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Q)P—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额定载重量。

g?—重力加速度9.8m/s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P或PP—电动机功率(Kw)K—电梯平衡系数;Q—额定载重(Kg);V—额定速度(m/s)V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η—机械传动总功率—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电梯额定速度(m/s)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减速比==蜗轮齿数/蜗杆头数—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0.4~0.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1-S)/Pn—电动机转速?—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

直流电梯取1.1~1.2)液压电梯运行速度计算公式:υ=Q(流量)/A(柱塞面积)=Q/(πd?/4)(d为柱塞直径)。

电梯数量估算

电梯数量估算

电梯数量计算(z)2010-03-23 17:50:16电梯数量估算法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N=KPT/240R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办公楼(同时上班K=25%~16%)(不同时上班K=16%~12.5%) 旅馆(K=12.5%~5%) 住宅(K=5%)医院(K=22%)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10=0.55*总面积) 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P=3.5*总户数)医院(P=1.1床位数)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办公楼T=2H/V+1.25(F+1)(V+3.5)+2R 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e)确定电梯的速度V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我一般选>11人)嘿嘿~~这么麻烦就为了计算电梯所须台数总结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错别字比较多~~不敢恭维~“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更正:“部”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部,更正:“倍”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更正:“不”,(这里的“捕”跟上面的“捕”还不是一个意思~)这里是重复之嫌~“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

超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设计摘要:大型综合性超高层建筑的电梯配置分析及电梯选定是非常复杂的,作为建筑师应当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分析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根据项目的使用性质及规模等组织研究、分析计算,恰当地选用电梯的台数、载重、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流量分析配置设计1 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建筑高度超过100 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本文以我院规划、设计的长沙高新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1#栋研发楼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本案例总建筑面积104426.68 m 2,由A、B两座塔楼组成,其中A座为超高层,地上33层,标准层层高4.1m,标准层建筑面积1989 m2,总建筑面积65637 m2。

2 电梯的布置方式一般而言,超高层电梯应集中设置于标准层边缘或核心,电梯群宜采用分层或分区设置。

结合本案基本情况,我们采取了高、低区分区的设计,其中1—17F为低层区,18—33F为高区。

共计12部垂直交通电梯(不含消防电梯及货梯)。

该设计不仅对乘客进行了分流,而且还可以将低区机房的上部及高区候梯厅的下部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使用,有效的利用了公共空间,详见图1。

图 13电梯的配置原则及流量分析3.1配置原则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相关要求做为设计参考,本案超高层电梯配置原则为:(1)电梯数量(常用级)配备需要保证每台电梯服务的办公楼面积不超过5000m2(或300人/台)。

(2)电梯的5分钟输送能力在11%~15%之间。

(3)平均候梯时间不超过40s。

3.2电梯的数量、载重、速度的选择与确定根据本案实际情况,初步估算电梯数量为(1989*31)/5000=12台。

方案阶段初步在低区设置了6台电梯,载重量为1600kg,满载人数21人,速度3.0m/s,高区设置了6电梯,载重量为1600kg,满载人数21人,速度4.0m/s。

在预选了电梯数量及规格后,对电梯的数量、载重、速度等进行复核计算,以确定是否满足超高层电梯配置原则的要求。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电梯常用计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102 vK)(1 Q kW N η-=式中: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102v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η102 v K)(1 Q - 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kWQv K N 2.768.01025.02000)5.01(102)1(=⨯⨯⨯-=-=η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Nm n 9500Ni ηΜ11=,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ϕ按最小取值)。

m)(N 2rg )QD (1.1Μn1•-=k , M <M 1则满足要求。

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核心筒的设计

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核心筒的设计
本文仅对单核情况作以讨论
5
三、核心筒的组成要素
垂直交通
楼梯-平交通转换
前室----楼梯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 电梯厅
管井----水、暖、电、送风、排风、排烟
根据建筑功能确定
布草间 公共卫生间 茶水间
空调设备用房----空调机房、新风机房
6
四、建筑功能与核心筒组成的匹配
建筑功能
办公 酒店 公寓 综合体

电梯
前室

普通 观光 货梯 消防
客梯 梯

√ √ ○○ √ √
√ √○√ √ √
√ √○
√√
√ √○√ √ √
合用前 室
√ √ √ √
电梯 管井 布草


√√ √√√ √√ √ √○
公共卫 茶水间 空调
生间
机房

○○




○ ○○
10
2.电梯数量的确定(不包括消防电梯) 可通过计算或参考已建的同类建筑来确定 数量确定的影响因素: ----建筑的功能、性质(办公、酒店、公寓……) ----层数 ----客流量(使用人数) ----电梯速度 ----电梯服务质量 ----电梯服务人数(轿厢规格) ----等候时间(时间标准) ----投资(经济标准) 初步判定电梯数量的计算公式
2
4
消防电梯 (部)
1~2
2
结论,单核时标准层面积应控制在2000㎡以内。
9
一、电梯和电梯厅的设计
1.电梯厅的设计 核心筒内的电梯厅是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的转换和安全疏散的枢
纽,也是进入楼层的“门户”,因此,它既有作为转换空间的尺度 要求,又有作为楼层总体面貌形象的要求。

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电梯数量估算法:一、高层办公楼按每3000-5000平米一部客梯进行估算,而服务梯(货梯,消防梯)按客梯数的1/3-1/4进行估算。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1. 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2. 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11人(800KG)3. 医院住院部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设置1~2台电梯.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 N=KPT/240R: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电梯选用参数Q 额定载重量Q=400kg v e额定速度v=0.4m/s轿厢尺寸(宽*深*高)开门方式开门尺寸(宽*高)1000mm *1300mm *2100mm 旁开双折800mm *2000mmH trv最大提升高度H trv =12m C i电梯曳引绳曳引比Ci= 2:1d r n s 曳引绳绳径绳数4-φ8,产品规格:8×19s曳引钢丝绳d r =8mmn s =4D t曳引轮直径D t =200mm D p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直径D p =200mmK dz平衡系数K dz =0.45P 轿厢自重P=400kgW yys 曳引钢丝绳重量:每米重0.218kg/mw yys =55.6kgW dl 随行电缆重量: 每米重7米重量W dz对重重量600kga max加减速度最大值0.5m/s2曳引机、电动机参数α曳引轮包角α=180度β曳引轮槽型中心角β=90度γ槽角度γ=30度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η=0.9N m电机功率 1.1kw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0.7955m/sn\m电机转速76 rpm轿厢导轨T75限速器动作速度0.536m/s<V动<0.64m/s安全钳瞬时式动作缓冲器聚氨酯,行程H=60mm一、电动机功率计算对于交流电梯而言,当平衡系数K dz≤0.5时,通常用下列公式计算,即能满足要求:N=(1- K dz)Qv l /(102ηCi) (KW)(1)上式中:K dz——平衡系数;φ=0.45Q——额定载荷;Q=400Kg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v l =0.7955m/s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取η=0.9C i——曳引机曳引比;C i =2:1代入(1)式,N=(1-0.45)×400×0.7955/(102×0.9×2)=0.95(KW)选用VM450曳引机,电机功率N=1.1KW,其功率满足上式计算要求。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根据公式:V=π×D×n m / (60×C i)上式中:D ——曳引轮节圆直径, D=200mmn m ——电机的转速, n m=76rpmC i ——曳引比;C i =2:1V=(3.14×0.2×76)/ (60×2)=0.4m/s选用曳引机能够满足速度要求。

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电梯参数计算公式

电梯选用参数Q 额定载重量Q=400kg v e额定速度v=0.4m/s轿厢尺寸(宽*深*高)开门方式开门尺寸(宽*高)1000mm *1300mm *2100mm 旁开双折800mm *2000mmH trv最大提升高度H trv =12m C i电梯曳引绳曳引比Ci= 2:1d r n s 曳引绳绳径绳数4-φ8,产品规格:8×19s曳引钢丝绳d r =8mmn s =4D t曳引轮直径D t =200mm D p导向轮、轿顶轮、对重轮直径D p =200mmK dz平衡系数K dz =0.45P 轿厢自重P=400kgW yys 曳引钢丝绳重量:每米重0.218kg/mw yys =55.6kgW dl 随行电缆重量: 每米重7米重量W dz对重重量600kga max加减速度最大值0.5m/s2曳引机、电动机参数α曳引轮包角α=180度β曳引轮槽型中心角β=90度γ槽角度γ=30度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η=0.9N m电机功率 1.1kw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0.7955m/sn\m电机转速76 rpm轿厢导轨T75限速器动作速度0.536m/s<V动<0.64m/s安全钳瞬时式动作缓冲器聚氨酯,行程H=60mm一、电动机功率计算对于交流电梯而言,当平衡系数K dz≤0.5时,通常用下列公式计算,即能满足要求:N=(1- K dz)Qv l /(102ηCi) (KW)(1)上式中:K dz——平衡系数;φ=0.45Q——额定载荷;Q=400Kgv l——曳引机节径线速度;v l =0.7955m/sη——电梯运行的总效率;取η=0.9C i——曳引机曳引比;C i =2:1代入(1)式,N=(1-0.45)×400×0.7955/(102×0.9×2)=0.95(KW)选用VM450曳引机,电机功率N=1.1KW,其功率满足上式计算要求。

二、电梯运行速度的计算:根据公式:V=π×D×n m / (60×C i)上式中:D ——曳引轮节圆直径, D=200mmn m ——电机的转速, n m=76rpmC i ——曳引比;C i =2:1V=(3.14×0.2×76)/ (60×2)=0.4m/s选用曳引机能够满足速度要求。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

电梯常用计算简介1曳引电动机客容量校核: )(102 vK)(1 Q kW N η-=式中:N —电动机功率(kW ); K —电梯平衡系数; Q —额定载重量(kg ); V —额定速度(m/s );. η—机械传动总效率;(教材(3-6)的V 应该为曳引轮节经线速度,或把公式中的 i 去掉,否则计算会出错) 根据功率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102k g f .m /s =1k W102⇐101.972⇐1000kgf/g n (重力加速度)102vK)(1 Q - 电梯满载上升工作时理论功率电机的功率应折算电梯机械传动总效率η,对蜗轮蜗杆曳引机电梯η=0.5-0.65, 对无齿轮曳引机电梯η=0.8-0.85,η102 vK)(1 Q - 电机的功率例设电梯额定载重量Q=2000kg ,额定速度v=0.5m/s,钢丝绳曳引比i=2,平衡系数k=0.5,曳引轮直径D=640mm ,盘车手轮直径d=400mm ,减速器减速比为I=32,机械传动总效率η=0.68。

请校核曳引电动机功率N ; 解: kW Qv K N 2.768.01025.02000)5.01(102)1(=⨯⨯⨯-=-=η电动机的校核还应包括曳引机过载能力校核、起制动时间验算;电动机热容量验算。

2 曳引机输出扭矩M 1()Nm n 9500Ni ηΜ11=, 式中,N 1—电动机功率;( kW)1n —电梯额定转速,r/min ;η一曳引机总效率,由曳引机厂提供;或根据蜗杆头数Z 1及减速箱速比i 来估算,Z 1=1,η=0.75~0.70; Z 1=2,η=0.82~0.75; Z 1=3,η=0.87~0.82; Z 1=41,η=0.92~0.87。

(i 数值大效率低)3 曳引机高速轴最大扭矩实际正常运行最大扭矩M 按超载10%计算(平衡系数ϕ按最小取值)。

m)(N 2rg )QD (1.1Μn1∙-=k ,M <M 1则满足要求。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 ﹢Q)P —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 —额定载重量。

g ṇ—重力加速度9.8m/s²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ƒ/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 P =(1−K )QV 102η或P =(1−K )QV 线102ηiP —电动机功率(Kw )K —电梯平衡系数;Q —额定载重(Kg );V —额定速度(m/s )V 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功率i —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πDN 60i₁i₂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i₁—减速比i₁=Z₂Z₁=蜗轮齿数/蜗杆头数i₂—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0.4~0.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ƒ(1-S)/Pn—电动机转速ƒ—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πDIR ▪n N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Pn T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W·D2ie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i—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1.5。

关于电梯数量的相关设计规范

关于电梯数量的相关设计规范

关于电梯数量的相关设计规范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6.8.1 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2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2台;3 建筑物每个服务区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宜超过2×4台;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三、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4.1.7(条文解释)电梯设置台数的多少关系到住宅建筑的电梯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

如何确定,目前基本有两种方法:一种按公式计算,另一种按经验确定。

目前北京、上海大都采用后一种方法。

关于电梯计算公式,国外的一般很复杂,有很多未知数需确定,国内从收集的资料来看,各种不同计算公式不下五、六种。

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计算所规定的未知数亦不一样,而且不少系数是按经验或实测而定,因此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

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北京、上海等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

如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料表明:每台电梯的服务户数为,板式住宅在66~120之间;塔式住宅在56~84户之间,认为每台电梯服务100户是合理的。

上海市的资料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 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100户。

最近,北京首规委住宅专家组讨论,认为一台电梯服务60~90户是适宜的。

总结:本项目保障房共161户,25层(含两层裙楼)。

标准层面积389平方米,每层七户,使用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18层及18层以下单元住宅设置电梯数量的说明

18层及18层以下单元住宅设置电梯数量的说明
一、规范规定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1 年版)
6.3.1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8.1 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 2 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高层公共建筑和 12 层及 12 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 楼设置电梯的台数不应少于 2 台;
综合以上四部规范相关条文规定并结合我院设计经历我们总结如三种情况优点缺点是否满足规范每单元设置一部电交通面积省投资省电梯投资省经济较高层数的住户在电梯故障或检修期间出入不便高峰期使用不便舒适度满足防火规范对于14层及14层以下的高层较高层数的住户在电梯故障或检修期间可以通过屋顶到相邻单元出入
18 层及 18 层以下单元住宅设置电梯数量的说明
在塔式或通廊式住宅中,电梯容易成组集中布置,但在单元式住宅中,往往 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因此必须在适当层数之间用联系廊联通,便于互相交替使 用,并能减少服务人员。如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十二层板式高层住宅,两台 750kg10 人电梯,一用一备,在五、八、十一层设联系廊,两台联通,交替使用,司机维 修人员只用 7 人,服务 144 户,服务人员可减少一半。此种设置电梯的方法虽较
满足防火规范 满足《住宅设计规范》(但规 范不推荐这么做,认为这是 低水平)
满足防火规范 满足《住宅设计规范》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综合设计所 2010‐12‐28
1.连廊面积增加(三~四个 单元的楼,每幢楼增加连 廊面积约 150 平米) 2.增加连廊后对相邻住户 北侧房间视线噪音干扰严 重,影响多套住宅品质 3. 舒适度较差 4. 户型设计有所局限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

电梯相关计算公式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电梯相关计算公式地坑地面承受载重:4gn(P ﹢Q)P —空轿厢和轿厢支承的零部件的质量,如部分随行电缆、补偿链或链等的质量和。

Q —额定载重量。

g —重力加速度s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p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按净功率计算:P =(1−K )QV 102η或P =(1−K )QV 线102ηiP —电动机功率(Kw )K —电梯平衡系数;Q —额定载重(Kg );V —额定速度(m/s )V 线—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功率i —钢丝绳绕绳倍率电梯的额定速度与绕比:υ=πDN υ—电梯额定速度(m/s )D—曳引轮计算直径N—电动机额定转速(r/min)i—减速比i=ZZ=蜗轮齿数/蜗杆头数i—电梯曳引比,1:1绕法取1,2:1绕法取2对重总重计算:W=G+KQW—对重装置的总重量G—轿厢自重Q—额定载重量K—平衡系数,取~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n=60(1-S)/Pn—电动机转速—电源频率P—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S—转差率,也称为滑差检测电梯轿厢的位移:S=πDIR n NS—轿厢位移D—曳引轮节圆直径Ι—曳引比,一般为1,2,3,4 R—减速比N—旋转编码器码盘上固有的透光孔槽,一般为512、1024、2048、4096、8192等,其意义代表电动机旋转一周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数;n—在电梯电路的高速计算单元中记录到的脉冲数对曳引绳的强度要求,体现在静载安全系数上;静载安全系数:静=Pn TK静—钢丝绳的静载安全系数P—钢丝绳的最小破断拉力(N)n—钢丝绳根数T—作用在轿厢侧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力(N)制动器制动力矩计算:M=W·D2ieM—制动器制动力矩W—悬挂重物,包括最长钢丝绳起重轿厢及最大起重量(Kg)D—制动轮直径i—减速箱减速比e—曳引比(定动滑轮组传动倍率)(通常在考虑安全系数时,交流电梯取。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建筑电梯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数量的确定是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用途和规模:不同用途的建筑对电梯数量的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住宅楼一般需要至少一台电梯,而大型商业、办公楼等需要根据建筑的规模和人流量来确定电梯数量。

2.人流量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建筑楼层人流量来确定电梯数量。

根据建筑楼层的使用情况,通过建筑设计的技术规范或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建筑每层的人流量,再根据电梯的负载、速度等参数,结合不同时间段的峰值人流量,确定所需的电梯数量。

3.时间峰值分析法:通过分析建筑使用时间的峰值和低谷时段,确定电梯数量。

例如,商业楼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较大,这时需要增加电梯数量以满足需求;而在其他时间段人流量较低,可以减少电梯数量。

4.电梯运行效率:除了人流量以外,还需要考虑电梯的运行效率。

电梯的速度、载重等参数会直接影响到其运行效率。

人流量大的建筑可以根据运行效率要求确定电梯数量,以保证人员的快速出行。

5.建筑高度和楼层数量:建筑的高度和楼层数量也是确定电梯数量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和多层楼的建筑需要更多的电梯来确保人员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6.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在电梯数量的确定上也需要考虑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建筑电梯的数量有着相应的规定,建筑设计需要遵守相关规定来确定合理的电梯数量。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通过多种方法结合分析来确定建筑电梯的数量。

在建筑设计前期,可以进行预测和模拟分析,同时还需要与电梯供应商、施工单位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电梯数量的准确确定,满足建筑使用的需求。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时间段和人流量的变化。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常用建筑电梯数量确定方法

常用电梯数量计算方法
住宅、办公、旅馆、医院等建筑客梯数量的确定可以采用两类方法确定。

一类是公式计算法(参见网上专题文章,供参考)。

1 电梯数量N=K P T/240R
其中, P是总人数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4-10)
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P=3.2*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其中,K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
办公建筑可按楼内总人数13%~15%计(《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医院建筑可按5min运载总人数10%~15%计;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居住建筑可按5min运载总人数8%~15%计。

其中,T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
办公楼
T=2H/V+1.25(F+1)(V+3.5)+2R
旅馆住宅医院
T=2H/V+1.25F(V+3.5)+3R
其中, R电梯额定人数
其中,F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一般取总层数N的1.0-0.9)
其中,V电梯速度
办公电梯速度 V》H/30 或(0.1-0.125)N
住宅、旅馆、医院V=1-2.5。

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核心筒的设计20130125

高层、超高层公共建筑核心筒的设计20130125

五、核心筒各部分组成的面积估算
六、核心筒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设计核心筒平面时,一般来说电梯居中布置有利 于发挥电梯井道刚度的优点,易于结构布置;楼梯间 及消防电梯间布置要均衡,便于消防疏散;卫生间、 茶水间等则利用楼梯上下分区而节省出来的空间,灵 活布置;至于管井、机房,应靠核心筒外围布置,以 利于走线和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具体到每个管井,则 略有不同:水管井应靠近水单元分散布置,如卫生间、 开水间以及空调机房等;电气管井不管是否进人检修, 紧邻公共走道布置比较合适,保证检修时不影响空间 的使用;空调管井则更需要沿核心筒外围布置,因其 水平支管尺寸较大,为避免穿越剪力墙以及尽少影响 吊顶高度,在剪力墙外侧布置最为理想。
三、核心筒的组成要素
垂直交通
楼梯----双跑梯、剪刀梯 电梯----客梯、货梯、观光梯、消防电梯
垂直与水平交通转换
前室----楼梯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 电梯厅
管井----水、暖、电、送风、排风、排烟
根据建筑功能确定
布草间 公共卫生间 茶水间
空调设备用房----空调机房、新风机房
四、建筑功能与核心筒组成的匹配
再次,核心筒的设计还关系到建筑的使用率问题,核心筒面积的大小直 接影响到使用率的高低。一般来说,建筑越高需要的核心筒面积就越大,使 用率也随之下降,在标准层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核心筒布置应当尽量紧凑, 面积越小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对核心筒进行优化设计成为必要。但是随着用 户对使用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对日后设备升级可能性的考虑,小面 积的核心筒未必是设计追求的最终结果,如何以高使用系数、高运行效率为 前提的,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创造高品质空间环境的核心筒是我们在工作中的 不断探索追求的
核心筒的竖向设计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

电梯设计规范:一、电梯的载重量决定电梯输送能力的主要参数为:电梯数量、承载能力与额定速度。

常用载重量:450kg、630kg、800kg、1000kg、1250kg、1600kg 最多乘客人数应按额定载重量(kg)除以75(kg/人)计算结果向下取整到最近的整数;6人、8人、11人、13人、16人、21人。

二、电梯速度的选择电梯的“额定速度”和“加减速度”电梯的速度是直接影响垂直交通运输能力的一个要素;在选择电梯速度时:应考虑乘梯时间;楼层高度;停站数;额定乘客人数和群控调度(最小的可能停站间距)及经济因素。

设计中常根据建筑的高度H(m)来选择额定速度V(m/s),一般经验数据:V=0.02H;或V≥H/60;常用速度:V=1.00(m/s)-6.00(m/s) 一般要求从首层到最高层,消防电梯的单程运行时间不超过60s,普通电梯可按照服务质量水平的要求,在主楼层的最大发梯间隔时间分别为60s、80s、100s;加减速度变化率是影响舒适感的重要因素,其值不应大于2.00m/s2。

输送能力能满足5分钟高峰期的乘梯要求3%~7.5%,认为电梯的选用是合理的。

电梯到达门厅的时间间隔不应太长,一般要求不应超过2-3分钟。

简单的估算办法:电梯从底层直达顶层应不超过45—60s。

候梯时间与乘梯时间应尽量缩短。

比较能接受的限度是:候梯时间不超过30s,乘梯时间不超过90s。

三、电梯数量的确定电梯的台数的计算有三种方法:1、经验确定;2、计算确定;3、查表确定;电梯计算比较复杂,很多未知数需测定,即使按公式计算,也只是一个近似值。

为简化设计、方便选用,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及各地设计院大都根据各自的经验确定基本数据。

选择电梯注意事项(1)应考虑到建筑完成数年后客流量的变化;(2)电梯总台数设置应满足最低要求的配置,如:北京地区调查认为60~90户享有1部电梯服务是适宜。

上海资料表明,在20层以下的高层住宅中,每台750kg速度为1m/s的客梯可服务60~100户;(3)除单元式住宅外,高层住宅一般不能只配1台电梯,否则一旦停机整栋住宅就会瘫痪。

商业建筑电梯台数计算公式

商业建筑电梯台数计算公式

商业建筑电梯台数计算公式在商业建筑中,电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施。

它能够方便人们在建筑物内部上下移动,提高了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电梯的数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确定商业建筑需要多少台电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公式来计算:总电梯台数 = (总楼层数 1)/ 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 + 1。

在这个公式中,总楼层数是指商业建筑内所有楼层的总数,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是指每台电梯能够覆盖的楼层范围。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出商业建筑需要多少台电梯来满足人们的上下移动需求。

在实际的商业建筑设计中,确定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这个数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人数、流量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等因素。

一般来说,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越大,那么需要的电梯台数就越少,但是每台电梯的运行效率可能会降低。

因此,需要在实际情况中进行综合考虑,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

除了总楼层数和每台电梯可服务楼层数之外,商业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来确定电梯的数量。

例如,建筑物的使用类型、使用人数、高峰期的流量、安全标准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到电梯的分布位置、运行速度、载重量等因素。

在实际的商业建筑设计中,确定电梯数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并且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

因此,一般来说,商业建筑设计中会有专门的电梯设计团队来负责这个工作。

他们会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确定最合适的电梯数量和布局。

总的来说,商业建筑电梯台数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确保商业建筑内部的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上下移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同时,也能够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因此,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电梯数量的确定是一个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数量计算公式
二,高层旅馆电梯数量估算一般取决于客房的数量,常按每100间标准间一部客梯进行估算,服务梯数按客梯总数的30%-40%进行估算。

三,高层住宅: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电梯交通数量计算1)12~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2)旅馆的工作/服务电梯台数等于0、3~0、4北客梯数、消防电梯要满足"高规"要求、住宅的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合用、消防电梯的速度V>=H/60>=1、5M/S,容量R、
=11人(800KG)
3)医院住院捕宜增设1~2台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与病床电梯分开设置、>3层的门诊楼应社长1~2台电梯、 a)计算所需要电梯的台数 N=KPT/240R b)确定客梯集中率(每5分钟输送乘客率)K 办公楼(同时上班 K=25%~16%)(不同时上班 K=16%~
12、5%)旅馆(K=
12、5%~5%)
住宅(K=5%)医院(K=22%)
c)计算使用电梯的总人数P 办公楼(P=办公楼有效使用面积
/10=0、55*总面积)旅馆(P=床位+宴厅人数)
住宅(P=3、5*总户数)
医院(P=1、1床位数)
d)计算往返一周总的运行时间T 办公楼T=2H/V+1、
25(F+1)(V+3、5)+2R旅馆住宅医院T=2H/V+1、25F(V+3、5)+3R e)确定电梯的速度V 办公楼旅馆V>=H/30或V=(0、1~0、125)n n:电梯行程总层数住宅医院V=1~2、5 f)计算每班电梯预计停站数F 公式比较复杂,我一般就采用n~0、9n g)确定电梯额定人数R (为了能消防共用条件,我一般选>11人)
嘿嘿~~这么麻烦就为了计算电梯所须台数总结
电梯台数=乘客的集中率*电梯总人数*电梯往返一周所需要的时间/(240电梯的额定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