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肾癌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39
40
第一幅图为平扫CT,左肾上极有一软组织结节, 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后可见结节边缘明显不 规则强化,左肾下极可见两个囊性区,中间有房间 隔。此时无法判断是肾癌还是肾囊肿。矢状位可见 左肾上极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节,房间隔显著 增厚,下极存在多房性低密度区,房间隔的后部有 强化结节。此时可做成明显诊断。标本可见两个病 灶,在左肾上极病灶中心变性,周围有囊性区域。 左肾下极病灶为多房囊性改变,里面有点、片状红 色区域,表明肿瘤出血。
56
57
46
47
4. 肾癌中常见亚型的表现
(1)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中94.6%明显不均匀强化,70%为边缘
强化,60%落差>40Hu “快进快出”,70%有中心 坏死或纤维粘液样变性。 下图为透明细胞癌。CT示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又称 为环状强化,中心表现为低密度。静脉期肿瘤密度 明显降低。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缘呈结节状,中心肿 瘤变性。病理图片可见丰富肿瘤细胞,而红色区域 (变性区域)没有肿瘤细胞。
(1)肾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敏感性较低,是前后重叠的图象,
会丢失一些病灶,另外也缺乏一些病灶的特征性显 示。下图为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第一幅图可见左 肾上极有一外突肿块,肾盏没有破坏;第二幅图可 见左肾上极肿瘤,左肾上极明显膨大,左肾盏被拉 长;第三幅图可见左肾肿块呈外突生长,中组肾盏 边缘模糊,表明肿瘤对肾盏有侵蚀和破坏改变;第 四幅图可见左肾下极外突肿块,侵犯肾盂,上部的 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
50
51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40
第一幅图为平扫CT,左肾上极有一软组织结节, 表现为低密度。动脉期增强后可见结节边缘明显不 规则强化,左肾下极可见两个囊性区,中间有房间 隔。此时无法判断是肾癌还是肾囊肿。矢状位可见 左肾上极病灶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节,房间隔显著 增厚,下极存在多房性低密度区,房间隔的后部有 强化结节。此时可做成明显诊断。标本可见两个病 灶,在左肾上极病灶中心变性,周围有囊性区域。 左肾下极病灶为多房囊性改变,里面有点、片状红 色区域,表明肿瘤出血。
56
57
46
47
4. 肾癌中常见亚型的表现
(1)透明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中94.6%明显不均匀强化,70%为边缘
强化,60%落差>40Hu “快进快出”,70%有中心 坏死或纤维粘液样变性。 下图为透明细胞癌。CT示肿瘤边缘明显强化,又称 为环状强化,中心表现为低密度。静脉期肿瘤密度 明显降低。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缘呈结节状,中心肿 瘤变性。病理图片可见丰富肿瘤细胞,而红色区域 (变性区域)没有肿瘤细胞。
(1)肾癌静脉肾盂造影表现。 静脉肾盂造影敏感性较低,是前后重叠的图象,
会丢失一些病灶,另外也缺乏一些病灶的特征性显 示。下图为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第一幅图可见左 肾上极有一外突肿块,肾盏没有破坏;第二幅图可 见左肾上极肿瘤,左肾上极明显膨大,左肾盏被拉 长;第三幅图可见左肾肿块呈外突生长,中组肾盏 边缘模糊,表明肿瘤对肾盏有侵蚀和破坏改变;第 四幅图可见左肾下极外突肿块,侵犯肾盂,上部的 肾盂和肾盏扩张积水。
50
51
(3)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80%轻度或无强化,100% 落差 ≤30Hu,60%密度均匀或欠均匀,40%有延 迟强化。
下图为乳头状癌。核磁共振T1全纵表现为等 信号, T2全纵信号轻度增高,增强扫描后肿 瘤没有明显强化。边界比较清楚,瘤体密度 和信号很均匀。标本上可见肿瘤边界清楚, 实质无出血坏死,质地均匀。镜下可见癌细 胞呈乳头状生长,癌细胞之间存在微小血管, 表魔肿瘤血供不丰富,因此CT和核磁增强扫 描上它是呈轻度或无强化表现。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交角为双侧钝角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等 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低 密度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 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实质低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 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 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 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 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皮质早期显著强化; 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 二者均减低。
低
信 号
平扫
强化
平扫T2和T1均为低信号,高血供:皮质 期等信号,小管期低信号,不均匀
MRI
CT
小 肾 癌 的 影 像
CT和MR有相同的增强方式
小肾癌与AML的鉴别
一、小肾癌[1]:1,平扫病灶呈等或稍低均匀密度, 2,增强后皮质期明显强化,密度高于或等于皮质, 3,髓质期表现为相对低密度,4,排泄期,呈相对 低密度或等密度,5,有假包膜。呈“快进快 退”可诊断之。 二、AML:1,平扫病灶呈脂肪密度或不均匀密度 (注意薄层),2,增强后平滑肌轻微强化,血管 明显强化,脂肪不强化,使病灶呈不均匀密度,3, 无包膜。可诊断之。 三、随访观察[2]:对于不典型小肾癌及无法确定脂 肪成分的AML要随访,小肾癌生长可快可慢,A ML生长慢,如病灶增长较快则高度怀疑。
肾脏肿瘤CT诊断 PPT
以老年男性多见; • CT: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中央星状疤痕延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嗜酸细胞腺瘤
男,54岁,腹疼就诊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renal adenocarcinoma )
分类: • 肾透明细胞癌(60-85%) •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 肾嫌色细胞癌(4-10%)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 肾集合管癌(1-2%) • 肾髓质癌 •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嗜色肾细胞癌 )
• 年龄、男女比例以及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 ;
•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RCC的7%~14%; •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 坏死、囊性变多见; • 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
肾髓质癌
• 常见于患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 龄10~40岁,平均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
•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三期扫描
Von Hippel-Lindau病
、移行细胞癌
• 常见于男性,是女性的3-4倍 • 50-80岁多见 • 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可种植于输尿管和膀胱。
肾盂癌
移行细胞癌
66
血凝块
对血尿的病人,如果 出现肾盂.肾盏内肿 块 应首先除外血块
迟强化以及“轮辐状”强化 ,动脉期强化程度不及肾癌。
嗜酸细胞腺瘤
男,54岁,腹疼就诊
不典型者,鉴别困难
三、肾 癌 (renal adenocarcinoma )
分类: • 肾透明细胞癌(60-85%) • 乳头状肾细胞癌(7-14%) • 肾嫌色细胞癌(4-10%) • 多房性囊性肾细胞癌 • 肾集合管癌(1-2%) • 肾髓质癌 • 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 • 神经母细胞瘤相关性肾细胞癌 • 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乳头状肾细胞癌(嗜色肾细胞癌 )
• 年龄、男女比例以及症状和体征与肾透明细胞癌 相似 ;
• 乳头状肾细胞癌约占RCC的7%~14%; • 病变累及双侧肾脏和多灶性者相对多见; • 坏死、囊性变多见; • 乏血供,肿瘤强化不明显。
肾髓质癌
• 常见于患有镰状细胞性血液病的年轻人,发病年 龄10~40岁,平均22岁,男女发病率为2∶1。
• 动脉期:30秒 • 实质期:50-60秒 • 排泄期:20-30分 肾动脉、静脉、肾盂输尿管的显示
增强扫描
• 有助于病变的检出 • 有助于病变的鉴别诊断 • 有助于肾盂、肾盏的显示 • 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显示 • 肿瘤性病变都应当增强
后处理
• MPR • MIP • CTU • 3D
三期扫描
Von Hippel-Lindau病
、移行细胞癌
• 常见于男性,是女性的3-4倍 • 50-80岁多见 • 临床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 • 可种植于输尿管和膀胱。
肾盂癌
移行细胞癌
66
血凝块
对血尿的病人,如果 出现肾盂.肾盏内肿 块 应首先除外血块
肾肿瘤CT影像表现课件
06
4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包括部分肾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
0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03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04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05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
肿瘤密度
密度变化:肿瘤密度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增大、缩小或消失
密度分布:肿瘤密度在CT影像上可能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与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有关
密度对比:肿瘤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通常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肿瘤密度:CT影像上,肿瘤的密度与正常组织相比,通常较高
肿瘤边界
清晰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肾肿瘤概述
CT影像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1
肾肿瘤类型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肾肿瘤类型,占肾肿瘤的80%-90%
肾盂癌:起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肉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占肾肿瘤的1%-2%
01
01
02
03
04
不规则边界:肿瘤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或毛刺状
模糊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难以区分
浸润边界: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02
03
04
3
诊断依据
影像表现:肾肿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如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等
4
治疗方法
01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包括部分肾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
02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03
化疗:使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包括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
04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进行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05
免疫治疗: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
肿瘤密度
密度变化:肿瘤密度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如增大、缩小或消失
密度分布:肿瘤密度在CT影像上可能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与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有关
密度对比:肿瘤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比,通常具有较高的对比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肿瘤密度:CT影像上,肿瘤的密度与正常组织相比,通常较高
肿瘤边界
清晰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晰
演讲人
01.
02.
03.
04.
目录
肾肿瘤概述
CT影像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1
肾肿瘤类型
肾细胞癌:最常见的肾肿瘤类型,占肾肿瘤的80%-90%
肾盂癌:起源于肾盂上皮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母细胞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占肾肿瘤的5%-10%
肾肉瘤:起源于肾间质细胞,占肾肿瘤的1%-2%
01
01
02
03
04
不规则边界:肿瘤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或毛刺状
模糊边界:肿瘤边缘与正常组织分界模糊,难以区分
浸润边界:肿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02
03
04
3
诊断依据
影像表现:肾肿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如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等
肾脏肿瘤影像学58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肾脏肿瘤影像学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T平扫多数为等或低密度,少数为高密 度,无明显钙化;大部分肿瘤形态规则。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1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2020-12-09
交角为双侧钝角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2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3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4
原发性肾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病理和临床: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 在组织学上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 型、混合型;大体病理为类球形,多血 供丰富,可有坏死、囊变及出血,可有 假包膜;晚期有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 转移和静脉瘤栓。临床有无痛性肉眼血 尿和腹部包块。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肿瘤出血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增强前后CT显示右肾
下极低密度团块(弯
箭),部分区域有脂
肪密度,边界清,呈
分叶状,有增强。肾
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
为多发肾囊肿(直
箭)。同一病例头CT
示室管膜下钙化性错
构瘤。
2020-12-09
囊肿
AML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5
肾癌的影像表现
KUB 肿瘤大:肾影大,轮廓分叶,可有钙化 肿瘤小:亦可正常 IVP 占位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狭窄、 拉长及分离 侵犯表现:在占位表现的基础上有肾盂 肾盏受侵,表现为边缘模糊不规则、充 盈缺损及破坏消失等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
肾癌的影像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1
肾静脉瘤栓
肾 癌 的 影 像
2020-12-09
肾脏肿径≤3. 0 cm 的肾癌 特点:由于肿瘤较小,患者很少有泌尿系统症状, 常常在影像查体时偶然发现。病理多数为透明细 胞癌,细胞排列为实性,可见广泛分布的窦样血 管。 影像特点[1]:
质期呈低密度或信号;少数不增强或弱增强 8. 其他:肾周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7
CT 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IVP
2020-12-09
肿瘤内坏死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KUB
18
肾癌的影像
IVP
CT
低血供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9
肾癌的影像
肾周侵犯
4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2020-12-09
软组织
软组织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 5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等信号,T2低信号,增强程度低于肾
实质,因压脂序列,脂肪均为低信号
enhanced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Dr.Feng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
泌尿系肿块的分类
实性肿块
恶性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原发性肾癌
肾腺瘤
肾盂输尿管癌
嗜酸性细胞瘤
肾肉瘤
球旁细胞瘤
淋巴瘤肾类癌
脂肪瘤
肾转移瘤
膀胱乳头状瘤
膀胱癌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
T2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压脂和不压脂序列:软 组织和脂肪信号的变化
2020-12-09
fat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fat
7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8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16
肾癌的影像表现
CT和MR表现
肾实质内或肾区软组织团块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
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第Ⅱ类:不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常单侧单发, 伴有腰腹部肿块、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病理和临床:旧称错构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
肿瘤,好发女性,主要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 种组织组成。近来病理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血管周上皮 样细胞,并非错构瘤而为真性肿瘤。在出生时已发生, 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1
病灶突出比 RAML大于0.5
A
B
图A RCC 病灶突出比小于0.5, 与皮质的交
角为双侧鸟嘴征;
图5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与皮质的
2020-12-09
交角为双侧钝角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2
皮质掀起征
RAML 病灶突出比大于0.5, 可见明显的皮质掀起征(箭)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3
肿瘤内血管影
RAML 病灶突出比小于0.5,无分叶, 肿
瘤内血管呈粗点状位于平滑肌周围(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4
原发性肾癌
Renal cell carcinoma
病理和临床:起源于肾小管的上皮细胞, 在组织学上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 型、混合型;大体病理为类球形,多血 供丰富,可有坏死、囊变及出血,可有 假包膜;晚期有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 转移和静脉瘤栓。临床有无痛性肉眼血 尿和腹部包块。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肿瘤出血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伴脑结节性硬化
增强前后CT显示右肾
下极低密度团块(弯
箭),部分区域有脂
肪密度,边界清,呈
分叶状,有增强。肾
多个小圆形低密度影
为多发肾囊肿(直
箭)。同一病例头CT
示室管膜下钙化性错
构瘤。
2020-12-09
囊肿
AML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5
肾癌的影像表现
KUB 肿瘤大:肾影大,轮廓分叶,可有钙化 肿瘤小:亦可正常 IVP 占位表现:肾盂肾盏受压、变形、狭窄、 拉长及分离 侵犯表现:在占位表现的基础上有肾盂 肾盏受侵,表现为边缘模糊不规则、充 盈缺损及破坏消失等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0
几个提示RAML的CT征象
病灶突出比:大于1/2,即病灶的主体部分位于肾 轮廓外的以RAML 为多; 皮质掀起征:是在皮质内生长的肿瘤缓慢向肾外 膨胀生长, 最终突破皮质并将相邻的皮质掀起所 致。RCC 呈侵袭性生长,该征象少见, 即使早期 肿瘤因生长迅速掀起皮质, 但随着肿瘤的侵袭性 生长, 掀起的皮质逐渐被破坏。 肿瘤内血管影:RAML 的畸形血管粗大,CT表现为 粗圆点状或条状高密度影。RCC肿瘤血管管径较细, 表现为细点状影或线状影。 钙化:RCC 内出现的几率为10%,是其特征性征象, 而RAML 肿瘤内钙化罕见。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0
肾癌的影像
右肾门淋巴结 转移伴坏死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1
肾静脉瘤栓
肾 癌 的 影 像
2020-12-09
肾脏肿径≤3. 0 cm 的肾癌 特点:由于肿瘤较小,患者很少有泌尿系统症状, 常常在影像查体时偶然发现。病理多数为透明细 胞癌,细胞排列为实性,可见广泛分布的窦样血 管。 影像特点[1]:
质期呈低密度或信号;少数不增强或弱增强 8. 其他:肾周侵犯;静脉瘤栓;淋巴结转移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7
CT 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IVP
2020-12-09
肿瘤内坏死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KUB
18
肾癌的影像
IVP
CT
低血供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9
肾癌的影像
肾周侵犯
4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2020-12-09
软组织
软组织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脂肪 5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等信号,T2低信号,增强程度低于肾
实质,因压脂序列,脂肪均为低信号
enhanced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Dr.Feng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1
泌尿系肿块的分类
实性肿块
恶性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原发性肾癌
肾腺瘤
肾盂输尿管癌
嗜酸性细胞瘤
肾肉瘤
球旁细胞瘤
淋巴瘤肾类癌
脂肪瘤
肾转移瘤
膀胱乳头状瘤
膀胱癌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AML)
T2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6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压脂和不压脂序列:软 组织和脂肪信号的变化
2020-12-09
fat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fat
7
右肾下极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脂肪成分不强化
平扫
增强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8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双肾AML,右肾肿瘤内出血(箭)合并 肾周间隙内积血(箭),病灶与下腔静 脉及周围组织粘连
16
肾癌的影像表现
CT和MR表现
肾实质内或肾区软组织团块
1. 形态:球形或不规则形 2. 数目:多为单个 3. 大小:不定 4. 密度:略低、等或略高;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或低
密度坏死 5. 信号:与肾皮质信号相比,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
呈稍高信号,或为各种混杂信号 6. 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7. 强化:皮质期多数明显增强,呈等-高密度或信号,髓
第Ⅱ类:不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病变常单侧单发, 伴有腰腹部肿块、疼痛和泌尿系统症状。
2020-12-09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病理和临床:旧称错构瘤,是常见的肾脏良性
肿瘤,好发女性,主要由畸形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 种组织组成。近来病理研究证实其来源于血管周上皮 样细胞,并非错构瘤而为真性肿瘤。在出生时已发生, 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
第Ⅰ类: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约占所有病例的2O %-40%,病变多为双侧性、多发性,瘤体小,年龄 轻,多无泌尿系统症状,典型表现为智力低下、癫痫 和皮脂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