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用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
使用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

使用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文章目录*一、使用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三、胰岛素的误区有哪些使用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1、使用胰岛素最常见的副作用是1.1、水肿患者用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后4~6日可能发生水肿,多见于面部,也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在四肢等部位,这大概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性水肿,这种水肿大多并不严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会在一个月内渐渐自行消退。
1.2、局部瘀青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
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
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
1.3、脂肪萎缩脂肪萎缩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属于后者。
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形成不易察觉的小凹陷,这种情况的真正成因还不十分清楚。
2、胰岛素的作用2.1、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2.2、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3、胰岛素的种类有哪些3.1、速效胰岛素,作用迅速,起效快,一般用于抢救糖尿病急症或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3.2、预混胰岛素,与人体分泌的胰岛素相似,用于1型、2型糖尿病经正规治疗效果不佳者,而且个人使用最多的一种,但价格较贵。
3.3、长效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可以与短效胰岛素合用,降糖效果也不错,相当来说价格较便宜。
糖尿病药物与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糖尿病药物与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药物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这些药物和胰岛素也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非常重要,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
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不适通常在药物刚开始使用时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减轻。
患者应遵循医嘱准确使用药物,避免食用可能影响药效的食物,如高糖食品。
2. 胰岛素: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或瘀伤。
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的,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轮换使用来减轻不适感。
还有一些更严重的反应,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等。
低血糖是使用胰岛素时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患者应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处理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和心跳加速等。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瘙痒、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面对这些不良反应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处理和减轻不适。
1. 与医生保持沟通: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剂量和种类应该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个别调整。
患者应与医生密切沟通,并及时报告任何不良反应。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指导。
2. 使用正确的注射技术:对于使用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正确的注射技术非常重要。
在注射胰岛素之前,应仔细洗手并观察注射器和胰岛素的外观。
选取合适的注射部位,并确保注射器对准皮肤垂直插入。
注射完毕后,轻轻按压注射部位,然后在不同的部位轮换使用。
3. 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与药物和胰岛素的正确使用一样,规律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糖尿病非常重要。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充足的睡眠以及减轻压力的方法。
这些习惯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管理的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 定期体检和监控:患者应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体检。
糖尿病常用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

糖尿病常用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1.低血糖反响这是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响有缺陷所致。
为了防止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响,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到达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适宜剂量。
打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在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餐,进餐量和活动量也要固定,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餐,或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的运动,都可能出现低血糖。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响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2、皮下脂肪营养不良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
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3、局部淤青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
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
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
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4、屈光不正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出现屈光不正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5、胰岛素过敏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
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
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响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6、胰岛素抗药性由于体内产生了对抗胰岛素的抗体,使注射的胰岛素作用效力下降。
一般当糖尿病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单位时就需要考虑发生了胰岛素抗药性。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胰岛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下面将对胰岛素的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是低血糖。
由于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血糖水平,但有时可能会过量,导致血糖下降过快。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心悸、出汗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
因此,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避免过量或过频地注射胰岛素。
其次,胰岛素的副作用还包括体重增加。
胰岛素能够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使体重增加。
这对于患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不是件好事,因为体重的增加会加剧糖尿病的病情。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胰岛素的剂量,平衡血糖控制与体重管理的关系。
此外,胰岛素的副作用还有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萎缩。
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下脂肪萎缩,使皮下的组织产生凹陷或硬结。
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发生,需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并遵循正确的注射技巧。
另外,胰岛素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有些患者对胰岛素过敏,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水肿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就医。
最后,长期使用胰岛素还可能导致一些慢性副作用,如肾脏病变、视力问题和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并非直接由胰岛素引起的,而是由于长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造成的。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除了注重血糖控制外,还要注意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之,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必需的药物之一,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低血糖、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过敏反应以及慢性副作用都是需要关注和控制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从而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胰岛素的副作用1.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2.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胰岛素3. 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二、用胰岛素要注意什么*三、使用胰岛素有什么禁忌胰岛素的副作用1、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1.1、脂肪萎缩脂肪萎缩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属于后者。
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形成不易察觉的小凹陷,这种情况的真正成因还不十分清楚。
1.2、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
1.3、脂肪垫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1.4、胰岛素抗体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
2、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胰岛素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
有些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或者有严重的其它疾病的人,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
比方说我们糖尿病病人已经有肾病了,或是肾功能不全了,或者是眼睛的病变比较厉害了,或者说其它地方的病变也比较厉害了,这都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3、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每次使用胰岛素前都应检查有效期,并观察药液是否有结晶或絮状物,一旦发现,马上停用。
在注射前,建议先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2个小时左右,等胰岛素接近常温以后再注射,可以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和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胰岛素有副作用吗

胰岛素有副作用吗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但是,胰岛素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那么胰岛素副作用都有哪些呢?就此问题,济南糖尿病医院的专家将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关于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作用机制图低血糖反应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治疗中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
常见原因有:病情不稳定、血糖波动大时,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用量过大,或血糖控制后而未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不足;注射混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比例过大,易出现夜间低血糖;增加运动量,而事先未减少胰岛素用量或未增加饮食量;注射部位对胰岛素吸收不规律,当胰岛素吸收过多时可产生低血糖反应;抽吸胰岛素量不准确,致使注入量过多。
临床症状: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面色苍白,头晕多汗,心慌手抖,饥饿感。
查体可见血压增高,心率加快;②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视物不清或一过性黑蒙,木讷痴呆,精神错乱,运动障碍,严重者有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死亡。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往往不典型,致使不易发现。
血糖下降过低时多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长效胰岛素过量时造成的低血糖,亦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处理方法:轻者立即进食糖水和含糖食物。
较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60毫升。
严重而昏迷持续时间较长者应予氢化可的松1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胰升糖素1毫克,继以静脉滴注10%葡萄糖。
患者清醒后立即进食,并重新调整胰岛素用量。
过敏反应从动物胰腺提取而未经过进一步纯化的胰岛素,由于含有较高的杂质,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另外,外源性胰岛素保存时可形成二聚体和氧化物,前者在高温下可刺激特异性抗体产生;在应用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的人中,约有40%存在鱼精蛋白抗体。
这些抗体可能与过敏反应有关。
临床症状:①局部过敏反应:注射局部及周围出现荨麻疹、红斑、皮肤瘙痒;②全身过敏反应:见于少数患者,表现为全身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紫癜。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一、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二、胰岛素抗体三项三、注射胰岛素的注意事项中需要注意准备所需器具与物品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1、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2、注射胰岛素可能体重会增加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3、注射胰岛素可能屈光会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4、注射胰岛素可能会产生胰岛素抗药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5、什么是胰岛素抗体
胰岛素抗体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种出现于接受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主要和胰岛素制剂的纯度有关系,一种出现于从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称为胰岛素自身抗体。
长期打胰岛素副作用

长期打胰岛素副作用
一、长期打胰岛素的副作用二、胰岛素的作用三、胰岛素注射液的药理毒理
长期打胰岛素的副作用1、长期打胰岛素副作用
1.1、疼痛: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
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疼痛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时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
1.2、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餐前和夜间。
1.3、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2、什么是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其分子量为5808道尔顿。
胰岛素应用于临床数十年,从抗原性较强的第一代动物胰岛素到基因重组但餐前需要等待30分钟的第二代人胰岛素,再发展到现在可以很好模拟生理性人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胰第三代胰岛素类。
胰岛素副作用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及危害有哪些
1.疼痛
2.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3.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
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不用专门处理。
4.脂肪垫
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垫或结节,如在脂肪垫部位注射胰岛素,将影响其吸收。
5.体重增加
注射胰岛素后常引起腹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Ⅱ型糖尿病患者用人胰岛素加服二甲双胍降糖yao,可减轻肥胖。
6.胰岛素抗yao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yao性。
7.胰岛素外溢
8.屈光不正
多出现于初始胰岛素治疗后,由于血糖迅速下降,引起眼晶状体、玻璃体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内水分外溢致使屈光率下降,视物模糊,一般2-4周自愈。
9.胰岛素抗体
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可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降糖作用。
若作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使胰岛素测定值变低,导致结果不准。
改用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可减少抗体的形成。
10胰岛素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高血糖可导致体内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等。
当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4-6日内,体内可出现水钠潴留,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胰岛素治疗初期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出现不同部位水肿,但随着胰岛素的继续使用,常常可自行消失。
细数胰岛素不良反应

龙源期刊网 细数胰岛素不良反应作者:潘永源来源:《祝您健康》2009年第11期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
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胰岛素不能根治糖尿病。
但却是I型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药物。
可作为终身替代治疗。
与其他药物一样。
胰岛素同样也有不良反应。
下面细数之,供读者参考。
低血糖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后药效最强的时候,也可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而引发。
过敏反应各种动物胰岛素制剂因含有一定量的杂质,因此有抗原性和致敏性,并与胰岛素制剂的种属有关。
牛胰岛素的抗原性最强,其次为猪胰岛素,人胰岛素最弱。
人体多次接受胰岛素注射约1个月后。
血液中可出现胰岛素抗体。
过敏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反应,先是注射部位瘙痒。
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全身性荨麻疹少见。
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由于长期皮下注射胰岛素所致,使用人胰岛素者较少见。
因此,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吸收不良。
耐受性胰岛素耐受较少见,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胰岛素抗药性,使用动物胰岛素者较常见。
胰岛素耐受是指在无酮症酸中毒和拮抗胰岛素因素存在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要量超过100单位(U)或200单位,又叫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也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急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冠脉功能不全、脑循环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慎用。
此外,使用时须严格控制饮食,以免影响疗效。
胰岛素适用于以下患者:①I型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需外源胰岛素终身替代治疗。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时、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岛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⑧营养不良相关糖尿病。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一、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二、胰岛素的作用三、注射胰岛素注意的细节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和治疗方案的逐步成熟,胰岛素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发生也相应增多。
轻微的不良反应能引起患者的局部不适,而严重者甚至导致意识障碍或死亡,因此,减少胰岛素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近年来在临床上出现的副作用概述如下。
1、胰岛素水肿
因为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作用,经胰岛素治疗时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肿。
应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应用胰岛素后出现的浮肿可持续4~6天,甚至更长时间,但一般均能自行缓解,必要时用双氢克尿噻、速尿等利尿剂以促进水肿消退。
2、屈光不正,视物馍糊
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致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下降,水分逸出,屈光率下降发生远视。
多见于血糖波动大的幼年患者。
属暂时性变化,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需处理。
3、胰岛素抵抗
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U。
其主要原因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而得以缓解。
胰岛素副作用减轻方法

适度增加运动
▪ 注意运动强度和频率
1.适度增加运动强度: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可以提高运动效果,增强心血管健康, 但要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的伤害。 2.坚持运动:保持一定的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 钟的高强度运动,长期坚持可以有效减轻胰岛素副作用。
▪ 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时间
1.合理安排饮食时间:运动前后要合理安排饮食时间,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引起的低 血糖或高血糖反应。 2.注意运动时间: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避免在空腹或饱腹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 以免造成身体不适。
▪ 低血糖
1.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 状、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2.严密的血糖监测、规律饮食、适当运动和正确调整胰岛素剂 量是预防低血糖的关键。 3.对于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及时补充葡萄糖和调整胰岛素方案 是重要的治疗措施。
胰岛素副作用概述
▪ 体重增加
1.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与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和 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有关。 2.通过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和选择对体重影响较小的胰岛素类 型,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3.对于体重增加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添 加减重药物或考虑使用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
胰岛素注射技巧
注射时间与频率
1.根据胰岛素类型和患者病情确定合适的注射时间和频率,保 持血糖稳定。 2.遵循医嘱,按时注射,避免漏打或随意更改注射时间和频率 。
针头选择与更换
1.选择合适长度的针头,确保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 2.定期更换针头,避免针头钝化和污染,减少疼痛和感染风险 。
胰岛素注射技巧
▪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 心肺功能,增强心血管健康,同时也有助于控制体重,减轻胰 岛素抵抗。 2.力量训练:适当增加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 代谢率,进一步控制血糖水平。 3.平衡运动:结合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等平衡运动 ,可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少运动损伤。
糖尿病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演示教学

糖尿病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糖尿病药物分类及副作用1.胰岛素:包括短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等。
该类制剂主要适用于需要采用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患者的治疗2、格列奈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为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相降低餐后血糖,其特点为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常见不良反应也是低血糖,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磺脲类药物轻。
2.磺尿类药物:常用药物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美脲等。
磺尿类药物为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
适宜不太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3.双胍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为不促进胰岛素分泌,其降糖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
此外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是肥胖糖尿病病人的一线药。
此类药物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4.复方制剂:格列本脲与盐酸二甲双胍、格列奇特与盐酸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等。
这两种降糖药作用互补,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
格列本脲通过促进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释放来降低血糖,盐酸二甲双胍可改善2型糖尿病人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性,同时减少肝糖生成,但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
5.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PPARγ激动剂。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
此类药物包括盐酸曲格列酮、马来酸罗格列酮、盐酸吡格列酮等。
6.磺酰脲类药物: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
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
此类药物包括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常用糖尿病药物副作用1、磺脲类:如优降糖、美吡达、瑞易宁、达美康、糖适平、安多美等。
主要副作用是引起低血糖,少数病人会发生皮疹、多形性红斑、水肿,有一定的肝肾损害。
最新胰岛素应用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预防低血糖反应
要点一
预防性进食
在注射胰岛素后,应按时进食,避免长时间空腹,以减少 低血糖的风险。
要点二
随身携带含糖食物
为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如 糖果、巧克力等,以便在需要时及时补充糖分。
控制饮食与运动
控制饮食
合理控制饮食是胰岛素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之一。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计划,控 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体重增加
总结词
胰岛素治疗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是由于胰岛素促进细胞对 葡萄糖的吸收并转化为脂肪。
详细描述
体重增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血糖控制。饮食控制 、适度运动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体重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
过敏反应
总结词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等症状。
详细描述
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控制 血糖水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05
特殊情况下胰岛素应 用的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总结词
老年患者使用胰岛素时,需注意控制剂量、 定期监测血糖,并预防低血糖反应。
详细描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 降,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也相应 降低,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时需特别谨慎。一 般来说,应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逐渐调整至 合适的剂量,并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 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同时,应避免长时 间空腹或剧烈运动,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新型给药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结词
新型给药方式如吸入式胰岛素、口服胰岛素等正在研究中,有望改变传统注射 方式的不足。
详细描述
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胰岛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然而,所有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胰岛素也不例外。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低血糖(hypoglycemia)低血糖是胰岛素使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它发生在血糖水平过低时,通常是由于胰岛素剂量过高或饮食不足引起的。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悸、颤抖、乏力、恶心、头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会导致昏迷和死亡,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
首先,应立即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汁、糖果或葡萄糖片等。
其次,应检查血糖水平,以确保症状得到缓解。
最后,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治疗计划。
为了预防低血糖,患者应注意饮食、运动和胰岛素注射等方面,以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二、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s)胰岛素过敏反应是相对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但仍然可能发生。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急促、喉咙紧闭、胸闷和头晕等。
如果有过敏反应症状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寻求医疗帮助。
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的症状,应立即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皮肤测试,以确定是否对胰岛素过敏。
如果确实存在过敏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为了预防过敏反应,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并且在使用胰岛素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以确保正确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三、水肿(edema)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水肿(edema)。
水肿通常出现在手脚、脚踝和腿部等部位,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水肿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吸收,导致体内液体积聚胰岛素使用还可能引起水肿,尤其是在治疗初期。
水肿通常出现在手脚、脚踝和腿部等部位。
如果水肿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咨询医生。
在接受治疗期间,如果出现任何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治疗计划,以减轻水肿的症状。
胰岛素的9个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如何应对

胰岛素的 9个不良反应 ,糖尿病患者必须知道如何应对临床上,有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会主动要求医师为其注射胰岛素,误认为口服药物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使用胰岛素就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听别人说注射胰岛素容易产生“后遗症”,不论医师怎样劝说始终坚持拒绝接受胰岛素治疗。
实际上,使用胰岛素的确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有些症状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
那么,胰岛素究竟会引起哪些不良反应呢?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应对呢?1.胰岛素水肿此种不良反应指的是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后,导致的下肢水肿和颜面水肿。
在胰岛素使用后,患者机体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机体中的血清胰高血糖素,减小对醛固酮的抑制作用,钠离子的排出量降低,而且胰岛素的使用可以促进身小管二次吸收钠离子,导致糖尿病患者出席水钠潴留的问题,最终导致水肿现象的发生。
应对方法:轻微的水肿能够自行消散,针对重度水肿患者可以适量地使用利尿剂,或者是停止使用胰岛素,转用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的方法。
出于慎重,糖尿病患者可以检测一下内脏与甲状腺功能是否出现异常。
2.低血糖此种反应是胰岛素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是因为患者在使用胰岛素之后,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进食,或者是使用胰岛素后参加了剧烈运动,还有可能是因为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过大,进而使患者出现低血糖。
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等等,部分患者会伴有饥饿感,情况严重时,患者还容易昏迷。
应对方法:胰岛素的用量需要由低剂量慢慢提高,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的使用应注意在满足血糖控制需求的同时,不引发患者的低血糖。
患者可以随身携带糖果或者是饼干等零食,在发生低血糖时用于缓解。
3.局部瘀青局部瘀青并不只是在注射胰岛素后才会发生的,在注射其他药物是时,也容易出现甲相似的现象,这主要与注射时是否造成毛细血管的损伤有关。
不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方法,几天之此种现象自动会消失。
应对方法:在注射胰岛素之后,轻轻按压注射的部位几分钟。
注射胰岛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健康科学·注射胰岛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钟胰岛素是人体自带的一种生理物质,对降低人体血糖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病情需要必须借助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保证胰岛素用法用量的控制,胰岛素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
但是胰岛素作为一种外源性药物需要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如果不能保证正常使用,仍然有引发副作用的可能。
因此在对胰岛素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对胰岛素的适应证和使用方法进行科学掌握,避免出现副作用。
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可以发现,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低血糖反应低血糖问题是胰岛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副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胰岛素用量过大。
为了避免胰岛素使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患者在对胰岛素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从小剂量开始,并且严密观测自身血糖变化,通过这种情况对胰岛素用量进行科学调整,确保胰岛素用量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不会出现低血糖问题的正确剂量。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在注射胰岛素后及时进餐,保证进餐量和活动量的合理性。
如果在注射胰岛素后不能及时进餐,或是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活动,仍然可能引发低血糖问题。
所以建议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速食品,这样一旦发生低血糖反应就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二、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注射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合成蛋白质和脂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后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饮食,摄入过多热量,很可能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
这也是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体重的增加,否则在胰岛素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也会出现恶性循环,甚至引发高血压或是高血脂问题。
三、疼痛感增加虽然注射胰岛素引发的疼痛问题比较轻微,但仍然有患者反映胰岛素注射疼痛感比较强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疼痛和注射位置这种情况更多地出现在肥胖、胰岛素用量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在出现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患者每日胰岛素注射用量大于200 U,持续48小时以上的患者一般可以直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患者。
刘生美: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

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近年以来,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全都用胰岛素治疗。
血糖水平越高,医生开的胰岛素剂量就越大。
但人们不久就发现,虽然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缓解当前症状,但对长期解决问题却无能为力。
事实上,糖尿病引发的许多问题,随着胰岛素疗法的介入反而会加剧。
血糖一高,就注射胰岛素。
但这会立即刺激对抗反应,使血糖又上去,以适应身体的需要。
这种血糖水平的连续波动会引发一系列的长期症状。
那么使用胰岛素有哪些副作用和危害呢,江西省商业医院糖尿病康复中心的特聘专家刘生美主任来为我们解答: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自从胰岛素问世以来,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说它“神奇”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就是这么“神奇”的药物,在其应用的道路上,至今还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
这些阻碍就像一只只“拦路虎”,令许多需要胰岛素治疗但尚未开始应用的患者朋友们闻风而胆寒,令已开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朋友们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这些“拦路虎”真就那么可怕吗?我们不妨一起来一一审视它们,找出克服它们的办法,最终将它们撵出我们的视线。
一号拦路虎:疼痛从未注射过胰岛素的患者朋友,可能一想到那明晃晃的针头,就开始紧张、腿肚子发软了。
注射胰岛素会产生疼痛感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您如果询问一百个注射过胰岛素的病友,恐怕有九十九个都会告诉您:注射胰岛素的疼痛感非常轻微!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
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疼痛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时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
一般而言,胰岛素腹部皮下注射,疼痛感最小,且吸收稳定和注射方便。
二号拦路虎: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不良反应胰岛素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使用胰岛素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反应。
1. 低血糖:低血糖是使用胰岛素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但有时剂量过大或进食不足时,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出汗、心悸、颤抖、焦虑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
应对低血糖的措施包括立即摄入高糖食物或饮料,如果汁、糖果等;或者使用口服葡萄糖片或胰腺素注射剂。
2. 皮肤反应:使用胰岛素时,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红肿、瘙痒、发疹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寻求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鉴别是否为过敏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3. 体重增加:由于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脂肪的储存,使用胰岛素后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这是由于血糖控制改善,机体对能量的利用增加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增加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和代谢健康,因此需要合理控制饮食和进行适量的运动。
4. 水肿:一些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的不良反应。
水肿主要是由于胰岛素促进体内盐分和水分的潴留所致。
如果出现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给予其他药物来处理水肿问题。
5. 过敏反应:使用胰岛素时,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6. 促进癌细胞生长: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高剂量使用胰岛素可能会促进某些癌细胞的生长。
尽管现有的证据并不充分,但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注意定期体检和癌症筛查,以及与医生密切沟通,了解自身状况和治疗方案。
总之,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使用胰岛素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低血糖、皮肤反应、体重增加、水肿、过敏反应等。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并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和体征。
最新胰岛素应用的副作用及防治措施

在注射胰岛素时,应轮流 注射不同的部位,如腹部 、手臂、大腿等,以避免 局部过敏反应的发生。
这些部位容易引起过敏反 应,应避免在这些部位注 射胰岛素。
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增强患者的免疫 力,可以减少过敏反应的 发生。
过敏反应的急救处理
01
立即停止注射胰岛素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胰岛素。
。
体重增加与水肿的防治措施
饮食控制
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热量摄入 ,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和脂肪
,以减轻体重增加的程度。
适量运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的运动 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以减轻体重增加并增强体质 。
调整胰岛素剂量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胰岛素导致体 重增加。
针对水肿的防治措施
治疗
轻症患者可口服糖水、含糖饮料等,重症患者应立即静脉注 射葡萄糖,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处理
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就医建议
低血糖反应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03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原因
症状
胰岛素过敏反应可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红肿、瘙痒、硬结、皮疹、水疱、荨麻疹等 ,有时还可能表现为全身性反应,如呼吸急促、喉咙肿胀、胸闷、咳嗽、呼吸困 难等。
更换注射部位,促进脂肪细胞再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或增生的防治措施
措施1
措施2
遵循正确的注射方法,确保每次注射的深 度和角度正确,以减少脂肪萎缩或增生的 风险。
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过度 注射,以防止脂肪萎缩或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常用胰岛素的十大副作用
1.低血糖反应
这是胰岛素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副作用。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打胰岛素的糖尿病人一定要在注射胰岛素后按时进餐,进餐量和活动量也要固定,如果注射胰岛素后不按时进餐,或者在注射胰岛素后进行剧烈的运动,都可能出现低血糖。
对于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2、皮下脂肪营养不良
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
见于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如果使用动物胰岛素的病人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更易出现。
3、局部淤青
某些患者朋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发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会出现瘀青。
其实这不止会在胰岛素注射后出现,其他药物注射也可能出现这一现象。
原来,注射后局部瘀青并不是由药物或胰岛素引起的,而是与注射时导致的毛细血管损伤有关,一般这种瘀青很快就能被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
为了防止局部瘀青,可以在注射后立即按压注射部位几秒钟。
4、屈光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出现屈光不正的原因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
5、胰岛素过敏
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
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
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过敏反应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6、胰岛素抗药性
由于体内产生了对抗胰岛素的抗体,使注射的胰岛素作用效力下降。
一般当糖尿病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单位时就需要考虑发生了胰岛素抗药性。
如果改用人胰岛素则可克服胰岛素抗药性的问题。
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200μ,持续48小时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7、高胰岛素血症
尤以2型肥胖者常见,而且胰岛素用量偏大者。
8、胰岛素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日内,体内水钠潴留,出现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9、体重增加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会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尤以老年2型糖尿病人多见,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仍然需要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
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10、皮肤感染
糖尿病患者皮肤出现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胰岛素注射绝不是主要和决定因素。
首先,糖尿病患者组织含糖量高,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其次,不注意皮肤卫生、注射时不注意无菌操作,使得细菌更易于侵入机体;此外,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较差,使得感染容易进一步扩大。
由此可见,控制血糖是预防感染的根本,注意个人卫生、注射时的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必要手段。
只要防范措施做到位了,患者注射胰岛素一般不会引起感染。
经常打胰岛素有副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单纯依赖胰岛素治疗,应该结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来科学地降糖治疗糖尿病关键是权衡利弊,看其治疗作用重要还是副作用明显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