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服务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卓越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1、“卓越计划”的总体目标。东华大学“卓越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能胜任工程设计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领导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卓越人才。

2、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模式。依据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以培养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为我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中本科工程型的培养模式以(3+1)方案实施,即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硕士工程型的培养模式以(4+1+1)方案实施,即4年本科加上1年全日制硕士课程,在企业完成一年的硕士论文工作。

3、培养方案制订依据。各工程类学科专业根据“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共同要求,在与企业界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科学制订各学科专业“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研究构建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此为导向,制定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将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构建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整合,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4、培养方案的组成。我校“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要求、学位与学制、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组成。每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又由校内培养方案和企业培养方案构成。校内培养方案主要包括教学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标准实现矩阵组成;企业培养方案明确了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学习模式和实习内容的安排及考核要求。

5、本科教学计划。本科教学计划包括基础科学、工程教育、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四大模块。基础科学模块,包括政治法律、语言文字、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军事体育和人文素质等六个方面的课程与实践,培养学生进行大学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所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工具性技能,同时引导学生为学科领域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工程教育模块,按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工程模块课程体系,进行面向某专业的工程基础教育,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知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构建有特色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集成知识、加强实践、学有特长、发展个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教学模块,通过对校内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形成包括实验课程、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研究生教学计划。包括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三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包括政治理论、英语、自然科学、法律、人文素质等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具备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以及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专业课程模块,相应学科及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课程,分为必修课

程和选修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模块,包括综合实践和硕士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7、双导师制。依托校企共建国家级、校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建有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采取“双师指导+校企培养+学业监控+思政辅导”的指导模式,为学生配备由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担任的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学生学业规划,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现场实践和工程课题的指导。

8、自主选课。本科主要基础科学及工程类课程如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导论等课程采用集中形式上课;部分基础科学课程,如大学英语类、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等基础科学类、体育类和文化素质类课程,按不同规格、不同类型开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志趣、特长,自主选择不低于所学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规格的课程修读。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项目。

9、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在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两个培养体系之间,除招生选拔外,允许学生通过选拔、测试等一定的程序,选择进入工程型人才培养体系接受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学习;而对不能适应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学生,允许其转出到原专业或其他专业继续学习。真正实现多级进入、互相转换、分流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

10、实行“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开放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学生获得专利、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可给予创新学分。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表现显著者可获得奖励学分。两类学分均计入学分绩点,并可抵冲相应课程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