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应用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意义,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求解,最后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应用题,对于问题的理解、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找寻以及算式的列出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新知识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能够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2.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简单应用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已知量和未知量的找寻,算式的列出。
2.难点:对于复杂问题的理解,答案的检验。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2.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探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展示问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答案和检验方法,用于课后检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加减法列出算式,并求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解决一些类似的简单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加法)》教学案例
《解决问题(加法)》教学案例北正街小学黎娜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46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
这些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参透相互交融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企鹅图片和粘贴板、大括号。
教学过程:一、乐生疑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看,她给咱们每个小组也送来了一份礼物(电脑出示)你能根据算式猜想一下,这些礼物各属于哪个小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用到哪些知识呢?(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借此复习6和7的加减法,为后面学习它的应用做好铺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习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材。
2.学生准备练习本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如: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早上你们做了些
什么有趣的事情?
2. 提出问题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提出一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小红有3个苹果,小明有
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3.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逐步明白如何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4. 实践应用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生活问题,并分组讨论解决方法,然后展示给全班同学,
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5. 总结反思
通过学生展示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强调解决问
题的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各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
时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或者算出一天中玩耍的时间等等,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优秀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的内容。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用加法减解决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为本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认真读题、审题。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读题、审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认真读题,认真审题。
(三)教具与学具:课件、练习题单等。
二、说教法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
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动地研究和学习,并因地制宜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身数学,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说学法本节课的教学我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整节课我以情景教学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设计了新颖的动画故事,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紧扣教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的进行引导,使整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上新课前我以春天来了,小树发芽了,小花也开了,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在教学中,我发现在一年级数学课中,读题教学举足轻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数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他们对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含义,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难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情境和数学问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板书: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要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讲解一个小猪佩奇和弟弟抢玩具的问题,引出问题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片和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中有几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然后呈现一个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备已学知识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计算。
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掌握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备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通过画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备知识讲解知识点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掌握运用)问题导入有16人来踢球。
还有几人没来?(教材20页例5)过程讲解1.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已知条件所求问题:还有几人没来?2.理解题意,正确选择已知信息求还有几人没来,是求没来踢球的人数,就是从总人数中去掉来了的人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踢球的总人数,即16人;二是现在来的人数,即9人。
题中“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是多余的,解题时不用此条件。
3.画图表示题意,探究解题方法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从图中得出:踢球的总人数-来的人数=没来的人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6-9。
4.解决问题16-9=7(人)口答:还有7人没来。
5.验证16-9=7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1)验证方法:看“没来的人数+来的人数”是否等于“踢球的总人数”。
(2)验证过程:因为9+7=16,所以16-9=7计算正确。
归纳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题中有的信息与所求问题无关,应正确筛选信息进行解题。
备综合能力能力点运用推理法和画图法解决实际问题典型例题小红和小军各有10支铅笔,小红给小军5支后,小军比小红多多少支?解法一思路分析小红和小军各有10支铅笔,小红给小军5支铅笔,就要从小红的10支铅笔里去掉5支;小军接受了小红的5支铅笔,就要把小军的10支铅笔加上5支。
用小军现在的铅笔数减去小红现在的铅笔数就是所求问题。
正确解答10-5=5(支) 10+5=15(支) 15-5=10(支)解法二思路分析小红给小军5支铅笔后,比原来少5支铅笔,而小军则比原来多5支铅笔。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例如数的认知、基本的加减法运算等。
但他们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例如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或者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
2.教学难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问学生:“如果你想要吃苹果,你需要拿走几个香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例如,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何运用加减法运算来解决问题等。
同时,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大小、分类和排序的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课属于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从课的类型上看,本课属于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从内容上看,以“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能穿几串?”为主要学习内容,是对学生数的组成认识的又一次升华。
对于例题,个人认为要引导学生理解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对问题的理解,既不满十的就不能算成一串。
第二个是对解题方法的活用,既可以选择使用画图的策略,也可以选择利用数的组成去完成,鼓励学生体会解题的多样化,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解答正确吗”这一步,还比之前多了一个口答的环节,为学生以后答题习惯的培养做好了铺垫。
做一做及练习中,从10个一串发展到3个一串这类比较小的数或12个一盒这类比较大的数,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从教材间的联系来看,本节课的内容与数学书中78页解决问题的指向点都是要为学生对除法的初步认识做好铺垫,只不过相比列减法算式,本节课更倾向于用画图,数的组成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经历了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学生们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不陌生,初步具备找信息并用所有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很依赖于具体形象的思维活动,所以在解答的过程当中,仍然要给他们创造动手画一画,圈一圈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在手、口、脑并用的学习中收获知识,感悟思想。
【教学目标】1.会用画图、数的组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学习、积累检验方案正确与否的方法,能以口答的方式给出解决问题的结论。
2.经历画一画、圈一圈、说一说的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感受利用画图、数的组成,数数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画图或数的组成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师:这几天,动物王国可热闹了,因为一年一度的数学猜谜活动开始了,每个小动物们都雄赳赳,气昂昂的参加比赛,希望能够获得数学之星的荣誉称号。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三课时找规律
华容县实验小学刘行强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起点,方向观察,找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8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
2、教材练习二十第8、11、12、13题。
四、课堂小结
1、回顾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梳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3、知识延伸: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我们能在以后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你将会发现更多、更有趣、更神奇的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教科书P97《20以内的进位加法》例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2、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信息在解决问题时的异同,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解题方法。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方法的异同。
【教学准备】
情境图课件,学习纸,板书文字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还记得上周精彩的啦啦队表演吗?明明小学的校长想邀请同学们去观看他们的啦啦队表演,但只邀请坐姿端正,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的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
教师:同学们做的真棒,校长邀请大家都来参加,我们快来看看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出示主题图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
预设2: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预设3:男生比女生多。
……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一共用什么法?为什么?
谁能把你知道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我们全班整齐的说一遍吧!
教师: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教师:请同学拿出学习纸,坐姿端正的完成学习纸的内容,完成了请坐端正,比比谁更棒!(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预设1:8+7=15(人)
教师:这里的8、7各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后排+前排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注意关键语句引导)
预设2:9+6=15(人)
教师: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这里的9和6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男生+女生
教师:这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加数不同,得数相同,都用加法)
(3)当当小老师
教师:请同桌之间当当小老师,说说你们喜欢哪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最后一步要做什么呢?
教师:用什么方法检查呢?
(4)回顾思考
教师:刚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幅图片,提取了不同的数学信息,但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所以都用加法。
三、练习巩固
教师: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看吧。
(1)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怎么解决?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6、解答正确吗?
(2)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3、怎么解决?
4、还可以怎样解答?
5、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6、解答正确吗?
四、总结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解决问题时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仔细观察;解决一个问题不只有一种方法;解决问题要检查)
五、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后排有8人,前排有7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求一共有多少人?求一共有多少人?
怎么解答?
8 +7 =15(人)9 +6 =15(人)
后排+前排男生+女生
口答:一共有15人。
解答正确吗?
案例分析:
本课主要研讨方向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
解决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解决问题,对题目的题型、格式要求,理解有相当大的难度。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我们运用什么角度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数学素养”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心中养成。
最终让孩子把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首先,在这堂课开始运用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贯穿这节课。
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过思维加工、综合运用和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这三点基本内容、通过让学生找、画、说等一系列措施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确定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关键。
展示两个不同学生的不同思路是整节课的重难点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寻求这堂课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
采用问题导学最有效!从3个问题进行整堂课的重难点突破。
1、图中有什么?(学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
2、怎样解答?(可以多样化,采取画图或数字的方法进行解答,最后根据画出来的图进行列式计算。
)
3、解答正确吗?(这是数学运用知识最关键的一步。
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检查的习惯经常都会算错。
)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题材运用学生容易进场容易犯的错误以找错误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积极反馈所学知识,放手让学生从这幅图上的信息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题,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低年级学生由于刚开始学习解决问题,在初学阶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在整堂课教学中要不断增添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通过找错误学生积极性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还有很多预想不周到的地方。
由于在教学前没有对学生的已知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在自主探究环节高估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的备学生,教材是死的,方法是活的,让孩子在今后的数学课中能轻松学到更多的知识,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