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6f54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c.png)
化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基本概念1.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包括物质的成分、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相当肤浅,只是简单地将化学这门学科视为炼金术或药物的制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化学这门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以来,人们将化学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和生活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2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元素。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可以把物质分为两大类,即化合物和混合物。
1.2.1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纯净物质。
它的化学性质是不可分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分解。
例如,水(H2O)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具有独特的性质。
1.2.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通过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物质。
它的性质是可分的,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混合而成的物质。
1.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点。
根据物质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形状、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理性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测定和描述。
1.3.2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内部结构和成分的表现,是物质的本质特征。
1.4 物质的结构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内部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将物质分为三大类,即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4.1 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性质。
例如,氧气、氢气、金属铁都是元素。
1.4.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f46d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7.png)
高一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分子是化合物的最小单位。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2.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以轨道的形式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不同原子序数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规则来排列元素。
4.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结合力。
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5. 物质的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物质的电子的转移。
通过改变原子的氧化态来实现电子的转移。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标志包括气体的生成、光、热的释放、沉淀的生成等。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左侧,生成物位于方程式右侧。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三、溶液的性质和电解质1.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根据溶解度可将溶液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溶液的浓度浓度描述了溶剂中溶质的含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分数等。
3.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中能够解离产生离子,能够导电;非电解质在水中不能解离产生离子,不能导电。
四、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2.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用于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平衡浓度比例的一个常数。
3.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4.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五、化学能和热力学1. 化学能的概念化学能是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完整版)化学选修1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版)化学选修1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434acd47fd5360cbb1adb3f.png)
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
、烟酸、烟酰胺、
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使儿童生
+H2O
胡萝卜素、胭脂红、柠檬黄、苋菜红、(苏丹红)婴儿食品不加色素
+ O→ + CH
有酸和酯的性质:能与碱中和、水解,与醇酯化,不易溶于水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天然药物
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
会由于中枢神经兴奋会失眠、不安,可作兴奋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
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
99.5%
金属与周围的接触到物质直接接触而被腐蚀的过程
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玻璃、陶瓷和水泥
光导纤维、高温结构陶瓷、超硬陶瓷、生物陶瓷、超导陶瓷
2CO+2NO
2CO。
化学选修1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7bbb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6.png)
化学选修1知识点
1.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为主体的化合物,它们具有多样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
化学研究的重点包括烃、醇、醚、酮、酸、酯、胺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
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合成和反应。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主要有系统命名法和传统命名法两种。
2.化学工业:
化学工业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
化学工业涉及到的知
识点有很多,包括化学合成、催化剂、原料、反应条件等。
在化学工业中,常见的反应有聚合反应、脱水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化学工业的
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制药、化肥、染料、塑料等
领域都是化学工业的应用。
3.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如铜、铁、铝等。
金属元素具有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特点。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
为与非金属元素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
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
备典型金属特性的元素,如氧、氮、硫等。
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
现为与金属元素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等化合物。
以上是化学选修1的主要知识点,其中有机化学、化学工业和金属与
非金属元素是其中的重点。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化学工业是应用化学反应进行实际生产的行业;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则是研
究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反应。
这些知识点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还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化学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a16ca5d1f34693daef3e5b.png)
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人体的六大营养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糖类1、葡萄糖(单糖)(1)______(填“能”或“不能”)水解,是植物_____作用的产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2)组成元素:__________三种,化学式:___________(3)检验葡萄糖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______甜味,在人体内先转化为________,最终水解为__________。
(2)淀粉遇_____________变蓝(3)纤维素______甜味,在人体内不能被消化,但是可以起到___________的作用。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水解生成__________。
(4)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油脂油脂属于______类化合物,包括油和脂肪,在人体内________发生水解反应(填“能”或“不能”),产物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填“是”或“不是”)。
三、蛋白质1、蛋白质____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填“是”或“不是”),组成元素主要有___________2、蛋白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最终产物是___________3、氨基酸既有______性,又有_______性,属于两性化合物4、四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多肽叫_____肽,其中有______个肽键5、在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里加入饱和(NH4)2SO4或Na2SO4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_的(填“可逆”或“不可逆”)6.在重金属盐、强酸、强碱、射线、加热、甲醛、酒精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________,这个过程是__________的(填“可逆”或“不可逆”),蛋白质会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799ed62f60ddccdb38a01b.png)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必考知识点【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一、生命的基础物质-糖类1 •葡萄糖(C 6H 2O ):单糖,不水解。
结构简式为CH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OH (CHOHCHO 其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含有-CHO 醛基)①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2Ag (NH 3)2OH + CHzOHQHOHCH --- △"刑 J + CH 2OH (CHOHCOONH3NH+HaO②在加热时,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这个反应可以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这两个反应均要在碱性溶液中才能进行。
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吸收,其中一部分被氧化分解直接提供能量:C G H 2O (S ) + 6O 2(g ) T 6CQ (g ) + 6H 2O (I )( 放热反应)2.蔗糖和麦芽糖(C 2H2O 1):是同分异构体。
属于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 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
3. 淀粉的水解实验:淀粉加稀硫酸,加热得水解液,加入NaOH 溶液中和至弱碱性后, 加银氨溶液微热生成银镜或加新制 Cu (OH )2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水解,另取水解 液加入碘水,若无明显变化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水解不完全。
淀粉在酶或酸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催化剂(QH o O ) n+nHz 厶 n C e H^O淀粉遇碘单质变成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存在。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4. 纤维素:多糖,纤维素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6H o O ) n+nHzO ----- △C~* 6H 2Q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n 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重要的体内能源一油脂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 油脂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三、生命的基础一蛋白质1. 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高一化学选修一重点知识点
![高一化学选修一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bbb9c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f.png)
高一化学选修一重点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和理论体系。
在高中化学选修一这门课程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重点掌握和理解。
下面将从原子结构、化学键、电子排布、离子反应和化学方程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质量较大,中子不带电,质量较质子稍大。
2. 原子的电荷和质量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的个数,原子的质量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3. 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原子量原子序数是指元素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有明确的标识。
原子量是指元素的所有同位素的质量数和对应的相对丰度的加权平均值。
二、化学键1. 离子键离子键是由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电荷吸引力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容易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之间发生吸引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
2. 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分为单共价键、双共价键和三共价键等不同类型。
由于电子的共享,形成共价键的原子通常都是非金属元素。
3. 金属键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的一种化学键。
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共享电子云,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具有高熔点和高导电性的特点。
三、电子排布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升序排列,每个元素的位置对应着其原子结构的特点和性质。
2. 电子能级和壳层电子能级是指原子内外的电子所具有的不同能量,按照能级及其所具有的电子数排列,从内向外分别为K、L、M、N等壳层。
3. 电子排布规律电子遵循奥尔布规则和洪特规则进行排布。
奥尔布规则指出电子首先填充最低能量的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填充两个电子,且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洪特规则指出电子填充同一能级下的不同轨道时,先填充同一方向上的电子,再填充相反自旋方向的电子。
四、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指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由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https://img.taocdn.com/s3/m/d431843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e.png)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化学选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表#### 一、化学反应速率- 定义: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 影响因素:- 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
- 外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 速率方程:\[ r = k[A]^m[B]^n \]- 速率常数:\( k \),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 二、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
- 平衡常数:\[ K_c = \frac{\prod [C]}{\prod [A]} \]- 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 三、酸碱理论- 布伦斯特德-洛里(Brønsted-Lowry)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路易斯(Lewis)理论:酸是电子对的受体,碱是电子对的供体。
#### 四、酸碱平衡- p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pOH: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 pH与pOH的关系:\[ pH + pOH = 14 \](在25°C时)#### 五、氧化还原反应- 基本概念: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
- 氧化数: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 半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部分,一个氧化,一个还原。
#### 六、配位化学- 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 配位数: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键的数量。
-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
#### 七、有机化学基础- 碳的化学性质:碳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包括链状和环状结构。
- 有机反应类型:- 加成反应:分子中双键或三键的碳原子上添加原子或原子团。
- 取代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 消除反应: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上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移除,形成双键。
#### 八、有机合成- 逆合成分析:从目标分子逆向推导可能的合成路径。
- 保护基团:在合成过程中保护特定官能团不被反应。
#### 九、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IUPAC命名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的命名规则。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64954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9.png)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归纳一、关注营养平衡。
1. 生命的基础能源 - 糖类。
- 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 组成:大多符合通式C_n(H_2O)_m,但有些糖不符合,如鼠李糖C_6H_12O_5。
- 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化学式均为C_6H_12O_6,葡萄糖是多羟基醛,果糖是多羟基酮)、双糖(蔗糖C_12H_22O_11,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麦芽糖C_12H_22O_11,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多糖(淀粉和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_6H_10O_5)_n,n值不同)。
- 葡萄糖的性质。
- 还原性:能与新制Cu(OH)_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也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 生理氧化:C_6H_12O_6+6O_2to6CO_2+6H_2O,为人体提供能量,1g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能量。
- 淀粉的性质与用途。
- 性质:无还原性,属于非还原性糖;在稀酸或淀粉酶作用下可逐步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水解方程式:(C_6H_10O_5)_n+nH_2O→(催化剂, )nC_6H_12O_6。
- 用途:是食物的重要成分,是人体的重要能源,工业上可用于酿酒、制醋等。
- 纤维素的性质与用途。
- 性质:无还原性,比淀粉难水解,但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能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用途: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等。
2. 重要的体内能源 - 油脂。
- 油脂的组成与结构。
- 组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生成的酯,其结构可表示为begin{array}{l}R_1-COO - CH_2 R_2-COO - CH R_3-COO - CH_2end{array},其中R_1、R_2、R_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 油脂的性质。
- 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化学性质:- 油脂的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例如硬脂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C_17H_35COO)_3C_3H_5+3NaOHto3C_17H_35COONa + C_3H_5(OH)_3。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557b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2.png)
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化学选修一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重点知识点。
一、化学反应原理(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温度: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 10℃,反应速率增大 2 4 倍。
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逆、等、动、定、变。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
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弱电解质的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等。
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四)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c(H+)·c(OH),在一定温度下是一个常数。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bbb48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b.png)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性质和组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2. 物质的量- 摩尔(mol):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定义为含有与12克纯碳-12中原子数相同数量的原子或分子的任何物质的量。
- 阿伏伽德罗常数(NA):1摩尔物质中所含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的数量,约为6.022 x 10^23。
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关系。
- 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常用单位有摩尔浓度(mol/L)和质量百分浓度(%)。
5. 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 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其中[H+]为溶液中氢离子的摩尔浓度。
二、元素化学1. 元素周期表-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水平排列的行。
- 族:元素周期表中垂直排列的列。
-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IA至VIIA族的元素。
-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位于主族元素和稀有气体之间的元素。
2.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碱金属:周期表IA族元素,如锂(Li)、钠(Na)等。
- 卤素:周期表VIIA族元素,如氟(F)、氯(Cl)等。
- 氧族元素:周期表VIA族元素,如氧(O)、硫(S)等。
- 铁族元素:周期表VIII族元素,如铁(Fe)、钴(Co)等。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本身被还原。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本身被氧化。
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通常还包含氢原子。
高一选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
![高一选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0fd774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d.png)
高一选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1.高一选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篇一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
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
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
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搅拌或振荡。
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
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
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2.高一选修一化学重点知识点篇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9fca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8.png)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更是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来改善生活。
以下是对这一选修模块的知识点总结。
一、关注营养平衡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糖类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分类: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
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它在人体中能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淀粉是一种多糖,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从而被人体吸收利用。
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都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油脂在人体内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为人体提供能量。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 种,其中有 8 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称为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变性,如加热、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4、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维生素有维生素 A、B 族维生素、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 E 等。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健康却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微量元素有铁、锌、硒、碘等。
二、促进身心健康1、合理选择饮食了解食物的酸碱性,保持饮食的酸碱平衡。
认识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等,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危害。
2、正确使用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等。
天然药物:如麻黄碱等。
了解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避免滥用药物。
三、探索生活材料1、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79db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7.png)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定义、测定方法、影响因素、速率方程;
-化学平衡:定义、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
数与温度的关系、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偏移。
2.酸碱理论和常见酸碱性物质
-酸碱理论:阿尔尼乌斯酸碱理论、布朗酸碱理论;
-常见酸碱性物质:强酸强碱、弱酸弱碱、中性物质;水的自离解、
pH值和pOH值、pKw值的计算。
3.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氧化还原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子的
传递;
-电化学:电解和电解质、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方程式、电化学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的极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定义、常见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如氧气、氮气、氢气等);
-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特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机制、常见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计算。
5.能量与化学反应
-热力学:定义、内能和焓的概念、化学反应的焓变、在化学反应中有关焓的计算;
-反应热:定义、它在化学平衡和热力学中的应用、稳定性和能量的关系。
此外,化学选修1还包括一些实验技能和实验守则的内容。
在实验方面,需要了解不同化学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理解常见实验操作和安全守则,并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以上是化学选修1必考的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练习和思考,以加深理解。
选修一 化学 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 化学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19aa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选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2. 物质物质是构成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统称,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4.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例如氢、氧、硫等。
5. 化学化合物化学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元素组成的物质,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6.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化合物的成分,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
7.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分类排列的表格,由门捷列耶夫在1869年提出。
二、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描述化学反应可由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物在反应前,生成物在反应后,反应方程式的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
2. 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不再发生变化,称为达到了化学平衡。
3.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数学量。
4. 平衡常数的影响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有温度、压力、浓度等。
5. 平衡常数的应用平衡常数可用于预测反应方向、反应速率,以及优化工业生产等方面。
三、化学能量和热力学1. 化学能量化学能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储存的能量,包括内能、焓、化学键能等。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描述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基本科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3. 热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包括焓、熵、自由能、热容等物理量,用于描述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4.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可以描述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是化学方程式和热量变化之间的数学关系。
5. 热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可用于预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力学问题。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a540f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1.png)
高中化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总结高中化学选修一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以便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应用4. 元素周期律:周期性、族相似性5.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特性三、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形成: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 分子的几何形状和杂化轨道理论3. 分子间力:氢键、范德华力4. 晶体结构: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共价晶体四、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3. 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4.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理论、布朗斯特-劳里理论5. 电化学:伏打电堆、电解、电化学系列五、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质、溶剂、浓度2.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3. 酸碱溶液的pH计算4. 缓冲溶液的制备和作用5. 沉淀-溶解平衡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识别2. 氧化数的计算和应用3.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4. 电化学系列和标准电极电势5. 电化学腐蚀和防护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和分类2. 烃类的结构和性质3. 官能团和它们的反应4. 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5. 聚合物和生物大分子八、实验技能与安全1.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技巧2.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事故处理3. 化学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4. 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5.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九、结论通过上述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应能够对高中化学选修一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需要添加页眉、页脚、目录等格式元素。
您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大纲和学习重点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高考化学选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考化学选修一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7691d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c.png)
高考化学选修一必背知识点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分值和重要性。
选修一是高中化学的一部分,涉及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顺利完成高考化学的考试,还能够对我们的科学素养有所提升。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高考化学选修一必背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物质的构成和结构1.原子和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围绕着核心旋转。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3.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就是不同的元素。
4.原子的分子式:原子的分子式是用元素符号和表示原子数的下标表示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数。
第二部分: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和性质1.离子的形成:当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时,就形成了正离子和负离子。
正离子是由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负离子是由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形成的。
2.离子键的形成: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了离子键,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力吸引而形成的。
3.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高沸点和良好的导电性。
第三部分:共价键的构成和性质1.共价键的形成:当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共享电子时,就形成了共价键。
2.分子的形状:分子的形状由中心原子和周围原子之间的键的类型和个数决定。
3.共价键的极性:当两个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异较大时,共价键就会具有极性。
极性共价键导致分子具有偏离电荷分布。
第四部分: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1.摩尔和摩尔质量: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中所含有的质量与该物质中的摩尔数之比。
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选修1知识点
![化学选修1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c8c1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6.png)
化学选修1知识点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有烃、醇、醛、酮、羧酸、酯、酰氯、酰胺、醚和酰胺等。
有机反应机理包括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过程。
在平衡系统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的条件有浓度、温度和压力。
利用平衡常数可以描述平衡反应的程度。
3.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电化学反应包括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和电子的流动。
重要的电化学概念包括电解、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池等。
4.光化学:光化学是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光化学反应和光物理过程。
光化学反应涉及光诱导的化学反应,而光物理过程涉及光的吸收、发射和传输等。
5.热化学: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学科。
热化学反应包括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热化学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以及确定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6.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物质组成和浓度的学科。
分析化学的方法包括量化分析和定性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等。
7.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动力学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化学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消失速率或生成物出现速率表示。
8.材料化学:材料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材料化学的研究方向包括新材料合成、材料性能改善和材料应用等。
材料化学的应用包括电子材料、催化剂和纳米材料等。
9.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和生物转化的学科。
生物化学涉及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化学还研究代谢途径和酶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
10.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过程的学科。
环境化学涉及大气化学、水化学和土壤化学等方面。
环境化学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
化学高中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
![化学高中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b7a39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3.png)
化学高中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整理1、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系统与环境:理解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
系统可以是开放的(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封闭的(只与环境交换能量),或孤立的(与环境既无物质也无能量交换)。
•状态函数与过程函数:状态函数只与系统的状态有关,与达到该状态的过程无关。
例如,内能(U)和焓(H)是状态函数。
而过程函数则与达到某一状态所经历的过程有关,如热量(Q)和功(W)是过程函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ΔH = Q + W,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如何守恒。
它说明了反应的热效应(ΔH)等于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加上系统所做的功(W)。
•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的过程总是导致熵(S)的增加。
熵是一个衡量系统无序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反应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
它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的变化来测量,并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反应速率定律:这些定律描述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例如,零级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一级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二级反应速率与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反应机理:它详细描述了化学反应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
通过反应机理,我们可以理解反应为什么发生,以及反应速率是如何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活化能与反应速率:活化能是化学反应发生所需的最低能量。
只有当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达到活化状态时,反应才会发生。
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通常越慢。
3、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可逆反应是那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常数:它是衡量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给定的反应,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通过平衡常数,我们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必考知识点【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一、生命的基础物质-糖类1.葡萄糖(C 6H 12O 6):单糖,不水解。
结构简式为CH 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 2OH(CHOH)4CHO,其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含有-CHO 醛基)①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2Ag(NH 3)2OH + CH 2OH(CHOH)4CHO 2Ag ↓ + CH 2OH(CHOH)4COONH 4 +3NH 3+H 2O ②在加热时,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应用这个反应可以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这两个反应均要在碱性溶液中才能进行。
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吸收,其中一部分被氧化分解直接提供能量:C 6H 12O 6(s) + 6O 2(g)→6CO 2(g ) + 6H 2O (l) (放热反应)2.蔗糖和麦芽糖(C 12H 22O 11):是同分异构体。
属于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
3.淀粉的水解实验:淀粉加稀硫酸,加热得水解液,加入NaOH 溶液中和至弱碱性后,加银氨溶液微热生成银镜或加新制Cu(OH)2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水解,另取水解液加入碘水,若无明显变化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水解不完全。
淀粉在酶或酸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 (C 6H 10O 5)n+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遇碘单质变成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存在。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4.纤维素:多糖,纤维素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 6H 10O 5)n+nH 2O nC 6H 12O 6 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n 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R 相同时称为单甘油酯,R 不同时称为混甘油酯.油: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低,液态,植物油;(含碳碳双键,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脂: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高,固态,动物油脂肪酸的功能:供给热量;能量储存;合成人体化合物的原料;有多种生理功能。
(油脂的组成) 油脂变质是被氧化。
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实质上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油脂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丙三醇)三、生命的基础-蛋白质1. 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三种常见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酸(结构简式略)2. 肽: 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和另一分子氨基酸中的氨基之间脱去一个水分子, 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叫肽,其中的酰胺基结构(-CO-NH-)叫做肽键。
3.人体中共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8种,这些氨基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获得。
4.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硫等。
蛋白质与肽、氨基酸的关系如下:氨基酸 二肽 多肽 蛋白质 (蛋白质水解的条件是酶、酸或碱)5.蛋白质的性质(有两性,可水解,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
催化剂 △ 缩合 水解 缩合水解缩合 水解 △催化剂 △⑴盐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如(NH 4)2SO 4等)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盐析是可逆的。
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⑵变性 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凝固 ,变性是不可逆的。
⑶颜色反应: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
⑷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气味,可用来鉴别蛋白质。
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1.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D 、E 、K 等)和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 和B 族)。
2.维生素C (C 6H 8O 6):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中,有酸性,也称为抗坏血酸,其化学特性是有较强的还原性。
水溶液中或受热时易被氧化。
3.微量元素:碘是智力元素,我国实施食盐中加碘酸钾的措施消除碘缺乏病,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解决缺铁性贫血问题。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一.合理选择饮食1.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水是人体内的反应介质,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应物;水在人体内还起着调节体温的作用。
2.食物的酸碱性: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指食物的味道,而是指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的性质。
肉类、蛋、淀粉类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类为碱性食物。
我们要注意通过食物的酸碱性来控制血液的pH (弱碱性范围7.35-7.45)和保持人体细胞内的酸碱平衡。
我国居民一般尿液偏酸性。
3.食品添加剂:⑴着色剂:胡萝卜素、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等。
⑵调味剂:食盐、醋、糖、味精等。
⑶防腐剂:食盐、醋、糖、苯甲酸钠、硝酸盐、亚硝酸盐、SO 2等 ⑷营养强化剂:如食盐中加碘、粮食中加赖氨酸、食品中加维生素或钙等。
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注意安全适量的原则。
二.正确使用药物1.人工合成药物(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有防止心脏病、减缓视力衰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水杨酸反应。
如果出现水杨酸反应,要停药并静脉滴注NaHCO 3溶液。
(2)抗生素: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有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优异功能。
使用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用药前使用者要做皮肤敏感试验。
(3)抗酸药(中和胃里的盐酸):NaHCO 3、CaCO 3、MgCO 3、Al(OH)3、Mg(OH)2 等。
NaHCO 3+HCl=NaCl+H 2O+CO 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Al(OH)3+3HCl=AlCl 3+3H 2OMg(OH)2+2HCl=MgCl 2++H 2O2.天然药物:麻黄碱,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鼻黏膜充血引起的鼻塞等,不良反应 是有时会出现由于中枢神经兴奋所导致的失眠、不安等,麻黄碱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
⒊R 表示处方药,OTC 表示非处方药⒋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度锻炼、心理健康、良好习惯、安全防护(远离并拒绝毒品)等。
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冰素、摇头丸、大麻等。
【第三章 探索生活材料】一、合金1.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能上有很大差异。
如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紫外线 △、甲醛、苯甲酸、酒精的、化学的或机械的等方面的性能。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低,合金的硬度一般较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合金与纯金属结构不同。
3.常用的合金有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和新型合金。
青铜是使用最早的合金。
钢是用量最大的合金。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二、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金属的腐蚀: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包括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其实质都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金属阳离子,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腐蚀是金属跟接触到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更加普遍。
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碳与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薄膜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负极(Fe ):Fe -2e -= Fe 2+ ;正极(C ): 2H ++2e - = H 2↑(水膜酸性较强)或O 2+ 2H 2O + 4e - =4OH - (水膜酸性弱或呈中性)。
3.金属的防护方法: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不锈钢)、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如刷上油漆、镀锡)和电化学保护法(如在要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比该金属更活泼的金属)。
三、玻璃、陶瓷和水泥(三大传统型硅酸盐材料,一定含有Si 、O 元素)1.玻璃:⑴生产玻璃原料:纯 碱(Na 2CO 3)、石灰石(CaCO 3)、石 英(SiO 2) ;主要反应: Na 2CO 3+CO 2 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 CaSiO 3+CO 2↑; 普通玻璃的成分:Na 2SiO 3、CaSiO 3、SiO 2。
⑵调整玻璃的化学组成和对玻璃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可制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玻璃。
如钢化玻璃、彩色玻璃。
2.陶瓷:制造陶瓷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主要成分可表示为Al 2O 3·2SiO 2·2H 2O )。
陶都:江苏宜兴。
瓷都:江西景德镇。
3.水泥:⑴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黏土、石灰石和适量石膏。
⑵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 ·SiO 2,硅酸二钙:2CaO ·SiO 2,铝酸三钙:3CaO ·Al 2O 3 。
⑶水泥有水硬性,建筑材料。
水泥的吸水能力很强,存放时注意防潮,不要超过保质期。
混凝土:水泥、沙子、碎石的混合物。
4.光导纤维的成分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SiO 2)。
5.高温结构陶瓷有氮化硅、氧化铝、碳化硅和二氧化锆等。
四、塑料、纤维和橡胶(高分子化合物)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还加入了添加剂,如增塑剂、防老化剂等。
(聚合反应) 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加热后熔化,具有线型结构; 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加工成型后不会熔化,具有体型网状结构。
2.纤维分天然纤维(棉花、麻和羊毛、蚕丝)和合成纤维(“六大纶”)。
天然纤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而合成纤维耐化学腐蚀。
3.橡胶分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和合成橡胶。
橡胶硫化的作用是使橡胶的线性结构变成体形网状结构,从而改善橡胶的性能,硫化橡胶可制汽车轮胎。
⒋复合材料:一种材料作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作增强剂。
如玻璃钢:合成树脂作基体,玻璃纤维作增强剂。
【第四章 保护生存环境】一、改善大气质量1.大气污染物的危害:⑴大气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 2和SO 3)、氮的氧化物(NO 和NO 2)、CO 、碳氢化物、氟氯代烷(氟利昂)。
==== 高温 ==== 高温⑵酸雨:酸雨是pH 值小于5.6的降水。
形成酸雨的类型:①硫酸型酸雨:SO 2+H 2O H 2SO 3,2H 2SO 3+ O 2 2H 2SO 4(催化剂:大气中的烟尘、臭氧), ②硝酸型酸雨:2NO 2+H 2O=2HNO 3+NO⑶臭氧层受损:①臭氧空洞形成机理: Cl+O 3→ClO+O 2 ClO+O →Cl+O 2,总反应为:2O 3→3O 2(氯原子是催化剂)。
②臭氧层受损的危害:来自太阳的过多紫外线会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到伤害。
③治理措施:逐步减少和禁止使用氟氯代烷、卤代烷烃,普及无氟冰箱、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