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Exercise physiology)一、课程基本情况开课单位:体育系课程代码:044024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2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运动生理学》,邓树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2.《运动生理学》,王瑞元,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23.《运动解剖学》,李世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重要分支,以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各器官功能所发生的变化规律及机制为主要目标,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作为体育系体育健康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运动生理学通过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锻炼,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一)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2学时)第一节生物能量学概要(1课时)1.了解能量的分类2.掌握能量的产生途径和办法第二节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1课时)1.掌握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产生与消耗途径2.重点掌握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原理第二章肌肉活动与肌肉力量(2学时)第一节肌肉的特性 (1/2课时)1.了解肌肉的组成成分第二节肌肉收缩与舒张原理(1/2课时)1.理解肌肉收缩与舒张的生理学原理第三节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与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1/2课时)1.掌握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基础2.重点掌握肌肉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第四节肌肉力量的训练以及检测与评价(1/2课时)1.重点掌握肌肉力量训练的手段与方法2.重点掌握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方法第三章神经系统控制与内分泌(2学时)第一节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1课时)1.了解躯体运动与神经的关系第二节运动与内分泌的关系(1课时)1.理解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2.重点掌握激素对运动的反应适应与调节的主要作用第四章血液循环与酸碱平衡(2学时)第一节血液的概述 (1/2课时)1.了解血液的组成与特性以及血液的功能2.理解运动对血液成分的主要影响第二节血液循环的原理(1课时)1.理解心脏生理与血管生理以及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方式等内容2.重点掌握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三节酸碱平衡原理(1/2课时)1.了解酸碱物质的分类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原理2.重点掌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原理第五章呼吸系统与免疫系统和运动的关系(2学时)第一节呼吸运动与运动的关系(1课时)1.理解肺通气与气体交换的主要原理2.掌握呼吸运动的调节过程与3.重点掌握身体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第二节免疫系统与运动的关系(1课时)1.了解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重点掌握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第六章有氧工作能力和无氧工作能力(2学时)第一节有氧工作能力(1课时)1.了解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2.重点掌握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以及检测及其评定方法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1课时)1.了解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2.重点掌握无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以及检测及其评定方法第七章速度、平衡、灵敏与柔韧(2学时)第一节速度(1/2课时)1.重点掌握提高速度素质的主要方式与训练方法第二节平衡(1/2课时)1.重点掌握提高平衡素质的主要方式与训练方法第三节灵敏(1/2课时)1.重点掌握提高平衡素质的主要方式与训练方法第四节柔韧(1/2课时)1.重点掌握提高平衡素质的主要方式与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技能学习与运动员科学选材(2学时)第一节运动技能学习(1课时)1.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运动技能学习过程及发展变化2.掌握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生理学问题第二节运动员科学选材(1课时)1.理解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生理学基础以及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指标2.掌握运动员选材与分子遗传学的关系第九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以及运动与环境的关系(2学时)第一节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1课时)1.掌握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运动性疲劳恢复过程这一系列的主要生理学基础以及主要方法第二节运动与环境的关系(1课时)1.熟练掌握运动与冷热环境水环境高原环境大气环境以及生物节律之间的关系第十章肥胖与体重控制(2学时)第一节肥胖与体成分(1课时)1.掌握肥胖的产生机理以及肥胖与体成分的主要关系第二节肥胖与运动减肥(1课时)1.熟练掌握运动减肥的各种手段与生理学机理第十一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2学时)第一节体适能与运动处方概述(1课时)1.掌握体适能与运动处方的概念第二节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1课时)1.熟练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与实施手段第十二章年龄性别与运动(6学时)第一节儿童少年与运动(2课时)1.熟练掌握儿童少年与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二节女子与运动(1课时)1.熟练掌握女子与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三节老年人与健身运动(2课时)1.熟练掌握老年人与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四节残障人与运动1.熟练掌握残障人与运动的关系以及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十三章慢性疾病患者与运动(4学时)第一节运动与骨质疏松(1/2课时)1.熟练掌握骨质疏松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二节运动与血脂异常(1/2课时)1.熟练掌握血脂异常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三节运动与高血压(1课时)1.熟练掌握高血压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四节运动与糖尿病(1/2课时)1.熟练掌握糖尿病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五节运动与冠心病(1课时)1.熟练掌握冠心病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第六节运动与腰痛(1/2课时)1.熟练掌握腰痛与运动生理学相关的内容(二)学时分配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论法3演示法4案例教学法5情景教学法6练习法7示范法(二)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3实践教学五、其他说明无。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教案大纲英文课程名称: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开课学期:第学期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开课单位:体育学院一、课程简介运动生理学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主干课程之一,是体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运动生理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生理活动的机制以及活动规律,认识体育运动对人体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对各器官系统功能有何良好作用;了解体育教案与训练的一般生理学原理与规律,以及儿童少年年龄、性别的生理学特征与体育活动的关系,女子生理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为今后有效地从事体育教案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教案基本要求与内容安排(一)教案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通过课堂教案和实验,逐渐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

.了解正常人体生理活动的现象、规律极其调节机理。

.掌握体育锻炼对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极其机理,特别是青少年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

.掌握体育教案、体育锻炼及课余体育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及常用人体生理指标测试方法,并初步运用于体育实践。

(教案要求:—熟练掌握;—掌握;—了解)三、习题课和课堂讨论内容. 试述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请结合所学知识,试述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结合运动健身实践,试述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试比较肌肉工作三种形式的特点,并阐述它们在力量训练方法中的应用四、实验(实践)内容.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定.肺通气功能的测定.最大吸氧量的测定.无氧功率的测评五、成绩考核.考核方法与要求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要求熟练掌握本教材每章重点。

.掌握每章后面的思考题。

六、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教材:[]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杨锡让. 运动生理学进展[].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吴鉴鑫. 运动生理学[].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体生理学编写组. 人体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乔奇.布茹克司. 运动生理学[]. 北京:北体大出版社,.[] 陈永清. 人体生理学习题集[]. 合肥:中科大出版社,.制订人(签字):翟薇薇审核人(签字):武亚军日期:年月。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三版(二)参考书目1.《运动生理学》,王瑞元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运动生理学实验指导》,孙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运动生理学题解》,乔德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H)在线资源慕课,运动生理学,苏州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华南师范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湖南师范大学慕课,运动生理学,江西师范大学(四)学术期刊1.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体育科学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够用运动生理学的理论指导和评价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以及体育锻炼,初步掌握评定人体主要身体功能的基本方法。

从人体运动的角度,了解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

在实验基础上,理解人体对急性运动的反应和长期运动训练所引起的机体结构和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

通过学习运动对各系统机能的影响,探讨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与身体脏器变化间关系。

让学生将刻苦奋斗、勇于探索、不畏艰难和勇攀高峰等体育精神转化为自身提升的驱动力,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民族的目标、祖国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课程目标1: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掌握了不同身体素质的生理基础,基于这些生理学基础,完成学生体质测试和身体机能评定,并能够将这些规律和生理基础应用在以后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指导中。

【毕业要求2专业学科知识2.1】课程目标2:掌握运动过程中机体各阶段生理变化的特点及其机制,能对运动过程中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可以对运动参与者不同阶段进行生理指标检测,不断修订康复方案,为科学指导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涵盖运动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生理学、肌肉骨骼系统、能量代谢等方面。

通过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和运动训练的生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了解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能力。

3. 学会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来指导运动训练和促进健康。

三、教学内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以ppt为辅助工具,讲述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来解释和说明运动生理学的知识。

3. 讨论交流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4.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运动训练案例,来讲解和说明运动生理学的应用。

五、教材选用1. 运动生理学(第四版),张昌盛、陈巍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年版。

2. 运动生理学教程,刘瑞芳、张华军、王艳昌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

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20%):包括出勤、小测验、课堂参与等。

2. 实验报告(20%):完成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期中考试(30%):考核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4. 期末论文(30%):通过对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生理学分析,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

七、参考文献1. Martin, B. J., & Wilmore, J. H. (1999).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2nd ed.).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2. McArdle, W. D., Katch, F. I., & Katch, V. L. (2010). Exercise physiology: Nutrition, energy, and human performance (7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3. Sutton, J. R., Lazarus, L., & Robson, P. J. (2005). Exercise, health and fitnes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运动生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生理学实验大纲

运动生理学实验大纲《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课程编号:06020015课程类别:必修学时/学分:实验12学时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开设单位:体育学院适用专业:体育教育表明一、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实验》就是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办的专业必修课,12学时;就是一门测试与测评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影响下人体机能变化的操作技能课程,就是在运动生理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开办的。

二、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掌控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及常用仪器的采用方法;2.检验和稳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培育和提升学生观测、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评定人体运动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学时分配表中实验实验类内容与要求时数型综合性实验1肺功能的测定2必做实验人体在安静及运动后动脉综合性实验22必做血压的测量实验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综合性实验34必做标本制备实验综合性实验4心电图的测试与分析4必做实验综合性实验5血乳酸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6wingate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7尿成分测试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8脑电图测定4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九血细胞分析2选做实验综合性实验十平衡功能测定2选做实验综合性合计1026选做实验四、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序号实验项目小计224422242226要求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和原理积极动手参加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要有求实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要有怀疑的勇气,课后要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及建议每个实验都要求同学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重点在实验步骤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对指标应用的评价。

本门课程的实验并非单一制开学,所以实验的成绩主要依据同学实验课上操作方式技术的掌控程度和实验报告的编写情况,实验成绩占到课程总成绩的20%。

成绩形成:课堂实验操作能力测评占到10%,实验报告占到10%。

本文实验一肺功能的测量一、实验性质:实验类别:专业基础必修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计划学时:2实验分组:18人二、实验目的:1.掌控肺通气功能的测定方法。

九年级体育理论教学大纲

九年级体育理论教学大纲

九年级体育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生理学:介绍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

2. 运动心理学:探讨运动对心理的影响,包括运动与情绪、运动与压力管理等。

3. 运动训练方法:介绍常见的运动训练方法,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4. 运动营养学:讲解运动员的饮食需求和营养补充,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

5. 运动损伤与预防:介绍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及其预防方法,包括拉伤、扭伤、肌肉疲劳等。

6. 体育赛事与规则: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比赛规则和常见的体育赛事,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来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体育运动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体育理论的理解和思考。

4.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度、讨论贡献和实践操作的表现。

2. 笔试考核:通过书面测试评估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体育项目,并展示项目的规则和操作流程。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体育理论教程》2. 《运动生理学导论》3. 《运动心理学入门》4. 《运动训练方法与技巧》5. 《运动营养学导论》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40学时,每周2学时,共20周。

七、其他要求1. 学生需要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上课。

2. 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3. 学生需要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和考核任务。

以上为九年级体育理论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

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旨在为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和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解剖学基础,为学生成为21世纪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提供必要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学习。

具体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一)了解细胞和组织结构;(二)掌握骨、关节和骨骼肌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三)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四)熟悉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五)了解人体的形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以及完成运动与日常活动时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规律,培养学生运用上述理论知识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人体运动的结构基础;构成人体基本单位的细胞;4种基本组织的构成与功能;器官和系统的概念;骨、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关节和整体结构的构造、功能及运动;肌肉分类与命名以及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关节的形态与机能分析、肌肉工作的原理、运动技术分析的依据和具体方法以及运动技术的实例分析,常用的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内脏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胃、小肠、肝、胰、气管、肺、肾、睾丸、卵巢和子宫等器官的位置、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基本概念;心脏的构造;动脉和静脉的结构和分布特征以及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调节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常用的基本概念;参与运动调节的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相关结构的名称、位置、主要器官的结构特征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参与运动调节的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名称、激素及功能;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ports Physiology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体育表演本科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是否独立开课:否一、学时学分总学时:40总学分:其中实验时数:8 实验学分:二、实验目的和作用:1、培养学生掌握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及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2、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评定人体运动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三、实验原理及课程简介: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本课程实验主要为操作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运动健身和体育教学训练中常用的一些生理指标的测试方法,并能在运动实际中合理运用这些指标,为体育教学训练和运动健身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监控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要求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和原理积极动手参加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要有求实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要有怀疑的勇气,课后要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分析、综合、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验报告与考核办法:每个实验都要求同学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重点在实验步骤的掌握,实验结果的采集和分析,以及对指标应用的评价。

本门课程的实验并非独立开课,所以实验的成绩主要依据同学实验课上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占60%),平时表现和考勤(占40%)综合评定。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配置:1、体重计、12级台阶、秒表、皮尺2、台阶(750px、1000px)、心率遥测仪、秒表、节拍器、体重计3、听诊器、血压计、秒表、节拍器、心率遥测仪4、皮脂厚度计、体重秤5、握力计、背力计、皮脂厚度计、皮尺6、视野仪、视标、视野图纸七、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1、邓树勋等主编《运动生理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洪泰田主编《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3、王瑞元编著《实用运动生理实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田春兰执笔人:马学军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课程名称:运动生理学课程编号:141004英文名称:Sports Physi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72 实验学时:学分:4开设专业:体育教育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体育舞蹈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体育院校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教育和运动训练基础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骨干课程。

运动生理学以正常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

它的任务是: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阐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过程的生理学原理;掌握不同年龄、性别,不同运动项目和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掌握肌肉活动的基本知识;2.掌握运动生理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3.掌握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的生理学知识;4.掌握不同人群的运动生理学知识;5.掌握运动生理学基本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肌肉活动的能量供应第一节肌肉活动动能能量来源1.了解人体能量的来源与去路;2.掌握人体的能源物质。

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1.了解人体三大供能系统;2.掌握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第三节肌肉活动的代谢特征途及影响因素1.了解不同运动项目骨肉活动的代谢特征;2.掌握肌肉活动时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肌肉收缩第一节肌肉的微细结构1.了解肌肉的微细结构;2.掌握肌纤维的微细构成。

第二节肌肉的特征1.了解肌肉的物理特性;2.掌握肌肉的生理特性。

第三节肌肉的生物电现象1.理解骨肉的生物电现象;2.掌握肌肉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成因机理。

第四节肌肉的收缩原理1.理解肌丝的滑行理论;2.掌握肌肉的收缩过程。

运动生理学教案模板精选

运动生理学教案模板精选

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
教材
《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实用运动生理学》(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社)、《运动生理学实验教程》 (人民体育出版社)、《运动生理学 题解》(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等。
02
人体运动系统概述
骨骼、关节与肌肉结构功能
01
02
03
骨骼
构成人体支架,保护内脏 器官,提供运动杠杆。
并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肺通气量增加
通过增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肺 通气量增加,以满足运动时的气
体交换需求。
长期适应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肺活量、 改善肺通气功能、增强呼吸肌力 量和耐力,从而提高呼吸系统的
功能。
代谢调节和能量供应策略
有氧代谢
低强度长时间运动时,主要通 过有氧代谢提供能量,脂肪是
主要的能源物质。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
包括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等 。
运动与身体机能关系
阐述运动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 统的影响及其机制。
运动适应与训练效果
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强度、频率等对人体的 适应过程和训练效果。
运动疲劳与恢复
探讨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及恢复手 段等。
运动生理学教案模板精选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人体运动系统概述 • 运动过程中生理反应与适应机制 • 不同类型运动训练生理效应分析 • 运动员选材、评定和监控方法论述 • 运动损伤预防、处理及康复策略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运动生理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定义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机能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的科学。

体育课件运动生理学教案下载

体育课件运动生理学教案下载
运动生理学的重要性
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提高运动成绩;为大众健身提供科 学的指导,促进身体健康。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课程目标
02
课程要求
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 化规律,具备分析和解决运动生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和实验报告;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和小组活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代谢。
神经调节在训练中的作用
运动训练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 度和突触传递效率,提高神经 调节能力。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大脑皮 层神经元可塑性变化,有利于 学习记忆和运动技能形成。
运动训练可以增加神经递质和 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提高机 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能力。
05
运动性疲劳产生与恢复过 程
疲劳产生机制及表现
运动训练能够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提高肺活量和最 大通气量。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降低安静时心率和血压,减轻心脏负 担,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肌肉力量与耐力提高机制
01
运动训练可以增加肌肉横截 面积和肌纤维数量,提高肌
肉力量。
02
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肌肉 代谢和能量供应,提高肌肉
耐力。
03
运动训练可以促进肌肉内毛 细血管增生和线粒体数量增 加,有利于肌肉氧供和能量
量的20%-30%。
特殊营养品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蛋白粉
适合进行力量训练的人群 使用,但需注意选择合适 的品牌和类型,避免过量 使用。
支链氨基酸
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促 进肌肉恢复,但需在专业 人士指导下使用。
肌酸
可增加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时 间,避免副作用。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精选全文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社会体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004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学时数:72学时(含实验)学分数:4学分执笔者:石家瑾曹蔚编写时间:2005年2月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运动生理学》是在《人体解剖学》之后开设的体育学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阐述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时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变化规律,揭示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及其规律。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规律和各种体育活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指导各种体育活动和评价体育活动的健身效果。

同时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各种体育活动指导打下良好的生理学基础。

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能,初步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适当介绍本学科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要求及内容绪论(0.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运动生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及任务;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运动生理学研究的热点。

(二)教学内容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难点: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1、生理学的来源和发展;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2、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和基本概念。

兴奋性和阈强度(阈值)。

阈强度与兴奋性的关系。

3、稳态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4、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5、反馈的概念。

6、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肌肉的兴奋与收缩(3.5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以及兴奋的产生、传导和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传递的生理学基础;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等电生理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对肌肉的收缩机理和收缩形式有较清晰的了解;掌握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肌肉结缔组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了解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教案

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运动生理学基础概念•骨骼肌收缩原理及影响因素•心血管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呼吸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内分泌系统与运动适应性变化•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及协调性发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0102 03课程背景介绍运动生理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涵盖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课程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概述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运动项目中的生理特点和要求。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的知识分析运动表现,提出针对性的训练建议。

培养学生对运动生理学的兴趣,树立科学训练的观念。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每周一次,每次3小时,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等环节。

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运动生理学基础概念运动生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运动生理学的定义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的学科。

研究对象运动生理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化学及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及其机制。

构成人体基本框架,保护内部器官,提供肌肉附着点,储存钙、磷等矿物质。

骨骼系统连接骨骼,使人体各部分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以适应各种运动需要。

关节系统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牵引骨骼绕关节运动轴进行各种运动,维持人体基本姿势和完成各种复杂动作。

肌肉系统人体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与供给能量代谢运动过程中,人体通过分解代谢底物(如糖、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以满足肌肉收缩和其他生理功能的需要。

能量供给系统人体存在三个能量供给系统,即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

运动医学 教学大纲

运动医学 教学大纲

运动医学教学大纲摘要:一、运动医学概述1.定义与背景2.学科发展历程二、运动生理学1.运动生理学基本概念2.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三、运动生物力学1.运动生物力学基本概念2.运动生物力学主要研究领域四、运动营养学1.运动营养学基本概念2.运动营养学主要研究领域五、运动心理学1.运动心理学基本概念2.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六、运动康复医学1.运动康复医学基本概念2.运动康复医学主要研究领域七、运动医学应用1.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2.运动与健康促进正文:【运动医学概述】运动医学是一门研究运动与健康、运动与疾病关系的学科,涉及运动生理、生物力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运动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研究框架。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生理功能变化及其调节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运动对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影响,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调节等方面。

【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运动规律及其与生物组织力学性能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运动生物力学模型、生物力学参数的测量与分析、运动技术优化等方面。

【运动营养学】运动营养学是研究运动与营养相互关系及营养在运动中的作用和机制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运动员的营养需求、运动营养补充、营养与运动表现、运动营养与健康等方面。

【运动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是研究运动与心理过程、心理特性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训练、运动心理压力与应对、运动心理干预等方面。

【运动康复医学】运动康复医学是研究运动疗法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及其原理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运动疗法在慢性病、运动损伤等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以及运动康复医学的理论与实践。

【运动医学应用】运动医学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关注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运动与健康促进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总学时:64学时(理论52学时,实践1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一、课程得性质与任务运动生理学就是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得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课程得教学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得基本规律,特别就是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得反应与适应规律,具有初步运用本课程理论与方法指导与评价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运动训练得能力. 二、课程教学得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得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得培养,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得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同时,还应加强实验课教学,提高学生得实践操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绪论目得要求:了解运动生理学研究得对象、任务与方法;掌握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调节得基本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生理学得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第二节:生命活动得基本特征及其调节方式第三节:运动生理学得发展第一章肌肉活动得能量供应目得要求:了解肌肉活动时能量得来源及相互关系;掌握三个能量系统特征及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得对应关系,以及能量统一体得概念;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得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强度运动能量代谢规律.教学内容:第一节肌肉活动得能量来源第二节肌肉活动能量供应得三个系统第三节肌肉活动得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第二章肌肉收缩目得要求:了解肌纤维微细结构、神经肌肉细胞得生物电现象、掌握肌肉收缩得原理、肌肉收缩得形式、力学特征以及两类肌纤维与运动能力得关系。

了解肌电图概念及其在体育实践中得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肌纤维微细结构第二节:神经肌肉细胞得生物电现象第三节:肌纤维得收缩原理第四节:肌肉收缩得形式与力学表现第五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第六节:肌电图及其在体育实践中得应用第三章肌肉活动得神经控制目得要求:了解感受器得生理特征,掌握视觉、听觉、位觉等感觉器官得分析机能;了解神经系统结构基础,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得感觉功能、躯体运动调节功能与脑得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感受器与感觉器官第二节:神经系统结构基础第三节:中枢神经系统得感觉功能第四节: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得调节第五节:脑得高级功能第四章激素与运动目得要求:了解内分泌、激素及其作用机制概念,掌握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及其功能,以及应激激素对运动得反应与适应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内分泌概述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第三节:运动时应激激素分泌及其适应第五章血液与运动目得要求:掌握血液得基本组成,血浆理化特征与血细胞形态与功能,了解在体育活动影响下血液成分得变化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血液得组成与功能第二节:血浆成分与理化特征第四节:运动对血液得影响第六章呼吸与运动目得要求:了解呼吸得概念,掌握肺通气、呼吸气体交换与呼吸气体在血液中运输得原理、影响因素,以及运动对呼吸功能得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呼吸运动与肺通气功能第二节:呼吸气体交换与运输第三节:呼吸运动得调节第四节:运动对呼吸功能得影响第七章循环与运动目得要求:了解心脏得心动周期与泵血过程,掌握评定心泵功能指标、心肌生理特性,以及动脉血压、静脉血流、微循环与心血管功能调节得概念与影响因素,及其运动对循环功能影响.教学内容: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第三节:心血管活动得调节第四节:运动对循环功能影响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目得要求:了解肾脏得结构基础,掌握尿液得生成过程、肾脏在维持水与酸碱平衡中得作用,以及运动对肾脏机能得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肾脏得结构基础第二节:尿液得生成第三节:肾脏在维持水与酸碱平衡中得作用第四节:运动对肾脏机能得影响第九章运动与免疫目得要求:掌握免疫得概念、免疫系统得组成及其功能特点;了解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得概念及其运动应答与适应。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学得基本知识与理论第二节“流动脑"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第三节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得影响第四节运动性免疫抑制现象第五节免疫调理得基本思路与措施第十章肌肉力量目得要求:掌握肌肉力量得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力量训练得原则与方法;了解肌肉力量得常用检测与评价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第二节肌肉力量得检测第三节肌肉力量训练第十一章有氧运动能力目得要求:掌握有氧工作能力概念、生理学基础,以及提高有氧工作能力得训练方法;了解安静时、运动中及运动后恢复期有氧能力得生理变化,及其调节得基本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吸氧量与氧亏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第三节有氧耐力得测定法及其评定第十二章运动训练得生理学原理目得要求: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得规律、各阶段得特点,及其生理机制;掌握运动训练效果得生理学评定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得规律第二节运动训练得生理本质第三节运动效果得生理学评定第十三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目得要求:掌握疲劳得概念、发生机制与判断方法;掌握恢复过程得概念、阶段性特点与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得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性疲劳第二节恢复与提高过程第十四章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目得要求:了解儿童少年得生理特点及其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得问题;掌握身体素质发展变化得特点及年龄变化;了解主要运动项目选材得生理学指标。

教学内容:第一节儿童少年得生理特点第二节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得发展第三节运动定向得生理学依据第十五章女子与体育锻炼目得要求:了解月经周期得概念,月经周期时相划分及生理机制;掌握女性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得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女子得生理特点与运动能力第二节月经周期、妊娠与运动第十六章老年人与体育锻炼目得要求:了解衰老得概念,衰老得主要机制,掌握制定老年人健身方案得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衰老与老年人第二节老年人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第三节老年人得健身运动方案第十七章环境与运动目得要求:了解冷、热、水、高原环境,以及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得影响,掌握服习概念、生理机制,以及环境与人体运动能力得关系。

掌握生物节律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内容:第一节冷热环境与运动第二节水环境与运动第三节高原环境与运动第四节大气环境与运动第五节生物节律*第十八章运动强力手段目得要求:了解强力手段概念、分类,及其在竞技体育中得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强力手段得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生理学手段第三节营养学手段第四节药理学手段*第十九章兴奋剂与运动目得要求:了解兴奋剂得概念、种类、主要危害,以及禁止使用兴奋剂得目得与措施。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使用兴奋剂得危害第三节反兴奋剂*第二十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目得要求:了解体适能得概念、组成成分,以及有氧适能与肌适能得生理基础与评价方法,掌握运动处方得概念及其要素;教学内容:第一节体适能与健康第二节运动处方*第二十一章肥胖与体重控制目得要求:了解肥胖概念、诊断方法与判定标准,掌握运动对体重、体成分得控制与运动减肥得机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肥胖第二节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第三节肥胖与运动减肥*第二十二章残障人与体育锻炼目得要求:了解残障概念、分类、分级方法、残障人得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残障人得康复手段、辅助工具与体育锻炼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残障概念、分类、分级方法第二节残障人得生理心理特点第三节残障人得康复手段与辅助工具第四节不同种类残障人群得体育锻炼方法*第二十三章若干疾病与体育锻炼目得要求:了解高脂血症、高血压与糖尿病得概念、分类、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掌握运动对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与糖尿病得作用,学习制定高脂血症,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得运动方案。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与高脂血症第二节运动与高血压第三节运动与糖尿病四、课程教学时数分配章节内容课时绪论 2第一章肌肉活动得能量供应 4第二章肌肉收缩8第三章肌肉活动得神经控制8第四章激素与运动 4第五章血液与运动 2第六章呼吸与运动 4第七章循环与运动6第八章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 2第九章运动与免疫 2第十章肌肉力量2第十一章有氧运动能力 4第十二章运动训练得生理学原理 4第十三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4第十四章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2第十五章女子与体育锻炼 2第十六章老年人与体育锻炼 2第十七章环境与运动*第十八章运动强力手段*第十九章兴奋剂与运动*第二十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第二十一章肥胖与体重控制*第二十二章残障人与体育锻炼*第二十三章若干疾病与体育锻炼(*指阅读章节)总计264 学时五、教学建议1、本课程应以讲授正常人体机能为基础,突出运动时人体机能得反应与适应规律,力求讲解主线明确,理论性与实践性完美结合。

2、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组织教学。

3、重视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得关系本课程为运动人体学科基础课程,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应在学生完成运动解剖学课程学习后开设,并为后续得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等理论课程得学习打下知识基础。

本课程与体育技术学科得教学训练密切关联,就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所必须具备得理论基础。

七、考核方法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考核包括课堂讨论、练习、上课考勤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30%,考试70%。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主教材:《运动生理学》邓树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书:1、《运动生理学教程》吴纪饶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2、《运动生理学》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