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上课教案:脂肪烃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3第一单元脂肪烃学案含解析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3第一单元脂肪烃学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55bedcdaaea998fcd220e73.png)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烃的基本知识 1。
烃的分类烃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其中脂肪烃的分子中一定不含有苯环,芳香烃的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
根据脂肪烃的结构,人们把脂肪烃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全部为碳碳单键,其中的碳原子皆为饱和碳原子.如:烷烃.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双键和叁键等不饱和键的脂肪烃,其中的碳原子有不饱和碳原子。
如:烯烃、炔烃. 2。
常见的脂肪烃⎪⎩⎪⎨⎧⎩⎨⎧炔烃烯烃简称不饱和烃不饱和脂肪烃乙烷甲烷烷烃简称饱和烃饱和脂肪烃脂肪烃)(),(:)( 二、脂肪烃的性质 1。
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即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注:①所有烷烃均难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
②常温下烷烃的状态:C 1—C 4 气态 C 5—C 16 液态 C 17—固态 (2)化学性质①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CH 3CH 3+Cl 2CH 3CH 2Cl+HCl可逐步取代,所得有机产物有:C 2H 5Cl 、C 2H 4Cl 2、C 2H 3Cl 3、C 2H 2Cl 4,C 2HCl 5、C 2Cl 6,其中氯乙烷为其一氯代物,以上物质均称为氯代物。
取代反应:像烷烃的卤代反应那样,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与氧气的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C n H 2n +2+213+n O 2−−→−点燃nCO 2+(n+1)H 2O知识总结不同的烃,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有所不同。
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越低的烃,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在所有烃中,烷烃(特别是甲烷)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相应的其他烃都低。
因此人们倾向于选用烷烃,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作燃料。
2.烯烃、炔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烯烃: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a 状态:g→l→s;b 沸点:逐渐升高;c 密度:逐渐变大(但小于1 g·cm -3). 常温常压下,n≤4的烯烃为气态。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的性质》名师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的性质》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1bd3276a20029bc642d35.png)
第一单元脂肪烃脂肪烃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化学2中已经简单学习了烷烃和烯烃的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
本节课在复习乙烷和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迁移能力,从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线索,将烷烃与烯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有机物结构(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思维能力与按类别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隐藏在其中,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层层深入、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合理性及有序性等方面能力进行逐步培养,力图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重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五、教学难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六、教学过程【过渡】:那他们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师】1、通常状况下,它们很稳定,跟酸、碱及氧化物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
【过渡】:但是烷烃能够在点燃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
例如:甲烷可以在氧气中点燃。
请同学试着写出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非常好。
其实烷烃除了能在氧气中点燃以外,还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设问】:那什么又叫取代反应呢?【投影】:反应方程式并讲解。
【投影】:练习。
【学生】:CH4 + 2O2 CO2 + 2H2O【学生】: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教师引导,并且启发学生学习烷烃的物理性质。
新苏教版选修5化学同步讲义:脂肪烃的性质
![新苏教版选修5化学同步讲义:脂肪烃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31bc753783e0912a2162a6c.png)
第一单元⎪⎪ 脂肪烃第一课时 脂肪烃的性质[课标要求]1.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
,1.烃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是否含有苯环⎩⎪⎨⎪⎧脂肪烃:不含苯环芳香烃:含有苯环(2)脂肪烃的分类⎩⎪⎨⎪⎧不饱和烃:含有双键或叁键等不饱和键的脂肪烃饱和烃:不含不饱和键的脂肪烃,如烷烃(3)链状烃:烃分子中碳和碳之间的连接呈链状,可以含有支链。
(4)环状烃:烃分子中含有碳环。
分子中含有的碳环不是苯环的烃,称为脂环烃,如环己烷 。
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一类碳氢化合物,称为芳香烃,如苯 。
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1.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不含苯环的烃称为脂肪烃。
脂肪烃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其中烷烃属于饱和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属于不饱 和烃。
2.饱和烃(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特点是“一上一下”;不饱和烃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特点是“只上不下”。
3.单双键交替的烯烃(共轭二烯烃)可以按物质的量1∶1与溴发生1,4-加成或1,2-加成。
也可以按物质的量比1∶2与溴发生1,2,3,4-加成。
烃的分类和脂肪烃的物理性质烷、苯等均为液体,1 mol 的该物质其体积不等于22.4 L 。
1.下列不属于脂肪烃的是( ) A. B .C. CH 3—CH 3D. CH 3—CH===CH 2解析:选B A 中不存在苯环,属于脂肪烃;B 中含有苯环,属于芳香烃;C 项属于烷烃,D 属于烯烃,都属于脂肪烃。
2.①丁烷 ②2-甲基丙烷 ③正戊烷 ④2-甲基丁烷 ⑤2,2-二甲基丙烷,它们的沸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④>③>②>① C .③>④>⑤>①>② D .②>①>⑤>④>③解析:选C 丁烷和2-甲基丙烷碳原子数为4, 正戊烷、 2-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丙烷碳原子数都为5,2-甲基丙烷含支链,丁烷不含支链,故沸点:丁烷>2-甲基丙烷。
苏教选修5脂肪烃(2)教案
![苏教选修5脂肪烃(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9e454652d380eb63946d4d.png)
人教选修5脂肪烃(2)教案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要比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多。
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结构式:[板书] 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
[讲]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
[随堂练习]以乙炔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
[讲]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
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常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重油再进行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凡士林、石蜡等。
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了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脂肪烃》教案1(苏教版选修5)
![《脂肪烃》教案1(苏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06c03dfab52acfc788ebc907.png)
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②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比照;善于用于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根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交流与讨论]P40完成P40图2-1结论:P40见课件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响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响:加成反响:聚合反响:[拓展视野]丙稀与氯化氢反响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响方程式:烷烃和烯烃结构比照P42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响3、烯烃的顺反异构体观察以下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 思考:以下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A CH 2=CHCH 3B CH 2=CHCH 2CH 3C CH 3CH =C(CH 3)2D CH 3CH =CHCl 4、炔烃 ①结构: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 实验装置: 本卷须知: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思考: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 〔1〕〔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3〕H 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4〕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1、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响剧烈,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反响;2、反响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3、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和球形漏斗的下口;4、关闭导气阀后,水蒸气仍与电石作用,不能到达“关之即停〞的目的.③乙炔的化学性质: a. 氧化反响(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完全氧化 2C 2H 2 + 5O 2—→ 4CO 2 + 2H 2O〔2〕被氧化剂氧化:将乙炔气体通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 、加成反响将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与溴发生反响。
2024年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第1课时脂肪烃的类别、烷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
![2024年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第1课时脂肪烃的类别、烷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cb4de99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7.png)
-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教学过程调控
-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 适时进行课堂小结,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
2. 烷烃的结构特点
- 烷烃分子结构仅含有碳氢单键,具有饱和碳原子的特点。
- 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每个碳原子都连接着相同数量的氢原子。
- 烷烃的碳原子排列成直链或支链状。
3. 烷烃的性质
- 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均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或液体,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 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在常温下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热能。
2.新课导入:介绍脂肪烃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烷烃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烷烃的命名规则和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5.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观察烷烃的燃烧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脂肪烃的类别和烷烃的特点。
6. 脂肪烃的制备方法
- 实验室制备:通过有机合成反应,如醇的催化脱水、卤代烃的消除反应等。
- 工业制备:通过石油炼制过程,如裂解、裂化等。
7. 脂肪烃的应用
- 烷烃:用作燃料,如天然气、石油气等。
- 烯烃:用于生产塑料、合成纤维、药物等。
- 炔烃:用于生产化学品、合成橡胶等。
板书设计
1. 重点知识点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脂肪烃》教案5(选修5)
![《脂肪烃》教案5(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9338ae92011ca300a7c39000.png)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掌握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照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2.通过展示模型,来讲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教学过程【回忆甲烷、乙烯】1.回忆甲烷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2.阐述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并写出它们的通式烷烃:烯烃:【引申】单烯烃:;多烯烃。
【思考与交流】〔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2—2,进行讨论并作图〕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比较1.列表比较:2.画出以下曲线图二.化学性质的比较1.烷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响〔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火焰,并伴有。
〔3〕分解反响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烯烃的化学性质〔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响〔双键的复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响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响〔特征性质〕①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水的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溴化氢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响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响方程式:【引申】〔4〕烯烃的自身加成聚合反响 — 加聚反响 观察反响 书写丙烯的加聚反响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响的通式是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观察以下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小结】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2第三单元第1课《脂肪烃》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2第三单元第1课《脂肪烃》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6acb884868762caaed575.png)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2第三单元第1课《脂肪烃》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脂肪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2)理解烷烃、烯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3)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
(4)深化对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图培养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学习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预测推理、归纳总结和信息迁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通过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要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和分类思想。
2学情分析
学生在高一必修2中学习了甲烷和乙烯这两个具体物质,在选修5的第一章又对有机物有了总体的认识,但必修2中对烷烃只是简要介绍,因此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深入地了解烷烃和烯烃,会同系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异同点,同时也使第一章中比较概念化的内容通过结合具体物质而得到提升和拓展。
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对基础知识的回顾可借助学案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及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对脂肪烃性质的总结归纳。
脂肪烃教案选修五
![脂肪烃教案选修五](https://img.taocdn.com/s3/m/90841e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2.png)
脂肪烃教案选修五教案标题:脂肪烃教案选修五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选修五课程中的脂肪烃单元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了解脂肪烃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1. 理解脂肪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脂肪烃的性质和特点;3. 了解脂肪烃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脂肪烃相关的问题;5.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脂肪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脂肪烃的性质和特点;3. 脂肪烃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1. 脂肪烃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脂肪烃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验材料、教学媒体等;2.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实验器材、实验报告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脂肪烃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能举出身边常见的脂肪烃例子吗?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脂肪烃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饱和脂肪烃和不饱和脂肪烃;2. 讲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命名规则;3. 探讨脂肪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实验探究(30分钟)1. 小组合作实验: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观察不同脂肪烃的燃烧特点;2.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探讨脂肪烃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2.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脂肪烃的应用对环境和人类有哪些影响?五、综合评价(10分钟)1. 课堂练习:设计一道与脂肪烃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2. 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步骤、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心得体会;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五脂肪烃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脂肪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95ba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8.png)
高中化学选修五脂肪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掌握脂肪烃的命名方法;
掌握脂肪烃的制备、性质与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讨论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脂肪烃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掌握脂肪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 难点:理解脂肪烃的分子构象与立体化学特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脂肪烃的概念与分类;
2. 概念解释:讲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 命名方法:介绍脂肪烃的命名规则,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4. 制备方法:讲解脂肪烃的制备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5. 实验演示:进行脂肪烃的实验演示,观察反应产物及化学性质;
6. 性质与应用:讲解脂肪烃在生活与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性质进行总结与分析。
四、课后练习
1. 简述脂肪烃的结构特点;
2. 说明脂肪烃的命名方法;
3. 根据特定条件制备脂肪烃的实验步骤。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掌握脂肪烃的命名方法,并对其制备、性质与应用进行深入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增加对脂肪烃的理解,培养其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专题脂肪烃的性质教案选修
![苏教版高中化学专题脂肪烃的性质教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474f7d9ecf84b9d529ea7a28.png)
目标与素养:1.了解常见脂肪烃的物理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理解常见脂肪烃的化学性质,初步体会有机物分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一、脂肪烃的分类与物理性质1.脂肪烃的分类2.脂肪烃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状态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烯、炔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烯、炔烃在常温下呈液态或固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溶解性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
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烷、烯、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1)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熔、沸点一定相同吗?[提示] 不一定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分子通式符合C n H2n+2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吗?[提示] 不一定。
如二者碳原子数不同,则互为同系物;二者碳原子数相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1)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烷烃的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但烷烃的取代反应的生成物一般是混合物,例如甲烷与氯气反应就可以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等有机物。
2.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构成有机化合物不饱和键的两个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而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2)烯烃、炔烃的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
(3)示例1一般烯烃或炔烃2二烯烃(以1,3丁二烯为例)3.加聚反应(1)加聚反应:一些具有不饱和键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2)乙烯的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2CH2错误!CH2—CH2。
1,3丁二烯可以通过1,4加成得到高分子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橡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2====CH—CH====CH2错误!CH2—CH====CH—CH2。
乙炔的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CH错误!CH====CH。
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fa1d0b00336c1eb91a375db4.png)
课题:脂肪烃【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掌握脂肪烃的分类及各类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2.掌握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加成反应。
【教学重点】
掌握脂肪烃的分类及各类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加成反应
【教具】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课题:脂肪烃
主备:李敏第 2 课时总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乙炔、炔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炔的制备。
【教学重点】乙炔、炔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炔烃的化学性质
【教具】
【作业布置】【教学后记】。
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教学案苏教版选修
![高中化学专题3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教学案苏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39ad20b028ea81c758f5788a.png)
第3课时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目标导航]1.通过阅读教材,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来源和组成。
2.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基础知识导学、石油的分馏1. 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人类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目的是获得能源和化工原料。
石油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 石油的分馏(1) 原理:利用烷烃沸点的不同,可对石油加热,使其汽化,然后再按沸点的不同,分离出不同的馏分。
(2) 分类:分馏根据所需要的馏分不同,可以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___________①常压分馏所得的馏分的主要成分是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这些馏分中烃的沸点相对较低,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较少。
常压分馏中未被蒸发的剩余物质叫做重油。
—②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减压分馏能把常压分馏中得到的重油中的烃进行分离。
在压强较低时,重油中的烃会在较低温度下汽化,避免了升高温度带来的使烃分解和损害设备等情况。
减压分馏可以得到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馏分,未被汽化的剩余物质为沥青。
_ 【议一议】1. 石油分馏得到的馏分是纯净物吗?答案不是。
馏分是由不同沸点范围的烷烃组成的,因此馏分是混合物。
2. 分馏与蒸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有哪些?答案蒸馏:把液体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结成液体的操作。
蒸馏可使混合物中沸点较低的组分挥发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
被蒸馏的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种组分为液体。
各组分沸点差别越大,挥发出的物质越纯。
若不同组分之间沸点差别小,或不同 组分互溶形成恒沸液体,馏分则不纯。
常见的实验有蒸馏水的制取。
分馏:对多组分的液体混合物在控温条件下先后、连续进行两次或多次蒸馏。
分馏可使多组分混合物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分离为两种或多种馏分而达到混合物分离或除杂的目的。
常见的实验有石油的分馏。
化学:3.1《脂肪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
![化学:3.1《脂肪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47b395527e21af45b207a82a.png)
化学:3.1《脂肪烃》教案(苏教版选修5)要点:一、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概念二、脂肪烃的分类及特性1 物理性质(1)烷烃的熔沸点(2)烷烃的水溶性2 化学性质(1)知识回顾(2)特征反应:a烷烃的取代反应b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不对称加成、二烯烃的加成) c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反应1,3-丁二烯型加聚反应三脂肪烃的来源1工业制法2实验室制法(第一课时)【问】你知道什么是烃?烃是一类只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
一烃的分类1 结构中有无苯环不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饱和烃——烷烃不含苯环————脂肪烃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不饱和烃——烯烃、炔烃烃含有苯环————芳香烃二脂肪烃的性质1 物理性质【交流与讨论】(1)烷烃的熔、沸点(见课本P40)【问】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c)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注意:表中所列烷烃均为无支链的烷烃,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除了上述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几种分子之外,还有一种碳原子数为5的分子,但分子中含有支链的戊烷,【问】烷烃分子的熔沸点为什么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即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而升高呢?由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烷烃分子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补充:烷烃的熔点在开始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折线上升,这是由于其熔点不仅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还与结构的对称性有关。
(2)水溶性——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1 【知识回顾】完成下表2 特成反应【学生回答】——完成下列填空(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2)发生取代反应这类反应中,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2)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构成有机物不饱和键的两个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A 单烯烃中的加成反应乙烯与HCl的反应乙烯与H2O的反应乙烯与氯气的反应乙烯与H2的反应乙炔(“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3.1脂肪烃教案1
![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3.1脂肪烃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f686c6bd5ef7ba0d4a733b62.png)
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第2课时烯烃的加成反应【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掌握加成反应的含义和特点2 .掌握马氏规则和共轭二烯烃的加成3 .了解双烯(加成成环)反应重难点:马氏规则和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导学菜单】——我来学习1.乙烯的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键的两个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反应机理:断一加二,直接加在不饱和碳上练习: ①写出下列方程式CH2=CH2 + Br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2=CH2 + 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2=CH2 +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写出丙烯与溴化氢的反应方程式CH2=CHCH3 + HB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对称烯烃的加成——加卤化氢马尔可夫尼可夫(V. M. Markovnikov)规律: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氢总是加在含氢较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简称马氏规则。
在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过氧化钠)作用下,氢加在含氢较少的不饱和碳1 / 82 / 8原子一侧,称反马氏规则。
练习②试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3.共轭二烯烃的加成(1)二烯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类别:两个双键在碳链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C=C —C (不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C —C=C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C —C —C=C(3)加成反应 1,2-加成和1,4-加成共轭二烯烃在加成反应时表现出一些特殊性,在温度较低时所发生的加成反应称为1,2-加成,在温度较高时所发生的加成反应称为1,4-加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名师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7a3df7375a417876f8f56.png)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石油是脂 肪婭的重 要来源,
与日常生 活息息相 关
点燃生日蜡烛的时候你 是否知道蜡烛的主要成 分是18-30个碳的炷?去 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你是 否知道汽油的主要成分 是什么?你在超市选购保 鲜膜的时候是否知道它 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 这些脂肪桂从哪里获 得?
催化重整
课堂
小结
总结几种 石油化学 工艺
四、课后作业
作业本相关内容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注意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应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部 分小组在进行裂化汽油、直憎汽油鉴别实验时,遇到实验现象与预测不符后,通 过加入更多高镭酸钾溶液的方式达到预测结论,说明学生不敢质疑从前的认知,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不自信;另外,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总结能力有待提 高。这些问题都说明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弱,平时接触实验的机会不多,在以后的 教学中要为学生多创造实验的机会,尤其是这种探索类的实验。
通过各种感 观刺激,加 深学生对知 识的记忆
复习 拓展
石油的组
成
(1)组成石油的主要元 素是什么?还有什么其 他元素?
(2)石油中主要的化学 成分是什么?
请学生回答,可能 认为烯炷也是石 油的主要成分(思 考为什么石油中 没有烯炷)
通过提问的 方式加深记 忆,引出石 油中的成分 除了烷炷还
有环烷疑和
压分镭;通过石油裂化原理过渡到裂
解即深度的裂化
教学 难点
直憎汽油和裂化汽油的鉴别
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根据实验现象得
出结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有相关石油炼制的一些知识,学习了石油分镭及其产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脂肪烃的性质 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苏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五 脂肪烃的性质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bb521258f5f61fb6366622.png)
3.1.1《脂肪烃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脂肪烃沸点和相对密度的变化规律。
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通过对比归纳的方式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以及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掌握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等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脂肪烃的分子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从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推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图片、模型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动手做烃的球棍模型,体验模型法在化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烷烃、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1:下例花卉你会选择那种?1.玫瑰2.百合3.紫罗兰4.郁金香5.康乃馨情境2:选择任何一种,你都具备了学好本节课的潜质。
情境3:展示几张图片【知识介绍】一、烃的分类烃(Hydrocarbon)按分子中是否含苯环分:【化学史话】1834年9月30日,卡尔·肖莱马诞生于德国黑森林洲达姆斯塔德城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
1859年,他靠自己谋生所积蓄的钱,考上了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主持的吉森大学化学系。
在1862~1864年三年里,肖莱马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了一条被称为C n H2n+2系列碳氢化合物的沸点定律。
那么这个定律,现在就反映在图3~2直链烷烃的熔点和沸点上。
【问题探究】二、脂肪烃的物理性质【探究1】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什么样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归纳总结】二、脂肪烃的物理性质1、脂肪烃的熔沸点:C原子数↑,熔沸点↑。
【探究2】脂肪烃分子的熔沸点为什么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呢?(脂肪烃固态时都属于分子晶体,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常见的烃专题概述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脂肪烃的性质、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苯的结构与性质、芳香烃的来源与应用等;涉及的实验探究包括:烯烃、炔烃与溴水的作用、苯与溴的作用、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作用等。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烃和卤代烃是有机物的母体。
本专题较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烃的代表物的分子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专题重点]能够正确地表示有机物的结构;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及各类有机物的代表物质及其典型性质;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专题难点]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的代表物质及其典型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物之间的转化。
学法指导1.理解概念,形成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法。
本专题是有机化学部分的重要知识,集中了烃、烃基、官能团、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许多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这些内容在无机化学中没有出现过,具有独立性,因此需要注意对这些概念的学习,自觉紧跟老师的启发引导,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形成研究有机物、有机化学的特殊思维方法。
2.重视结构,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掌握利用物质的结构理解物质性质的方法,观察有机反应的特点、典型物质的结构特点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充分利用各种结构模型,大胆想象,细心推测,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能力,并对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和电子式有足够了解,能用上述四式表示简单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3.以点带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
教材中给出了各类烃的代表物,学习时应准确把握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
4.纵横对比,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本专题内容是按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顺序编排的,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比较分子结构的差异,单键、双键、叁键及苯环的区别,各类烃及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的异同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区别等。
5.注重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及其规律,在实验中培养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6.理论联系实际,体现知识的社会价值。
在有机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有机物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的联系,发现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科研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脂肪烃智能定位1.以典型的脂肪烃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
2.根据脂肪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认识加成、加聚和取代反应。
3.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来源和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实际了解脂肪烃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关注其安全使用问题。
情景切入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许多制品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烃为主要原料制得的。
烃为什么会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自主研习一、烃的分类1分子中不含苯环2分子中含有苯环3含有不饱和键4不含不饱和键二、脂肪烃的性质1.烷、烯、炔烃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状态当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烷、烯、炔烃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他的烷、烯、炔烃常温下呈固态或液态(新戊烷常温下为气态)溶解性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沸点逐渐升高。
分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密度 随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烷、烯、炔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2.烷烃的化学性质(以甲烷为例)3.烯烃的化学性质(以乙烯为例) (1)氧化反应1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可燃性化学方程式: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现象:产生明亮火焰,冒黑烟。
(2)加成反应 1单烯烃与卤素单质、H 2、卤化氢、水加成:CH 2===CH 2+Br 2−→−Br —CH 2CH 2—Br 。
CH 2===CH 2+H 2CH 3CH 3。
CH 2===CH 2+HBr −−→−催化剂CH 3CH 2Br 。
CH 2===CH 2+H 2O −−→−催化剂CH 3CH 2OH 。
2单双键交替烯烃的加成如1,3—丁二烯与溴单质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为:1,2—加成:CH 2===CH —CH===CH 2+Br 2−→−1,4—加成:CH 2===CH —CH===CH 2+Br 2−→−(3)加聚反应n CH 2===CH 2−−→−催化剂4.炔烃的化学性质(以乙炔为例)三、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学工业 1.石油的物理性质和成分(1)颜色状态:黄绿色至黑褐色的黏稠液体。
(2)组成:主要是由气态烃、液态烃和固态烃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不属于烃的物质。
2.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加工 来源 条件 产品(或成分)石油常压分馏 石油气、汽油、煤油、轻柴油等 减压分馏 重柴油、润滑油、石蜡、燃料油等 催化裂化、热裂化轻质油催化重整芳香烃裂解气态烯烃天然气甲烷思考讨论1.丙烯与氢卤酸加成的产物为纯净物吗?提示:不是。
丙烯与氢卤酸加成方式有两种:①CH 3—CH===CH2+HX CH3—CH2—CH2X2CH3—CH===CH2+HX CH3—CHX—CH3因此产物为两者混合物。
2.(1)由石油分馏和裂化都会得到汽油,如何区别分馏汽油(或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2)石油分馏产品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提示:(1)因为裂化汽油中含有烯烃,所以可以选择溴水来鉴别。
但是不能选用KMnO4酸性溶液,因为分馏汽油中的苯的同系物也能够使其褪色。
(2)石油分馏得到的每一馏分是由不同沸点范围的烷烃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课堂师生互动知识点1烷烃、烯烃、炔烃结构及性质比较类别比较烷烃烯烃(分子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炔烃(分子中只有一个碳碳叁键)特别提醒 (1)烷烃、烯烃、炔烃燃烧时现象不同的本质原因是它们的含碳量存在差异。
(2)烯烃、炔烃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褪色,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氧化反应,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
考例1 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组成通式 C n H 2n +2 C n H 2n (n ≥2) C n H 2n —2(n ≥2) 碳的质量分数75%~85.7%85.7%85.7%~92.3%官能团结构式—C ≡C — 代表物结构 甲烷:正四面体 乙烯:平面结构 乙炔:直线结构 化学性质取代反应 能 加成反应不能 能 能 聚合反应 不能 能 能 能否因化 学反应使 溴水褪色 不能能能能否使性KMnO 4 溶液褪色 不能能能燃烧 通式 C x H y +(x +4y )O 2−−→−点燃x CO 2+2y H 2O 现象 火焰不明亮 火焰较明亮带黑烟火焰明亮,带浓烟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B.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与HCl加成只生成一种产物D.能够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烯烃的性质,只要掌握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就可推断丙烯的结构与性质,具体过程如下:[答案]D变式探究1下列关于乙烯和乙烷相比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乙烯属于不饱和链烃,乙烷属于饱和链烃B.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乙烷分子则为立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和乙烷分子中的碳碳单键相比较,双键的键能大,键长长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烷不能[答案]C[解析]此题涉及的是含有两个碳原子的乙烯和乙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比较,A、B、D均为正确的描述。
因为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的键能大,所以碳碳双键的键长要短一些,故C是错误的。
考例2下列物质由于发生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乙烯C.乙炔D.苯[解析]本题考查了烷烃、烯烃、炔烃、苯之间性质的区别。
乙烷既不能使溴水褪色,又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乙烯、乙炔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又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二者褪色;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虽然能使溴水褪色,但却并未发生反应。
故正确答案为BC。
[答案]BC变式探究2区别CH4、CH2===CH2、CH≡CH的最简易的方法是()A.分别通入溴水B.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C.分别在空气中点燃D.分别通入盛碱石灰的干燥管[答案]C知识点2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比较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概念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有机分子中的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反应通式A-B+C—D−→−A—C+B—D (C代替B或B代替C)键的一般是C—H、O不饱和键中不稳定者断裂,不饱和碳原子直接和其他原子或原变化—H或C—O键断子团结合裂,结合1个原子或原子团,另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同代替下来的基团结合成另一种物质产物两种或多种物质一般是一种物质考例3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Zn+CuSO4===ZnSO4+CuB.NaCl+AgNO 3===AgCl↓+NaNO3C.CH3COOH+C2H 5OH CH3COOC2H5+H2O−2C2H5ONa+H2↑D.2C 2H5OH+2Na−→[解析]有机物分子里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C中CH3COOC 2H5可看作CH3COOH中羧基上氢原子被—C2H5替代;也可看作C2H5OH中羟基上氢原子被替代。
D中C2H5ONa可看作C2H5OH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钠原子代替。
[答案]CD考例4下列各组中的有机化合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聚乙烯、聚氯乙烯B.苯、乙烯C.氯乙烯、溴乙烯D.顺—2—丁烯、反—2—丁烯[解析] A 中是乙烯和氯乙烯的聚合物,结构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 中是苯和烯烃,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 中两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 2===CHCl 和CH 2===CHBr ,其中含有双键,所以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D 中是丁烯的两种同分异构体,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 A 变式探究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 2===CH 2+H —OHCH 3—CH 2—OHB.H 2+Cl 22HCl C. +H 2−−→−催化剂CH 3—CH 2—OH D.CH 3—CH 3+2Cl 2−−→−光照CH 2Cl —CH 2Cl+2HCl [答案] AC[解析] 本题的难点是对C 项的判断。
分子里有一个不饱和碳原子,另一个不饱和原子不是碳原子而是氧原子,不饱和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基团为。
实质是H —H 分子里的氢原子跟里的不饱和碳原子和氧原子直接结合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