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规范参数对熔核尺寸及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电阻焊培训资料及模拟试题 (2)

电阻焊培训资料及模拟试题 (2)

1、电阻点焊的主要工艺参数有-—焊接电流、焊接时间、电极压力、电极端面尺寸2、常用的电阻焊焊点强度破坏性检验方法有--撕破检验、断口检验、金相检验、力学性能试验;3、常用的电阻焊焊点强度非破坏性检验方法有-—目视检验、密封性检验、射线检验、超声波检验、(磁粉、涡流);4、电阻焊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点焊、缝焊、凸焊、对焊。

5、点焊又可分为单点焊和多点焊6、常用的焊接工艺参数设定有软规范、硬规范;当采用大焊接电流,小焊接时间参数时称为硬规范;当采用小焊接电流,长焊接时间参数时称为软规范;软规范的特点是.小焊接电流、大焊接时间,可使得加热平稳,焊接质量对规范参数波动的敏感性低,焊点强度稳定;温度场分布平缓、塑性区宽,在压力作用下易变形,可减少熔核内喷溅、缩孔和裂纹倾向;对有淬硬倾向的材料,软规范可减小接头冷裂纹倾向;所有设备装机容量小,控制精度不高,因而较便宜,但是软规范易造成焊点压痕深,接头变形大,表面质量差,电极磨损快、生产效率低、能量损耗较大。

硬规范的特点与软规范基本相左。

在一般情况下,硬规范适用于铝合金、A不锈钢、低碳钢及不等厚度的板材焊接,而软规范较适于低合金钢、可淬硬钢、耐热合金及钛合金等。

7、熔核偏移:当进行不等厚度或不同材料点焊时,熔核将不对称与其交界面,而是向厚板或带热。

导电性差的一遍偏移,偏移结果将使薄件或导电、导热性好的工件焊透率减小,焊点强度降低。

熔核偏移是由两工件产热和散热条件不同而引起的。

厚度不等时,厚件一边电阻大,交接面离电极远,故产热多而散热少,致使熔核偏向厚件。

材料不同时,导电。

导热性差的材料产热易而散热难,故熔核也偏向这种材料。

避免熔核偏移的常用方法:采用强条件;采用不同接触表面直径的电极,薄件一侧直径小;采用不同的电极材料;采用工艺垫片.8、点焊和凸焊的焊接循环由四个基本阶段组成:预压、焊接、维持、休止;1)预压时间—-由电极开始下降到焊接电流开始接通的时间,这一时间是为了确保在通电之前电极压紧工件,使工件间有适当的压力。

点焊规范参数对熔核尺寸及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点焊规范参数对熔核尺寸及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

点焊规范参数对熔核尺寸及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一)研究规范参数对于熔核尺寸及接头强度的影响;(二)掌握选择点焊规范参数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三)了解熔核的形成过程;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一)交流点焊机(DN——200型)1台(二)电焊电流测量仪(HDB——1型)1台(三)拉力试验机(LJ——5000型)1台(四)测量显微镜(15J型)4台(五)砂轮切割机1台(六)吹风机1台(七)试片150×25×1.5mm,冷轧低碳钢140对三、实验原理电阻点焊是将准备焊接的工件放在两个电极之间,然后利用电极压紧工件,在点击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焊接电流,利用工件自身电阻所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金属,并使焊接区中心部位的金属熔化,形成熔核。

断电后,在电极压力的作用下,受热熔化的金属冷却结晶,形成焊点核心。

在形成熔核的同时,熔核周围金属也被加热到高温,在点击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及强烈的再结晶过程,并在结合面上形成共同晶粒。

熔核周围这一环形塑性区称为塑性环;它也有助于点焊接头承受载荷。

由此可知,电焊工艺过程是被焊金属受到热和机械力共同作用的过程,而施加焊接压力和通以焊接电流时形成点焊接头的基本条件。

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

(一)焊接热的产出及影响因素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下式决定:Q=IRt(J)(1)式中:Q——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电极间电阻(欧姆)、t——焊接时间(s)1.电阻R及影响R的因素电极间电阻包括工件本身电阻Rw,两工件间接触电阻Rc,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Rew.即R=2Rw+Rc+2Rew——(2)当工件和电极一定时,工件的电阻取决与它的电阻率.因此,电阻率是被焊材料的重要性能.电阻率高的金属其导电性差(如不锈钢)电阻率低的金属其导电性好(如铝合金)。

电阻焊实验

电阻焊实验

课程实验 电阻焊课程实验电阻焊课程实验指导书重庆科技学院材控教研室焊接实验室二00八年十月九日实验实验一一 点焊规范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研究规范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2.掌握选择点焊规范参数的—般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1.交流点焊机(DN —63型) 2.手动砂轮3.试片100×20×1mm ,冷轧低碳钢 三、实验原理点焊的基本参数有焊接电流I (kA )、通电时间t (周)、焊接压力F W (N )、电极端面形状和尺寸等。

其中前三个参数是形成点焊接头的三大要素。

点焊时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并使这些参数保持稳定,是获得优质接头的重要条件。

1、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最重要的点焊参数。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当其他参数不变时,Q 与I 的平方成正比。

当焊接电流较小时,加热量不足,不能形成熔核或熔核尺寸很小。

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熔核尺寸迅速扩大。

但焊接电流过大,加热过于强烈,熔核扩展速度大于塑性环扩展速度时.将会产生严重飞溅,使焊接质量下降。

因此焊接电流的选择应以不产生飞溅为前提。

2、焊接时间焊接时间的影响与焊接电流相类似。

由于温度场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

当焊接时间过短时,不能形成熔核。

增长焊接时间,焊接区中心部位首先出现熔核。

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熔核尺寸不断扩大。

当熔核尺寸扩大到一定值以后,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加,工件内部电阻及电流密度降低,散热加强,熔核扩展速率减缓.最终达到熔核尺寸的饱和值。

如果在熔核尺寸饱和后继续加热,一般不会产生飞溅。

这时由于塑性环还有一定扩大,拉剪强度略有增加,但强度分散性增大,正拉强度有所下降。

3、 电极压力电极压力主要影响焊接区金属的塑性变形及接触面积,从而影响焊接区的电阻、电流密度及散热。

当焊接压力过小时,由于焊接区金属的塑性变形范围及变形程度不足,造成电流密度过大,加热速度大于塑性环扩展速度,从而产生飞溅。

随着焊接压力的增加,焊接区接触面积增大,工件的总电阻及电流密度减小,特别是焊透率下降更快。

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1. 点焊焊接循环焊接循环(welding cycle),在电阻焊中是指完成⼀个焊点(缝)所包括的全部程序。

图19是⼀个较完整的复杂点焊焊接循环,由加压,…,休⽌等⼗个程序段组成,I、F、t中各参数均可独⽴调节,它可满⾜常⽤(含焊接性较差的)⾦属材料的点焊⼯艺要求。

当将I、F、t中某些参数设为零时,该焊接循环将会被简化以适应某些特定材料的点焊要求。

当其中I1、I3、F pr、F fo、t2、t3、t4、t6、t7、t8均为零时,就得到由四个程序段组成的基本点焊焊接循环,该循环是⽬前应⽤最⼴的点焊循环,即所谓“加压-焊接-维持-休⽌”的四程序段点焊或电极压⼒不变的单脉冲点焊。

2. 点焊焊接参数点焊焊接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属材料的性质、板厚、结构形式及所⽤设备的特点(能提供的焊接电流波形和压⼒曲线),⼯频交流点焊在点焊中应⽤最为⼴泛且主要采⽤电极压⼒不变的单脉冲点焊。

(1)焊接电流I焊接时流经焊接回路的电流称为焊接电流,⼀般在数万安培(A)以内。

焊接电流是最主要的点焊参数。

调节焊接电流对接头⼒学性能的影响如图20所⽰。

AB段曲线呈陡峭段。

由于焊接电流⼩使热源强度不⾜⽽不能形成熔核或熔核尺⼨甚⼩,因此焊点拉剪载荷较低且很不稳定。

BC段曲线平稳上升。

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内部热源发热量急剧增⼤(Q∝I2),熔核尺⼨稳定增⼤,因⽽焊点拉剪载荷不断提⾼;临近C点区域,由于板间翘离限制了熔核直径的扩⼤和温度场进⼊准稳态,因⽽焊点拉剪载荷变化不⼤。

CD段由于电流过⼤使加热过于强烈,引起⾦属过热、喷溅、压痕过深等缺陷,接头性能反⽽降低。

图20还表明,焊件越厚BC段越陡峭,即焊接电流的变化对焊点拉剪载荷的影响越敏感。

(2)焊接时间t ⾃焊接电流接通到停⽌的持续时间,称焊接通电时间,简称焊接时间。

点焊时t⼀般在数⼗周波(1周波=0.02s)以内。

焊接时间对接头⼒学性能的影响与焊接电流相似(图21)。

电阻焊作业题答案及复习要点 (1)

电阻焊作业题答案及复习要点 (1)

电阻焊作业答案及复习要点1、分析点焊电阻组成及作用。

(本题不够完善)点焊的电阻R是由两焊件本身电阻Rw、它们之间的接触电阻Rc、电极与焊件之间的接触电阻Rew组成。

接触电阻Rc:1)降低电极寿命,甚至会使电极和焊件表面烧坏2)在工件间有一定的受预热作用,在焊接过程中变化很大,通常都应控制其大小。

2、画出点焊焊接基本循环过程图并分析阶段特点、对焊接质量影响。

1)、预压阶段特点:Fw>0、I=0;作用:a、克服构件刚性,获得低而均匀的接触电阻,以保证焊接过程中获得重复性好的电流密度;b、对厚板或刚度大的冲压零件,可在此期间先加大预压力,再回复到焊接时的电极压力,使接触电阻恒定而又不太小,以提高热效率,或通过预热电流以达上述目的。

2)通电加热阶段特点:Fw=c、I=Iw;作用:焊件加热熔化形成熔核;焊接电流可基本不变,亦可逐渐上升或阶段上升。

此阶段是焊接循环中的关键。

3)维持阶段特点:Fw>0、I=0;作用:熔核体积小,夹持在水冷电极间,冷速高,如无外力维持,将产生三向拉应力,极易产生缩孔、裂纹等缺陷;4)休止阶段特点:Fw=0、I=0;作用:恢复到起始状态所必须的工艺时间;3、点焊焊接参数有哪些?分析点焊规范参数与接头质量之间关系。

1)焊接电流I :焊接电流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通电时间大,它是平方正比关系,因此是必须严格控制的重要参数。

2)通电时间:焊接时间对接头性能的影响与焊接电流相似。

3)电极压力:过小时,会造成因电流密度过大,而引起加热速度增大而产生喷溅;电极压力过大时将使焊接区总电阻和电流密度均减小,焊接散热增加,熔核尺寸下降,接头性能降低。

4)电极形状及其材料a、电极的接触面积决定着电流密度和熔核的大小,b、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热性关系着热量的产生和散失。

c、电极必须有合适的强度和硬度,不至于在反复加压过程中发生变形和损耗,使接触面积加大,接头强度下降。

d、电极头端面尺寸增加,焊接区电流密度减小,散热增强导致熔核尺寸减小,接头承载能力降低。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性能的影响1. 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在焊接过程中,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焊接工程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2. 焊接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焊接工艺参数通常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气体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2.1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适当的焊接电流能够提供足够的热量,使焊材熔化并与基材融合。

焊接电流过高会导致焊材烧穿和过热现象,而焊接电流过低则可能导致焊材无法熔化。

因此,选取合适的焊接电流对于获得良好的焊缝质量至关重要。

2.2 焊接电压焊接电压是控制焊接弧长的参数,它与焊接电流密切相关。

合适的焊接电压可以保证焊弧的稳定性,并影响焊缝的形状和深度。

过高的焊接电压会导致焊弧过长,焊缝变窄,焊接速度降低;而过低的焊接电压则会导致焊弧不稳定,焊接质量下降。

2.3 焊接速度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枪或焊丝的移动速度。

适当的焊接速度可以控制焊缝的宽度和深度,影响焊接热输入量和冷却速率。

焊接速度过快会使焊缝变窄,冷却速率快,易产生裂纹和变形;而焊接速度过慢则会导致过多的热输入,焊缝过宽,焊接质量下降。

2.4 焊接气体焊接气体可以保护焊缝区域免受大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的污染,防止焊缝氧化和产生气孔。

常用的焊接保护气体有惰性气体(如氩气)和活性气体(如二氧化碳)。

合适的焊接气体选择对焊缝质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焊接工艺参数优化方法为了获得理想的焊接缝质量和性能,需要优化焊接工艺参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3.1 实验优化法实验优化法是通过设计实验矩阵和进行实验来确定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焊缝形貌和检测焊缝性能指标,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

这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但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2 数值模拟优化法数值模拟优化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焊接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和优化算法求解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组合。

电阻焊实验

电阻焊实验

课程实验 电阻焊课程实验电阻焊课程实验指导书重庆科技学院材控教研室焊接实验室二00八年十月九日实验实验一一 点焊规范参数对接头质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研究规范参数对接头强度的影响;2.掌握选择点焊规范参数的—般原则和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1.交流点焊机(DN —63型) 2.手动砂轮3.试片100×20×1mm ,冷轧低碳钢 三、实验原理点焊的基本参数有焊接电流I (kA )、通电时间t (周)、焊接压力F W (N )、电极端面形状和尺寸等。

其中前三个参数是形成点焊接头的三大要素。

点焊时合理地选择这些参数,并使这些参数保持稳定,是获得优质接头的重要条件。

1、 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最重要的点焊参数。

点焊时产生的热量,当其他参数不变时,Q 与I 的平方成正比。

当焊接电流较小时,加热量不足,不能形成熔核或熔核尺寸很小。

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熔核尺寸迅速扩大。

但焊接电流过大,加热过于强烈,熔核扩展速度大于塑性环扩展速度时.将会产生严重飞溅,使焊接质量下降。

因此焊接电流的选择应以不产生飞溅为前提。

2、焊接时间焊接时间的影响与焊接电流相类似。

由于温度场的建立要有一个过程。

当焊接时间过短时,不能形成熔核。

增长焊接时间,焊接区中心部位首先出现熔核。

随着焊接时间的增加,熔核尺寸不断扩大。

当熔核尺寸扩大到一定值以后,由于接触面积的增加,工件内部电阻及电流密度降低,散热加强,熔核扩展速率减缓.最终达到熔核尺寸的饱和值。

如果在熔核尺寸饱和后继续加热,一般不会产生飞溅。

这时由于塑性环还有一定扩大,拉剪强度略有增加,但强度分散性增大,正拉强度有所下降。

3、 电极压力电极压力主要影响焊接区金属的塑性变形及接触面积,从而影响焊接区的电阻、电流密度及散热。

当焊接压力过小时,由于焊接区金属的塑性变形范围及变形程度不足,造成电流密度过大,加热速度大于塑性环扩展速度,从而产生飞溅。

随着焊接压力的增加,焊接区接触面积增大,工件的总电阻及电流密度减小,特别是焊透率下降更快。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影响分析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影响分析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质量影响分析焊接工艺是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重要工艺方法之一。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焊接工艺参数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所控制和调整的一系列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它们对焊缝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出发,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焊接电流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合理的焊接电流可以确保焊接熔池形成均匀,使焊缝牢固。

当焊接电流过大时,熔池过热,易形成焊渣、气孔等缺陷,同时,过高的焊接电流会导致焊件变形。

相反,焊接电流过小则会造成焊缝不完全,焊缝强度不够。

因此,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对焊缝质量至关重要。

其次,焊接电压也是影响焊缝质量的重要参数。

焊接电压直接影响熔池的形成和稳定性。

当焊接电压太高时,焊接熔池会过热,容易产生气孔和焊缝不稳定现象。

相反,焊接电压过低则会使熔池过小,焊缝强度不够。

因此,通过调整焊接电压以获得稳定的焊接熔池形成是保证焊缝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此外,焊接速度也对焊缝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焊接速度是指焊枪在焊接过程中移动的速度。

当焊接速度过快时,焊接熔池无法形成充分,焊缝充实度不够,易产生焊缝缺陷。

然而,若焊接速度过慢则会导致焊接熔池过热,焊缝熔化区域扩大,形成焊缝不良或熔渣侵入焊缝等缺陷。

因此,合理调整焊接速度,使熔池充分形成和稳定是保证焊缝质量的重要因素。

此外,焊接工艺中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也对焊缝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保证焊缝的强度和稳定性。

焊接材料包括焊芯和保护剂。

焊芯的选择应根据焊接件的材料来确定,以确保焊缝与母材具有相似的性能。

保护剂的选择应根据焊接环境来确定,以保证焊接过程中焊缝受到良好的保护,防止外界氧化和污染。

最后,焊接工艺参数要与焊接件的材料和结构设计相匹配。

不同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对焊接工艺参数有不同的要求。

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焊接件的材料和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匹配。

比如在焊接不锈钢和铝合金时,由于其热导率较高,需要相对较大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焊接质量。

焊接参数变化对点焊质量的影响

焊接参数变化对点焊质量的影响




过…
专 …






蒜二 l二 童 畦车 乏
() f := / o , ( 角 n OAt ,因此 电流的有效值 t
() e 电流电压随时间变化图
丽 \ /


LL0 l …
体现了焊接过程输入的能量, 曲线上每 ・ 的斜率代表 了此时的瞬时 强度不稳定 ; 其二是抗疲劳性能下降。当晶闸管 关断时 , 回路电 动态电阻。因此, _ 图分析方法能反映点焊过程的特征。 uI 压不能突变而缓慢降低 , 而此时 回路的感应 电流很小 , 瞬时动态
23焊接 电流 、 。 电压信 号分析
厂 … 一 — — r一 一 —_———

… … …

; …

… { …






~ 一 一 4 …


一 … …
:卜 … tj 一 ii T









… , …

- …

曲线位于 U I — 图的最上方 。上升段表示 随着焊接 电流的延续 , 被 焊金属加热 , 电阻略有上升 , 另一方面由于电流滞后于电压 , 结果 使 电压上升。缓慢下降段表示熔核迅速长大 , 电流通道面积快速 增大 , 因而形成了电压的下降 , 它表示 了熔核长大的程度。
电流有 效 值 随 焊接 时 间 的增 大 ,先 快 速上 升 ,然后 缓 慢 下
‘ O 12 n1, = = ," - ) " 这样每个小区间 ∞ ] 々 々的长度为△ 々 =

焊接参数对焊接焊接质量的影响

焊接参数对焊接焊接质量的影响

四、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焊接参数:焊接电流A 电弧电压U 焊接速度V 焊丝伸出长度L1、焊接电流的选择根据材料,板厚,焊丝直径,焊接位置,焊接电流越大,熔敷速度越快,熔深越大,焊缝易烧穿,产生裂纹,工件变形大,残余应力,飞溅多,焊接电流过小,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夹杂,成形不良。

2、电弧电压为保证焊缝成形良好,应该选择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配合适当。

焊接电压过高电弧稳定差,飞溅大,焊丝爆断,甚至无法焊接,焊接电压过小,熔深浅,熔宽窄小,余高H高,焊缝成形差。

3、焊接速度速度的快慢对焊缝的成形及焊接缺陷有重要的影响,焊接速度过快,出现咬边,下陷,气孔,未熔合,气体保护效果差,焊接速度过慢,熔敷金属堆积在电弧下方,熔深小,产生焊缝不均,未熔合,未焊透。

4、焊丝伸出长度焊丝直径1.2mm,一般伸出8—15mm为宜,伸出长度过短,影响观看熔池,导电嘴易过热夹住焊丝,电阻预热作用小,电弧功率大,熔深大,飞溅少,伸出长度过长,预热作用强,电弧功率小,熔深小,飞溅大,保护效果差。

5、焊枪倾斜角度一般与工件垂直,与焊缝之间的夹角为65°—80°,倾斜角度过大,气体保护效果差,容易产生气孔。

一、防止焊接变形的方法1.反变形法焊前给焊件一个与焊后变形方向相反的变形,以此来抵消焊件焊后的变形,反变形量与焊件的大小及材料厚度、焊接方法、焊接规范、焊工操作有关。

图1-7为对焊接时的反变形。

2.为减小工字梁上下翼板的变形,焊前翼板可预先压成如图1-8a所示的反变形。

然后装配成如图1-8b进行焊接。

3.刚性固定法用强制的手段来减小焊后变形,效果好,适于薄件。

铸件、中碳钢、易淬硬的合金钢不宜采用。

固定的方法有专用的夹具、支撑杆、胎具、用定位焊的方法点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等。

见图1-9。

4.加速散热法把焊接处的热量迅速散走,使焊缝附近的金属受热面显著减小,达到减小焊接变形的目的。

此法比较麻烦,具有淬火倾向的钢不宜采用。

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注意要点

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注意要点

焊接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及注意要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制造领域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焊接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加工技术,做好工业生产中的焊接质量对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接工艺参数及焊接工艺因素对焊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章将在分析焊接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对焊接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规范等进行分析阐述。

标签: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质量;工艺因素前言焊接是制造工业中的重要生产技术之一,其应用涵盖军工、民用产品制造、建筑施工等各行各业之中,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做好焊接过程中的工艺规程、技术参数的选用和制定对确保工件的焊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焊接质量与焊接工艺参数、规程之间的关系焊接工艺参数、规程的制定是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在焊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设备以及结构特性等,对于焊接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焊接工艺参数、规程的制定过程中,各企业需要结合待焊接工件的材料和结构性能的不同,制定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总的来说,焊接工艺规程是在满足产品设计规程要求的前提下,经过焊接工艺评定进行制定,是生产过程重要的技术文件之一。

焊接工艺规程的完全执行,是控制焊接产品质量行之有效的程序和方法。

2 焊接工艺参数、规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焊接工艺参数是指在焊接结构、材料已知的情况下,对焊接过程中的参数(如焊接材料、焊接时的接头形式、焊接时所使用的电流、焊接电压、保护气流量、保护气的纯度、坡口形式等)进行划定。

在焊接的过程中如果参数选取不合理或是焊接时参数波动范围过大将会对焊接质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焊缝尺寸超差、焊缝存在裂纹、夹渣、焊瘤等,严重的还会导致产品报废。

2.1 做好焊接时电流的控制在焊接的过程中会在焊缝的周围产生大量的热,焊缝区域的温度会随着焊条的移动而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件受热不均匀,这种受热不均匀将会在工件的内部形成一定的热应力从而影响焊接的质量。

点焊工艺及参数资料

点焊工艺及参数资料

点焊工艺及参数资料
(一)焊接工艺要求
1、点焊是由深焊和浅焊两种焊接方法组成,点焊是在每一焊点上只能做一遍,焊接后不能再焊接。

2、焊点的形状应现场决定,熔核和熔池大小是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实践熔核把握的,焊接时要避免过多的焊点堆积。

3、焊接参数的控制:根据熔核和熔池的尺寸,焊接参数应根据不同焊方式及被焊件的物理性质变化,根据熔核尺寸,焊接参数应选择合适的温度,直流焊接时考虑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电流,焊接时考虑焊材的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频率。

4、焊点质量检测:焊点质量检测应按照焊接质量检测标准进行,焊点应符合技术要求,焊点表面应均匀,不应有外观缺陷,接触电阻和接触电压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焊接参数
1、焊接电流:焊接电流应根据焊点的熔核深度和厚度来选择,正常情况下,焊接电流大小低于50A,常规焊电流在7~18A之间,而对于厚如2mm及以上的电缆,焊接电流可以超过100A。

2、焊接频率:焊接频率是指一次焊接完成过程中有多少次变化的频率。

一般的焊接频率为50〜1000Hz,具体可根据使用的焊接电源参数来确定。

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特性的影响与优化

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特性的影响与优化

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特性的影响与优化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它通过熔化金属并使其冷却后形成接头,用于连接不同的金属部件。

焊接参数是指在焊接过程中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焊接时间等参数的设置。

这些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探讨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

首先,焊接参数中的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的影响非常重要。

较高的焊接电流会导致焊缝过热,容易产生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而较低的焊接电流则可能导致焊缝不完全熔化,接头强度不足。

因此,合理选择焊接电流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可以参考焊接参数手册或进行试验,找到最佳的焊接电流范围。

其次,焊接参数中的焊接电压也会对焊接接头的特性产生影响。

较高的焊接电压会使焊缝深度增加,但焊缝宽度减小;而较低的焊接电压则会使焊缝深度减小,但焊缝宽度增加。

因此,在选择焊接电压时需要综合考虑焊缝的尺寸要求和接头强度要求。

此外,焊接电压还与焊接速度有关,较高的焊接电压可以适应较快的焊接速度,提高焊接效率。

焊接速度是指焊接电极在焊接过程中移动的速度。

焊接速度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外观。

过快的焊接速度会导致焊缝不完全填充,接头强度不足;而过慢的焊接速度则会使焊缝过宽,容易产生焊接缺陷。

因此,合理选择焊接速度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在确定焊接速度时,需要综合考虑焊接电流和焊接电压,并进行试验验证,找到最佳的焊接速度范围。

除了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速度,焊接时间也是影响焊接接头特性的重要参数。

焊接时间取决于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它会直接影响焊接接头的熔化深度和焊缝形态。

过长的焊接时间会导致焊缝过热,产生焊接缺陷;而过短的焊接时间则可能导致焊缝不完全熔化,接头强度不足。

因此,在确定焊接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接材料的熔点,并进行试验验证,找到最佳的焊接时间范围。

综上所述,焊接参数对焊接接头特性的影响是复杂而重要的。

电阻点焊、凸焊工艺设计规范

电阻点焊、凸焊工艺设计规范

电阻点焊、凸焊工艺设计规范2014-12-30发布 2015-1-1实施xxxxxxxxxxxx公司发布前言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螺母凸焊、板件点焊设备要求、工艺参数设计及焊接质量检验规范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867.5 《电阻焊焊焊接工艺规程》HB/T5420-1989 《电阻焊电极与辅助装置用铜及铜合金》HB 5282-84 《结构钢和不锈钢电阻点焊和缝焊质量检验》QJ 1289-95 《结构钢、不锈钢电阻点、缝焊技术条件》QJ 1290-87 《结构钢、不锈钢电阻点、缝焊工艺》JB/T 3158-1999 《电阻点焊直电极》JB/T 3948-1999 《电阻点焊电极帽》JB/T 6043-92 《金属电阻焊接头缺陷分类》JB/T 7598-2008 《电阻焊电极用铜-铬-锆合金》3.焊接设备电阻点焊、凸焊使用的设备是电阻焊机,电阻焊机(resistance welding machine)是将被焊工件压紧于两电极之间,并施以电流,利用电流流经工件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使焊件形成金属结合的一种机器。

目前我公司电阻焊机为两台唐山松下生产的YR-500S型单项交流电阻焊机(焊机额定规格及结构形式见图3-1、图3-2、图3-3)。

图3-1 焊机各部名称与外形尺寸图3-2 焊机额定规格图3-3 焊机实物图3.1设备选购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八点:3.1.1额定电源电压、电网频率、一次电流、焊接电流、短路电流、连续焊接电流和额定功率时焊接变压器的级数;3.1.2最大、最小及额定电极压力;3.1.3额定最大、最下臂伸和臂间开度;3.1.4短路时的最大功率及最大允许功率,额定级数下的短路功率因数;3.1.5适用的焊件材料、厚度和断面尺寸;3.1.6额定负载持续率;3.1.7焊机重量、焊机生产率、可靠性指标、寿命及噪声;3.1.8焊机的各种控制功能。

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点焊焊接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焊接 时流 经焊接 回路 的 电流称 为焊 接 电流 , 一 般在 数万安 培 ( A ) 以内。 焊 接 电流是 最主要的 点焊参数 。 调节焊接 电流对接 头力学性能 的影 响如 图Z 昕示 。 AB 段 曲线呈 陡峭段 。 由于 焊接 电流小 使 热源强 度不 足而 不能形 成熔 核 或熔 核尺 寸甚小 , 因此焊 点拉剪 载荷较 低且 很不稳 定 。 B C 段 曲线平 稳上升 。 随着焊接 电流 的增 加 , 内部 热源发热 量急剧 增大 ( Q F ) , 熔核 尺寸稳定 增大 , 因而焊 点拉 剪载荷 不断提 高 ; 临近 C 点 区域 , 由于板 间翘离 限制 了熔核 直径 的扩 大和温度场进 人准稳态 , 因而焊 点拉剪载 荷变化 不
工 业技 术
I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相 互关 系 的研 究
张志 宏
( 陕西重 型 汽车有 限 公司车 架 厂 7 1 0 2 0 0 ) [ 摘 要] 研究 点焊过 程 的各参 数的 作用及 相互 关系 , 以及参数 设计 的各 种规 范 , 最 终结 合研 究结果 及现 场试验 效果 , 得 出工 厂实用 参数 设定值 。 [ 关键 词] 电阻点焊 ; 低碳 钢板 ; 工艺 参数 ; 拉剪 载荷 ; 汽车 纵梁 中图分类 号 : P 7 5 5 .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9 1 4 X ( 2 0 1 3 ) 3 3 — 0 0 2 0 — 0 2
3 ) 焊接 时要将 机 头对 正接缝 , 不 得焊偏 , 不能允 许滑 焊 、 跳焊 4 ) 焊缝 中心 的厚度 一般 应为 防渗 膜厚 度 的2 . 5 倍, 且不 低于3 mm。 5 ) 使 用的焊条 , 人 机前必须保 持清 洁、 干燥 , 不得 使用有 油污 、 赃物的手 套 、 脏布、 棉纱 等不 洁物 品擦拭 焊条 。 6 ) 根据气 温情 况对 焊缝 即时进 行冷 却处理 。 7 ) 挤压熔 焊作业 因故 中断 时 , 必 须慢 慢减少焊 条挤 出量 , 不可 突然 中断焊 接、 重 新施 工时 应对 中断处 焊缝 进行打 毛后再 行焊 接 。 3 6土 工膜缺 陷修补 对焊接 检验 形成 的切样部位 、 铺焊 后 发现的材 料破损与 缺陷 、 焊接 缺陷 以 及 检验 时发 现的 不合格 部位等 , 均应进 行修 补 。 修补 的方 法如 下 : 点焊 : 对材 料上小 于5 mm的 L 洞 及局部 焊缝的修 补完善 , 可用挤 压熔焊 机 进 行 点焊 。 加盖 : 对 不够厚 度 或不够 严密 的挤 出焊缝 , 可 用挤压 熔焊 机补 焊一层 。 补丁 : 对大 的孔洞、 刺破 处、 膜 面严重损伤 处、 取 样处 、 十字缝交叉 处以及其 它 各种 因素 造成 的缺损 部位 , 均 可用加 盖补 丁方法 来修补 。 补丁 尺寸 : 十 字缝处 的补 丁为切倒 角 的3 0 0× 3 0 0 m m方形或 D = 3 0 0 mm的

第二章 点焊

第二章 点焊
规定:锥台形电极头端面尺寸 的增大△D<15%D.同时对 由于不断锉修电极头而带来的 与水冷端距离h的减小也要给 予铝控合制金。点低焊碳h>钢4点m焊m。h>3mm,图1直8 径接D头的拉关剪系载(荷低F碳w钢与δ电=1极m头m端) 面
3.3 焊接参数间相互关系及选择
点焊时,各焊接参数的影响是相互制约的。当电
② 焊接时间对接头塑性指标影响较大,尤其对承受动载 或有脆性倾向的材料(可淬硬钢、铝合金等),较长的焊接 时间将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
3. 电极压力Fw
点焊时通过电极施加在焊件上 的压力一般要致千牛(N)。
图16表明,电极压力过大或过小都 会使焊点承载能力降低和分散性变 大,尤其对拉伸裁荷影响更甚。
电阻焊中,完成一个焊点(缝)所包括的全部程序。
1. 焊接循环示意图
图13 复杂点焊焊接循环示意图
1-加压程序 2-热量递增程序 3-加热1程序 4-冷却1程序 5-加热2程序 6-冷却2程序
7-加热3程序 8-热量递减程序 9-维持程序 10-休止程序)
Fpt— 预压压力 Ffo—锻压力 tfo—施加锻压力时刻(从断电时刻算起)
缺点:
1. 易造成焊点压痕深,接头变形大,表面质量差 2. 电极磨损快,生产效率低,能量损耗较大
硬规范
硬规范的特点与软规范基本相反。
1. 硬规范适用于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低碳钢及不等厚度板材的焊 接。
2. 软规范较适用于低合金钢、可淬硬钢、耐热合金、钛合金等。
调节I、t使之配合成不同的硬、软规范时,必须相应改 变电极压力Fw,以适应不同加热速度及不同塑性变形能 力的要求。
一般认为,在增大电极压力的同时,适 当加大焊接电流或焊接时间,以维持焊 接区加热程度不变。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分析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分析

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分析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工件通过熔化材料并加入适当的填充金属进行连接的工艺。

焊接接头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焊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而焊接工艺参数作为决定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的不同选择会导致焊接接头性能的差异。

本文将对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1. 焊接电流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焊接电流是焊接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当电流较低时,焊接接头的熔深较浅,焊缝不够完整,可能会导致焊接接头的强度降低。

而当电流过高时,焊接接头容易出现焊缺等缺陷,甚至引发裂纹。

因此,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是确保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

2. 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枪在焊缝上移动的速度。

焊接速度过快会导致焊接接头熔深不够,焊缝不完整,影响接头的强度和密实性。

而焊接速度过慢则容易引起过热、烧穿等焊接缺陷。

因此,合理控制焊接速度对焊接接头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 焊接时间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焊接时间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接电弧或电流持续作用于焊缝的时间。

焊接时间过长会导致焊接接头过热,可能引起过热变形、晶粒长大等问题,从而降低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而焊接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焊缝不够完整,接头质量较差。

因此,在选择焊接时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把握。

4. 焊接气体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焊接气体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接过程中气氛的稳定性和保护效果。

合适的焊接气体能够有效保护焊缝和熔池,减少其与外界气氛的接触,防止氧化和夹杂物形成。

常用的焊接保护气体包括纯净氩气、混合气等。

选择合适的焊接气体对于焊接接头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合理选择和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焊接接头性能的提高和焊接质量的保证。

然而,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条件下,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是不同的,需要通过实践和试验来确定。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焊接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和调整是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点焊常识——精选推荐

点焊常识——精选推荐

点焊常识点焊基本常识(何⽂章提供)⼀. 点焊及施焊⽅法点焊⼯作原理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

点焊时两个被焊⼯件⾸先在焊钳或焊枪⽓缸的作⽤下通过上下电极压紧,然后通过焊接电流(⼀般在⼏千到⼏万安培 ),根据焦⽿定律Q=0.24I 2Rt,使被焊处⾦属熔化,达到焊接温度后切断电流,在电极的压⼒作⽤下,熔化⾦属冷却结晶形成焊核。

点焊多数⽤于薄板焊接,接头形式多采⽤搭接接头和翻边接头。

点焊的种类很多,我们焊装车间主要有两种。

即:双⾯单点,单⾯双点。

双⾯单点是应⽤最⼴的⼀种点焊形式。

如:悬挂式吊点焊机,座点焊机。

它的特点是⼀次通电只能焊⼀个焊点。

单⾯双点:主要应⽤在⼯件同⾯上,另⼀⾯垫有⼀⼤块导电性能很好的铜导电板(块),焊接变压器⼆次线两端与电极连接,⼯件被压在电极与铜垫块之间。

因此,在装配多点焊机电极块时必须⽤绝缘材料将电极块与电块⽀架分离开。

维修时⼀定要把原有的绝缘垫⽚装上,防⽌在施焊时分流。

单⾯双点(多⽤与专⽤多点焊机) 双⾯单点⼆.点焊的循环每焊⼀个焊点必须经过予压.焊接.维持.休⽌四个过程。

每⼀个过程都持续⼀定的时间,分别为予压时间t压,焊接时间t焊,维持时间t维,和休息时间t休,这四个过程对点焊的质量是不可缺少PI予压:予压时间是指电极开始向⼯件加压到通电开始这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电极必须向⼯件加给焊接时所必须的压⼒。

保证被焊⼯件紧密接触,如予压时间太短,没等两⼯件紧密接触时就开始通电,因接触电阻太⼤,点焊时就可能出现烧穿现象。

焊接:焊接时间是指在点焊过程中,电极通过的时间,是焊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焊接时电流通过电极流经焊件,使焊接处产⽣强烈的电阻热,在热量最集中处的⾦属⾸先熔化,同时熔化的⾦属被周围尚未熔化处与塑性状态的⾦属环所包围,使熔化的⾦属不能外溢。

随着时间的增长,熔核不断扩⼤,焊接时加热的速度是⾮常快的,低碳钢点焊时可以在0.06~0.1秒内使核⼼温度达到1800O C以上超过⾦属熔点200~300度。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点焊焊接质量的评判标准
2 烧穿:焊点中含有穿透所有板材的通孔。
烧穿
裂纹
可接受的裂纹
不可接受的裂纹
焊点表面
焊点侧面
焊点表面
焊点侧面
3 裂纹:围绕焊点圆周有裂纹则不可接受。但焊点表面由电极加压产生的表面裂纹可以接受。
4 边缘焊点:没有包括钢板所有边缘部分的焊点。
不可接受
2.焊接工艺参数的调整 1 没有焊接工程师指导或授权,任何人不能进行焊接程序结构的调整。 2 维修人员在焊接工程师不在场,而现场出现焊接质量问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焊接参数进行调整。 3 对维修人员调整后的参数,焊接工程师必须负责审核和跟踪。
3.调整记录的管理 1 焊接参数调整结束后,生产现场负责跟踪并作好记录 焊接质量跟踪单 。 2 焊接工程师负责解决跟踪中出现的问题。 3 在跟踪周期结束后,质量无问题,由焊接工程师及工段长共同却确认后关闭。跟踪文件由焊接工程师归档,保存期限为12个月,并更新原来的焊接程序记录。
点焊热平衡组成图
点焊接头是在热-机械 力 联合作用下形成的。电阻热是建立焊接温度场、促进焊接区塑性变形和获得优质连接的基本条件。
3、点焊接头的形成
焊接区等效电路示意图
总电阻=接触电阻+内部电阻------动态变化 R=2Rew+2Rw+Rc
Q=I2RT--------静态 平均值 Q=∫0t i t 2r t dt---动态 瞬时值 由于电流、电阻是动态变化的,随焊接 加热 过程的进行而变化 交流电、板材在不同温度电阻不同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1、表面状态 油污、锈蚀等 2、电极压力 3、加热温度
影响内部电阻的因素 1、边缘效应、绕流现象 电流分布不均匀,导电截面变大,电阻减小 2、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电阻率 、机械性能 压溃强度 、点焊规范参数及特征 电极压力及硬、软规范 3、焊件厚度,材质 4、受热状态、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焊规范参数对熔核尺寸及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一、实验目的(一)研究规范参数对于熔核尺寸及接头强度的影响;(二)掌握选择点焊规范参数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三)了解熔核的形成过程;二、实验装置及实验材料(一)交流点焊机(DN——200型)1台(二)电焊电流测量仪(HDB——1型)1台(三)拉力试验机(LJ——5000型)1台(四)测量显微镜(15J型)4台(五)砂轮切割机1台(六)吹风机1台(七)试片150×25×1.5mm,冷轧低碳钢140对三、实验原理电阻点焊是将准备焊接的工件放在两个电极之间,然后利用电极压紧工件,在点击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焊接电流,利用工件自身电阻所产生的焦耳热来加热金属,并使焊接区中心部位的金属熔化,形成熔核。

断电后,在电极压力的作用下,受热熔化的金属冷却结晶,形成焊点核心。

在形成熔核的同时,熔核周围金属也被加热到高温,在点击压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及强烈的再结晶过程,并在结合面上形成共同晶粒。

熔核周围这一环形塑性区称为塑性环;它也有助于点焊接头承受载荷。

由此可知,电焊工艺过程是被焊金属受到热和机械力共同作用的过程,而施加焊接压力和通以焊接电流时形成点焊接头的基本条件。

电阻焊具有生产效率高、低成本、节省材料、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汽车、轻工等各工业部门,是重要的焊接工艺之一。

(一)焊接热的产出及影响因素点焊时产生的热量由下式决定:Q=IRt(J)(1)式中:Q——产生的热量(J)、I——焊接电流(A)、R——电极间电阻(欧姆)、t——焊接时间(s)1.电阻R及影响R的因素电极间电阻包括工件本身电阻Rw,两工件间接触电阻Rc,电极与工件间接触电阻Rew.即R=2Rw+Rc+2Rew——(2)当工件和电极一定时,工件的电阻取决与它的电阻率.因此,电阻率是被焊材料的重要性能.电阻率高的金属其导电性差(如不锈钢)电阻率低的金属其导电性好(如铝合金)。

因此,点焊不锈钢时产热易而散热难,点焊铝合金时产热难而散热易.点焊时,前者可用较小电流(几千安培),而后者就必须用很大电流(几万安培)。

电阻率不仅取决与金属种类,还与金属的热处理状态、加工方式及温度有关。

接触电阻存在的时间是短暂,一般存在于焊接初期,由两方面原因形成:1)工件和电极表面有高电阻系数的氧化物或脏物质层,会使电流遭到较大阻碍。

过厚的氧化物和脏物质层甚至会使电流不能导通。

2)在表面十分洁净的条件下,由于表面的微观不平度,使工件只能在粗糙表面的局部形成接触点。

在接触点处形成电流线的收拢。

由于电流通路的缩小而增加了接触处的电阻。

电极与工件间的电阻Rew与Rc和Rw相比,由于铜合金的电阻率和硬度一般比工件低,因此很小,对熔核形成的影响更小,我们较少考虑它的影响。

2.焊接电流的影响从公式(1)可见,电流对产热的影响比电阻和时间两者都大。

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它是一个必须严格控制的参数。

引起电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电网电压波动和交流焊机次级回路阻抗变化。

阻抗变化是因为回路的几何形状变化或因在次级回路中引入不同量的磁性金属。

对于直流焊机,次级回路阻抗变化,对电流无明显影响。

3.焊接时间的影响为了保证熔核尺寸和焊点强度,焊接时间与焊接电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补充。

为了获得一定强度的焊点,可以采用大电流和短时间(强条件,又称硬规范),也可采用小电流和长时间(弱条件,也称软规范)。

选用硬规范还是软规范,取决于金属的性能、厚度和所用焊机的功率。

对于不同性能和厚度的金属所需的电流和时间,都有一个上下限,使用时以此为准。

4.电极压力的影响电极压力对两电极间总电阻R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电极压力的增大,R 显著减小,而焊接电流增大的幅度却不大,不能影响因R减小引起的产热减少。

因此,焊点强度总随着焊接压力增大而减小。

解决的办法是在增大焊接压力的同时,增大焊接电流。

5.电极形状及材料性能的影响由于电极的接触面积决定着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热性关系着热量的产生和散失,因此,电极的形状和材料对熔核的形成有显著影响。

随着电极端头的变形和磨损,接触面积增大,焊点强度将降低。

6.工件表面状况的影响工件表面的氧化物、污垢、油和其他杂质增大了接触电阻。

过厚的氧化物层甚至会使电流不能通过。

局部的导通,由于电流密度过大,则会产生飞溅和表面烧损。

氧化物层的存在还会影响各个焊点加热的不均匀性,引起焊接质量波动。

因此彻底清理工件表面是保证获得优质接头的必要条件。

(二)热平衡及散热点焊时,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形成焊点,较大部分因向临近物质传导或辐射而损失掉了,其热平衡方程式:Q=Q1+Q2————(3)其中:Q1——形成熔核的热量、Q2——损失的热量有效热量Q1取决与金属的热物理性能及熔化金属量,而与所用的焊接条件无关。

Q1=10%-30%Q,导热性好的金属(铝、铜合金等)取下限;电阻率高、导热性差的金属(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取上限。

损失热量Q2主要包括通过电极传导的热量(30%-50%Q)和通过工件传导的热量(20%Q左右)。

辐射到大气中的热量5%左右。

(三)焊接循环点焊和凸焊的焊接循环由四个基本阶段1)预压阶段——电极下降到电流接通阶段,确保电极压紧工件,使工件间有适当压力。

2)焊接时间——焊接电流通过工件,产热形成熔核。

3)维持时间——切断焊接电流,电极压力继续维持至熔核凝固到足够强度。

4)休止时间——电极开始提起到电极再次开始下降,开始下一个焊接循环。

为了改善焊接接头的性能,有时需要将下列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加于基本循环:1)加大预压力以消除厚工件之间的间隙,使之紧密贴合。

2)用预热脉冲提高金属的塑性,使工件易于紧密贴合、防止飞溅;凸焊时这样做可以使多个凸点在通电焊接前与平板均匀接触,以保证各点加热的一致。

3)加大锻压力以压实熔核,防止产生裂纹或缩孔。

4)用回火或缓冷脉冲消除合金钢的淬火组织,提高接头的力学性能,或在不加大锻压力的条件下,防止裂纹和缩孔。

(四)焊接电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1.交流电可以通过调幅使电流缓升、缓降,以达到预热和缓冷的目的,这对于铝合金焊接十分有利。

交流电还可以用于多脉冲点焊,即用于两个或多个脉冲之间留有冷却时间,以控制加热速度。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厚钢板的焊接。

2.直流电主要用于需要大电流的场合,由于直流焊机大都三相电源供电,避免单相供电时三相负载不平衡。

(五)金属电阻焊时的焊接性下列各项是评定电阻焊焊接性的主要指标:1.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电阻率小而热导率大的金属需用大功率焊机,其焊接性较差。

2.材料的高温强度高温(0.5-0.7Tm)屈服强度大的金属,点焊时容易产生飞溅,缩孔,裂纹等缺陷,需要使用大的电极压力。

必要时还需要断电后施加大的锻压力,焊接性较差。

3.材料的塑性温度范围塑性温度范围较窄的金属(如铝合金),对焊接工艺参数的波动非常敏感,要求使用能精确控制工艺参数的焊机,并要求电极的随动性好。

焊接性差。

4.材料对热循环的敏感性在焊接热循环的影响下,有淬火倾向的金属,易产生淬硬组织,冷裂纹;与易熔杂质易于形成低熔点的合金易产生热裂纹;经冷却作强化的金属易产生软化区。

防止这些缺陷应该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

因此,热循环敏感性大的金属焊接性也较差。

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用粗砂纸清除焊接试片的铁锈,直到表面有金属光泽为止。

2、启动焊机,检查焊接是否正常工作。

3、将焊接电流表的传感器套入焊机的下机壁,并检查电流表工作是否正常。

(二)选择最佳焊接规范1、初选参考焊接规范。

2、用一对试片焊2~3个焊点,试片的一端应留20~30mm长,以便撕开时加紧试片。

焊接质量应满足无飞溅,表面无严重过热,压坑深度约为板厚的10~15%。

在虎钳上用铰杠撕开。

对于1.5+1.5试片,熔核直径应为6.5~7.0mm,否则应重新调整焊接规范。

3、在选定规范的基础上,增大焊接电流以获得最大临界熔核直径=1.15~1.2d h时,可认为所选的即为最佳规范。

否则应重新调整所选的规范。

dm(三)焊接1、观察焊接电流对于焊点质量的影响在已选定的最佳规范基础上,固定其他参数值不变,只改变焊接电流进行实验。

电流从小到大至少应选6~8个不同的值,最小电流可选6KA左右,最大电流值应超过13KA。

用所选的最小电流值进行焊接应出现未焊透,最好此时仅有很小的核心,但又不产生脱焊,最大电流值焊成的焊点,应产生较严重的飞溅。

每改变一次电流值,需焊4对试片,其中一对试片焊6个焊点,取中间三个焊点作低倍金相磨片,另外三对试片焊单点,作位剪强度试验。

焊接时,用HDB——1型电流测量仪测量焊接电流及通电时间,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在已选定最佳规范的基础上,固定其他参数值不变,只改变焊接时间进行实验。

焊接时间至少应选6~8个不同的值,最短焊接时间可选5~6周波,最长焊接时间应选30周波以上。

最短焊接时间的实验焊点,必须保证出线未焊透,最好只有很小的核心,但不应该出现脱焊。

另外应有两个实验点使熔核直径达饱和值。

每改变一次t w,焊4对试片,其中一对试片焊5个焊点,取中间三个焊点作低倍金相磨片。

另外三对试片焊点单点,作拉剪强度试验。

3、观察电极压力对于焊点质量的影响在已选定最佳规范的基础上,固定其他参数不变,只改变电极压力进行实验。

电极压力至少应选6—8个不同的值。

最小电极压力值可选980N左右。

最大电极压力应选9800N以上。

采用最小电极压力应能产生较大铁飞溅;而最大电极压力的实验焊点,应产生未焊透,最好只有很小的核心。

每改变一次电极压力值,焊4对试片,其中一对试片焊5个焊点,取中间三个焊点作低倍金相磨片。

另外3对试片焊单点,作拉剪强度试验。

将实验结果填入表5—3中。

拉剪强度(N )d dz=焊接现象在以上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监视各规范参数波动情况及观察焊接现象,特别是焊点表面压坑,颜色深浅及飞溅等。

将观察的结果填入相应的表中。

焊接时,用焊接电流测量仪测量焊接电流及焊接时间。

焊接电流波动较大及焊接时间有变化的焊点,不应用来作金相磨片。

(四)制作金相试片(五)熔核尺寸的测量将制作好的金相试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以测量熔核直径D h 、一块板的熔核高度a及塑性环直径D 。

焊透率A (%)=δα%。

低碳钢的过热区的熔化核心不太容易区分,测量时要仔细分辨。

在低倍显微镜下,一般有二圈,外圈颜色较深时过热区、核心尺寸应以内圈为准。

塑性环是指在两块结合面上被加热到高温位又未熔化,在电极压力作用下进行再结晶并连成整体的部位,如图5—10所示。

图5—10 熔核及塑性环示意图(六)拉剪强度实验1、选拉力试验机的量程及配重。

本实验试件的强度约为9800N ,所以应选择2t 的量程及配重(LJ —5000型拉力试验机用B 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