面
定稿:编辑对修改后的稿件进行最 终审核,确定是否可以出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当代:数字化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兴 起和发展
出版物的定义
出版物是指通过印刷、 电子、音像等方式,将 文字、图片、声音等元 素组合而成的作品。
出版物包括书籍、 杂志、报纸、音像 制品、电子出版物 等。
出版物具有传播知 识、文化、信息等 功能。
出版物需要经过编 辑、校对、设计、 印刷等环节才能完 成。
定义:出版法规是指国家或地区制定的关于出版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作用:规范出版行为,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出版秩序,促进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内容:包括出版管理、出版物内容审查、出版物发行、出版物进出口等方面的规定。
重要性:出版法规是出版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出版自由、维护出版秩序、促进出版 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出版机构需要定期 向新闻出版总署提 交出版计划和出版 成果报告
确定选题:根据市场需求、读者需 求、出版政策等因素确定选题
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制定选题策划方案,包 括选题定位、目标读者、内容结构、 出版形式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选题论证:对选题进行市场调研、 可行性分析等,确保选题的可行性 和市场前景
出版考试课件中级——基 础篇第一章出版概论

最新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教学讲义ppt

最新出版概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教学讲义ppt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
出版与社会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 响,即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作为出版活动的社会基础,对出 版活动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出版活动作为意 识形态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份,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 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1.社会发展对出版的决定性影响。
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二)
2.出版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是通过出版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所 施加的影响来实现的。(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①形成舆论导向。营造 一定的思想氛围,从而形成某种舆论导向。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出版物都发挥了重大作用。②深化思想教育。 出版物为各种思想教育提供丰富的内容,影响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和 方法,成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力武器。出版 业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③促进社会生活的整合。通过 出版物的大量传播,将符合社会共同规范的知识内容告诉人们,引导人们 自觉按照社会规范来调整自己的情感与行为,在合乎社会整体利益要求的 基础上满足自己的个体利益,促进社会不断整合,协调发展。(2)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①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高劳动者思 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素质,不断适应科学技术对劳动者提出的智力要求, 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态度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潜在生产力转变成现实 生产力。②促进人们更新经济理念,推进经济发展。时过境迁,落后的经 济观念可能阻碍经济发展,更新经济观念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观念。
(1)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决定出版的命运。政治制度开明,环境宽松, 出版活动就活跃、兴旺,反之就冷落、荒芜。(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 版提供物质条件。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出版,经济充分发展 才会造就巨大的出版市场。掌握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分三个层次。(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出版发展的强大推动动力。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经济发展 从而影响出版发展,还能够促使出版技术不断改进。(4)社会文化的发 展为出版提供活力。出版物的作者是作为国民的作者创作的,因此国民的 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是出版物精神文化水平的决定因素;出版物整体水平 的提高,又是作为国民的读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水准推动的。作者创 作的素材来自社会,历史的文化积淀和现实的文化根基形成的合力,就是 出版活动最重要的活力。出版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差异,文化资 源的差异是巨大因素。

出版概论第二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

出版概论第二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
出版概论第二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 论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核心概念:
出版 编辑 出版物 出版者 出版事业 出版产业
核心内容,影响着工作开展及理论建构。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出版:
出版源自日文汉字原写法,原为“出板”。1912《德川幕府时代书籍考》
木版印刷时代用板木(出板)——西方活字印刷(出版)
第三节 出版的性质
出版工作重点与难点:
三种外部规制:意识形态-市场规律-大众需求 三种内部属性:国家出版-商业出版-大众出版
思想性与获利性 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
出版产业渐渐从非独立走向相对独立,由半市场化走向市场化。
第四节 出版的功能
传播四种功能:劝服、告知、教育、娱乐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 出版功能:
序号影响因素主要内容信息知识载体从自然物质发展到纸磁光电出版物品种类型扩大竹木简牍到网络出版物信息知识记录方式手工写刻到铸字到计算机输入扫描等信息知识复制技术手写传抄印刷到多种复制方式并存复印打印下载屏显等总之现代信息出版技术之发展使人类在出版上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时代桌面出版desktoppublishing网页出版webpublishing之后又到了跨媒体的网络出版networkpublishing
对某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复制,并在 公众中发行,以供阅览或观赏
无论复制本以何种方式制作,只要满足公 众的合理需要
作品编辑加工后,经复制向公众发行。后 指作品复制、发行
• 问题:有何相同及不同之外??? • 对公众发行;其他要素、印刷——复制、编辑 作品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理解出版概念时的关键问题:
古代:上梓、梓行、刊行、开板、板印、付梓
1756年文献,明治20年(1887年)《出版条例》 “出版”这一词汇是19

2020年出版学考研大纲——北京印刷学院

2020年出版学考研大纲——北京印刷学院

2020年出版学考研大纲——北京印刷学院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1.考查编辑、出版理论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

2.考查应用编辑学、出版学基本理论分析出版现象和中国出版活动发展史案例的能力。

3.考查出版策划和文化创意工作所要求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题型简要问答、案例分析、论述、写作三、考试大纲1.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出版的概念性质、功能,现代出版学的形成,出版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原则: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出版队伍的建设,出版工作者的基本修养与基本素质。

3.编辑与出版:编辑的概念与性质,编辑的主要类型,编辑角色与编辑模式,编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影响编辑工作开展的因素。

4.出版物及其构成:出版物的概念、载体演变、标识、基本结构、类型、形态变化,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变革,书籍的构成、类型和计量单位。

5.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出版管理制度及思想理论基础,出版行政管理,出版机构的设立,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6.编者和读者:读者的概念、结构,编者和读者的关系,读者需要和读者心理,编辑部的读者工作。

7.选题策划及组稿:选题与选题策划,选题的原则与选题计划,选题策划的依据、内容和方式,组稿工作,约稿方式与程序。

8.审稿及编辑加工:审稿的概念、作用、方式和步骤,三审制及存在问题,审稿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因素,编辑加工的概念、方法、步骤及技巧,辅文和图稿加工。

9.出版的相关业务:与出版有的关著作权法律知识,出版合同的签订,出版侵权与版权管理,发稿及出版物校对,重印与再版,出版物质量管理,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

10.出版物装帧设计:装帧设计的内容、指导思想、原则与特点,出版物结构和装订样式设计,出版物的材料设计、美术设计、开本设计和版式设计。

11.出版物成本及定价:出版物成本的概念、构成及控制,出版物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概念,出版企业纳税管理,影响出版物定价的因素,出版物定价模式与基本策略。

出版学概论

出版学概论
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包括类比、归纳、演绎、析因、分 析、综合等一般的科学方法;
(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自然科学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出版 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出 版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
3.专门的方法
交叉移植方法:移植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方法作为出版学的 研究工具。如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文化学、经济学、 信息学等学科理论方法,应用于出版学研究。
2.对出版学科研究体系和内容的构想
(1)出版学科的研究体系 微观出版学(支撑学科)
↑ 出版学(主干学科)
↓ 宏观出版学(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2)出版学科的研究内容 出版工作的一般规律;出版物编辑、印刷、发行三
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出版经营管理体制;出版行为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著作权理论;出版队伍建设;出版 史和出版的国际交流
中列有《出版事业志·出版学研究概况》最早采用“出版学”。 • 1949年3月自由出版社李次民《编辑学》为最早——主要是从新
闻并兼顾杂志的角度来研究编辑学的。 • 1950~1960年,时代出版社、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
翻译出版了苏联的《出版社的任务》、《提高书籍出版工作的 质量》、《书籍出版事业的组织和经营》等实际中出版专业图 书。 • 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版研究和出版工作一起被迫停止。 • 1979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版界第一次提出创立出版学及其各 分支学科任务,出版学研究进入全面开展的阶段。 • 1980年,陈仲雍发表《科学的编辑和编辑的科学》一文,提出 要建立普通编辑学、各科编辑学、现代化编辑学、编辑过程学、 编辑工作管理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要研究图书编辑学以 及其分支学科。
第一节 出版与出版学的词源与定义

出版学概论

出版学概论

二、出版学的学科特点
1.出版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2.出版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 3.出版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4.出版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第五节 出版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出版学的研究方法
1.哲学的方法
哲学是出版学的研究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哲学方法是 社会科学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哲学方法提供定性指导,提供价值判断 和是非判断。 调查研究法(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 古今中外法(又叫历史主义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分析综合法(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2.从中西方出版工作的起源上看出版的内涵 .
(1)西方出版工作的起源 ) •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出版家 提图斯·庞波尼乌斯·雅典库斯 (Titus Pomponius Atticus 公元前109年—公元前32年) 创办了一家写本出版社。 (2)中国出版工作的起源 ) • 汉代书肆,佣书、经生的出现,可谓印刷技术发明前古 代抄写出版业兴盛的明证。 • 结论:从世界范围看,出版工作的产生都早于印刷技术 的使用。
• 1926年斯坦利﹒昂温(Stanley Unwin)的《出版概论》(The Truth About Publishing,1926) 被誉为西方出版界的“圣经”。 • 1970年出版的美国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He rbert Smith Bailey,Tr.)《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The A rt and Science of Book Publishing) • 1974年出版的[美]J.P. 德索尔(John.P.Dessauer)的《出版学概 说》(Book Publishing What It Is ,What It Does) (1988) • 是西方较有影响的三本出版专业论著,但均以出版实践操 作知识介绍和经验总结为主,学术理论研究和分析不足. • 60年代以后,专门的出版研究机构在欧美国家先后成立。 1976年,书业研究集团(Book Industry Study Group,BISG) 在美国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欧美出版研究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

出版学基础

出版学基础

• 第六讲:出版物市场消费需求与流通活

动的组织
• 第七讲:出版活动的基本规律
• 第八讲:我国出版业的未来发展
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 教材:出版学原理,罗紫初著,武大出版社1999年出版 • 主要参考资料: • 1、出版学基础研究,罗紫初等编,山西人民社2005年出版 • 2、选题论,赵航著,辽教社1995年出版 • 3、编辑学理论研究,吴飞著,浙大社2002年出版 • 4、编辑学概论,向新阳著,武大社1995年出版 • 5、出版学新论,张志强编著,苏大社2003年出版 • 6、出版学,余敏主编,中国书籍社2002年出版 • 7、出版学基础,罗紫初等著,山西人民社2005年出版 • 8、出版学导论,罗紫初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 a、国家通用的法律法规
• b、国务院颁发的出版行政管理法规
• c、新闻出版总暑颁发的行政法规与规章
• 在出版法律法规建设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3、出版政策建设(主要是经济政策建设)
• 书业经济政策的涵义:指国家为扶持出版业发展而针对出版业实际情况,从经济上对出版业的运行 所作出的一些特殊的规定。

3.经济学。
4.新闻学。
5.图书馆学。 出版学的交叉学科
6.文献信息管理学。
(二)出版学的分支学科
• 1、构成出版学分支学科的基本条件:

a、研究对象与出版学研究对象紧密相关
• b、研究成果能构成对出版学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
• c、己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知体系(标志:有一系列论文,具有一定质量的代表性专著)
五、出版活动的社会功能(狭义的)
概念:是指出版活动所具有的影响社会公共生活与环境的功用与机能。
内容:1、知识交流功能

现代出版学

现代出版学

第一章绪论一、我国出版历史概述(一)出版活动始于何时?1、始于殷商时期,以甲骨文为标志2、始于东汉时期纸张的发明,以纸写本为标志3、始于隋唐之际,以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为标志判定出版活动起源的标志是出版物的生产与流通活动都已出现。

我国出版活动的起源要从西汉末年槐市的出现算起。

稍后出现的“书肆”,则标志着出版物生产与流通活动都已出现。

(二)古代出版业的发展特点:1、出版管理制度上以皇权为主的至高无上性。

2、形成以官刻为主导、坊刻与私刻并存的出版体系。

3、出版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事业的管制。

4、出版活动中强调编辑的作用与编著合一。

5、注重编辑出版活动的学术性。

6、出版编辑工作与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有密切的关系。

分期:1、手工抄写出版时期(西汉末年至公元6世纪雕版印刷术出现)2、手工印刷出版时期(6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机械化印刷厂出现)(三)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分期:1、西方印刷术的传入与译书机构的设立。

2、近代民族出版业的兴起。

3、传播新文化的进步出版业的发展。

4、新中国出版业的建立和发展。

(四)我国出版业现状200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包括副牌社34家),其中中央出版社220家(包括副牌14家),地方出版社359家(包括副牌20家)。

全国共出版图书274123种,其中新版图书148978种,重版、重印图书125145种;出版期刊9549种;出版报纸1943种。

2008年全国共有音像制品出版单位378家,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40家。

二、现代出版学的形成(一)“出版学”一词的来源“出版学”一词的正式提出者是日本学者清水英夫。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编辑学”这一概念的国家。

(林穗芳)(二)我国出版科学建制成熟的表现:1、出版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2、出版单位和出版物数量的不断增加;3、出版工作者、科研人员及组织管理人员数量增多,出版、研究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4、出版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形成;5、学术刊物和专著的出现;6、高等教育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立。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

张文红《出版概论》知识点总结《出版概论》是一本系统介绍出版行业的教材,主要包括出版概述、出版物类型、出版流程、著作权法和出版伦理等内容。

以下是《出版概论》的知识点总结:一、出版概述1.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是指将著作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制作并传播给公众。

出版物是指印刷品、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

2.出版的特点:出版具有公共性、社会性、商业性、工艺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3.出版的功能:信息功能、知识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4.出版的分类:按地区可分为国内出版和国际出版;按目的可分为教材类、科技类、文学类等。

二、出版物类型1.书籍类:包括教材、科技类著作、文学作品、儿童读物和参考书籍等。

2.报刊类:包括报纸、杂志和期刊等。

3.音像制品类:包括音乐、电影、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等。

4.电子出版物类:包括数字图书、电子杂志、网络小说和在线教育等。

三、出版流程1.著作选择与评估:选择适合出版的著作,进行内容评估和市场调研。

3.印刷与制作:选择合适的印刷方式,完成印刷加工和制作过程。

4.发行与销售:通过渠道和网络将出版物送到读者手中,进行销售和宣传推广。

四、著作权法1.著作权的概念与内容: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益,包括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等。

2.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在作品创作完成时就自动产生,并受到法律保护。

3.侵权行为与责任追究:未经授权的复制、传播等行为构成著作权侵权,侵权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五、出版伦理1.真实性伦理:出版物应当传播真实、可靠的信息,禁止传播虚假、夸大和误导性的内容。

2.道德性伦理:出版物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个人隐私和人身尊严。

3.公序良俗伦理:出版物应当遵循文化传统和社会风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以上是《出版概论》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通过学习该教材,我们可以了解出版行业的基本概念、出版物的分类、出版流程的主要环节以及著作权法和出版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作出版事业。

出版基本理论.ppt

出版基本理论.ppt

二、出版价值的社会控制
1.权力机构的政治控制 2.社会实体的经济控制 3.社会公众的社会控制 4.出版系统的自我控制
第三节 出版传播论
一、传播
1 .传播——信息的流动
(1)信息种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2)出版传播的信息——社会信息
2.社会信息传播
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二)出版行为传播的精神文化产品必须是独立的产品,应 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与积累意义。
第二节 出版价值论
一、出版价值形态
1.价值
马克思:“价值是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一种属性”
2.价值的特点:
有大小、真伪、正负之分,有短暂性和永久性之分
3.出版价值的含义
指著作物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所起的正面的影响或作用的 大小多少 (1)社会价值:
1.政治功能 2.教育功能 3.文化功能 4.经济功能 5.表现艺术功能 6.其它功能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
出版要素;出版价值;大众传播;5W模式
二、简答论述
1.凡是将经过复制技术制造出的产品面向公众销售的行为都 是出版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2.出版传播有何特点? 3.怎样理解清水英夫“出版越是大众化就越有重新认识其非
给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 (2)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与积累所具有的意义 (3)经济价值:出版著作物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收益
三种价值在出版物和出版活动中的体现
我们的态度 社会价值
大力出版

有 大力出版

禁止出版 低俗类 可以出版 实用类

不能出版

文化价值 有 无 有 无 无
经济价值 有 有 有 有 无

出版概论第一讲 绪论

出版概论第一讲 绪论
1956年初,出版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形成了以国营出版为主 体,编、印、发专业分工,统一书籍编校制度,统一版本、字 体格式,统一书刊定价,统一书刊稿酬,统一书刊进出口工作 等出版事业计划经济管理体系。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书荒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初期,出版迈入新时期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讲 绪论
课本目录解读:
第一编: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论 第三章 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与原则
第二编:
第四章 出版与传播 第五章 编辑与出版 第六章 出版物及其构成 第七章 出版管理制度与出版形式
第三编:
第八章 选题策划及组稿 第九章 审稿及编辑加工 第十章 出版的相关业务 第十一章 出版物装帧设计 第十二章 出版物成本及定价 第十三章 出版物市场营销
《六合丛谈》 京师同文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年:中国现代出版年 我国最早的现代出版机构 近现代最重要和最具规模的民营出版企业 最早采用股份制经营管理的出版企业 出版教科书、翻译书、古籍、学术文化著作 普及教育、整理古籍、介绍西学、传播学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出版历史概述
近代出版业另一特点:法制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出版历史概述 古代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发展促进了出版活动的逐步繁荣 古代出版活动有哪些特点?
出版管理:皇权为主至高无上 出版体系:官刻、坊刻、私刻 根本目的: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事业的管制 出版理念:强调编辑作用,编著合一 出版特色:注重学术性 出版联系: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出版历史概述
中国共产党设立的新闻出版机构:
1921 人民出版社 1937 新华书局(10月称新华书店) 1949 出版委员 1949年10月 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出版

(完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知识总结材料,推荐文档

(完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知识总结材料,推荐文档

第一章出版概论第1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意识形态属性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促进文化交流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中华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3节出版物一、出版物的要素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2019年第一章第二章出版概论、编辑概论.ppt

2019年第一章第二章出版概论、编辑概论.ppt

五、编辑工作的基本功能(了解)
文化生产中的设计、组织功能 文化传播中的选择、导引功能 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第二节 编辑人员
一、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
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 文化素质 职业素质
知识广博 博中求专
职业追求、职业敏感、职业作风
二、编辑人员的能力(掌握)
政治认知能力、策划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社会 活动能力、判断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二、出版学的研究对象 (了解)
研究出版活动及其发展规律
出版物
出版业
出版物市场
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 (了解)
出版学研究的总体任务 在充分把握出版活动性质的基础上, 研究出版活动规律。
出版学研究的具体任务
研究出版物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研究编辑、复制和发行之间的内在关系 研究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出版物市场和出版物营销 研究出版队伍的建设 研究出版业的管理和经营 研究中外出版历史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掌握)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 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
果。
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成为出版的前提。
可以转化为出版物的作品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掌握)
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不同劳动的有机组合 政治性和思想性 经济性和产业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增进文化积累 推进文化创新 优化文化选择 促进文化交流
形成舆论导向(集中表现)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社会和谐
发现成果—组织、促 进其传播— 使其变成 现实生产力 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技术能力

出版发行学基础(山西经济版)教案:第一章 现代出版学基本理论

出版发行学基础(山西经济版)教案:第一章   现代出版学基本理论

第一章现代出版学基本理论第一节出版的概念一、“出版”概念的界定1.各式概念A.《现代汉语词典》出版的定义: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把唱片、音像磁带等制作出来。

B.日本(1887)《出版条例》:凡以机械、化学或其他方法印刷之文书图画予以发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

C.《世界版权公约》(1971):指对某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复制,并在公众中发行,以供阅览或观赏。

D.《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01):指作品的复制、发行。

2. 思考讨论:出版是否是印刷术发明后的一种行为?印刷是出版概念的必要条件么?二、出版历史上的四次革命(1)口语传播改变为文字传播6000年前(2)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是出版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公元2世纪(3)印刷术的发明(4)网络电子出版技术的出现思考讨论:编辑是否构成出版的要素?三. 出版的定义: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

四、出版的三大要素:信息知识、复制、公之于众思考讨论:广播、电视等传播行为与出版的区别?五、影响出版概念变化的因素推动出版概念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现代信息出版技术POD (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指出版物销售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出版机构或出版物提供者相连接,若有用户需求时,销售部门就可以直接将数据库中的出版物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再按照用户对装帧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利用激光打印机、自动装订机等进行书籍的制作。

Lighting Source 公司的传奇出版概念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信息知识载体的不断变化信息知识记录方式的不断发展信息知识复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节出版的性质一、出版具有多重属性思想性、革命性、政治性、教化性、科学性、群众性、计划性、工具性、获利性。

二、出版的本质属性:传播性三、出版性质彼此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第三节出版的功能出版的功能六种一. 思想教化和舆论导向功能1.当统治者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时,出版的此种功能得以实现。

3现代出版学理论

3现代出版学理论

出版与社会的关系
• 社会政治环境决定着出版的性质、方针、任务及 • • • • • •
管理方式等 ; 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出版机制和出版规模 ; 社会文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出版任务及出 版物内容 ; 社会法制环境是出版业有序发展的保证 ; 社会金融环境是保证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社会教育环境是出版业发展的基础 ; 与出版业务活动密切相关的部门、机构等的合作、 协调是出版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
库恩“范式” Paradigm) 库恩“范式” (Paradigm)1
• 库恩指出代表科学发展模式每一阶段的核心是范 •
式,科学发展就是对范式内容的不断调整、修正; “足以空前地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 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的各种形式的竞争” 他们不再去进行科学活动中的各种形式的竞争” 和“足以毫无限制地为一批重新组合起来的科学 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者留下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两个特点就称 为“范式” 。 范式”
出版工作的方向、方针
• 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出版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正确导向的 出版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正确导向的
前提下,把发展作为出版工作的第一要务
出版工作必须贯彻的重要原则
•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相结合 • 社会效益的内容: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出 版效果 • 经济效益的内容: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经济 收益
范式
• “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
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又是“ 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又是“特别能揭 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事实” 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事实”。 • “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 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 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 是最重要的” 是最重要的”。

2出版历史与现代出版学形成

2出版历史与现代出版学形成
– 如1979年成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是全国性的出版 行业的社团组织;1985年3月成立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 究所(后改名为出版科学研究所)。
我国出版科学建制的具体表现3
• 学术刊物和专著的出现 ; • 高等教育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立 ;
– 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当时的国家教委建 议在高校试办编辑专业。胡乔木同志认为编辑 工作是一门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胡 乔木同志的建议终于在1986年得到落实,教 委批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及 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了编辑学专业。

科学建制的概念
• 科学建制是指“以科研活动的主体承担—
—科学家和一切科技人员为基础所组成的 科学活动机构,在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活动制度,以及科 学活动的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总 和。”[1] 见孙小礼主编. 自然辨证法通论, 第3卷, 科学论, 第16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1999.5
2004年9月1日《出版人》创刊
• 其目标是办成中国的《出版商周刊》
(1873年)。定位是“全球文化产业的观 察者”,内容涉及中国出版产业化进程, 世界出版产业发展,社会重大文化事件, 还关注畅销书、有文献价值的图书等等。 目标读者是:作者、出版商、承印商、批 发商、媒体人、著作权代理人、影视制作 人员等。该杂志创刊时是月刊,到2005年 要办成半月刊。
4000多个分支学科分为五个系统:自然科学、工 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人文与社 会科学。
古代出版业的特点
• 1.出版管理制度上以皇权为主的至高无上
性;
• 2.形成以官刻为主导,坊刻与私刻并存的
出版制度;
• 3.出版根本目的是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出版本质属性是其传播性:
是由出版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存在, 是其他出版性质发生作用的基础。
出版传播性:一定的信息知识通过复制,向社会广泛传播的属 性。
工具属性:信息知识传播者与接受者都可利用出版来达到自己 的目的。在此本质属性下,衍生出思想性、革命性、政治性、 教化性、科学性、群众性、计划性、工具性、获利性。且在 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社会制度下,其各种性质凸显程度不一 样。
古代:上梓、梓行、刊行、开板、板印、付梓
1756年文献,明治20年(1887年)《出版条例》 “出版”这一词汇是19
世纪经日本传到中国。
黄遵宪1879年最早使用
梁启超1889年《自由书》叙言:“西儒约翰弥勒日,人群之进化,莫要于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三大自由皆备于我焉,以名吾书。”
《现代汉语词典》(1996)
第三节 出版的性质
出版工作重点与难点:
三种外部规制:意识形态-市场规律-大众需求 三种内部属性:国家出版-商业出版-大众出版
思想性与获利性 出版事业与出版产业
出版产业渐渐从非独立走向相对独立,由半市场化走向市场化。
第四节 出版的功能
传播四种功能:劝服、告知、教育、娱乐 《传播学概论》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 出版功能:
出版概论第二讲 现代出版学基础理 论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核心概念:
出版 编辑 出版物 出版者 出版事业 出版产业
核心内容,影响着工作开展及理论建构。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出版:
出版源自日文汉字原写法,原为“出板”。1912《德川幕府时代书籍考》
木版印刷时代用板木(出板)——西方活字印刷(出版)
序号 内 容
1
出版概念中出版内容应大于作品的含义
2
印刷不能作为出版概念的必要条件(Publish edit)
3
编辑是否构成出版要素?管理与实际
总结
强调信息知识、复制和公之于众三大要素
定义: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 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
• 问题:
与广播电视等传播行为之区别? 请举出几种出版行为
第二节 影响出版概念变化的因素
三种因素:
序号
影响因素
1 信息知识载体
2 信息知识记录方式 3 信息知识复制技术
主要内容
从自然物质发展到纸磁光电 出版物品种、类型扩大(竹木简牍到网络出版物)
手工写刻到铸字到计算机输入、扫描等
手写、传抄、印刷到多种复制方式并存(复印、打 印、下载、屏显等)
总之,现代信息出版技术之发展,使人类在出版上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的 时代,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网页出版(Web Publishing)之后又 到了跨媒体的网络出版(Network Publishing)。
对某一作品以一定的形式进行复制,并在 公众中发行,以供阅览或观赏
无论复制本以何种方式制作,只要满足公 众的合理需要
作品编辑加工后,经复制向公众发行。后 指作品复制、发行
• 问题:有何相同及不同之外??? • 对公众发行;其他要素、印刷——复制、编辑 作品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理解出版概念时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
制度
一定社会制度下出版基本方针、政策、原则、行政管理、法律
出版学基础理论
出版功能、过程、效果
出版史
出版技术的研究
比较出版学
需经过信息知识接受者的努力才可实现。
信息知识获取便捷度
正确理解出版娱乐功能
出版引导功能的有限性(议程设置)
五、助人类增加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全球化
六、获得经济利润
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成本和利润
第五、六节 出版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社会信息的复制与传播之间的矛盾。
《辞海》(1979)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出版:??? 出版是否为印刷术发明后的一种行为? 出版是否就是将著作物制作、印刷出来,而不论是否具有 发行、销售行为? 出版过程是必须包括编辑行为? 复制文献的行为是否一定为印刷的形式? 出版行为是否必须要由相关部门机构完成?
第一节 出版的概念
出版相关定义:
一、思想教化和舆论导向功能。
出版在现代社会中的首要功能是促进民主制度健全,并成为公共服务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信息知识的选择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把关人(政治、市场的多方面选择标准)
三、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积累与传承人类
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创新价值
第四节 出版的功能
出版功能:
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大众文化水平和素养。
第三节 出版的性质
出版性质:
出版概念的变化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 制度变迁的影响。
在我国,出版被视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其 政治思想性。
出版具有思想性、革命性、政治性、教化性、科学性、群众 性、计划性、工具性、获利性
但其本质属性是 出版的传播性
第三节 出版的性质
第二节 影响出版概念变化的因素
影响出版活动的因素:
纸曾经是欧洲近代出版发展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1436-1536 420 1536-1636 5750 1866 4204(英)
现代信息出版技术是影响出版概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按需出版POD:Print on Demand 定制出版:Custom Publishing 个性化 基于出版成本的降低和出版技术的进步
序号 1 2 3 4 5
年份 国别 1887 日本 1914 民国 1971 世界 1971 世界 1991 中国
法规 出版条例
出版法
世界版权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 尔尼华约 著作权法实施条例
内容
机械、化学或任何其他方法印刷之文书图 画予以发售或散布者
机械或印版及其他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 画出版或散布者,均为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