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 教材总结
![地图学 教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627d5b5acfa1c7aa00cc55.png)
GPS单机实时定位原理
GPS卫星
精度: 无SA时 有SA时 C/A码单点定位精度 C/A码单点定位精度 军用P码单点定位精度 15-30m 100 m 3 m
Modem
¨Ï ¶ òÌ ì ß
« Ï È òÌ ì Ï ß
ù × » ¼Õ ¾ 1
Ð » Ê °Í ø Ð » Ê °Í ø
ù × » ¼Õ ¾ 3
下一节
退出
返回
退出
地球自然表面、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体:
下一页
退出
地球重力异常
下一页
退出
全球大地水准面
下一页
退出
中国陆地大地水准面
下一页
退出
海南大地水准面图
返回
退出
Q
地形表面
P h N H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体
H=h+N
返回
退出
地球上点位的确定:
地理坐标系:为地面点在椭球体面上的投影位置 • 经度λ:过南北两极与地轴的平面与椭球体的 交线 • 纬度φ:垂直于地轴与椭球体的交线 高程系:为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上的垂直距离 • 海拔高度h:相对高度、绝对高度
地图学
1.地图学基础知识 2.地图的数学基础 3.地形图
地图的特性
• 可量测性: 有一定的数学法则,由地图投影而产生——经纬 网、平面直角坐标系(网)、长度、面积等; • 直观易读性: 采用了专门的符号系统,符号是地图不断发展的 结果; • 一览性: 通过科学的制图综合,突出重点,省却了制图内 容细节的疑难; • 阶级性: 由作图立场产生。
几种分类方法的统一:
按 比 例 尺 分
大比例尺 1:1—1:10 战术图 中比例尺 1:25,1:50 战役图 小比例尺 1:100 战略图
地图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图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c1e74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d.png)
地图常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理坐标系地球是一个球体,为了描述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人们用地理坐标系来确定地理位置。
地理坐标系是由纬度和经度组成的。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到地球赤道的距离,以角度来表示,范围是从0°(赤道)到90°(北极和南极)。
经度是指从地球上某一点到地球子午线的距离,同样以角度来表示,范围是从0°到180°(东经和西经)。
在地理坐标系中,纬度和经度是用度(°)、分(′)、秒(″)来表示的。
二、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椭球体,要将地球表面展开到平面地图上,就需要进行地图投影处理。
地图投影是指将三维的球面地图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有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平面投影等。
不同的地图投影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对于地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三、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所用的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比例尺有文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两种形式。
文字比例尺用文字的方式来表示,比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0。
线条比例尺则用线段的长度来表示比例尺,通常标在地图上的角落或边缘处。
地图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地图的制作要求和使用场景,比例尺也是衡量地图真实性的重要因素。
四、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地质构造、行政范围、交通等内容的图形符号或文字标注。
地图符号有点、线、面、文字等形式,根据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不同,地图符号也有不同的分类和应用。
掌握地图符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对于理解地图信息、快速定位地理位置具有重要意义。
五、地图分类地图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制图目的可以分为物质地图、人文地图和专题地图等不同类型。
物质地图主要描述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等自然景观,如地形图、水文地图等;人文地图则主要描述人类活动的分布、行政区划、交通网络等人文景观,如政治地图、交通地图等;专题地图则是在特定主题或研究领域中深入描述的地图,如气候分布图、人口密度图等。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ea668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9.png)
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制作、使用和解释的学科,涉及到地图的原理、投影、符号、比例尺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地图的定义: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是对地球表面特征的图形化表达,通常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系、道路等信息。
2. 地图投影:
-地球是一个三维椭球体,而地图是在平面上呈现地球表面,为了准确呈现地球表面,需要进行地图投影。
常见的地图投影包括墨卡托投影、等距投影、圆锥投影等。
3. 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尺通常表示为分数或文字形式,如1:10,000或1厘米代表10公里。
4. 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用来表示地图上各种地理对象或现象的图形化标识,如山脉、河流、城市等,不同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
5. 地图坐标系统:
-地图使用坐标系统来确定地点的位置,常见的地图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UTM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定位地图上的点。
6. 地图制图原理:
-制图原理包括地图要素的选择、排列、分类以及地图的设计和布局,通过合理的制图原则可以制作出清晰易读的地图。
7. 地图误差:
-地图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包括投影误差、测量误差、数据误差等,需要通过精确的校正和验证来减小误差。
8. 地图解译:
-地图解译是指根据地图上的信息和符号推断地理现象或特征,需要借助地图学知识和背景资料进行准确解读。
以上是地图学原理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图,并提高地图的制作和解读能力。
地图学总结汇总
![地图学总结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952ba2403d8ce2f01662304.png)
1.横轴等距方位投影
2.横轴等积方位投影
四、斜轴方位投影
斜方位投影:经线,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所有纬线为任意曲线。
1.斜轴等距方位投影
2.等积斜轴方位投影
总结
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空间认知、图形认知
2.模拟功能
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3.信息的载负功能
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4.传递功能
信息的可传递性
三、地图的类型
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
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
2.按比例尺分类
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
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数学要素
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三、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实测成图(从实地到图)
2.编绘成图(从图到图)
第二节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
1.认知功能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285dec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a.png)
地图学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一、地图学概述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图的制图原理、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制图技术、地图解译和图形学的应用等内容,是地理学、测绘学和地图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图学主要包括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原理、地图的投影、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制图技术、地图的符号和地图的解译等。
二、地图的分类1.按照用途分类(1)地形图:反映地球表面地形特征的地图(2)气象图:记录天气现象、气象要素等的地图(3)地质图:反映地质结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等的地图(4)航空地图:为飞行员提供导航信息的地图(5)交通运输地图:记录交通道路、铁路、水路等的地图(6)经济地图:反映经济分布、产业结构等的地图(7)行政区划图:记录国界、行政区划等的地图2.按照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大的地图,通常1:1000-1:5000(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适中的地图,通常1:5000-1:100000(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较小的地图,通常1:100000-1:10000003.按照制图方式分类(1)手绘地图:通过人工测绘制作的地图(2)计算机制图: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制的地图4.按照表现内容分类(1)物理地图:反映地球自然环境特征的地图(2)人文地图:反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特征的地图三、地图的原理1.地球的球体性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因此在制图时需要考虑地球的球体性对地图投影的影响。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引起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季节变化,对制图时要考虑光照方向和地理坐标的变化。
3.地球的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表面上的等角坐标网,经度和纬度分别用来表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位置。
4.地球的地形地球表面地形的起伏不平坦,需要采用等高线和地形图等方式来表现地球的地形特征。
四、地图的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坐标投影到平面上的过程,以便用于地图的制作和应用。
2.地图投影的分类(1)球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球体上(2)圆锥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圆锥形上(3)柱面投影:将地球表面投影到柱面上3.地图投影的特点(1)等角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角度不变(2)等面积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面积不变(3)等距投影:在投影过程中保持距离不变五、地图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和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通常用分数或者比例表示。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8f977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4.png)
地图学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字基础的数学法则,构成地图可视化基础的符号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反映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2·地图的基本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2:地理要素,3.辅助要素地图按主题(内容)的分类: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普:是指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水系,地貌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运输网、境界等基本地图要素的地图(专题:是根据专业方面的需要.以一种或几种地理要素为主题的地图).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面各基本要素的普通地图.3·地图的分幅:“矩形分幅 2、经纬线分幅1、矩形分幅按一定大小的矩形划分图幅,每幅地图都有矩形轮廓。
其规格为50cm×50cm或50cm×40cm。
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
如:1:5000, 10-111:2000, 10.0-21.0;1:1000, 10.5-21.5;1:500, 10.50-21.75。
2.其他编号方法分幅方法:(1)矩形分幅(2)经纬度分幅(梯形分幅)4·地图的功能.一)地图的模拟功能.(二)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三)地图的修息传递功能.四、地图的空间认知功能.5·地图学的定义,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
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6·参考椭球球体的概念:地球的形状确定之后,还需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体面之间的相对位置,这种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得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法线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
7·地理坐标系中的三种经纬度:1、天文经纬度2、大地经纬度、3、地心经纬度8·地图投影的概念: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9·变形椭圆10·按地图投影的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11·等角航线,大圆航线概念:等: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连接起,终点的直线就是等角航线大⚪:在地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大圆航线12·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的性质投影变形性质:以椭圆柱为投影面,使地球椭球体的某一经线与椭圆柱相切,然后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地图学要点总结
![地图学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571b5ae45c3b3567ec8b4c.png)
地图学要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1.地理信息的载体;2,数学法则的结构;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4.符号系统的运用2.测制地图的方法1)实测成图法:野外地形测图,摄影测量成图2)编绘成图法:常规编图,遥感编图,数字制图3.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地图的基本内容,叫做地图要素l)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对军事和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具有地理位置、分布特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又可分为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3)整饰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4.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地图。
2)按区域范围划分:1.星球图,地球图2.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3.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4.局部区域图3)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立体地图5)按其他指标分类:1))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2))按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地图3))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4))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图,地图集5.地图的功能当前地图的功能可以反映在:作为地图信息的载体,参与地图信息的传递,模拟客观实际和对时空的认知等方面。
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1.地图投影的分类、选择与判别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分类:1))几何投影:1.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平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而构成的一种投影2.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柱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再将圆柱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3.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辅助投影面,使球体与圆锥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再将圆锥面展成平面而构成的一种投影2))非几何投影:1.伪方位投影:在正轴情况下,伪方位投影的纬线仍投影为同心圆,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外,其余经线均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且交于纬线的共同圆心2.伪圆柱投影:在正轴圆柱投影基础上,规定纬线仍为平行直线,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外,其余经线均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3.伪圆锥投影:在圆锥投影基础上,规定纬线仍为同心圆弧,除中央经线仍为直线外,其余经线则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4.多圆锥投影:纬线为同轴圆弧,其圆心位于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经线则投影呈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2)按投影变形性质的分类:1.等角投影:投影面上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与球面上对应的两条方向线所夹角度相等,等角投影球面上小范围内的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形状不变,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很大,由于保持角度不变,因此适用于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等2.等积投影:球面上的面状地物轮廓经投影之后,仍保持面积不变,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利于面积对比,适用于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3.任意投影:多用于对面积精度和角度精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一般参考图和中小学教学用图2.高斯-克吕格投影假想有一个椭圆柱与地球椭球体上某一经线相切,其椭圆柱的中心轴与赤道平面重合,将地球椭球体面有条件的投影到椭圆柱面上,条件包括: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具有等角投影的性质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第三章地图概括1.地图概括的性质、分类地图概括贯穿于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外业测图,内业编图的制图对象和制图资料的选择,地图内容的取舍,专题要素的分类,分级,表示方法的选择,地图符号设计的全过程;地图概括的实质,是在制图过程中对地图数据和图解形式经过科学化处理,使其能表现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基本的,典型的面貌和主要特点。
地图学课程总结
![地图学课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da1a07a6c30c2259019ecb.png)
地图投影
等积投影便于在地图上量测面积,主要用于编制 要求面积无变形的地图,如政区、人口密度、土地利 用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投影
(3)任意投影 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投影,也不是等积投影,是角度、 面积和长度三种变形同时存在的一种投影,即包括了除 等角、等积投影之外的所有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投影,即等距投影。 所谓等距投影是指保持沿变形椭圆一个主方向长度比为1, 即a=1,或b=1。该种投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 变形小于等积投影。常用于编制对投影性质无特殊要求 或区域较大的地图。如教学用图、科普地图、世界地图、 大洋地图,以及要求在一方向上具有等距性质的地图, 如交通地图、时区地图。
由于投影后有变形,所以主比例尺仅能保留在投影后没 有变形的点或线上,而其他地方不是比主比例尺大,就 是比主比例尺小。
大于或小于主比例尺的叫局部比例尺。
地图投影
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地图投影按其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和 任意投影。
地图投影
(1)等角投影 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个方向线间的夹角与地球椭球面上 相应两方向间的夹角相等,即角度投影变形ω=0。因此, 球面上一定范围内的地物轮廓经投影后,仍保持其形状不 变。长度比的变化仅与点的位置有关,而与方向无关。即 a=b,θ=90°(经纬线投影后相互垂直),所以等角投影 又称正形投影或相似投影,也有叫保角映射。 为了满足a=b的要求,则由投影的面积比公式:可知, P=ab=mn这种投影的面积变形较大。
分幅与编号
分幅与编号
地图投影
2.图解法步骤如下 ①计算1:100万图幅编号。与解析法一样。 ②确定出相应的1:100万图幅范围,计算和分割出1:100万地 图包含相应地图的图幅数;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dc521aa76e58fafab0032d.png)
地图基本特性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3.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它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分类:分类标准:一、表示内容(1.普通地图,2.专题地图);二、区域范围(1按自然区划分:世界地图,大陆地图,自然区域地图等2.按政治区划分:国家地图,省区地图,市县地图等3.按经济区划分:国际经济区图,国内经济区图,海洋经济区图等);三、用途(1.通用地图:为读者提供科学和一般参考的地图2.专用地图:为各种专门用途制作的地图);四、使用方式(1.桌面用图2.墙上挂图3.野外用图);五、存储介质;六、其他标志。
地图的基本内容:1.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2.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体,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3.整饰要素(是一组为方便使用而附加的文字和工具性资料,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地图分幅:1.矩形分幅:优点:图幅间拼接方便;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方便使用图纸和印刷;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2. 经纬线分幅: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地图投影:地球的物理表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它所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地球的数学表面: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简称椭球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dd9f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f.png)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地图和地图学的概念1.地图: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用符号表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形。
2.地图学: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二、地图的基本特性1.统一性: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和地图比例尺等。
2.概括性:地图只表示地物的主要特征和相互关系,对地物进行必要的取舍和简化。
3.符号化:地图使用特定的符号系统来表示各种地理信息。
4.目的性:地图的编制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例如科学研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三、地图的种类1.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影像地图。
2.按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
3.按制作方式分为:传统手工制作、计算机辅助制作。
四、地图投影1.投影的定义: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的过程。
2.投影的分类: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和任意投影。
3.常用投影方法: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五、地图比例尺1.比例尺的定义:地图上某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数字比例尺(如1:10万)、文字比例尺(如“一厘米代表实地五公里”)。
3.比例尺的选择:根据地图用途、区域特点、实地范围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六、地图符号系统1.地图符号的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等。
2.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简明、直观、统一、分类表示等。
3.地图符号的色彩设计:色彩的心理学原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
4.地图符号的字体设计:字体的分类与特点、字体的组合与排列等。
会考地图学知识点总结
![会考地图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e80e6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会考地图学知识点总结地图学是研究地图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地图学不仅包括地图的制作、解读和使用,还涉及地图的形式与结构、地图的分类与要素、地图的应用与发展等诸多领域。
在地图学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对地图学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图的定义和分类地图是地球上某一地区的一种般拟形式,是地理空间在平面上的投影,它是现实世界的缩影。
地图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获取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
根据地图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地图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按照比例尺的不同,可以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例尺地图;按照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地形图、气候图、经济地图、政治地图等。
而在地图学中,地图的分类和定义是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的基本知识点。
二、地图的投影方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几何体,而地图则是将地球上的三维物体转换为平面上的二维物体。
因此,在地图制作中,需要使用地图投影方式将地球表面的信息表达出来。
通常来说,地图投影方式有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平面投影等多种类型。
这些投影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制图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三、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现实地面距离的尺度,它是地图上距离与现实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
比例尺通常以分数形式来表示,比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毫米距离对应实际地面上的10000毫米距离。
比例尺的选择需要根据地图的具体用途和制作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比例尺能够更好地体现地图的信息和细节。
四、地图的符号和图例地图的符号是指用来表示地图上地理现象和要素的各种图形、图案和颜色等表示方式。
在地图制作中,使用地图符号可以更好地表达地图的内容,使得地图更加直观和易懂。
而图例则是地图中符号的解释说明,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地图,并正确读取地图上的信息。
五、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地图测量、地图设计、地图绘制和地图印刷等多个环节。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176676b58fafab069dc0268.png)
1地图是指遵循一定的数学法规,将获得的地球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的图形。
4遥感:从一定距离对地表或近地表的地物所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紫外到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6模拟地图:地图信息经过人工抽象和符号化以后,产生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地图,称为模拟地图7数字地图: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电子介质上的地图8注记: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注记也是一种地图符号)9点状符号通过准确的图面定位和视觉变量组合,表达地理数据的属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差异,称这种符号配置方式为定位符号法;11分区统计图法:首先进行区划,然后在统计分区内用点状符号表示制图数据的方法。
12定位图表法:用定位点状符号的二维坐标扩展形式表示该点制图数据的数量特征及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的表示方法。
13等值线图法:将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视为三维连续渐变面状分布现象,然后等值线图表示。
面状地理数的等值线图的分类: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14等值区域图法:也称分级统计图法。
即用面状符号表示在统计分区内是连续和恒定的、但分区间是离散的数据的表示方法。
2地图类型:按地图信息类型划分、按比例尺分类、按区域分类、按地图的视觉化状态分类、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按地图维数分类、按其它指标分类。
6大地测量系统:地理坐标(2)我国大地坐标:1952年海福特(Hayford)椭球体、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80年后GPS 1975年新参考椭球体系;(3)大地控制测量8地图投影的变形:(1)地图使用过程发现的问题:地球便面上的经纬网在不同地图上的表现形式不同,同一个大路或区域在不同地图上的形状也有明显的差异;(2)地图投影变形的具体表:长度(距离)、角度(面积)、面积。
10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1)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比例尺(3)地图的内容(4)出版方式18地面测量数据:地面测量的现代方法有哪些?地面测量数据有哪些?都是如何采集的?(一)小区域控制控制测量(1)平面测量1.三角测量2.角度交会: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3.导线测量(2)高程控制测量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地形测量的高差测定多用三角高程测量(二)碎部测量1.展绘坐标点2.视距法量测3.碎部点选择与施测4.绘图地面测量的现代方法:全站仪测图、数字测图系统24如何提高GPS接收精度?(1)开发差分GPS定位技术;(2)开发网络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①RTK定位技术:是建立在流动站和基准站误差非常类似的基础上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进行实时动态定位;②网络RTK(业称基准站)定位技术:由常规RTK和差分GPS连接起i形成地区的网状覆盖,在测区20km ×20km范围内达到厘米级精度;③网络RTK+电子平板测图系统就会做到现场给出坐标和一步数字成图。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16803d449649b6648d747f4.png)
填空1:地图的分类,功能,特性,定义定义:根据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地图综合!功能:模拟;传输;信息载负;认知。
特征: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直观性——地图语言;一览性——制图综合。
分类:一、按照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二、按包含的区域范围分类:1、按自然区划分:世界地图、大陆地图、自然区域地图。
2、按行政区划分:国家地图、省(市、区)地图、市图、县图。
3、按经济区划或其他标志来区分。
三、按用途分类:通用地图;专用地图。
四、按使用方式分:桌面用图;挂图;野外用图。
五、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
六、按地图的维数分类:平面地图;多维地图。
七、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结构:单幅地图、系列地图、地图集。
按感受方式:视觉地图和触觉(盲人)地图。
按颜色:单色图和多色图。
成图方法: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最早:古巴比伦。
我国:九鼎图。
放马滩地图…2、地图语言。
地图色彩。
地图注记——功能,分类,定位矛盾解决办法地图语言:(一)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1)点状符号:地物的分布面积不大,不能按比例表示,仅能表明其分布点位的符号。
(2)线状符号:呈线状或带状延伸的地物,在地图上用线状符号表示。
(3)面状符号:占有相当面积,具有一定的轮廓范围的地物,在轮廓内填绘符号和注记,以示其数量和质量特征。
(二)按比例关系分类(1)依比例符号:即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真形或轮廓符号。
(2)不依比例符号即不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形状的符号,又称点状符号、独立符号或记号性符号。
(3)半依比例符号:即只能保持地物平面轮廓的长度,不能保持其宽度的符号,如线状符号。
(三)按图形特征分类(1)正形符号以正射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平面形状一致或相似,并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用于表示较大的物体。
(2)侧形符号以透视投影为基础,符号图形与地物的侧面或正面形状一致或相似。
一般用于表示较小的独立物体。
(3)象征符号即象征地物特征或现象含义的会形、会意性符号。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43e6db065ce05087632134b.png)
《第一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过概括,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基本特性: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独特的传输信息通道。
地图的分类: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小比例尺地图)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地理要素(普通地图:自然要素: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社会经济内容: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专题地图(专题要素、底图要素)图边要素(包括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尺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说明等)。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步骤:大地测量、图跟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地图制印地图比例尺有主比例尺和局部比例尺之分。
是一个比值,它无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概括性越小。
主比例尺:没有变形的点或线的比例尺传统实测成图法:建立在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应用于大比例尺的成图。
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制版印刷大地测量的任务之一就是精确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传统编绘成图法:地图设计、地图原图描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
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数字地图测图、数字地图制图:可以分为编辑准备、数字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和地图制印五个阶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系,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学要素。
大地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以北京为全国的大地坐标原点)和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陕西省西安市以北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国家大地坐标原点)。
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
![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e72a0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19.png)
地图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地图的基本概念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用图形符号表达在平面上的图像,是地球表面的缩影。
2. 地图的作用地图是地理科学的工具,可以用来研究地球上各种地理现象以及方便人们生产和生活。
3. 地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地图可以分为政治地图、物理地图、专题地图、分行政地图等。
二、地图的制作原理1. 地图的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的球面表面投影到平面上,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2. 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图范围和实地范围比例关系的尺标。
三、地图的常用符号和图例1. 地图的符号地图符号是地图上用来代表各种地图要素的图形、数字和字母等标志。
2. 地图的图例地图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解释地图符号含义的说明,是图形符号与地理实物之间对照的说明。
四、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1. 等角投影2. 等距投影3. 等面投影4. 万圆柱投影5. 斜方位投影五、地图的分类1. 按照目的和内容划分包括物质要素地图、专题地图、分行政地图、地势地貌地图、海图等。
2. 按照投影方法划分多辐射投影、圆锥投影、柱状等角投影等。
3. 按照使用领域划分分为地图地图、军事地图、交通地图、旅游地图等。
六、地图测绘技术1. 地图测量原理2. 自然地物的测量方法七、地图的使用1. 地图的浏览2. 地图的比较3. 地图的解释4. 地图的分析八、常见的地图产品1. 五颜六色的卫星地图2. 岳麓山脉状的地势地形图3. 酷似百科全书的综合地图4. 火炉般热辣的气候地图5. 万家灯火的国情地图6. 波澜壮阔的地震地质图以上就是地图知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地图是人类认识地球、研究地理、指导生产的重要工具,掌握地图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善生活。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938b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c.png)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总结1. 地图学的定义和作用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地图的学科,主要研究地图的制作、解读和应用。
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图形表示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理空间信息,准确传达地理空间关系,帮助人们认识和认知地球表面的事物和现象。
地图学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地图是地理空间信息的主要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问题,有助于决策和规划。
•地图能够帮助人们快速了解地理位置和方位关系,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地图还可以作为教学工具,用于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
2. 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三维曲面,为了将其展示在二维的地图上,需要进行投影。
地图投影是指将地球表面上的点和区域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圆柱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一个圆柱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
•锥面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一个锥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
•平面投影:将地球表面的点投影到平面上,通常选择一个点或一条线作为投影中心。
每种投影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投影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地图形状的正确性和区域的相对大小。
3. 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值关系,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三种:•文字描述法:通过文字描述地图比例尺,例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单位长度相当于地面上的10000单位长度。
•图形表示法:通过画一段代表地面上一个固定长度的线条,然后标注其对应的地图上的长度,例如1cm代表1公里。
•数值表示法:直接用一个数字表示比例尺,例如1:50000可以表示为50000。
地图比例尺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地图上的距离关系,进行测量和规划。
4. 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指用来表示地图要素和现象的图形或图案,地图符号的选择和设计要求简练、准确、易于理解。
常见的地图符号包括:•点符号:用来表示地图上的独立点要素,例如城市、村庄、道路等。
•线符号:用来表示地图上的线要素,例如河流、铁路、道路等。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9131cb89eb172ded63b7cd.png)
第一章1、地图的基本特性:a、数学法则:解决地球曲面和地图之间平面矛盾;b、综合法则: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2、地图按内容如何分类?答:a、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b、按比例尺:国家标准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3、地图的组成要素:a、数学要素;b、地理要素;c、辅助要素。
4、地图的传统定义:地图是根据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综合法则将地球表面缩绘到平面上的表象,它反应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的变化和发展。
5、地图的重要功能:a、地图的模拟功能;b、地图的信息负载功能;c、地图的信息传递功能;d、地图的认知功能。
6、地图的现代特性:a、地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特性;b、地图作为客观世界模型的特性;c、地图信息的多维动态特性;7、心象:在视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表象即印象,在地图学中也称为心象,它通过回忆联想再现出来。
8、地图分幅:a、矩形分幅,b、经纬线分幅。
9、地图编号:就是对于分幅地图中的每幅地图用一特定的号码来标记,(常用行列式编号法和经纬度编号法两种)。
第二章1、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地图图形或数字化方式科学的、抽象化的概括和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空间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地理环境空间信息进行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以图形和数学方式传输地理空间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
2、裴秀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3、地图制图技术和地图学原理是推动地图学不断前进的两个轮子。
4、地图学老三论:地图投影、制图综合、地图符号。
第三章1、地图投影类型:近260种,归纳为几何透视法或数学分析法两大类。
2、地图投影实质:建立地球面上点的坐标(B,L)与地图平面上点的坐标(x,y)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地图学总结
![地图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3febc376eeaeaad1f330d7.png)
—·名词解释: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一般指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科学。
大地水准面:假想将静止的平均海平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与地球比较接近的球体,并视为地球的形体,其表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
方位图影:以平面为投影面,使之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平面上(分为正轴、横轴、斜轴方位投影)。
本角航线:地球表面上与经线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地球表面上除经线与纬线以外的等角航线,都是以极点的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它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直线。
这一特性对航海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概括: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视觉变量:1967年法国贝尔廷领导的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的探讨,提出形状、尺寸、方向、亮度、色彩和密度的差别改变了图形外观,称为视觉变量。
分区统位图:如果点状符号是代表一个区域的数据,把点状符号定位在这个区域的重心位置上,这种地图通称分区统计图。
分层设色法:分层设色法是在等高线的基础上,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区域特征,将等高线划分一些层级,并在每一层级的面积内普染不同的颜色,以色相、色调的差异表示地势高低的方法。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或天体进行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
二.问答题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1认识功能2模拟功能3信息载负与传递功能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 具有特殊的数学法则2. 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4. 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我国按经差6度或3度是如何进行分段投影的?(3)投影分带高斯—克吕格投影通常按6°和3°分带投影。
地图学总结——精选推荐
![地图学总结——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8212f086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a.png)
地图学总结地图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是绘制在平⾯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随着对地图特性认识的深化,更趋向认为地图是⼀种客体模型,这就突破了地图不仅具有欧⽒⼏何的长度、⾯积的⽐例尺,⽽且还具有拓扑⽐例的概念。
此外,地图作为⼀种模型,不仅是具体⽽现实的图形形式,还可以以数字或数学的⽅式来表现。
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所有的现象。
地图上所表⽰的是在⼤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应⽤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类的思维与加⼯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它反映了⼈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表现的客体主要是地球。
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的,包括⾃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只有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才能准确的表达这种现象。
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符号,不仅可以是图形,还可以⼴义的理解为⽂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的信息,⽽作为信息的载体,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地图是遵循⼀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符号系统表⽰在⼀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的定义:不同时期随着科技发展,促进了地图科学的结构和体系的变化,丰富和加深了地图学的内涵,加速了对地图学定义的不断修改与更新。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法的综合性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地图的基本概念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二、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数学要素它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性、可比性的基础。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等。
三、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1.实测成图(从实地到图) 2.编绘成图(从图到图)第二节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一、地图的功能 1.认知功能空间认知、图形认知 2.模拟功能模型与它表示的对象具有相似性,模型可以有物质模型与概念模型之分。
3.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4.传递功能信息的可传递性 三、地图的类型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之分。
2.按比例尺分类按比例尺的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三类:大于1:10万(包括1:1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大比例尺地图;小于1:10万而大于1:100万比例尺的地图,称中比例尺地图。
小于1:100万(包括1:100万)比例尺地图,称小比例尺地图。
第二章 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第一节 地球体自然表面 大地水准面 参考椭球面 物理表面 地球体 数学表面自然面、物理面、数学面关系图自然表面参考椭球面二、地球坐标系统1 球面上的地理坐标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2.2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大地控制网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第二节地图投影的概念二、地图投影的概念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三、地图投影的方法1按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正轴)(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按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1)等角投影(2)等积投影(3)任意投影(等距投影常见)三种投影的变形比较四地图投影的变形以地理坐标为依据转绘到平面上的地物几何特性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异称为投影变形(二)、研究变形的方法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极地成为一点。
2.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4.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不等,而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的。
5.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梯形面积越小。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第三节地图投影的分类(三)、投影变形的相关概念1变形的表现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及所构成的球面梯形,其长度、角度及面积特征与之相比,地图投影变形表现在:a)长度比和长度变形b).面积比与面积变形c)角度变形3投影变形的表示:等变形线第三节地图投影的分类一、按变形性质分类1.等角投影(正形投影)等角投影在同一点任何方向的长度比都相等,但在不同地点长度比是不同的。
多用于编制航海图、洋流图、风向图等地形图。
2.等积投影由于这类投影可以保持面积没有变形,故有利于在图上进行面积对比。
一般用于绘制对面积精度要求较高的自然地图和经济地图。
3.任意投影任意投影是既不等角也不等积的投影。
这种投影的特点是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有一种特殊的投影,叫做等距投影,等积投影、等角投影、等距投影三者的关系如图表示各种变形性质不同的地图投影中变形椭圆的形状。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①等积投影不能保持等角特性,等角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特性。
②任意投影不能保持等积、等角特性。
③等积投影的形状变化比较大,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比较大。
二、按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⑴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⑵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⑶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2.非几何投影读图分析题1.地图投影(1)方位投影二、正轴方位投影正方位投影:经线,以极点为出发点的放射状直线;纬线,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1.正轴等角方位投影2.正轴等距方位投影三、横轴方位投影横方位投影:经线,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赤道为直线,其余为对称于赤道的曲线。
1.横轴等距方位投影2.横轴等积方位投影四、斜轴方位投影斜方位投影:经线,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余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纬线,所有纬线为任意曲线。
1.斜轴等距方位投影2.等积斜轴方位投影总结方位投影的特点是:在投影平面上,由投影中心(平面与球面的切点)向各方向的方位角与实地相等,其等变形线是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绘制地图时,总是希望地图上的变形尽可能小,而且分布比较均匀。
一般要求等变形线最好与制图区域轮廓一致。
因此,方位投影适合绘制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的地图。
从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来说,两极地区和南、北半球图采用正轴方位投影;赤道附近地区和东、西半球图采用横轴方位投影;其他地区和水、陆半球图采用斜轴方位投影。
二、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2)墨卡托投影等角正轴圆柱投影,由十六世纪著名的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即著名的墨卡托投影。
变形特点:纬线间隔逐渐增大,至纬度80度,达到近6倍。
由于该投影不仅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能使等角航线表示为直线,因此对航海、航空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等角航线:地面上一条于经线处处相交成相同角度的曲线。
圆柱(正轴)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切割线没有变形;随着远离切割线,变形逐渐增大;等变形线表现为平行线。
就圆柱与球面切割的位置和等变形线的形状而言,该投影最适合于编制沿着赤道或赤道附近地区的地图。
四、高斯-克吕格(Gauss_Krivger)投影1.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1)投影的构成原理(见课本66页)(2)投影变形规律:中央经线无变形;在同一纬线上,长度变形随着经差的增加而增大,但最大处仅0.138%;同一经线上,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减小,最大处仅0.138%。
(3)分带投影按照一定的经差将全球划分为若干带,各带分别独立投影。
不同比例尺分带的经度范围如下:1:1万,3度经差分带,从东经1º30ˊ起算,自西向东每隔3度为一带,全球共分为120带。
1:2.5万——1:50万,6度经差分带,从0度经线起算,自西向东每隔6度分为一带,全球共分为60带。
几何投影小结∙经纬网形状简单∙变形规律简单:等变形线分别为平行直线、同心圆弧、同心圆∙共性明显经纬距变化规律:等距: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上纬距相等等积: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上纬距缩小等角:投影为直线的经线上纬距扩大第七节其他投影一多圆锥投影由于多圆锥投影的经纬线系弯曲的曲线,具有良好的球形感,所以它经常用于编制世界地图。
2.普通多圆锥投影这个投影适于做南北方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美国海岸测量局曾用此投影做美国海岸附近地区的地图。
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另一个用途就是绘制地球仪用的图形。
3.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是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用的一种投影。
世界政区图和其他类型的世界地图。
二、伪圆柱投影1.桑逊投影适合于作赤道附近南北延伸的地区地图。
2.摩尔魏特投影在国外出版的一些地图中,这种投影常用在地图集和地理课本的封面上,英国1962年出版的飞利浦世界地图集中的世界地图采用这种投影。
2.古德投影在国外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中的世界地图经常采用这种投影,如美国出版的古德世界地图集中的世界各种自然地图,大多采用古德投影。
三、伪圆锥投影等积伪圆锥投影(彭纳投影)彭纳投影主要用于编制小比例尺的大洲图。
第八节地图投影的辨认和选择二、地图投影的选择4.地图的出版方式对于单幅地图来说,选择投影就比较简单,但如果它是地图集中或一组图中的一幅,就需要考虑它和其余地图的相互关系,使他们比较协调一致。
例如同一地区的一组自然地图可用同一投影,地图集中的各分幅地图最好用同一系统或同类性质的地图投影。
三、我国编制地图采用的地图投影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我国地图工作者1963年所创,用于编制世界地图,有如下好处:我国处于中央经线附近,形状基本保持正确,面积变形绝大部分在10%之内;在同一纬度上相邻国家的面积比较不因变形而收到影响;图上太平洋保持完整,有利于反映我国与邻国的水陆关系第九节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和表示二、地图比例尺的表示1.比例尺的表示(1)数字式比例尺如1∶10000(2)文字式比例尺如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1千米(3)图解比例尺:可分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第三章地图概括第一节地图概括概述一、地图概括的概念地图概括,就是采用分类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
二、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对地图概括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比例尺、制图区域特征、制图数据质量和制图图解限制。
第二节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1.选取(一)资格法(二)定额法(三)区域指标法(四)、确定选取指标的数量分析方法1. 图解计算法——居民点选取用于居民点选取2、开方根规律法用于从大比例尺编制小比例尺图3. 等比数列法用于河流等线状地物要素的选取第四章地图符号地图符号是表达地图内容的基本手段,它由形状不同、大小不一、色彩有别的图形和文字组成。
第二节地图符号的分类与量表一、地图符号的分类1.按符号的空间分布情况。
空间分布有四种类型:点状分布、线状分布、面状分布、体状分布。
2.按比例关系3按定位情况注记名称注记:解释地物名称说明注记:说明要素的定性或定量特征第三节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一、符号的视觉变量(基本图形变量)1形状2尺寸3方向4.颜色变量5.网纹变量排列尺寸样式2.3颜色2.3.1颜色的三个属性每一种彩色视觉都可依据三个特性进行度量,即色相、亮度和彩度。
第四节色彩一、色彩的三属性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