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DIC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状态,其特点是在全身范围内发生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最终导致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和疾病进程的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凝血酶形成的两个基本途径,其延长与凝血异常密切相关。
在DIC的早期,PT和APTT通常是正常的,但随着疾病进展,由于炎症反应和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PT和APTT延长。
因此,PT和APTT的监测可以用于DIC的早期诊断和进展的监测。
在严重DIC的患者中,由于血小板、红细胞等血细胞的摩擦作用,可导致凝血酶形成的增强,使得PT 和APTT降低,这时,患者的出血倾向明显增加,需要进行积极的止血治疗。
2.血小板计数和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是维持正常止血和凝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DIC的早期,由于炎症反应和凝血因子消耗,血小板数目往往正常或轻度降低。
随着DIC的进展,血小板数量可进一步减少。
同时,由于血小板被激活,表面的GPIIb/IIIa受体表达增强,使得血小板附着和聚集增加。
因此,检测活化的血小板可以更好地反映DIC患者的血小板功能状态。
3.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Fib是血浆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参与了凝血酶的形成和纤维素的聚合。
在DIC的早期,由于Fib的大量消耗和合成障碍,其水平下降。
随着DIC的严重程度的增加,Fib的降低将更加明显。
检测Fib水平可用于及早诊断DIC和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与此同时,D-D是血栓的产物,其水平也会随着DIC的进展而增加。
D-D的测定可用于鉴别DIC患者的出血倾向和血栓风险。
4.凝血酶时间(TT)和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TT是血浆中凝血酶编码的时间,其延长通常是由于Fib缺乏的影响。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引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消耗性凝血及出现难以控制的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感染、创伤、肿瘤等疾病。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所以DIC的早期诊断及监测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
凝血检验指标作为DIC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对DIC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一、DIC的诊断标准对于DIC的诊断常采用WHO的标准,在满足下列条件中,即可诊断为DIC:1.有一种明确的病因(创伤、感染、肿瘤等);2.血浆纤维蛋白原(FDP)或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3.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或者纤维蛋白原降低;4.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
以上标准对于DIC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DIC 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在实际临床中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1. 血浆纤维蛋白原(FDP)和D-二聚体FDP和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系统活化的产物,DIC患者几乎常常存在有纤溶系统的活化。
临床上,FDP和D-二聚体的测定是目前反映DIC早期纤溶活化的重要检验指标。
FDP 和D-二聚体的测定能够对DIC进行早期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FDP和D-二聚体的半衰期短,且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在DIC的诊断中,FDP和D-二聚体的单一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反映外源凝血和内源凝血的重要指标。
DIC时,外源凝血通路和内源凝血通路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PT和APTT通常会延长。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摘要】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概述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常用的凝血检验指标以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凝血检验指标对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且能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不同凝血检验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提高凝血检验指标的诊断准确性。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将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凝血检验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研究、意义、概述、关系、应用、价值、重要性、方向、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临床病症,其发生机制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到多种凝血指标的异常改变。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 的诊断和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DIC的危险因素,提前干预,有效预防DIC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DIC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凝血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凝血检验指标被应用于DIC的诊断和评估中。
而如何准确、快速地运用这些凝血检验指标,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DIC的早期诊断率、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为进一步完善DIC诊断标准、提高DIC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参考。
通过对凝血检验指标的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DIC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为DIC的诊治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中的作用,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具体来说,研究将对凝血检验指标与DIC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比较不同指标在DIC确诊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以及在不同阶段DIC患者中的动态变化,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客观、全面的诊断依据。
DIC实验室诊断
研究血栓与止血性疾病与临床各类疾病
特 别 是 临 床 各 类 疾 病 引 起 的 DIC 或 前
DIC(Pre-DIC) 状 态 的 发 病 机 制 , 诊 断 和
防治方面有重要价值,现将较为常用的
方法介绍如下:
(一)内皮细胞受损标志物检测
1、内皮素(ET-1)检测: 临床意义:内皮素是迄今为止最强的收缩
箱、到时未立即观察结果等,均会导致假阴性 结果。
3.若水浴温度太低或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过低, 都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 [参考值] 正常人3P试验阴性。
•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DIC的早期或中期;但 本试验假阳性常见于大出血(创伤、手术、咯 血、呕血)和样品置冰箱后测定等。阴性见于 正常人、DIC晚期和原发性纤溶症。如用连续 稀释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SDPST), 其结果较3P试验敏感。
• e. AT-Ⅲ活性<60%(不适用肝病)或蛋 白(PC)活性降低。
• f.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 <200ml/L。
• g. 因子Ⅷ:C活性<50%(肝病必备)。
• h. 血 浆 内 皮 素 -1 ( ET-1 ) 水 平 >80pg/ml 或 凝 血 酶 调 节 蛋 白 ( TM ) 较 正常增高二倍以上。
• 1、 蛋白C(PC)测定 • 临床意义:先天性PC缺陷患者表现为反复原因
不明的血栓形成;PC:Ag及其活性增加多见于 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妊娠后期等情 况。 • 正常参考值: (1)抗原(PC:Ag)测定 电 泳 法 为 102.5±20.1% , 放 免 法 为 3.1±0.5μg/ml。 • ( 2 ) 活 性 测 定 发 色 底 物 法 参 考 值 (64 ~ 147)%。
血凝特殊检测临床意义
(4)产科并发症
先兆子痫是怀孕期血栓并发症的常见原因。HELLP(溶血,肝脏酶升高,低血小板)综 合征是先兆子痫的一种严重类型,此类病人中发生率大于 12%。Troffater 等发现 D 二 聚体是一对先兆子痫亚临床血凝异常的敏感的指标。D 二聚体可以过筛,区分高危人群, 以加强母儿监护和管理。
5
(二)、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1、简介
7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曾称为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Ⅰ,是血浆中重要的生 理性抗凝因子,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凝血因子Ⅸa、Ⅹa、 Ⅺa、Ⅻa等。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浆中2/3的凝血酶,肝素可使AT灭活 凝血酶的作用增强1000~2000倍。
(5)转移癌和白血病 播撒的肿瘤通过肿瘤生成促进凝血活酶系统,导致亚临床 DIC 状态。D 二聚体水平升高 的报道见于:卵巢,肺,前列腺,乳房和其他癌。Edwards 等证实了大肠癌与朮前凝血 /纤溶活性的升高相关。某些血液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也和 DIC 相关。
(6)心脑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梗,不稳定心绞痛,由于心肌血管的脂质斑块破裂后,激活血小 板凝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供应的心肌坏死。DD 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和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急性心梗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主动脉夹层,多因高血压引起的主动脉中层变性,主动脉内膜破裂,致主动脉内膜和中 层间血液积聚,形成大量血栓。范围广的剧烈的急诊胸痛患者,尤其是伴有严重的高血 压或休克及四肢血压不等,同时 DD 明显增高时要警惕主动脉夹层,而阴性结果可排出 该病。 许多流行病研究表明,D 二聚体是一个重要的缺血性心脏病的标志物。D 二聚体在缺血 性心脏病和外周性心脏病增高。研究发现 D 二聚体水平的高低能区分急性冠脉综合症高 危人群,预示他们需要加强监管,以保持血管通畅。 另外,脑梗阻的辅助诊断和溶栓治疗时,必须进行 DD 的动态监测。 4、评价 在发生血栓后,DD 迅速增高。在一些疾病如:静脉血栓栓塞(VTE)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的病人往往增高达 10 倍。在这些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血标本 DD 水平的改变可作 为疾病处理和诊断的有力工具。然而,必须结合临床情况以建立诊断,因为有许多其他 疾病也可以使 DD 升高。DD 升高不能“一定”诊断为血栓。而 DD 不升高可以“除外” 血栓。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凝血功能变化以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为研究组,并选择52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凝血功能变化。
结果:研究组D-dimer 高于对照组(P 0. 05)。
2.2 两组PLT、PT、APTT、TT 与Fib 5项凝血检测结果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PLT、PT、APTT、TT 与Fib 5项凝血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5项凝血检测结果比较组别n PLT(109/L)PT(S)APTT(S) TT(S)Fib(g/L)对照组52 190±53.5 11.4±1.3 31±3.2 12±1.2 2.4±0.4研究组52 106±33.3 16.2±1.4 41±2.6 13±1.3 1.9±0.5P 0. 05 < 0.052.3不同类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转归情况从本组不同类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转归情况来看,中型、重型与危重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率分别是 6.4% 、20.2% 与38.7% ,病死率分别是2.0%、3.3%和21%。
DIC 与死亡率跟病人病情程度正相关。
总病死率是4.6%。
3 讨论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在临床的表现是轻重程度不一样、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与危重型等4类型,比较容易合并DIC 疾病导致进一步恶化病情,提高死亡率。
PLT、Fib、PT 与APTT 属于临床上是检测凝血功能之常用的筛选方法[1]。
PLT 主要是具有促进止血与加速凝血的功能。
Fib 这种糖蛋白是人体肝脏合成的,是衡量人体凝血功能的一个关键指标。
Fib数量降低可提示凝血时间有所延长。
PT 可以正确反映人体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Ⅴ、Ⅶ与Ⅹ的水平,常常用在外源性凝血系统中进行筛选试验[2-3]。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分子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解重度 子痫前期患者 机体凝血功 能异常状态 , 以便在 临床上 对重度子痫前期 患者出现血栓倾 向时作 出及 时的评估 及预后
判断 。
1 资料 与方法
显, 并具有 统计学差 异 , 这与 v a n w i j 等的报道 一致 。其 代 表 的高凝水平 可间接反映妊 高症患者 的病情严 重程度 , 可用 于早期重度子痫的筛查指标 。 T M是 广泛存 在于血 管 内皮 细胞表 面的一种 糖蛋 白 , 由 血管 内皮 细胞合成并分泌 人血 。由于血 管内皮细胞损伤 , 暴
露 出内皮基 、底 膜和胶 原蛋 白 , 使 血小板黏 附聚集 , 启 动 了 凝血机 制 , 血浆 中凝 血酶原激 活形成 凝血酶 , 也 可引起 高凝 状态。T M一蛋 白可通过抑制凝血酶 的产 生及 减弱凝血酶的促 凝作用而发 挥抗 凝作用 。随妊 娠进展 , 重度子痫患者 妊娠晚 期, 血 管 内皮 细胞 损伤越来越 严重 , 达到一定程 度可 引起 血 浆中T M水平剧增 , T M升 高的水平 反映血管 内皮细胞受损 的
・
98 ・
中国现代药物 应用 2 0 l 4 年3 月第 8 卷第 5 期 C h i n J M 0 d D r u g A p p l , Ma r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参 考 文 献 [ 2] 吕春子 , 张军花 , 彭玉平 . 内镜 下经单鼻 孔蝶窦人路 垂体瘤切
异有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O l 1 ; ②F l + 2 : 重度子痫前期组为 ( 2 . 0 2 ±0 , 2 3 ) n m o l / L正常晚妊组 ( 0 . 8 6±0 . 4 7 ) n m o l / L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P < 0 . 0 1 ) 。结论
FDP、D-D临床意义
发病频率高的疾病
APL 重症肝炎 前置胎盘 常位胎盘早期剥离 AML
NHL:非霍奇金淋巴瘤, APL: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ML:急性骨髓芽球性白血病
厚生省特定疾病血液系疾病调查研究班血液凝固异常症分科会 1999年研究业绩报告书
治疗开始时的DIC分数及预后
从DIC分数越低的时期(早期)
开始治疗,改善率越好!
纤维蛋白
纤溶酶
FDP(D-Dimer) tPA,UK
血液纤溶系统是指…
分解纤维蛋白,将纤维蛋白(血栓)从循 环血液中除去的系统
与凝血系统一样,由充当前驱体的纤溶酶 原及其活性化因子、控制因子来控制
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
FDP
原发性纤溶
纤溶系统反应的进行与凝血系统亢进无直接 关系的状态
继发性纤溶
随着国人的生活习惯日趋欧美化,近年来有增长的 倾向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子
凝血功能亢进
抗凝血酶缺乏症
静脉淤血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先 • 长期卧床
蛋白S缺乏症
天 • 长途旅行(经济舱症候群)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性 • 肥胖、妊娠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淤血性心力衰竭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 脑血管障碍等
产科领域
整形外科
低风险
60岁以下的非大手术 40岁以下的大手术
正常分娩
上肢手术
中风险
60岁以上或存在危险因子
的非大手术 40以上或存在危险因子的
大手术
剖腹产手术(高危除外 )
脊椎手术 骨盆・下肢手术 (THR,TKR,股关节骨折 手术除外)
高风险
40岁以上的癌症大手术
高龄肥胖孕妇的剖腹产 手术、(有静脉血栓栓 塞症史或有血栓性因素 的)产道分娩
FDP、D-D临床意义
5
--
生成凝血酶
-- 生成纤维蛋白
-- 分解纤维蛋白 -- 生成纤溶酶
SEKISUI MEDICAL CO.,LTD.
FDP、D二聚体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D
E
FDP
D
E
D
D
X碎片
ISTH Overt-DIC诊断基准 必要项目 目前可忽略 50~100;1分 50>;2分
急性期DIC诊断基准 ICR&ER患者 SIRS项目3项以上阳性 得 1分 80~120or24小时以内 减少30~50%;%以上; 3分1分、80>or24小时 内减少50 FDP10~25;1分 FDP25<;3分
10
SEKISUI MEDICAL CO.,LTD.
出血症状・脏器不全发病频率
DIC根据基础疾病分为凝血优势DIC、纤溶优势DIC。
凝血优势DIC的代表为感染症,纤溶优势DIC的代表为白血病。
11
SEKISUI MEDICAL CO.,LTD.
DIC的临床表现
表现 广泛出血 循环衰竭 微循环障碍 微血管性溶血
SEKISUI MEDICAL CO.,LTD.
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
FDP
原发性纤溶
纤溶系统反应的进行与凝血系统亢进无直接 关系的状态
FDP或D二聚体
继发性纤溶
在血小板及凝血系统亢进之后发生的继发性 纤溶反应 纤维蛋白的分解
4 SEKISUI 纤溶系统的分子标识
血栓调节蛋白
Va
II
凝血酶原
Vi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血液系统的失调状态,其病理生理特征是血栓形成和出血的两面性表现。
DIC常发生于机体对各种刺激因素的过度反应,例如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等,是许多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对DIC的评估、临床意义和治疗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Fib)是DIC评估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较稳定,DIC时呈现下降趋势。
通过检测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可以反映出DIC病情的严重程度。
严重的DIC病例通常具有高度降低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这是因为在DIC发生时,凝血酶原激活后进入凝血酶级联反应中,高浓度的凝血酶会使纤维蛋白原不停地被降解,进而导致纤维蛋白网的形成障碍。
因此,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通常是评估DIC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D-二聚体是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DIC指标。
这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血液凝块降解产物,是由于血栓形成及细胞因子释放所导致的。
在DIC患者中,D-二聚体的含量通常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因此检测D-二聚体含量可以用于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
在DIC病人中,D-二聚体水平高也提示着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的加重,这与DIC的发病过程有关。
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也可以用于评估DIC病情。
PT和aPTT能够反映出凝血系统的外在和内在道路两个方面,而血小板计数则可以反映出血小板的活性和粘附能力。
在DIC患者中,这些指标通常较短,同时还伴有凝血时间延长和纤溶酶激活物抬高等特征。
因此,结合这些指标对DIC进行评估可以更加全面地的了解病人的临床特征。
凝血检验指标对DIC治疗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在DIC治疗的过程中,要保证纤维蛋白原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出现不可预知的凝血和出血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用药物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用以预防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30例,按照患者的病程分为早期和晚期各15例为实验组,本文用实验1组,实验2组来表示,同期住院的其他患者为对照组30例。
对比三组患者的常规出凝血指标水平。
结果: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有利于早期确诊,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诊断【中图分类号】R554.8;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03-01近几年,社会人口患病率越来越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病症变化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及时的诊断出来,对患者的影响是极大的,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发病早期进行确诊,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大的帮助[1]。
本文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6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并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共60例,实验组的患者分为早期患者为实验1组、晚期组的为实验2组。
实验组患者年龄在28~77岁之间,平均年龄(45.5±7.5)岁,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同期住院的30例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0~78岁之间,平均年龄(46.5±5.3)岁,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7例。
凝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
凝血指标检测临床意义凝血是人体保持血液在外伤或者血管破裂后止血,防止出血过多的过程。
凝血功能正常与否对于人体的健康和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凝血指标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首先,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凝血功能的状态。
通过测量血小板数量、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可以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比如,PT和APTT的延长可能暗示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
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出凝血相关的疾病,如出血性疾病、凝血因子缺乏等。
其次,凝血指标检测可以指导抗凝治疗。
凝血功能正常的人体内存在着一种平衡状态,既要保证出血时的凝结能力,又要保证血液在正常状态下的流动性。
有些疾病,如心脏瓣膜病、静脉血栓栓塞等,可能会导致血液过于凝结,出现血栓的形成。
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肝病、肿瘤等,可能会导致血液凝结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
通过检测凝血指标,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配合适当的抗凝治疗,既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又可以减少出血风险。
第三,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凝血功能状态。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大规模手术的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状态的评估非常重要。
术中和术后出血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凝血功能的异常往往是导致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凝血指标检测,可以评估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判断手术出血的风险,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术后出血。
此外,凝血指标检测在评估孕妇凝血功能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血浆容积增加等因素的改变,常常伴随着凝血功能的改变。
妊娠期间的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孕妇罹患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风险。
通过凝血指标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这些凝血功能的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凝血指标检测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评估凝血功能的状态、指导抗凝治疗、术前凝血功能状态的评估、孕妇凝血功能的评估等,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诊断和治疗与凝血相关的疾病,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提供保障。
产科DIC患者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探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67144投稿邮箱:sjzxyx88@·医学检验·产科DIC 患者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探讨宋岩(北京市上地医院,北京 100084)0 引言在产科临床上,弥散血管内凝血(DIC )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激活,向血液中释放促凝物质,引发出血和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产生排血、稀客等症状。
DIC 患者病情通常较为严重,且进展迅速,难以快速有效的控制。
产科DIC 患者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栓塞等并发症,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1]。
凝血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对于DIC 的发展、转归等,能够较为准确的检查和分析,进而为DIC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基于此,本文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产科DIC 患者和健康产妇各48例,探讨了产科DIC 患者凝血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DIC 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在22-34岁,平均(26.8±1.9)岁,孕周在38-41周,平均(39.4±1.1)周;同期选择健康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23-36岁,平均(27.7±2.2)岁,孕周在37-40周,平均(38.2±1.5)周。
纳入标准:观察组患者均符合DIC 的诊断标准,均具有引发DIC 的高危因素,且具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对本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的产妇,患有其它血液疾病的产妇。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产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使用枸缘酸钠进行抗凝处理。
以每分钟3000r 的速度,进行10 min 离心分层,取上层血浆。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理状态,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并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目前,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凝血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PT和APTT是血浆凝血系统的常规检测指标,对DI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DIC患者的PT和APTT会明显延长,反映了体内的凝血机制受到了异常的激活,同时伴随着纤维蛋白原的明显降低。
PT和APTT的延长是DIC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一种用来衡量凝血状态的国际标准化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在DIC诊断中,INR的升高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凝血酶时间(TT)TT是一种衡量整个凝血过程所需时间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浆凝血系统功能。
在DIC患者中,TT通常会明显延长,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干扰,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构成纤维蛋白的前体蛋白,在DIC患者中常常会明显降低,反映了体内纤维蛋白的消耗和合成障碍。
FIB的水平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5. 凝血酶原活动(FIIA)凝血酶原是成血栓的重要物质,在DIC患者中凝血酶原的活性常常会降低,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的消耗。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研究1. 临床研究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尤其是PT、APTT、TT、FIB等指标的变化对DIC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已知或高度怀疑DIC的患者,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随着血液疾病的不断增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凝血紊乱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暴发性强,以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DIC的诊断和治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凝血检验是DIC诊断的基础,而凝血检验指标可以提供DIC诊断的重要依据。
凝血检验指标可分为全血检测指标和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
全血检测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
APTT、PT和TT是最常见的全血检测指标,可用于监测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
Fbg是一种重要的凝血蛋白,可以监测凝血酶形成和溶酶体的激活。
与全血检验指标相比,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更具有特异性。
DIC的特点是广泛的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可导致血液凝固过程的增强和溶解过程的减弱。
因此,在DIC诊断中,测定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常用的特定凝血因子包括抗凝血酶、降解酶抑制剂、血小板聚集和补体活化产物等。
除了全血检验指标和特定凝血因子的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可以帮助DIC的诊断。
例如,D-二聚体是一种肝素样物质,可在DIC患者中检测到,其水平可用于监测DIC的进展情况。
另外,因子Ⅷ是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其水平也可用于监测DIC的病情。
总的来说,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不同的凝血指标,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诊断DIC,并为治疗DIC提供依据。
另外,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指标将出现,为DI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因此,未来在DIC的诊断中,凝血检验指标仍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解读: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意义同凝血酶原时间,且更准确(外源性凝血途径相对于内源性凝血途径更为重要),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
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 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凝血酶时间(TT):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延长说明纤溶亢进,在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纤溶亢进期)以及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脏疾病等)时出现延长。
TT缩短无临床意义血浆抗凝血酶AT-III:抗凝系统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常见原发性纤溶亢进,反映血循环中纤维蛋白和/或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多种碎片的含量,其水平的升高表明机体纤溶活性亢进(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原发性纤溶指纤溶激活物直接激活纤溶系统,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高,与凝血系统和血栓无关。
)D-二聚体浓度:常见继发性纤溶亢进,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FXⅢa交联形成纤维蛋白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表明存在继发性纤溶亢进(如DIC)。
(继发性纤溶指凝血系统激活后在激活纤溶系统,使Fg和Fb同时降解,产生FDP和D-二聚体,故D-二聚体和FDP可同时阳性。
)肝素:抗Xa及凝血酶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Ⅱ、Ⅶ(外源性,)、Ⅸ(内源性,乙型血友病)及Ⅹ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纤维蛋白原、vWF、凝血因子ⅩⅢ等。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
e a s e s .L / A NG C h a n g d a , DU ANR o n g , L A l C h a n g c h e n g . J i a n g x i C h i l d r e n H o s p i t a l ,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o r l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t h r o mb o m o d u l i n( T M ) ,p r o t h r o m b i n f r a g m e n t 1 + 2( F 1 a n d D - d i me r
及I S T H评分 。 结果 ( 1 ) 在 C组 T M、 F 与 B组及 A组 , 有统计学差异W< 0 . 0 5 ) , B组 与 A组无统计学差异( 尸 > 0 . 0 5 ) ; 而 D ~ D在
三 组 间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B P C、 V F 、 F g 、 F D P及 I S T H 评 分 在 B组 与 C组 无 统计 学 差 异 ( 尸 > 0 . O 5 ) 。( 2 ) 在 c组 中 T M、 F + 2 异 常 率 分 别
D O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一 l 1 2 9 . 2 0 1 3 . 0 4 . 0 0 9
D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h e mo s t a t i c mo l e c u l a r f o r e a r l y d i s s e mi n a t e d i n t r a v a s c u l a r c o a g u l a t i o n i n c h i l d r e n wi t h i n f e c t i o u s is d -
脑外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意义
脑外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意义目的:探讨脑外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意义。
方法:选取脑外科2014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DIC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TT(血浆凝血酶时间)、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均明显增高,而FIB(血浆显微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脑外科进行凝血检验可以及时掌握其凝血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能够帮助患者早期确诊并及时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meaning of coagulation test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C.Method:60 cases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C were selected from May 2014 to March 2015 in brain surgery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meanwhile,60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checked and analyzed the coagulation test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f healthy volunteers,the TT(Thrombin time),PT (Prothrombin time)and APT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of the patients with DI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increased,While the FIB (Fibrinogen)level of the DIC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C can help the patients master the changing laws of coagulation indexes,help patients to be early detected and timely treated as well.【Key word】Brain surgery DIC;Coagulation test;Clinical;Application value播散性血管內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指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大量凝血物质进入血循环,形成微血栓,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出现出血、贫血、器官功能障碍甚至休克,是严重影响脑科患者生命和健康的一种并发症[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万楚成;夏云金;刘瑜;张霞;章正华【期刊名称】《血栓与止血学》【年(卷),期】2005(11)4【摘要】目的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浆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7例DIC患者根据病程分为DIC早期(初发高凝血期)、中期(消耗性低凝期)和晚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测定其常规血凝学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DIC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 1+2、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含量,并与38例正常人对照.结果DIC早期F 1+2、D-D、TA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MP-140、PA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T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DIC中晚期F 1+2、D-D、TAT、GMP-140明显升高,AT活性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直线相关分析,D-D与F 1+2、GMP-140、TAT在DIC患者中有显著性相关(r=0.871,P<0.05;r=0.763,P<0.05).结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能早期反映体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敏感性指标,在DIC早期诊断中有实用价值.【总页数】4页(P162-165)【作者】万楚成;夏云金;刘瑜;张霞;章正华【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十堰,442000;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血液科,十堰,44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54.8【相关文献】1.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抗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王宜海;徐力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J], 徐源3.狼疮性肾炎患者凝血-抗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司力;黄颖;卢文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J], 黄坚;曾雪;李成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分子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李新菊;吴振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6]孙冶,黄萃,刘胜勇,等.标本静置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 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3);190—190. (收稿几期:2008—09—03)
可以作为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评价疗效、判断疾病严重程 度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实验参数。
参考 文 献
[1]彭作辉.DIC诊断的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t12(6):285. [23万楚成,夏云金,章正华,等.止凝m分子标志物在急性白血病合 并I)IC巾的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8):18. [33李君君,陈方平。颜家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实验 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16(2):16. [4]郑萍。徐恩英.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聚 体在弥散性m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6,
・792・
・检验与临床・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DIC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宋长广
柳爱英
贾玉东
王兰英
刘永会
【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分子标志物(TM、F1+2、pTG、D--"聚体)含量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 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 可疑DIC病例组血清TM、F1+2、p- TG、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 升高。结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不但可以作为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而且其动 态测定结果还可以作为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评价疗效、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实 验参数。 【关键词】血液凝固因子;
24
h后纠正结果呈下降趋势,叮能久置后白细胞体积缩小[5],
白细胞分布在35 fL左右的数量增加,导致纠正幅度增大,纠
正值减小。 讨
论
总之,本组评价结果表明,LH750血液分析仪提供的白细 胞计数纠正功能提高_r仪器计数的抗干扰能力,使计数结果更 加可靠,降低了复检标本的数_最,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意思的 是,检测室问质评标本时,偶『『Ii也发现白细胞计数被纠正的情 况,可能与这些质控晶中细胞颗粒分布异常有关。而目前大部 份仪器没有纠正功能,故此时如报纠正计数值,可能反而导致 不满意的室间质评结果。 参考
讨
论
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FDP的抗凝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严重出 血。血栓形成的前奏是凝血系统的激活和抗凝物质的消耗,而 凝血系统启动的最直接的物质是凝血酶的生成。Fl+2是在 活性X因子作用于凝血酶原而生成凝血酶的过程中裂解释放 出来的断片活性多肽。反映j,体内凝血酶生成的亢进,是反映 凝血酶生成的最敏锐指标[1-3],其含量或活性变化是DIC等血 管内血栓形成的前奏。D-Z.聚体作为纤维蛋白区别于纤维蛋 白原分解过程的降解产物,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 以及确诊和证实血栓形成(DIC等)的关键性试验指标,准确率 达93.8%。0-TG为血小板特异蛋白,存在于血小板的n一颗粒 内,在血小板受某种因素的刺激而被激活时从血小板中释放出 来,参与血栓的形成,0-TG町作为判断血小板(下转第794页)
LH750 haematology analyzer compared with and
of
the
Coulter
as
flow
cytometry
the reference method
for
WBC,platelet
nucleated RBC
count
口].Clin
Lab
Hamatol,2004,26(1):1—7.
表3不同放置时间下重复测定的结果
干扰因素的存在导致未纠正的原始计数值重复性较差。在使
用HmX血液分析仪的时候观察到,提示手工复枪的标本,白
细胞计数值的霞复性往往亦较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血液中 若存在微凝丝、微凝块、血小板聚集及不定形物凝集等干扰物 时比较易受标本混匀程度的影响,造成原始计数的不均一性。 稳定性试验显示标本放在室温条件下8 h内白细胞计数的纠 正值变化不大。首次计数纠正幅度不大的部分标本,再次计数 时有些未报计数干扰,但其测定值与首次计数的纠正值相近。 此种现象町能是首次计数时,标本的混匀程度不够所致。8~
D()l:10.3760/cma.j.issn.1673-4130.2009.08.030 作者单位:252800 IlJ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宋长广、贾玉东、王兰 英、刘永会);252800山东省高唐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柳爱英)
万方数据
・794・
垦匿垫堕匡堂塑查垫塑生!旦箜翌鲞箜!塑丛』!苎!丛盟!垒迥堡垫塑!型:盟!堂!
资料与方法
者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年龄16~65岁,平均44.5
岁。
2.试验方法
1)对有出血倾向或症状的可疑DIC患
者,按实验要求抽取血液样本,室温放置2 h或4℃过夜后于
1
000×g离心20 min,分离血清放于一20℃或一80℃保存备
用,避免反复冻融。2)使用北京北方伟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办事处)提供的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与德国产全自动酶免仪,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 3.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均采用i土s表示,均数间差异 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病例组和健康对Βιβλιοθήκη 组血清TM、F1+2、13-TG、胁二聚体水 平测定结果显示,DIC患者在发病早期血清TM、F1+2、13-TG、 n二聚体水平就已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TM、F1+2、[3-TG、D---聚体水平(-士s)测定结果
注: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结 果
1.研究对象
1)病例组:为近5年来在本院住院治疗中
临床上怀疑有出血倾向,且根据病情进展证实存在DIC的各 类疾病患者82例。其中产妇16例、创伤14例、癌症18例、各 类感染7例、白血病7例、肝硬化7例、心梗和心衰4例、肺栓 塞2例、其他患者7例;男29例,女53例,年龄3~80岁,平均 46.2岁。有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2)健康对照组:为同期 住院的产妇、手术等患者,排除有出、凝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
生物学标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
文章编号:1673—4130(2009)08—0792—02
中图分类号:R446.61;R554.8
文献标识码:B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 过程,一旦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则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因 此,早期诊断具有莺要的临床意义。为给临床提供具有早期诊 断价值的实验指标,现对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 TM)、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 2、)、血小板血栓球蛋白([3-Thromboglobulin,pTG)和n二聚 体(D-Dimer,D-D)等分子标志物进行测定,为临床早期诊断 DIC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正常人体血液中存在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生理情况下,凝血与抗凝血、纤溶与抗纤溶之间互相制约,保持 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的流体状态和可凝固性。而由于血管内 广泛凝血,使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如Ⅶ、X、V、Ⅱ、I因 子等)被消耗,使血液迅速进入低凝状态,引起凝血障碍,同时 纤溶系统被激活,功能亢进而使纤维蛋白原大量溶解,使纤维
13(2):189.
[53王志新,李艳萍.弥散性皿管内凝血患者分子标志物的临床价值 [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6):51. (收稿几期:2008—11-04)
万方数据
[1]叶应妩,工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 大学出版社,1997.4-5. [2]余松林,向惠云.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与SAS程序[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20—22. [3]丛书隆.当代血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97.93—95.
[4]Igout J,Fretigny M,Vasse M,et a1.Evaluation
文 献
当血液中存在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冷凝球蛋白、有核 红细胞、难溶红细胞等非白细胞颗粒时,由于颗粒大小在白细 胞计数区域,所以在许多计数仪中被误认为白细胞而计数在 内,直方图显示与y轴有个很高的截距,提示在35 fI。左右计 数受到干扰【3]。对此,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计 数35 fL起始处设有阈值监控,若白细胞在35 fL处的数量超 过该阈值,则会触发报警。仪器采用智能微数技术,通过复杂 的算法自动纠正计数值,并报告纠正值。不管白细胞结果是否 被纠正,在血细胞参数栏患者结果中,每份标本均可看到白细 胞结果与对应的未纠正值。若白细胞结果与未纠正值一致,说 观结果不需纠正;若白细胞结果低于未纠正值,则说明结果已 被纠正。仪器对所有纠正过的白细胞结果均在其右侧提示框 中显示“Cellular Interference”怀疑性旗标。 本组评价结果显示,仪器自动纠正后的计数结果与手工法 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 而未纠正的计数值以及HmX血液分析仪的测定值均与手工 计数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纠正计数有效地减少了非 白细胞颗粒的影响。这与Igout等n1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白 细胞计数报道一致。精密度试验显示,纠正计数值的CV值较 小,而纠正幅度较大的未纠正计数值的cv值较大,说明某些 (上接第792页) 活化的指标之一[4]。TM是由554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的 单链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5 kd,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 栓主要活性物质,当血管内皮细胞受到破坏时释放出来,与凝 血酶以l:1的比例结合成复合物,在钙离子作用下,复合物与 蛋白c结合而使蛋白C活化,并使活化速度增快2 000倍。结 合后,把起凝血作用的酶转变成抗凝血作用的酶,特异地作用 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第V因子、第Ⅷ因子,提高蛋白C的活 性,发挥抗凝作用。研究证实,在DIC前期患者血清TM即增 高,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升高,其程度与内皮细胞损伤呈 正比。TM已被用来作为某些疾病微廊管(DIC等)损伤的独 立标记物,以及判断DIC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5]。 TM、TAT、争TG、D二聚体等凝血分子标志物,可以反映 DIC发生早期血栓形成所涉及到的凝血与抗凝血系统、纤溶与 抗纤溶系统、血小板系统、血管内皮系统等各个环节的病理生 理变化状况。上述血清分子标志物的含量变化,不但可以作为 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实验指标,而且其动态测定结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