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田叔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

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故曰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吴王曰:善。

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B.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C.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D.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11.下列对文中划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兵”指铠甲和兵械,也指军队、军事,文中运用借喻的修辞,指战争。

《史记田单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田单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田单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田单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拒燕。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乐毅因归赵,燕士卒忿。

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

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

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叛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

注释:1.临菑:地名。

2.莒:地名。

3.即墨:地名。

4.骑劫:人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B、遣使约降于燕。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甲】孟轲,驺(zōu)人也。

受业子思之门人。

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后有驺子之属。

(节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寡人耻之,愿比①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②。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③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丙】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④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

”……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

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

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史记—田叔列传》“田仁,田叔之子”文言文阅读理解

《史记—田叔列传》“田仁,田叔之子”文言文阅读理解

《史记—田叔列传》“田仁,田叔之子”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田仁,田叔之子。

叔以官卒,鲁以百金祠,仁不受也,曰:“不以百金伤先人名。

”仁以壮健为卫将军舍人..,数从击匈奴。

然以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烈马。

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卫将军尝从仁过平阳公主。

主家令仁与骑奴同席而食,仁拔刀列断席。

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曰:“独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卫将军见仁贫,意不平。

赵禹去,谓仁曰:“自具鞍马新绛衣。

”仁对曰:“家贫无用具也。

”将军怒曰:“今君家自为贫,何为出此言?”将军不得已,上籍以闻。

其后用田仁为丞相长.史.。

田仁上书言:“天下郡太守多为奸利,三河尤甚,臣请先刺举三河。

三河太守皆内倚中贵人,与三公有亲属,无所畏惮,宜先正三河以警天下奸吏。

”是时河南、河内太守皆御史大夫杜父兄子弟也,河东太守石丞相子孙也。

是时石氏九人为二千石...,方盛贵。

田仁数上书言之。

杜大夫及石氏使人谢,谓仁曰:“吾非敢有语言也,愿卿无相诬也。

”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任为能不畏强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

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

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帝陵。

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

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

司直下吏,诛死。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强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B.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强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C.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强御/拜仁为承相司直/威振天下D.仁已刺三河/三河太守皆下吏诛死/仁还奏事/武帝说/以仁为能不畏强御/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人,官名,也指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文中应指门客。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穰侯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穰侯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穰侯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

其先楚人,姓芈氏。

秦武王卒.,无子,立其弟为昭王。

昭王母故号为芈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号为宣太后。

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泾阳君。

宣太后二弟魏冉最贤自惠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诛季君之乱,而逐武王后出之魏。

昭王诸兄弟不善者,皆灭之,威振秦国。

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为政。

昭王七年....,魏冉相秦。

昭王十四年,魏冉举白起,使代向寿将而攻韩、魏,败之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明年,又取楚之宛、叶。

乃封魏冉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

穰侯封四岁,为秦将攻魏。

魏献河东方四百里。

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

而使白起拔楚之郢,秦置南郡。

乃封白起为武安君。

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相善。

于是穰侯之富,富于王室。

昭王三十二年,穰侯为相国..,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遂围大梁。

斩首四万,走魏将暴鸢,得魏三县。

穰侯益封。

明年,穰侯与白起客卿胡阳复攻赵、韩、魏,破芒卯于华阳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氏观津。

昭王三十六年,欲伐齐取刚、寿,以广其陶邑。

于是魏人范雎自谓张禄先生,讥穰侯之伐齐,乃越三晋以攻齐也,以此时奸说秦昭王。

昭王于是用范雎。

范雎言宣太后专制,穰侯擅权于诸侯,泾阳君、高陵君之属太侈,富于王室。

于是秦昭王悟,乃免相国,令泾阳之属皆出关,就封邑。

穰侯出关,辎车千乘有余。

穰侯卒于陶,而因葬焉。

秦复收陶为郡。

(节选自《史记•穰侯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太后二弟魏冉最贤/自惠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B.宣太后二弟魏冉最贤/自惠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C.宣太后二弟/魏冉最贤/自惠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D.宣太后二弟/魏冉最贤/自惠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为将/军卫咸阳/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卒,此处为死亡的通称。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史记|田叔列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人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

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景帝时,田叔为鲁相。

[注]虫出:指死不得葬。

1.对下面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箕踞骂之箕踞:指傲慢的坐姿B.王长者,不倍德倍:背离,背叛C.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微:无,没有D.士争临城死敌敌:敌人,仇敌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B.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徐公何能及君也C.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亲贤臣,远小人,此汉所以兴隆也D.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片纸抛落……展玩不可晓。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田常欲作乱于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田常欲作乱于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田常欲作乱于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霸者无强敌,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

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名存亡鲁,实困强齐。

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善。

虽然,吾尝与越南战争,栖之会稽。

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问曰:“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

三者举事之大患。

”勾践顿首..再拜。

遂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勐暴,群臣不堪。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微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

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

吴王闻之,与越南战争于五湖。

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届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史记田儋列传》专练

届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史记田儋列传》专练

届高考语文三轮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史记田儋列传》专练1《史记__田儋列传》专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 题。

田儋,狄人也,故齐王田氏族也。

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

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

急,魏王请救于齐,齐王田儋将兵救魏,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魏军,杀田儋于临济下。

儋弟田荣收儋余兵走东阿。

项王闻之,大怒,及北伐齐。

齐王田荣兵败,走平原,平原人杀荣。

项王遂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

齐人相聚畔之。

荣弟横,收齐散兵,得数万人,反击项羽于城阳。

而汉王率诸侯败楚,入彭城,项羽闻之,乃释齐而归,击汉于彭城,因连与汉战,相距荥阳。

以故田横复得收齐城邑,立田荣子广为齐王,而横相之,专国政,政无巨细皆断于相。

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

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

汉将韩信已平赵、燕,袭破齐历下军,因入临淄。

齐王广、相横怒,以郦生卖己,而烹郦生。

齐王广东走高密,相横走博阳。

至博阳,而横闻齐王死,自立为齐王,还击婴。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

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余人入海,居岛中。

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

田横因谢曰:“臣烹陛下之使郦生,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

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还报,高皇帝乃诏卫尉郦商曰:“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乃复使使持节具告以诏商状,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田横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

未至三十里,至尸乡厩置,横谢使者曰:“人臣见天子当洗沐。

”止客。

谓其客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汉王为天子,而横乃为亡虏而北面事之,其耻固已甚矣。

且吾烹人之兄,与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纵彼畏天子之诏,不敢动我,我独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见我者,不过欲一见吾面貌耳。

今陛下在洛阳,今斩吾头,驰三十里间,形容2 尚未能改,犹可观也。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田叔列传》阅读答案任安,荥阳人也。

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因占著名数。

武功,扶风西界小邑也,谷口蜀栈道近山。

安以为武功小邑,无豪,易高也,安留,代人为求盗、亭父。

后为亭长。

邑中人民俱出猎,任安常为人分麋鹿雉兔,部署老小当壮剧易处,众人皆喜,曰:“无伤也,任少卿分别平,有智略。

”明日复合会,会者数百人。

任少卿曰:“某子甲何为不来乎?”诸人皆怪其见之疾也。

其后除为三老,举为亲民m,出为三百石长,治民。

坐上行出游共帐不办,斥免。

乃为卫将军舍人,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

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

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卫将军从此两人过平阳主,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呵。

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

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

赵禹曰:“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传曰:‘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子视其所友’。

今有诏举将军舍人者,欲以观将军而能得贤者文武之士也。

今徒取富人子上之,又无智略,如木偶人衣之绮绣耳,将奈之何?”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

”卫将军见此两人贫,意不平。

赵禹去,谓两人曰:“各自具鞍马新绛衣。

”两人对曰:“家贫无用具也。

”将军怒曰:“今两君家自为贫,何为出此言?鞅鞅如有移德于我者,何也?”将军不得已,上籍以闻m。

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也。

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

”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

”武帝大笑曰:“善。

”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

此两人立名天下。

文言文阅读《史记田叔列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文言文阅读《史记田叔列传》练习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

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欲以身死之。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

”复召孟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_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日:“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相毋与偿之。

”于是王乃尽偿之。

数年,叔以官卒。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B.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C.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D.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文中指高祖对赵王傲慢无礼。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叔孙通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叔孙通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叔孙通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

及项梁之薛,叔孙通投之。

梁败于定陶,从怀王。

怀王徙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

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

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

鲁有两生不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吾不忍为公所为。

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汉九年,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

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

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

”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

”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通曰:“方今樱桃敦,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

”上乃许之。

诸果献由此兴。

太史公曰: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

“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B.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C.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D.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厌,意为厌恶,讨厌,和《烛之武退秦师》中“夫晋,何厌之有”的“厌”含义不同。

文言文《史记田儋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田儋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儋者,狄人也。

故齐王田氏族也。

儋从弟田荣,荣弟田横,皆豪,宗强,能得人。

建国,儋,田氏,当王。

”遂自立为齐王,发兵以击周市。

周市军还去,田儋因率兵东略定齐地。

秦将章邯围魏王咎于临济,急。

魏王请救于齐,齐王田儋将兵较魏。

章邯夜衔枚击,大破齐、魏军,杀田儋于临济下。

儋弟田荣收儋余兵东走东阿。

齐人闻王田儋死,乃立故齐王建之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为相,田间为将,以距诸候。

田荣之走东阿,章邯追围之。

项梁闻田荣之急,乃引兵击破章邯军东阿下。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迢齐王假假亡走楚。

齐相角亡走赵;角弟田间前求救赵,因留不敢归。

田荣乃立田儋子市为齐王,荣相之,田横为将,平齐地。

项梁既追章邯,章邯兵益盛,项梁使使告赵齐,发兵共击章邯。

田荣曰:“使楚杀田假,赵亦不杀田角、田间以市于齐。

齐曰:“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

何者?为害于身也。

今田假、田角、田间于楚、赵,非直手足戚也,何故不杀?且秦复得志于天下,则龄用事者坟墓矣。

”楚、赵不听,齐亦怒,终不肯出兵。

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于巨鹿。

项羽往较赵,由此怨田荣。

(节选自《史记·田儋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B.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C.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D. 章邯走而西/项梁因追之/而因荣怒/齐之立/假乃引兵归/击逐齐王假/假亡走楚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弟,指以共曾祖父而不共父亲的平辈男性中年幼于己者,亲疏远近当介于弟、族弟之间。

B. 建国,既指古代天子封立诸侯王国,又指建邦之所居,即建立国都。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循吏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循吏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循吏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子产者,郑之列大夫也。

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

二年,市不豫贾。

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四年,田器不归。

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弟..为鲁相。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

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云“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石奢者,楚昭王相也。

坚直廉正,无所阿避。

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

纵其父而还自系焉。

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

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

”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

”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B.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C.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D. 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尺籍,指书写军令、军功等的簿籍,也指军籍,“士无尺籍”是说当时男子无服兵役。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史记-优孟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史记-优孟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史记·优孟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见优孟。

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

欲以为相。

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减)文本二: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有厚禄,三危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何以知其然也?昔者楚庄王既胜晋于河、雍之间,归而封孙叔敖,而辞不受。

病疽将死,谓其子曰:“吾则死矣王必封女女必让肥饶之地而受沙石之间。

有寝丘者,其地确石①之名丑。

荆人鬼,越人禨②,人莫之利.也。

”孙叔敖死,王果封其子以肥饶之地,其子辞而不受,请有寝之丘。

楚国之俗,功臣二世而爵禄,唯孙叔敖独存。

此所谓损之而益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有删减)【注】①确石:坚硬的石头。

②荆人鬼,越人禨(jī):鬼、禨,指迷信鬼神的活动。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田式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田式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田式传》(原创,附参考答案与译文)田式,字显标,冯翊下圭阝人也。

祖安兴,父长乐,仕魏,俱为本郡太守。

式性刚果,多武艺,拳勇绝人。

周明帝时,年十八,授都督,领乡兵。

后数载,拜渭南太守,政尚严猛,吏人重足而立,无敢违法者。

迁本郡太守,亲故屏迹,请托不行。

武帝闻而善之,进位仪同三司,赐爵信都县公,擢拜延州刺史。

从帝平齐,以功加上开府,徙为建州刺史,改封梁泉县公。

高祖总百揆①,尉迥作乱邺城,从韦孝宽击之。

以功拜大将军,进爵武山郡公。

及受禅,拜襄州总管,专以立威为务。

每视事于外,必盛气以待其下,官属股栗,无敢仰视。

有犯禁者,虽至亲昵,无所容贷。

其女婿京兆杜宁,自长安省之,式诫宁无出入。

宁久之不得还,窃上北楼,以暢羁思。

式知之,笞宁五十。

其所爱奴,尝诣式白事,有虫上其衣衿,挥袖拂去之。

式以为慢己,立棒杀之。

或僚吏奸赃,部内劫盗者,无问轻重,悉禁地牢中,寝处粪秽,令其苦毒,自非身死,终不得出。

每赦书到州,式未暇读,先召狱卒,杀重囚,然后宣示百姓。

其刻暴如此。

由是为上所谴,除名为百姓。

式惭恚不食,妻子至其所,辄怒,唯侍僮二人给使左右。

从家中索椒,欲以自杀,家人不与。

阴遣所侍僮诣市买毒药,妻子又夺而弃之。

式恚卧。

其子信时为仪同,至式前流涕曰:“大人既是朝廷旧臣,又无大过。

比见公卿放辱者多矣,旋复升用,大人何能久乎?乃至于此!”式欻然而起,抽刀斫信。

信遽走避之,刃中于阈②。

上知之,以式为罪己之深,复其官爵。

寻拜广州总管,卒官。

(《隋书》列传第三十九《酷吏》)【注释】①百揆:指各种政务。

②阈:门槛。

【阅读训练】一、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拳勇绝.人(超出)B.自长安省.之(探望)C.式以为慢.己(慢待)D.阴.遣所侍僮诣市买毒药(私下)二、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武帝闻而.善之②扣舷而.歌之B.①以.功加上开府②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C.①刃中于.阈②月出于.东山之上D.①宁久之.不得还②顷之.,持一象笏至三、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田式“刻暴”的一组是()①亲故屏迹,请托不行。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

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故曰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吴王曰:善。

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B.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C.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D. 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11.下列对文中划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兵”指铠甲和兵械,也指军队、军事,文中运用借喻的修辞,指战争。

【高中文言文阅读】“田叔者,赵陉城人也”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田叔者,赵陉城人也”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田叔者,赵陉城人也”阅读答案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其先,齐田氏也。

叔好剑,学黄老术于乐巨公。

为人廉直,喜任侠。

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言之赵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并完成4-7题。

田大叔来自肇星市。

首先是祁天家族。

叔叔是个好剑客。

他向乐居功学习黄老树。

他诚实正直。

他喜欢当一名少侠。

游主公、赵仁举、赵翔、赵武、赵王张敖都认为他是一名医生。

几岁的赵望贤没有搬家。

他会杀了赵武和关高。

据发现,汉朝曾下令逮捕赵王和叛军。

赵有干追随国王,犯下了三项罪行。

维田大叔、孟蜀等十余人随国王来到长安。

赵王敖是白人,他认为自己废除了宣平公的王位,是包括金燕叔叔在内的十个人。

当皇帝召见汉朝的官员时,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权利。

据说他们崇拜的是长官和王子。

我叔叔守卫汉中十多年了。

孝文帝初立,召叔问曰:““谁知道这个世界?”对曰:“我怎么知道!"上曰:“老年人应该知道这一点。

"叔顿首曰:“因此,孟淑和长老们都被保护在云端。

"是时孟舒坐虏大入云中免。

上曰:“前皇帝把孟树云放在十多年的中间。

囚犯们一进来,孟舒就忍不住了。

数百名士兵无缘无故地与死者作战。

长者杀人吗?"叔叩头曰:“皇帝发布了一条圣旨:“我的天哪赵有敢随张王者,罪三族!’然而,孟蜀调整了钳子,跟随张王。

他和他的尸体一起死了。

他怎么知道自己在云端守护着!汉朝和楚国相距甚远,士兵们攻击我。

然而,匈奴人穿着新的西服来到北方蛮族,充当边境强盗。

孟姝知道士兵们拦住了我们,不忍心说话。

学者们为这座城市的死敌而战,比如儿子当父亲。

因此,数百人死亡。

孟淑没有把他们赶走!他是孟淑,所以他是一位长者。

"于是上曰:“孟淑是多么善良啊!"复召以为云中守。

几年后,叔叔坐了下来,失去了他的官职。

梁小王派人杀了汉朝的商议大臣袁昂,京王打电话给梁伯伯接手此案。

也有报道,最后说:梁有之乎?”回答:“有之。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2020年5月济南市模拟考文言文详解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2020年5月济南市模拟考文言文详解

田叔【这名字起得真占便宜】者,赵陉城【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人也。

叔为人刻廉【严正清廉】自喜【自重自爱,洁身自好】,喜游【交游】诸公【这里指年高有德的人】。

赵人举【举荐】之赵相【汉初,地方王国与中央一样设置丞相,统管王国众官,汉景帝收回诸侯王的权力后改称诸侯相】赵午,午言【汇报,引申为举荐】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官名,管理车骑门户,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数岁,切直【方正刚直】廉平【清廉公平】,赵王贤【意动用法,认为……有才能】之,未及迁【升迁,调动】。

会陈豨【山东菏泽人,刘邦部将,任赵国相,在代地起兵反叛,自立为代王,兵败被杀】反代【汉初王国名,辖境包括今山西省东北部及河北省蔚县、怀安等地】,汉七年,高祖【汉高祖刘邦】往诛【讨伐】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木制的托盘,有脚,用来盛食物】进食【进献食物】,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箕踞,又叫“箕坐”,指臀部直接坐在座位或地上,两腿叉开向前伸直,像簸箕一样坐着,故名之。

那时的裤子没有裆连着,就是两条到膝盖的裤管,上端用带子系在腰上(你叫它“开裆裤”也未尝不可)。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明白古人为什么会认为箕踞是一种非常没有修养、非常没有礼貌的坐法了,也就能理解荆轲为什么最后要“向秦王箕踞骂曰”了。

古人为了遮挡关键部位,裤子里面(可能)会穿犊鼻裈(kūn),外面会穿裾或裳。

古代合乎礼仪的坐法是,两膝和小腿并拢贴地,臀部坐在脚跟上,上身挺直】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侍奉】上礼备【完备、周到】矣,今遇【对待】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卒私相与【一起】谋弑【杀;古代专用于臣杀君,子杀父】上。

会事发觉【被发现,暴露】,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处罚,治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古代囚衣,以赤土染成赭色,故名之。

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上赭衣】自髡钳【古代刑罚,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称【声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史记·田叔列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

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敖所,赵王以为郎中。

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

会陈豨
反代,汉七年,高祖往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
..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
余年。

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
..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百余人。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

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于是王乃尽偿之。

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故不大出游。

数年,叔以官卒.。

太史公曰:孔子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

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有名望的人交游,被层层推荐给赵王张敖,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

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阴谋刺杀却被发觉,
赵王被逮捕时,田叔甘冒罪及三族的威胁,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

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

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4分)
译文: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

(4分)
译文:
5.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称他“大贤”而任命他为国相? (3分)
答案解析
1、D;“鲁王好猎”句意完整,是说鲁王喜欢打猎,其后要断句,排除BC;“常暴坐待王苑外”是说田叔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要连在一起句意才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译文: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

2、C;“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庙号、年号、封号等来指称”有误,封号不能指称皇帝。

一般情况下,常用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等指称皇帝。

3、C;“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有误,据原文“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可知,原文是说赵王进言推荐田叔等十多人。

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

4、①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竟是如此对待您,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

②大王自己抢夺来的,却让国相去偿还,这(会显得)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去做好事。

5、因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又给皇帝处理此案提供了周全妥当的建议,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

田叔为人正直苛刻,并以此自得,喜欢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

赵国人把他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

任职几年,他峻切刚直清廉公平,赵王虽赏识他,却没有来得及提升他。

恰逢陈豨在代地谋反,汉七年(前200),高祖前去诛讨,途径赵国,赵王张敖亲端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汉高祖却傲慢地平伸开两条腿坐着大骂
他。

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为此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周全,现在对待您竟是如此,我们要求造反。

”赵王臣下就私下里互相谋划弑杀皇上。

恰好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谋反的群臣。

这时汉朝又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进京的罪及三族。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颈上带着刑具,假称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了长安。

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就进言推荐田叔等十多人。

皇上全部召见他们,跟他们谈话,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任命他们都做了郡守或诸侯的国相。

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

几年后,梁孝王派人暗杀从前吴国丞相袁盎,汉景帝召回田叔让他到梁国审查这个案件,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

汉景帝说:“梁王有派人暗杀袁盎的事吗?”回答说:“臣死罪!梁王有那件事!”皇帝说:“有罪证吗?”田叔说:“皇上不要过问梁王的事。

”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伏法被处死,这是汉朝的刑法不能实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又是您的忧虑啊!”汉景帝非常赏识他,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

田叔刚刚到任,多位百姓主动找他,状告鲁王夺取财务的事情。

田叔抓住为首的二十个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敢毁谤君主呢!”鲁王听说后,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让国相偿还他们。

田叔说:“君王自己夺来的,让国相偿还,这是君王做坏事而国相做好事。

国相不能参与偿还的事。

”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

鲁王喜欢打猎,田叔经常跟随进入狩猎的苑囿,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就走出苑囿,常常坐在露天地里等待鲁王。

鲁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终究不肯去休息,说:“我们鲁王暴露在苑囿中,我怎能独自到馆舍中呢!”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再大举出外游猎。

几年后,田叔在鲁国国相的任上死去。

太史公说:孔子用称赞口气说“住到这个国家一定参与它的政务”,这样的话说的也是田叔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