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式要领说明

合集下载

太详细了!陈式太极拳基本要领,收藏了!

太详细了!陈式太极拳基本要领,收藏了!

太详细了!陈式太极拳基本要领,收藏了!每天分享太极技法/知识练习陈氏太极拳的3大要领1、腰要垂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腰部一定要下垂下沉,同时保持腰部挺直,千万不要弯腰,因为这样不会有锻炼的效果。

腰椎力量下沉可以稳定重心,避免气浮。

练拳击时的气浮是练陈式太极拳最常见的技术症状之一,大多是由于腰部力量下垂所致。

另一方面,在做动作时,腰部要有打开和引导的功能。

陈式太极拳要求“以腰为轴”。

腰部以上的大部分身体部位和手臂动作都要先随腰部移动,所以腰部一定要起到开口和领的作用。

只有这样,力量才能从下肢传递到腰部,再从腰部传递到脊柱、肩膀、手臂,最后传递到手指,才能满足持续力量的技术要求。

2.跨要开练陈氏太极拳,求开裆。

胯开指的是髋关节和肌肉的感觉,而不是大角度分开双腿。

圆胯是指大腿根部内侧要圆。

开胯的时候要有个圆胯。

两者你都要兼顾,合二为一。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一定要把裤裆和胯部的两条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拱形,也就是字母“N”的形状。

这样,在拳击的过程中,无论怎么扭,都只是“N”的形状变化。

即使改变身法,也能保持外裆宽松,内裆圆润,使身体的上、中、下三部分融为一体。

只有打开胯圈才能更容易进退步法,改变重心。

3.膝要转练习陈式太极拳,要注意灵活转膝以配合重心的转移、身法的变化和步法的进退。

腿是身体重量的主要承载,膝关节对于身体的起伏、辗转起着关键的作用。

只有灵活转膝,才能使劲力螺旋式上下传递。

同时膝关节要有向上催送的劲,膝关节的旋转、催送,能使缠丝劲节节贯串,更能使劲力发放得浑厚而顺达。

——END——(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小编删除)。

陈氏24式太极拳图文教程

陈氏24式太极拳图文教程

太极拳24式是目前练习人群最多,普及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太极拳路之一,又称陈氏太极拳24式,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特点的陈氏太极拳,养生中国今天以图文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一下陈氏太极拳24式教程:陈氏太极拳24式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陈氏太极拳24式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动中求静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永久的运动中进行的,但它要克服外家拳术以跳跃为本、用尽气力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

为此,就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之中求得相对、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倾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

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千变万化,但在绝对动的形态下进行却又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陈式太极拳本着动中有静与静中有动的自然运动规律,顺其道而行,在拳路运动中自然地把动与静有机结合在一起,该动则动,该静则静,既有节奏性又有规律性,并且有变化性。

演练中以慢为上,保持虽动犹静法则,动作紧密配合呼吸,将气沉于丹田,保持身体血脉经络相通,使演练者大脑神经中枢保持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安定和沉着,保证在技击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也是陈式太极拳术的“以静制动”的重要准则。

陈式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这是陈式太极拳术中动中求静和以静制动的具体形式表现。

即不动时如五岳之山,岿然不动;动似江泻海啸,涛浪腾空。

不动时像狸猫捕鼠,以待机出击;动时如苍鹰叼兔,迅疾准狠。

陈式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势,都是有起有落的。

起是动的开始,落是暂时的静。

在两势承接之处,似停而非停,劲似断而意未断。

如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连绵不断,如波浪一般,徐徐变动。

陈式太极拳术的内气运行,当一个动作结束时,要将内气动沉于丹田之中,而后再由丹田发出,随着已经起势的拳式进行周身运动。

内气回归丹田时,是短暂的一静,再由丹田勃发而出,持续运动。

演练者于静时蓄养内气,于动时气行周身。

这是一个内气的转换与增生过程。

在整个陈式太极拳林套路运动中,演练者必须善于做内气的转换,使身体内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气,维持整个运动的需要。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

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上方,手心朝外,指尖朝后,目视前方。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一、起势1. 起式:右脚迈开一步,成马步,右手握拳于右胸前,左手虚抱拳于左侧腰部,双目平视前方。

二、伸缩2. 左右分脚:右脚着力踏地,同时左腿向后蹬出,成左分脚步势,上身保持端正。

3. 进退:右脚着力迈进,左脚随之跟进,成右分脚步势,始终保持身体平衡。

三、挤按4. 双崩拳:右拳向前挥出,同时左拳向后缩回,形成一前一后的夹击动作。

5. 劈拳:右手成掌,向前劈出,左手收回左侧腰部,提高身体柔韧性。

四、擦拿6. 抱虎归山:右手缓缓向下蓦然收回至胸前,同时左手向左侧伸展,仿佛抱虎归山般的动作。

7. 千斤捶:双手收于胸前,然后向前推出,如千斤捶一般的力道。

五、上下8. 白鹤亮翅:右手向上推出,左手左侧准备劈下,如白鹤亮翅展展然的状态。

9. 提手上势:右手向上抬起,左手向下伸展,形成上下相承的动势。

六、进退10. 如封似闭:双手向前怀抱,微微收敛,宛如门户如封似闭。

11. 双飞勾:右手向左侧挥出,左手向右侧收回,呈现出一种双飞勾的动作。

七、抬托12. 手挥琵琶:左手向上举起,右手向下收敛,仿佛手挥琵琶般的舒展。

13. 金刚捣碓:双手向前伸出,如同金刚捣碓虬实有力。

八、抱卧14. 左摟膝抽:右手向前突出,左手向后拉回,形成一种左摟膝抽的姿态。

15. 右摟膝抽: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收回,构成一种右摟膝抽的形态。

九、混沌16. 左倒转抽:右手向左侧转抽,左手伸展向右侧,如同左倒转抽的飘逸。

17. 右倒转抽:左手向右侧转抽,右手伸展向左侧,如同右倒转抽的轻盈。

十、收势18. 双摟膝抽:双手同时向内紧抱,形成一种双摟膝抽的姿态,标志着动作结束。

以上即为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深厚的太极拳理念和功力,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领悟,方能领悟其中精髓,体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领略太极拳的无穷魅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需要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练习。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田秋信•]第一式:预备式双腿自然开立,与肩同宽。

含胸拔背,收腹敛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双腿微曲,曲蓄有余。

头要正,肩要平,下颚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表情似笑非笑。

手指自然合拢。

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

四指并拢,伸直后略一放松,拇指微扣,即为常用掌形。

不可挺胸,不可驼背,两肩用力向后,然后稍一放松,即使要求体形。

含胸是劲含、意含,不是形含。

虚领顶劲是头顶好像有线向上领起,全身要放松,重心下沉。

•第二式:起势、金刚捣碓起势走螺旋,力由足底发,节节要贯穿,周身是一家。

双手向右微微抬起,微登右腿,重心微左移;微登左腿,重心微右移,双手走螺旋向左前抬起;重心移到左脚,右脚掌以脚跟为轴向右擦地,转45度。

双手向右后捋带。

想象在体前画个螺旋,像一个立体的蜗牛壳一样。

由小圆逐渐画成大圆。

两手距离一小臂,想象擒住对方小臂,左手托肘,右手擒腕,向右后方捋带。

右脚向右横摆,力度擦着地面走,如果是土地,能看到土略有擦痕,但不能将土搓起。

腿可盘可不盘,如盘腿,大腿抬平,与底面平行,向右转45度即可。

护裆,旋转角度不要太大。

出脚落在左前方45度方向,落在2/3处,余下1/3铲出。

如果地面太硬铲不动,有铲的意思即可。

双手后推,立身要正,身不能前倾。

左腿铲出时,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就像跳霹雳舞中的动作相似。

左手走下弧,好像画出一个锅底。

双手顺缠,右腿逆缠,力由右足脚下一直贯穿到左手指稍。

走螺旋劲,好像枪膛力的来复线,又好像钻头,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上步,右手带上右腿,右腿前趟,右手撩阴掌。

右手向上提起,提起的过程中握拳,握拳如卷饼。

右手手腕好像吊着一根线,带动右膝提起。

上打咽喉,下打阴,提膝打命门。

右拳向上,拳心朝向自己,之后拳向下继续挂打。

提膝时右腿抬至大腿平,小腿与地面垂直。

开跨震脚,踩对方脚面,重心在左脚,右脚是技击用脚,捣碓后要能抬得起,不可将重心完全右移。

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

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

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一、注重盘架练习,规范动作结构圆盘架是传统太极拳综合训练的一种方式,它将太极拳单人训练的各种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就像书法中的笔画练习。

通过书架,笔划被组合成完美的字体。

太极盘中的每一种形式,甚至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渗透着太极阴阳哲学。

在学习之初,更重要的是精通常规,正确定位,并适当注意姿势的标准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套动作已经熟练了。

此时,我们必须注重正确的姿势,以产生内在的气,充分发挥健身和攻击的作用。

练陈式太极拳必须保持思想上的动静结合,动寓静之内,静寓动之中,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引动鼓荡。

《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

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也就是肾脏。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根”,内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静则养根”,也就是说,只有在意识清净的条件下,才能有助于肾气的旺盛与收藏,从而使五脏健运,内气充沛,神得所养,动作矫健。

二、注意身体方法的调整,放松全身初练太极拳,要注意身法,不应要求过高,操之过急,首先必须在放松上下功夫。

“放松”,就是说,在腿的支撑下,全身各部白然协调地松开,气沉丹田:为了使骨节松开,抻筋拔骨,可选单式动作反复练习,尽量放松,不要用拙力。

要掌握每一招每一式的来龙去脉,明确每式在身法调整运动中的虚实、开合、方位、角度和手足的运行路线等等;掌握动作虚实的变化、松紧的转换、运行的轨迹,让动作时刻处在圆弧形运动之中,力争做到姿势柔软,舒展顺随。

“学拳击容易,改拳击难”。

作为太极拳的初学者,你一开始就必须有大师的指导。

每一步,每一步都必须放松,避免走弯路。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一旦形成不良习惯,将给未来的太极拳练习带来极大的隐患。

《全伦》说:“身体必须以完整为基础,全身洁白是一件好事。

”也就是说,常规姿势的练习应该建立在直立和放松全身的基础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练习,当身体动作基本满足要求时,我们应该逐步了解太极拳八门五步的实际运用,找出每一种形式的技术含义,明确力量从何处开始,最后到何处,学习一套简单的拳击。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第十大要领 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的、永久的运动中进行,它要克服外加拳术以跳掷为本,用尽力气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就是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作之中求得相对的、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的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顷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并且千变万化,进行在绝对动的形态之下,但是,它的其中又十分机密地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备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分清虚实旨在要求陈式太极拳练习者自己心中明辨,但外形之上仍要实中有虚,实中有虚,心中一虚,四肢自然也虚,松随自然,但丹田要实,腰劲要实,足底要实(但涌泉穴要虚)。这三处只要一实,两臂与两腿这四体之虚也定然虚中藏实,说虚说实,说实也虚,虚实兼备,有机配合,这才真正是陈式太极拳自然之妙用,深悟其中道理,自妙精妙无穷,故必从严格守。
陈式太极拳,起势十分重要,一起得势,以下各招无不得势,徒手空运时,必须在意念上感觉到拳路运动承接得势,机敏灵活,并且要仔细揣摩拳势变化时,这个运动如何走下,另一个动作怎样运起,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无缺为止。在神气十足,这个动作似乎可以停止之际,立即引动下一势动作,紧紧相承,让拳路变化于似停不停,不停而停之境。
正因为陈式太极拳招势是如此承接转变,要求也就更为严格,必须对拳路的一招一势仔细研究,领悟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关系。其中一个变化没有琢磨透理,那么这一势的机制情理便处于茫昧之中,势必影响到下一招的进行,若将拳路中招招独立,割断血脉神气,不能自始自终一气贯通,则胸中之太和元气永远难以发挥作用,拳术则疲。
含胸之时,必须同时塌腰,而不可弓腰。含胸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通畅受阻,从而横气填胸,集聚胸腔,产生憋闷之感,直接损于身体,不宜练拳,功夫愈大受害愈深。所以必须进行塌腰,将脊椎骨向上轻提,背部内拨收起,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由丹田而起,分四路而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到左、右肩,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余四分,化作两段,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并经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来保证虚灵顶劲。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说明书 陈小旺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说明书 陈小旺

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说明小旺第一式:预备式身体自然直立,两足距离比肩略宽,两足尖微向外撇;两肩松开,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向前平视,面向南。

要点:要求立而不挺,顶劲领起(头要正直,好象头顶有一物勿让其掉下,虚虚领起),唇轻闭,齿微合,下颏微收,松肩(两肩有意放松,无意下沉),含胸塌腰(胸部放松,不凹外凸,腰部放松为塌腰)使心气下降,屈膝松髋,盆骨端正。

此要求,不但在预备式时,而且在整个拳套的每个动作,都必须注意。

第二式:金刚捣碓①身体微下蹲,两臂微屈,缓缓抬起与肩平,掌心朝下(两手有合劲之意);两眼向前平视。

②身体下蹲,随着重心下降,两手缓缓下落至腹前。

③身体略左转随即向右转,重心先向右而后向左移,同时两手向左划弧(右手先顺后逆,左手先逆后顺), 右手屈臂置于胸前,掌心朝下,指尖向左;左手置于身体左侧,掌心朝上。

④身体继续右转,重心移至左腿,以右脚脚跟为轴,脚尖翘起外摇,同时两手向右上方平捋(左顺右逆), 置于身体右侧,右手略高于肩,掌心朝外,指尖向前,左手掌心朝上,指尖向右前。

⑤身体向右微微下沉,重心控制在右腿,并将左足提起,在转换重心的同时,双手略向右上方掤出。

⑥身体略下蹲,左足尖翘起,以脚跟侧着地,向左前方45o伸出;双手仍外掤,与左足有对称之意。

⑦身体微左转,重心由右腿移至左腿,左脚掌踏实;同时左手旋向前掤(由顺缠变逆缠),手心向下,右手外旋向右后下方展开,而后随转体向前移至腹前(由逆缠变顺缠), 掌心朝右,指尖向右后。

⑧身体左转,右脚跟步,以前脚掌着地;同时右手向前撩起(顺缠),置于右胸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前;左臂屈肘向前挤出;当右手撩起时,左掌先转腕上撩,再向里合于右小臂上(逆缠),掌心朝里,指尖向右。

⑨左手外旋向下,置于腹前,掌心朝上,指尖向右(离身体10 厘米),右手变拳,上提于胸前,拳心向里,再向下落于左掌心⑩左腿支撑体重,右拳与右足一齐提起(两髋放松);左掌略下沉。

(11) 右脚落地震脚,同时,右拳落于左掌心,目视前方,面向南。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的要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的要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的要领陈氏太极拳,是太极拳最原始的拳种,是陈王廷集老子*阳学说创编而成,陈氏太极拳传人将秘不外传的陈氏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后来陈氏太极拳分成了杨、吴、武、孙四大流派。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的要领,我们来看看。

陈式太极拳学习陈式太极拳,我们需要先知道它的由来和相关特点,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步。

动作以柔为主,以刚为辅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氏陈王廷所创。

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拳推手、太极大*等器械的演练体系。

其中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路拳(老架)和第二路拳(*捶)很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这两路拳法各具特点,运用也是相当的广泛。

第一路拳的动作以柔为主,以刚为辅。

手法中多以拥、捋、挤、按四正的劲力为主,辅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

用力方法是以缠丝劲、以柔抑刚与以柔化刚的化劲为基础,动作以缓而稳为宜,尤其注重缠丝劲的运用与演练。

第二路拳的动作紧凑而疾速,刚多柔少。

手法中以采、捌、肘、靠的四隅手法动作为主,具有窜蹦跳跃和闪展腾挪的演练特点。

当中的手法变化多端,需要大家好好理解与掌握。

尤其在螺旋劲方面别具一格,它在运动中旋腰转脊、旋腕转膀和螺旋转膝等动作,使练习时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功效。

由于陈式太极拳震脚、发劲、跳跃等特点,所以其练习时的运动量远远大于其他传统的太极拳,二路*捶更是如此。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其最显著的特点,缠丝劲按其*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掌心由外往里翻的顺缠丝,一般都以棚劲出现;另一种是掌心由外向内翻的逆缠丝,大多以捋劲为主,这两种缠丝劲贯穿于太极拳演练的始终。

太极拳是现在老年人一直消遣的运动,对老人各个关节是有很大的好处,还能锻炼身心健康呢。

结语:谈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陈式太极拳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太极拳的学习就是在于理论的把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两者相互结合,定可以找到太极拳的学习方法。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将其发扬光大。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是陈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的一种形式,包含56个动作。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动作进行详解:
1. 起势:双脚并拢,背直身挺,提起双手至胸前,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展开。

2. 野马分鬃:将左脚向左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展,掌心向下,形成十字手势。

3. 白鹤亮翅:向右转体,同时将右脚迈到左脚前方,同时右手向前伸出,手掌向下,左手自然放在右手前臂上。

4. 左右穿梭: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将右手从左侧向右侧下方划动,掌心向上。

5. 左右摆莲: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右侧划动,掌心向上,手指稍微弯曲。

6. 如封似闭: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上,手指稍微收紧。

以上只是56式拳谱中的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技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建议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教练进行指导,他们可以逐步教授每个具体动作的正确姿势、力量运用和内在意义。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附图)

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间轻抵上颚,二目平视。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一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缘、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二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松肩沉肘: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屈膝松胯,两脚踏实,二目平视。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身体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二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此动吸气。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裆部要松、虚、活。

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

此动呼气。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两手左逆缠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动作二:接上势,身体右转90度,重心由右移到左腿,右脚尖外摆,两手左顺右逆缠向右后,目视左前方。

此动呼气。

动作三:接上势,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提起,里合扣裆,屈膝松胯,身体下沉且微向右转,两手掤,目视左前方。

要求:上掤转体时,要结合裆腰劲,松胯塌腰,劲贯手掌。

此动吸气。

要求:左腿上提,身体下沉,上下相合。

切忌弯腰突臀。

此动吸气。

动作四:接上势,左脚跟内侧着地,向左前方铲地滑出,脚尖上翘里合,重心在右腿;两手继续向右后上方加掤劲,目视左前方。

动作五:接上势,重心由右腿移到左腿,左脚尖外摆踏平。

身体随重心移动,向左转45度,两手左逆右顺缠,走下弧向前掤,左手掤至胸前,手心朝下;右手下沉至右膝内上动作六:接上势,左手向前撩掌,向上再向内环绕合于胸前右小臂内侧;右手领右脚弧线向前上托掌于右胸前与左手相合,左手心朝下。

陈式太极拳习练要领

陈式太极拳习练要领

陈式太极拳习练要领陈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从手转,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顺缠与逆缠,从内劲上来讲,出劲为顺缠,人劲为逆缠。

从形体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上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人劲为“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腰为主宰”。

下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领功(出步时尤为多见)”;人劲为“以足领膝,以足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

腰劲的出入更为重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转动。

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人劲,反之亦然。

这就是陈鑫所论的“出肾人肾是真诀”。

对内劲与外形动作总的要求是: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前而注其后,梢节领,根节催,中节随。

如以第十四势“掩手肱捶”动作的最后一动为例,在前脚把后脚蹬的同时,以腰拧为主,双手同步以右(阴)手为主(运阳劲),以出劲(为阴中阳)的运动方式,向前猛然勃发;左(阳)手同时为宾(运阴劲),以入劲(为阳中阴)的运动方式,待劲力贯于肘尖时向后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劲。

这就是说,其劲勃发的一瞬间,不要过多注意右手的发劲效果,必须注重后(左)手的人劲程度,促使其劲顺着左大臂上串,通过左肩传递于右肩的“通背劲”以助右拳向前的发放动作。

这即是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势和理法。

太极拳要求以手领劲,所以对手上的“缠丝劲”也不可忽视。

手有五指,指含三节,而大指根节却隐藏于掌内,像太极也,共十五节,双手合数共三十节,又像每月三十日。

手的灵活程度全凭手指配合运用。

大指虽然短粗,但可独当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强制,自有天然之妙。

???? 陈式太极拳的手型,要求五指松直舒展,掌似瓦楞,气贯指肚(以中指为主),对应于内五行。

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论:中指主心,属于火,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属于木;无名指主肺,属于金;小指主肾,属于水;大拇指主脾,属于土。

陈式26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陈式26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陈式26式太极拳动作要领【1】起势:马步开立,两臂平举,屈膝按掌【2】金刚捣碓:左朋右捋,推掌提膝,开步划圆上步挑掌,提膝冲拳,震脚砸拳。

【3】懒扎衣:搅臂划圆、合手铲步、移重心摆掌【4】六封四闭:朋、捋、推掌【5】单鞭:下引划圆、勾手提膝、开步摆掌【6】白鹤亮翅:按掌、移重心划圆、上步挑掌、移重心摆掌【7】斜行:划圆推掌、双推掌提左膝、开步下潜、立身摆掌【8】搂膝拗步:下捧、提收、提膝下捋、跨步推掌【9】掩手肱拳:合手开步、左移重心摆掌、右移重心掩手、蹬腿冲拳【10】金刚捣碓屈臂上领、划圆合臂左移摆掌、划圆挑掌、提膝冲拳、震脚砸拳【11】撇身拳:开步托掌、移重心摆拳、开步上领、右下潜摆拳、拧腰翻拳【12】双推掌:双掌右推、下捋、摆脚开步、点步推掌【13】肘底拳:双手划圆、领手冲拳【14】倒卷肱:撤左步推右掌、移重心开手、合手退右步、撤右步推左掌、移重心开手、合手撤步捋【15】闪通背:摆臂按掌、上步插掌、翻身震脚、开步合臂【16】掩手肱拳:左移摆掌、右移合手、蹬腿冲拳【17】六封四闭:合手下捋、移重心推掌【18】单鞭:下引划圆、勾手提膝、开步摆掌【19】云手:插步划圆、开步划圆【20】雀地龙:仆步下穿、右移摆拳【21】上步七星:合手上步、顿步推掌、震脚按掌【22】下步跨虎:合手上步、退步下捋、【23】双摆莲:点步摆掌、摆莲拍脚【24】当头炮:撤步朋、引拳捋、双拳横抖【25】金刚倒碓:回捋、上步挑掌、提膝冲拳、震脚砸拳【26】收式:划立圆按掌、并步站立太极拳十三势在太极拳推手中的运用副标题:作者:王二毛文章来源:太极网点击数:2017 更新时间:2006-12-12 10:12:09太极拳是内家拳,属长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

太极拳源于十三势,十三势是内家拳在历史岁月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一套拳法,它继承了内家拳“以静制动”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以柔克刚”的战术运用,形成了十三字技法内容,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及拳理_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及拳理_动作讲解

陈式太极拳(养生功)精要十八式分解动作讲解第一式:太极起势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

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到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降于涌泉,屈膝松胯,下沉时呼气。

此时脑空心静,思想高度集中,心中无一所念,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弛下降,促使心气下降,切忌肩上耸,横气填胸。

第二式:金刚捣碓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 左腿铲出时,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腿上步,右脚虚脚点地,然后右手变拳,下沉,落于左掌心,再提右腿,震脚落地,用右腿的弹力来震脚。

金刚捣碓在震脚的时候,重心在左脚,右脚是技击用脚,捣碓后要能抬得起,不可将重心完全右移。

捣碓时不要长身,重心在同一水平面上。

第三式:懒扎衣身向左转,右手由拳变掌,向上穿掌外翻,左手逆缠下按至左胯侧,目视左前方动作二,两手在胸前划弧转圆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提右腿向右开一大步,脚跟内侧着地,脚尖上翘里合,目视身体右方然后重心由左腿移向右腿,然后身体向右转,把右手拉开,左手叉腰,屈膝松胯周身放松,这个步叫右弓步要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开裆要圆,虚腿脚尖要内扣,膝盖要微屈成弧形。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及分动说明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及分动说明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及分动说明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4、虚步双按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提膝推按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4、弓步发拳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十四、背折靠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十七、劈架子十八、翻花舞袖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二十二、云手(向右) 1、收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二十三、云手(向左) 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二十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二十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二十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三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三十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三十二、前招三十三、后招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三十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三十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三十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三十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四十、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四十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四十二、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四十三、击地捶 1、落脚落拳 2、提脚举拳 3、弓步举拳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转举拳 2、腾起拍脚四十五、双震脚 1、落脚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四十六、蹬脚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脚穿掌 2、腾插架推四十八、顺鸾肘 1、擦脚合臂 2、马步顶肘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转绕臂 2、马步分击五十、雀地龙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虚步架拳 3、旋腕外撑 4、变拳翻转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举掌五十三、转身摆莲 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脚摆掌 4、独立拍脚五十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 2、转身收拳 3、转体棚击五十五、左金刚捣碓 1、变掌平捋 2、虚步撩掌 3、震脚砸拳五十六、收式。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 玉女穿梭劲难练,
• 千次万次功难献,
• 要问要诀在何处,
• 震脚蹬足腰胯宽。
• 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 左按右转身。 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 神行自古• 闪战腾挪右脚移,
• 以胯带腰是正事,
• 肩靠肘击将他欺。
• 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 分疏识者稀。 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 此内会天要。
第16式 撇身捶
• 撇身捶, • 劲落根, • 宛如青蛇摆动身, • 身躯顺提顺采式, • 再次左旋逆常拼。
第17式 青龙出水
• 青龙出水招不难, • 关键在于身右旋, • 右手握拳沉胯处, • 猛然发力将敌掀。
第18式 双推手
• 这次紧连双推手, • 大小双圈劲贯肘, • 切记重心在右足, • 虚领顶劲裆要空。
• 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 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 再进挤按成。
第40式 抱头推山
• 先搂膝 , • 后偷看, • 开步抱头又推山, • 切记右弓身要正, • 虚领顶劲双手撑。 • 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 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 双推山欲崩。
第41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须放松, • 肩肘腕手尽量柔, • 肩肘腕手都用上, • 强占位时适时攻。
• 退中自如奇招制,
• 右手上撩其右臂,
• 左掌猛击他身躯。
• 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 斜缠皆倒转。 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 推演离中虚。
第71式 转身双摆莲
• 双摆莲, • 招好用, • 随时都可向敌攻, • 外摆右脚上击面, • 突然袭击要从容。
• 歌诀:
•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 身姿。 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 更奇。
第44式 后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式太极拳式要领说明
金刚捣碓类
1、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拳式命名,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

而所取名字,亦各有意义,大概不外以下几种规律,即象形的、说明动作的、说明作用的。

金刚捣碓取义为象形之类。

式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拳下捣,如古代
农家舂米之状。

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至于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

加此二字使名
字美化,更便于记忆。

亦可证张三丰创造太极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为名。

其它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一路共四个金刚捣碓,而动作不同。

第一式共七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为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棚、引棚、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震脚等法。

2、左转身捣碓式名考释:
与第一捣碓同。

但我加“左转身”字样,以别方向。

各式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

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

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左前棚、右收棚、左转身棚、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式与前式不同之处,从式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出: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
合式变开式,又变为合式的。

此式则系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式的。

前式系正面接手,
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式则系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

3、右转身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取名意义同前。

我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其它陈式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

眼法转向右方。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上
式掩手肱捶末动作的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右侧棚、右采左按、右单列兼左转按、右足收扫、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4、左转身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取名意义同前。

我加“左转身进步”以别动作方向。

其它陈式太极拳书无此名。

要领:此式五个动作。

眼法先向左方,因身步变化,成为向正前方。

身法右、左、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前式当门炮的左侧马步变左小侧马步、左小盘步、右前虚步、左独
立步、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退左步采、左转身进步小捋上捧、右足旋扫、抱缠、膝打、震脚。

5、二路第二捣碓式名考释:
式名取义同前。

金刚捣碓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母式。

许多式子都是从此式变化而来。

所以,一路有四个捣碓,二路有三个捣碓。

一路的四个捣碓同名,而作用不同,练法各异。

二路的第一个捣碓完全同一路首式。

二、三两个系从径拦直入转变的。

又与一路不同,因
取今名。

陈式各书亦无此名。

不过顾留声同志曾介绍陈家原无金刚捣碓,后方加上。

陈鑫
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末式为当门炮、陈小旺著《世传陈式太极拳》前言中说:“鉴于
二路结束突然,故增加了金刚捣碓和收式两个式子。

”实则我从陈发科师学拳时即有最后
一个金刚捣碓。

不过,没有收式和起式之名。

一路第四个捣碓,我初学时,收式方向是与
起式相反的。

一九五六年我在山东省武术选拔赛结束时,应群众要求表演,我感到面对主
席台开始,背着收式于礼不合,加了个转身动作,调整过来,后遂成例。

在此说明改变的
原因,证明并非师传。

要领:此式共三个动作。

眼法原系从前式径拦直入动作。

左足在右足的左前斜角转变的。

即从左前方身转270°。

成为向正前方;身法右转的同时,左足踵为轴,右足尖划地随身旋转270°,由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右采左按、抱缠、震脚等法。

6、上步骑鲸式名考释:
此式系从前式穿地龙变来。

上步的眼、身、步、手法均同捣碓,因附入金刚捣碓类中,取名重在上步。

骑鲸系与下一式跨虎之名相对成趣,同是象形而又说明进退方向的。

各式太极均名“上步七星”。

解为:头与两肩两手两足合成七点,因名“七星”。

我认为:人之一身在运作中任何式型,都具有头及手足,独此式名为七星,似不合理。


定为今名。

要领:此式共两个动作。

眼法以左前为主。

身法左、右两转。

步法从左扑步变为右前
虚步。

手法包括左前棚变右解拿。

7、抱头推山式名考释:
此式说明动作。

陈鑫先生解为:有人从我背后突然袭来此式系从小擒打末一动作转变的,来势即猛,用意不善,我必须转身应敌。

转身时为防击面部,故须抱头。

转身后对强
敌不应软弱,纵使他是座山,也应以全力将他推倒。

陈式书中式名相同。

它式除吴式保留推山字样。

却用抱虎二字。

杨式等式则名抱虎归山。

杨式学者亦有人怀疑无人有如许大力抱起虎来,疑为豹虎归山。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

眼法在第一动作转向右后,以下系向右方。

身法左、右、右、左、左、右凡六转。

步法从小擒打末一动作的左侧马步变左半马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右扑步、成右侧马步。

手法包括左倒棚、右转靠、右转退步、右列兼右足转带、左引
右下挤、左双上列、右双按等法。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