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美学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孔子的美学理念

【摘要】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儒学思想体系,同时,他又以仁学去观察和解决有关审美和艺术教育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春秋以前的美学理念和艺术教育实践,创立了以“中和”为精髓的儒家美学体系,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并为后世美学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美学理念;孔颜乐处;形式“礼”;和谐之美

一、人生价值审美观——“孔颜乐处”

孔子的美学理念,首先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上。“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段话说明孔子是一个自强不息、非常乐观的人。“向吾适宋之卫,困于陈蔡,累累乎若丧家之犬也”。虽然他到处碰壁,但是他仍然乐观。他自己说他“乐以忘忧”,这是他很大的一个特点。他在陈、蔡被围,仍然“弦歌不绝”。他的大弟子颜渊生活很苦,孔子赞美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就说明他非常欣赏颜渊在穷苦的生活当中仍然过得很快乐的生活态度。他也很赞同曾点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赞同曾点的这种以审美的态度来游玩观赏春色的志向,说明孔子喜欢快乐乐观。他自己喜欢音乐,一生差不多是音乐欢乐的一生。听到美妙的

音乐《韶乐》,就“三月不知肉味,不知为乐之至于斯也”。他看到天真烂漫,眼睛大大的婴儿,就非常高兴,形容婴儿“就像《韶乐》升起来了,演奏起来了”;他对音乐非常陶醉,用音乐来使他的生活变得快乐;他会弹琴,会鼓瑟,会唱歌;他向别人学唱歌,直到他完全弄懂。所以孔子这样一个人,就是音乐的一生,充满了乐观精神的一生。他有句很有名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知、好、乐”这三者当中,他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快乐的人生境界”。这就是孔子的美学思想整个的出发点。他的美学思想就是“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二、行为规范审美观——形式“礼”

作为儒家美学的另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各种典章礼仪的总称。“礼”包括文、诗、乐,宫室、车马、行为、语言、仪态,而且这些内容又都具有突出的形式感。因而,通过形式“礼”与美学建立了关联。陈望衡先生称“‘礼’是形式化的‘仁’”,在这些形式的设计中必然渗进审美的因素。因此可以说“礼”较“仁”更接近美学。在孔子那里“礼”和“乐”往往并提,如果说“礼”还需要通过形式融入人的审美思想的话,那么“乐”作为一门艺术,本身就是讲究审美的。

孔子第一次在中国美学史上指出了文艺的重大社会作用。《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又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

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在这里孔子指出了“礼乐”在社会活动中的重大作用。

三、伦理学审美观——“仁”

达到“仁”的境界,是孔子的最高审美理想;“仁”、“尽善尽美”构成了孔子的审美准则,悲壮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当是孔子的审美情趣。陈望衡先生就曾指出“孔子的美学体系是个层叠式宝塔结构。这个结构的基础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以及‘仁’的形式——‘礼’。”孔子的美学就是他“仁学”的发展与延伸。

仁的核心为“爱人”,这种爱是建立在血亲关系基础上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说明由“孝”、“悌”这两种最重要的血亲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规范是“仁”的根本,也就是推行“仁者爱人”的基础。基于儒家的“家国同构”原理,孔子将这种血亲之情推而广之:君为一国之主,犹如一家之父,因此对父母的“孝”可以扩大为对君王、国家的“忠”;又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所以对兄弟姐妹的“悌”可以扩大为对朋友、甚至对陌生人的“义”。于是以血亲之爱为中介,孔子完成了“泛爱众而亲仁”的仁学体系建构。

四、中和审美观——和谐之美“中庸”

孔子不仅把“中庸”作为最高的品德,还将它应用到审美活动之中,和谐美的思想,在《中庸》一书中表达最为透彻和全面。“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强调的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道。对于人如何控制自身,《中庸》有这样的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孔子认为“和为贵”,并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显然是将“和”看作一种审美理想了。

在长期的研究中,孔子发现了艺术与审美有对于人的精神起教育和陶冶的功能,于是进一步联想到用艺术的手段来感化人心,使人自觉地乐于去“行仁”,进而用“礼”规范自己的行为。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有盛衰,不如乐之者深也。”在这里,孔子不赞成用强制的手段去迫使人“行仁”,而是主张“导之以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极少见有以行“仁义道德”为乐的。于是孔子叹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状况呢?当然是艺术!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是“从学诗起始”的意思。他说:“文之以礼乐,并可以为成人矣。”“乐”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于“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并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意思是说,

通过“乐”,可以使君子“爱人”,小人“易使”。接着孔子又提出了“游于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其中“礼”、“乐”名列六艺之前,带有“技艺”性质,如“礼”中以仪式、服饰等的安排及步伐、列队的操练,尤其需要“乐”的配合,即音乐、歌舞、弹唱等,均属于艺术范畴。“游于艺”的“游”,不仅含有游历、涉猎的意思,更含有一种掌握了技艺之后的自由感。人类对一切技能规律的掌握,都包含对自然规律性的了解与运用,一旦掌握就完成了我们所说的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成于乐”的“成”指的是人格上的圆满、成熟和完成,主要和伦理道德相关。而“游于艺”的“游”同时更带有一种自由感或自由愉悦的含义。这正是艺术创造的感受,即审美感受。孔子提出“游于艺”表现了他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主张人应当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中取得身心的全面自由,从而体现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由此可见,孔子“仁学”的最高境界不是别的,正是自由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孔子要求把社会的“礼治”和理性的以往规范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以完成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孔子美学观的最高境界。

孔子以个人的修行逐渐走向完美,并推广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完美。大同世界的实现,就是从个人的美的修养开始的。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