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四川统计年鉴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城市供水情况(2017年)

四川统计年鉴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城市供水情况(2017年)

供水管道 长度 (公里) Length of Water Supply
Pipelines (km)
供水总量
(万立方米) Total
Volume of
Water Supply (10 000 cu.m)
40197.06
34319.18
14681.28 2785.26 1197.59 1799.96 753.25 3816.39 587.44 1092.09 558.88 1719.82 916.00 655.87 694.18 595.44 1095.50 506.82 315.04 548.37
202.05
206.12
299.97 119.25 212.30 127.09 123.84 167.14 161.40 190.36 144.09 140.30 156.16 169.52 151.77 142.62 154.49 150.86 112.00 134.75
179.60
272.57 117.94 135.87 210.80 102.65 182.19 295.80 243.67 167.54 111.32 248.46 159.53 138.13 188.83 372.60 186.15 198.76
743.12 1300.45
382.00 439.00 5050.00
#居民 家庭用水 Water for Residential
Use
136905.63
118153.18
61439.77 3428.26 4015.84 5396.00 2888.46 6796.81 2830.81 3469.83 2801.20 3667.62 5035.00 2792.80 3165.74 1526.19 4810.00 1178.87 1493.00 1416.98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4.8mm1,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5%,比2016年减少8.3%。

地表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折合年径流深293.1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9%,比2016年减少11.3%。

2017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8.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250.4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934.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6941.3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7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309.6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0%。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42.0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893.2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6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819.7亿m3。

水资源总量2017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761.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3.8%,比2016年减少11.4%。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746.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09.6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14.9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5.7%,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0.4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7年,对全国660座大型水库和3547 12017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079.8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82.6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7年,对56个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61.0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2.5亿m3。

其中,青海湖蓄水量增加16.3亿m3;太湖和洪泽湖蓄水量分别减少5.3亿m3和4.5亿m3。

地下水动态2017年,北方15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44.0亿m3。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调整、撤销德阳市东郊水厂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调整、撤销德阳市东郊水厂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调整、撤销德阳市东郊水厂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9.18•【字号】川府函〔2017〕178号•【施行日期】2017.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调整、撤销德阳市东郊水厂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7〕178号德阳市、南充市、雅安市人民政府:你们报送的《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我市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及调整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德府〔2017〕32号)、《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西充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调整的请示》(南府〔2017〕17号)、《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报〈芦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芦山县第一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的请示》(雅府〔2017〕12号)、《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报〈芦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芦山县龙门水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的请示》(雅府〔2017〕13号)、《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报〈荥经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和调整荥经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请示〉的请示》(雅府〔2017〕19号)、《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转报〈宝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宝兴县城两河口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雅府〔2017〕20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充市西充县九龙潭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调整方案(一)取水口:西充县晋城镇龙门桥村九龙潭水库库尾左侧大沟树(东经105°54′14″、北纬30°59′17″)。

(二)一级保护区:九龙潭水库库区正常水位线(海拔371米)以下的水域范围。

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米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的陆域范围。

(三)二级保护区:西南分干渠入九龙潭水库口向上游延伸17公里至西南分干渠首闸的两岸渠堤内的水域范围。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05年水资源公报综述一、水资源量二、供用水量三、水质概况四、洪涝、干旱情况五、重大水事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044.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059.8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6.8%。

以龙门山~大凉山为分界的全省东西部两貌单元统计*,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8%,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8.0%。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921.0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0%,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1.0%。

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922.6亿立方米,是自1999年以来我省水资源总量最为丰沛的年份。

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4.98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95亿立方米。

年度全省总供用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02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1.93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0%,地下水源占8.0%,其他水源占2.0%;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8.9%,生活用水占10.1%,生态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05.1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0%。

全省人均用水量24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86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7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取用新水)231立方米。

省第二、三产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城镇生活污水2005年排放总量为31.66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72.6%,第三产业废水占6.2%,城镇生活污水占21.2%,入河废污水量25.31亿吨。

对全省2467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Ⅱ类水域河长为164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6.6%;Ⅲ类河长367公里,占14.9%;Ⅳ类河长218公里,占8.8%;Ⅴ类河长189公里,占7.7%;劣Ⅴ类河长50公里,占2.0%。

*东、西部地区划分东部盆地区(面积18.6万km2,水资源总量1351.29亿立方米):市、市、市、德阳市、市、市、市、江市、市、市、市、达州市、市、市、市、眉山市、资阳市西部高山高原区(面积29.8万km2,水资源总量1571.31亿立方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市返回目录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比常年偏少的只有、德阳、、市。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通知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通知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8.31•【字号】川发改价格〔2017〕455号•【施行日期】2017.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价格正文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7〕455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扩权试点县(市)发展改革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1080号)有关要求,切实推进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现就我省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我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由于供用水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供水工程基础条件差且缺乏必要的计量设施等原因,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价格水平总体偏低,用水户水商品意识尚未真正建立,客观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既不利于农业节水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挤占了正常的水价调整空间。

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既是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关键,也是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和促进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节水型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总体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抓紧开展农业水价成本监审及定价工作。

要在明晰产权、约束成本的基础上,按照补偿水利工程运行和维修养护成本的原则,合理核定骨干工程和末级渠系水价。

在此基础上,统筹考虑供水成本、用户承受能力,农业供用水管理体制、农业灌溉及计量设施建设、精准补贴机制建立等因素,把握好水价调整幅度和节奏,将农业水价一步或逐步提高到运行维护成本,有条件的地区可提高到完全成本水平。

四川省广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四川省广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23.04.007Vol. 18 No.04 December, 2023第 18 卷 第4期 2023 年 12 月/四川省广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张宇,罗勇,简季(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以四川省广安市为例,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4个方面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从时间角度来看, 2010—2019年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体上分为2个水平,2010—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低级承载力水平,而2016—2019年处于高级承载力水平,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承载力对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时间动态变化有较大贡献;从空间角度来看,与2014年相比,2019年华蓥市由中承载区转变为高承载区,生态环境承载力为主要影响因素,而广安区和前锋区则由高承载区转变为中承载区,主要由2019年广安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社会承载能力和经济承载力下降所致。

关键词:广安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时空变化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in Guang'an City, Sichuan ProvinceZHANG Yu, LUO Yong, JIAN Ji(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Sichuan, China )Abstract: Taking Guang'an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was constructed from four aspects: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Guang'an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trend, the 2010 -2019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with 2010 -2015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at the low level, and 2016-2019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at the high leve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hav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ynamic time change of land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 Guang'a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2014, Huaying City changed from medium bearing area to high bear-ing area in 2019,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a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while Guang'an District and Qian-feng District changed from high bearing area to medium bearing area, mainly due to the declin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social bearing capacity and economic bearing capacity of Guang'an City in 2019.Keywords: Guang'an City;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收稿日期:2023-05-15;修回日期:2023-07-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77144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YFC3000401)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张宇(1999-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3S 技术与数字国土。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05年水资源公报综述一、水资源量二、供用水量三、水质概况四、洪涝、干旱情况五、重大水事综述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深1044.9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059.88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6.8%。

以龙门山~大凉山为分界的全省东西部两貌单元统计*,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8%,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8.0%。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921.0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7%;其中西部地区比常年偏多5.0%,东部地区比常年偏多21.0%。

全省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计算量1.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2922.6亿立方米,是自1999年以来我省水资源总量最为丰沛的年份。

全省114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24.98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2.95亿立方米。

年度全省总供用水量212.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5亿立方米,其中西部地区比上年增加0.02亿立方米,东部地区比上年增加1.93亿立方米。

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0.0%,地下水源占8.0%,其他水源占2.0%;用水量中生产用水占88.9%,生活用水占10.1%,生态用水占1.0%。

全省用水消耗量105.11亿立方米,综合耗水率50%。

全省人均用水量246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286立方米,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37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取用新水)231立方米。

省第二、三产业废水(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和城镇生活污水2005年排放总量为31.66亿吨,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废水占72.6%,第三产业废水占6.2%,城镇生活污水占21.2%,入河废污水量25.31亿吨。

对全省2467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结果,全年期Ⅱ类水域河长为164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6.6%;Ⅲ类河长367公里,占14.9%;Ⅳ类河长218公里,占8.8%;Ⅴ类河长189公里,占7.7%;劣Ⅴ类河长50公里,占2.0%。

*东、西部地区划分东部盆地区(面积18.6万km2,水资源总量1351.29亿立方米):市、市、市、德阳市、市、市、市、江市、市、市、市、达州市、市、市、市、眉山市、资阳市西部高山高原区(面积29.8万km2,水资源总量1571.31亿立方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市返回目录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5年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比常年偏少的只有、德阳、、市。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撤销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7〕11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撤销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7〕112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撤销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撤销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7〕112号成都市、德阳市、内江市、乐山市、宜宾市、阿坝州人民政府:你们报送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温江区金强寿安水厂天师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成府〔2017〕3号)、《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罗江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德府〔2017〕7号)、《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审批广汉市三星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请示》(德府〔2017〕15号)、《内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隆昌县古宇湖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的请示》(内府〔2017〕15号)、《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岷江任家坝和青衣江堰板电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乐府〔2017〕14号)、《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宜宾市涪溪口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请示》(宜府〔2017〕51号)、《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黑水县哈姆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阿府〔2017〕18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成都市温江区金强寿安水厂天师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一)取水口:温江区寿安镇江安河天师堰右岸,天师堰闸门下游950米处(30°52′28″N、103°41′58″E)。

(二)一级保护区:江安河天师堰取水口(30°52′28″N,103°41′58″E)上游950米处天师堰闸门至下游100米的两岸河堤内全部水域;取水口上游950米处天师堰闸门至下游100米,两岸自河堤向内陆纵深50米,但不超过江安河范围内的全部陆域。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年第01期县扶贫基金会会长邹韬四川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张黎明(女)四川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EDP 中心主任、四川孔子教育基金会慈善大使张丽娟(女)四川省慈善总会项目部部长谭晓瑜(女)德阳市慈善会办公室主任蒋启毅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兵(女)甘孜州慈善总会秘书长张黎(女)什邡市慈善会会长陈丽霞(女)德昌县民政局纪检组长唐兴玉(女)安岳县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府发〔2017〕67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四川省作为全国第二批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省份,自2017年12月1日起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为落实好中央关于改革试点的安排部署,进一步搞好试点工作,现将《四川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水资源安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战略需要,对发挥税收杠杆调节作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试点任务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全力做好相关改革试点工作。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建立财政、地税、水行政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畅通上下级部门之间、同级各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渠道和信息通报渠道,为试点运行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要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协调配合,依法加强征管,切实贯彻落实试点政策。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利用多种媒体媒介,广泛宣传推进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实施目标和主要内容,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社会预期,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和舆论环境。

要加强对基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辅导培训,及时解答涉税问题,优化纳税服务。

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供应量分析【图】

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供应量分析【图】

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及地表水、地下水供应量分析【图】水资源如同阳光,空气一样,与人类日常工作、学习、生产等活动相互关联。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现象己经成为国家极为重视的基本问题。

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用水量急剧增长,气候变暖导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大部分山脉冰雪融雪严重,大量冰川消失,雪线升高导致河流源头减少,不少河流因此出现断流现象,在西北内陆的陆间河出现干枯现象。

在城市中,一方面用水激增,地表水过度开发,引发地表水量减少,另一方面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陷,威肋、到人类的正常生活,城市供水和用水结构也因而发生极大的改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6年我国供水总量我6040.16亿立方米,2017年我国供水总量为6043.40亿立方米。

2007-2017年我国供水总量统计图2017年我国华东地区供水总量为1815.4亿立方米,占同期我国供水总量的30.04%;西北地区供水总量为853.3亿立方米,占同期我国供水总量的14.12%;华中地区供水总量为851.0亿立方米,占比为14.08%;华南地区供水总量为764.0亿立方米,占比为12.64%;西南地区供水总量为637.3亿立方米,占比为10.55%。

2017年我国各区域供水总量统计图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我国供水区域分布结构图2017年江苏省供水总量居全国之首,2017年江苏省供水总量为591.3亿立方米,新疆地区供水总量为552.3亿立方米,广东地区供水量为433.5亿立方米。

此外黑龙江、湖南省供应量均在300亿立方米以上。

2017年全国供水量排名前十大省市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2017年我国各省市供水总量统计表:亿立方米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智研咨询整理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部分构成,地下水资源量是指含水层在地下的动态水量,通常用地下水的补给容量表示,中国地下水根据各地区岩层含水的构成和含水岩层地下水储存情况的不同,可以将地下水分为岩溶裂隙溶洞水、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冻土孔隙裂隙水四种类型。

2017年9月四川21个城

2017年9月四川21个城

2017年9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二〇一七年十月一、全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1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9月份总体优良天数比例为98.6%,其中优为60.5%,良为38.1%;总体污染天数比例为1.4%,其中轻度污染为1.4%。

攀枝花、泸州、绵阳、广元、遂宁、内江、乐山、南充、广安、达州、雅安、巴中、资阳、马尔康、康定、西昌达标天数比例最高,均为100.0%;成都、自贡、眉山、宜宾达标天数比例在93.3%至96.7%之间;德阳优良天数比例最低,为90%。

总体优良天数比例环比上升6.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

本月首要污染物以臭氧为主。

图1 2017年9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级别占比图2 2017年9月四川省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统计图3 2017年9月四川省21个城市首要污染物统计9月全省平均气温20.7℃,较常年同期偏高1.0℃;平均月降水量为112.6毫米,较常年偏少12%。

二、污染物超标情况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21个城市,与上月相比,9月二氧化氮月均浓度明显上升,上升20.5个百分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有所上升,分别上升14.0、12.5、17.3、16.6个百分点,臭氧月均浓度有所下降,下降19.9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二氧化硫、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大幅下降,分别下降32.9、34.3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月均浓度明显下降,下降27.3个百分点,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月均浓度略有下降,分别下降9.0、10.0、6.3个百分点。

各项污染物超标情况如下:细颗粒物(PM2.5):污染天数比例为0.5%,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最大日均浓度值为113微克每立方米(自贡市),最大超标倍数为0.51倍;月均浓度值为23.7微克每立方米,环比上升17.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4.3个百分点,最大月均浓度值为42.1微克每立方米(自贡市)。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说明:《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7》中多年平均值统一采用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

综述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41.35mm,折合降水总量4558.49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3.81%,比2016年增加2.18%,属平水年。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607.54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67.1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5.67%。

全省51座大型水库、18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1.72亿m3。

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68.40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0.7%。

生活用水50.81亿m3,占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2.2%。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耗水率52.5%。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

全省水质评价河长9258km,Ⅰ~Ⅲ类河长比例为90.2%,与2016年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评价水库150座,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为57.3%,其中64.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

评价水功能区327个,达标率为74.0%。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图1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2 2017年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二)地表水资源量图3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乐山市811.45-14.22-12.04凉山州587.32-20.83-11.47图4 2017年行政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2017年,从省外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1356.59亿m3。

四川省水利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川省水利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四川省水利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18.04.13•【字号】川水函[2018]380号•【施行日期】2018.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水利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川水函[2018]380号四川省水利厅2017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试行)》(川府发〔2008〕33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编制。

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6个部分。

年报电子版通过四川省水利厅门户网站()全文公开。

(地址:成都市文武路69号;邮编:610017;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一、概述2017年,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学习贯彻《条例》中深入推进、全面展开,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65条,发布政务微博192条,微信公众号37条。

重点公开我厅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情况、重大骨干水利项目建设进展、行政权力等信息。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安全。

做好财政和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我厅2017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和2016年度“三公经费”决算信息,“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公开细化到科目。

(二)加强政策解读回应。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通过“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了解群众呼声,解答群众咨询,宣传水利政策,解决具体问题。

属于我厅职能的,热情解答;不属我厅职能的,提供了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回复群众咨询、解决群众具体困难24个。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水资源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水资源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水资源费有关
问题的通知
【法规类别】水资源
【发文字号】川财综[2017]53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12.28
【实施日期】2017.12.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水资源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财综〔2017〕53号)
水利厅,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根据《
1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四川省水资源公报说明:《四川省水资源公报2017》中多年平均值统一采用1956~2000年系列平均值。

综述201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41.35mm,折合降水总量4558.49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3.81%,比2016年增加2.18%,属平水年。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4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607.54亿m3,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15亿m3,水资源总量为2467.15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5.67%。

全省51座大型水库、181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增加1.72亿m3。

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68.40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0.7%。

生活用水50.81亿m3,占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2.2%。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耗水率52.5%。

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

全省水质评价河长9258km,Ⅰ~Ⅲ类河长比例为90.2%,与2016年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评价水库150座,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为57.3%,其中64.0%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

评价水功能区327个,达标率为74.0%。

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图1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2 2017年行政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二)地表水资源量图3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比较乐山市811.45-14.22-12.04凉山州587.32-20.83-11.47图4 2017年行政区天然年径流深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2017年,从省外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1356.59亿m3。

从我省流出省境的水量3679.04亿m3。

与多年平均比较,2017年入省境水量增加61.63亿m3,出省境水量减180.06亿m3。

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入省境水量增加165.80亿m3,出省境水量增加242.88亿m3。

从水资源二级区看,金沙江石鼓以上入省境水量332.92亿m3、金沙江石鼓以下入省境水量777.99亿m3、岷沱江入省境水量34.83亿m3、宜宾至宜昌入省境水量54.74亿m3、嘉陵江入省境水量129.44亿m3、汉江入省境水量26.67亿m3。

龙羊峡以上出省境水量54.08亿m3、金沙江石鼓以上出省境水量435.86亿m3、宜宾至宜昌出省境水量2581.97亿m3、嘉陵江出省境水量574.89亿m3、汉江出省境水量32.24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四)水资源总量龙羊峡以上135.38 54.27 12.25 054.27m;其余15市人均水资源量均低于全省平均值。

图6 2017年行政区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对照情况1956~201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变化过程见图7。

近年来全省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2001~2017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6.84%,近十年(2008~2017年)水资源总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比较减少5.83%,其中200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处于历史低位,为历年最低。

图7 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变化趋势二、蓄水动态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供水量2017年,全省总供水量268.40亿m3,占年水资源总量的10.8%。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54.60亿m3,占总供水量的94.9%;地下水源供水量11.83亿m3,占总供水量的4.4%,其他水源供水量1.97亿m3,占总供水量的0.7%。

2017年全省总供水量组成见图9。

图9 2017年全省总供水量组成图图10 2017年行政区供水量示意图(二)用水量2017年,全省总用水量268.40亿m3。

其中生活用水50.81亿m3,占用水总量的18.9%;工业用水51.37亿m3,占用水总量的19.1%;农业用水160.42亿m3,占用水总量的59.8%;人工生态环境补水5.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2%。

按水资源分区统计,岷沱江区、嘉陵江区总用水量217.14亿m3,占全省总用水量的80.9%。

其余5个分区总用水量51.26亿m3,占全省总用水量的19.1%。

2017年各水资源二级区用水量见表12。

表12 2017年水资源二级区用水量(三)耗水量2017年,全省用水消耗总量141.02亿m3,总耗水率52.5%。

农业耗水量95.46亿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67.7%,耗水率59.5%;工业耗水量16.97亿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12.0%,耗水率33.0%;生活耗水量23.83亿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16.9%,耗水率46.9%;人工生态环境补水耗水量4.75亿m3,占用水消耗总量的3.4%,耗水率82.0%。

(四)用水指标2017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324m3。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73.0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4.6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404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467。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40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93L/d。

四、水资源质量(一)河流水质2017年,对全省9258公里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其中,全年期Ⅰ~Ⅲ类水河长835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0.2%;Ⅳ~劣Ⅴ类水河长902km,占评价河长的9.8%。

与上年度水质评价成果比较,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上升2.0个百分点。

超标河流河段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类等。

2017年评价河流各水期水质状况见表14及图11。

评价河流水质分布如下:评价河流为Ⅰ~Ⅲ类水质的有金沙江石鼓以上干流及支流,金沙江石鼓以下的干流、雅砻江、安宁河,岷江干流上游、大渡河、青衣江,嘉陵江、渠江、涪江,长江上游干流、汉江任河及黄河流域龙羊峡以上的白河、黑河。

评价河流为Ⅳ~劣Ⅴ类水质的主要是岷江、沱江干流部分河段及其部分支流,安宁河支流海河出口段水质较差,为劣Ⅴ类。

(二)湖泊水质2017年,对邛海和泸沽湖两个湖泊53.88 km2水面进行了水质评价,其中,邛海评价面积为26.88km2,泸沽湖评价面积为27.00km2。

邛海和泸沽湖全年水质类别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两个湖泊营养化程度均为中营养。

湖泊水质类别及营养化程度评价见表15。

(三)水库水质2017年,对省内150座水库进行了水质评价。

按全年期评价,水质达Ⅰ~Ⅲ类的水库有86座,占评价总数的57.3%,水质为Ⅳ~Ⅴ类的水库有47座,占评价总数的31.4%;水质为劣Ⅴ类的水库有17座,占评价总数的11.3%。

(四)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合计32724274.0(五)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2017年,全省共评价城市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58个,其中金沙江石鼓以下6个,岷沱江区26个,嘉陵江区23个,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3个。

水源地全年合格比例达到80%的有52个,占评价总数的89.7%,其中水质合格比例100%的有46个;合格比例低于80%的有6个,占评价总数的10.3%,分别为张家岩水库水源地及化成水库水源地(超标项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古宇庙水库水源地(超标项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另小井沟水库水源地、内江市沱江花园滩水源地、资中县沱江老母岩水源地超标项目均为总磷。

(六)省界断面水质沿河Ⅱ术语解释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

水资源总量指当年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为用水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之和,按受水区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统计。

海水直接利用量另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中。

用水量指各类用水户取用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水量之和。

按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和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四大类用水户统计,不包括海水直接利用以及水力发电、航运等河道内用水量。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其中城镇生活用水由居民用水和公共用水(含第三产业及建筑业等用水)组成。

农村生活用水指居民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制造、加工、冷却、空调、净化、洗涤等方面的用水,按新水取用量计,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水量。

农业用水包括耕地灌溉及林地、园地、牧草地灌溉、鱼塘补水及牲畜用水。

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份河湖、湿地补水,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的水量。

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吸附、居民和牲畜饮水等多种途径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耗水率指用水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

水功能区指为满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域。

水功能区划采用两级体系,一级区划旨在从宏观上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二级区划主要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关系。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发办﹝2013﹞2号)规定的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主要控制项目评价的达标率。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主要控制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湖库营养状态分级: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30 贫营养;30≤TLI(∑)≤50 中营养;TLI(∑)>50 富营养;50<TLI(∑)≤60 轻度富营养;60<TLI(∑)≤70 中度富营养;TLI(∑)>70 重度富营养。

在同一营养状态下,指数值越高,其营养程度越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