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矩阵式管理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https://img.taocdn.com/s3/m/f0db2fb3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f.png)
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能够帮助企业对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管理,并提高运营效率。
本文将从管理制度矩阵的概念、建立流程以及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管理制度矩阵的概念管理制度矩阵是指企业为了规范和优化管理流程,将各项管理制度按照不同的业务领域进行分类,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它包含了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并通过矩阵的方式呈现,使得管理层可以清晰地了解、查找和运用各项制度。
管理制度矩阵是企业的重要管理工具,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管理制度矩阵将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框架,方便企业进行管理和监控。
2. 分类明确:管理制度矩阵将各项管理制度按照不同领域进行分类,使各项制度的归属清晰明确,方便管理人员查找和运用。
3. 互相关联:管理制度矩阵中的各项制度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各项制度的无缝衔接。
二、建立管理制度矩阵的流程建立一个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流程,包括确定分类标准、整理现有制度、制定新的管理制度以及矩阵的形成和审批等。
1. 确定分类标准:首先,需要确定管理制度的分类标准,例如可以按照业务领域、部门职能或者管理层级等进行分类。
这样可以使得分类更加准确和实用。
2. 整理现有制度:然后,对企业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梳理,将其分类,消除冗余,确保每个制度都能够在矩阵中找到归属位置。
3. 制定新的管理制度:针对矩阵中未涵盖的制度,需要制定新的管理制度。
制定新的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实际运营需求和市场变化,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4. 矩阵形成和审批:根据分类标准和整理好的制度,将其进行矩阵排列,并按照审批程序进行审批。
审批过程中要考虑各项制度之间的关联性和合理性,以确保整个制度矩阵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管理制度矩阵的关键要素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矩阵,需要考虑以下关键要素:1. 领导支持和重视:管理制度矩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得到企业领导的全力支持和重视。
大型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
![大型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7050315a8102d276a22f1d.png)
1233842008年7月总第239期■ 引入矩阵式管理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
大型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文/ 丁 明矩阵式管理是为了改进直线职能制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我国,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建筑企业成为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而如何解决在一个区域生产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在多个区域开拓的难题,引入矩阵式管理就是一把钥匙。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特点多元发展。
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一般以建筑业为其核心主业,涉及多个产业,逐渐往房地产、投资与金融、能源、矿产等多元方向发展。
各个产品存在着开拓多个区域市场的需求。
例如中国建筑前三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都进军了房地产业。
据中国中铁2007年度报告,公司整合了现有部分房地产业务,组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本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发展和规划,协调多家子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以更好地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在巩固传统业务领域优势地位的同时,公司凭借现有业务平台,积极推进其他多种业务,已成功地将业务拓展至铁路、公路投资及经营项目、矿产资源开发等高利润业务领域。
多区域发展。
大型建筑企业往往涉及国际国内多个区域。
区域市场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例如中国中铁大力开拓国际业务,据中国中铁2007年度报告,公司将继续有选择地发掘新的海外发展机会,并重点发展利润丰厚的国际建设项目。
在 “走出去”战略指导和政策的支持下,公司的海外发展业务也将迎来一个更好的发展机遇期。
复杂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沟通与协调。
总之,大型建筑企业集团为更好地加强多元产品与区域市场的配合、增强总部对区域市场的控制力度,企业通常引入矩阵式管理模式来加强管理。
实施矩阵式管理应考虑的因素结构要适宜。
实施矩阵式结构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战略相适宜。
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著名的企业史大师钱德勒曾经有一句著名的管理格言“战略决定结构,结构紧随战略”。
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
![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a851e3631126edb6f1a1094.png)
企业如何用好矩阵式管理主持人语:在美国项目管理专家韦尔斯博士眼里,矩阵式管理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借用资源。
“你需要的时候就跑去借。
用完了,就把它们送还回去。
”在矩阵这个不同管理元素构建的大网中,你可以尽情纵横驰骋,左右逢源。
事实上,矩阵式结构代表了围绕产品线组织资源及按职能划分组织资源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
矩阵式管理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60至70年代步入流行,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矩阵遭到很多非议,甚至有人说,矩阵是问题最多的管理体系。
风水轮流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矩阵式管理又走上了复兴之路。
跨国公司一直是成功实施矩阵式管理的领头羊;而国内也有不少企业采用了矩阵式管理。
在本期的企业文化沙龙中我们就来探讨怎么样利用好矩阵式管理。
主持人:林老师您好。
这期我们关注的话题是矩阵式管理。
在美国项目管理专家韦尔斯博士眼里,矩阵式管理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借用资源。
在您眼里什么是矩阵式管理?企业为什么会选用矩阵式管理?林景新:矩阵式管理是指通过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管理方式,平衡企业运营中分权化与集权化问题,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更加高效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
这种组织结构是在克服单项垂直式组织结构缺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信息线路较短、信息反馈较快、提高工作效率而降低成本,强化组织的应变生存能力。
矩阵式管理主要适合于大型企业或业务发展迅速、业务范围涉及比较广泛和繁杂的企业,这是由矩阵式管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或阶段时,必然会出现产品多元化、市场更加分散、业务更加繁杂、部门更加庞大的结果,日常运营中各种各样的事务会交叉影响。
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没有及时得到调整,仍然采用金字塔型的中央集权制或单一的管理体制,企业的运营就可能会发生紊乱:内部信息传递缓慢、客户的请求无人顾及、新产品研发的机会错失、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步伐不协调等问题会逐一出现。
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
![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d824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7.png)
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是一种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管理模式,它将组织结构分为多个维度,以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制定和资源协调。
这种机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下面将讨论几个与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相关的观点。
1. 提高决策效率: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强调异地决策权,通过将决策权下放给更加靠近现场的管理者,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提高决策效率。
2. 跨部门协作:矩阵组织管理机制打破了传统的部门壁垒,使得员工可以跨部门协作。
这种协作有助于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团队间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3. 灵活适应变化:矩阵组织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和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由于不同维度之间的协同,可以快速调整并重新分配资源,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变化。
4. 提高创新能力:矩阵组织管理机制将不同部门和团队的员工集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了跨职能和跨科室的合作。
这样的合作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5. 提升沟通效果:通过矩阵组织管理机制,不同层级和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路径更加简化和直接。
这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滞后的问题,提高沟通的效果。
6. 优化资源配置: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来满足不同项目或任务的需求。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7. 发挥个人潜力:矩阵组织管理机制为员工提供了更多主动权和责任,并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员工可以通过跨部门合作和多角度参与,充分发挥个人潜力。
8. 加强监督与管理:矩阵组织管理机制增强了对员工工作进度和绩效的监督与管理。
通过多维度的考核和交叉评价,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业绩,提供有针对性的激励和培训。
9. 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这种机制通过优化协同效应,加强资源整合和提高创新能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实现持续增长。
总而言之,企业矩阵组织管理机制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具备重要作用。
公司组织结构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
![公司组织结构矩阵式管理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01236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2.png)
02
员工培训
针对新模式实施过程中员工面临 的问题,开展相关培训,提升员
工技能和适应能力。
04
激励机制设计
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 积极参与矩阵式管理模式的实施
和改进过程。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矩阵式管理模式的优势
提高项目响应速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 矩阵式组织结构特点 • 公司现状分析 • 矩阵式管理模式实施方案 •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计划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背景与目的
背景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传统组织结构难 以满足灵活多变的市场需求,矩阵式 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目的
探讨矩阵式管理模式的优势、挑战及 实施策略,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和竞争力。
协同和沟通。
管理层级过多
02
公司存在较多的管理层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职能重叠与缺失
03
部分职能部门之间存在职能重叠和职责不清的问题,同时一些
关键职能可能缺失。
面临问题与改进需求
提高协同效率
01
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信息壁垒,实现
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优化管理层级
02 需要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传导路径,提高决策效
信息共享平台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如企业内部网络、项目管理 软件等,方便团队成员随时查阅项目信息、文档 和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05
CATALOGUE
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计划
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战略目标一致性
评估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否与公司战略 目标保持一致,确保组织发展方向正 确。
矩阵式管理
![矩阵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aabd3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4.png)
矩阵式管理矩阵式管理(Matrix Management)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方式,将工作分为专业领域和项目领域,同时在多个部门之间建立交叉功能团队,以达到高效协作和优化资源利用的目的。
矩阵式管理适用于多元化、复杂化、动态化的企业环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矩阵式管理的优点:1.提高效率矩阵式管理打破了传统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了横向、跨部门的协作机制。
这种交叉功能、共同合作的工作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组织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的能力,消除部门之间的非必要协调成本,缩短项目执行周期,提高效率。
2.优化资源利用矩阵式管理充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最优配置。
通过跨部门合作,可以更好地协调和满足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需求,并且可以减少重复投入和浪费。
3.提高创新能力矩阵式管理促进不同职能和专业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加强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从而激发各部门成员的创新能力,并降低创新成本。
4.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在矩阵式管理中,员工需要具备较强的跨职能协作、跨部门协调的能力,能够承担不同领域的工作,并具有创新、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因此,矩阵式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矩阵式管理的缺点:1.复杂度高矩阵式管理的组织关系比较复杂,需要实时协调、调整和管理,具有较高的要求、难度和工作量。
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混乱、分散和低效。
2.问题处理较复杂在矩阵式管理中,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项目的执行可能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干扰。
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
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问题复杂化,影响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3.权利分散矩阵式管理中,由于项目需要跨部门、跨领域协作,决策权和权力也随之分散,当出现矛盾冲突时,部门甚至可能会针对同一个项目持不同的观点,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进行沟通和调整。
矩阵式管理的应用:1.适用于多元化企业对于多元化的企业,矩阵式管理可以促进不同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加强跨部门工作的协作和协调,避免重复投入和浪费资源。
矩阵式管理制度细则
![矩阵式管理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62378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d.png)
矩阵式管理制度细则一、概述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层面的复杂性与日俱增。
传统的职能式管理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于是矩阵式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矩阵式管理制度是一种以项目和职能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调跨部门、跨职能的协作与沟通。
本文旨在探讨矩阵式管理制度细则,为企业实施矩阵式管理提供参考。
二、组织架构矩阵式管理制度的核心是构建一个灵活的组织架构,使得项目和职能可以相互交叉。
在组织架构上,可将不同的职能划分为不同的行或列,形成交叉点即项目组。
每个项目组可以由核心成员和临时成员组成,核心成员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协调,临时成员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实现高效协作。
三、决策机制在矩阵式管理中,决策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决策高效准确,需要明确决策流程和责任分工。
对于重大决策,可以设立专门的决策委员会,由项目负责人和职能负责人共同参与。
对于日常决策,则可以采用快速决策的方式,由项目负责人与职能负责人协商决策。
通过明确决策机制,可以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四、沟通协调由于矩阵式管理中涉及多个部门和职能的协作,因此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在沟通方面,可以采用定期会议的方式,定期召开项目组会议和全体人员会议,及时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
另外,建立一个在线协作平台也是必要的,方便各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协调方面,需要项目负责人与职能负责人密切配合,确保项目目标的一致性和优先级的明确性。
五、绩效评估矩阵式管理强调结果导向,因此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绩效评估应该关注项目和职能两方面的表现,既要看项目的完成情况,也要看职能的贡献。
可以制定具体的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将其纳入个人和团队的绩效考核中。
另外,可定期进行绩效评估结果的公示,激励员工积极进取。
六、人才培养矩阵式管理需要具备良好协作和沟通能力的员工。
为了扩大人才储备,可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
可以组织跨部门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矩阵式在企业中的运用
![矩阵式在企业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661b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0.png)
矩阵式在企业中的运用
矩阵式管理,也被称为矩阵式组织或矩阵式结构,是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常见于企业中。
这种管理形式结合了直线式管理和职能式管理的特点,通过横向和纵向的双向联系,形成了一个灵活而有效的组织结构。
在矩阵式管理中,员工通常有两个上司:一个是流程上司,负责他们的日常考核;另一个是专业上司,负责他们的晋升和任免。
这种双线汇报的模式使得员工既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又能够参与到跨部门的项目中,从而提高了组织的灵活性和效率。
矩阵式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它能够使人力资源在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之间灵活分配,使企业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要求。
其次,这种管理方式有助于员工获得职能和一般管理的两方面技能,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此外,矩阵式管理还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矩阵式管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例如,由于存在两个上司,员工可能会面临冲突和角色模糊的问题。
此外,如果管理不善,矩阵式结构可能会导致权力斗争和沟通障碍,影响组织的稳定性和效率。
为了充分发挥矩阵式管理的优势并克服其局限性,企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明确各个上司的职责和权力范围,避免权力冲突和角色模糊。
其次,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在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顺畅流通。
此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矩阵式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效率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成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矩阵式管理浅析
![矩阵式管理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30b73a376baf1ffc4fadfa.png)
矩阵式管理浅析什么是矩阵:矩阵就是由方程组的系数及常数所构成的方阵。
把用在解线性方程组上既方便,又直观。
例如对于方程组。
a1x+b1y+c1z=d1a2x+b2y+c2z=d2a3x+b3y+c3z=d3来说,我们可以构成两个矩阵:a1b1c1a1b1c1d1a2b2c2a2b2c2d2a3b3c3a3b3c3d3因为这些数字是有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形状像矩形,所以数学家们称之为矩阵,通过矩阵的变化,就可以得出方程组的解来。
矩阵这一具体概念是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凯利首先提出并形成矩阵代数这一系统理论的。
数学上,一个m×n矩阵乃一m行n列的矩形阵列。
矩阵由数组成,或更一般的,由某环中元素组成。
矩阵常见于线性代数、线性规划、统计分析,以及组合数学等矩阵式管理:也称系统式或多维式管理,是相对于那种传统的按照生产、财务、销售、工程等设置的一维式管理而言的。
“矩阵”是借用数学上的概念。
矩阵式管理主要是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一项专门任务而由各职能部门派人联合组成的专门小组,并指定专门负责人领导,任务完成后,该小组成员就各回原部门。
如果这种专门小组有若干个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为完成专门任务而出现的横向系统。
这个横向系统与原来的垂直领导系统就组成了一个矩阵,因此称矩阵管理。
这种矩阵结构,又称规划——目标结构。
参加这一“规划——目标”组织的成员,即接受某项专门任务小组的领导,又受原职能部门的领导。
矩阵式组织:双命令系统优势: 1 获得适应环境双重要求所必需的协作. 2 产品间实现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 3 适于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复杂的决策和经常性的变革. 4 为职能和生产技能改进提供了机会. 5 在拥有多重产品的中等规模组织中效果最佳.劣势:正因为矩阵式组织是双命令系统,两套班子一套人马,存在着一旦任务紧张,必然存在冲突,这样优势也就成了劣势。
建议不要采用单一组织管理模式。
提质效 勇争先 矩阵式
![提质效 勇争先 矩阵式](https://img.taocdn.com/s3/m/d4b54c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1.png)
提质效勇争先矩阵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并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率,勇于争先,实施矩阵式管理。
提质效意味着企业要不断改进和优化其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这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强客户满意度等方面。
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创新,企业可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并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
勇争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那些勇于进取、敢于冒险和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企业应该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矩阵式管理是一种灵活的组织结构形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和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
在矩阵式管理中,员工不再仅仅向一个上级汇报工作,而是可以同时接受来自不同部门的任务和指导。
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促进跨部门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提质效、勇争先和矩阵式管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勇于创新和进取,实施矩阵式管理,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矩阵 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
![矩阵 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e82b7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c.png)
矩阵管理制度是什么制度矩阵管理制度涉及到组织架构、流程规范、沟通渠道、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
首先,组织架构需要重新设计,将原本的部门结构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的矩阵结构,打破刚性的职能部门界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叉组合。
其次,流程规范需要细化,明确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减少冗余和交叉领导现象,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再次,沟通渠道需要畅通,强调跨部门、跨层级的协作和交流,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减少信息的滞后和失真。
最后,绩效考核需要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突破传统的职能绩效评估,注重整体绩效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价,激励员工的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矩阵管理制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优点,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绩效。
首先,矩阵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组织内的各类资源和人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管理成本。
其次,矩阵管理制度可以带来更高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动态调整。
再次,矩阵管理制度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最后,矩阵管理制度可以带来更好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有利于推动项目的成功实施和推动公司整体绩效的提高。
但是,矩阵管理制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解决。
首先,矩阵管理制度需要领导层的有力支持和明确指导,需要建立合理的沟通和决策机制,避免组织成员的利益冲突和领导决策的分裂。
其次,矩阵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以项目为中心进行管理,同时考虑到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体的激励,避免出现部门间的矛盾和项目推进的停滞。
再次,矩阵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协作和交流培训,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最后,矩阵管理制度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以项目为中心,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凝聚力。
矩阵管理制度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绩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公司矩阵管理
![公司矩阵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7b4a24a300a6c30c229f4e.png)
矩阵管理矩阵管理概述矩阵管理是一种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发展而来。
矩阵管理结构中的人员分别来自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技能、不同知识和不同背景,大家为了某个特定的任务(项目)而共同工作。
矩阵管理的类型矩阵管理分为多种类型,其一为基本型,另一种矩阵管理属于局部型。
1.基本型以组织中的人事、总务、财务等功能而言,各部门均依循统一的制度运作,在此情形下,其它功能的部门主管并未对其部门拥有百分之百的主导权。
当产品规划部门的主管要进用干部时,必须遵循人事部门所订定的规则;其公务报支也必须经由财务部门的核可,否则,将无法进入公司的运作系统。
这便是矩阵组织的基本特质,没有人会质疑这种运作方式。
2.局部型其范围仅及于组织内某些部门间的互动,其产生的灰色地带较多,也较容易出现问题。
例如业务部门的主管虽掌管销售功能,但其销售策略却不能完全自主,必须依照产品规划部门订定的原则,不能为了争取业绩而任意降价;对于客户的放帐额度与时间,业务主管也必须经过财务部门的同意,不能擅自决定更改。
矩阵管理的目的1.采取矩阵管理的第一个目的,是基于专业化的考虑组织中任何一位成员均非全能,仅能在某些领域中,相对地比其它成员更为专业些,透过组织的设计来强化管理,让不同领域中相对专业的成员彼此互补,以充分发挥每个人不同的专长,避开各自的弱点,进而让组织的整体运作效能达到相对最佳化。
2.专业考虑之外,矩阵管理也基于分工的需求一个组织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不少,若由同一名主管直接掌管不同的功能,时间上并不允许,透过矩阵管理则可达到专业分工的效果。
3.矩阵管理也是因应组织运作统一化的需求而生,让组织运作得以依循统一的原则例如,公司的人事制度必须各部门统一,即便因不同职系而略有差异,但仍旧在同一套系统下运作,主管无权在自己领导的部门内,擅自主张另外一套人事制度。
基于这些考虑与需求,矩阵管理早已存在组织的运作中,甚至普遍到让人感受不到其存在,因此绝非一套特殊、新创的管理模式。
矩阵式管理
![矩阵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99f0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5.png)
矩阵式管理矩阵式管理:构建高效组织的有效工具矩阵式管理是一种以跨部门合作为基础,通过双重汇报关系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式。
它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组织内部的复杂性为出发点,旨在打破传统机构单一垂直结构的限制,促进信息流动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从矩阵式管理的概念、优势和挑战三个方面,探讨这一管理形式在组织中的应用。
一、矩阵式管理的概念矩阵式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航空航天行业,后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矩阵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组织中建立一个横向的、跨部门的管理系统,将功能性部门和产品/项目部门相结合,形成一种“矩阵”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每个员工同时属于功能性团队和产品/项目团队,通过双重汇报关系,实现信息共享、协作和决策灵活性。
二、矩阵式管理的优势1. 跨部门合作:矩阵式管理打破了传统垂直结构中的壁垒,促进了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通过跨部门的协作,员工能够更好地协调资源,共同解决问题,提高绩效。
2. 快速反应能力:由于信息流通畅通,决策权下放到更低层次的员工,矩阵式管理在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方面更加灵活。
员工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快速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3. 资源共享:在矩阵式管理中,不同团队间资源的共享更加容易。
员工可以跨团队共享经验、技能和最佳实践,提高整体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4. 提高创新能力:矩阵式管理鼓励员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由于员工之间的交叉合作和信息流动,可以促进新的想法和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5. 个人成长:矩阵式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使员工能够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学习和成长。
员工在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的同时,也可以扩展自己的技能和知识领域。
三、矩阵式管理的挑战1. 汇报关系复杂:由于员工同时向多个上级汇报,并在不同团队间工作,矩阵式管理增加了组织中汇报关系的复杂性。
此时,合理安排汇报和沟通渠道变得尤为重要。
2. 权责不清:在矩阵式管理中,员工可能同时接受多个上级的指示和任务,导致权责不清。
矩阵在管理中的应用
![矩阵在管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4d06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7.png)
矩阵在管理中的应用矩阵作为基本的数学工具之一,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管理方面,矩阵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运用。
在这里,我们将分别从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三个方面,来探索矩阵在管理中的应用。
一、组织管理中的矩阵应用1. 组织架构矩阵一个公司通常由多个职能部门和多个项目组成,这时候,如果只按照职能划分,可能会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低,甚至发生重复劳动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矩阵式管理。
它将职能和项目作为两个有机的结合部分,同时在组织中设置了两个方向的共管人员。
这种方式使得整个组织变得更加协调,每个部门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任务的分工更加清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2. SWOT矩阵SWOT矩阵是一种经典的管理工具,也叫做强弱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矩阵。
它是一种按四个方面,分别是Strength(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进行分析的矩阵。
通过SWOT矩阵,企业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的优劣势,开拓市场机会,预防潜在危机,从而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市场策略和经营战略。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矩阵应用1. 人才管理矩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
而人才管理矩阵就是以每个员工在公司中的表现为基础,分别以他/她的潜力和绩效作为两个基础维度,在横轴和纵轴上分别绘制出一个二维矩阵,从而得到几个象限:高潜低绩、高潜高绩、低潜低绩和低潜高绩。
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才类型,进行更加科学的培养和管理。
2. 9格人才矩阵9格人才矩阵是一种基于员工潜力和绩效来做人才评价、才用和显扬的方法。
这种矩阵图既包括人才绩效,又包含了人才发展的潜力,通过分析,可以将员工按照4个象限分类:发展型、关键人才、需开发和不适合。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寻找和培养人才,同时还可以为员工指明自身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三、项目管理中矩阵应用1. WBS矩阵WBS矩阵是指将整个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包,将各个工作包在不同的阶段分配给不同的人员,从而使得整个项目过程更加清晰透明。
矩阵式管理(横向管理)
![矩阵式管理(横向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68ca35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a.png)
矩阵式管理(横向管理)矩阵式管理(横向管理)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
矩阵式管理是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之一,与直线式管理相对,以其灵活、有效的特点而被大多数组织所接受如果这种专门小组有若干个的话,就会形成一个为完成专门任务而出现的横向系统。
这个横向系统与原来的垂直领导系统就组成了一个矩阵,因此称矩阵管理。
也就是说,矩阵管理中的员工是双线汇报的模式。
其上司有两个,一个是流程上司,一个是专业上司。
流程上司负责你的日常考核,专业上司负责你的晋升和任免。
2000年建立横向管理的原由精英管理不可复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英的魅力是巨大的,但华洋公司的同事大部分都是学历普通、经历普通、水平也普通的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凡人,以前部门全凭主管的个人魅力去管理,但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精英,也有自己难以克服的弱点。
横向管理机制的创建,实行专业分工,团队合作,如有首席专员、销售专员、财务专员等,紧密配合,发挥团队的作用,大家共同分析问题所在、提建议、指点迷津,而不是靠哪一个人的能力。
依靠集体、依靠机制发展企业、成就事业,横向机制的建立功不可没,机制的力量构建了华洋这个由平凡人组成的精英团队,促进了华洋事业飞跃发展。
有一些管理干部,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用生动的企业文化去统一团队的思想,而是错误的企业用个人之间的感情去凝聚团队,采取吃吃喝喝的办法笼络感情,结果非但没有达到团结奋斗、努力工作的目的,反而造成思想混乱、分崩离析的局面,给工作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
这一惨痛的教训是值得永远记取的。
有了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后,还必须要有合理的分工合作机制。
西方有一位社会学家甚至这样说:分工合作是人类由猿走向人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可见合理分工、相互合作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何等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即使是所谓的“精英”们,也都有自己难以克服的弱点。
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
![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1904d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b.png)
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企业的日益竞争,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培训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好的培训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目标。
而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的概念1. 企业培训矩阵的概念企业培训矩阵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绩效和竞争力而设立的一种培训管理制度。
它是一种将企业具体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培训需求相结合的管理工具,通过矩阵的形式,对不同层级、部门和岗位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 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的概念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建立在培训矩阵基础上的一套完备的培训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该制度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培训评估等环节,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执行方式,帮助企业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
三、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的建立1. 建立培训需求分析机制企业培训矩阵管理制度的第一步是建立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和目标,根据不同岗位、职级的不同需求,确定各个人员的培训重点和内容。
只有准确把握员工的实际需求,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2. 制定培训计划在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后,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
计划应包括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时间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确保培训工作有迹可循,可操作性强。
3. 建立培训实施机制培训计划制定完成后,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培训实施机制。
这包括培训师的选拔、培训材料的准备、培训场地的安排、培训课程的设计等方面,确保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要注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员工能够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4. 进行培训评估培训计划结束后,企业应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矩阵式管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矩阵式管理
在最近主持的一个人力资源整合项目的过程中接触到一家企业,突然有一天,这个企业的总经理问笔者说:陈博士,我最近看了一篇讲矩阵式管理的文章,觉得这个矩阵式管理的模式不错,我也想在我们的企业推行,你觉得怎么样听完这位总经理的话,我没有立刻的回答他,却陷入了沉思……
中国学习了西方很多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但是从企业经营管理运作方面中国到目前为止有一个真正的可以与西方企业中的世界500强中间的任一企业媲美的企业吗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没有真正领会到西方这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背后的东西:文化,员工素质,企业管理基础等等东西,我们只看到或者学到别人企业的“形”,而连这些东西的“神”在哪里,恐怕都没有搞清楚,又怎么会有真正的效果呢就如本文开始的这个企业的总经理,如果贸然在一个只有三年管理运作历史,管理者素质还非常低的企业去实施矩阵式管理,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在美国项目管理专家韦尔斯博士眼里,矩阵的理念很简单:就是借用资源。
你需要的时候就跑去借。
用完了,就把他们送还回去。
在矩阵这个不同管理元素构建的大网中,你可以尽情纵横驰骋,左右逢源。
矩阵式结构代表了围绕产品线组织资源及按职能划分组织资源二者之间的一种平衡。
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60-70年代开始在企业组织管理中流行。
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矩阵也遭到很多非议。
甚至有人说,矩阵
是问题最多的管理体系。
风水轮流转,在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矩阵又走上了复兴之路。
跨国公司一直是成功实施矩阵的领头羊。
矩阵管理给这些公司带来三个公认的最大好处:
第一个好处,能充分资源共享。
在矩阵管理中,人力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
研究表明:一般用这种管理模式的企业能比传统企业少用20%的员工。
第二大好处,能迅速解决问题。
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配人才,组成一个团队,把不同职能的人才集中在一起。
第三大好处,能让员工自己有更多机会接触自己企业的不同部门。
IBM就是在“巨型多维矩阵”中跳舞的大象。
以前IBM是典型的金字塔格局,单一按照区域、业务职能、客户、产品等元素来划分部门,大象对市场和客户的反应奇慢,就像博物馆里的恐龙。
郭士纳临危授命,进行了矩阵变革,IBM形成了立体多维矩阵,既按地域分区,如亚太区、中国区、华南区等;也按产品体系来划分不同的事业部,如服务器、软件等事业部;既按照银行、电信等行业划分客户,也有销售、渠道等不同职能划分,每一位IBM员工都是双重身份;既是大中华区一员,又是某产品体系的成员,也可能按照其他标准划分在别的部门里。
很明显,IBM的矩阵改造加强了横向连结,充分整合资源,提高反应速度。
如今,弹性灵活的IBM不仅跳起了“探弋”,兴许哪天还会跳起迪斯科的确,跳起舞来的大象不仅原地称王,还可以迅速切入服务市场等新领域。
但是,所有的管理工具和管理行为都是“双刃剑”,矩阵管理这种模式也不能例外,在增强企业产品或项目的推广能力、市场渗透能力的同时,矩阵管模式也存在很多不足。
矩阵管理在给公司带来控制良好、信息顺畅、管理透明等好处时,也使管理成本加大,多头汇报会让企业经常产生扯皮现象。
矩阵管理改变了分公司纯粹利润中心的角色,但却让员工管理的环境变得复杂,沟通成本大大增加。
你适合矩阵吗
虽然矩阵组织形式在复杂、动态的环境中表现得更为有效,但并不是惟一的选择模式。
企业是否应该实行矩阵式管理,应该依据下面三个条件加以判断:
1、产品线之间存在着共享资源的压力。
该组织通常是中等规模,拥有中等数量的产品线。
在不同产品共同灵活地使用人员和设备方面,组织有很大压力。
如组织并不足够大,不能为每条产品线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于是他们以兼职项目服务的形式被指派承担产品服务。
2、环境对两种或更多的重要产品存在要求。
当环境一方既要求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又要求每一条产品线都能快速做出变化时,就需要矩阵式结构的管理。
例如对技术质量和产品快速更新的要求。
这种双重压力意味着在组织的职能和产品之间需要一种权力的平衡。
为了保持这种平衡就需要一种双重职权的结构。
3、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复杂和不确定的,要求组织能迅速应变。
频繁的外部变化和部门之间的高度依存,要求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方面要有大量的协调与信息处理。
通常来讲,矩阵管理模式更适合以客户为导向,流程性很强的电子、通讯、咨询、房地产等行业。
假设一家公司选择的发展模式适合矩阵管理,那么企业该如何引入矩阵管理呢
1、先职能化后矩阵化。
这是实施矩阵的重要前提。
实施矩阵式管理会使组织内部沟通量大大增加,企业为此所支付的管理成本也会相应加大。
如果职能部门决策水平很高,那么就可以克服这种缺点,反之,就会加大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严重的还会由于决策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使业务部门蒙受巨大损失,这也是许多企业之所以不敢采用矩阵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
因此,采用矩阵管理模式必须先提升职能部门的专业素质和制定正确决策的能力。
2、开放的企业文化很重要。
“在中国,很多中国企业没有过矩阵管理这一关,矩阵管理必须上端用文化驱动,最下端才是利益驱动。
”矩阵管理的双向和交叉,需要企业文化保持开放性。
部门之间的横向合作,高效优质的沟通才是顺利完成合作的基石。
为保持沟通的清晰和透明,公司员工需要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下工作,创造出轻松、平等、尊重和相互信任的沟通氛围。
很多民营企业矩阵管理模式难唱戏,往往是人
际关系复杂,人治大于法治所造成的。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做事的心理有很大影响,中国人有官本位意识,习惯一元化领导而不是多头领导。
矩阵之间的沟通可以采取制度性或结构性措施,如召开定期沟通例会或结构性的设立一个负责协调的岗位,如专业的监督委员会,特别小组等,解决跨部门沟通问题,使部门围墙透明化。
3、信息共享是矩阵管理成功实施的重要硬件。
矩阵一度遭受冷遇就是因为双向指挥、沟通不畅,而发达的现代通信技术可以为矩阵管理实施插上了E化的翅膀,成为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推进引擎。
MIS 系统和OA等管理系统都可以有效支持矩阵结构使沟通更加便捷、顺畅。
企业实施矩阵式管理让企业的政策和信息共享变得非常重要,必须要有一个管理系统来支持,底线就是要建立一个“安全网”一一最关键的信息共享,比如CRM,这样才能保障最基本的沟通效率。
在公司的经营战略和产品组合确定的情况下,组织构架的选择对于公司的盈利性以及价值提升往往会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沟通、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等方面。
矩阵作为权变理论的产物,确实从复兴在走向流行,但矩阵终究只是一种管理手段。
对于处在瞬息万变、动态复杂情境之下的企业来说,矩阵这个多重结构不见得是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万灵药。
企业也不能简单地通过改变结构来实现柔性组织。
矩阵只是组织的骨架。
组织要运转顺畅需要健全的生理系统——信息在整个组织流动的联系方式;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系统——组织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态
度。
这样,矩阵结构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也具有了更大的包容能力,企业才能真正避免陷入矩阵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