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江苏物理卷及答案(word版)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带解析)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e1e7df3b3567ec112d8a2b.png)
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满足:UH=
,式
中k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 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 C.IH与I成正比
表面
将反偏
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
难度:0.64 组卷:1540 题型:解答题 更新:2014/6/21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9 .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 长为d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 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其他部分 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 (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____ 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 (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 4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 mol-1,则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14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解析
![2014年江苏物理高考试卷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7116976bd97f192379e900.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解析1. L2[2014·江苏卷]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 【答案】B【解析】由于磁通量BS =φ,这里的S 指的是线圈在磁场中的有效面积,且22a s =;这里磁通量的变化指的是磁场的变化,即S B ⋅∆=∆φ.再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tnBa t S B B n t s B n t n E ∆=∆-=∆⋅∆=∆∆=222φ,因此B 项正确。
2. D5[2014·江苏卷]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 【答案】A【解析】航天器做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由R v m R Mm G 22=知RGMv =,当航天器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时,这里的线速度v 就是第一宇宙速度,数值是s km v /9.7=地,所以,55=⋅==火地地火地地火火地火R R M M R GM R GM v v ,s km s km v v /5.3/9.75555≈⨯==地火 则A 正确。
()tnBa t S B B n t s B n t n E ∆=∆-=∆⋅∆=∆∆=222φ,因此B 项正确。
3. M2[2014·江苏卷]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 【答案】D【解析】对理想变压器来说,功率不会损耗,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两者总相等,故选项D 正确;对只有一组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来说,通过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与原、副线圈的匝数成反比,因此选项A 错误;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I 2是由用户的电流决定的,I 1是由I 2决定的,与输电导线的电阻无关,B 项错误;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升压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功率应等于用户的功率与输电导线消耗的功率之和,故C 项错误。
4. I1、I2[2014·江苏卷]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 【答案】B【解析】圆环上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在圆心O 点产生的合电场为零。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4081869b307e87101f69653.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3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B.C.D.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3.5km/s B.5.0km/s C.17.7km/s D.35.2km/s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B.I2=C.I1U1=I22R D.I1U1=I2U2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4分)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4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9.(4分)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 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 H满足:U H=k,式中k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 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C.I H与I成正比D.电压表的示数与R L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所示的部件(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连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12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活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的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的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 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3.(4分)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14.(4分)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5.(4分)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处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五、选修3-516.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17.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 .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天,16g的Rn衰变后还剩1g.18.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5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2014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2014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ed1c28e53a580217fcfe9f.png)
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2B.在 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
电动势为
Ba2
(A)
2t
(B) nBa2
2t
(C) nBa2
t
(D) 2nBa2
t
2020/8/15
3
201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
B a2 nBa2
En n Sn
t t
t 2 2t
【答案】B
看视频课过程完成任务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2
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 当 F < 2 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C)
当
2020/8/15
9
201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解析】根据对称性,O点的电场强度为0,因为电场线从O点 向右(在右边)或向左(在左边),根据“沿电场方向电势降 落”,所以O点的电最高,B正确。 【答案】B
2020/8/15
10
201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 直到停止.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 过程的是
四、跟随老师把题目做一遍
2020/8/15
15
2014年高考江苏省物理试题-解析
7.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 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 列措施可行的有 (A)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剖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江苏卷,解析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eee713ba1aa8114431d95e.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综合(江苏卷)物理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 ,边长为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Δ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 均匀地增大到2B 。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 .22Ba t ∆B .22nBa t ∆C .2nBa t ∆D .22nBa t ∆1.【答案】B【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析】当磁场增强时线圈中产生感生电动势:212B B E nn S n a t t t ∆ϕ∆∆∆∆===,B 项正确(2014年 江苏卷)2.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 .3. 5 km/ sB .5. 0 km/ sC .17. 7 km/ sD .35. 2 km/ s 2.【答案】A【考点】第一宇宙速度 万有引力 牛顿第二定律【解析】 航天器在星球表面飞行的速度即其第一宇宙速度22GMm mv R R=解得v =所以v v =火地7.9/ 3.5/v km s km s==火地A 项正确(2014年 江苏卷)3.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1122I n I n = B .22U I R =C .2112I U I R = D .1122I U I U = 3.【答案】D【考点】远程输电 变压器【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压原理1221I n I n =,A 项错误;2RU I R =,因为R U U >,B 项错误;11U I 为电路输入的总功率,22R I 为电线上损耗的功率,2112U R I I >,C 项错误,D 项正确。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5a77ffeb8f67c1cfad6b866.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边长为 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 Δ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2 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 22Ba t ∆ ( B) 22nBa t∆ ( C) 2nBa t∆ ( D) 22nBa t ∆ 2 . 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 2 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 . 5 km / s ( B)5 . 0 km / s ( C)17 . 7 km / s ( D)35 . 2 km / s3 .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升压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 1、 n 2, 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 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 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1122I n I n = ( B)22U I R= ( C) 2112I U I R = ( D) 1122I U I U =4 .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 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O.下列关于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 .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 . 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 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 两球应同时落地( 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 实验也能说明 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 . 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 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 . 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 当 F < 2 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F = 52μmg 时, A 的加速度为13μg ( C) 当 F > 3 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 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9 . 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 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B 与 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 I H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 U H 满足:H H I B U k d,式中 k 为霍尔系数,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 电阻 R 远大于 R L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 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 B) 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 C) I H 与 I 成正比( D) 电压表的示数与 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 ( 第 10 、 11 题) 和选做题( 第 12 题) 两部分,共计 42 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10 . (8 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题10 -1 图所示的部件▲( 选填“A”、“B”、“C”或“D”)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 ) 题10 -2 图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 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 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3 )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 . 23 V 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 . 7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0 分)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 实验记录纸如题11 -1 图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 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 3 . 30 N、F2= 3. 85 N 和F3= 4 . 25 N.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 的合力.(2 ) 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 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 -2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 点,下端N 挂一重物.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 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 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 -3图所示. 过O 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 两点, 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 a 和 b 时所受拉力F a、F b 的大小关系为▲.(3 ) 根据(2 ) 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 次的长度较长( C) 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 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 ) 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12 .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 [ 选修3 -3 ] (12 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 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 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 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 ) 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A) 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 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 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2 ) 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 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 .4 ×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 4 ×104J.(3 ) 上述过程中, 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 ℃, 体积为0 . 224 m3, 压强为1 个标准大气压. 已知1 mol 气体在1 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 . 4 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 . 02 ×1023mol-1. 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 选修3 -4 ] (12 分)(1 )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12 B - 1 ( 甲) 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12 B - 1 ( 乙) 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 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 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 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2 )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 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 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 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 12 B - 2 图. 一束光以入射角 i 从 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 b 点出射. 设鳞片的折射率为 n, 厚度为 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 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c,求光从 a 到 b 所需的时间 t.C. [ 选修 3 -5 ] (12 分)(1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 . 73 ×1014Hz 和 5 . 44 ×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 A) 波长 ( B) 频率 ( C) 能量 ( D) 动量(2 ) 氡 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 其衰变方程是2222188684Rn Po →+▲ . 已知22286Rn 的半衰期约为 3 . 8 天,则约经过 ▲ 天,16 g 的22286Rn 衰变后还剩 1 g.(3 ) 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中记载, A 、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 15 : 16 .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 B 对 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 A 对 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 2 m 的玻璃球 A 以速度 v 0 碰撞质量为 m 的静止玻璃球 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 A 、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15 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 L,长为 3 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 d 的薄绝缘涂层.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 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 R,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求:(1 ) 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 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3 ) 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Q.14 . (16 分) 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的长为 L,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 d.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 OO’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 在纸面内,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 30 ° 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 P 点. 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上的位置. 不计粒子的重力.(1 ) 求磁场区域的宽度 h;(2 ) 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 P 点移到 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 Δv;(3 ) 欲使粒子到达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15 . (16 分)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 ) 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 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 滑过的距离s;(2 ) 若乙的速度为2 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3 ) 保持乙的速度2 v0不变,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 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求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B2 . A3 . D4 . B5 . A二、多项选择题6 . BC7 . AB8 . BCD9 . CD三、简答题10 . (1 ) B0 . 410 (2 )7 、9 断路(3 )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 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11 . (1 ) ( 见右图,F合= 4 . 6 ~ 4 . 9 都算对)(2 ) F a= F b(3 ) BD(4 )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12 A. (1 ) AD(2 ) 增大等于12 B. (1 ) B(2 ) 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 ( 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12 C. (1 ) AHe( 或α粒子) 15 . 2(2 )42(3 ) 设A、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1四、计算题。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61476ef84254b35eefd345d.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 ,边长为 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3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A .B .C .D .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 .3.5m/sB .5.0m/sC .17.7m/sD .35.2m/s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I 2=C .I 1U 1=I 22RD .I 1U 1=I 2U 2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 ,下列关于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4分)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B.提高交流电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4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9.(4分)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 满足:UH=,式中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与I成正比C.IHD.电压表的示数与R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L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所示的部件(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连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 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 、Fb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12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活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的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的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 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6.02×1023mol﹣1,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A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3.(4分)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14.(4分)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5.(4分)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处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五、选修3-516.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和5.44×1014H,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17.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 .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天,16g的Rn衰变后还剩1g.18.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撞后A、B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5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d470ed819e8b8f67c1cb9f0.png)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自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和选做题( 第12 题) 两部分,共计42 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3 )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 . 23 V 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 . 7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再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当单摆再次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及答案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B 2 . A 3 . D 4 . B 5 . A 二、多项选择题6 . BC 7 . AB 8 . BCD 9 . CD 三、简答题10 . (1 ) B 0 . 410 (2 )7 、9 断路(3 )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 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11 . (1 ) ( 见右图,F 合= 4 . 6 ~ 4 . 9 都算对)(2 ) F a = F b (3 ) BD (4 )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12 A. (1 ) AD (2 ) 增大 等于12 B. (1 ) B(2 ) 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 ( 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12 C. (1 ) A(2 )( 或 α粒子) 15 . 242He (3 ) 设 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 v 1 和 v 21四、计算题。
[VIP专享]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VIP专享]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3e20ac6680203d8ce2f2451.png)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自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和选做题( 第12 题) 两部分,共计42 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3 )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 . 23 V 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 . 7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再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当单摆再次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及答案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B 2 . A 3 . D 4 . B 5 . A 二、多项选择题6 . BC 7 . AB 8 . BCD 9 . CD 三、简答题10 . (1 ) B 0 . 410 (2 )7 、9 断路(3 )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 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11 . (1 ) ( 见右图,F 合= 4 . 6 ~ 4 . 9 都算对)(2 ) F a = F b (3 ) BD (4 )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12 A. (1 ) AD (2 ) 增大 等于12 B. (1 ) B(2 ) 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 ( 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12 C. (1 ) A(2 )( 或 α粒子) 15 . 242He (3 ) 设 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 v 1 和 v 21四、计算题。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ca3c2efa0116c175f0e48de.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3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B.C.D.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3.5km/s B.5.0km/s C.17.7km/s D.35.2km/s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电压分别为U1、U2,电流分别为I1、I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B.I2=C.I1U1=I22R D.I1U1=I2U2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4分)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4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9.(4分)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 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 H满足:U H=k,式中k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 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C.I H与I成正比D.电压表的示数与R L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所示的部件(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连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12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活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的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的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 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3.(4分)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14.(4分)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5.(4分)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处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五、选修3-516.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和5.44×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17.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 .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 3.8天,则约经过天,16g的Rn衰变后还剩1g.18.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5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PDF精校)
![2014年江苏高考物理(PDF精校)](https://img.taocdn.com/s3/m/789ed602a2161479171128b5.png)
江苏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 ,边长为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Δ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 均匀地增大到2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A.Ba 22Δt B.nBa 22Δt C.nBa 2Δt D.2nBa 2Δt 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E =n ΔΦΔt =n ΔB Δt S =n 2B -B Δt ⋅12a 2=nBa 22Δt ,故B 正确.答案:B2.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3.5km/sB.5.0km/sC.17.7km/sD.35.2km/s 解析: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M 火m 航R 2火=m 航v 2航R 火,对于近地卫星,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M 地m 近R 2地=m 近v 2近R 地,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航v 近===55,又因为近地卫星的速度约为v 近=7.9km/s ,所以航天器的速度为v 航=55v 近=2.2365×7.9km/s ≈3.5km/s ,故A 正确.答案:A3.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I 1I 2=n 1n 2 B.I 2=U 2R C.I 1U 1=I 22R D.I 1U 1=I 2U 2解析: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与匝数的关系为I 1I 2=n 2n 1,故A 错误.升压变压器的电压U 2等于输电线的电压及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之和,输电线中的电流等于输电线的电压与输电线上的电阻之比,故B 错误.升压变压器输出的功率等于导线上消耗的功率及降压变压器消耗的功率之和,故C 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I 1U 1=I 2U 2,故D 正确.答案:D4.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下列关于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解析: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根据对称性可知,圆环上各电荷在O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互抵消,合电场强度为零;圆环上各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在O 点右侧的x 轴上有向右的分量,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O 点右侧的x 轴上电场强度方向向右,根据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可知,在x 轴上O 点的电势最高,故A 错误,B 正确.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的电场强度也为零,所以从O点沿x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向右,电势降低,故C、D错误.答案:B5.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解析:由运动学的公式有v2=2ax,结合抛物线的性质知A正确.答案:A6.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两球由相同高度同时运动,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此两球应同时落地;两球同时落地,说明A、B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是相同的,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不需要两球质量相等,要多次实验,观察现象,则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故B、C正确.答案:BC7.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解析:要增大涡流的功率,可以增加感应电流的电压;要增加感应电流的电压,可以增加线圈的匝数或提高交流电的频率.答案:AB8.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A.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当F >3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解析:A 、B 之间的摩擦力f 1=2μmg ,B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 2=32μmg ,所以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a B max =f 1-f 2m =12μg ,D 正确.此时F =3ma =32μmg ,所以当F <32μmg 时,A 、B 一起相对地面运动,B 错误.当F >f 1+2ma B max ,即F >3μmg 时,A 、B 有相对运动,C 正确.当F =52μmg 时,A 、B 一起相对地面运动,A 的加速度a A =F -f 22m =13μg ,B 正确.答案:BCD9.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 ,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与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 H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 H 满足:U H =k I H B d,式中k 为霍尔系数,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 远大于R L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C.I H 与I 成正比D.电压表的示数与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解析:电流从上向下穿过霍尔元件,根据左手定则,自由电子向后表面偏转,所以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A 错误.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均发生改变,所以电压表的偏转方向不变,B 错误.当电子受力平衡时,qvB =q U H d,因为I =nqvS ,所以v =I nqS,又因为U H =k I H B d ,所以I nqS =kI H d 2,由此可知I H 与I 成正比,C 正确.因为电阻R 远大于R L ,所以通过R L 的电流可以认为是I ,而B 与I 成正比,所以U H 与I 2成正比,又因为功率P =I 2R ,即P 与I 2成正比,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D 正确.答案:CD 二、非选择题10.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如图甲所示的部件(选填“A ”“B ”“C ”或“D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如图乙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解析:(1)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锁定装置B,题图甲的示数为41.0×0.01mm=0.410mm.(2)从题图乙可知,电压表读数很大说明电压表两端与电源之间是通路,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由此可知电路中7、9之间出现了断路.(3)根据同学的计算结果可知,该电阻的阻值不是很大,所以要想精确测量其阻值,应减小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或者采用多次测量利用图像的斜率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答案:(1)B0.410(2)7、9断路(3)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或多测几组电流值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11.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图甲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 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丙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解析:(1)根据标度值,连接OP1、OP2和OP3,根据实验记录的拉力的大小画出相应的力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画法,画出两个分力的合力.(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橡皮筋的端点N受到的三个力的作用,其中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均不变,水平拉力一直沿水平方向,可知橡皮筋上的弹力为Fa=F b=G2-F2水平.(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两次橡皮筋受到的拉力相同,但是橡皮筋的长度不同,第2次的长度较长;拉力越大,橡皮筋的形变量越大,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B、D正确.(4)为了使实验误差较小,选用的橡皮筋不宜过长;考虑到橡皮筋形变的恢复情况,应尽量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或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或换用弹性好的弹簧等).答案:(1)(2)Fa=F b(3)BD(4)橡皮筋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或拉力不宜过大或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或换用弹性好的弹簧等).12A.【选做】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 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mol 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1)理想气体是指气体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作用力都忽略不计的气体,是一种理想模型,A 正确,B 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气体的温度决定,C 错误.理想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遵守三大气体实验定律,D 正确.(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改变气体的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与外界绝热的情况下,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又因为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所以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平均动能增大;由ΔU =W +Q 可知,气体内能的增量等于活塞对气体所做的功.(3)设气体在标准状态时的体积为V 1,等压过程:V T =V 1T 1,而气体物质的量n =V 1V 0,且分子数N =nN A ,联立以上三式并代入数据解得N =5×1024.答案:(1)AD (2)增大等于(3)5×102412B.【选做】(1)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解析:乙图中条纹的间距比甲图中条纹的间距大,根据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公式Δx =L dλ知,要得到乙图,可以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增大光的波长,即换用频率更低的单色光源,故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B(2)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解答:本实验的操作中有两处需要加以改正: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3)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束光以入射角i 从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 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 .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 ,求光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解答:设光在鳞片中的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i =n sin r ,由几何知识得光在鳞片中传播的路程l 1=2d cos r ,光在鳞片中的速度v =c n ,则光在鳞片中传播的时间t 1=l 1v ,解得t 1=2n 2d c n 2-sin 2r;同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t 2=2h c cos i ,则光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 =t 1+t 2=2n 2d c n 2-sin 2i +2h c cos i.12C.【选做】(1)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z 和5.44×1014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又W 0=hνc ,联立可得E k =hν-h c ,因为钙的截止频率比钾的截止频率大,由上式可知,从钙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小,由P =2mE k 可知,该光电子的动能较小,根据λ=h P 可知,波长较大,则频率较小,故A 正确,B 、C 、D 错误.答案:A (2)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22286Rn →21884Po +.已知222222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出衰变方程中的未知粒子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可知该未知粒子为α粒子(或42He ),根据m =m 0æèöø12n 得,æèöø12n =m m 0=116,解得n =4,则t =nT =4×3.8天=15.2天.答案:α(或42He )15.2(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 对B 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 的玻璃球A 以速度v 0碰撞质量为m 的静止玻璃球B ,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解答:设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v 0=2mv 1+mv 2,由题意知v 2-v 1v 0=1516,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1=1748v 0,v 2=3124v 0.13.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 ,长为3d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 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 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 ,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 ;(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Q .解答:(1)在绝缘涂层上,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则mg sin θ=μmg cos θ,解得μ=tan θ.(2)在光滑导轨上,感应电动势E =BLv ,感应电流I =E R,安培力F 安=BIL ,受力平11衡,则F 安=mg sin θ,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mgR sin θB 2L2.(3)导体棒在涂层上滑动过程中摩擦生热Q T =μmgd cos θ;整个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3mgd sin θ=Q +Q T +12mv 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Q =2mgd sin θ-m 3g 2R 2sin 2θ2B 2L 2.14.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装置的长为L ,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d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OO ′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在纸面内,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30°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P 点.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上的位置.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磁场区域的宽度h ;(2)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P 点移到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Δv ;(3)欲使粒子到达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解答:(1)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 ,由题意可知粒子恰好到达P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L =3r sin 30°+3d cos 30°,且h =r ()1-cos 30°,联立解得h =æèöø23L -3d æèçöø÷1-32.(2)设改变入射速度后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 ′,由洛伦兹力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qvB =m v 2r ,qv ′B =m v ′2r,由题意知3r sin 30°=4r ′sin 30°,联立解得Δv =v -v ′=qB m æèçöø÷L 6-34d .(3)设粒子经过磁场n +1次,由题意知L =()2n +2d cos 30°+()2n +2r n sin 30°,且qv n B =m v 2n r n ,联立解得v n =qB m æèöøL n +1-3d (1≤n <3L 3d -1,n 取整数).15.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 0.12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若乙的速度为v 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滑过的距离s ;(2)若乙的速度为2v 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 ;(3)保持乙的速度2v 0不变,当工件在乙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 ,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求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 —.解答:(1)摩擦力与侧向的夹角为45°,侧向加速度大小a x =μg cos 45°,根据运动学公式有-2a 2s =0-v 20,联立解得s =2v 202μg .(2)设t =0时刻摩擦力与侧向的夹角为θ,侧向、纵向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x 、a y ,则a y a x =tan θ,很小的时间Δt 内,侧向、纵向的速度增量Δv x =a x Δt ,Δv y =a y Δt ,解得Δv y Δv x=tan g θ.又由题意知tan θ=v y v x ,则v y ′v x ′=v y -Δv y v x -Δv x =tan θ,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当v x ′=0时,v y ′=0,即v =2v 0.(3)工件在乙上滑动时侧向位移为x ,沿乙方向的位移为y ,由题意知,a x =μg cos θ,a y =μg sin θ,根据运动学公式有:在侧向上-2a x x =0-v 20,在纵向上2a y y =()2v 02-0,工件滑动的时间t =2v 0a y,乙前进的距离y 1=2v 0t ,工件相对乙的位移L =x 2+()y 1-y 2,则系统摩擦生热Q =μmgL ,电动机做功W =12m ()2v 02-12mv 20+Q ,又P —=W t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P —=45μmgv 05.13。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eaa26b90d6c85ec3ac662.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边长为 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 Δ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2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 A) 22Ba t ∆ ( B) 22nBa t∆ ( C) 2nBa t∆ ( D) 22nBa t ∆ 2 . 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 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 2 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3 . 5 km / s ( B)5 . 0 km / s ( C)17 . 7 km / s ( D)35 . 2 km / s3 .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升压变压器原、 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 1、 n 2, 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 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 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1122I n I n = ( B)22U I R = ( C) 2112I U I R = ( D) 1122I U I U =4 .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 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 O.下列关于 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 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 C)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 D) 从 O 点沿 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 .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16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6 . 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 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 两球应同时落地( 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 实验也能说明 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 . 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 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 增加线圈的匝数( 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 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 . 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A) 当 F < 2 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 F = 52μmg 时, A 的加速度为13μg ( C) 当 F > 3 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D) 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9 . 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 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B 与 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 I H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 U H 满足:H H I B U k d,式中 k 为霍尔系数,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 电阻 R远大于 R L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 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 B) 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 C) I H 与 I 成正比( D) 电压表的示数与 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 本题分必做题 ( 第 10 、 11 题) 和选做题( 第 12 题) 两部分,共计 42 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必做题】10 . (8 分)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 )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题 10 -1 图所示的部件 ▲ ( 选填“ A ” 、“ B ” 、“ C ” 或“ D ” ) .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 mm.(2 ) 题10 -2 图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 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 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 选填“短路”或“断路”) .(3 ) 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 . 23 V 和38 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 . 7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 (10 分)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 实验记录纸如题11 -1 图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 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 3 . 30 N、F2= 3. 85 N 和F3= 4 . 25 N. 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 的合力.(2 ) 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 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 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 -2 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 点,下端N 挂一重物.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 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 -3图所示. 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 b 两点, 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 a 和b 时所受拉力F a、F b 的大小关系为▲.(3 ) 根据(2 ) 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 次的长度较长( C) 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 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 ) 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12 .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 [ 选修3 -3 ] (12 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 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 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 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 ) 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 A) 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 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 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 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2 ) 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 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 .4 ×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 4 ×104J. (3 ) 上述过程中, 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 ℃, 体积为0 . 224 m3, 压强为1 个标准大气压. 已知 1 mol 气体在1 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 . 4 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 .02 ×1023mol-1. 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 (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 [ 选修3 -4 ] (12 分)(1 )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12 B - 1 ( 甲) 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12 B - 1 ( 乙) 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 A) 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 B) 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 C) 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 D) 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2 )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 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 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 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12 B - 2 图. 一束光以入射角i 从 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 b 点出射. 设鳞片的折射率为 n, 厚度为 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 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c,求光从 a 到 b 所需的时间 t.C. [ 选修 3 -5 ] (12 分)(1 ) 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 7 . 73 ×1014Hz 和 5 . 44 ×1014Hz,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 ▲ .( A) 波长 ( B) 频率 ( C) 能量 ( D) 动量(2 ) 氡 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 其衰变方程是2222188684Rn Po →+▲ . 已知22286Rn 的半衰期约为 3 . 8 天,则约经过 ▲ 天,16 g 的22286Rn 衰变后还剩 1 g.(3 ) 牛顿的《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中记载, A 、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 15 : 16 .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 B 对 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 A 对 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 2 m 的玻璃球 A 以速度 v 0 碰撞质量为 m 的静止玻璃球 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 A 、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 47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 (15 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 L,长为 3 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 d 的薄绝缘涂层.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 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 R,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g. 求:(1 ) 导体棒与涂层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 ) 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3 ) 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产生的焦耳热 Q.14 . (16 分) 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的长为 L,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 d.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 OO’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 在纸面内,质量为 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 30 ° 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 P 点. 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上的位置. 不计粒子的重力.(1 ) 求磁场区域的宽度 h;(2 ) 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 P 点移到 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 Δv; (3 ) 欲使粒子到达 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15 . (16 分) 如图所示,生产车间有两个相互垂直且等高的水平传送带甲和乙,甲的速度为v0.小工件离开甲前与甲的速度相同,并平稳地传到乙上,工件与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乙的宽度足够大,重力加速度为g.(1 ) 若乙的速度为v0,求工件在乙上侧向( 垂直于乙的运动方向) 滑过的距离s;(2 ) 若乙的速度为2 v0,求工件在乙上刚停止侧向滑动时的速度大小v;不变,当工件在乙(3 ) 保持乙的速度2 v上刚停止滑动时,下一只工件恰好传到乙上,如此反复. 若每个工件的质量均为m,除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摩擦外,其他能量损耗均不计,求驱动乙的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 B2 . A3 . D4 . B5 . A二、多项选择题6 . BC7 . AB8 . BCD9 . CD三、简答题10 . (1 ) B0 . 410 (2 )7 、9 断路(3 ) 电流表改为内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 或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用图像法求电阻值)11 . (1 ) ( 见右图,F合= 4 . 6 ~ 4 . 9 都算对)(2 ) F a= F b(3 ) BD(4 ) 橡皮筋拉伸不宜过长;选用新橡皮筋. ( 或:拉力不宜过大;选用弹性好的橡皮筋;换用弹性好的弹簧. )12 A. (1 ) AD(2 ) 增大等于12 B. (1 ) B(2 ) ①应在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②应测量单摆多次全振动的时间,再计算出周期的测量值. ( 或在单摆振动稳定后开始计时)12 C. (1 ) AHe( 或α粒子) 15 . 2(2 )42(3 ) 设A、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和v21四、计算题。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推荐】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3644216915f804d2b16c1e1.png)
201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 n ,边长为 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 B 均匀地增大到 3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A .B .C .D .2.(3分)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 )A .3.5m/sB .5.0m/sC .17.7m/sD .35.2m/s3.(3分)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电压分别为U 1、U 2,电流分别为I 1、I 2,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B .I 2=C .I 1U 1=I 22RD .I 1U 1=I 2U 24.(3分)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 ,下列关于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点沿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点沿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下列速度v和位移的关系图象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A. 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4分)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4分)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B.提高交流电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 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4分)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9.(4分)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 满足:UH=,式中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与I成正比C.IHD.电压表的示数与R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L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图1所示的部件(选填“A”、“B”、“C”或“D”),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mm.(2)图2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合上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选填图中表示连线柱的数字)之间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Ω,为了更准确的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请写出两条建议.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 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N、F2=3.85N和F3=4.25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图3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 、Fb的大小关系为.(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四、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A.【选修3-3】12.(12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活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的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的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 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阿伏伽德罗常数N=6.02×1023mol﹣1,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A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选修3-413.(4分)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14.(4分)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15.(4分)Morpho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处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如图.一束光以入射角i从a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点出射.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厚度为d,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求光从a到b所需的时间t.五、选修3-516.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7.73×1014H和5.44×1014H,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A.波长B.频率C.能量D.动量17.氡222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其衰变方程是Rn→Po+ .已知Rn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天,16g的Rn衰变后还剩1g.18.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B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对A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对B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为2m的玻璃球A以速度v求碰撞后A、B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15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长为3d,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 的薄绝缘涂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计1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 ,边长为a ,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 在t ∆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 均匀地增大到2B .在此过程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A)t Ba ∆22 (B) tnBa ∆22(C) t Ba ∆2 (D) tnBa ∆22 2. 已知地球的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 倍,地球的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 倍,则航天器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约为(A)3.5 km/s (B) 5.0 km/s(C)17.7 km/s (D) 35.2 km/s3. 远距离输电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电压分别为1U 、2U ,电流分别为1I 、2I ,输电线上的电阻为R . 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2121n n I I = (B) RU I 22= (C) R I U I 2211= (D) 2211U I U I = 4. 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 . 下列关于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5. 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 和位移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 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 球水平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 两球应同时落地(C) 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 实验也能说明A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7. 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 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 增加线圈的匝数(B) 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 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 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 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 则(A)当F < 2g μ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 =25g μ时, A 的加速度为31g μ (C)当F > 3g μ时, A 相对B 滑动(D)无论F 为何值, 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21g μ 9. 如图所示, 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 线圈中电流为I, 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与I 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H I ,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H U 满足:dB I k U H H =, 式中k 为霍尔系数, d 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 电阻R 远大于R L , 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 则(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将反偏(C)H I 与I 成正比(D)电压表的示数与R L 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 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 (8 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种合金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 为防止读数时测微螺杆发生转动,读数前应先旋紧题10-1图所示的部件_________(选填“A”、“B”、“C”或“D”). 从图中的示数可读出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2)题10-2 图所示是测量合金丝电阻的电路,相关器材的规格已在图中标出. 合上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示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 由此可以推断: 电路中___________(选填图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 之间出现了__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题10-1图) (题10-2图)(3)在电路故障被排除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 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23V和38mA, 由此,该同学算出接入电路部分的合金丝的阻值为58.7 .为了更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阻值,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 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 请写出两条建议.11. (10 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题11-1 图所示,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 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F1= 3.30 N、F2= 3.85 N和F3 = 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2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 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 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3图所示. 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 a、F b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的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 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 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 拉力越大, 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12.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A.[选修3-3] (12分)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 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 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 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_.(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 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44.3⨯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____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4.3⨯J.10 (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o C,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 已知1mol气体在1 个标准大气压、0 o C的体积为22.4 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23.6⨯mol-1. 计算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0210B. [选修3-4](12 分)(1)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题12B-1(甲)图所示的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题12B-1(乙)图所示.他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________.(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C)减小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换用频率更高的单色光源(题12B-1 图) (2)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 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3)Morpho 蝴蝶的翅膀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闪亮耀眼的蓝色光芒,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翅膀的鳞片上发生了干涉.电子显微镜下鳞片结构的示意图见题12B-2图. 一束光以入射角i 从a 点入射,经过折射和反射后从b 点出射. 设鳞片的折射率为n ,厚度为d ,两片之间空气层厚度为h . 取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c ,求光从a 到b 所需的时间t .(题12B-2 图)C. [选修3-5](12 分)(1)已知钙和钾的截止频率分别为141073.7⨯Hz 和141044.5⨯Hz ,在某种单色光的照射下两种金属均发生光电效应,比较它们表面逸出的具有最大初动能的光电子,钙逸出的光电子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A)波长 (B)频率 (C)能量 (D)动量(2)氡222 是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被吸入后,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其衰变方程是Rn 22286→Po 22286+_______. 已知Rn 22286的半衰期约为3.8天,则约经过_____天,16g 的Rn 22286衰变后还剩1g .(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 、B 两个玻璃球相撞,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 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 对B 的速度. 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 的玻璃球A 以速度v 0碰撞质量为m的静止玻璃球B,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15 分) 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倾斜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 ,长为3d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的中部刷有一段长为d 的薄绝缘涂层.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质量为m 的导体棒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在滑上涂层之前已经做匀速运动,并一直匀速滑到导轨底端. 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仅与涂层间有摩擦,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 ,其他部分的电阻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导体棒和涂层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导体棒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 ;(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上产生的焦耳热Q .14. (16分) 某装置用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装置的长为L ,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两磁场的间距为d . 装置右端有一收集板,M 、N 、P 为板上的三点,M 位于轴线OO 上,N 、P 分别位于下方磁场的上、下边界上. 在纸面内,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30o 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P 点. 改变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收集板上的位置.不计粒子的重力.(1)求磁场区域的宽度h ;(2)欲使粒子到达收集板的位置从 点移到N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变化量v ∆;(3)欲使粒子到达M 点,求粒子入射速度大小的可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