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87a196c8d376eeafaa3118.png)
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间接 借助其他人物 描写 对比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 (侧面 借助物象衬托 表现人物形象。 描写) 借助环境烘托
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题干示例
返回
审题定向
(1)(2013·重庆高考)作者主要用
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 一形象?请简要分析。(《枪口 下的人格》) (本题包含直接描写 和间接描写) (2)(2014·江西高考)文章哪些地 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
(6)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 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7)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8)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9)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10)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 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 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 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2)“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 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3)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 你也不应该出!”
(4)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 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5)“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 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
![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57d30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a.png)
➢ 常见题型 2007年宁海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0➢09年1宁、海结卷《合孕全妇和文牛》,小简说中要孕分妇具析有什小么说样的 性格?某请简人要概是括一。 个怎样的形象? 2的0➢玛10兰年2是全、一国个某新什课人么标样有卷的(形哪宁象海些?卷请优)简《秀要保分的护析人品。》小质说或中 2011年性全国格新特课标点卷?(宁海卷)《血的故事》“外省 郎➢”彭3先、生有作哪者些性采格特用点了? 什么表现手法
侧 2、抓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面 3、抓故事情节
4、抓他人言行 作者的倾向 别人评价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 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迁移即是能力
《木笛》是怎样塑造朱 丹这个人物形象的?
(学生活动)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 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 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 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 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 笛。
以知识梳理铺路 按高考题例建模
——小说人物形象的 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
明确新课标的意识
• 1、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2套 试题考到了小说阅读。
• 2、2010年全国高考18套语文试题中有6套 试题考到了小说阅读。
• 3、2011年更是呈上升趋势,全国高考18套 语文试题中有9套试题考到了小说阅读。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 族精神。”
正 身份: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
面 外貌:一身黑色云锦衣衫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
![人物形象类答题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fd34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5.png)
(答案二)我以为主要人物是刘四爷。 理由:①刘四爷是作者着墨最多旳人 物,小说从出身、阅历、肖像、动作、 语言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形象;②刘 四爷是贯穿全文一直旳角色,有了刘 四爷才引出了人和车厂、虎妞、祥子 等;③写祥子和其他车夫,都是为了 突出刘四爷旳性格。
2、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旳)特点 或品质(精神、思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 概括分析。从答题规范旳角度来讲,这两种 提问形式旳答题格式是有区别旳。
对于第一种提问形式旳回答,要先从总体上
对人物形象进行定性概括,即用一种长单句旳形
式表述该形象旳个性特征(肖像、性格、精神、品质、Leabharlann 想等)和身份地位特征等;再结合详细
四、人物形象探究题
此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文中人物形象旳客观公正 旳评价或个性化、创意化解读旳综合探究分析能 力。此类题型旳设问角度比较宽泛,没有固定旳题 形式。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解答此类题型 时能够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 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所以, 在详细答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旳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 来拟定考察旳方向和答题旳角度,以防止张冠李 戴、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等错误。同步,此类题型 旳分值一般较高,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 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楚,环节完整。
• 答题示例:【2023年高考宁夏、海南卷当 代文阅读《林冲见差拨》第13题】差拨是 一种什么样旳人?作者采用了什么体现手 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小说阅读备考答题模板
![小说阅读备考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a73379f2cc58bd63186bd71.png)
小说阅读备考答题模板一、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类1.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思路导航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f9860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3.png)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睢海英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举行描写的详细办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普通可从四个方面揣摩:⑴从故事情节的进展变化中掌握人物性格;⑵从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中熟悉人物性格;⑶从描写手法中熟悉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熟悉人物的典型意义;⑸借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掌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普通作用(一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映衬,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小说阅读常见问题及答题技巧
![小说阅读常见问题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5e5894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c.png)
小说阅读一、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1.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也有直接与侧面之分,细节描写2.间接描写:a.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b.借助物象衬托;小说珠子灯中,“珠子灯”的描写c.借助环境烘托;鲁四老爷的书房二、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五入手”1.从小说中交待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经历及习惯教养等方面入手;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肖像体貌特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3.从分析故事情节、矛盾冲突入手;4.从分析环境入手,分析性格命运形成的社会背景;5.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其他人物评价入手;三、“我”的作用1.从情节结构分析:起到线索作用,串联故事情节,增强小说的真实性;2.从人物塑造分析:“我”是事件的亲历者、陈述人,见证人物活动的过程,对人物有关切,有思考,更好地塑造主人公;3.从主题表达分析:“我”的所闻所思所感,引领读者思考、探索,有助于揭示主题;祝福中的“我”揭示当时社会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4.从叙述视角分析:“我”是见证人,是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亲切,便于抒发感情;示例:2016课标全国III,贾平凹玻璃“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四、次要人物的作用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2.侧面衬托,使衬托的人物个性鲜明,丰富人物形象;3.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主要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渲染气氛多为群体人物;“鲁镇”的人们4.揭示主题,增添魅力艺术感染力;示例:.你认为作者刻画管家老季这一形象有何作用15年全国2卷塾师老汪1.衬托,丰富人物形象,体现老范的宽容大度;老季因为银瓶爱偷庄稼而建议老范辞退老汪,老范却容下了老汪;2.使情节波澜起伏;因为银瓶要解雇老范,让人为老范担心;老范宽容,为老汪落泪埋下伏笔;3.深化主题,老范未采纳老季的建议,体现他对老汪的理解宽容;发现朋友在身边,老汪潸然泪下,知音难觅的主题得以彰显;五、物象的作用关键词作用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更好的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或衬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反复出现,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制造波澜跌宕起伏或使情节发生突转,引发读者阅读兴趣;3.从环境方面思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4.从表现主题方面思考:围绕此展开故事,反映人物命运,揭示小说主题;或具有象征意义,深化主题;示例一:“珠子灯”在小说中有何作用汪曾祺小说珠子灯①珠子灯是小说线索,在小说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②珠子灯表现了风俗人情、传统文化,为小说营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社会环境;③珠子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它的华与衰与小说人物的兴与亡是同步的;④珠子灯表现主题,通过珠子灯的这一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孙小姐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深度思考;示例二: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6年全国2卷战争1.内容及情节结构方面:电话是主人公的联系方式,构成全文主要内容;电话是线索,贯穿始终;两人因电话相知,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增加故事戏剧性,结尾情节突转反差,使情节跌荡起伏,引起阅读兴趣;2.人物塑造方面:通过电话通话,女主人公热情开朗、坚强独立的形象跃然纸上;语言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3.主题方面:电话里女主人公讲述自己唯一的儿子因战争而牺牲,结尾处“我”在电话中得知女主人公所在区域被炸,这样的情节反映了作者的反战思想,主题深刻;六、判断小说的主人公1.小说情节、结构围绕该人物展开;2.是矛盾冲突的主体.3.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4.主人公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注意几点:1.第一人称未必是主人公.2.着墨多的未必是主人公.七根火柴卢进勇着墨多,无名战士着墨少,无名战士是主人公;鲁迅的故乡“我”的笔墨比闰土多;3.看次要人物衬托凸显谁;4.看作者的创作意图,看主题思想涉及谁;我的叔叔于勒5.主人公可以是群体形象.西游记二、概括分析情节一、情节梳理1.注意情节线索:线索是贯穿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一篇小说可以以物或以人为线索,也可以时间、空间为线索;同时,要依据情节发展的阶段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针对性的概括;2.依据时间、地点变化划分结构层次并加以概括;3. 明确冲突,把握矛盾;4. 注意抓关键性语句;5.明确题干要求,简明扼要,全面概括;一般采取“谁干什么”“谁怎么样”的形式概括情节;设问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某一部分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二、情节叙述手法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第一人称:“我”是小说的线索;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叙述,“我”是事件的见证者经历者,使故事及人物更具真实感;将作者的主观认识与我的身份相结合,从“我”的角度看主人公,小说主题表达更深入,情感更真挚;第二人称:拉近了小说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情感的交流表达;第三人称:更为自由地叙述故事情节,交代人物,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拉开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更具客观性;2.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中断线索,插入另一件事的叙述手法;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情节,从而造成叙述时空的某种纵深感;文章中也要注意交代清楚插叙的起讫位置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补叙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文章最后对影响事件发展的关键伏线予以披露,使真相大白,如项链中的结尾;二是对叙述中提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作补充交代;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补叙和插叙的区别主要在于:插叙不是叙述主体的组成部分,一般不发生在叙述主流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虽然会影响和削弱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补叙则相反,它是情节构成的一个有机部分,一般发生在记叙的时间范围内,删去它会直接影响情节的完整性;差别:插叙与补叙的根本区别在于: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即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常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因此又叫分叙;三、情节结构技巧及手法1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以小见大16年全国2卷战争通过小人物的爱情悲剧表现反战的主题,象征,浪漫主义手法,现实主义,幽默讽刺的写法,寓庄于谐的写法1.幽默讽刺的写法,寓庄于谐的写法a.漫画法b.夸张法c.对比法d.使用反语反讽寓庄于谐: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诙谐揶揄的笔调,来表现严肃庄重、深刻丰富的思想;2行文技巧情节结构手法1.设置悬念:为激活读者紧张与期待的心理,设置关子,吸引读者,引人入胜.2.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使文章曲折多变,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2.铺垫: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中心;3.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有伏笔一定要有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4.照应,点题: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5.过渡,6.一波三折,误会巧合,7.情节突转:8.欧亨利式结尾,9.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未穷,留下想象空间,引人深思,具有喜剧或悲剧色彩;3文章线索:1.线索分类:a以人物为线索 b 以事情为线索 c以物品为线索 d以地点为线索 e.以时间为线索 f以感情为线索g作者的行踪为线索h明暗双线2.小说线索安排的作用一般来说,恰当地设置小说的线索,一可使小说结构清晰,情节集中,二可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在分析小说的线索时,尤其要注意双线结构的小说;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而暗线则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示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2015年1卷马兰花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2好处: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麻婶母女知恩图报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凸显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马兰花这一主人公的形象;4详略安排四、分析小说某一情节部分的作用若为景物描写,则参照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1、内容方面:运用何种手法,写了什么内容;2、情节构思方面情节:A、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情节的发展,制造波澜B、引发或缓解矛盾冲突的作用;结构构思:A、为下文做铺垫或张本,为下文埋下伏笔;奠定感情基调开篇B、倒叙、插叙;C、点题或与上下文照应,结构严谨D、与前后文内容或人物形成对比反衬;E、欲扬先抑;F、突出强化小说悲剧喜剧色彩;增加戏剧性、传奇性;增添波澜,让作品摇曳生姿;注意在小说中的位置3、人物形象方面:A、丰富突出人物形象;B、展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C、刻画人物性格心理等;4、环境方面:提供交代人物活动背景,反映暗示某种社会现实社会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的环境;5、主题方面:揭示或深化小说主题,后面进行具体说明;6、读者方面: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发兴趣;B、引发读者的思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想象的空间等;五、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或就删与留谈看法;1.构思情节的角度a、是否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b、有无补充完善,进一步交代说明的作用;情节结构是否完整;是否照应开篇,结构更严谨;有无点题照应题目作用;2.刻画人物的角度:进一步表现人物······形象性格、心理3.表现小说主题方面a、突出深化主题揭示小说主旨思想;画龙点睛或象征暗示的作用;b、增强人物故事悲剧性,增强讽刺效果等;4.读者的角度:帮助读者理解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5.情感的角度:悲剧性的结尾与······形成对比,震撼人心;喜剧性的结尾,符合人物期待,给人愉悦和谐之感;示例:绝盗最后一段同意删去1分;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评价,删去之后故事结构仍然完整,2分而且删去之后能给人留下更多回味思考的余地,1分以小两口没找到“爹”结尾更具有讽刺意味,更能体现其“绝”;2分不同意删去1分;最后一段与开头首尾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2分加入了作者的议论评价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2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1分只表明态度不加分析不给分三、分析环境描写一、小说环境描写分类1.自然环境描写,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2.社会环境,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一街一巷;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二、景物描写的的作用1.环境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季节特征;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暗示交代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反映风俗习惯、思想观念;②运用何种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了景物什么特点;渲染······氛围,奠定······基调;奠定基调在开篇2.人物①烘托人物······心情;荷花淀女人探夫不遇湖面上的景物描写②表现人物性格、习惯、身份地位等;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③烘托人物形象;荷花淀开篇的景物描写④提供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⑤触发人物思想性格心理的转变;⑥暗示人物······命运;3.情节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埋下伏笔或制造悬念;③与标题相呼应,揭示标题内涵;④首尾呼应与上文呼应,结构完整;4.主题、读者①反映怎样的社会本质,揭示小说主题,深化主题思想;具有象征暗示作用;增强故事的悲剧效果文学色彩,引发读者的思考;三、鉴赏环境描写的手法1.从描写的技巧的角度1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与细描精雕细刻,浓墨重彩;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色彩的渲染、衬托;2.从修辞角度: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描写;3.从写景的角度1感觉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等3写景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由低到高、由外到内等;设问方式a小说中某段景物在描写上有何特点b从写景顺序及写景技法角度赏析某段;C某某句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景的四、分析小说语言特色1.语体特色语言口语化,多用口语;使用方言,具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使用文言词汇、句式;简练准确,富有意蕴;2.用词及句式特点多用短句,或使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等,或整散结合;使用叠音词等;叙述简洁;描写生动具体;3.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揭示人物心理,体现人物个性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4.整体特点语言风格平实朴素,通俗易懂,质朴自然,活泼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简洁明快,凝练典雅,含蓄隽永,沉重冷峻,散文化的语言,辛辣讽刺,幽默夸张,寓庄于谐等;五、分析与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熟悉五大误设类型1.情节误设:曲解某一情节作用,颠倒情节顺序或夸大某个情节;2.人物形象误设:对人物性格特点的错误解说;3.环境误设:对环境特点、作用及描写的特点进行错误理解分析;4.艺术技巧和语言误设是指选项对塑造人物、设置情节、描写环境等方面所用手法技巧的判定或解说错误;对小说叙述语言、人物语言特点、风格、作用的判定或解说错误;5.主旨情感误设是指对小说的主旨情感曲解或拔高,甚至无中生有;六、小说探究一、主题意蕴探究:分析小说主题思想评价人物形象的意义1.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2.通过人物命运发展或故事情节,反应某种社会现状,揭示怎样的社会现实,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3. 借助人物形象或故事,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表现作者对······的赞美、同情、反思或批判;寄托作者的审美追求、理想愿望;反映某种生活哲理,给人们怎样的启示与教育示例一:风雪夜归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记叙、描写主人公在风雪弥漫、气候寒冷的冬夜因晚归而担心无人开门的情景,借助小说富有寓意的结尾——门原来是开着的,表达出天冷人暖的人情美;同时通过人物最后勇敢地敲门的举动,以及人物对自己现实婚姻的担忧,也揭示出,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的道理;二、标题意蕴探究:探究小说标题的内涵含义1、修辞特点:双关、比喻、象征等;2、小说标题的含义有双关义、比喻义、指代义、象征义等,注意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标题含义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a、针对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B、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C、联系创作意图、主题;示例1:小说审丑,一“审丑”为标题,意蕴丰富;伴你学21页A、一语双关;手法B、审丑是绘画原则,老人是审丑对象;情节人物C、老人外貌丑陋,但隐藏着对孙子付出的纯朴的心;人物形象、主题D、小臭儿不孝,嫌弃爷爷,是真正的丑;形象、主题示例2:小说命系悬壶,从全文看,“命系悬壶”有怎样的含义同步练习42页A、古镇人们把性命维系在姚五身上;B、行医是姚五安身立命的依靠;C、暗示姚五性命与行医息息相关,救治无数无钱治病的人,也因此吃了太多的斑鸪而丧命;示例3:“绝盗”A、设计的局绝B、偷盗的人绝c、案件始终未破,成为绝案;示例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同步练习75页A、是爷爷一生奋斗最后留给我的物质财富;B、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要争气,是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三、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小说拟题技巧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 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棋王、阿Q正传 2、以事件为题,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3、以地点为题,如荷花淀 4、以线索为题,如药、项链 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差别、春之声 6、以问题为题,如丧钟为谁而鸣1、修辞特点:双关、隐喻、对比、象征等意义;表达特点:形象生动,意蕴丰富,凝练含蓄,幽默风趣等;2、情节构思上的作用A、设置悬念b线索作用c暗示情节发展,是情节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主要情节或事件D故事情节的转折点3、人物形象A交代主要人物B与人物命运密切相关C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4、小说主旨、创作意图A、揭示小说主题,增强悲剧色彩,奠定感情基调,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对比作用;5、环境角度分析:交代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氛围,提供典型环境;6、读者角度: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引发读者的思考,加深对主题的理解;示例一:阅读小说祝福,思考小说以“祝福”为题有何好处结合小说内容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环境、手法等角度思考分析1从故事情节结构角度分析:“祝福”是小说的一条明线,作者围绕着鲁镇的三次祝福,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2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作者围绕“祝福”这一特定的事件,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勤劳、淳朴、笃信封建迷信、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悲剧人物;进鲁宅的三次祝福,第一次祝福,体现了祥林嫂的勤劳、淳朴,后两次祝福时遭拒,使祥林嫂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3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暗含对比,增强了悲剧色彩,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鲁镇热热闹闹的祝福声中,善良、勤劳、淳朴备受打击的祥林嫂却悲惨的死去,这揭示了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的罪恶,有利地表达了小说反封建这一主题;4从环境角度分析: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营造典型的社会环境;年底的祝福是一个时间标志,是封建迷信与封建礼教最为集中表现的时刻,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最为典型的表现时候,也是人们心中封建意识最为强烈的时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一一展示给读者示例二: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情节人物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读者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主题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艺术特色。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6499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 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 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
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
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1.人物描写及作用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
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
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相反的人或事物来做陪衬。
提 醒
•人物描写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表现手法(如对比)、修辞手法、 语言等角度,但主要在人物描写手法上。具体指正面描写(语言、动 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与侧面描写两类。在判定所用的手法上要 注意两点:
•(1)具体而全面。
•(2)特别注意以下写人手法的判断。
•①侧面描写。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不要仅仅局限于正面描 写,不要遗漏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环境烘托等。
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 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 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 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细节描写
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 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 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 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 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 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高考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课件68张
![高考小说阅读概括人物形象答题模式与方法技巧课件68张](https://img.taocdn.com/s3/m/f87526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e.png)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 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 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 的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嗐,现在一天是 一天的事情,真是日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称赞: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事,天天洗这么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一)
教学目标
0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鉴赏的三个考查角度及考查题型。 02 明确小说形象题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03 学会将解题方法应用于考题中。
人物形象
考
“人物形象”鉴赏考查的三个角度及题型
题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分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析
三、人物形象的作用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 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 吧。”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 “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
1984年11月 (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
生活。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01
必备知识 人物形象术语
(1)性格类
善解人意、富有爱心、温柔沉静、心灵手巧、通情达理、纯 真质朴、聪明伶俐、天真可爱、富有活力、朝气蓬勃、懂事能 干、有主见、有骨气、人穷志不短、自尊自爱、沉稳果断、开 朗自信、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宽容忍让、勤劳朴实、慈爱宽 厚、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不拘小节、睿智大气、 聪慧通达、幽默风趣、善于变通、隐忍内敛、个性张扬、严慈 相济、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 乐于挑战、永不服输、富有智慧、精明强干、大智若愚、足智 多谋、沉着冷静、从容镇定、目光敏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鉴赏答题技巧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e17d346482fb4daa58d4bb7.png)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答题技巧及训练(一)鉴赏小说形象小说的形象,既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又包括作为人物形象陪衬的事物形象。
鉴赏小说形象是小说考查的重点。
常见的设题类型有: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形象的作用。
考向一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
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有的试题只检测概括能力,不分析;有的试题是先概括后分析。
例、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解析:从文中看,吴秋明是一位“单身”“心理学博士”;熟知儿童心理,能够学以致用;质朴、善良,有爱心,真心爱儿童村的孩子,并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简要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设问方式】1.作品中××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3.请概括××与××的性格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知识储备】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要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教养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高考小说类考题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类考题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9f815a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b.png)
• 2、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烘托主人公,突 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 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
• 3、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有对比、衬托、 烘托、线索、揭示主题的作用。
• 答题格式一般为: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主要就情节结构方面的作用来谈, 内容上的作用主要就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两方面 的作用来谈。答题时,要围绕该人物形象在情节 结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这三个方面的作用考 虑,要注意分条分点表述
主旨、深化主题。
句子、段落作用题【知识储备】
1.提示段意(概括情节)。 2.揭示文章主题、主旨、观点、情感。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照应、过渡、总领、铺垫、伏笔
句子作用答题样式:
句子内容+术语(写几点,看分值) 这一句突出了……,概括了……情节,在文中起 到……作用(照应、点题、过渡等),为……作铺垫(埋 下伏笔),概括了……,深化主题。
•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他人物和景物, 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 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形象。
▲小说结局的作用 不同结局有不同的作用,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1)出人意料的结局。(结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 出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 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 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 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 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 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3fc3d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7.png)
两处不同旳回答,体现黛玉什么性格?
答:体现了黛玉小心谨慎旳性格。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旳人物、环 境或事件旳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 微事实所作旳详细、进一步旳描写,能更 细腻地展示人物旳某一特征。
在同马林鱼决战旳时刻,桑地亚哥在心里 命令自己旳各部分器官要亲密配合、协同 作战:拽吧,手啊,我想。站稳啦,腿。 替我撑下去,头啊。替我撑下去。决不要 昏过去。这一次我会把它拽过来旳。
他深信:一种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旳, 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与海》 这些内心独白体现了老人是一种怎样旳人?
人物形象旳塑造手法
学习目的:
1、了解小说中塑造人物旳常见措施; 2、掌握从小说人物旳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中去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旳措施; 3、利用所学措施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 规范答题。
人物形象旳塑造手法
小说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它能够 凭借多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 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环境描写, 既能呈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衣饰等外 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 动,还能完整呈现人物与环境互为作用旳关系,从 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旳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人物旳 措施涉及肖像、心理、行动、语言、细节等正面描 写和侧面描写。
一种坚韧不拔、英勇无畏、斗争究竟旳硬汉。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旳思想情
感活动进行描写。内心独白是常见 旳心理描写方式。 心理描写,能展示人物旳内心世界, 反应人物旳性格,揭示人物旳思想 品质。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75b1b1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0.png)
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知识清单小说阅读题的答题技巧之人物形象一、设题类型1、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法:(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塑造人物的详细办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办法及其作用。
2)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对文中人物举行客观公平的评价(包括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有人认为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索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普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举行揣摩: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神态细节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即正面塑造人物小说的办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别人的描述、映衬对照等)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进展b.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进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5.侧面描写:映衬、对照突出主要人物其次,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重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答题模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答题办法:特点+身份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普通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夫,诗人等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普通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夫,诗人等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答题办法:共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三、塑造人物的详细办法和作用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办法及其作用。
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
![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46da9f226fff705cc170a77.png)
[美]迈尔尼 1941 年 9 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 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 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轮总复习
“我是格罗斯文诺 8829, ”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 “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 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 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 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 20 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熟技巧 “4 从思考”准确把握物象的作用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 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 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三步: 根据“女主人公”的语言描写, 概括其形象特征。 抓住关键句“她 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概括其关心母亲的性格 特点。抓住关键句“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 18 岁。 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概括其思念儿子的心理特 征。抓住关键句“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她 婉言谢绝我提议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概括其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 感的性格特征。抓住关键句“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 ,可知“女主 人公”在战争中仍坚持读书,概括其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性格特点。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4d2257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2.png)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篇一: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类考题的答题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类考题的答题新课标卷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有了选考题,而选考题多是小说阅读和传记阅读。
小说阅读常设的一个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怎样准确、全面把握文本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呢?教学中我们试着采用多种方法。
1.可以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让作品中的人物走到我们面前与我们做心灵的对话。
2.从人物描写切入,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比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我们从祥林嫂的肖像描写中就可以看出她的命运变化和性格特点。
3.可以从环境切入,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可以说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4.紧扣小说文体知识去答题。
小说的三大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
小说中的人物(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高考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可以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方法来进行描写。
学生使用这样的方法,确实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能很快地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文句段落,找到人物相关的描写句子,也能答出一些要点。
但是,往往不够全面,容易遗漏要点,白白丢了很多分,很是遗憾。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少遗漏要点或不遗漏要点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的办法,感觉效果很是不错。
现权且把它叫做“分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流程”。
具体流程如下:①确定小说主人公;②以主人公为叙述对象,理清情节发展脉络;③抓住每一个情节过程中的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一、确定小说主人公,把握人物形象。
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即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答题模板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5f67b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b.png)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答题模板
一、应当尽可能将角色的形象描绘得更加多样化,不仅仅写出其物理外表,而要写出其内在的精神特点,让角色的形象更加的饱满和立体。
二、作为小说、戏剧或影视剧的人物,让其具有自己的思维和思维方式,要有现实中人物的思想和观念,不仅仅是形象,而是思想和思维,以让角色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三、要让角色拥有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以使角色在作品中体现出其独特的个性,而不是凭空拼凑出来的,行为要让角色在作品中独一无二,更有深度。
四、一定要对角色的细节进行把握,虽然文章中的细节不能全部描写出来,但是一定要尽量把重要的细节写出来,以使角色更加活灵活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特定场景下,要给角色以自身价值观,以便给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解能力。
让角色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方式,而对不同环境以及不同情况有着不同的思考,让角色更有思想,以达到故事的紧张及悬疑效果。
六、让角色具有自身的审美观,以让角色在工作、学习、生活等不同的环境中,有自己的审美观,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角色更有深度和真实性。
七、在设计角色的过程中,一定要使角色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让角色有自己的交往方式。
要让角色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又真实,而
不是单纯的英雄救美,让角色之间有着真实、深刻的情感关系。
以上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答题模板”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角色的形象更加逼真,更有深度,从而让作品更加精彩,给读者以极大的感受享受。
(完整版)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
![(完整版)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cc2bedcaaedd3383c4d3df.png)
小说人物形象赏析题答题技巧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有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
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另外,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能够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很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
赏析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②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实行刻画描绘。
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总结归纳整理
![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总结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28fb9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2.png)
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总结归纳整理小说抓人物的多个方面和不同表现。
从一个方面一件事概括人物特点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概括人物特点时,要从多个材料,多方面地分析人物的表现和变化来归纳人物的特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答题技巧关于人物:1、辨识小说的仆人公。
最能表现小说主题的人物,是小说的仆人公。
2、概括人物形象。
姓名+性格(品德)+身份(职业、评价)3、指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①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仆人公。
小说对人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4、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a、抓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
b、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c、抓人物的多个方面和不同表现。
从一个方面一件事概括人物特点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概括人物特点时,要从多个材料,多方面地分析人物的表现和变化来归纳人物的特点。
2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局部内容的理解〈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2.结合内容详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①答出这些方法的详细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针对详细内容分析人物特点,留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要分析全面,详细,不行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答题的技巧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 (3)
![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题模式 (3)](https://img.taocdn.com/s3/m/6af40f50ccbff121dd3683c2.png)
环境
侧
情节
面
人物形 象
他人言行
描 写
高考 题
命题 类型
答题 模式
分析某人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列举要点,分条概括陈述。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答题模式 1、分析某人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列举要点,分条概括陈述。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xx是一个……的形象(人)。 分条概括陈述,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课堂小结
外貌 语 言 动作 心理 神 态细 节
正面 描写
4、林黛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虽怒时而 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把握人物的方法
正面
侧 面
1、抓正面描写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 细节
2、抓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抓故事情节
4、抓他人言行
作者的倾向 别人评价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 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 格。
《林黛玉进贾府》
把握人物的方法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2、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只可怜我 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3、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
4、又忙携黛玉之手,问;“……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按高考题例建模
(《遗璞》): 11.(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做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①纯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处处照顾他;
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为骄 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 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又忙携黛玉之手,问;“……想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 只管告诉我。”
5、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 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 好送来。”
把握人物的方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沧州遇旧——买刀寻敌—— 看守草料厂——雪夜复仇
《祝福》
把握人物的方法
2、贾敏: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 内帏厮混;
3、《西江月》: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 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4、林黛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 花……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把握人物的方法
正面 1、抓正面描写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 神态 细节
侧 面
2、抓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抓故事情节
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教学重、难点:
1、梳理并总结鉴赏人物 形象的方法,迁移运用 到课外。
2、探究并掌握相关试题 的答题模式。
回归教材
必修三
必修五
《林黛玉进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祝福》
《装在套子里的人 》
《老人与海》 《边城》
4、结合课本学过的内容,总结 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祝福》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
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
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
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
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
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
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
花,拥抱了全市镇。
《林黛玉进贾府》
把握人物的方法
1、王夫人: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 的‘混世魔王’
把握人物的方法
1、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手脚都壮大,又只是 顺着眼,不开一句口。
2、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
精神了。
3、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 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
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林黛玉进贾府》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林黛玉进贾府》
把握人物的方法
1、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2、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 今儿才算见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 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3、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
4、抓他人言行 作者的倾向 别人评价
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 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 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按高考题例建模
(《遗璞》):
11.(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 特点?请做简要概括分析。
参考答案:①纯朴善良:省城老璜遗璞便祖祖辈辈
引为分骄析傲某,山人外具人有不什能喝么当性地格的特野茶点就?笑话他 们胃列嫩举;要③自点主,意分识条薄弱概:括常陈常述希望。老贾这样 的大结人合物文给他本们具拨体救分济。析。
答题模式 1、分析某人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列举要点,分条概括陈述。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2、分析文中主人公的形象。
xx是一个……的形象(人)。 分条概括陈述,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3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答 题模式
常见题型 2007年宁海卷《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009年1宁、海卷结《合孕妇全和文牛》,小说简中要孕妇分具析有什小么说样的 性格?某请简人要概是括一。 个怎样的形象? 2玛0兰10是年2一全、个国什新某么课人样标的卷有形(哪象宁?海些请卷简)优要《秀分保析护的。人品》小质说或中的 2011年性全国格新课特标点卷(?宁海卷)《血的故事》“外省 郎”彭3先、生有作哪者些性采格用特点了? 什么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