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七纵)
关于诸 葛亮的故事20个
![关于诸 葛亮的故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54b2452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c.png)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1、三顾茅庐刘备为了成就大业,一心想要招揽贤才。
听闻诸葛亮才华出众,智慧过人,便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去,仍未见到。
刘备毫不气馁,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为他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这成为了刘备日后建立蜀汉政权的基础。
2、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相助后,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刘备。
众人都十分担忧,而诸葛亮却镇定自若,调兵遣将。
他巧用火攻,在博望坡大败曹军,让刘备一方的将士们对他刮目相看。
3、舌战群儒曹操大军南下,欲一举吞并江东。
诸葛亮为了实现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孤身一人前往江东。
在江东,面对众多主降的谋士,诸葛亮凭借着他的雄辩之才,一一驳斥,说得他们哑口无言,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
4、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给他出难题,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深知这是刁难,但他胸有成竹。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大雾弥漫的夜晚,用二十艘扎满草人的船只驶向曹军水寨。
曹军以为是敌军来袭,纷纷射箭,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万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5、借东风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对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算准了会有东风到来的时机。
他在七星坛上做法,成功借来了东风,为火烧曹军战船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智算华容道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故意让关羽在华容道设伏。
关羽念及曹操昔日的恩情,放走了曹操。
虽然放走曹操与诸葛亮的计划有所偏差,但从长远来看,曹操的存在有助于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为刘备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7、三气周瑜周瑜一心想战胜诸葛亮,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计谋。
第一次,周瑜夺取南郡失败,被诸葛亮抢先;第二次,周瑜想以招亲之名扣留刘备,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弄假成真;第三次,周瑜想假借攻打西川之名,袭取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de861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b.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现在,此词已经成为褒赞能言善辩者的口头词汇。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关于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介绍东汉末,曹操称霸中原,除了蜀汉刘备和东吴孙权无人能与之抗衡。
曹操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面对这两块肥肉得慢慢来。
所以,曹操打算先联合东吴孙权打败刘备。
曹操写信给东吴商量此事。
孙权手下的大部分谋士见得了“便宜”,赶紧卖乖啊,都主张为了保住东吴江山投降曹操。
然后,只有鲁肃一人看清了个中利害关系,他认为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才是明智之举。
同时,鲁肃也知道自己是很难说服大家的。
此时,刚好遇上了不谋而合的诸葛亮,所以,帮助诸葛亮引见了东吴的智囊团,这些人可不是的滥竽充数之辈,每个人都是学富五车之士。
素有“东吴第一谋士”的张昭首先出击:“听说你家老板请了你三次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如同得了麒麟才子一样能得天下,谁知连区区荆襄九郡拿不下,反而让曹操给拿下了。
”诸葛亮深知张昭在东吴中的水平,不能把他辩服,那么今天就等于白来。
诸葛亮眼珠一动说:“不夺取荆襄九郡只是不忍抢同宗兄弟的地盘,现在驻兵于江夏,另有所图,是你这些普通人能看得懂的吗?有才能的人国家有难时勇于出谋划策,无能之辈只会龟缩投降。
”此言一出,张昭被说得羞愧无言。
接着,又有一谋士说:“曹操坐拥百万大军,岂能不怕,莫逞强。
”诸葛亮嘴角一泯道:“刘备驻兵江夏乃等候东风之机,东吴兵强马壮,又有长江天险屏障,你们却劝自家主公俯首称臣,恐成天下笑柄”。
接着,先后又有七人被诸葛亮驳得哑口无言。
诸葛亮此次舌战群儒,表明了蜀国联吴的决心,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
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
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概括(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概括(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d1c443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9.png)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情节概括(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
事)
1、三顾茅庐、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白河用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借东风、智算华容、锦囊妙计、三气周瑜、七擒七纵、挥泪斩马谡、空城计、死诸葛走生仲达,草船借箭,隆中对.三国演义的诸葛亮的一生的功绩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2、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六出”指六出祁山,“七擒”指七擒孟获,彻底平定南疆之乱“东和”指东和孙权,“北拒”指北拒曹操,“火攻”指火烧赤壁,“收二川”指收复东川、西川,指刘璋和张鲁。
3、点明灯是他北伐时感自己命不久矣,在五丈原禳星续命“排八阵”是阻住了东吴的追兵让刘备得以脱险。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9732b1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e.png)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1、三顾茅庐;2、火烧博望;3、火烧新野;4、舌战群儒;5、智激周瑜;6、草船借箭;7、祭七星坛借东风;8、空城计;9、七擒孟获;10、六出祁山。
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火烧博望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这一日聚集文武,商议南征。
徐庶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得之便如虎生双翼;夏侯惇不以为然,向曹操请命,要生擒刘备,活捉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进军新野。
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调兵遣将,命赵云为前部将,诱敌入博望坡;派关平、刘封备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请刘备引军为后援,敌军一到即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再回军掩杀;亮本人与糜竺、糜芳引军镇守新野县城。
关羽、张飞和众将初次见孔明用计,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率军来到博望。
赵云出战,诈败而走。
刘备引兵接应,也弃营而逃。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2ac328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0.png)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想找个厉害的军师,就听说有个诸葛亮,老厉害了。
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童子说先生出去溜达了。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就不耐烦了,说这啥人啊,这么难见。
刘备可不管,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刁难他,就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三天就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他带着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曹操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下令射箭。
箭像雨点一样射在草人上,不一会儿就插满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弄来了十万支箭,可把周瑜给惊到了。
三、舌战群儒。
刘备被曹操打得跑到了东吴那边。
东吴那些谋士,像张昭啊、虞翻啊,一个个都想为难诸葛亮,觉得他一个外来户能有啥本事。
结果诸葛亮往那一站,口才那叫一个厉害。
他把那些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一个地反驳,什么道理都被他占尽了。
最后把东吴那些人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跟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是正事儿。
四、智激周瑜。
诸葛亮要促成孙刘联盟,可周瑜这时候还在犹豫呢。
诸葛亮就想了个招儿,他见到周瑜就说,曹操的大军南下,其实就是为了小乔啊。
周瑜一听就火了,小乔可是他的老婆啊。
这一下周瑜下定决心要跟曹操干,一定要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就这么巧妙地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
五、借东风。
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大战了,可这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正愁呢,诸葛亮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坛上做法。
还真就借来了东风。
其实啊,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出这时候会有东风,就装神弄鬼了一把,把周瑜他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六、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着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诸葛亮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f4fc0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2.png)
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1. 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那可是真心诚意啊,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竟然三次亲自到诸葛亮住的茅庐去拜访,这是何等的执着!就好像你特别想得到一个宝贝,不惜一次又一次地去争取一样。
你说,刘备要是没有这份毅力,能有后来的大业吗?
2. 草船借箭:哇塞,诸葛亮可真是太聪明啦!他居然能想到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误以为是敌军来袭,疯狂射箭,然后轻松地就把箭给“借”来了。
这就好比你在游戏中巧妙地利用规则,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超多好处,是不是超级厉害?
3. 舌战群儒:诸葛亮一个人面对着那么多能言善辩的儒生,不仅不害怕,还条条有理地把他们说得哑口无言。
这就像你一个人面对一群七嘴八舌的人,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把他们都镇住,厉害吧!这种场面,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啊。
4. 借东风:哎呀呀,诸葛亮简直神了!他竟然能算出什么时候会起东风,然后借此机会帮助周瑜打败曹操。
这就好像你掌握了一个超级秘密武器,在关键时刻拿出来,一下子就扭转了局面,是不是很牛掰呢?
5. 七擒孟获:诸葛亮真的是有耐心又有智慧啊!为了收服孟获,竟然七擒七纵,一次次地放他回去。
就像你和朋友闹别扭了,你不仅原谅他一次,还一次次地原谅,直到他真正服你为止,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呀。
6. 鞠躬尽瘁:诸葛亮为了蜀汉,那真的是耗尽了全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国家操心。
这就如同你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拼尽了一切,毫无保留。
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敬仰吗?
诸葛亮真的是足智多谋、忠心耿耿,他的这些故事和品质,让后人们对他敬佩不已啊!。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4af4a03a5e9856a561260b1.png)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a7cadd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72.png)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导语: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一、七擒孟获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
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
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
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
”诸葛亮流着眼泪,哽咽着说:“我怎敢不尽心竭力,报答陛下,一直到死!”刘备把小儿子刘永叫到身边,叮嘱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丞相。
”刘备死后,诸葛亮回到成都,扶助刘禅即了帝位,历史上称为蜀汉后主。
刘禅即位后,朝廷上的事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决定。
诸葛亮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
没料到南中地区(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雨、贵州一带)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益州郡有个豪强雍闿(音kǎi),听说刘备死去,就杀死了益州太守,发动叛变。
他一面投靠东吴,一面又拉拢了南中地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叫他去联络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
经过雍闿的煽动,牂柯(音zāngkē,在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守朱褒、越巂(今四川西昌县东南,巂音xī)部族酋长高定,也都响应雍闿。
这样一来,蜀汉差不多丢了一半土地,怎么不叫诸葛亮着急呢?可是,当时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死亡,顾不上出兵。
诸葛亮一面派人和东吴重新讲和,稳住了这一头;一面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食,训练兵马。
过了两年,局面稳定了,诸葛亮决定发兵南征。
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出发。
诸葛亮好友马良的弟弟、参军马谡(音sù)送诸葛亮出城,一直送了几十里地。
临别的时候,诸葛亮握住马谡的手,诚恳地说:“我们相处好几年了。
今天临别,您有什么好主意告诉我吗?”马谡说:“南中的人依仗地形险要,离开都城又远,早就不服管了。
诸葛亮的简短小故事20字
![诸葛亮的简短小故事2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b0dcc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05.png)
1、舌战群儒:故事为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后同意了联刘抗曹的计划。
2、草船借箭: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表示只需要三天。
之后,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七擒孟获: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口服。
4、巧借东风:曹操伐吴,兵扎长江。
庞统献连环计,诱曹操钉锁战船,以利火攻,曹操中计。
时值隆冬,难将火势引向曹营,诸葛亮料定甲子日东风必降,因借探病之机向周瑜建言,自称能借得东风,东风果然如期而至,大破曹军。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36983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f.png)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一、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那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就像追星族追大明星似的,三次跑到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去。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弟诸葛均在,刘备那叫一个失落啊。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都不耐烦了,就想把诸葛亮家给拆了,还好刘备拦住了。
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在睡大觉呢,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外面等着,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辅佐他啦。
这刘备啊,可算是把诸葛亮这个超级智囊给请到手了。
二、草船借箭周瑜这小子,心里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就想给他使绊子。
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这明摆着是刁难人嘛。
诸葛亮倒好,他不慌不忙地说三天就行。
他算准了江上的大雾天气,弄了些草靶子绑在船上,然后让士兵在船上敲锣打鼓。
曹操那时候看不清啊,以为敌军来犯,就拼命射箭。
这箭就跟下雨似的,全射在草靶子上了。
等雾散了,诸葛亮就带着插满箭的船回去交差了,把周瑜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三、舌战群儒刘备被曹操打得像个丧家犬似的,跑到东吴想联合孙权一起抗曹。
诸葛亮就跟着去了。
东吴那些谋士啊,一个个都想给诸葛亮难堪,七嘴八舌地来质问他。
诸葛亮呢,那口才就像机关枪似的,把那些人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说刘备不行,诸葛亮就说刘备是汉室宗亲,仁义满天下;那个说曹操强大,诸葛亮就分析曹操的弱点,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啦,后方不稳定啦。
最后说得东吴的谋士们都心服口服,也为孙刘联盟打下了基础。
四、智激周瑜诸葛亮到了东吴,想让周瑜下定决心和曹操干一架。
他就跟周瑜说啊,曹操这老色鬼,修了个铜雀台,还说要把江东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弄去放在铜雀台里呢。
周瑜一听就火冒三丈啊,因为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小乔就是他周瑜的老婆。
周瑜那暴脾气,哪能忍得了这个,当场就拍桌子说要和曹操决一死战,诸葛亮这一招可真是绝了。
五、借东风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在赤壁大战了,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这时候诸葛亮就闪亮登场了。
他说自己能借来东风。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上面装神弄鬼地做法。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_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_历史上诸葛亮舌战群儒是真的吗](https://img.taocdn.com/s3/m/ccdbbcf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7f.png)
诸葛亮⾆战群儒的故事_历史上诸葛亮⾆战群儒是真的吗⾆战群儒是诸葛亮⾮凡才智⼀⼤亮点,更是他雄辩话术的精彩呈现。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多厉害的⼈物了。
这次⼩编给⼤家整理了诸葛亮⾆战群儒的故事,供⼤家阅读参考。
诸葛亮⾆战群儒的故事东汉末期,曹操挟天⼦以令诸侯,较有实⼒的军阀⼤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的可能,曹操⾃知⼀下⼦吞并这两股势⼒还⽐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消灭刘备。
孙权⼿下的谋⼠⼤都主张降曹⾃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群谋⼠,这些⼈并⾮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
东吴第⼀⼤谋⼠张昭⾸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三趟,才把你请出⼭,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拿出好主意。
⽽⼝⾆之徒,坐⽽论道,碰上事⼉,却拿不出⼀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耻笑。
"⼀番话,说得张昭哑⼝⽆⾔。
之后,⼀个谋⼠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是等待时机,⽽东吴兵精粮⾜,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吧你。
东吴的谋⼠⼀个接⼀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难辩。
历史上诸葛亮⾆战群儒是真的吗诸葛亮“⾆战群儒”是⼩说《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
可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诸葛亮“⾆战群儒”却没有发⽣过,属于⼩说家罗贯中在其作品中的艺术夸张、渲染杜撰。
⾯对曹操率军⼤举南侵荆州的不利局势,诸葛亮亲赴东吴,以“三⼨不烂之⾆”说服犹豫不决的吴主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拒咄咄逼⼈的曹操,这确实是历史事实,但他“⾆战群儒”的戏剧性场景却不曾发⽣过。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0b3beb4148d7c1c708a14583.png)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14 则,欢迎大家阅读! 1、初出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 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 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 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 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 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 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2、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 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 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 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 之。
关平、 刘封可引五百军, 预备引火之物, 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 至初更兵到, 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 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 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 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 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 第一功!”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 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 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 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3754f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7.png)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1.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以劝其投奔刘表。
2. 诫子书:诸葛亮为了教育自己的儿子,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诫子书》,其中提到了许多人生道理。
3. 七擒七纵:诸葛亮为了挑战魏国名将张郃,设计了七擒七纵的计谋,最终成功地将张郃擒获。
4. 草船借箭: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计谋,奇袭魏军,使得曹操大败。
5. 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是一种机械运输工具,可以加快军队的行军速度。
6. 空城计:诸葛亮在对付司马懿时使用的空城计,让敌军惊恐不已,最终取得了胜利。
7. 合纵连横:诸葛亮提倡的合纵连横的策略,使得各个诸侯国之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外敌。
8. 祭黄天:诸葛亮每年都会祭黄天,以祈求天命之力帮助自己的事业。
9. 神仙姓刘:诸葛亮在刘备的帐下,曾经说过“神仙姓刘”,意思是天命所归,刘备会成为天下霸主。
10. 辞官归隐:诸葛亮在武侯祠宣布辞官归隐,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隐士。
- 1 -。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100字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1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e86ce2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0c.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故事,那就是诸葛亮舌战群儒。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人叫诸葛亮。
那个时候,天下分成了好多块,大家都在争来争去。
诸葛亮的主公刘备想要和孙权一起合作,对抗敌人。
可是孙权那边的大臣们有好多都不同意。
这时候,诸葛亮就站出来啦。
他一个人面对孙权那边好多好多的大臣。
这些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提问,想要难住他。
有个大臣说:“你们刘备打了好多败仗,有什么本事来合作呀?”诸葛亮不慌不忙地回答:“打仗输赢很正常,我们虽然败过,但一直没放弃,而且有很多厉害的地方呢。
”又有个大臣说:“曹操那么强大,你们怎么打得过?”诸葛亮笑着说:“曹操虽然人多,但也有弱点,我们有办法对付他。
”诸葛亮一点也不害怕,他说得又清楚又有理,把那些大臣们说得都没话讲啦。
最后,孙权被诸葛亮说服了,决定和刘备一起合作。
小朋友们,诸葛亮是不是特别厉害呀?他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地说服了别人。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诸葛亮到了孙权那里,好多大臣都围着他,想让他没办法。
有个大臣大声说:“你们刘备自己都不行,还想来找我们帮忙?”诸葛亮看着他,慢慢地说:“我们刘备是有困难,可我们有决心,不像你们只知道害怕。
”另一个大臣接着说:“曹操兵多将广,你们根本没希望。
”诸葛亮不紧不慢地回答:“曹操人多不一定就能赢,我们有智慧有勇气。
”孙权这边的大臣们一个一个地说,诸葛亮一个一个地回,一点也不害怕。
他的话说得又好听又有道理,孙权在旁边听着,心里也开始想:也许和刘备合作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这样,诸葛亮靠着自己的口才和聪明,让孙权相信了合作是能打败曹操的。
小朋友们,你们说诸葛亮厉害不厉害呀?《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诸葛亮舌战群儒。
当时啊,诸葛亮站在孙权那些大臣面前,一点也不紧张。
有个大臣斜着眼睛说:“你们力量那么小,还想打曹操,不是做梦吗?”诸葛亮挺直了腰板说:“力量小不代表没机会,只要我们团结努力。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daf95df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1.png)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一代军事谋略家,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
他以睿智的智慧和出色的口才,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钦佩的故事。
其中,诸葛亮与群儒舌战的故事尤为经典。
据《三国演义》记载,当时曹操派遣司马懿前来进攻蜀汉,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则派遣姜维、马谡等人去阻挡司马懿的进攻。
在这个过程中,马谡因为自负聪明,不听诸葛亮的劝告,坚持错误的主张,导致蜀汉军队在街亭遭遇惨败。
这时,司马懿趁机进攻,形势非常危急。
为了挽回败局,诸葛亮决定亲自出马,与司马懿进行舌战。
他首先派人送去一封挑战书,约定在阳平关外相见。
当时,司马懿以为诸葛亮会亲自前来,派遣了大军前去迎接。
不料,诸葛亮却只带了数十名随从前来。
在阳平关外,诸葛亮与司马懿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口舌之战。
诸葛亮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智慧,对司马懿进行了严密的思维辩证,从政治、军事、人情、天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他巧妙地运用兵法和谋略,将司马懿的弱点一一击中,使得司马懿无法反驳。
在舌战的过程中,诸葛亮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博学多才,更展现了其高超的智慧和谋略。
他的辩论技巧和表达能力非常出色,让人叹为观止。
而司马懿则在他的辩驳中逐渐露出了破绽,最终败下阵来。
这场舌战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智慧,更展现了他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非凡才能。
他以其深刻的见识和高超的口才,成功地化解了蜀汉面临的危机,为蜀汉的存亡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诸葛亮那种深谋远虑、善辩明智的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总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非常经典的故事。
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智慧和谋略,更是对我们今天的一种启示和教益。
让我们在学习这段历史的同时,也能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
![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4cc1e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9.png)
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七擒七纵的成语故事1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领军队南征。
正当大功告成准备撤兵的.时候,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来袭击蜀军。
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极得人心,就是汉族中也有不少人钦佩他,因此决定把他争取过来。
孟获虽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
第一次上阵,见蜀兵败退下去,就以为蜀兵不敌自己,不顾一切地追上去,结果闯进埋伏圈被擒。
孟获认定自己要被诸葛亮处死,因此对自己说,死也要死得像个好汉,不能丢人。
不料诸葛亮亲自给他松绑,好言劝他归顺。
孟获不服这次失败,傲慢地加以拒绝。
诸葛亮也不勉强他,而是陪他观看已经布置过的军营,之后特意问他:“你看这军营布置得怎么样?”孟获观看得很仔细,他发现军营里都是些老弱残兵,便直率他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虚实,所以我被打败了,现在看了你们的军营,如果就是这样子,要赢你并不难!”诸葛亮也不作解释,笑了笑就放孟获回去。
他料定盂获今晚准来偷营,当即布置好埋伏。
孟获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对手下人说,蜀军都是些老弱残兵,军营的布置情况也已经看清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营,定能逮住诸葛亮。
当天夜里,孟获挑选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进蜀军大营,什么阻挡也没有。
孟获暗暗高兴,以为成功在即,不料蜀军伏兵四起,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
他带领所有人马退到沪水南岸,只守不攻。
蜀兵到了沪水,没有船不能过去,天气又热,困难重重。
”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装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对岸射来的箭立即退回来,随后再去渡河;一面将大军分成两路,绕到上游和下游的狭窄处,渡过河去包围孟获据守的上城。
后来,孟获又被擒住。
孟获虽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气。
诸葛亮还是不杀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七纵)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七擒七纵)](https://img.taocdn.com/s3/m/17761655e518964bcf847ca9.png)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蜀汉刘备死后,有一个叫雍闿(kai)的人就叛变了。
他杀了益州太守,投靠了东吴。
不仅如此,他还煽动南中地区(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一起叛变。
这样一来,蜀汉就失去了近一半的土地。
公元255年春天,诸葛亮带领大批蜀军出发征讨南中。
出发前,参军马谡(su)为他送行。
诸葛亮问他:“我要去打仗了,你有什么话要跟我们说吗?”马谡说:“南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离我们的都城(成都)又远。
今天你即使把他们征服了,估计明天他们还要造反。
与其征服土地不如征服民心啊。
”诸葛亮点点头:“说的好,就照你说的办。
”诸葛亮领军来到南中后,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平定了好几个叛乱。
他听说有个叫孟获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在南中很有威望,决定收服他。
于是。
在与孟获军对阵的时候,诸葛亮故意让蜀军输了一仗,然后转头就跑。
孟获看原来蜀军也就这点能耐啊,拔腿就追,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活捉了。
蜀军押着孟获来到诸葛亮的大营。
诸葛亮和和气气地给他松绑,又劝他投降。
孟获不服气:“我是不小心才中了你们的埋伏,怎么能让你投降?”不服气没关系,诸葛亮就陪他在蜀营里遛了一圈,看看蜀军的阵容。
谁知这孟获看了还是不服气:“你们阵势也不过如此嘛,要是放了我回去,一定能打败你。
”“行,那你回去吧。
”诸葛亮说着,就把孟获放了。
可是孟获是个有勇无谋的人,第二次进攻蜀军的时候,又被活捉了。
这次,他依然厚着脸皮说:“有本事你再放了我,下次我一定能打败你!”“行,那你回去再好好准备准备。
”诸葛亮再次大度的将他放了。
谁知第三仗,孟获依然被活捉了。
就这样,孟获前前后后一共被诸葛亮活捉了七次。
到了第七次的时候,诸葛亮还打算放了他,孟获又感动又羞愧眼泪旺旺地说:“丞相,您对于我可以说仁至义尽,我承认自己打不过您,我对您心服口服。
”孟获回去后,说服了南中各个部落,向蜀汉投降。
于是,南中重新回到了蜀汉的怀抱。
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故事公元119年,刘备逃离曹操后,到荆州刘表那里呆了几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成语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d97b1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3.png)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成语故事三国演义故事最适合青少年阅读口味的作品,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让青少年朋友们在学习名著的同时,得到身心、思想全方位的熏陶,帮助青少年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学习和理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篇一: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篇二: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篇三: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
蜀汉刘备死后,有一个叫雍闿(kai)的人就叛变了。
他杀了益州太守,投靠了东吴。
不仅如此,他还煽动南中地区(指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一起叛变。
这样一来,蜀汉就失去了近一半的土地。
公元255年春天,诸葛亮带领大批蜀军出发征讨南中。
出发前,参军马谡(su)为他送行。
诸葛亮问他:“我要去打仗了,你有什么话要跟我们说吗?”马谡说:“南中这个地方地势险要,离我们的都城(成都)又远。
今天你即使把他们征服了,估计明天他们还要造反。
与其征服土地不如征服民心啊。
”诸葛亮点点头:“说的好,就照你说的办。
”
诸葛亮领军来到南中后,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平定了好几个叛乱。
他听说有个叫孟获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在南中很有威望,决定收服他。
于是。
在与孟获军对阵的时候,诸葛亮故意让蜀军输了一仗,然后转头就跑。
孟获看原来蜀军也就这点能耐啊,拔腿就追,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被活捉了。
蜀军押着孟获来到诸葛亮的大营。
诸葛亮和和气气地给他松绑,又劝他投降。
孟获不服气:“我是不小心才中了你们的埋伏,怎么能让你投降?”不服气没关系,诸葛亮就陪他在蜀营里遛了一圈,看看蜀军的阵容。
谁知这孟获看了还是不服气:“你们阵势也不过如此嘛,要是放了我回去,一定能打败你。
”“行,那你回去吧。
”诸葛亮说着,就把孟获放了。
可是孟获是个有勇无谋的人,第二次进攻蜀军的时候,又被活捉了。
这次,他依然厚着脸皮说:“有本事你再放了我,下次我一定能打败你!”
“行,那你回去再好好准备准备。
”诸葛亮再次大度的将他放了。
谁知第三仗,孟获依然被活捉了。
就这样,孟获前前后后一共被诸葛亮活捉了七次。
到了第七次的时候,诸葛亮还打算放了他,孟获又感动又羞愧眼泪旺旺地说:“丞相,您对于我可以说仁至义尽,我承认自己打不过您,我对您心服口服。
”孟获回去后,说服了南中各个部落,向蜀汉投降。
于是,南中重新回到了蜀汉的怀抱。
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故事
公元119年,刘备逃离曹操后,到荆州刘表那里呆了几年。
刘表把刘备当作贵客一样招待,还给他一些兵马,让他去驻守新野。
但是,一个小小的新野,又怎么满足得了雄心勃勃的刘备呢!所以那几年,刘备一直过得很郁闷。
一天,有个叫徐庶的人跑过来投奔刘备,刘备发现这人才干得不错,就高兴地把他留下来当军师。
这让北边的曹操非常眼红,因为曹操也想得到徐庶。
后来,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抓到许都,徐庶是一个孝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方寸大乱,向刘备告辞,去往曹操处。
徐庶临走前跟刘备说:“我有个老朋友叫诸葛亮,住在卧龙岗,人称‘卧龙先生’,他的才华远在我之上。
谁要是得到他,就一定能够平定天下。
”
刘备听后,赶紧带着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去诸葛亮住的茅屋拜访,谁知扑了个空。
原来诸葛亮刚好出去闲游了。
刘备只好让书童转告诸葛亮,说下次再来。
几天后,刘备再次心急火燎地带着关羽和张飞,冒着大雪赶往诸葛亮的茅屋。
谁知就在前一天,诸葛亮被朋友邀走了。
转眼到了春天,刘备特意选了个好日子,第三次带着关羽和张飞奔向诸葛亮住的茅屋。
这次诸葛亮倒是在家,可刘备三人赶到的时候,他正在房间里睡午觉呢。
刘备让关羽和张飞在外面等,自己走进去站在台阶上。
等了好半天,诸葛亮才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醒来了。
刘备恭恭敬敬地走过去向他讨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说:“现在曹操在北边占着天时,孙权在南边占着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将军先拿下西川,与曹操、孙权呈三足鼎立之势,再联合孙权讨伐曹操,到时候一定能得到天下的人的拥护,成就一番功业,恢复汉室。
”听了这番话,刘备不禁对眼前的年轻人(当时诸葛亮才27岁)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诚恳地邀请他出山,帮助自己成就霸业。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于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如鱼得水,势力也渐渐扩大起来。
诸葛亮舌战群儒
公元208年,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马不停蹄,领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江南奔来。
这时,荆州刘表病死了,曹操很快就夺取了荆州,直扑向刘备。
刘备被曹操打得节节后退,差点被曹军逮住,退到夏口的时候,诸葛亮说:“现在情况危急,我们只能向孙权求救。
”
于是,刘备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
孙权也不愿意把江东地区白白送人,爽快地答应与刘备结盟,还立刻召集部下,商讨怎么对付曹操。
就在这时,曹操下的战书到了,上面写着:“我奉皇帝的命令南征,已经准备了80万兵马(其实曹操在吹牛皮并恐吓孙权,他只有20万兵马),愿意与将军较量较量。
”
孙权把这封信给部下传看,部下一个个脸色大变。
尤其是那些文官,纷纷嚷着要投降。
孙权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突然他想起诸葛亮,觉得他口才还不错,就想利用他去说服那些文官。
官员们见诸葛亮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都很瞧不起他。
张昭(孙权手下排第一文官)故意问:“你家主公三顾茅庐把你请出来,本来指望你帮他恢复汉室。
谁知你来之后,他连原来占有的几个城池也丢了,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回答:“我家主公之前占据新野,可新野只不过是个小地方,怎么能长期呆在那里呢?我们虽然暂时打了败仗,是将来能够成就更大的功业。
你们这些等闲之辈,又怎么会明白?”
又有人问:“曹操有百万兵马,我倒想知道你怎么打赢这场仗?”诸葛亮回答:“曹操的百万大军不过是乌合之众,并不可怕。
我们势力单薄,暂时对付不了,但我们依然在奋力抵抗;可你们兵马强壮,却要向曹操投降,不是太丢人的吗?”
还有人问:“曹操已占领了全国领土的三分之二,别人都想归顺他,我们与他对着干不是太傻了吗?”诸葛亮“勃然大怒”说:“你们这些人,喝着汉朝的水,吃着汉朝的饭,现在却要归顺‘汉贼’曹操,忠孝仁义,你们忘的一干二净,我真替你们害臊!”诸葛亮这番话将文官们说得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孙权趁机抽出佩刀,一刀下去,将案桌砍下一个角,说:“谁再敢提投降,这桌子就是他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