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道路选线1复习课程
道路交通与道路规划(上册) 第6章
4. 不得已时,可采用修整、植草皮、种树等措施加 以补救。 5. 条件允许时,以适当放缓边坡或将其变坡点修整 圆滑,以使边坡接近于自然地面形状,增进路容 美观。 6.应进行综合绿化处理,避免形式和内容上的单一 化,将绿化视作引导视线、点缀风景以及改造环 境的一种技术措施进行专门设计。
6.4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1.概述 ( 1)定义:道路景观是指立体线形、构造物形式和色 调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所构成的风景。 是道路、附属设施及道路周边环境中的客观景物在人 们(使用者)主观感受中的体现。 (2)道路基本功能 ▲交通功能▲ 空间功能▲ 景观形象功能▲生态功能
4.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公路,应与周围环 境、景观相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注意保护原有 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 .深入调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避开不良地 质地段。 6 .重视环保,减少污染。
定线是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 “路线带”(或叫定线走廊)的范围内,结合细部地 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面的合理安排, 确定并通常实地定出道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过程。
(二)平、纵线形组合设计要点:
2. 直线与纵断面的组合 (1)平面直线与纵素 (凸凹型直线)
直线上一次变坡是很好的平、纵组合,从美学观点讲以 包括一个凸型竖曲线为好,而包括一个凹型线次之; 直线中短距离内二次以上变坡会形成反复凸凹的“驼峰” 和“凹陷”。
①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 竖曲线。 平竖曲线顶点重合,且平包竖。竖曲线的起终点最 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 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 弧段之内。
平 、 竖 曲 线 重 合 如 果 平 曲 线 的 中 点 与 竖 曲 线 的顶 (底)点位置错开不超过平曲线长度的四分之一时, 仍然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外观。
第六章 选线与定线
1.地形特点
①地面坡度平缓,相对 高差较小(地面横坡, 相对高差小于30m)。 路线纵坡不受限制。
②一般多为耕地,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障碍多。
除泥沼、淤泥、河谷漫滩、草原、戈壁、沙漠等外多为耕 地,良田多,土地贵;居民点较密,各种建筑物分布广。
③沟渠密布,河 网池塘多
一、影响路线方案的因素 1.道路的功能(意义和作用)--主要因素 高速、一级公路除必须经过的控制点外,不宜过多靠近城镇, 路线宜顺直短捷,区域性公路尽量靠近或经过经济控制点。 2.政治经济控制点—重要因素 主要的政治经济控制点,必须考虑通过,困难时,与支线连 接方案比较。 3.沿线自然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等级变化) 4.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的影响—一定程度影响
设计标准或设计水平
5.其它 与景点、文物、名胜等的联系
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走向选择
路线方案:是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和道路的功能,考虑社会、经济 因素和复杂的自然条件等拟定的路线走向。 目的是合理地解决设计道路的起迄点和走向。 据点:公路网规划所规定的或上级部门所指定的一条路线的起终点和 中间必经重要城镇或地点。 走向:一系列据点的连线。两个据点之间常有若干可供选择的不同走 向。 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解决拟建项目起、终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问题。
技术设计阶段应在初步设计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补充收集技术设计所需 的基础资料,测量影响路线线位的控制点和控制断面,采用纸上定线并进 行现场核对。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一步补充收集基础资料,测量影响路线线位的控 制点和控制断面,根据控制要素进行纸上定线并现场核对,测量放线,并 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二、平原区选线
(4)与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就路线走廊、重要桥梁、隧道方案及 互通式立交的设置等重大事项作进一步协调,基本确定路线走廊方案。 (5)重点考虑路网结构布局合理、路线顺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 便区域交通出行、建设条件(地形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建设环境及施 工难易程度等)、环境影响和占用农田、主要工程数量和投资规模、路 线平纵面设计总体技术指标、公路养护、综合管理及运营效益、地方 政府及民众意见,综合进行路线方案比选。 (6)根据不同的路线走廊方案ꎬ在 1:1万地形图(大型控制性工程可采 用 1:5000地形图)上进行概略总体设计。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 隧道、立交、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估算工程数量,进行投资估算。 (7)推荐路线走廊方案及主要控制点,并推荐路线走廊方案主要技术 指标及工程规模。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选线PPT课件
❖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对路线的各个方案进行 论证、比选,从而确定最优路线方案;
❖ 2.路线设计时要考虑技术指标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做到行车安全、舒适,满足技术指标,造价低;
❖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 4.选线时应保护原有自然状态,路线与周围环境、
景观相协调,处理好历史文物遗址; ❖ 5.选线时注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对于不
51
52
直穿峡谷的路线的布设方法
❖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 连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都必须坚持 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可能的方 案。
9
野外调查的内容
❖ (1)落实各“据点”的位置,路网中规划Βιβλιοθήκη 控制 点必须变动的,报有关部门审定。
❖ (2)对路线、大桥、隧道均提出推荐方案。 ❖ (3)分段提出采用技术标准和主要技术指标的意
通量以及设计、施工和运营资料。 ❖ (4)路线行经地区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方
面的有关资料。 ❖ (5)路线行经地区的城镇、工矿、铁路、航空、水利
建设和规划资料。 ❖ (6)与路线方案有关的统计资料。
8
❖ 2.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 在小比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 形图上,结合搜集的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 能的路线走向。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推荐 方案。
❖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 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 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方针的体现。
道路选线课件
6.1.2 选线的步骤 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总体布局: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 小比例尺 : ~ : 万地形图 2.逐段安排:路线带选择 .逐段安排: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 定出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 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 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地形图 : ~ : 比例尺) 比例尺 3.具体定线 .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 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进行平、 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6.3.3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2. 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 (1)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 )指定的特大桥是路线基本走向的控制点。 (2)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 )大桥原则是应服从路线基本走向,一般作为路线走向的控制点。 (3)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 )中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 ( 4)一般情况下 , 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 , 桥梁和引 ) 一般情况下,桥位中线应尽可能与洪水的主流流向正交, 道最好都在直线上。 道最好都在直线上。
6.3.3 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4. 注意土壤水文条件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高地布线。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高地布线。 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应尽可能沿接近分水岭的地势较高处布线。 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 当路线遇到面积较大的湖塘、泥沼和洼地时,一般应绕避; 如需要穿越时,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并采 如需要穿越时, 应选择最窄最浅和基底坡面较平缓的地方通过, 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 取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的确定。
公路选线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测量学是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观测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测量学分为: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海洋测绘学、工程测量学、制图学测量学的基础知识: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合力称为重力,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与水准面相切的平面称为水平面,其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外业所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测量的基本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地面位置可用: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某点沿着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高差与起算点无关。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在半径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工作时,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但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测量工作中将地球表面的形态分为地物和地貌两类;人工建筑物、道路、地面上河流水系等称为地物;而地面高低起伏的山峰、山沟、谷地等称为地貌。
地物和地貌总称为地形。
测量工作在布局上遵循“有整体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
控制测量是只能在整个测区内选定若干个具有控制意义的点,采用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定这些点的位置,并作为下一步进行测量的依据。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又分为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道路勘测第6章
2).山腰线 平面转角较多,纵面较为平 缓。
• 3).越岭线
平纵指标较低。
• 4).山脊线 • 平纵指标相对较高,构筑物较少。
2.布线要点
1).沿溪线(沿河线) 选岸,定高,跨河。以纵面为主安排 路线。
• 2).山腰线 • 避让地质地 形不利地段。以平面 为主安排路线。
• 3).越岭线 • 选垭口,定 标高,多展线。以纵 面为主安排路线。
1.基本特征
(1)自然特征 地面起伏大,自然坡度20度以上,相对 高差200米以上,地形、地质复杂,河流比 降大,洪水暴涨暴落,气候多变,季节和 昼夜温差大。 (2)路线特征 平纵横受限很大,平纵技术指标较低。
按路线行经地形来分, 可有四种路线: 1).沿溪线(沿河线) 平纵指标相对较 高,排水构筑物较多, 受洪水威胁较大。
(6). 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 (7).多方案比较选择
6.2 路线方案比较
1.原则性的方案比较 从路线建设的意义、性质、在路网中的 作用、造价、技术标准等大的方面进行比选。
2.详细的方案比较 (1)技术指标的比选 主要是平纵面技术指标的比选。 (2)经济指标的比选 工程量、投资、效益的比选。
6.3 平原地区公路选线
图6.40城市用地平面布局示意图
1—水厂;2—公园;3—码头;4—火车站;5—机场
图6.41式路网
图6.33 成都市道路系统图
图6.34 单中心与多中心城市放射环型路网结构
图6.35 重庆市区干道系统
(3)自由式路网 (4)混合式道路网
图6.36 北京道路系统
2.城市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 (1)非直线系数
图6.37 方格网式路网
图6.38 放射式路网
(2)道路网密度
公路选线资料
2018/10/19
7
三 、 选 线 的 一 般 原 则 1. 路 线 的 基 本 走 向 必 须 与 道 路 的 主 客 观 条 件 相 适 应 限 制 和 影 响 道 路 基 本 走 向 的 因 素 很 多 , 但 归 纳 起 来 可 有 主 观 和 客 观 条 件 两 类 。 主 观 条 件 是 指 设 计 任 务 书 ( 或 其 它 文 件 ) 规 定 的 路 线 总 方 向 、等 级 及 其 在 道 路 网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客 观 条 件 是 指 道 路 所 经 地 区 原 有 交 通 的 布 局 (如 铁 路 、 公 路 、 航 道 、 航 空 、 管 道 等 ), 城 镇 、 工 矿 企 业 、 资 源 的 状 况 , 土 地 开 发 利 用 和 规 划 的 情 况 以 及 地 形 、 地 质 、 气 象 、 水 文 等 自 然 条 件 。 上 述 主 观 条 件 是 道 路 选 线 的 基 本 依 据 , 而 客 观 条 件 则 是 道 路 选 线 必 须 考 虑 的 因 素 。 选 线 人 员 要 从 各 种 可 能 方 案 中 选 择 出 一 条 最 优 的 路 线 方 案 , 就 要 充 分 考 虑 上 述 条 件 对 道 路 的 影 响 , 使 之 相 适 应 。 2. 正 确 掌 握 和 运 用 技 术 标 准 在 工 程 数 量 增 加 不 大 时 , 应 尽 量 采 用 较 高 的 技 术 标 准 。 不 要 轻 易 采 用 较 低 指 标 或 极 限 指 标 也 不 应 不 顾 工 程 数 量 增 加 , 片 面 追 求 高 指 标 。 路 线 布 设 , 应 在 保 证 行 车 安 全 、 舒 适 、 快 速 的 前 提 下 , 做 到 工 程 数 量 小 , 造 价 低 , 运 营 费 用 少 , 效 益 好 , 并 有 利 于 施 工 和 养 护 。
6-道路选线
二、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1.路线的基本走向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主观条件——设计任务书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在公路 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公路选线的基本依据)。 客观条件——所经地区的交通的原有布局,城镇、工矿企业、 资源状况,土地开发利用以及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 然条件(是选线时必需考虑的因素)。
优点:路线走向明确;线形好;施工养护运 营条件好;服务性好;傍山隐蔽,利于国防。
2)越岭线路线特征
公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时布设的路线
① 特点:高差大,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 线的安排;
② 优点:布线较为灵活;不受洪水威胁; ③ 缺点:线形差、指标低、线位高,施工、运营条件、
服务差;隐蔽性差,不利于国防。 ④ 主要问题:垭口选择、过岭标高的确定和垭口两侧路
K48
K49
蟹湖
学校
钟弯
和丰
湖
图
平原区路线布设示意图
2、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①兼顾路线顺直和少占耕地; ②解决好路线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 ③注意筑路与造田、护田相结合; ④河渠地带,可争取河岸布线.
路线和农业的关系
3.正确处理路线与城镇的关系
国防公路与高等级的干道:采取绕避的方式远离城 镇,必要时还应考虑采用支线联系;
第二节 平原区选线
一、平原区基本特征 1.自然特征
地形特征:地面平坦、坡度平缓;耕地较多;居民点、建
筑设施较密;在天然河网、湖区有较多湖泊、水塘和河岔 等;
地质和水文条件特点:不良地质现象较少,会有软土和沼
泽地段;地下水位较高,河流较宽阔,河床低浅。
2、路线特征
平面线形短捷顺直,以直线为主体线形,弯道转 角较小,平曲线半径较大;纵坡平缓,以矮路堤 为主。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 道路选线方法
四、路线方案比选的方法与步骤 The method and step of route project selection
1、搜集与路线方案有关的规划、计划、统计资料及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航测图、水文、地质、气象等资 料。
2、根据确定了的路线总方向和公路等级,先在小比 例尺(1:50000或1:100000)的地形图上,结合搜集的 资料,初步研究各种可能的路线走向。研究重点应放在 地形、地质、地物复杂、外界干扰多、牵涉面大的段落。 比如可能沿哪些溪沟,越哪些垭口,路线经城镇或工矿 区时,是穿过、靠近、还是避开而以支线连接等,要进 行多种方案的比选,提出哪些区段应进行实地踏勘。
3、按室内初步研究提出的方案进行实地调查,连 同野外调查中发现的新方案,对进行实地调查的各比 选方案,必须坚持跑到、看到、调查到,不遗漏一个 可能的方案。
4、分项整理汇总调查成果,编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为上级编制或补充修改设计任务书提供依据。
五、路线方案比选示例 The case of route project selection
4、第二方案路线虽然最短,但与第一方案比较,用 地较多,造价高于第一方案273万元,实地调查发现 与铁路严重干扰,施工运营均有影响;
路线方案比选示意图
比较内容
通过县(市) 路线长度
其中:新建
改建
地形:平原、微丘
山岭、重丘
用地
工
上方
程 数
石方
量 次高级路面
大、中桥
小桥涵洞挡墙源自隧道钢材材
木材
料
水泥
劳动力
总造价
比较结果
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
单位 个 km km km km km km2 ×104m3 ×104m3 km2 m/座 m/座 道 m3 m/处 t m3 t 万工日 万元
第六章 道路定线(1)
①经济性控制点
这类点,主要在路线穿过斜坡地带, 这类点,主要在路线穿过斜坡地带,考虑横向填挖 平衡或横向施工经济(有挡土墙及其它加固边坡时) 平衡或横向施工经济 ( 有挡土墙及其它加固边坡时 ) 因 素而确定的小控制点。 II---II中线位置 ---II中线位置, 素而确定的小控制点 。 如 图 7-1 中 II---II 中线位置 , 使挖方面积和填方面积大致相等, 使挖方面积和填方面积大致相等 , 这时的线位即为经 济控制点。 济控制点 。 由于这类点仅从横向施工经济出发控制线 它只能作为穿线定点的参考位置。 位,它只能作为穿线定点的参考位置。
穿线定点
注意保证行车视距。确定交点位置时, (3)注意保证行车视距。确定交点位置时,应尽量避免 交点正对山嘴或其它障碍物。 交点正对山嘴或其它障碍物。 注意力求平面线形指标均衡,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4)注意力求平面线形指标均衡,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长直线尽头应尽量避免设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尽头应尽量避免设小半径曲线 ; 路线绕避障碍 物时,要及早转向,以使线形舒顺均衡。 物时,要及早转向,以使线形舒顺均衡。 路线平面弯曲要与纵面起伏相适应协调。 (5)路线平面弯曲要与纵面起伏相适应协调。在定线中 既要防止由于路线平面过直使纵面起伏很大, 既要防止由于路线平面过直使纵面起伏很大 , 造成大 填大挖现象,又要避免只求纵面平缓, 填大挖现象 , 又要避免只求纵面平缓 , 而使平面随弯 就弯线形很差现象。在复杂地形地段, 就弯线形很差现象 。 在复杂地形地段 , 可结合纸上移 线来求得平、纵面协调的线形。 线来求得平、纵面协调的线形。 长下坡尽头应避免急弯,以利行车安全。 (6)长下坡尽头应避免急弯,以利行车安全。 定线应同时考虑纵面线形指标, (7)定线应同时考虑纵面线形指标,尽量少用或不用极 限纵坡,越岭线要避免反坡。 限纵坡,越岭线要避免反坡。
道路工程-选线 PPT课件
第二节 路线方案选择
▪ 一、影响路线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 ▪ 1.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国家或地方建设
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改革开放、综合利用等重要 方针的体现。 ▪ 2.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 与沿线工矿、城镇等规划的关系,以及与沿线农田水利等建 设的配合及用地情况。 ▪ 3.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的影 响;路线长度、筑路材料来源、施工等件以及工程量、三材 (钢筋、木材、水泥)用量、造价、工期、劳动力等情况及 其对运营、施工、养护等方面的影响。 ▪ 4.其他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 等。
1. 旧路改建为一级、二级公路:尽量利用旧路。 处理好充分利用与积极改造的关系
2. 新建高速公路:保留原路。 ▪(六)尽量靠近建筑材料产地
12
第四节 山岭区选线
根据线路所在位置,山岭区选线布局分为三种:沿河 线、越岭线、山脊线
13
一、沿河(溪)线
14
(一)路线布局 1.河岸选择 1)地形、地质条件:路线应选在地形宽坦,有台地可利用,
20
▪ 高线的优点: ▪ 不受洪水侵袭,废方较易处理。
缺点:由于高线一般位于山坡上,路线必然随山势曲折弯 曲,线形差,工程大; 遇缺口时,常需设置较高的挡土墙 或其他构造物; 如避让不良地质和路线跨河,都较低线困难。
综合评价: 一般讲,低线优点较多,在满足规定频率的设计水位的前
提下,路线越低工程越经济,线形标准也越高
支沟较少、较小,水文及地质条件良好的一岸。
15
2)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在不影响路线整体布局的前提 下,尽可能选择阳坡和迎风的一岸。
3)考虑城镇及居民点的分布:除国防公路外,一般路线应 尽可能选择村镇较多、人口较密的一岸,其他如对革命史迹、 历史文物、风景区等要创造便于联系的条件。
道路勘测设计(选线)PPT课件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 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 线带,也称路线布局。(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 3.具体定线 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 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 作。
26
6.4 山岭区选线
山岭区特征: 地形方面:地面横坡陡、高低起伏大、地形变化复杂; 路
线在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 地质方面:山区土层薄,岩层厚,岩层产状和地质构造变
化复杂 气候方面:山区暴雨多,山洪急,溪流水位变化幅度大。
➢ 沿河线、山腰线、越岭线、山脊线
27
一、沿河(溪)线
定义:沿河(溪)线是沿着河
在天然河网湖区,还具有湖泊、水塘、河流多等特点; 路线纵坡及曲线半径等几何要素比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技术标 准; 易受当地自然条件和地物的障碍以及支农需要,选线要考虑 多方面因素。
19
平原区地形对路线的限制不大,基本线形应是短捷顺 直。(大戈壁滩、沙漠、草原)
但一般地区,农田密布,灌溉渠道网纵横交错,城镇、 工业区较多,居民点较稠密。
▪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下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 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 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 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 2)山岭、重丘地形
▪ (1)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 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 地形限制。
第六章 道路选线ppt课件
三.山脊线
1、山脊线概念
大体上沿分水岭布设的道路,称为山脊线。 延续而又平直的山脊通常是很少见的,较长的山脊线也很少,普通是作 为越岭线的中间衔接段或沿河〔溪〕线的比较线而思索。
2、山脊线的地形特点
高山地域的分水岭经常是峰峦、垭口相间陈列,有时相对高差很大,这 种地形的山脊线,那么为一些较低垭口所控制,道路须沿分水岭的侧坡在垭 口之间穿行,线位大部分设在山腰上。
跳转到第一页
二、道路选线的普通原那么
多方案论证、比选的的原那么 造价低、规范高的原那么 与农田根本建立相配合的原那么 环境维护的原那么
严重不良地质路段绕避的原那么 因地制宜的原那么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全面规划 在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上选择各种能够的方案 2.逐段安排 在1∶1000--1∶5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展 3.详细定线 平、纵、横综合设计,详细定出道路中线
跳转到第一页
⑶ 桥位选择 跨支流的桥位选择,普通属于部分方案问题,而跨主河的桥位选择多属于道路规划 的问题。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如图 6-8,在“s〞形 河段腰部跨河, 以争取桥轴线与 河流成较大交角 。本例是个中小 桥,采用斜桥方 案,那么更有利 于道路配合。
② 如图 6-9,在河弯附 近选择有利位置 跨越。但应留意 河弯水流对桥的 影响,采取防护 措施
跳转到第一页
⑵.小桥涵位置应服从道路走向,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的情况,可采取 改河措施或改移道路,调整桥轴线与流向的夹角,以免过分添加施工困难和加大工程 投资,选线时应全面比较确定。
⑶.道路跨河建筑渡口时,应在道路走向根本确定后选择渡口位置。渡口要避开浅 滩、暗礁等不良地段,两岸地形应适宜建筑码头。
道路勘测设计第六章选线PPT培训课件
整 体 式 断 面
(2)分离式断面
(1)同一平面布线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
同一平面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是指左右路幅采用同一条中 线,分离式路基的设计仅仅体现在纵断面设计方面。
①河(沟)地段布线
分 离 体 式 断 面
②斜坡地段布线 ③地形起伏较大地段布线
(2)分离式断面
(2)不同平面布线条件下的分离式路基 ①同一走廊带布线时的分离式路基
②不同走廊带布线时的分离式路基
二、选线的步骤和任务
选线的任务: 就是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出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经济 合理的最优方案。 选线的过程: 分阶段从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过程。 选线的步骤:
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带的选择 具体定线
1、路线方案选择
目的: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 基本走向的问题。
二、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一)线形应顺直、短捷
平原区地形平坦,应力求使路线顺直、短捷,没有理由时 ,不应随意转向,但也不能片面追求长直线。应注意高、低标 准的过渡。
(二)正确处理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1.尽量做到少占农田,不占高产田。 从选线的角度考虑要尽量做到少占和不占高产田。但也要 防止为了不占某块良田,使路线弯弯曲曲,导致路线标准降低 。
2.小桥涵(跨径小于等于20米) 小桥涵的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不要过多考虑小桥涵跨河 位置,一般可能出现斜交。但遇到斜交过大或河沟过于弯曲 时,可采取改移河道或改移路线进行适当调整。 改移路线是使斜交角度不要过大。 改移河道的做法在河沟过于弯曲的情况下有时也采用,但 改移长度和数量不应过大。
(五)注意土地水文条件
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7.正确应用整体式断面和分离式断面。 (1)整体式断面
在自然条件较为良好的地区,整体式路基是路幅设计的首 选方案。
道路勘测第6章-PPT精选
2.城市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 (1)非直线系数
图6.37 方格网式路网
(2)道路网密度
图6.38 放射式路网
图6.39 放射环式路网
(3) 道路面积密度
式中 Bi——为某一类道路的宽度(km); Li——为宽为Bi的道路长度(km); F——为道路所服务的城市用地面积(km2)。
劳力。
(2)步骤 由面到带,由带到线。
1).全面布局 解决基本走向,确定主要控制点。
2).逐段安排 在各主要控制点间加密小控制点。
3).具体定线 在小控制点间确定路线具体位置。
3.选线的一般原则
(1). 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 条件相适应
(2). 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3). 注意与农业配合 (4). 重视水文、地质问题 (5).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6). 综合考虑路与桥的关系 (7).多方案比较选择
路线。
• 2).山腰线
•
避让地质地
形不利地段。以平面
为主安排路线。
• 3).越岭线
•
选垭口,定
标高,多展线。以纵
面为主安排路线。
• 4).山脊线
•
选垭口,选侧坡。
6.5 丘陵区路线
1.基本特征 (1)自然特征
地面起伏,丘岗连绵,相对高差20~200米。
(2)路线特征 平面弯曲,纵面起伏。
第6章 公路选线与城市道路网规划
定义: 选线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
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 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位 置的过程
第一节 选线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要求 既要使路线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以保
证行车的安全,舒适和畅通,又要求工程 量较小,造价较低,运营和养护费用较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选线用电子计算机和自动绘图仪代替人工去作 大量、繁重的计算、绘图、分析比较工作,这样,能 使选线方案更为合理、省工省时,已成为今后公路选 线的发展方向。
3.注意与农业配合
选线时要处理好道路与农业的关系。注意与农业基本 建设的配合,做到少占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 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圆(如橡胶、茶林、果圆等)。 并注意与修路造田、农田水利灌溉、土地规划等相结 合。
选线的一般稳定影响极大,选线时 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 们对道路的影响。
第六章-道路选线1
二、选线的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
1)实地选线
实地选线是由选线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在现场实地进行勘察测量,经过反复比较,直接选定 路线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选线方法。
其特点是简便、切合实际;实地容易掌握地质、地 形、地物情况,作出的方案比较可靠;定线时一般不 需要大比例尺地形图。但是,这种方法野外工作量很 大,体力劳动强度大,野外测设工作受气候季节的影 响大;同时,由于实地视野的限制,地形、地貌、地 物的局限性很大,使路线的整体布局有一定的片面性 和局限性。实地选线适用于一般等级较低、方案比较 明确的公路。
纸上选线(续)
纸上选线的一般步骤是:
(1)实地敷设导线; (2)实测地形图(可用人工或航测法); (3)纸上选定路线; (4)实地放线。
随着航测技术的发展,纸上选线方法开始广泛运用; 特别对于高等级公路和地形地物及路线方案十分复杂 的公路更为适用。
3)自动化选线
随着航测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将航 测和电算相结合的自动化选线方法已研制成功。
路线布局,是关系到公路“命运”的根本问题。总体 布局如果不当,即使局部路线选得再好,技术指标确 定得再恰当,仍然是一条质量很差的路线。因此,在 选线中,首先应着眼于总体布局工作,解决好基本走 向问题。全面布局是通过路线视察,经过方案比较来 解决的。
选线的一般步骤(续)
2)逐段安排
这是在路线基本走向已经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控制点, 解决路线局部方案的工作。即是在大控制点间,结合地形、地质、 水文、气候等条件,逐段定出小控制点。例如,翻越同一山岭垭 口后是从左侧展线下山,还是从右侧展线下山,沿一条河是仅走 一岸还是多次跨河两岸布线等等都是属于局部方案问题。逐段安 排路线是通过踏勘测量或详测前的察看路线来解决的。
3)具体定线
这是在逐段安排的小控制点间。根据技术标准结合自然条件, 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反复穿线插点,具体定出路线 位置的工作。这一步更深入、更细致、更具体。具体定线由详测 时的选线组来完成。
三、选线的一般原则
1.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道路的主客观条件相 适应
限制和影响道路基本走向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可 有主观和客观条件两类。主观条件是指设计任务书(或 其它文件)规定的路线总方向、等级及其在道路网中的 地位和作用。客观条件是指道路所经地区原有交通的 布局(如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管道等),城镇、工 矿企业、资源的状况,土地开发利用和规划的情况以 及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
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泥沼等严 重地质不良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的路线, 应慎重处理,一般情况下应尽量绕避,必须穿过时, 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 程措施。
选线的一般原则(续)
5.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保工作,重视生态平衡,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选线时应综合考虑由道路修建、汽车交通 运行所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 并注意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严禁损坏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3)占地、拆迁房屋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4)路线布局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 现有设施造成分割而引起的影响。 5)噪音以及对大气、水源、农田污染所造成的影响; 6)充分考虑对破坏自然景观、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防治措施及其实施 的可能性。
2.选线的一般步骤
一条道路路线的选定是经过由浅入深、由轮廓到局部、由总体到具 体、由面到带进而到线的过程来实现的,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
1)全面布局
全面布局是解决路线基本走向的全局性工作。就是 在起讫点及中间必须通过的据点寻找可能通行的“路 线带”,并确定一些大的控制点,连接起来即形成路 线的基本走向。例如,在起讫点及据点间可能沿某条 河,越某座岭;可能走这一岸,也可能走另一岸。这 些都属于路线的布局问题。
选线的一般方法
2)纸上选线
是在已经测得的地形图上,进行路线布局、方案比 选,从而在纸上确定路线,将此路线再放到实地的选 线方法。
其特点是野外工作量较小,定线不受自然因素干扰; 能在室内纵观全局,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条件,综 合平衡平、纵、横三方面因素,所选定的路线更为合 理。但纸上定线必须要有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地形图 的测设需花费较大的工作量和具备一定设备。纸上选 线的地形图若用航空摄影成图可大大缩短成图时间。
上述主观条件是道路选线的基本依据,而客观条件则 是道路选线必须考虑的因素。选线人员要从各种可能 方案中选择出一条最优的路线方案,就要充分考虑上 述条件对道路的影响,使之相适应。
选线的一般原则(续)
2.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
在工程数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标 准。不要轻易采用较低指标或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 程数量增加,片面追求高指标。路线布设,应在保证 行车安全、舒适、快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数量小, 造价低,运营费用少,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