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法律法规汇总
机关禁酒驾规章制度汇编

机关禁酒驾规章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肃管理机关内部酒驾行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机关内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单位,在机关工作期间或使用机关车辆时,禁止酒后驾驶。
第三条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杜绝酒后驾驶行为。
第四条机关领导要加强对机关内部酒驾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章酒驾管理第五条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及使用机关车辆时,禁止酒后驾驶。
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条机关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用餐时间,严禁提供酒精饮料给机关工作人员。
第七条机关应当配备专门的酒驾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机关内部酒驾行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第八条机关应当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防止出现酒后驾驶情况。
第九条机关应当定期组织酒驾安全培训,提高机关工作人员对酒驾的认识,加强安全管理。
第十条机关对违反酒驾规定的工作人员,将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处分,情节严重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机关领导要强化对酒驾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十二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酒驾管理档案,记录相关的培训、考核、检查等情况,为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第十三条机关应当定期对酒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机关内部的交通秩序和安全。
第四章处罚处分第十四条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给予相应的处罚处分:(一)酒后驾驶或酗酒影响工作;(二)故意破坏交通秩序;(三)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第十五条机关对违反酒驾规定的工作人员,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章其他规定第十六条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需要参加社交活动或应酬时,应当理性饮酒,杜绝酗酒行为。
2020年最新酒驾醉驾新规定处罚标准

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醉酒驾车的测试 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01 最新酒驾处罚标准饮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02 新交通法对酒驾的规定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03 酒驾与醉驾的区别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属于饮酒驾车,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属于醉酒驾车。
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都属于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而从危害程度来看,醉酒驾车的危害性要远比饮酒驾车的危害性更大。
04 醉驾处罚标准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涉及酒驾的管理制度

涉及酒驾的管理制度一、酒驾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我国酒驾管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初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管理。
当时的管理措施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处罚驾驶人员,并未涉及到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管理措施。
2.逐步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交通事故频发和酒驾交通事故严重性的凸显,我国开始逐步完善酒驾管理制度,建立了更加科学、规范和系统的管理体系。
同时,加大了对酒驾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处罚力度。
此时期,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并不断修订完善。
3.现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酒驾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主要体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水平上的提升。
具体表现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使用科技手段进行监管。
二、酒驾管理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的酒驾管理制度主要依托于交通运输管理、刑事法律和刑事诉讼等法律法规。
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刑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醉酒驾驶机动车,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醉酒驾驶机动车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被告人醉酒程度、引起的后果、犯罪次数和犯罪手段等进行全面综合考量。
2.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处理醉酒驾驶机动车案件时,应当从严处理,并及时追究刑事责任。
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此外,我国还有一系列其他法律法规对酒驾行为进行管理,比如《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不仅规定了对酒驾行为的处罚,在管理措施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奠定了我国酒驾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础,对于减少酒驾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酒驾管理制度的管理措施为了更加全面、科学地管理酒驾行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包括: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向社会大众普及酒驾行为的危害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
“酒驾入刑”法律法规发展进程

“酒驾入刑”法律法规发展进程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9年第02期酒驾法律法规发展进程1955年《城市交通规则》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不准酒后驾驶,但无明确的法律规制措施。
《城市交通规则》第四十六条车辆驾驶人员酒醉以后不准驾驶车辆。
198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把酒后驾驶作为从重处罚情节。
《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第一点第(三)项提到,具有下列情节之一,并符合上述(一)或(二)的规定,按照(一)或(二)的规定从重处罚,第二种即为酒后驾车。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首次明确了对饮酒和醉驾行为进行处罚、拘留、暂扣驾驶证等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第七十四条,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外,可以并处吊扣六个月以下驾驶证;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吊扣六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驾驶证,第一种即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
201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行为直接纳入法律评价范围,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作如下修改:第九十一条修改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2024醉酒新规

2024醉酒新规1.引言1.1 概述2024年,醉酒新规的出台将对酒驾问题进行更加严格的管控和规范化处理。
这项新规的目的在于保障公共安全,减少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降低因醉酒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新规将对醉酒驾驶进行更加严格的界定,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实施监测和处罚,从而有效遏制酒驾行为的发生。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现行酒驾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规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等方面,全面探讨2024醉酒新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方式。
本文探讨的主题是2024年的醉酒新规,为了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本文的结构,下面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
在引言中,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部分。
首先,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本文要讨论的2024年的醉酒新规。
其次,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以帮助读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说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包括背景介绍和现行酒驾政策存在的问题两个部分。
首先,在背景介绍中,将详细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情况,以便读者了解醉酒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然后,在现行酒驾政策存在的问题部分,将批评和分析现行酒驾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问题,进一步引出新规的制定背景。
最后是结论部分,包括新规的制定背景和新规的主要内容两个部分。
首先,在新规的制定背景中,将介绍制定新规的原因、背景和需求,使读者能够理解新规的必要性。
然后,在新规的主要内容部分,将详细描述和解释新规的主要条款和要求,以及其对酒驾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以上文章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整体架构和内容安排,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和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和解决目前醉酒驾驶问题所存在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对现行酒驾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致力于制定一项全新的醉酒新规,以期在未来保障行车安全和社会秩序。
酒驾醉驾最新法规

酒驾醉驾最新法规酒驾醉驾最新法规酒驾醉驾新规今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将开始实施,醉驾正式入罪。
与之相衔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作了相应改变。
昨天,芜湖交警、法学专家对新令进行了细致解读。
5月1日起醉驾正式入罪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老师陆在春老师介绍,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该修正案第二十二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芜湖市交警支队公共关系科科长罗海称,为了打好“酒后禁驾”战役,公安部先后出台了“四个一律”,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实行上限处罚;20xx年3月又出台了111号令,规定对饮酒驾车的违法行为一次性记12分,如今醉酒驾驶以“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与之相衔接、并同时于5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也加大了对此类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
对醉驾行为一律吊销驾照,并在5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
对酒后驾驶行为的罚款从200-500元提高至1000-20xx元,暂扣驾照的期限从1-3个月提高为6个月。
这对当前交通管理工作的影响更为深远。
据记者调查,尽管公安部门在不断大力整治酒后驾车,但是酒后驾车行为依然屡禁不止。
20xx年,芜湖交警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2131起,其中饮酒驾驶2027起,醉酒驾驶104起。
今年以来,交警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行为764起,其中饮酒驾驶730起,醉酒驾驶34起来。
从以上数据来看,酒后驾驶仍呈高发态势,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令人生忧。
陆在春认为,即将于下个月一号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大众对安全出行的诉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刑法的与时俱进。
从处罚力度上看,增设“危险驾驶罪”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肇事者的违法成本,能强化对以身试法者的震慑作用;从立法技术上看,增设“危险驾驶罪”将入罪形态界定为低门槛的“危险犯”,不苛求“交通肇事罪”的“严重后果”,而且比刑法第114条所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更有利于实现“罚当其罪”。
最新驾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总结汇总

2 0 13 驾考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总结吊二撤三醉五逃终生!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叫“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
对驾驶拼装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驶证)对于驾驶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上路行驶的驾驶人:(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驾驶证)交通信号分为: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的,依法:吊销驾驶证试题:在这种天气条件下行车如何使用灯光?A. 使用近光灯B. 不使用灯光C. 使用远光灯D.使用雾灯答案:A此题关键在于前方有车辆,为了提示前车后面有车辆,不然万一前车急刹,在冰雪天气地滑,后车即使有反应速度也很难刹住车子。
试题:在这种雨天跟车行驶如何使用灯光?A. 使用远光灯B. 不能使用近光灯C. 不能使用远光灯D. 使用雾灯答案:C离前车这么近使用远光会让前车视线受阻对于夜间行车的远近灯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有相关的规定:第四十八条(五)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以外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应当使用近光灯、第五十七条机动车应当按照下列规定使用转向灯:(一)向左转弯、向左变更车道、准备(左)超车、驶离停车地点(起步)或者(左)掉头时,应当提前开启左转向灯;(二)向右转弯、向右变更车道、超车完毕驶回原车道、靠路边停车时,应当提前开启右转向灯。
第五十八条机动车在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应当开启前照灯、示廓灯和后位灯,但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得使用远光灯。
机动车雾天行驶应当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
第五十九条机动车在夜间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应当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根据《安全法》第四十五条: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酒驾新规2024年新版标准

2024年酒驾新规的新版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酒驾驶的定义与处罚:
饮酒驾驶的定义: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处罚措施: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对于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饮酒驾驶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的定义与处罚:
醉酒驾驶的定义: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处罚措施: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如果醉酒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那么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3.检测方法:新标准将血液和尿液中乙醇的检测方法细分为了两种,分别是气相色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使得检测更加准确可靠。
4.换算系数:新国标将血液中乙醇含量与呼吸中乙醇含量之间的换算系数从2100调整为2300,这一调整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统计数据,更符合中国人的体质和代谢特点。
请注意,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此,我们应该遵守交通法规,拒绝酒后驾车。
2023年新交通法规and2023年新交通法规酒驾

交通法规2023年新规定扣分1、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2、酒驾,5年内不得再考取驾照。
3、不系安全带,记3分,罚100元。
4、副驾不系安全带,记1分,罚50元。
6、行驶途中抽烟,记1分,罚100元。
7、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顶额处罚。
8、超速驾驶,记6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事实、行政处罚的依据、处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处罚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2023交通法2023年交通法有以下新规:1、饮酒驾车,暂扣六个月的机动车驾驶证,并处罚一千以上两千以下罚款,被处罚后,再次饮酒驾车的,可以吊销驾驶证;2、伪造、变造驾驶证的、行驶证的,有关部门予以收缴、拘留、扣留该车、予以罚款,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3、车辆购置税恢复和。
除了以上的规定外,当然还有其他的新规定。
一是推行学法减分措施。
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且经考试合格,或者参加公安交管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公益活动,符合扣减记分条件的,可以从已累积记分中扣减记分,一个记分周期内最高可扣减6分。
学法减分将坚持公开透明、程序公正、严格监督,实现记分管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
二是优化调整记分分值。
在保持对酒后驾驶、交通肇事致人伤亡后逃逸、使用伪造变造牌证等严重妨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管理力度的前提下,降低了部分交通违法行为记分分值,删除了驾车未放置检验标志、保险标志等交通违法行为记分。
三是调整满分学习考试制度。
严格多次记满12分驾驶人学习和考试,对一个记分周期内多次记满12分的,延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内容,增加考试科目,对多次违法驾驶人加强教育管理。
此外,对于交通违法行为情节轻微,给予警告处罚的,免予记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六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调解申请。
酒驾法律法规汇总

酒驾法律法规汇总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酒驾问题已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公民的安全和权益。
本文档将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汇总和归纳,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酒驾问题。
二、酒驾定义酒驾是指醉酒后驾车行为。
目前,在各国各地均明确规定了酒驾的标准,通常是根据血液或者呼气中的酒精含量作为鉴定依据。
三、酒驾法律法规3.1 中国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律规定,醉酒驾车属于危(wei)险驾驶行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犯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3.1.2《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律规定,醉酒驾车是严重违法行为,受到处罚的机率和罚款相应地增加。
3.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该法律规定,饮酒后驾车的行为将被视为危(wei)险驾驶,且醉酒驾车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2 美国3.2.1《美国联邦法典第18章》该法规定,驾车饮酒后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
3.2.2各州法律法规各州根据当地情况和需要,独立制定了酒驾相关法律法规,具体罚则和处罚力度也不尽相同。
四、酒驾处罚4.1 中国4.1.1 拘留和罚款在中国,醉酒驾车的最低处罚是五日拘留和一千元以下罚款。
4.1.2 吊销驾照醉酒驾车者的驾驶执照也将被吊销最长五年。
4.1.3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醉酒驾车可以构成犯罪行为,被判处徒刑或者拘役并罚款。
4.2 美国4.2.1 罚款和吊销驾照美国对饮酒驾车的处罚主要是罚款和吊销驾照。
4.2.2 刑事责任在美国的一些州,饮酒驾车也可以构成犯罪行为,因此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五、如何避免酒驾5.1 设定自我约束喝酒前制定好喝酒的数量和时间,注意控制饮酒量。
5.2 安排代驾或者打车喝酒后在合理范围内选择代驾或者打车,确保安全到家。
5.3 注意和他人交流和朋友、家人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关心,一同防范酒驾。
六、总结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酒驾:指醉酒后驾车行为。
饮酒驾驶怎么处罚2024年新规定

饮酒驾驶怎么处罚2024年新规定一、饮酒醉酒驾驶怎么处罚法律常识:饮酒醉酒驾驶的处罚:1、饮酒驾驶的处罚一般为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和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醉酒驾驶的处罚一般为处拘役,并处罚金,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饮酒驾驶怎么罚法律常识:饮酒驾驶处拘役,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不一定造成交通事故、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只要行为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即构成危险驾驶的行为。
符合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或者构成其他犯罪的,根据本款规定的原则,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或者依照刑法其他有关规定定罪处罚,而行为人危险驾驶的行为,将会被作为处罚的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法律依据《刑法》一百三十三条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国外惩治酒驾醉驾的法规及相关措施

温故 42
犯罪行为。2005 年,法国政府将超速作为重点打击 对象,在公路上设置 1000 台自动雷达测速器。凡是 超速行驶的车辆按照严重程度罚款 135 欧元至 3750 欧元不等,并按不同情况扣分,同时可并处吊销驾驶 证 3 年或监禁 3 个月的严厉处罚,甚至可能没收车辆。
法国电视一台曾播出吕克·贝松的飙车大片《出 租车》,激起了法国民众严重不满。法国三大汽车制 造集团相继在新车型上配备了限速装置。一旦速度被 设定,即使驾驶人再踩油门,汽车也不会加速。
50
死亡者的最高刑期提高到 20 年。今林大被判 20 年, 法理依据就在此。很显然,这是一个趋严的法律架构。
在 2001 年以前,日本关于交通肇事的法律规定, 最高只能判处 5 年有期徒刑。而在 2000 年,发生了“小 池大桥案件”,无照驾驶人在人行横道轧死两名大学 生。有关报道说,日本法学界和民间人士由此发起了 对法律进行修订的运动,37 万余人联署签名要求修 改法律,惩治恶性交通肇事行为。
法国:微醉也被注销驾照 法国是葡萄酒消费大国,警方对醉酒驾车非常敏 感,即使驾驶人只是处于轻微酒醉状态,驾驶证也会 被注销,并缴纳相当于 1000 美元的罚款。如果醉酒 驾驶人导致其他人死亡就会直接被判入狱,如果导致 受害者受伤,驾驶人必须支付医疗费用等巨额赔偿。 法国的警察,对检测目标的判断力相当准确,他们善 于在晚间出动,堵在酒吧舞厅出口处,一抓一个准儿。 他们的辛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车祸事故。 法国交通部门的数据统计显示,该国 31.5% 的交 通事故由超速行驶造成,所以法国警察对超速驾驶人 毫不留情。法国法律规定,超速 50 公里以上被视为
美国人凯丽·纳逊被称为“第一位反醉酒驾车 的母亲”。1900 年 12 月 27 日,身材高大的凯丽·纳 逊,手提一把斧头,开始了她斗争之旅。她奋力捣毁 了一个酒吧间里存放的大酒桶,称这些酒吧是“毁掉 人们性命的制造所”,因为就在圣诞节期间,她所在 的小城出了车祸——马车夫醉酒驾车造成了新的孤儿 寡母。从此,凯丽的大斧出了名,她走到哪里,哪里 的酒桶就成为碎片,为此她被逮捕过 30 次,凯丽却 不为所动,在她的有生之年,凯丽带领着许多母亲和 妻子们,为他们被醉鬼夺去生命的亲人伸张正义。至 今,“反醉酒驾车母亲协会”仍是美国宣传和抵制“酒 驾驶人”最重要的力量。由此可见,不仅美国政府严 厉打击酒驾、醉驾的现象,民间自发的组织也为了各 个公民的安全不懈努力着。
酒驾100道题考试法律法规答案

酒驾100道题考试法律法规答案一、强制性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2010)规定,驾驶员每100毫升血液中检测出酒精含量超过______毫克就属于酒后驾驶。
(单选题)A.20B.40C.60D.80二、强制性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 2010)规定,驾驶员每100毫升血液中检测出酒精含量超过______毫克属于醉酒驾驶。
(单选题)A.20B.40C.60D.80三、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______。
(单选题)A、处管制,并处罚金B、处拘役,并处罚金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D、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四、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______分。
(单选题)A.2分B.3分C.6分D.12分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______。
(单选题)A. 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B. 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C.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D.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六、______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单选题)A、醉酒驾驶机动车的B、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C、使用其他车辆保险标志的D、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______。
(单选题)A.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B. 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C. 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D. 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八、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______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驾醉驾违法问题专项治理法律法规知识复习题

XIAOLIFEIDAO
酒驾醉驾违法问题专项治理法律法规知识复习
题
[键入文档副标题]
李生晓梦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
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
李生.晓梦整理编辑,双击删除页眉,再上传必究
酒驾醉驾违法问题专项治理法律法规
知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八)将“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增设为犯罪。
2、在道路上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分(12)分。
4、(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以上二千元以下处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5、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6、饮酒后或则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最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已发醉酒刑事责任,吊销机
再上传飞刀必究。
酒驾法律法规汇总

酒驾法律法规汇总酒驾法律法规汇总引言酒驾是指在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危及驾驶者本人的生命安全,也会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各国各地都制定了酒驾法律法规来严惩醉酒驾驶行为。
本文将对酒驾法律法规进行汇总,以帮助人们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1. 法律定义酒驾法律法规的第一步是明确什么样的行为被视为酒驾。
在很多国家,酒驾的定义是通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的。
一般来说,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一定比例,被认定为酒驾。
2. 酒驾处罚酒驾的处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一般都非常严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酒驾处罚的形式:暂扣驾驶证:酒驾被抓后,驾驶证可能会被暂扣一段时间,期间禁止驾驶机动车。
罚款:酒驾者通常需要支付一定数量的罚款。
记分和降级:酒驾被认定后,驾驶者会被扣除一定数量的驾驶积分,或者被降低驾驶等级。
拘留或坐牢:在严重的情况下,酒驾者可能会被拘留或判处坐牢的刑罚。
社会服务:有些地方对被认定酒驾的人可能会要求进行一定数量的社会服务,比如清理公共场所等。
3. 酒驾相关法规3.1. 司法解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司法部门针对酒驾问题发布了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了相关法律的执行标准和认定方法。
3.2. 交通运输管理条例交通运输管理条例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一项涵盖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法规。
这些条例通常包括了酒驾的相关规定,包括酒驾的定义、处罚形式和标准等。
3.3. 酒精测试为了确保酒驾的认定准确性,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了酒驾时进行酒精测试的程序和标准。
这些测试通常使用呼气测试仪或者血液测试来检测酒驾者体内的酒精含量。
3.4.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酒驾危害的认识,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酒驾危害宣传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包括电视广告、宣传册和公开演讲等形式。
3.5. 法律修订鉴于酒驾对交通安全的严重危害,一些国家和地区对酒驾相关法律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这一行为的打击力度。
修订的内容包括加大罚款金额、提高驾驶积分的扣除比例等。
醉驾案件法律宣传(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渐普及,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与此同时,醉驾案件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醉驾不仅危害驾驶人的生命安全,也威胁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预防醉驾案件的发生,现将醉驾案件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宣传。
一、醉驾的定义及危害1. 醉驾的定义醉驾,即酒后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后驾驶属于违法行为。
2. 醉驾的危害(1)危及生命安全:醉驾会导致驾驶人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给驾驶员、乘客以及路人带来生命危险。
(2)损害他人利益: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会损害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痛苦。
(3)破坏社会秩序:醉驾行为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二、醉驾的法律责任1. 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醉驾行为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将面临更严重的刑事处罚。
2. 行政责任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 民事责任醉驾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醉驾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营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损失。
三、预防醉驾的措施1. 提高法律意识:广大驾驶员要充分认识醉驾的危害,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坚决抵制酒驾行为。
2. 亲友监督:亲朋好友要相互监督,发现酒后驾驶行为及时制止,共同维护交通安全。
3. 选择代驾:在饮酒后,可以选择代驾服务,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规定

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规定依据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21年12月18日《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两高一部意见》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另外,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下列行为也属于危险驾驶行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80mg /100ml以上为醉酒后驾驶机动车当饮酒量上升至1400ml约相当于3瓶500ml啤酒或一两半白酒80ml时,血液酒精浓度可达到80mg /100ml,则可达到醉酒驾驶处罚条件。
当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20mg /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对醉酒及饮酒驾驶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024最新规定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

2024最新规定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随着交通事故频发以及酒驾醉驾案件层出不穷,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对酒驾醉驾问题的处罚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修订。
为了更好地保护道路安全和公众利益,2024年最新的酒驾醉驾处罚标准出台。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这一最新标准。
一、违法行为与刑事责任根据2024年最新规定,酒驾、醉驾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涉及以下两种情形:1. 酒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标准;2. 醉驾: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出现酒后失控、昏厥等明显醉酒症状。
对于酒驾、醉驾违法行为,依法将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酒驾、醉驾处罚标准根据新规定,酒驾、醉驾的处罚标准如下:1. 刑事处罚:酒驾违法行为:依据刑警法规定,酒驾行为将面临以下刑事处罚:(1)轻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80mg/100ml但不超过120mg/100ml的,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2)中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120mg/100ml但不超过150mg/100ml的,将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3)重度酒驾: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150mg/100ml的,将被认定为犯罪行为,将面临刑事拘役,并处以罚金。
醉驾违法行为: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20mg/100ml,出现醉后失控、昏厥等明显醉酒症状的,也将受到刑事处罚。
2. 交通行政处罚:除了刑事处罚外,酒驾、醉驾的违法行为还将受到交通行政处罚。
具体处罚细则如下:(1)吊销驾驶证:酒驾、醉驾的驾驶人将面临长期吊销驾驶证的处罚,吊销期限由法律规定,并须在吊销期满后重新参加驾照考试。
(2)拘留: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除刑事处罚外,还将受到拘留处罚。
(3)罚款:根据具体违法情节和血液中酒精含量等因素,将对酒驾、醉驾的驾驶人进行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法律规定执行。
三、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了更好地应对酒驾、醉驾问题,我国交通管理部门在2024年所做的修改不仅仅涉及处罚标准的提高,更着重于完善法律制度,加强预防和打击力度。
酒驾法律规定出台(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酒驾作为一项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损害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严厉打击酒驾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不断加强酒驾法律规定的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解读我国酒驾法律规定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效果。
二、酒驾法律规定出台的背景1. 酒驾事故频发,危害严重近年来,我国酒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据统计,每年因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酒驾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导致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2. 现行法律对酒驾处罚力度不足虽然我国现行法律对酒驾行为有明确规定,但处罚力度相对较轻,导致酒驾行为屡禁不止。
一些驾驶员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3. 国际形势要求我国加强酒驾法律制度建设为应对国际形势,我国需要加强酒驾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接轨,提高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三、酒驾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明确酒驾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以上,或者呼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1mg/L以上,即认定为酒驾。
2. 加大酒驾处罚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酒驾行为将被处以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拘留等处罚。
具体处罚标准如下:(1)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2)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5日以下拘留;(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暂扣3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日以下拘留;(4)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5日以下拘留。
酒驾法规试题

选择题根据我国法律,酒精含量达到多少即可认定为酒驾?A. 20mg/100mlB. 50mg/100mlC. 80mg/100ml(正确答案)D. 100mg/100ml酒驾被查处后,驾驶员的驾驶证将被如何处理?A. 警告后放行B. 暂扣3个月C. 吊销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正确答案)D. 吊销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下列哪种情况下,即使未饮酒也可能被视为酒驾?A. 服用了含有酒精的药品(正确答案)B. 喝了无酒精饮料C. 吃了含有酒精的食物但量极少D. 使用了含酒精的漱口水后立即漱口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会赔偿?A. 一定会赔偿B. 根据事故情况可能赔偿C. 通常不会赔偿(正确答案)D. 只赔偿部分损失关于酒驾的处罚,以下哪项不是可能的后果?A. 罚款B. 拘留C. 刑事追责D. 公开道歉并写保证书(正确答案)如果驾驶员在饮酒后选择代驾服务,是否可以避免酒驾的法律责任?A. 可以,因为驾驶员没有亲自驾驶B. 不可以,因为驾驶员仍然处于酒驾状态(正确答案)C. 取决于代驾是否合法合规D. 取决于是否发生事故酒驾被查处时,如果驾驶员拒绝接受酒精检测,将如何处理?A. 视为未酒驾B. 按照酒驾处理(正确答案)C. 进行强制检测D. 罚款后放行饮酒后多长时间内不得驾驶机动车?A. 2小时B. 4小时C. 直至酒精完全代谢,不影响驾驶为止(正确答案)D. 8小时下列关于酒驾危害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酒驾会降低驾驶员的反应速度B. 酒驾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C. 酒驾只对自己有害,对他人无影响(正确答案)D. 酒驾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背景
醉酒驾车“不撞”也直接判刑8月2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提请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刑法修正案草案把“醉酒驾驶”定为犯罪
将醉驾、飙车,情节恶劣的,定为犯罪。
根据刑法修正案草案,凡醉酒驾驶,即便不发生严重后果,也可能会被判处刑罚。
草案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也就是说,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车、在城镇高速飙车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其中。
编辑本段现状
经济处罚、拘留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的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以及机动车驾驶人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酒后驾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在我们身边屡屡上演。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至8月,发生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
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全球公害。
在所有导致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中,酒后驾驶排在超速行驶、不按规定让行和违法占道行驶之后,居第4位。
从1994年到2004年的10余年间,因酒后驾驶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事故总死亡人数的比例由1994年的%上升到2004年的%,平均每年以%的速度增长;导致的事故起数每年以%的速度增长,导致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的速度增长。
酒后驾驶,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专家认为,由于中国酒文化盛行,简单的经济处罚或者拘留已经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城市飙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
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将醉驾定性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效打击酒后开车。
“几乎每次的严查,均能查到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的司机。
”一位不愿具名的佛山交警说。
数据显示,去年8月15日启动酒后驾驶查处的最初20多天里,佛山交警查获饮酒驾驶违法行为150起、醉酒驾驶39起,拘留涉酒违法者39人。
而在今年春节期间,佛山警方开展的突击检查中,查获114起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
在今年4月佛山警方小范围突击检查中,查处酒后驾车15例,其中查处醉酒驾车5例。
编辑本段调查
多数调查者支持“酒驾入刑”自“酒驾入刑”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广泛热议。
记者通过本报佛山车主QQ群、路边随机访谈等方式调查46位车主,超过七成车主支持“酒驾入刑”,并认为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肇事的几率。
另外,也有两成多(11名)的车主表示,应尊重饮酒文化,酒驾入刑有量刑过重的嫌疑。
与车主存在不同争议相比,受访的21名路人中,绝大部分都支持“酒驾入刑”。
其中,有19人表示应严惩酒后驾驶,甚至希望刑法的力度应该偏重,因为作为高速移动的机动车,其对路人和其他车辆的伤害是不可预估的。
有2人表示,饮酒后仍保持清醒状态者驾驶汽车,不应纳入处罚范围。
在参与调查的67位受访者中,有53人认为当前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严重不足,起不到很好的预警作用。
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均表示,身边有朋友曾酒后驾车。
而对于酒驾入刑是否能有效震慑“酒后驾驶风气”的调查中,多数车主和路人并没有给予太明确的答复,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震慑效果视乎执行的力度如何、交警部门严打力度大小,是决定震慑效果的好坏关键。
[1]
编辑本段醉驾入刑正式实施
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五一”期间,发现醉酒驾驶者,将对其进行刑事拘役,醉驾者一旦被查实,将面临最高半年拘役的处罚。
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
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以危险驾驶罪入刑。
针对《刑法修正案(八)》5月1日实施,
最高检、最高法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提及上述内容。
《规定》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
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同时,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关于酒驾醉驾修改后的法律规定
酒后驾车酒后驾驶机动车延长了暂扣驾驶证的时间,时间为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增加了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规定。
醉酒驾车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针对该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增加处十五日拘留的行政处罚,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车辆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该条款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上述规定针对营运车辆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体现了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
醉酒驾车肇事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释疑
如何确定司机醉酒驾驶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醉驾“入刑”后,对证据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确定司机属于醉酒驾驶呢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处长赵继强介绍,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
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据了解,目前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为饮酒与醉酒的分界线。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
[2]用45分钟缓慢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
如果这时开车,就已是酒驾。
而喝完一大纸杯的红酒或白酒,便是醉酒。
醉驾入刑后处罚与之前有何区别公职人员醉驾或将解职现行法律规定醉驾处以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受处的行为情节轻微,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醉驾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驾驶的人员将面临拘役。
专家称,拘役是一种刑罚,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
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期限更长。
拘役与行政拘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性质不同,一个是刑事处罚、一个是行政处罚。
二是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数行为并罚不得超过20日;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行为并罚不超过1年。
三是后果不同,拘役是会给当事人留下刑罚记录,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对律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等面临的可能是丢掉工作的问题;相比来说,行政拘留的影响就要小很多。
这两者的区别是,一旦被判处拘役,就意味着他已经犯罪。
查处过程中当事人拒不出示身份证明、不提供姓名怎么办对已立案侦查的醉酒驾驶案件的,如果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对其刑事拘留;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可以其自报名移送起诉。
[3][4][5]
编辑本段醉驾入刑 - 酒驾醉驾处罚条文
酒后驾驶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
2、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酒驾驶
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3、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