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非结果论(义务论)的道德理论 伦理学与生活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35页PPT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35页PPT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著书:
Evaluation only. 《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 (1764 )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伦理学讲演录》( 1775-1782 ) Pty Ltd.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1785) 《实践理性批判》 (1788)
有特殊关系之义务
在后果主义的计算之中,基于特殊关系的考虑是 Evaluation only. 看不到的。 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义务论者承认由特殊关系所引起的义务或责任。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分类
多元义务与一元义务; Evaluation only. 绝对义务与非绝对义务; eated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行动义务论与规则义务论;
义务论看重行为的动机。
目的不为手段提供辩护
Evaluation only. eated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后果主义认为行为的目的决定行为的手段,或者 目的为手段提供辩护。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义务论只看行为正当与否,一个行为的目的永远 不可能为它的手段提供辩护。
对最大化善的理解

伦理学教学课件ppt

伦理学教学课件ppt

伦理学的发展历史
规范伦理学
规范伦理学主要研究道德标准和原则,例如自由、平等、公正等,它分为义务论和德性论两大流派。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主要将伦理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医学、科技、环境等领域,的主要分支
02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
伦理学是一种研究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的学科,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以实现公正、平等和正当的社会秩序。
伦理学的定义和概述
伦理学的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道德准则,是指导人们行为和决策的基础;而伦理学的理论则是对于这些原则的解释和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道德问题。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
伦理学的原则和理论概述
个人领域的伦理原则
个人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诚实、公正、自由、尊重他人等,这些原则指导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不同领域的伦理学原则
社会领域的伦理原则
社会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公共利益、公正、社会责任等,这些原则指导着社会组织和政府的行为,维护着社会公正和平等。
职业领域的伦理原则
职业领域的伦理原则包括诚信、勤勉、公正、保密等,这些原则指导着职业人员的工作行为,维护着职业道德和信誉。
伦理学理论的应用
伦理学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需要遵循商业伦理规范,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维护公平竞争;在医疗领域中,医生需要遵循医学伦理规范,保护患者隐私和自主权等等。
03
商业伦理实践包括企业制度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商业决策制定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商业决策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医学伦理概述
医学伦理是指在医学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旨在维护患者权益、促进医学进步和保障公共健康。

第五讲伦理学

第五讲伦理学
第五讲 伦 理 学
主要内容
一、何为伦理学 二、规范伦理学 三、元伦理学 四、应用伦理学 五、张先生书中的伦理思想
一、何为伦理学
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在《伦理学是什么》一书中认为,人们关注“伦理学是什 么”的动因一般来自两方面:
实践的焦虑(该不该欺骗,为什么要大公无私,为什么这样做被认为是不道德 的……)
二、规范伦理学
一般规范伦理学主要对诸如何种性质是为善、 何种选择是为正确、何种行为是应谴责的等 最一般的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
(一)目的论或结果论 (二)非目的论或非结果论
(一)目的论或结果论
目的论或结果论以行为效果为判定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也就是说,如 果一种选择、行为或规则在实践中并不能产生或带来善的结果,就不能 认为这种选择、行为或规则是道德的;反过来,一种选择、行为或规则 如果能在实践中产生或带来善的结果,那么,不管它的动机是什么,我 们都有理由认为它是道德的。
按照康德的观点,世界上唯一能称得上是善的东西,是我们人的善良意 志。
善出自于善良意志,善是自身为善;但从另一方面看,善又表现为行为, 行为须体现无功利的善。即对以道德行为来说,惟一合适的动机就是义 务感;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也应看它是否出自无功利的义务感。
康德进一步指出,我们的道德义务源自我们对道德法则的尊重,而道德 法则归根结底又受制于所谓的“绝对命令”。
思考和研究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被称为“道德 哲学”。
(二)概念和问题
伦理学研究与人的行为方式有关的价值问题,即道 德活动、道德行为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决定问题。
西方伦理理论中主要有下列问题:何为善,何为至 善?何为正当行为,何为合乎道德的品性?何为义 务?
中国伦理思想中主要有下列问题:道德的根据,人 性善恶,义利关系,理欲关系,人生修养。

道义论伦理学 ppt课件

道义论伦理学 ppt课件
道义务的行为,康德在讨论 中将行为划分为下列几种: (1)一种是,行为为了满足自我的利益,但与义务相 冲突。例如为了满足金钱之欲而杀人放火,这样的行为 显然与善良意志无关。
道义论伦理学
(2)一种是,行为看起来与义务相一致,但只是为了自 我的利益,例如商家所谓童叟无欺,但实际上是为了更 长远更大的利益,这样的行为也非出于诚实和责任的原 则,即不是出于善良意志,不是为义务而行。康德认为 这种行为与出于义务的行为最难分辨,因为人们对这种 行为确实有直接的爱好。
道义论伦理学
• 如果行动的善是自有的善,该行动所隐含的准则就是绝 对命令。 “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你都应该”。
• 按照康德的理解,如果我们要履行义务,我们就要保证 绝对命令能够规定意志,而且成为意志的唯一内容,排 除任何个人的好恶,以及对个人利害的盘算,只做绝对 命令要求我们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德的严 肃性和纯洁性,保证道德不成为随机和权宜的东西,不 成为个人好恶和偏向的牺牲品。
(3)无条件的善:不因结果的好坏而影响其善。
有条件的善:它是实现其它善的手段或它本身可以
为恶之用。
道义论伦理学
绝对命令Ⅰ
• 如果行动的善是工具意义上的善,即该行动是作为实现 某种目的的手段,那么,该行动所隐含的准则就是假言 命令。“如果你想要…就应该”。假言命令不能作为道 德的基础,因为它包含着主观成分,没有客观性、普遍 性和必然性。
道义论伦理学
• 绝对命令Ⅰ的应用 (1)我们首先要找出这个行动所隐含的准则 (2)其次,我们将这个准则变成一个普遍原则的形式 (3)最后,我们判断行动者能否始终如一地要求普遍 原则成为一个普遍法则。如果能,则上述行动道德上就 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道义论伦理学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 义务论者承认由特殊关系所引起的义务或责任。
分类
▪ 多元义务与一元义务; ▪ 绝对义务与非绝对义务; ▪ 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 ▪ 行动义务论与规则义务论;
▪ 三个主要流派:
▪ 先验责任论伦理学——康德 ▪ 契约论伦理学——休谟、洛克、卢梭、罗
尔斯 ▪ 程序论伦理学——哈贝马斯
先验责任论伦理学——康德
▪ 思考题: ▪ 义务论相比于功利主义,其特征是什么 ▪ 康德的义务论在伦理学上的意义是什么
▪ 下一节:美德论伦理学
▪ 可普遍化检验 ▪ 当一个行动者按照某个准则采取一个行动时,这
个行动是否正确,依赖于这个行动者是否可以一 致地意愿这个准则成为所有理性存在者都采纳的 行动准则。
▪ 康德列举了四个无法普遍化的例子:许假诺言、 自杀、不珍惜自己的天分、拒绝帮助他人。
▪ 许假诺言
▪ 准则:无论什么时候我需要钱而又没有其他方法 弄到,我将通过许假诺言来搞到钱。

——查尔斯·弗雷德
特征:
▪ 看重动机
▪ 后果主义只关心行动带来的结果,看一个行动是 否正确,就看它是否产生了最大效果。
▪ 义务论看重行为的动机。
▪ 目的不为手段提供辩护
▪ 后果主义认为行为的目的决定行为的手段,或者 目的为手段提供辩护。
▪ 义务论只看行为正当与否,一个行为的目的永远 不可能为它的手段提供辩护。
▪ 只有自律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
▪ 人是目的:
▪ “你须要这样行动,做到无论是你自己或别的什 么人,你始终把人当目的,总不能把它只当做工 具。”
▪ “任何人都不应被视为或用为达到别人目的的手 段,每个人本身就是独特的目的——至少在道德 上说来是如此。”
▪ 六、特点
▪ 1、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义,认识到内因是构成 道德的最重要的因素,建立了系统的动机论。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伦理学课件义务论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对义务论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义务观念
不同文化对于道德义务的理解存在差异,例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利与责任 等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重视程度不同。全球化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 人们更加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对道德观念的影响。
跨文化交流对义务论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为义务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思想资源。 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也对义务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多 元文化的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义务论成为当代哲学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绝对命令在道德判断中应用
普遍立法原则
对后果的忽视
绝对命令要求我们在行动时,将所遵循的准 则视为普遍的自然法则,即“要只按照你同 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与功利主义不同,康德主义在道德判 断中不关注行为后果,而关注行为动 机和原则。
道德判断的客观性
通过绝对命令,康德试图确保道德判 断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避免主观主义 和相对主义的缺陷。
增强了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学习义务论,学员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生活 中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增强了道德意识 和责任感。
学会了运用义务论分析现实问题
学员们表示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学会 了运用义务论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来解决现实 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义务论与其他伦理理论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义务论可能会与其他伦理理论进行更多的融合和交流,形成更加完善的道德理论体 系。
公民责任
作为社会成员,公民有责任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参与公共事务等。 这些责任构成了公民的道德义务。
03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

伦理学ppt课件

伦理学ppt课件
■ 第三种观点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自身的产物,是人类所规 定的行为规范而已,并非是超越于人类社会的规则。
■ 在电影《模仿游戏中》,艾伦•图灵是著名 的同性恋之一,被指控“明显的猥亵和性 颠倒行为”。在著名的公审后,他被给予 了两个选择:坐牢或荷尔蒙疗法。他选择 了荷尔蒙注射(化学阉割),并持续了一 年。英国于1967年至1984年才逐渐接受了同 性恋合法,直到2013年12月24日,英国司法 大臣宣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赦免1952年 因同性恋行为被定罪的艾伦•图灵。
■ 道德主要靠舆论和宣传来保证实施,而法律则是运用国家机 器强制执行。另外,道德不仅涉及行为规范,也涉及人的内 心,而且表述较为宽泛和模糊。但是道德和法律之间又有联 系,道德是法律的有益补充,在法律涉及不到的地方,就靠 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协调运作。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成为了电影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当法律有被悖于人伦或情理时该如何抉择?电影 《守法公民》和《危情三日》都描述了自己的妻 子受到伤害却无法得到法律的公正判决,主人公 只能代替法律来行使公正,变身为强大战士的故 事。
■ 影片《朗读者》中描述了集中营的看守汉娜在受到审判时, 她不认为自己是在作恶。当法官问汉娜,眼看着三百名犹 太人即将被大火活活烧死,为何手握钥匙的她却不开门, 她的回答是:“我的工作是押送犯人,不能让她们逃跑。 要是打开门出现混乱,我们得负责。”
■ 电影《狗镇》反映了如果人们在冷漠和麻木之中,可以完 成多么可怕的平庸之恶。
■ 德国电影《自由意志》中讲述了西奥是一名强奸 犯,性欲极度强烈的他被送往精神病院强行接受 治疗。九年过去了,西奥从精神病院释放出来, 经历了长期的囚禁和治疗之后,他一直试图努力 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自由意志能否战胜病态的 生理本能?

伦理学课件 第五章

伦理学课件 第五章


目 录 退 出
2.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他律时 期、自律时期、价值确立时期。
四、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1.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特殊性。

2.职业道德内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3.职业道德规范的多样性。 学
目 录 退 出
4.职业义务责任和职业形象的鲜明性。
五、职业道德的原则
伦 1.对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责任感。 理 2.对本职业总体荣誉的关心。
3.对职业和同行比对目前雇主更高 学 的忠诚。
目 录 退 出
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原则:敬业精 神。
六、职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伦(一)从职业的地位上看,应突出加
强如下几种职业的道德建设:
理1.加强党政机关、公检法等政府部门
的职业伦理建设。

目 录 退 出
2.加强垄断行业的职业伦理建设。 3.在经营性行业进行普遍的职业伦理 建设,树立服务至上的观念。
(1)生育功能,即繁衍后代。 (2)消费功能。
( 3 )教育功能,教育主要是对子女 学 的教育,这构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家
目 录 退 出
庭教育。 (4)精神生活的功能。
2、家庭关系

(1)两代人之间的关系。

(2)同辈人之间的关系。

(3)亲属之间的关系。
目 录 退 出
3、家庭关系的伦理调适
伦 (1)主动的方式。多作自我反省,检
伦 理 学
目 录 退 出
第五章 社会三大生活 领域中的道德
第五章

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
目 录 退 出
本章教学要点: 理 1.掌握社会公德及其社会公德规范的 主要内容。 2.掌握职业道德及其主要特征。 学 3.掌握职业道德原则及其建设途径。 4.了解爱情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5.掌握婚姻道德的主要规范。

5、第五讲:非结果论(义务论)的道德理论 伦理学与生活 教学课件

5、第五讲:非结果论(义务论)的道德理论  伦理学与生活 教学课件

▪ 第三,康德把发展个人的才能,视为对自己的不完全责 任的例子。因为固然人人有责去发展自己的才能。若是都 坐享其成,而让自己的才能在那里白白生锈,当然是违反 责任原则的。然而这项原则却比较宽泛,它的约束力、强 制性并不那样严格。因为没有一个可靠的标准去测定,什 么程度的才能发展是足够的,什么样的道德修养是完善的。
大学生“精神成人”之《伦理学与生活》第五 讲
行为的崇高性和合规律性 能否保证行为的道德价值? ——非结果论(义务论)的道德理论
主讲人:林志雄 博士
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 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 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除非愿意自己的准则变为普遍规律,否则你不应行动。(要只 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康德: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 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非结果论的理论与前述功利主义一样,可以按行 为和规则分为两大类。行为的和规则的非结果论 与行为的和规则的功利主义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后者以结果为基础,而前者从结果之外寻找其他 基础。
1、行为非结果论
▪ 行为非结果论者认为,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规则或理论,只 有我们不能使之普遍化的特殊行为、境遇和人。我们必须把 每一种境遇作为一个类别逐个进行处理,设法决定在此境遇 下何为应当采取的正义行为。这便要求我们凡注“我们如何 做出决定”的问题。行为非结果论者的决定是“直觉主义” 的。这就是说,由于不能使用任何规则和标准,一个人在特 殊境遇下的决定就基于自己所相信或感觉或直观的应当采取 的正义行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论隐含的极端个人主 义的一面,持行为非结果论的人主张个人必须决定自己认为 应做的正义之事,然后去做,而全然不顾结果会是怎样。 (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流行的两句口号:“你觉得好, 就干吧”,“做你自己的事”。)在直觉主义、情感论和非 认识论的道德理论中,行为非结果论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基础。 这些理论似乎强调,思想、语言和行为的道德都不以理性为 基础,而是诉诸当下的情感、直觉等。

《西方道德理论介绍》PPT课件

《西方道德理论介绍》PPT课件

四、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的道德观念
(一)绝对主义:
• 世界上存在着绝对不变的道德准则,存在 着一经发现就必须予以坚持的道德绝对。 这些道德准则之所以是绝对的, • 或是因为它在逻辑上无可辩驳, • 或是因为它来自某个绝对存在物。 它永远不会改变,适用于一切时间、一切地 点、一切人。
(二)相对主义:
六、奖赏与惩罚的三种理论
—— 回报论、功利论、赔偿论
(一)回报主义理论(应得论)
1、奖赏: • 人们应该得到的奖赏,是严格地以其由于既往的 作为而赢得的东、生产力或结果; 2、惩罚: • 只有当惩罚(及惩罚的程度)属于应得之时,才 能予以实施;惩罚的目的是,重建道德平衡和根 除不义之利;它不主张任何情况下的宽恕,而是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回报主义(应得论)关心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
(二)人道主义伦理学道德体系的 基本原则
1、五条基本原则的含义: • (1)生命价值原则:应当尊重生命,也应该接受 死亡。 • (2)善良(正当)原则:做到三条:扬善抑恶做 好事;不造成损害不做坏事;制止坏事防止损害 • (3)公正(公平)原则: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 对好处和坏处进行分配,公平对待每个人。 • (4)说实话或诚实原则; • (5)个人自由原则(或平等原则)
• 2、决定论的类型:三类 (1)宗教决定论——预定论:全知全能的上 帝已经预定了发生的一切 (2)科学决定论——物质决定论起源于物理 学的发现;生物遗传决定论;它们都把人 严格地归结为物质性的,而无视精神或心 灵方面的可能性 (3)社会文化决定论——
(3)社会文化决定论——
• ——历史文化决定论,起源于黑格尔;认为人完 全决定于过去和当前的历史和文化 • ——经济(或社会)决定论,起源于马克思的理 论;认为人是由经济的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 ——心理决定论,起源于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者 的研究成果: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认为幼年时代的 影响保留到成年生活的道路;斯金纳行为主义认 为人完全是物质的存在物,其发展完全取决于来 自物质和文化环境的外部刺激。

伦理学课件

伦理学课件
国际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输标02入题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维护公民 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01
03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积极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维护社 会稳定和发展。
04
政治家和公务员应保持廉洁奉公、诚信守法的形象, 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进行权钱交易等不正当行为 。
教育伦理
01
教育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涉及到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关系。
仁慈原则
仁慈原则是指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福利和福祉,并尽力帮助他们。在伦理学中,仁慈原则是 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之一,它涉及到我们如何对待他人。
仁慈原则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需要和利益,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 人的选择和权利,不干涉他们的自由和尊严。
在实践中,仁慈原则要求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和生活条件。同 时,我们也应该鼓励他人发扬仁慈精神,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文明层面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推动人类 道德水平的提升;促进人类精神层 面的发展,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伦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伦理学
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伦理思想为 代表,探讨个人与城邦、自然和
神的关系,强调德行和义务。
中世纪伦理学
以基督教伦理思想为代表,强 调信仰、爱和恩宠,关注个人 与上帝的关系。

详细描述
道德相对主义挑战了普遍道德原 则的可行性,它认为道德标准是 随着文化和社会变化而变化的, 因相对主义,我们可以寻 求在多元文化中寻找共同点,尊 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观念, 同时强调普遍人权和基本道德原
则的重要性。
道德虚无主义

《五种伦理理论》课件

《五种伦理理论》课件

05
美德伦理理论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美德伦理理论强调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关 注个人如何通过培养美德来达到道德完善。
详细描述
美德伦理理论认为道德价值取决于个人内在 的品质和性格特点,强调道德行为是个人自 由选择的结果,并强调个人在道德上应该追 求卓越和完美。它关注的是个人的道德品质 和人格塑造,以及如何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 养美德。
《五种伦理理论》 ppt课件
目录
• 功利主义伦理理论 • 义务伦理理论 • 德性伦理理论 • 权利伦理理论 • 美德伦理理论
01
功利主义伦理理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正当性 的伦理理论。它主张行为的正当性取决于该行为 所导致的后果是否具有最大的总体幸福或最大程 度的满足感。
VS
约翰·密尔
密尔认为个人权利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 有尊重个人权利,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和 进步。
理论优缺点
优点
权利伦理理论强调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和优先性,有利于保护个人自由和尊严,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缺点
权利伦理理论过于强调个人权利,可能会导致忽视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权利,产生权利冲突和道德困境。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德性伦理理论强调道德品质和美 德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认为道 德行为是个人内在德性的体现。
特点
重视道德修养和内在品格的完善 ,强调个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道 德修养和自我完善来达到更高的 道德境界。
理论代表人物
亚里士多德
主张德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幸福 在于追求德性的完善。
孔子
强调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认 为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秩序和个人幸 福的基础。
是个人实现自由和幸福所必需的。

义务与道德义务论PPT课件

义务与道德义务论PPT课件
33
※美德與道德
美德的性質 ˙情緒與行動的恰如其分地適當反應。 ˙亞氏相信最普遍及最重要的美德是正義。
美德的來源 ˙美德是透過不斷的學習實踐而來的。 ˙美德行為還應符合三個條件: (1)行為者必須知道自己在做甚麼 (2)行為者必須選對這行為 (3)行為必須源自行為者穩定不變的性格
34
美德倫理的優點 ˙比效益論重視抽象的義務感,動機若不對其善行
思考題 問題:你該怎麼做?
19
第2章 倫理觀念一
康德倫理的缺點
˙批評:
道德行為者應以普遍的定律來指引及約束行為 ,不管情況如何,道德行為者都應該遵守道德 規則。 ˙分析人蛇案例 漁民面對的道德兩難,是在說謊或讓無辜的人 被殺害兩者中選取其一。若「說謊是不對的」 及「做殺害無辜者的幫凶是不對的」這兩條都 是絕對的倫理原則的話,漁民要在兩者中選其 一,那麼,一個倡議絕對倫理原則的倫理觀點 顯然就會深陷困境之中。
(2)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 正義有時是指在一種涉及利益(好處)和風險或負 擔(壞處)的分配情況。
(3)賠償正義 一個正義的分配是有一個正確的(right)利益與風 險或負擔的分配,正義問題亦經常出現在有關賠償 的場合。
(4)報應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 正義亦會出現在有關懲罰的情況。(例如,某人犯了 罪,被判罪名成立,法官在量刑時要決定施予什麼 的懲罰及多重的懲罰。)
巨大的災難,死亡人數達15萬人,很多國 家沿海地區的城鎮農村被巨浪摧毀,財物 人命損失慘重。除了全球不少國家的救災 援助之外,各地民間團體亦出錢出力,響 應賑災工作。災區內有三名社區領袖:李 好名、李好仁及李好義,亦差不多同時投 入救災工作,但三人各有不同的動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行为非结果论的批评主要来自两种论据。 第一种论据是,从现实经验看,认为各个 行为彼此间毫无相似之处,并因而否定规 则对许多相似境遇的有效性,是难以成立 的。第二种论据是,单单依靠个人直觉并 不能引导做出道德决定,保证行为的正当 性。
2、规则非结果论
▪ 规则非结果论者认为,作为道德之唯一基 础的规则是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而结果则 无关紧要。遵循这些规则(正确的道德命 令)就是道德的,不能把道德概念运用于 因遵循规则而产生的结果。由于确定规则 的方法不同,规则非结果论又有不同的分 支理论。
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 虽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都是 恶邪,在责任面前,一切其他动机都黯然失色。对 人来说,责任具有一种必然性,也可叫做自我强制 性或约束性,所以在伦理学上,责任和义务两者并 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都是一个人必须去做的事情。 德性的力量也正在于排除来自爱好和欲望的障碍, 以便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恪守自己的职守。所以德 性的力量,不过是一种准备条件,把责任的“应该” 转变成“现实”的力量。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 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 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
大学生“精神成人”之《伦理学与生活》第五 讲
行为的崇高性和合规律性 能否保证行为的道德价值? ——非结果论(义务论)的道德理论
主讲人:林志雄 博士
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 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 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除非愿意自己的准则变为普遍规律,否则你不应行动。(要只 按照你同时认为也能成为普遍规律的准则去行动。) 康德: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 应该永远看作自身就是目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 神诫论
▪ 神诫论主张,道德不以行为结果或规则为基础, 也不以自身利益或他者利益为基础,而是以“高 于”不完美的人类世界或自然世界之纯粹俗事的 东西为基础的。比如,以向人类传达了道德上的 应为和不应为之事的全能至善的超自然存在物为 基础。那么,为了有道德,人们就必须不折不扣 地遵循这种存在物发布的命令和禁律,而不关心 结果、自身利益或其他任何东西。
▪ 3、责任的分类
▪ 除责任的命题之外,康德还对责任从不同角度作 了不同的分类。其中最基本的分类是,首先按照 责任的对象和它的约束程度分为两大类,然后又 把每一类分为两类。所以,共有四类责任。
▪ 从责任的对象区分: (1)对自己的责任 (2)对他人的责任
从责任的约束程度区分:
(3)完全的责任 (4)不完全的责任
▪ 第二,关于对他人的完全责任,康德把信守 诺言作为例子。言而有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一条普遍责任原则。倘若有人,为困 难的环境所迫,觉得有必要去举债。但自己 又明明知道,在有限期内他并无力归还。尽 管如此,他还是作出承诺,应许到期还借贷。 言而有信是一项对他人的完全责任,它的约 束性是绝对的。如果这原则被违反,就必定 陷于自相矛盾。因为,如作不负责任的承诺 成为普遍规律,那么一切承诺和保证就都化 为烟云,人们再也不相信保证,把所有的信 誓看作欺人之谈,看成笑柄。
▪ 把以上两类四种责任相互搭配,就形成了四种实 际的责任的例子。a.对自己的完全责任;b.对他 人的完全责任;c.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d.对他 人的不完全责任。
▪ 第一,对自己的完全责任的例子,就是每个人对 自己的生命所担负的责任。因为通过情感促使生 命的提高,这是责任的普遍规律。责任的最高原 则就是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生命,发展和提高自 己的生命,使它具有最大的道德价值。如果一个 人,由于饱经忧患,洞观恶邪,对生活感到厌倦, 认为生命的延长只意味着更多的痛苦,把缩短生 命作为自己的原则,那么这就是出于利己的动机, 和责任的普遍规律是完全不相容的。
一、作为非结果论的义务论概述
▪ 非结果论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不是一个人行 为的结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我们已经看 到,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家关心人 的行为的后果或结果。利己主义者关心的 是人们应当为其自身利益而行动,功利主 义者关心的是人们应当为一切相关者的利 益而行动。在这两种理论里,衡量行为之 善的尺度,是行为符合某人利益的程度; 而衡量人之善的尺度,则是看他实施此类 行为并确实产生好结果的程度。
▪ 第三个命题是以上两个命题的结论:责任 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
▪ 三个命题归为一点: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在于 它所期待达到的结果,也不在于由所期待的 结果假借而来的任何原则。忠于责任完全不 同于因害怕不利的后果而来的忠实。因为忠 于责任对我说来这一行为的概念本身就包含 着规律,在另外的情况下,我就要在行为之 外去寻找与此相联的,也与我相联的结果。 纯粹责任观念,意识着自身的尊严,鄙视那 些来自经验的动因,并且逐渐地成为这些经 验动因的主宰。于此相反,一种混杂的道德 学说、一种把出于情感和爱好的动机与理性 概念搅和在一起的学说,就一定要摇摆在两 种全无原则可言的动因之间,止于善是偶然 的,趋于恶却是经常的。
2、关于责任的三个命题
为了使人更准确地把握责任在道德生活中的 功能,康德把责任归纳为三个“命题”:
▪ 第一个命题:行为的道德价值不取决于行 为是否合乎责任,而在于它是否出于责任。
▪ 第二个命题: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 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 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从而,它不依赖 于行为对象的现实,而依赖于行为所遵循 的意愿原则,与任何对象无关。
▪ 神诫论的固有困难在于:缺乏某种超自然物之存 在的理性基础,也不能证明这种超自然存在物的 支持足以令所讨论的道德体系合理且有用。然而 即便如此,神诫论仍旧可以在宗教信徒中以个人 道德的方式,在适当范围内流行。
二、康德义务论伦理思想概述
(一)责任和责任分类
1、责任 ▪ 责任概念在康德伦理学中占有中心地位。康德认为,
导言
▪ 前面一讲,我主义的时候,我 们不仅认识了作为结果论的功利主义,而且专门 从穆勒的著作《功利主义》,领略了功利主义的 思想路径。最后,我们总结功利主义道德理论的 合理性和缺陷的时候,既肯定了功利主义对于教 条主义和空想主义的修正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功 利主义在指导人们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 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于少数人的利益的漠视和伤 害。而正是结果论的理论缺陷,为非结果论的道 德理论提供了修正的契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