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合集下载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 (1)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 造产物及反应;如:2Fe + 6H+= 2Fe3++3H2 ↑ (2)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主要看 该分拆的要分拆,不该分拆的就不能分拆。
(3)看电荷、原子是否守恒;
(4)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特别要注 意过量与不足的问题。 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
练3: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D) A、H++ OH- == H2O
B、CO32- + 2H+ == H2O + CO2 ↑ C、Zn(OH)2 + 2H+ ==Zn2+ + 2H2O D、Cu2++2OH-+Ba2++SO42- = Cu(OH)2↓+BaSO4↓
P33迁移训练2-1
在离子方程式中,固体、气体、弱电解质均 不改成离子式,保留化学式。
(3)删—删去不反应的离子;
(4)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电荷总数 是否相等。
练2: CuCl2 溶液与AgNO3溶液的反应。
CaCO3与HCl溶液的反应。
KOH溶液与CH3COOH溶液的反应。 NH3· 2O溶液与HNO3溶液的反应。 H
A
3、离子共存问题 (1)无沉淀生成;
(2)无气体生成;
(3)无弱电解质生成; (4)无氧化还原反应; (5)无双水解反应;
注意: (1)无色透明时,则一定无有色离子。如:Fe2+(浅绿色)、 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 (2)强碱性(含大量OH-)、强酸性(含大量H+)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第2课时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目标导航] 1.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离子反应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2.概念在溶液中 的化学反应。

3.实质溶液中离子的种类或浓度发生变化。

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实验探究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三、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 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书写步骤3.意义(1)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如CuSO 4+Ba(OH)2===Cu(OH)2↓+BaSO 4↓表示为Cu 2++SO 2-4+Ba 2++2OH -===Cu(OH)2↓+BaSO 4↓。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 ++OH -===H 2O 可以表示NaOH 和HCl 、NaOH 和H 2SO 4、KOH 和H 2SO 4等的反应。

【练一练】1.下列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 溶液与AgNO 3溶液 ②KNO 3溶液与NaOH 溶液 ③稀硫酸与BaCl 2溶液 ④盐酸与Na 2CO 3溶液 ⑤Na 2CO 3溶液与Ca(OH)2溶液 ⑥NaOH 溶液与稀HNO 3溶液 ⑦锌与CuSO 4溶液 ⑧稀H 2SO 4和NaCl 溶液 ⑨Na 2SO 4溶液和CuCl 2溶液2.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出CaCO 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拆——→CaCO 3+2H ++2Cl -===Ca 2++2Cl -+H 2O +CO 2↑↓删——→CaCO 3+2H +===Ca 2++H 2O +CO 2↑↓查——→电荷守恒、原子守恒3.下列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和硝酸②氢氧化镁和盐酸③氢氧化钡和稀硫酸④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⑤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⑥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4.将下列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用直线连起来。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预习案31班级:姓名:高一化学组2010/10/27一、【学习目标】1.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的条件(复分解类型)2. 掌握简单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二、【课前预习】(一)上节知识回顾1、电解质定义:2、常见比较重要的电解质等3、电离的条件:4、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大小(填“物质的量”或“浓度”)(二)本节知识预习1. 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2. 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3.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的离子反应。

4.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5页,方法导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间接书写法: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②拆:把强酸、强碱、易溶于水的盐............写成离子形式,其它所有物质....都用化学式...表示。

碳酸钙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拆写为:。

③删:删除反应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④查:检查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注意】查:①质量守恒: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个数是否守恒 ②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前后电荷相等。

练习:请用以上方法练习写出以下几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Cl 溶液和AgNO 3溶液: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2)Na 2CO 3溶液与H 2SO 4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3)HNO 3溶液和Ba(OH)2溶液的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 (4)Fe 与CuSO 4溶液反应:①写 ②拆 ③删 ④查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探究案322010—10— 27高一化学组【探究一】:电解质在水溶液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观察思考】先向稀硫酸中加入石蕊溶液,接着按P43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稀【点评】做好实验记录,有助于学生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实验,为问题探究做好前提准备。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

(4)氢氧化铜和盐酸的反应 Cu(OH)2 +2H+= Cu2++2H2O
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BD ) A、实验室制氧气; B、实验室制氢气; C、木炭的燃烧; D、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B ) A.铁跟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气跟水反应:Cl2+H2O=H++Cl-+HClO C.钠跟水反应为:Na+2H2O=Na++2OH-+H2↑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 Ba2++SO42-=BaSO4↓
本质特点是: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 难电离的物质和挥发性物质
+
5.根据下列离子方程式写化学方程式 2+ 2(1) Ba +SO4 =BaSO4↓ 2+ 2(2) Ca +CO3 =CaCO3↓ + (3) OH +H =H2O 2+ (4) CO3 +2H =H2O+CO2↑
6.在无色、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A. B. C. D.
+ Ba 、Cl 、NO3 、Na + 2+ 2K 、Cu 、SO4 、Cl + + 22Na 、K 、CO3 、SO4 2+ 2Mg 、SO4 、OH 、NO3
关键是的第二步“改”,哪些物质能改写成离子呢?
1、易溶且易电离物能改成离子符号: 强酸:HCl、HNO3、 H2SO4等 强碱:NaOH、KOH、Ba(OH)2等 可溶性盐:钾、钠、铵盐、硝酸盐等 2、难溶、难电离物不能改,仍写化学式: 难溶物: BaSO4、AgCl、CaCO3、 Cu(OH)2等 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电解液溶于水

电解液溶于水

电解液溶于水在化学领域中,电解液是一种可以导电的溶液或熔融物质,它在水中溶解时,能够分解成带电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

这种电离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溶解作用来实现的。

当电解质溶解于水中时,它会与水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电解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溶解层。

这种溶解层的形成可以通过水分子的氢键与电解质的离子进行相互吸引。

对于带电离子,它们会与水分子中的部分氧原子形成氢键,而对于中性分子,则通过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与水分子相互吸引。

当电解质溶解于水时,溶液中的离子会在水中自由移动。

根据电解质的属性,它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能够完全离解成离子,而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离解。

这取决于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其离解程度。

在电解质溶液中,带正电荷的离子被称为阳离子,而带负电荷的离子则被称为阴离子。

通过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

当外加电场施加在电解质溶液中时,离子会根据电荷的不同,向相应的电极进行运动。

阳离子会向着阴极(负极)移动,而阴离子则会向着阳极(正极)移动。

这种由于离子迁移引起的电流流动被称为电解。

电解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的制备等领域。

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可以调节电解过程中的离子迁移速率和产物生成速率。

这对于很多实际应用非常重要,例如电镀、金属提取、水解制氢等。

需要注意的是,电解质的选择对于电解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酸、碱和盐等,它们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反应条件来确定。

总的来说,电解质溶于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它使得溶液能够导电,并且通过电解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通过深入理解电解质溶解过程和其中的离子迁移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电解现象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3 2+
①看物质的书写形式是否正确; CO +2 H =CO ↑+ H O (√)
②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③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Cu Cu + + 2OH OH = =Cu(OH) Cu(OH)↓ ↓ (×)
2+ 2+ -22
② NaCl溶液与HNO3溶液 Na++NO3- = NaNO3 (×) ③ CuSO4溶液与NaOH溶液
H2SO4 = SO42- + 2H+ Ba(OH)2 = Ba2+ + 2OH-
(3)反应后溶液中原有的离子的浓度会如何变化? 能否通过实验验证之?
实验·探究
通过这个实验,你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填入下表。 反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这个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实验现象 ①溶液的红色逐渐变 浅,直至消失; ②不断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现象的原因 ① H+和OH-发生了反应,溶液 中OH-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②Ba2+与SO42-发生了反应, 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 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有 离子参加了反应,硫酸过量后 离子浓度又增加。
迁移·应用
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 H+ +OH- =H2O ②K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H+ +OH- =H2O ③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 Ba2+ +SO42- =BaSO4↓ ④Ba(NO3)2溶液和Na2SO4溶液的反应 Ba2+ +SO42- =BaSO4↓ 通过对上 述各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的比 较,你发现了 什么?你能说 出离子方程式 和化学方程式 有哪些区别吗?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精品学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精品学案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精品学案第二节电解质(学案)(第2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认识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掌握一些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迁移等探究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学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实质,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与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课前预习区】:1、电解质是指;电解质分为和;强电解质是指;弱电解质是指 ;常见的强电解质物质类别有2、.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H2SO4= ;NaHSO4= ;NaHCO3=Ba(OH)2= ;NH4NO3= ;。

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H2CO3 ,HClO NH3・H2O ,Cu(OH)2 。

(注意:对于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中的“=”要用“来代替。

)”4、在溶液中可以写成离子形式的常见物质类别为,不能写成离子形式的常见物质类别为5、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反之,越。

6、离子反应的概念:叫做离子反应。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或,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反应就能发生。

7、离子方程式:溶液中用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

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9、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0、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 KCl与NaOH② Ca(OH)2与HNO3 ③ NaCl 与AgNO3 ④ BaCl2溶液与CuSO4溶液【课堂互动区】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1、离子反应【探究实验】按P43图2-2-8所示装置连接,向B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接着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指针的变化。

问题探究:1.电流计指针读数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溶液颜色如何变化?原因是证明了 3.还生成了,成分是,说明。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

2.质量守恒原则:即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请根据以上 原则判断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
Na+H2O ==== Na++OH-+H2↑
提示:该离子反应方程式错误,错在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 目不等。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 ====
2Na++2OH-+H2↑。
3.电荷守恒原则:即反应前后的电荷总数相等。试判断 AgNO3和Cu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Cu+Ag+ ==== Cu2++Ag
1.结合课本P43观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向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中出 现什么现象?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 提示:溶液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同时溶液中出 现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逐渐接近“0”刻度。
(2)对于该实验现象,你如何解释呢?
提示: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Ba(OH)2电离出的OH-被H2SO4电
2.结合物质的分类,分析讨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哪类 物质需拆写成离子形式?对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应怎样处
理?
提示: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分析应拆写成离子的物质应 遵循一个原则,即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质、可溶性强电 解质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均应拆写。 对于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则只能电离成金属离子和弱酸根 离子。如NaHCO3溶液中NaHCO3只能写成Na+和HCO3-,不能写 成Na+、H+、CO32-。而多元强酸酸式盐则可完全电离,如 NaHSO4则可写成Na+、H+和SO42-。
(3)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且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
化学式,如把Cl2通入石灰浆中制取漂白粉: Cl2+Ca(OH)2 ==== Ca2++Cl-+ClO-+H2O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课题: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学习目标】:知识点、考点: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重点、难点: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知识网络详解】知识点一离子反应1.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随着H2SO4溶液的滴入,(1)电流表:指针读数先由大到小后由小到大(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颜色由红色变浅至无色解释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生成极难电离的水,Ba2+和SO2-4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降低2.概念: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____________,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______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3.实质:离子浓度的改变。

4.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 生成难溶的物质。

(2)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3) 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典型例题】下列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Ca(OH)2+2HCl===CaCl2+2H2O B.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C.2Na+Cl2=====2NaCl D.Cl2+H2O===HCl+HClO知识点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所谓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即是在反应前后数目发生变化的离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H++ OH-=H2O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中和反应。

3.书写步骤方法一:(“一写、二拆、三消、四查”)①写——根据客观事实,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化学式拆写成离子形式,不溶于水或挥发性的物质以及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机理

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机理

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机理电解质是指能在水溶液中产生离子的物质,其中包括酸、碱和盐。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间发生的各种变化,其中涉及到了反应物的转化为产物。

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机理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和机理。

1. 溶解过程当电解质固体置于水中时,其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发生溶解过程。

溶解过程中,离子会与溶剂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生成水合离子。

水合离子是指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的化合物,其中水分子通过氢键与离子结合。

这种解离形成了离子的水合层,使得电解质能够导电。

2. 离子化过程当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与水分子发生作用时,离子会脱去或吸收水分子的氢或氧原子,形成氢离子或氧离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离子化。

离子化过程中,正离子脱去氢原子形成氢离子,负离子吸收氢原子形成氢氧根离子。

离子化导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离子,增加了电导率。

3. 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过程。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发生氧化反应,负离子发生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正离子失去电子转变为稳定的阳离子,而负离子则接受电子转变为稳定的阴离子。

4. 中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酸碱反应也是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当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混合时,酸的氢离子与碱的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水分子。

这个过程被称为中性化反应。

中性化反应能够使溶液的酸碱性态趋于中性,pH值接近7。

总结:电解质的化学反应机理主要包括溶解过程、离子化过程、氧化还原反应和中性化反应。

溶解过程使电解质形成水合离子,增加了电导率;离子化过程导致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离子,增加了电导率;氧化还原反应是电解质溶液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中性化反应能够使溶液趋于中性。

以上过程共同参与了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有感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有感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有感《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其核心内容就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这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热点。

可多数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容易出错:或配平错,或离子写错,或电荷不守恒,或没有考虑到少量、过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最直接的就是提高新课的课堂效率。

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本课的引入环节,设置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具体如下:首先,以《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剧照为背景,提出疑问:“有同学知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曾碰到过棘手的难题,而且是与化学有关的难题吗?”这个问题马上就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三国演义》里怎么还有化学问题呀?在学生这种迫切想知道的情况下,教师适时地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片断。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率领军队南征到云南西洱河。

在这里遇到了四口毒泉,其中一口就是哑泉。

当时天气十分炎热,诸葛亮的人马误喝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

幸运的是,诸葛亮后来得到一位智者的指点:让中毒的将士去喝安乐泉水。

将士们喝过安乐泉水之后,马上就吐出“恶涎”,就能说话了。

看完视频,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诸葛亮的人马误喝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而安乐泉中含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解哑泉水之毒?”而这些疑问也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

此时,教师提出: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面讲解。

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着了,能不竖着耳朵认真听吗?至此,学生已经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了很强的探索欲望,他们的大脑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由“老师要他们学”转变成“自己要学”,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化学内容的感受就变得特别敏锐和深刻,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设置合理的问题梯度,引领学生探究成功建构主义认为,在“最近发展区”内、在合适的支架帮助下,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效果更好。

将电解水的实验原理

将电解水的实验原理

将电解水的实验原理
电解水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时,水分子发生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电解水实验的原理如下:
1. 水电离:在纯水中会存在微量的自离子化现象,即水分子自行发生电离成为氢离子(H+)和氢氧离子(OH-)。

水电离的反应式为:H2O > H+ + OH-
2. 电解质导电:当在水中加入电解质(如盐、酸或碱)时,电解质分子会离解成离子,溶液中的离子可以导电。

水中的离子导电机制是通过离子间的相互碰撞,将电荷传递给周围的溶剂分子。

3. 电解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时,正极(即阳极)会引发氧化反应,负极(即阴极)会引发还原反应。

在电解水实验中,氧化反应发生于阳极,产生氧气;还原反应发生于阴极,产生氢气。

反应式如下:
阳极反应:2H2O > O2 + 4H+ + 4e-
阴极反应:4H+ + 4e- > 2H2
综合反应:2H2O > 2H2 + O2
通过电解水实验,可以观察到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和阳极上产生的氧气。

根据电解
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电解质的摩尔浓度、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性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总9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分散到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

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根据我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从微观层面加深对反应实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法、分析学法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3

【高中化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ppt3

【提示】Ba2+ + SO42- ==== BaSO4↓ H+ + OH- ==== H2O
4.通过实验,你对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 H2SO4 ==== SO42- + 2H+
Ba(OH)2 ==== Ba2+
.+
2OH2H2O
BaSO4↓
反应实质:是H+与OH-反应、Ba2+与SO42-反应,
一位护士遇到了一个难题, 她在给病人输液时发现一 瓶氯化钠注射液和一瓶葡 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脱落了, 能否用一种简便的化学方 法帮她将这两瓶溶液分开 呢?
【观察、思考】
• 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 钡溶液中,分析表格内容 • 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在水溶液中的反应.wmv
实验观察
将稀硫酸 现象1 滴入含有 酚酞的 电流计指 Ba(OH)2溶 针读数由 液中 大到小
四查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OH- + H+ ==== H2O
三、离子反应的意义
【想一想 做一做 】
取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于试管中,滴 入HHNO3溶液 取H2SO4溶液于试 管中,滴入NaOH 溶
操作 步骤
取KOH溶液于试管 中,滴入盐酸
反应
H+ +OH- = H2O
H+ +OH- = H2O
小结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离子反应【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过电解质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之后,为学习离子方程式起承上启下的过度性内容,既是对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深化,又是下一节学习离子方程式前提。

所以,本节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且重要。

【学生分析】学生早已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但为什么需要那样的条件,却不了解;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化,难度不大,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②了解复分解反应实质是一种离子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实质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实验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离子反应的概念。

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2、教学难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实验准备烧杯、电流表、电极、电池、导线、滴管。

0.01molL-1氢氧化钡溶液、0.2molL-1硫酸溶液、酚酞溶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找个别学生回答)1、什么是电解质?2、电解质溶解在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它们之间可能反应。

那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哪些?引入新课同学们,电解质溶于水发生电离,电解质的反应一定与离子有关,那么,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离子反应展示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2、了解复分解反应实质是一种离子反应。

3、通过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实质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实验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

4、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学们,下面我们就以稀硫酸与氢氧化钡为例,请大家思考,其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展示提示内容1.硫酸与氢氧化钡溶于水发生怎样的变化?2.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你能预测两者反应的实质吗?能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预测吗?实验(同时播放实验视频)向0.01mol/LBa(OH)2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安课本2-2-8所示连接装置,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02mol/LH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的现象和电流表(量程:15A)指针的变化。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离子对的再结合
两个裸露的离子再次相互吸引,形成新的 离子对。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因为离子需 要克服它们之间的排斥力。
06
电极过程动力学模型与模 拟
电极过程的传质模型
扩散传质模型
该模型假设物质通过扩散作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 的区域迁移。在电极过程中,扩散传质是离子从溶液通 过电极表面向电极内部传递的主要方式。
影响因素
离子强度、温度、压力、 溶剂的性质等。
03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 导率
导电原理
电荷传递
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可以 携带电荷,从而在电场作 用下进行电流传导。
离子扩散
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会 受到热运动的影响,从而 在浓度梯度下进行扩散传 导。
离子迁移
在电场作用下,离子会受 到电场力的作用,从而进 行迁移传导。
迁移传质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电场作用下离子的迁移运动。在电 极过程中,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沿着电场方向移动, 从而实现传质。
表面反应模型
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电极表面上的反应。在电极过程中 ,表面反应是实现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主要方式。
电极过程的电荷转移模型
电子转移模型
该模型假设电荷转移是通过电子的转移实现的。在电极过程中, 电子从反应物转移到产物,实现了化学反应的进行。
质量传递过程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涉及质量传递过程,即 离子从溶液中向电极表面扩散。
电化学反应速率
电极过程动力学主要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 应机制。
动力学模型
为了描述电极反应的速率,通常采用动力学模型 ,如 Butler-Volmer 方程。
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
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过程,即某种物质 失去电子而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问题 迁移2
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实质是 :
H+与OH-结合生成难电离的水 本质特点是: 溶液中离子间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物质
问题 迁移3
请说明下列反应实质: Na2CO3和盐酸的反应
Na2CO3和盐酸的反应的实质是 : CO32-与 H+结合生成碳酸, 碳酸分解为H2O和CO2气体
硫酸与Ba(OH)2溶液中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 、Ba2+、OH电流计指针读数变小,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离子 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离子参加了化学反应 。
溶液由红变紫, 即溶液酸性减弱, 证明H+和OH-结合生 成了水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 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 SO42- 、Ba2+、OH-相互结 合生成了水(难电离物) 和BaSO4沉淀(难溶物)
②酸、碱、盐是电解质(其水溶液或熔融物能导电)
③酸、碱、盐能发生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
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自由离子浓度 大小成正比。
问题 思考
⑴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与离子有何关系?
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实验 观察
将 Ba(OH)2 溶液滴入 含有石蕊 的稀硫酸 中
现象1 现象2 现象3
电流计 溶液颜 红 色由 __ 指针读 大 变__ 紫 数由__ 小 到__ 有 白色沉定 ______ _生成
问题 探究
1.电流计指针读数由大到小说明了什么? 2.溶液颜色为什么会由红变紫? 3.猜测白色沉淀的成分及形成的由来。 4.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
问题 讨论
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的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二节《电解质》第二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在深入研究了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以后,我认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

本课时电解质和离子反应的内容是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其教学价值来看,离子反应不仅仅是为化学反应的分类提供了新视角,更是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认识的发展,使学生对反应的认识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而对溶液中化学反应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发展。

接下来,我将围绕着教学设计中的五条线索(知识线、问题线、活动线、情景素材线、认知发展线)谈一下我对本课时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在鲁科版教材中,离子反应的内容出现在必修一和化学反应原理中,在必修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电解质、非电解质、电离、离子反应等核心概念,学会简单的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简单离子的检验,而难度较大的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涉及弱电解质或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则安排在化学反应原理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体系符合知识的层进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发挥概念对学生认识发展的作用与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知识深广度的把握,不要随意提升难度,加重学生负担。

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同时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酸、碱、盐,认识了复分解反应。

但对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不足。

从化学用语的要求看初中学生只要掌握简单方程式书写,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学生没有基础。

所以本课进一步研究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在进行本课学习时,重点是以实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构建微粒观的化学科学思维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对课标的解读和认识,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的离子方程式;3、了解常见离子Cl-、SO42-、CO32-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从新的角度认识溶液中的反应,从微观层面加深对反应实质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因此,本节课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进行探讨,并在分析过程中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理论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那么如何将枯燥的化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指导其学习呢?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根据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分组实验探究法和分组讨论法为主线,结合引导分析教学法、归纳分析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能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对于难点问题的处理则采用了思维建模的方法,将难点分散到各个环节中。

而学生主要采用实验探究、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自己边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结论。

这样既能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对所得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

五、过程分析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同时根据具体需要编制了课堂导学案,这四个具体任务是:(1)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使学生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初步认识到离子反应的实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分析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在分析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3)练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从反应实质中体会方法的使用。

(4)通过对比实验,学会简单离子的鉴别方法下面我具体说一下教学过程的实施方法教学设计:【新课引入】【创设情景】:一位护士遇到了一个难题,她在给病人输液时发现一瓶氯化钠注射液和一瓶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脱落了,能否用一种简便的化学方法帮她将这两瓶溶液分开呢?【学生活动】讨论寻找答案,可提示上节课电解质的内容。

学生找到方法后进行实验验证【教师活动】在学生说出加入硝酸银溶液的方法后,可分析在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的电离情况,找到反应的实质:Ag++Cl-=AgCl↓(设计意图)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科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实现学化学用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同时,达到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利用氯化钠和葡萄糖回顾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②引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③为离子检验埋下伏笔。

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讲:在此环节之后,学生能够认识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肯定与离子有关,由此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板书: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讲:接下来我安排了第一组探究任务,进一步探究电解质在水溶液的反应实质任务一:【实验探究】先向Ba(OH)2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接着按P43图2-2-8所示装置连接,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指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做好下表实验记录)。

将稀硫酸滴入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中现象1 现象2 现象3灯泡亮度由__到__ 溶液颜色由__变__ 有__________讲:在学生认真观察了实验现象之后,我提出了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问题探究】(1)灯泡亮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溶液颜色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4)稀硫酸与Ba(OH)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混合后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SO42-、Ba2+、OH-→灯泡亮度由亮变暗说明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溶液由红色变浅至消失,即溶液碱性减弱,证明H+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SO42-、Ba2+、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副板书:H2SO4和Ba(OH)2的电离方程式,反应的实质Ba2+ + SO42- + 2H+ + 2OH- = BaSO4↓+ 2H2O(设计意图)利用思维建模的方法,在分析过程中渗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散难点。

板书:1、离子反应讲:在分析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后,自动生成了两个问题:【质疑】离子反应若要发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是否全部都参加了反应?讲: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开始了第二组探究实验任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任务二:【实验探究】分组实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向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②向盛有滴入酚酞试剂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③向盛有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分析】:让学生使用上面实例的分析过程分析各组电解质的电离情况,然后找到各组反应的实质,最后总结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生活动】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各小组对反应实质的分析情况,由各组代表互相评析,相互修改,找到反应实质。

(设计意图)认知理论研究表明,自主动手操作是认识新知的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利用此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良好氛围的形成。

通过分组实验,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既能让学生找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又能在分析中认识到反应的实质,同时还能熟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完成了思维建模的建模过程。

在相互评析过程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避免了教师机械的讲解,很好的达成了三维目标的实现。

板书: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物、水、气体讲:在任务二完成之后,我回顾了刚才提出的问题:在离子反应中,是否电解质溶液中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离子反应?至此,学生已经能够很清晰的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从而顺利的生成离子方程式的概念【讲解】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在以上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并非所有的离子都参加了反应,因此我们就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达离子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方程式。

板书:2、离子方程式任务三【练习】学案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设计意图)因为在分析、建模的过程中已经接触到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此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就是解模的具体应用,学生有了水到渠成的感觉。

鲁科版教材中介绍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不同于以往教材中出现的“写、拆、删、查”四步法,它的优点在于学生是在真正认识了电解质溶液反应实质的基础上用化学语言来描述离子反应,脱离了化学方程式的束缚,有助于学生用离子反应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书写完成后相互修改,发现存在的问题【教师活动】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适时进行强化,指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方法的掌握【讨论】结合四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让学生分析发现的问题,并说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找到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板书:意义:描述一类化学反应,揭示该类化学反应的实质【举例】NaCl溶液、K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为Ag++Cl-=AgCl↓【转折】结合开始时的实例,提出疑问:滴加AgNO3溶液产生沉淀就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就有Cl-吗?任务四【实验探究】分别向NaCl、Na2CO3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再加入硝酸溶液,从而引出离子检验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行总结出Cl-的检验方法,同时能够分析出SO42-、CO32-的检验方法,认识到离子检验是离子反应的一项重要应用。

板书:3、离子反应的应用【概括总结】【作业】六、【板书设计】第二节电解质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发生条件:生成难溶物、水、气体2、离子方程式意义:描述一类化学反应,揭示该类化学反应的实质3、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