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通过比较的手法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起到烘托诗歌效果的作用。

2.夸张:通过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加深诗歌的
艺术表现力。

3.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比拟为具有人的思想能力和行为特点
的形象,从而使诗歌有了别样的生命感。

4.象征:通过寓意隐喻的方式,使诗词表现得更加深邃,留给
读者的空间更大。

二、唐诗宋词必备积累
在研究古代诗词鉴赏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背诵而缺乏深入理解。

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积累如下:
1.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2.了解唐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能够清楚明确的区分他们的特
点和艺术风格。

3.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首诗
歌的意思。

三、鉴赏技巧
1.语音韵律鉴赏:了解每个汉字的声调,把握诗歌句子的语音、韵律特点和节奏。

2.字词句法鉴赏:了解每个字的田字格、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等特点,把握词义、造句法和句子结构。

3.意象、意境鉴赏: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并通过联想、比喻、夸张等方式理解和领会,提升鉴赏水平。

总之,古代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艺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积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高考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高考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高考古诗词如何鉴赏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相知相思别恨离愁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

(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

(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

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一、字眼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模式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眼(词眼、字眼)或解释该字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从字的活用、或修辞角度结合诗句分析其表层意和深层意第三步: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结构上有何作用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诗词鉴赏知识点高考诗词鉴赏是中国语文高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考生对古代诗词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鉴赏。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考生们参考。

1. 古诗词的分类:古代诗词可以分为五言诗、七言诗、绝句、律诗、辞章等。

五言诗和七言诗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五言诗一般为四句或者八句,每句五个字;七言诗一般为八句或者十六句,每句七个字。

2. 诗词的格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

五言诗要求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七言诗要求每句七个字,平仄相对。

3. 诗词的韵律特点:古代诗词有着丰富的韵律,包括平韵、仄韵、押韵等。

通过韵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词的音乐性和韵味。

4. 诗词的意象和意境: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描写和独特的意境构建,在语言中表达出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考生需要通过鉴赏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诗人的表达和情感。

5. 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诗词中广泛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词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加深诗词的表达力。

6. 诗词的文化内涵:古代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考生在鉴赏诗词时,需要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7. 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在高考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著名的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以便更好地鉴赏和理解诗词。

以上是高考诗词鉴赏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考生们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题目。

希望考生们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多进行诵读和鉴赏练习,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水平。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好成绩!。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体验高考
(2006江苏卷)
鹧鸪天(元)魏初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luá n团圆)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 奈。
作业布置:
体验高考
抓关键词句,领会主旨
(09山东卷)
写水面平缓,水流悠长 江面空寂,暗示羁旅孤寂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1)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令天气变化, 一写作者内心情感 的波动。 看到红袖凭楼 情景联想家人也在 盼望自己回家, 思家之情更浓。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诗歌的表达 技巧
诗歌的思想 和情感
咏史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鉴 赏 诗 歌 形 象
人物形象
1.形象+身份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概况社会意义或作者 情感 1.意象+画面 2.意境+具体分析 3.分析诗人的情感 1.形象特征 2.具体分析 3.托物言志,表达 诗人感情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鉴 赏 诗 歌 的 语 言
炼字
诗眼
1.点字+释义 2.放在句中描绘画面 3.手法+效果或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

实用文档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

照应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

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

【作用】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线索线索有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等。

【作用】有利于理顺内容,掌握其结构,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之感。

过渡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

【作用】“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

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

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

古诗词中对词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内涵的深入解说,因此了解各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很重要。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一、抓诗眼、抓意向、明意境1. 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

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 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 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必备知识点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近体诗(又称“格律诗”)。

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

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

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高考古典诗词曲鉴赏方法归纳

高考古典诗词曲鉴赏方法归纳

高考古典诗词曲鉴赏方法归纳古典诗文06-24 1255高考古典诗词曲鉴赏方法归纳一鉴赏需有古典诗词曲的知识依托(一)掌握诗词曲类别及其特点诗按表达方式: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形式(体裁):古体诗、格律诗。

古体诗源于《诗经》而至唐代以前,有四古、五古、七古和乐府诗。

乐府诗中有的加上“歌”、“行”、“引”、“吟”、“曲”等名称。

近体诗形成于唐代,它可以分为绝句和律诗。

按内容(题材):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边塞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等按字数:以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词词按词牌分:有800多种按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长调(91字以上)按词风:豪放派、婉约派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曲);杂剧是可以演出的戏曲。

(二)熟悉古典诗词曲鉴赏常用名词术语1评价主旨类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言简意赅含蓄蕴藉着一“ ”字,而境界全出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2分析手法类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开门见山渲染烘托衬托3语言特点类细腻简洁明快平淡质朴淡雅清丽酣畅平中见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注意炼字4风格类沉郁顿挫豪放飘逸平实质朴雄浑开阔清新明快旷达悲凉5文章结构首尾照应(呼应) 层层深入先景后情过渡点题(三)熟悉典故(四)了解生平1看注解2熟悉名作家的大致生平二鉴赏时需要借助运用的方法(一)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1抒情方法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B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借景(物)言志融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表现手法:创作方法——赋比兴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构思技巧——动静结合(化静为动)、虚实结合、正侧结合、衬托、抑扬此外还有,托物言志用典白描象征等(二)分析作品风格可借助提示,根据不同作家的风格差异来分析不同作品可借助诗词意象的特殊内涵来分析作品风格(三)分析作品思想内容可借助题目、注释(创作背景)来分析作品主旨(四)分析作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对比夸张双关互文设问反问顶真反复通感。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熟悉并理解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什么是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指对古代或现代诗词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通过鉴赏,可以了解作品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常见的诗词鉴赏要素1. 诗歌体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体裁,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特点。

2. 诗歌格律:掌握古代诗歌的韵脚、平仄、押韵方式等基本要素,了解不同格律对于诗歌的影响。

3. 诗歌题材:深入了解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山水田园、爱情婉约、抒发思乡等,以及诗人创作的背景和意图。

4. 诗歌意象与象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了解意象的来源和象征的意义,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5. 诗歌修辞手法: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手法对于诗歌表达的作用。

6. 诗歌韵律:注意诗歌中的节奏、音律等方面的特点,感知音乐感和韵律感。

7. 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三、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步骤1. 全篇把握:阅读全文,了解诗词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2. 理解词意:逐句理解,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领会情感:通过词语和修辞手法,感知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技巧:针对诗词中的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要素进行分析,分析手法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5. 总结评价:对于整篇诗词进行总结评价,分析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四、诗词鉴赏的实战技巧1.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培养对于诗词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2. 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朝代、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诗词作品,增加对于诗词的理解广度。

3. 集中精力:在考试中,要集中精力,仔细阅读,理解诗词作品的细节和意义。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重难点知识梳理与训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重难点知识梳理与训练(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重难点知识梳理与训练(附参考答案)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也是高中语文复习的重点之一。

突破高考诗词鉴赏重难点,需要在读懂、审题、答题等方面全面努力,但对于解决“会而不全”“概括分析不准、不全”等问题,最主要的是找准分析概括的具体路径,并走好它。

一、抓住情感语言,掌握情感基调古诗是言情艺术,它总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告诉你要表达的情感。

作为阅读者和考生,抓住诗中这些表明情感的词语至关重要,这是分析概括情感的最准确最便捷的路径。

虽说一轮书中已经讲过,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强调几点:1.抓住两种“情语”(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如2017年江苏卷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

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

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

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关注“情语”表达的特殊性正常情况下,诗人用什么情语,就表达出什么情感,但有时会用隐晦、曲折、反语的方式表达,如用了“喜”字,就不一定真的表达“喜悦”之情,可能是反语。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诗歌鉴赏核心知识点精讲

高中语文2023高考诗歌鉴赏核心知识点精讲

高考诗歌鉴赏核心知识点精讲一、古典诗歌常见题材(通过题材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咏史怀古诗-----借古人,古迹抒发情感的诗判断关键字-----怀古,古人,古迹,古地名命名【思想感情】1.借古讽今(批判****的现实)2.借古伤今(伤感时光易逝,盛衰无常,国家兴亡的感慨等)3.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的情怀)离别送别诗判断关键字------离,别,送,长亭,杨柳等【思想感情】1.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2.相思,思念之情;3.对对方的安慰,勉励,祝愿之情等山水田有诗判断方法------大量山水景物,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思想感情】1.对祖国大好河山(或者某个地方)的热爱赞美之情2.对田园生活的的喜爱向往之情,内心的闲适愉悦之情3.表面闲适,内心悲愤,愤懑之情羁旅思乡诗(游子思乡诗)判断关键字----客舍,客,登高远望,忆,寄,宿,元宵,中秋,寒食,重阳,冬至,除夕等节日【思想感情】1.在外漂泊的孤愁寂寞(羁旅愁思)2.思乡思亲之情咏物言志诗----借物寄托情感的诗(借物喻人诗)判断关键字----咏**或直接以景或物命名的诗.如《咏梅》《青松》【思想感情】般以物喻人,象征人的高贵品质,赞美人的高洁品质.边塞征战诗判断关键字-----边塞风景,战争场面,将军,士兵,马,白骨,大漠,烽烟,长城【思想感情】1.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爱国报国之情2.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祖国统一,厌战情绪,揭露战争的残酷,对将士,百姓的同情之情.爱情闺怨诗判断方法----主要围绕女性所写思想感情----1.对爱情的向往赞美之情,互相爱慕之情2.离别相思之苦3.怨妇弃妇的忧伤怨恨.个人际遇诗判断方法----主要写诗人自己遭遇,情感【思想感情】1.抒写自身的遭遇,悲伤愤慨不满为主二、常见题型答题思路1.描绘景物画面意境题【答题思路】描绘景物+总结景物的时间,地点,特点氛围+思想感情)2.思想感情题,技巧手法题,赏析诗句题【答题思路】技巧手法+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3.炼字题【答题思路】释义或技巧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思想感情选字方法----独立成意,感情最强的一个字4.人物形象特点题【答题思路】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或者思想感情+结合诗句分析5.物象特点题【答题思路】总结该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结合诗句分析)6.信息筛选题【答题思路】依次在原文中找出要点,概括总结,组织语言,注意顺序层次7.作用题。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教材学习任务梳理+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教材学习任务梳理+课件
诗歌富于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来自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诗歌写作要安排好韵律和节奏,以适合 所要表达的情感意蕴,否则作品就会缺少韵味。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雄奇奔放、雪莱《致 云雀》的浪漫激情,与作品的韵律节奏是协调一致的。在写作时,韵律和节奏的安排要与情感的表达 相统一。写好后还要反复朗读,边读边改,以期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必修上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 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 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 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 感受他们的情怀。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引 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浮泛。比如作 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焦点。同 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切入口,分析这些细节对于表现人 物、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至今都能让人感受 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如果我们平时多关注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不 期而至,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意象。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 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 和开掘,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人生的 思考是通过几个意象的组合实现的。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达诗人奔 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写作诗歌时,最好不要直接说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通过具体的形象, 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

【精选】高中古文诗词重点考点整理

【精选】高中古文诗词重点考点整理

【精选】高中古文诗词重点考点整理一、唐代诗词重点考点1. 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描绘社会现实,反映民众疾苦- 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政治理想- 批判社会黑暗现象,表达不满情绪2. 杜牧的诗词艺术风格- 唯美主义,注重音韵和意境的塑造- 表现出世人的哀怨和无奈- 描述美景和幽情,抒发人生感慨3. 白居易的诗词创作特点- 叙事性强,多写风景和历史典故- 描写平凡人生和民生问题- 表现出幽默、豪爽和人文关怀二、宋代诗词重点考点1. 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 温婉豪放,旷达奔放的情感表达- 善于写景,注重细腻描绘- 作品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2. 辛弃疾的诗词特点- 忧国忧民,奋发图强- 以豪放、激情的笔触表现情感- 描写战争场面和英雄气概3. 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 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抒发愁绪- 艺术手法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 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三、元明清诗词重点考点1. 元代诗词特点- 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 描绘出特殊的宫廷生活和文人心态- 散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2. 明代诗词创作特点- 注重实情和人生哲理的表达- 有丰富的形象和明快的语言风格- 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实有批判意味3. 清代诗词艺术特点- 受到格律和韵律的限制- 重视写作技巧,趋向于纯粹性和形式美- 主题内容多样化,既有婉约抒怀,也有边塞风景的描写以上整理的重点考点,希望对您的古文研究有所帮助。

祝您顺利考试!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复习归纳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复习归纳古典诗文10-13 050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复习归纳一.诗歌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教材链接: 李白《静夜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湾《次北固山下》、杜甫 《登高》、马致远《秋思》、李商隐《夜雨寄北》、苏轼《水调歌头》、周邦 彦《苏幕遮》。
七、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古人在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 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 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一、题画诗
题材特征: 题画诗指题在画作上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把有形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
使画特征题材意与诗情互相补充、互相延伸、互相丰富,从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题画诗的特 点大致有三点:①化静为动;②变无为有;③借题发挥。 常见标志:
教材链接: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八、其他类诗词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浑厚、含 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 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教材链接:
王翰《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塞下曲》、 高适《燕歌行》、王维《使至塞上》、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 《出塞》。
五、托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 1、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 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常见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 内容: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情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 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总结(最新最全)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清单总结(最新最全)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阅读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基本点,其中“思想内容”是核心。

形象、语言和技巧是诗歌的“形”,“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是评价诗歌的“神”,由“形”入“神”,体现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古代诗歌鉴赏是提高考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理解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经常品读中国古代诗歌,可以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与情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个人的修养,培养个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1.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的塑造,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景象指作品中的景色、情景、状况、气象等,对应的手法是借景抒情;物象则是具体的某个物体的形象,如“柳”“月”“梅”,对应的手法是托物言志。

(1)景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作用 举例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创设背景。

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

这种用法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

如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青海长云暗雪山”。

创设意境。

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和作者的情感。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续表)主要作用举例衬托品性。

这种作用在咏物如雪、竹、梅、松、鹤、荷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

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表现情感。

诗歌结尾处的景物意象,一般起到渲染、突出情感的作用,甚至以景结情。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就是以到天际流不尽的长江水,表现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牵挂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梳理古典诗文05-24 1215高考古典诗词鉴赏知识点梳理(一)表达技巧的鉴赏知识1.表达方式的鉴赏知识诗歌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诗词鉴赏中重点要注意描写、抒情。

⑴ 描写: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与工笔细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⑵抒情①直接抒情——叫直抒胸臆,即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直接倾吐在作品中,以表达的真情实感。

全诗皆抒情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的苦闷寂寞情怀,格调慷慨悲凉沉郁。

在局部直接抒情的,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上阙对月抒情,下阙描写之后,至结句直抒胸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前面描写梦游情景,最后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大致分两类:第一,借景抒情与托物抒情抒情者借助客观事物为载体,借所描述的物、景等来表情达意,在对客观事物(人物、景物、事件)的叙述、描写、议论中抒发自己的爱憎感情的方式。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借景或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创作手法,松、竹、梅、菊等花草树木,清风明月、斜阳落日、细雨微草、小桥流水、古道关隘等自然景色,历史古迹、园林庭苑等人文景观,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人物是将军和征夫。

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

饮浊酒,愁不能寐。

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 (唐)韦庄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

六朝是吴;东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89年)。

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

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

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

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

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

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与情景反衬这两种手法来写。

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2、表达技巧(艺术表现手法)的鉴赏知识⑴就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言,常见的有: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间、虚实结合或虚实相衬,以实写虚或以虚写实,言此意彼)、烘托渲染、借古讽今(咏史诗常用)、托物起兴(比兴)、抑扬(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运用典故(可使表情达意显得含蓄而意蕴深厚)、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移景入情)、以乐景写哀情、白描、象征、照应(前呼后应)、想象(奇想、幻想、联想)等。

⑵就修辞手法而言,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双关、对比、互文、化用、叠词、衬托、反语等。

⑶就篇章结构而言,主要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详略得当、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以小见大等。

⑷就创作风格而言,通常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如《诗经》中的“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①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如杜甫的大量诗篇,真实而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成了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白居易《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如《石壕吏》中的老翁、老妇。

④对现实进行高度概括,如杜甫《咏怀五百字》中的“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⑤多用白描手法和朴实的语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用白搭手法描绘了一幅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

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是:①洋溢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现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

②具有豪迈气概和乐观情绪,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③以丰富的想象构成虚幻的境界,如屈原《涉江》中“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神奇虚幻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理想寄托。

④常使用夸张、比拟手法。

如李白《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⑤多用奇特而华丽的语言,如李贺《雁门太守》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奇特的语言表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澎湃的激情。

另外,不同作家也有各不相同的创作风格,如前所述。

3.理解几种表现手法:(1)渲染和烘托①渲染,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加浓形象,即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是一两句话可以了结的,诗人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描叙。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本来一句“鱼戏莲叶间”就已经可以把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状显示出来了,但偏又来了个“东西南北”,不厌其烦的逐一描写,通过渲染,因而使全诗写得生动活泼,单调优美,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

②烘托,即所谓烘云托月,为了表现月亮的神采,在其周围画上几缕云彩,以云衬月,就会使月亮显得格处有神。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

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实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高适《别董大》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黯淡景象来烘托离别之情。

有时也可以是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虽没正面描写罗敷之美,但通过侧面烘托却把罗敷之美写到了极点,而且比正面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余地,其艺术效果往往是下面描写所达不到的。

(2)衬托侧面描写方法中,除了用旁观者的反应进行烘托之外,用彼物来衬托此物(即通常所说的衬托)也是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时也被称为烘托。

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陪衬),二是反衬。

①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衬丑之类。

例如,写周瑜的乖巧,用来衬托孔明的加倍乖巧,是正衬。

②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衬丑等等。

例如,写鲁肃的老实,用来衬托孔明的乖巧,是反衬。

王籍《入若耶溪》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更是典型例子。

俗话说“要想甜,加点盐”,可以说是理论用之实践之举吧。

(3)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融的诗歌,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令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又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碧”、“鸟白”,“山青”、“花红”,互相映衬,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诗人乡思之深厚。

咏史诗中对史事的叙写也可视作是衬托,史实铺写越详尽,讽今越深刻。

李白《越中览古》》:“越玉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