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背景
2012年5月,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 个方面入手,讲述了中华饮食及其背后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蕴含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普通人对于生活的热爱。
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由央视纪录片频道制作拍摄, 于央视一套《魅力纪录》栏目播出的美食文化类纪录片, 播出后, 以其对美食文化的独特阐释, 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掀起一股“舌尖”热。该片以美食为载体, 以传统文化为精髓, 以唯美的声画造型为传播手段,以独特的观察视角为出发点, 为受众献上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①
它的一夜走红,引发了各方的探讨,成为央视收视率的扛鼎之作。自从这部纪录片走红之后,各大媒体也开始争相报导,从《人民日报》到《东方早报》再到《重庆商报》等纸质媒体,然后延续到电视节目专访。不光导演成了名人,连节目背后的其它一些制作人也成了众媒体吸引受众的对象。由陈晓卿任总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被看作是一部“隔着荧屏能闻到香气”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和纪录频道播出以后,火爆媒体与网络,到了人人争说的程度,已然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和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时下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的大环境里,体裁并不讨巧的纪录片意外地走红荧屏并成为“事件性的电视节目”,带给我们很多超越美食的思考和启示。②
因此,基于此节目的火爆程度,很多专家学者对它的成功原因做了一些相对应的探究,希望能够解释这部纪录片走红的原因,并对之后纪录片的发展有所帮助。本文选取了2012年至2013年的一些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文献,对《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原因进行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1.陈新鸥在《<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一文中写到,《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传播时机。今天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蒸蒸日上,人们的日子跟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教育、医疗、腐败等问题,刺痛着人们的神经。其中,食品安全更是全民焦虑的问题。这个时候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在此背景下,一部强调自然、安全、传统饮食的纪录片,自然会与公众的心境形成对照关系,从而引发强烈的关注了。
其二是传播动机,《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组正是希望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文化特质,这种特质,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大一统国家的黏合剂,它会引发人们很多关于文化传承、家庭观念、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更深的思考,从而输出中国文化正面能量。
其三是传播媒介。作为中央级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权威性、覆盖率、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其中,中央台综合频道的影响力尤为巨大。此外,新媒体在《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中也功不可没。首播当天,陈晓卿发了一条微博,“今晚没事都看看吧。不难看。真的。求各位亲帮转”。陈晓卿当时有约16万粉丝,其中不乏意见领袖。正是这条微博,让很多人特意留心看了当晚的节目,之后,如潮的好评,将《舌尖上的中国》推上了新浪微博话题榜。而后,淘宝等商品交易网站的卖家的加入,也和微博一起,让片子的口碑形成了滚雪球效应,使得该片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可见,在信息化时代,即使是央视这样拥有优势资源的媒体,如能善用新媒体的力量,也可以把比较冷门的纪录片做成舆论话题,提高收视率。在央视综合频道发力,新媒体助力的情形下,《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就非常合理了。③
2.郭泽德在《<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学解读》这样理解到,早在传播学发轫之初,传播学奠基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就通过对政治、购物、流行、时事等领域的调查,认为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并不是直接到达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很多的“中介因素”。拉氏等人把这种传播过程称为“两级传播”。经验学派对传统传播效果的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些“中介因素”制约了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因而成为传播“有限效果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无法忽略的一点是:如果这些中介因素与信息源的传播形成同方向的合力,就会成为传播效果的极大推动力量。《舌尖》就是凭借这样一种同方向的合力,在没有大规模宣传和黄金播出时间的前提下,凭借主题的适宜性和精良的节目编排,仍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舌尖》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完全是不同层级的受众基于口碑、通过层层“转播”机制,达到了一种“自溢”的传播效果。
口碑,在辞海中被解释为“比喻众人口头上的称颂”。口碑本来是人们对某种经历的自然态度表达和自觉传播的过程,由于这种传播形式具备可信度高、成本廉价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专门的传播形式,并被应用到营销、宣传等领域。这种认知和态度的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自然发生的传播。在传统社会,口碑传播主要形式是口口相传,传播范围和强度有限。在新媒体环境下,在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借助新体提供的技术可能,一种更强大的“转播”机制产生,传播范围广、强度高。④
3.在《舌尖上的中国:满足的不仅仅是舌尖——兼析<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成功之道》一文中,周世林认为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具像化的传播和诉诸情感的唤醒是这部纪录片成功主要因素。首先,选材视角的独特性是该片成功的关键,它选择了一种关系视角。《舌尖上的中国》抛弃了以往美食影像素材“烹饪大师”、“美食名家”、“美女私房菜”、“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展示的老套路。它是一部讲美食的纪录片,但它的着力点并没有在美食本身,而是把着力点放在了人与美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探索中国人如何因地制宜地从脚下的土地攫取、收获和进食的,揭示中国人的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
其次,在网络时代,空泛的议论已经很难激起人们的兴趣了,《舌尖上的中国》很清楚这一点,在传播的过程中做到了很具象化的表达。“受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中国的电视观众有自己独特的电视欣赏习惯,一般不喜欢抽象的议论,对纪录片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丰富的细节描述以及整体的引人入胜有比较高的要求。”它将中国美食的宏大主题浓缩聚焦在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上,每一道美食都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展示。每个故事都经过精心剪裁,凸现故事的变动性、情节化和人情味。故事中的人物、地点语言等都是原生态的、真实的,人们观看纪录片,仿佛在欣赏美食,又仿佛在倾听感人的故事。有的网友感言,看到第6集中阿刘在盐田中忙碌劳作的身影、素琼一大早带着家人摘辣椒的画面,便想起自己老家的父母,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最重要的是,《舌尖上的中国》更多采用的是情感传播路线,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在价值取向上,《大国崛起》以政治、经济的实用功效为基点,借用韦伯的话来说,是把‘功用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当作衡量历史进程的唯一标尺,而‘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被弃之不顾。”与之前的宏大叙事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更注重情感的挖掘和表达,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农村生活的艰辛,有人体会到了母爱的厚重,也有人体验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厚实,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视角从中解读出不同的情感,诉诸情感的传播方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⑤
三、评价及总结
从上述对《舌尖上的中国》的研究来看,有相似点,但更多的是不同点,每篇文章都有自己所独有的看问题的角度。有些观点虽然有些许片面,但却能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