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_line一个流生产方式

合集下载

Cell Line 方 式

Cell Line 方 式

浅析 Cell Line 方式运作与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呈多样性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生产方式大致经历了如下演变:手工生产方式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 JIT 生产方式;制造业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可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手工作坊制造批量流水线生产模块化单元生产JIT、精益方式敏捷制造。

1913 年福特创立了大批量流水线技术 ,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但在上世纪中叶开始,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变化,单元式生产应运而生,上世纪 70 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平台单元式生产代表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应用水准。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的快速反应,降低生产成本,日本的 JIT 方式产生,丰田公司研究的“ U "字型单元流水线采用拉动式管理代表了这一时期制造方式的先进水平。

1990 年美国根据 JIT 方式,创造性的提出精益生产方式,世界上许多大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结合 JIT,精益思想,推出了许多单元式生产,如平台作业、模块生产、单元作业、 Cell Line 等。

而我们公司正是借鉴了索尼的 Cell Line 单元式生产技术,这种兼备手工生产及大量生产二者的优点,又能克服二者缺点的高柔性、低成本、灵活、敏捷的单元生产正成为“整机制造"的最佳选择。

我们公司在推行索尼公司的单元流水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把 Cell Line 技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来研究还不成熟,因为它毕竟只是单元作业、 JIT方式与精益生产思想指导下的一种体现形式,还谈不上一种生产方式。

目前还没有见到这方面的专着和论文,而业内人士称其为“ Cell Line 方式",在这里我也引用“ Cell Line 方式"以区别于其它 Cell 作业方式 ( 如 Cell 平台作业,模块化生产等 )。

Cell Line 方式是众多技术、生产方式、思想的揉合,要全面了解、掌握这种方式的运作与管理,必须掌握其核心技术与思想:单元生产方式、JIT 方式、一个流技术、精益生产方式、流水线技术等。

精益生产之Cell线介绍

精益生产之Cell线介绍

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cell line(cell拉)源自日本sony,是一种小型的、弹性很大的生产方式,具有建立容易,调整方便,切换时间短,大型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什么是Cell拉/什么是U型生产线/什么是O型生产线在市场订单增加导致作业工时增加的时候,可以根据作业工时增加的多少,生产线可随时能增插人手。

订单减少时,也可根据作业工时减少的多少,生产线也能随时抽减作业员。

cell line 的生产率提高了很多,机种切换只需要的时间更少,保证了快速制造的要求。

建立CELL LINE后,时间流失最少,物流畅通,也便于管理,还降低了成本,也得到了技术积累。

CELL LINE 将不饱满个人工作量的职能事务合并,达到消减人员,提高效率的目的。

也裁减了行政职能组织及其所带来的沉员----组织扁平化。

也减少了搬运、空间占用,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搬运工具和库存。

并杜绝了订单品种和数量高低起伏变化所带来的产能不足与过剩的损失,实现消减人员从而减低人事费用。

整个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积压较少,获得了快速捕获不合格品的能力,杜绝了不良品的堆积。

当然CELL LINE也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只要我们肯解决也是有措施的。

因为CELL LINE灵活性很强,所以设备需要两多,且需要适合多品种的设备,而且搬运方便。

可以使用小型的、具有柔性化的设备;由于CELL LINE是一种小型生产线,所以要求作业员有多方面的技能,人员要由专能工向多能工方向培训;因是小批量,每次供应的物料数量少,品种多,物料要求及时供应,这可能就增加了管理难度,但我们还可以推行及时管理,即可解决。

管理幅度大,项目多,材料损耗原因较难把握,我们也可以进行数据库管理啊。

因为经常变更作业方法,所以在制定时要考虑弹性空间,便于修改。

并且应该建立提案改善制度,收集员工的好的构想,不断改善。

还有一点就是要推行标准化。

单元式生产方式(cell line)

单元式生产方式(cell line)

Reduction of stagnation in process. Lead time reduction 減少 了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滯留,從而減少了產品的生產周期 Reduction of inventory 減少庫存
Fast feedback of quality information 質量信息的快速反饋 Clear responsibility concerning quality. Quality improvement 明确的質量意識和責任。(從而提高了質量) Higher work morale by individual performance 士气高昂, 個人的工作熱情提高。
Innovation
3
From conveyor line to various types of Ce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roduction
推 從流水線式拉訂單式(推安全存量) 到各种各樣類型的單元式生產
Conveyor line
1
2
3
4
。。。 。。。
11
Change-over loss occurs 換線損失 Layout modification is difficult 布局不易調整
Small size, Low-medium speed, Functional, Low price
小型, 适中的速度, 具備基本功能, 小型 适中的速度 具備基本功能 低廉的价格
WIP reduction by production leveling
生產規模的標准化使‘在制品’ 生產規模的標准化使‘在制品’得以減少
Conveyor line 輸送帶 拉(推)式生產
Inspection 檢查

生产线的定义及种类

生产线的定义及种类
产的中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对各工 序的作业时间平均化,同时对作业进行标准化,
以使生产线能顺畅活动。"生产线工艺平衡"即是 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各作业负 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是生产流程设 计与作业标准化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生产 线工艺平衡的目的是通过平衡生产线使用现场 更加容易理解"一个流"的必要性及"小单元生产 "(Cellproduction)的编制方法,它是一切新 理论新方法的基础。
无怨悔,看今朝.人去楼空终绝期.相见难比翼双飞,离别易形
1、生产线的平衡计算公式 平衡率=(各工序时间总和/(工位数*CT)) *100=(∑ti/(工位数*CT))*100 2、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计算公式 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 (4)生产线工艺平衡的改善原则方法 平衡率改善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调整工序的 作业内容来使各工序作业时间接近或减少这一
无怨悔,看今朝.人去楼空终绝期.相见难比翼双飞,离别易形
序流水化连续作业生产线,此时由于分工作业, 简化了作业难度,使作业熟练度容易提高,从而 提高了作业效率。然而经过了这样的作业细分化 之后,各工序的作业时间在理论上,现实上都不 能完全相同,这就势必存在工序间节拍不一致出 现瓶颈的现象。除了造成的无谓的工时损失外, 还造成大量的工序堆积即存滞品发生,严重的还 会造成生
偏差。实施时可遵循以下方法:
1、首先应考虑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改善, 作业改善的方法,可参照程序分析的改善方法及 动作分析、工装自动化等 IE 方法与手段;
2、将瓶颈工序的作业内容分担给其它工序;
3、增加各作业员,只要平衡率提高了,人 均产量就等于提高了,单位产品成本也随之下 降;
4、合并相关工序,重新排布生产工序,相

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修订稿

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修订稿

流水线和C E L L线利弊分析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流水线和CELL线利弊分析流水线:优点:1拉动激励作用:前工序快了拉动激励下工序加快速度,后工序快了激励上工序加快速度;2.专职的细分动作,能更快速提升作业者的熟练度,并把作业速度提升到极限;3.专职作业,更有利于作业者抓住品质要点;4.每个工位更为简单整洁。

不足:1.不适合工序时间不平衡的作业,产线平衡需花大量时间,因个体不平衡出现工位等待;2.半成品在流动中高频次传递,拿取次数多,故必须尽可能减少在线作业拿放频次(少人化工序编排,降低流水线的排拉长度,减少在制品循环流动周期);3.人员多换线时间长,损失大,故换线前置安排很重要,需最大限度减少换线时间损失;4.当产线一工位出现设备或者品质异常时,整条流水线将停线损失大,需快速处理异常。

cell 线优点:1.作业者对整个产品负责,要求责任感更强,出现品质也更快追溯到责任者,可针对性改善;2.减少了工序之间的搬运,人力安排弹性高。

3.人少,换线损失小。

4.设备小型化,设备导致的停线影响小。

不足:1.缺乏流水线节拍的激励性,动作自由机动空间大,基本靠产量目标和管理激励;2.对作业要求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达到作业熟练度。

3.空间压缩较小,物料摆放困难,现场5S效果不好。

4.个人工具拿放动作多,工具移动或取放浪费大。

我司用工作台式布局的Cell线优点:1、生产的数量和种类灵活多变,能快速适应客户需求。

传统大线有这样两个无法克服的弊病:A.生产线比较长,所以配置的人力相当多,对应产生的问题是,当客户需求低于设备生产能力时浪费较大。

B.当一天的排配有几个类别的产品,进行产品切换时,必然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换线换模。

而Cell线有效地避免了这种不稳定、产品种类较多的情况,通过随时随调整cell线工作台的开动数量及分配不同,cell进行不同类别产品的同步生产,较好地处理了多品种少批量的现象。

关于CELLLINE

关于CELLLINE

关于CELL LINECELL化生産是精益生産的一個方面,它通過減少生産過程中的浪費而迅速提高公司競爭力. 通過有效安排人力和設備,以流程化的模組及CELL化生産建立順暢的生産流程,縮短向客戶交貨的時間。

它同時也可做到低庫存多類型以滿足客戶需求。

從傳統的大批量生産到精益生産轉變,要對什麽活動才能增加客戶所需附加價值的理念有一個新的認識。

雖然管理層決定了生産方式,但是前線的員工卻在生産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CELL化生産是指一種生產方式,通過此它,公司能以盡可能小的成本來製造出各种各樣的滿足顧客需求的産品。

在CELL化生産中,設備和工作站被以特定的順序排列,通過這種排列,材料和零件能夠以最小的搬運和延誤順利的通過流程。

CELL化生産是精益生産方式的主要構成部分。

人力,設備或者是在流程所需的工作站組成了CELL化生產﹐而他們的排列都是依為滿足流程而安排的設備的順序而定﹒安排人和設備在同一個CELL中有利於公司達到單件流和彈性生產的目的。

單件流指的一种狀態﹐在這种狀態下﹐産品一次一件的完成整個流程﹐而速率則是由顧客需求決定的﹒單件流作業有利於公司快速出貨給給客戶,減少了存儲和傳輸需求,減少了被損壞的危險,暴露了其他問題以便得到重視。

CELL化生産使公司軍在提供客戶需求的產品方面更加靈活。

他可以把使用相同設備的相似産品進行分類,他也鼓勵公司減少換線的時間,可以更加頻繁的改變産品類型﹒把工廠轉換成CELL化生産意味著減少在流程上和作業上的浪費。

流程其實就是一個持續的流動過程,在此期間,原材料通過一系列的作業轉換為成品。

流程的重點在于它是把材料變成最終的賣品的路徑。

作業是工人或者設備理原材料,WIP,成品的所有活動。

CELL line关键点-----1. U形生產線的作業2. 多能工及一人多機操作人員1. 交叉培訓獲得最大的靈活性2. 工作物料配送3. 使用小巧、靈活的設備4. 使用自動化設備(JIDOKA), 減少人員查看設備的時間6>团队合作思想建立。

(PLC厂)cell线案例

(PLC厂)cell线案例
Cell生产方式是精益生产的组成内容,在国内一般译为“细胞生产方式”, 也称“单元生产系统”、“孤岛作业法”、“细胞作业法”等。它实质是1个 人或几个人组成独立生产单元按照流程布局来完成相对完整的作业内容的一种 生产方法。
企业概述
PLC(可编程式逻辑控制器)厂是专门生产PLC、HMI(人机界面)和ICD(温控 器)等工业产品的电子厂,产品共涉及l5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是典型的小批量 多品种的订单生产。产品主要工艺流程为插件、组立、包装。
改善对策分析
④ Cell工作桌的导入。为了消除流水线必须停线进行拆装料的时间浪费,可导 人Cell工作桌,它使得作业员在操作工序时,可以很方便地拿到手插的零件, 同时负责备料的员工,可以在线外完成装新料和回收空箱的工作。
导入Cell工作桌后,根据工效学、工作研究、设施规划进行合理的配置, 前期考虑到流水线向Cellline的过渡,可先保留手插件处的流水线,后期逐步淘 汰流水线体,达到真正的Cell模式。流水线体周围按非字型布置Cell-r作桌可以 方便地利用线体的传动性将框架送入锡炉,节省人力,同时节省下的空间可以 考虑将部分小套工单的预加工纳入产线,以便更快更好地备料,缩短换线时间 l9 J。
行工位合并,以减少人手取放动作,节约人力,提高效率。 ② 以工位合并的结果作为内部布局基础,根据Cell布局原则,在生产Cell中,
设备和工作地点将按照流程步骤的顺序紧密配置,且在单元中的设备经常被 要求安排成曲线形,所以作业员的行走路线将是u型或者C型。 ③ 对各工序进行改善,降低标准工时。改善前后各工序标工、人力比较见下表。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问题分析
利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为方便观察和绘图,将问 题与原因编号: ①生产效率低; ②换线时间长;③ 作业不标准;④作业内容单调;⑤占地面 积大;⑥线体利用不合理;⑦WIP数量多;⑧人力不足;⑨作业员积极性不高; ⑩物料摆放混乱。 对系统要素间的关系(尤其是因果关系)进行层次化处理,最终形成具有多级递 阶关系和解释功能的结构模型

精益生产名词解析:Cell生产单元与线性化的设备投资

精益生产名词解析:Cell生产单元与线性化的设备投资

精益生产名词解析:Cell生产单元与线性化的设备投资Cell(生产单元)制造产品的各个工位之间,紧密连接近似于连续流。

在生产单元里,无论是一次生产一件还是一小批,都通过完整的加工步骤来保持连续流。

U型(如下图所示)单元非常普遍,因为它把走动距离减小到最少,而且操作员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不同的组合。

这是精益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U型单元里的操作员人数可以随着需求而改变。

在某些情况下,U型单元还可能安排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工序,都由同一个操作员完成,这对于保持工作节奏与平顺流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很多公司都交换使用“Cell”和“Line”这两个术语。

参见:ContinuousFlow (连续流),OperatorBalanceChart(操作员平衡表)StandardizedWork(标准化操作)。

CapitalLinearity(线性化的设备投资)一种设计生产或采购设备的方法,能够以最少的资金投入,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

例如,投资一套年产力为100,000件产品的设备,或是采购十套较小的设备,分装到十个年产力为10,000件的生产单元中。

如果100,000件产品的需求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条具备100,000件生产能力的单一生产线就很可能是最经济的投资方式。

然而,如果需求是105,000个部件的话,情况就不相同了:厂商要么需要再购买一整条生产线(再添加100,000件的生产力),要么就得拒绝订单。

如果厂商采取的是安装十个单元的计划,那么当需求为105,000个部件时,厂商可以再采购一个单元的设备。

这种情况下,由需求变化所引起的,每件产品的平均投资变化将会非常微小。

参见:LaborLinearity(劳动力线性化),Monument(纪念碑),Right-sizedTools(适度装备)。

单元式生产方式(cell line)

单元式生产方式(cell line)

Insp. 檢查
Stagnation of the products in process 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滯留 WipCarry 搬運
Stagnation, transportation loss between or within processes 產 品在不同的工序之間、或工序內部存在有停滯的時間損失 Slow feedback of quality information 質量信息的反饋比較慢 Unclear responsibility concerning quality 質量責任不明确 (全員質量意識不高)
Conveyor line 輸送帶 拉(推)式生產
Inspection 檢查

Assembly 裝配
Cell production 細胞單元式生產
Assy. 裝配 Assy. 裝配
Assy Assy
Assy Assy

Packaging 包裝
Inventory 庫存
Pack 包裝
Insp. 檢查
Pack 包裝
Manual Cell Evolution Cell 手動Cell拉 改進的Cell拉
time Starting up 的 提升 7
Large-size, High speed, High performance, High price
大型, 高速, 高性能, 昂貴的价格 大型 高速 高性能
Small size, Low-medium speed, Functional, Low price
小型, 适中的速度, 具備基本功能, 小型 适中的速度 具備基本功能 低廉的价格
6
Evolutionary Cell Production System

柔性生产方式-CELL精益生产

柔性生产方式-CELL精益生产

多人巡回方式
特征
优点:
优点:
优点:
·工位间无仕挂(作业 ·作业组合自由,容易 ·工位间不需要仕挂
员数=仕挂数)
取得平衡
·工位内不需要取平衡
·工位内不需要取平衡 ·较一人方式能够实现 ·责任明确,有利于提
·作业员有责任感 在必要的位置安排多能 高品质
·工位物流周期=作业 工(自身工位与前后的 ·通过人员的增减对应
语发 音“セル”,将这个CELL进行复制,实现柔性生产。
依生产产品种类不同,各公司的Cell布局形式也不相同,并且还 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下面只对我们布局中采用的几种布局形式进行 说明。
四、柔性生产方式
3、柔性生产的布局形式
a.一人完结方式
一个人进行全部工位的作业,这是最小单位的Cell,基本 布局形式是:
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简介
A.术语介绍 3、拉线平衡—在组装工程、零件加工工程等
的作业流程中,每个工程的作业时间参差 不齐的状态。
.单位作业不可连续划分
.作业者的差别
.改善的进行
.作业状态的不稳定
.其他异常因素
二、流水线生产方式的简介
A.术语介绍
4、平衡图—按照作业流程排列各工位的作业 时间,比较研究这些时间的平衡用的图表。

或单人产量即可达成
置 线
置 线
适用于体积较大、作业技能要
求相对简单的产品(如打印机、 复印机等)
六、CELL生产方式的特征
1、实施“一个流生产”
(1)仕挂少(每人一台) (2)Lead Time短 (3)机型切换快速、准确、灵活 (4)可以减少产品的中间取放
六、CELL生产方式的特征
2、生产同期化

什么是节拍和cell生产方式(详解)

什么是节拍和cell生产方式(详解)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这就是节拍优先原则。

看下图,整齐有序的产品就是由节拍控制的。

保证了节拍后就要开始实现流线化了,流线化是从Cell开始的,我们下面开始介绍。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传统大量生产的组装生产线确实如此。

一条组装打印机的生产线依照普通方式布置,需要至少150人,但你能想象同样的流程,却只要1/10甚至更少的人力吗?流程没有改变,为什么要缩减人力,如何做到?这就是接下来要谈到的Cell式生产方式。

Cell生产即单元生产,Cell英文为“细胞”。

细胞的特性就是它其实就是一个包含各种简单机能的单独的个体。

如同常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所以Cell式生产就是采用小的生产线生产,这些生产线具备与大而长的生产线同样的流程,但工序较少(所以每个工序的内容相对较多),它由一些简单、小型、便宜的设备、工具组成,但具有同样的主要功能。

下图就是常见Cell线的俯视简图:-------------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Cell式生产是一种对应于多品种、小批量的买方市场的新型生产方式,强调的是比传统生产线更强的速度和弹性。

上图就是一张全部使用Cell线的生产车间照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Cell线不一样的特点。

由上图可以看出:①没有传统的皮带线驱动,都是通过人手进行传递。

②线体不是像皮带线一样呈直线型,而是由单独的桌子组合成U形或者C形进行布局。

③不是相同功能的设备摆放在一起,而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需要,将不同的设备进行紧密摆放。

④人员工作内容较多,所以需要人员具备多项技能。

⑤空间狭小,所以使用的一般也都是小型慢速设备。

⑥每个工站、台设备都装设有灯号进行配合生产(设备在一个生产周期完成的时候会自动停止,在出问题的时候会自动报警,使员工不用专注于自动的设备,有时间去做有附加值的工作)。

Cell 介绍

Cell 介绍

降低成本,维持利润率甚至提高利润率
或者增加有效产出、扩大利润额 我们如何做到这些?
单元生产概念是由大型流水线反向引申出来的。其提倡把复合 式协作生产改为个体式自助生产,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以及不 定化市场需求。人工效率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努力方向,缩短生 产周期成了新的课题
什么叫单元Cell生产
CELL是细胞/单元的意思,意味着可以像细胞分裂或死亡一样随意增加 或减少生产线以适应需求量的变化 将流水线的作业合并给较少的操作员做。 每个人的作业都是部分或全部产品 单元由工作台组成,小而灵活 每个人都是一个基本单元,其操作可以被拆分或合并,是多能工
1、柔性生产大(可同时生产多品种产品). 2、灵活性强(具有建立容易,调整方便). 3、换线时间短(线短,工位少,装备时间少). 4、减少重复动作及等待时间的浪费(如抓取以 及平衡率所产生的等待时间). 5、减少库存,缩减空间(物料转移到工作台上). 6、能把隐藏的个人技能充分表现出来.
1、工人需进行再培訓,时间较长. 2、在Cell化中难以建立工作责任感, 提高员工作业主动性和积极性. 3、企业需要较多的设备工具的投资.
Cell不是彻底颠覆流水化作业,也不是传统的单件加工的重复。而是强调个性 化和多变需求的一种适应变化,使得企业能够对很小的订单也能很快组织起高 效的生产.
1、Cell 线柔性生产大

生产品种单一
流水线

多品种同时生产
Cell line
2、Cell 线灵活性强

产能难以调整
流水线 300pcs/H
流水线
1、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零件),工作 专业化程度高. 2、劳动对象在工序间作单向流动,自成系统,便 于管理和控制. 3、生产具有明显的节奏性,生产具有较高连续性.

单元式生产详解-精益大本营

单元式生产详解-精益大本营
要求所有作业者都要参与。 ▷ 应考虑到作业方法的急变带来的短时间的故障发生。
建立可以互相协作、没有人员浪费的单元生产。
12
▣ 单元线的优点
▷ 通过工程再编制,可以果断地进行少人化 ▷ 可以一眼看出工程上的异常 ▷ 不良发生时,可以采取快速ACTION ▷ 根据所需要的生产量,可以容易进行工程再编制 ▷ 入口/出口由同一个人担当,所以品质管理及生产管理
▷ 单元生产方式是(在Lean生产方式中效果性已经得到验证的)多技能工体制 和U字型生产LINE的Idea的延伸 (更加提高灵活性)

Job Shop
Cell
유灵
생生산产방方식式
생生산产방方식式
연活
Lean
성性
생生산产方방式식
Flow Shop
생生산产방方식式

비8费용用우优위位

▣ 单元线的必要性 ▷ 转换为不希望有库存的时代 ▷ 转换为由顾客决定价格的时代 ▷ 转换为与顾客的消费速度相对应的生产方式
入/出口的检查同一人担当, 并全部检查
改善 STAFF 小集团活动
现场中心的 2天改善活动
LINE
15
▣ 单元线的目标
▷实现公平的作业分配 (工程Balance) ▷ 工程不良的消除 (工程品质保证) ▷ 省人化的实现 (1人生产性)
16
▣ 单元线七原则
▷ 立式作业的原则 ----- 人类是站立了进步 ▷ 给予步行的原则 ---- 步行能消除疲劳 ▷ 制造1个的原则 ---- 可以看到浪费,可以消除 ▷ 多工程担当的原则 ---现代中解放 ▷ 入口/出口同一人的原则 --- 产线的自律性 ▷ 作业量公平的原则 --- 人性化 ▷ LINE STOP的原则 ------ 由于工程不良的STOP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丰田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丰田

生产运作管理案例分析--丰田..丰田生产系统——TPS\t"/_blank"丰田式生产管理(ToyotaManagement),或称丰田生产体系(ToyotaProductionSytem,TPS)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副社长大野耐一创建,是丰田公司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完善,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包括\t"/_blank"经营理念、\t"/_blank"生产组织、\t"/_blank"物流控制、质量管理、\t"/_blank"成本控制、\t"/_blank"库存管理、\t"/_blank"现场管理和现场改善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生产管理技术与方法体系。

1介绍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发的,通过消除浪费来获得最好质量,最低成本,和最短交货期的生产系统。

TPS由准时化生产(Jut-In-Time)和自动化(Jidoka)这两大支柱组成,并且常用图例中的“房屋”来加以解释。

TPS的维护和改进是通过遵循PDCA的科学方法,并且反复的进行\t"/_blank"标准化操作和改善而实现的。

TPS的开发要归功于TaiichiOhno——丰田公司在二战后期的生产主管。

Ohno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把对TPS的开发,从机械加工推广到了整个丰田公司,并且于60年代到70年代,更推广到所有供应商。

在日本以外,TPS的广泛传播最早始于1984年设在加利福尼亚的丰田—通用合资汽车公司——NUMMI。

JIT和Jidoka的提出都源于战前时期。

丰田集团的创始人SakichiToyoda,于20世纪早期,通过在自动织布机上安装能够在任何纺线断掉的时候自动停机的装置,发明了Jidoka这个概念。

这不仅改善了质量,并且使得工人能够解放出来,去多做一些增值的工作,而不只是为了避免守在机器旁。

单元生产方式(cell line)讲解

单元生产方式(cell line)讲解

面对单件流的疑问?
单件流真的能节约时间吗?时间会不会变长? 单件流到底有什么好处?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动画,看到传统堆货生产&单 件流的不同(某个包含3站的产品)。
21pcs产品
15 8 1 16 9 2 17 10 3 18 11 4 19 12 5 20 13 6 21 14 7
传统堆货生产
传统堆货生产
00:13
7
8
1
9
2
10
3
A站
11 12
B站
4 5
C站
13
6
21pcs产品
15 16 17 18 19 20 21
传统堆货生产
00:14
8
1
9
2
103Βιβλιοθήκη 114A站
12 13
B站
5 6
C站
14
7
21pcs产品
16 17 18 19 20 21
传统堆货生产
00:15
9
2
10
3
11
4
12
5
A站
15 8 16 9 17 10 3 18 11 4 19 12 5 20 13 6 21 14 7
单件流
00:02
A站 1 B站
C站
2
21pcs产品
15 8 16 9 17 10 18 11 4 19 12 5 20 13 6 21 14 7
单件流
00:03
A站 2 B站
C站
3
1
21pcs产品
15 8 16 9 17 10 18 11 19 12 5 20 13 6 21 14 7
12 7
21pcs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期交货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能 因天灾人祸而延期.
顾客导向的工作内容品质来自服务顾客成本
交期
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 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
批量生产方式与一个流生产方式
滚压线 冲压线
点焊线
批量的生产方式
16T冲床 栈板
35T冲床
割皮台
装CLIP台
烘箱
周转台 注塑机
修边桌
材料放置架
检验台
一个流生产方式
一个流生产方式
1.要小型化 2.设备要有轮子或容易搬运 3.设备的水电气应设快速接头、插座 4.物品在加工时的出入口要一致化,有自动弹出装
置更好 5.设备的管线要整齐并有柔性
柔性的设备
1.设备的适用性要强 只要改变某些部位,就能转变成其他用途
2.设备切换速度要快 产品一有变化,仅需更换部分机构或组件就可生产该产品
内容: 1.一个流生产方式 附加:结合实例演练
例一.以顾客为导向的效率
提高产量的做法:
400pcs/4人·8hr 改善 600pcs/5人·8hr
做客户需求的产量:
400pcs/4人·8hr 改善 360pcs/3人·8hr
以最少的人员,做出市场实际需求量的产品才是 以顾客为导向的真正的效率提升.
能做出标准作业的生产线
要能看得出: ①制造过多的浪费 ②步行距离的浪费 ③手动作业的浪费
要明确: ①生产步调 ②在制品数量的明确化 ③作业者的动线必须保持顺畅
生产线应简洁明了,无死角,无隐藏的角落,标示明确
没有浪费的物流
生产的基本型态是不要让生产物流停滞下来
•加以考虑项目: 中间库存品的位置 堆置方法 搬运路径
1.单件流动
制程中应实现产品的单件流动,避免出现在制品堆 积,使得产品品质更有保障。
2.物品不能落地
3.交通的改善
物流的道路通畅可使物料流动时不受阻碍,同时 在生产线变动时能更快速切换。
4.可流动的周转容器
原物料、配件等尽量用可流动的周转容器来搬运, 可做到定容定量,方便流转的作用。
能够做全数检查的品质保证
①全数检查的做法必须建立在生产线上 ②设备要朝防错机构的方式来改善 ③生产线上的照明及作业条件环境应良好 ④必要的检查标准要在生产线上呈现出
保全性
设备保养空间的确保
安全性
①机械的加工动作点,必须远离双手可达的范 围之外
②通路设法去除踏台、突出物或有动作的机械、 使工作时容易步行
例二.订单达成的认知
1.经公司研究:备料2天,生产3天,运 输2天,因此回复客户将于7天后交 货.结果订单给其它公司.
经公司研究:合理安排备料及生产, 共需3天,运输2天,回复客户5天后 交货.订单获得.但运输途中出车祸, 交货延期,客户拒收及赔偿损失.
订单 产品: 数量:1000sets 交期:5天后
3.明确各生产区域 保持其弹性变更的能力,尽量不隔离成不同的房间
4.设备要有扩充产能的可能性 5.设备要能够标准化
不要再花时间去做调整或者是试作的工作
狭窄作业面的设备
作业面缩短,不但可以减少作业者走动时间的浪费,也 可以减少作业者的周期时间。
1.前制程的出口为后制程的入口 2.作业面的接近、高度与深度
作都应去掉。 2.有“连结”功能的设备动作
前后相连的动作有一部份是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动 作,它不但可使动作的品质高,而且所花费的成本较 低,周期时间也短,产能较高。 3.有移动功能的设备动作
机械设备的动作必须多能工化。
1.多能工----一人多岗制 2.作业标准化----改善的前提 3.少人化----有弹性的组织 4.辅助人员----做非标准的工作 5.团队协作----荣辱与共
③避免误动按钮 ④消除落下物,保持整洁 ⑤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 ⑥去除临时管线
工厂全体
整体工厂的布置考虑项目: 原材料、 零件的收料地点、 水电动力供应点、 搬运 预备扩充的生产空间
设备的选择
1.买简易的设备 指仅具有基本功能作用的机器,再根据生产要求
逐步附加上一些必要的机能。 2.门当户对的设备
一个流生产方式是按产品别布置的多制程生产方式,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单件流动,它是准时化生产的 核心,是解决在制品的秘方,是消除浪费的最好方法.
特点:
按产品别布置的生产线 多制程的生产方式 固定的、单一的物流 采用稳定性好的小型设备 产品单件流动 作业员一人多岗
“一个流生产”的优点:
1.生产时间短 2.在制品存量少 3.占用生产面积小 4.易暴露问题点 5.容易适应市场与计划的变更 6.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 7.有利于安全生产 8.不需要高性能的、大型化的设备
设备的使用应当恰如其分,配合适当的需求,请 求门当户对的专用机器设备才好。 3.小型化的设备
生产的设备要小型化才好,产量需求增加时,能 够很适当地追加上去,才不会造成产能过剩的现象。
生产线应能使交期时间变得更快,即”细流而快”.理想的设备 最好能做到一次仅能做一个,马上流到下一制程,中间没有停滞.
流动的设备
管理基础
“一个流生产方式”
编写:周勤松
版权所有
概述
以前
生产能力低
客户要求低
需求品种少、量大
批量的生产模式
追求高效率的设备、分工明确
现在
生产能力提升
供大于求
客户要求提升
需求品种多、量小、更新快
即时化的生产模式
追求反应快、周期短
一个流生产方式与精益生产模式
介绍
主题:以客户为中心的作业方式的实务操
作介绍
要使作业者尽量靠近作业点的位置,站立工作时 的高度以肚脐的高度为准,深度以手腕前后动作的适当 深度即可 3. 狭窄深长的设备 4.减少无附加价值的走动 要减少空手走动的动作
动作理想的设备
从现有的机器动作的品质来改善提升,不但花费的投资 少,同时又能很快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成长。
1.有高效动作的设备 设备应能产生有附加价值的加工动作,无效的动
•主要原则: 要先进先出 快速流动 前后关连生产线尽量靠拢过来。
情报的流动
①反映示的来源要一元化 ②生产的实绩差异管理要以生产线为对象 ③情报应尽量用目视管理呈现 ④情报要能及时反映出来 ⑤信息、情报要让生产线全体了解 ⑥指示的传递流向应与物流方向一致
少人化的生产线
①设备要小型化,能够移动 ② “U型布置”或“C型布置” ③作业应同一个方向走动 ④设备之间不能有阻隔 ⑤让加工的动作尽量由机械来完成 ⑥设备的按钮应考虑人机配合 ⑦操作员应一人多岗 ⑧多制程化,减少瓶颈工序,工序间应易于合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