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

合集下载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3群落的结构课件(52张)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4-3群落的结构课件(52张)

生 物
决定因素
b.意义:提高了利用 __阳__光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 身_生__长__特__点___的不同以及人与
必 修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动物的影响等

__食__物_____条件



返回导航
·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__种__类____和__数__量____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 的_丰__富__度___。
返回导航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成因: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____不__同__的__空__间______。 2.两种类型:
类别 项目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___分__层______现象
____镶__嵌______分布
①植物分层: a.影响因素:_光__照___
地形变化、__光__照__强__度__、土壤
生 物 必 修 ③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三、种间关系 1.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_作___为__食__物___。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资__源____和__空__间____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通过摄 取寄主的_养__分_____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_相__互__依__存___,彼__此__有__利____。
2.探究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__取__样__器__取__样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__记__名__计__算__法__和__目__测__估__计__法__。

(完整版)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docx

(完整版)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 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第 4 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概念1. 概念: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或所有的生物)(准确记忆)2.正确理解群落的概念:(理解)①“同一时间” :随时间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②“一定区域” :群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③“各种生物” :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④“集合”:群落不是生物的简单聚集,而是通过生物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3.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全部种群所有种群群落4.种群和群落的比较比较项目种群群落概念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一定区域内,所有的种群区别研究范围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组成单位个体 (同种 )种群种群密度、物种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间关系、特征迁入率和迁出率、空间结构、年龄结构、群落演替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 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性别比例联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丰富度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②地位:丰富度是群落的首要特征③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三、种间关系类曲线图例特点举例型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 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互大豆与根利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瘤菌、共减少,呈现“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白蚁与鞭生毛虫等捕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先增加者先狼与兔食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青蛙与昆虫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竞①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最终 A 种群兴旺, B 种群衰牛与羊败,如图 a;争农作物与②两种生物生存能力相近,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都杂草随环境等外界因素发生周期性变化,如图b寄对寄生种群有利,对寄主种群有害。

蛔虫与人生【规律总结】1.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1)同步性变化 ( 同生共死 ) ——互利共生(2)不同步变化 ( 此消彼长 ) ——捕食(3) 看起点,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0——竞争2.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 4.3《群落的结构》知识点总结3.混淆捕食与竞争①竞争是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斗争,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ppt教学课件

2.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 图
特点
举例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数量
互利
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 地衣;大豆
共生
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 与根瘤菌
的同步性变化
寄生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 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 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
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噬菌体与宿
主细菌
竞争 捕食
典例精析
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 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 根据题意“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 稻间的传播”,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正确;水稻与青蛙 是互利共生关系,B 错误;病毒 V 与水稻是寄生关系,与青蛙不是寄 生关系,CD 错误。
【解析】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A 正确;动物在群 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B 正确;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 分层现象,C 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通过光照影响草本层的水平 结构,D 错误。
【答案】 D
跟踪训练 2.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a.方法: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 ①记名 各种群的个体数目 计算法b.适用对象: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群落的结构》ppt(48张)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草原上各生物种群间
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图中鼠与兔之间构成了 竞关争系,猫头鹰
和蛇之间既是
关系竞,争又是
关系。
捕食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 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 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 中生活。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1、这四句描述的环境可能包括哪些种群?
2、种群之间有紧密联系吗?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 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
群落的概念
判断下列实例是否属于群落:
1.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
2.农贸市场上的白菜,大蒜,活鸡,鱼,以及
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等 ×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基础练习
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 )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 经 典 教 学 PPT)人 教版生 物必修 三4.3 《群落 的结构 》课件 (共48张 PPT)- 导学课 件(示 范)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 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 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2.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 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A
B
体表寄生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时间
B A
体内寄生
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 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 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 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水平结构: 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地形的变化 土壤湿度 盐碱度的差异
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 的镶嵌性。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 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 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 负面影响。研究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对我们的 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
生 物
C
数 量
B
生生物物BA
生物B 生物A
时间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AB
生 物


生物A 生物B
时间
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 内 种内互助: 护犊行为、育雏行为 关 系 种内斗争: 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

互利共生: 白蚁与鞭毛虫、大豆与根瘤菌 动物与大肠杆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4.3 群落的结构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思考
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或都不是?
注意 :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不只是全部鱼,还包括其他动物。
思考
1.下面的实例中,不能能构成群落的是( D )
思考 如何解释高斯实验结果?
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 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 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 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 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时间 于捕食者。
四、种间关系
(二)捕食 3.物质(或能量)流向
A
B
4.实例 (1)动物捕食动物:如狼捕食羊
(2)动物捕食植物:如羊吃草
◇捕食者与猎物的
关系是漫长的进化过程 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 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 捕食殆尽的事例是极少 的,被捕食的往往是体 弱患病的或遗传特性较 差的个体,从而防止了 疾病的传播和不利遗传 因素的延续,有利于被 捕食者种群的生存、繁 衍和进化。
常绿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二)群落物种组成的调查内容
2.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 (1)丰富度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丰富度特点: 纬度越低,
群落结构越复杂。
越靠近热带,单位面积内的 物种越丰富。
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 时间愈长,物种数目愈多, 群落结构愈复杂。
拓展
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 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实用上课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实用上课课件(共33张PPT)
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 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 的苔鲜和昆虫。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 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高山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海拔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低
低 温度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食物、栖息场所等
从而使它们能( D )
A.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 D.以上都正确
6.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C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 (3)只有森林中才有分层现象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 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水平结构:是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 布不均匀造成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的差异。
其它实例: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白蚁与其体内的鞭毛虫 大肠杆菌与人
质疑探究:
1、两只羊在同一片草地上吃草,是否是竞争关 系?
答案:不是,属于种内斗争
2、民间谚语“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反映的是哪 种种间关系?
答案:竞争
迁移应用:
1、就一个湖泊而言,群落是指该地域中的(C ) A、所有鲤鱼 B、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 C、所有的动物与植物 D、所有的生物
分层现象的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群落的结构(含答案解析)

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一群落及物种、种群、群落的比较1.群落,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它包含了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命成分,即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分解者的生物集合不能称之为群落,如生活在同一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在一个群落中,不论其大小均生活着许多种群,这些种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既有种内关系,又有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

,生物群落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

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提醒】判断是否是一个群落,要把握三个要素:“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和“全部种群”,包括了该区域内所有的动物种群、植物种群和微生物种群。

2.物种、种群与群落的区别与联系,物种种群群落概念内涵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交配和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个体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外延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个体的种群组成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由不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寄生等,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一定的生态位特征判断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影响种群密度首要特征是物种的丰富度,具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会发生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联系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

一个物种可形成许多小种群,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3.个体、种群、群落间的形成关系及区别,个体―→具有⎩⎪⎨⎪⎧年龄性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种内关系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种间关系群落―→具有⎩⎪⎨⎪⎧群落的构成群落的演替知识点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3群落的结构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

4.3群落的结构 课件-高中生物必修三
捕食:数量相对稳定
竞争:你死我活
捕食
概念: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食草行为
也是捕食。


A

A
B

B
时间
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
被捕食者(A):先增加先减少者 捕食者(B):后增加后减少者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相互决定数量的种间关系,相 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竞争
例:(高考全国卷)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 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 草坪和树林两个群落中的植物都具有分 层现象,导致其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内,山坡a、森林b、海 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 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是 ( C )。
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 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 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 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常绿针叶林
常绿常阔叶绿林阔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物种丰富度谁高?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原
落叶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丰富度
丰富度:在生态学上,用丰富来描述一个群落 中 种群数量 的多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群落的结构》课件(共45张PPT)

佛罗里达 143种
拉布拉多 390种
【答案】(1)阳光 光线;(2)垂直 垂直;(3)生态因 竞争、共生、捕食 D.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素。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 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 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 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 存在。)
捕食(predation):指一种生物以
捕食 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
例如:草食动物兔以某些植物为食 ;小型肉食 动物可以草食动物为食;大型肉食动物可以草食 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 杂食性生物可以植物或 动物为食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 为
B
A
时间
生物数量
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和寄生
寄生(parasitism)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 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 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 对寄主有害。
例如: 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 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若某种群有成鼠a头(计算时作为亲代,
1、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
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一
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 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 另一个种消失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教案

群落的结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2.方法与过程(1)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学会用目测估计法来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通过小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群落不是一定空间内各种生物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有机整体。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因此,由于森林的植物层次比草原植物层次多,所以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水生群落也有分层,例如一个池塘,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就是植物分层;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的分布就是动物分层的实例。

阳光、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对动植物的分层有直接影响。

群落的水平结构往往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造成种群密度上的差别。

此外,群落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群落表现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例如,林冠下光照的不均匀性,对林下植物的分布就有密切影响。

光照强的地方,生长着较多阳生植物,而光照强度弱的地方只生长着耐阴植物。

(二)精品教案导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

老师提示:1.关注池塘中的生物组成及其有序性,讨论池塘中的种群组成(群落结构),具体有多少个种群并不重要。

可以从肉食性鱼、植食性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举例。

2.关注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一些小鱼等小型水生动物因天敌减少,数量会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数量会大量减少。

随时间推移,植食性鱼类等生物也因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减少。

板书:群落的结构展示案例1:下图为某温带草原上生活着的多种生物,请观察并讨论:止ffiSTO t-Alt老师提问:1 •这个草原中至少有多少个种群?2.在这个草原上生活的各个种群间是否各自独立?假如生活在该草原中的肉食性动物大量减少,草原上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什么是群落?4•在群落水平上,我们研究的问题有哪些?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4.3群落的结构(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4.3群落的结构(共36张PPT)
C、种群和群落没有任何关系 D、种群特征和群落结构都与生态因素密切相关
4、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的分布不包括( D )
A、光照强度 B、湿度 C、温度大小 D、生物种群的特征
练习
(1)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 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
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A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2)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
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
生物学上称(A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 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 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 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
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C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知识储备
1.种群数量的增长有“ ”型和“ ”型两种类型。下图
为微山湖中鲤鱼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该图属于“ ”型。
J型曲线的公式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是 点。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 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 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 所代表的水平上。
4.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是 。若在此点鲤鱼的种群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
“同一时间”→随着时间的迁移,群落内种群的种类和 数量会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
约1000种
教学ppt
7
又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 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1395种 巴拿马 110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纽芬兰 118种 格陵兰 56种
高等植物
佛罗里达 25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巴芬岛 218种
教学ppt
8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教学ppt
11
可参看课本p72-----p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 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 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教学ppt
12
两种草履 虫单独培养和 混合培养时种 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
群,还是一个群教学落ppt,或都不是?
4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种间关系
教学ppt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5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2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
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 肉食性鱼大量减少, 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什么 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
教学ppt
3
群落 的
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 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 做群落。
少称为丰 富度
常绿针叶林
教学ppt
10
小结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
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差别很大。
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以万 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 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在生态学上, 用丰富度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
资料1
教学ppt
13
资料分析讨论提示: 1. 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
均能正常生长繁殖。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 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 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 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 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 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 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 来源而灭亡。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 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 这就是竞争。
B 寄生虫
A 宿主(寄主)
教学ppt
时间
B A
体内寄生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衣
切叶蚁与真菌
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
A
量生 物
A BB

教学ppt
生物A 生物B
时间22
种间关系
物种 关系类型
AB
互利共生 ++ 寄生 +-
关系一般特征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 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教学ppt
常绿阔叶林 6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 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 愈复杂。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动物
5000余种
脊椎动物 475种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教学ppt
14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 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 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 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 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 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教学ppt
15
3.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 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植物→雪兔 →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 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 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 的状态。
教学ppt
18
量生

A
B

教学ppt
生物A
生物B
时间19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 可表示为:
A 量生

C

B
教学ppt
生生物物BA
生生物物AB
时间20
量生

A
B数
体表寄生
例如:蛔虫、绦虫、血 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 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 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 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 内部。
4.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 作用(竞争);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 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 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教学ppt
16
三、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教学ppt
17
小结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 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 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的现象。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 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教学ppt
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识别群落,说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 3.尝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 学习重点: ❖ 群落的结构特征。 ❖ 学习难点: ❖ 从结构与功能上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
征。
教学ppt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
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
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
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教学ppt
9
常绿阔叶林
群落 中物种的 数目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