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沉默到文化融合_美国华裔作家小说主题探_蒋道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7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uly,2001 第4期J our nal o f Na njing N orma l U niv ersity(Social Science)N o.4
从文化沉默到文化融合
——美国华裔作家小说主题探
蒋道超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论文集中考察了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和在七十年代出版并引起轰动
的汤亭亭的《女勇士》作品中的华裔文学主题的不同表现:刘裔昌渲染了美国文化的
优越以及华裔极力想得到主流社会承认的基调,而汤亭亭则更多强调已经成为美国
社会一员的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和特征。这一主题的演变揭示出美国华裔文学主题深
受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它依然受制于白人主流文化,依然难以做
到完全客观地反映现实。
关键词: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汤亭亭《女勇士》;文化沉默、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01)04-0114-06 19世纪中叶成批华人涌入美国是因为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后来,他们成为建筑横穿美国大陆的铁路的主力军。他们从踏上美国这片土地至二十世纪末这段时间里总体上可以说经历了受虐待或者遭受白眼到被接受和白人主流社会相融合的过程。1882年《排华法案》颁布后,他们倍遭歧视和侮辱,过着和主流社会相隔离的孤独凄惨的生活,对他们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获得了合法化的地位。1943年由于中国在二战中表现了对美国的赤胆忠诚,美国才宣布《排华法案》无效,容许华人成为美国的合法公民,每年有105个名额给华人移民。但是,随着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华人再次成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敌人。因此,华人“从黄色威胁到二战时期的同盟,从红色恐慌再到模范少数民族”[1](p.3)
华人直到19世纪末叶才有了自己的喉舌和声音。这时,一个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英国人名字叫艾迪丝·伊顿(Edith Eato n,1865-1914)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撰写有关华人的作品。她出版了一本题为《春香夫人》的短篇小说集(1912)。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出版了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第一部由华人用英语写的文学作品”,以及王玉雪的《第五个中国女儿》,“由华人写的最出名最卖座的书。”[2](p.59)在这两部传记式的作品中,两位作者试图真实的描写中国人的性格,避免过去由美国作家如布莱特·哈特、马克·吐温、福兰克·诺里斯和杰克·伦敦等所塑造的丑陋、恶棍、愚昧式的华人形象。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路易斯·朱的《吃碗茶》(1961)。在这一部小说里作者讲述了发生在纽约唐人街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深受移民法之苦的第一代单身移民。
收稿日期:2000-04-10
作者简介:蒋道超(1963-),男,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副教授、博士。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华人文学开始出现了繁荣。上面提到的作品被修改后再版。那些作家本人也突然被重视起来。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繁荣呢?一方面是因为中美关系随着尼克松1974年的访华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公司那时开始在全球多元文化语境中展开了竞赛,而美国大学里的课程却仍然是单一文化的。为了弥合这个沟壑,许多公司开始资助较大的少数民族问题研究。他们开始要求学生具有多文化和多语种素质。恰在此时,第二或第三代华人作家如汤亭亭、谭恩美和大卫·亨利·黄等活跃在美国文坛上。结果,有些人在坚持美国的“共性特征”的同时,也承认这些“共性特征”不排除某些团体或者少数民族具有特有的思想和态度。因为“共性特征”只是意味着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其“将不同的因素连成一个可以称为`美国’的黏和的整体”,也就是说,对他们来说,所有的美国人拥有共同的神话,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伦理。
综观华裔作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不断寻求自己的文化身份。但在寻求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文化沉默到文化屈从再到文化融合的过程。为方便起见,我们不妨把这些作品分为两大范畴:60年代以前的作品和60年代以后的作品。60年代以前的以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1943)为代表,60年代以后的以汤亭亭的《女勇士》(1976)为代表。
60年代之前的作品大多数表现了作者极力想得到被美国主流社会承认的企图。这些作家有一种要强烈加入美国社会,成为美国公民的意识。这在《父亲和光荣后代》①里体现的最为典型。这部小说里的人物千方百计想讨好美国社会,从而想挤入这个社会。事实上,这部作品可谓刻画了两代华人成功挤入美国社会的历史。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使他们的家庭可以和美国人“平等交往”,孩子们都是以美国著名政治家命名的,另外他们的行为举止也是极力模仿美国人。在他们看来,美国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比华人的高贵,进入那个社会就意味着他们有了身价。因此,当父亲因为拥有“美国公民的思想和经济头脑”而受到唐人街的父老兄弟的赞赏时,他就觉得飘飘然,梦想着成为美国公民了。到了他儿子这一辈,这种想挤入美国主流社会的企图就更是淋漓尽致了。他儿子意识到他父亲还不是个真正的美国人。于是,他为了圆这个梦,他不仅去读美国大学,学习美国的语言和文化,他甚至痛恨任何是中国的东西,包括其语言和文化习俗。因为,他认为中国就是落后的象征。它象征着赌场、烟馆、妓院和帮会之争。他把中国的东西称为“外国的”和“奇怪”的,中国的习俗为“老掉牙的垃圾”,中国人是“冷血动物”。而美国的一切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美国和学校、图书馆、洗澡堂、厕所、火车等连在一起。这是“上帝自己的国家”。他常常为自己的英语和处理问题的美国方式而自豪。
刘裔昌所勾画出来的美国文化是优越的,而中国的文化却是劣等的。按照这种价值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人想证明自己的社会文化价值,那么他就要像美国人一样,否则的话,他就一文不值。正如金伊莲所言,他的书和《第五个中国女儿》②“都是致力于证明美国的少数民族是怎样通过调适,努力工作和坚持不懈而获得成功的;两本书都或多或少因为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或者所遭受的失败而责备了华裔美国人——他们的家庭,他们的社区和他们的民族。”[5](p.813)我们应该承认的是,在这样的作品中,中国人的形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因为在早期不论是华人写的作品里还是美国人写的作品里华人的形象都是些刻板的模式。根据这种模式刻画出来的中国人常常都是些阴险恶毒,愚昧无知,肮脏落后的人。他们不仅体力低人一
Pardee Low e,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 t,Little,Brow n and Company,1943.
①
②J ad e Snow Wonr,F ifth Chines e Daugh ter,Seattle;U of W ashington Pres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