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摘要: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近些年,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纳入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了“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
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分析高速铁路优势及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就高速铁路对其沿线区域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 x (2012)32-0043-02
引言
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此,高速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过程,并已成为各个国家解决运输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进行高速铁路的建设。
我国铁路运输多年来一直是超负荷、低水平运行,铁路运输系统与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交通运输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到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中,现已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
高速铁路的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本文仅就我国高速铁
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其沿线区域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进行探讨。
一、高速铁路的优势与特征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
各国可根据其自身情况确定本国高速铁路的概念,而一般认为,高速铁路是指在既有线路上通过提速改造,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高铁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被称做“大国技术”,是一个集成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严格意义上,高速铁路除了营运要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其车辆、路轨及操作都需要相应地配合和提升。
广义的高速铁路还包含使用磁悬浮技术的高速轨道运输系统。
高速铁路弥补了普通铁路速度低的不足,与高速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相比较,它具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征。
第一,高铁的运行速度快。
高速铁路是目前陆地上运行速度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
它的时速不仅大大超过了公路交通的速度,就是与客运速度最快的航空运输相比,其在进出站方便、发车间隔时间短、随到随走等方面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第二,高铁的运输能力强。
运输能力强是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优势之一。
其客运专线年单向输送能力为5 600万—7 000万人,而航空运输的单向输送能力却只能达到1 500万—1 800万人。
高铁的运输能力是传统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民用航空等交通方式都
无法达到的。
第三,高铁的正点率高。
高速铁路采用自动化装置,设有先进的控制系统,线路全封闭,全天候行车,受气候变化等环境影响较小,能够达到极高的正点率,很少延误。
第四,高铁的安全性好。
高速铁路由于是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
高速铁路运营几十年来,很少发生事故,其事故率及人员伤亡率远远低于其他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被认为是最安全的。
第五,高铁的舒适度高。
高速铁路技术等级高,列车中工作、生活设施齐全,空间大,运行稳,走行性能好,减震,安静,和汽车、飞机相比较,长途旅客感觉舒适度较高。
第六,高铁的环境污染轻。
航空、汽车、火车等运输工具,除了本身的能源和材料消耗外,为环境保护和交通事故所花费的额外的社会运输成本也相当高。
高速铁路则基本上消除了各种有害气体所造成的污染,在环境保护方面明显优于汽车和飞机。
第七,高铁的能源消耗低。
我们以“人·公里”单位能耗进行比较:高速铁路为1,小轿车为5,大客车为2,飞机为7。
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不消耗宝贵的石油等液体燃料,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第八,高铁的土地占用少。
有些甚至还要占用大量耕地。
而高速铁路的占地面积只为高速公路的1/3左右,而民航由于需要建大
型机场,用地会高出铁路的2-3倍。
最后,高铁的经济效益高。
高速铁路自建成运营以来,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高额利润。
高铁运营还会给沿线省份特别是旅游省份带来非常可观的收入,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不同研究基于的研究视角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而结论均表明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高速铁路工程浩大,总体来说,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作用效果越来越大,且难以量化。
1.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高速铁路建成并运营后,沿线城市的gdp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增长。
以京沪高铁为例,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半年后对沿线城市经济总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54%。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充分体现出高速铁路的投资效果,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果,关键在于高速铁路能够大量节省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加大沿线区域的经济开发力度,提升沿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规模,促进土地升值,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整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铁对区域经济的这种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明显。
高速铁路建成后,在沿线形成了大批的中小城市,这将有利于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还能带动沿线区域与外界的物资、人员、技术、商品的流通,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新的资本投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产业群,并为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建设提供崭新的发展契机。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的第二产业产值影响较为显著,这主要是由于高速铁路的投资高,对于钢铁和建材的需求量极大,从而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
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增长也有一定的贡献,但较第二产业少。
这主要是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对沿线地区第三产业的带动主要是依
靠地方政府围绕高速铁路的站点建设和规划新城,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效应在近期和远期有较大的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铁路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将比第二产业还要明显。
高速铁路的建设会影响沿线区域产业布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再以京沪高铁为例,在没有建设高速铁路的情况下,沿线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3.68:44.33:51.89,而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后,沿线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为3.63:44.60:50.77,产值已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3.促进区域“同城化”发展
高速铁路拉近了沿线地区之间、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区域的“同城化”。
经济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势头,“同
城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加强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不同城市间的交流协作更加密切,各城市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特别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项目的重复建设,较好地实现产业互补。
“同城化”效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促进了经济的更快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更快提高。
“同城化”还有利于促进各地间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流通,并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如休闲娱乐业,旅游业,金融业等。
4.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资源紧张。
目前,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高速铁路具有占地省,能耗低,污染小,运能大等优势,还具有全天候、适应性强的技术经济优势,与公路、航空运输比较,是中长距离运输中最具节约特征的绿色环保型交通运输方式。
高铁建成后,可以大大保障沿线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正是由于高铁的这些突出优势才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5.形成走廊经济带
高速铁路能将其沿线区域的大中小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交通走廊或整体经济走廊,这将产生空间范围和产业结构的大变化。
还是以京沪高铁为例,随着京沪高速铁路的开通,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管理中心首都北京所在的京津唐经济圈,以及全国
最繁荣、经济很发达的城市上海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圈与山东半岛环渤海经济圈连接在一起,这三大都市圈连为一体,形成“京沪大都市带”。
环渤海经济圈向北与京津唐经济圈的联系更加密切,向南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联系亦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三个经济圈之间的联系,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
它们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优化生产力布局,改善华北区的投资环境,增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对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辐射与带动效应。
6.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高速铁路的修建和运营能够给沿线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每1亿元铁路建设的投资就可以解决6 499人的就业问题,除去铁路建筑业的就业人数,还可以为社会解决5 349人的就业。
京沪铁路的建设就曾经提供了近60万个就业岗位。
从长远来看,高铁的建设还将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对提高地区居民收入,繁荣市场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薛战军.展望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战略意义[j].科技创新
导报,2008,(21).
[2]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3] 冯晓芳.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j].科技资讯,2009,(1). [责任编辑仲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