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保护实践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古城保护实践之路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之称。在历史长河中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明,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如今,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塞上古都,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尊敬和景仰,追寻曾经逝去的历史记忆,探索和实践名城古都的复兴之路。

古都悠久的历史

大同这片热土,从远古以来,就生息和繁衍着汉族和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先祖,因而这里也是神州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300年,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在雁门关以北的广大地区,设立了云中、雁门、代郡三个新郡,大同遂成为赵国的边陲重地。

西汉时期,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单于冒顿在平城(今大同)东的马铺山打了一仗,历史上称为“白登之战”。此役,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与各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即“和亲”政策。

魏晋之际,鲜卑族拓跋部自漠北兴起。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内蒙古盛乐建立了北魏。公元398年七月,又迁都于平城(今大同)。在此历经六帝七世,共97年,后于494年迁于洛阳。在定都平城期间北魏实行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并开凿了举世闻名的云冈石窟。通过这样的历史契机,边陲平城作为北魏的帝都走到了时代最前列,在将近一个世纪中成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华夏向往和仰慕的圣地。北魏王朝的崛起,结束了中国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形成了民族和文化的大融合,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契丹人得云州(今大同)如获至宝,因为这里是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交通要道。鉴于云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公元1044年,辽兴宗将云州升为西京府,成为辽国京师的陪都,在云州建筑了规模宏大、祖佛一体的华严寺。陪都和祖庙,这都是特殊设置,可见大同地位的重要性。后来,兴起的金朝向辽夺取这座重镇后,也把云州作为陪都,也在华严寺安奉了自己的祖宗。可见云州既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又是令人神往的吉祥宝地。具有帝都气质的大同,历史上作为京都、陪都的时间长达410年。

进入明代,朱元璋在夺取大同后,对其地位非常重视,便很快将其列为九大军事重镇之一。洪武五年又派大将军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旧城的基础上,把大同扩建成险峻坚固、巍峨壮观的砖城,使大同城具有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后来朱元璋就派他的第十三个儿子驻守大同,设置代王府。

古都大同悠久的历史,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据统计,大同市境内现存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境内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冈石窟、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有“天下巨观”之称的悬空寺、有辽金艺术博物馆之称的华严寺、善化寺、居全国龙壁之冠的明代九龙壁以及古韵彰显的大同古城壁等景观。可见大同文物景点数量之多,品位之高,是国内同类城市中少有的。

上述情况充分证明,古都大同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因而对整个华夏历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基于这样一个深厚的历史渊源,1982年大同

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古都面临的困境

大同尽管有如此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但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城市呈现给世人的面孔却是“煤都”。大同的煤不仅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曾经给大同人带来了众多的荣誉和丰厚的回报。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同人一度对历史文化忘却了、冷漠了、淡化了,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犯了历史性的错误,当时全国人民要反“封资修”,认为需要一个新的时代,于是在全国兴起拆城墙、拆古建的风潮。所谓“砸烂一个旧世界,才能建设一个新世界”!受时代影响大同也未能幸免,很多文化遗存被毁坏。那个时代给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非常沉痛的教训。

在历史文化遗存遭破坏的同时,大同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陷入了困境。20多年前,大同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又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入选国务院公布的13座较大城市,与重庆、大连、青岛不相上下,而如今大同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仅不能和这些城市相提并论,就是在山西省内11个地级市排名中,大同也由过去第二大城市,下滑到了第6位。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单一,城市面貌落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可以说步入21世纪初期的大同面临着众多的困扰。面对文化遗产遭遇巨大破坏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寻找正确的文化名城复兴之路是当务之急。

古都复兴的步伐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三次公布的有关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反

复提及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问题。可见,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非常重视的。因为文化古迹一旦失去,就永远无法挽回,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城市是不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的,所以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应该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这才是正确的。

大同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古城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明清重镇,是大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稀缺资源。特别是大同古城的唯一性、独特性和相对完整性,与全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相比独树一帜。这笔历史文化遗产既是昨天的辉煌,也是今天的财富,更是明天的希望。这里要感谢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资源,所以大同复兴的第一步就是要借助这些文化遗产资源去打造古城高贵的文化价值。

2008年,是载入大同发展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市委、市政府以对人民、对历史、对未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作出整体保护大同古城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一决策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承历史文化、提高大同知名度、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的需要,更是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提升大同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需要。此举必将对大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大同的文化古城的保护工作走的是整体保护和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