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背景墙下条形基础课程是一门为初学者设计的基础课程,旨在引导学员了解和掌握墙下条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墙下条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掌握其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至关重要。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墙下条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2.掌握墙下条形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墙下条形概述•墙下条形定义和分类•墙下条形的应用领域•墙下条形的重要性和优势2. 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墙下条形的工作原理•墙下条形的受力分析•墙下条形的设计要点和规范3. 条形设计的基本计算•条形设计参数的确定•条形尺寸的计算方法•条形材料的选择和使用4. 案例分析与实践•实际案例分析•使用计算软件进行设计•案例实际操作演练5. 团队合作与项目实施•形成小组进行实践项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项目实施和结果分析四、课程评估与考核方式学员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课程评估和考核:1.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30%):–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和贡献度。

2.课程项目(占总评成绩的40%):–根据指定的项目任务进行团队合作,完成设计和计算;–撰写项目报告,向教师展示项目成果。

3.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考察学员对墙下条形基础知识和应用的理解程度;–包括选择题和解答题。

五、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教材:《墙下条形基础课程教程》•计算软件:AutoCAD、STAAD.Pro等•相关论文和研究资料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教学团队由以下成员组成:•主讲教师:XXX(联系方式:xxx)•助教:XXX(联系方式:xxx)七、备注本课程不限制学员的专业背景,但建议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和结构设计基础知识。

学员可以自行组成团队完成课程项目,也可以由教师安排团队分组。

浅基础设计指导书

浅基础设计指导书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第一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图1 建筑平面图(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2所示。

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⑵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横墙∑F3K=162.68kN,纵墙∑F4K=1533.15kN。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

(三)设计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1.选定计算单元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GB50007-2002规定d min=Z d-h max或经验确定d min=Z0+(100~200)mm。

式中Z d——设计冻深,Z d= Z0·ψzs·ψzw·ψze;Z0——标准冻深;ψzs——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中表5.1.7-1;ψzw——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中表5.1.7-2;ψze——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式中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 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ηb、ηb——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b——基础底面宽度(m),当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d——基础埋置深度(m)。

墙下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设计PPT学习教案

墙下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设计PPT学习教案


Ⅳ—Ⅳ截面


MⅣ
pj 24
(b b1)2 (2l l1)
受荷面积 bb
b1
lb l1
第24页/共33页
M1
a12 12
[(2l
a' )(
pm ax
p
2G ) A
(
pm ax
p)l]
M Ⅱ
1 (l 48
a')2 (2b
b')( pmax
pm in
2G ) A
l、b——基础底面边长; pmax、pmin——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
bt
)
4
Ⅱ A

at
1
2
b
bt
pj Ⅱ
M1
pj 24
(l
at )2 (2b
bt )
3
第22页/共33页
e1 Ⅰ l
Ⅱ—Ⅱ截面
pj
MⅡ
pj 24
(b bt )2 (2l
at )
4

at

1

b
bt
A
2
3
第23页/共33页
e1 Ⅰ l
变截面处
Ⅲ—Ⅲ截面
MⅢ
pj 24
(l
l1
)2
(2b
b1 )
pj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Fl——基础冲切力,为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1上的

基净反力;
A1——考虑冲切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
A2——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内的投

第16页/共33页

地基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基条形基础的定义、分类及作用,理解其与建筑物稳定性的关系;2. 使学生了解地基条形基础的受力特点,掌握基础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地基处理方法,掌握改善地基性能的技术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物地基条形基础的设计与施工问题;2. 提高学生运用力学原理,进行基础受力和变形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土木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建筑安全,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感;3. 引导学生认识到土木工程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其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力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地基条形基础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地基与基础概述:介绍地基与基础的定义、分类及作用,分析各类基础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教材章节:第一章 地基与基础概述内容列举:地基的定义、基础的分类、基础的作用、基础设计原则。

2. 地基条形基础设计:讲解条形基础的受力特点、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 地基条形基础设计内容列举:条形基础的受力分析、基础尺寸设计、基础材料选择、基础稳定性计算。

3. 地基处理技术:介绍常见地基处理方法,分析各种处理技术的原理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 地基处理技术内容列举:地基处理目的、常见处理方法、处理技术原理、工程案例分析。

4. 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地基条形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案例分析内容列举:案例背景、地基处理方案、基础设计计算、施工要点。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

墙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基础设计一、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1)荷载计算由题条件:外墙选取两窗中心线间的距离3.3m ,为计算单元宽度。

m kN m kN F F kk /26.169/3.357.5583.311===∑ 山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 k /61.168/161.168122===∑ 内横墙:取1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F k k /68.162/168.16213===∑ 内纵墙:取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8.26m 为计算单元宽度m kN m kN F F kk /61.185/26.815.153326.844===∑ (2)查表[1]得敦煌地区的标准冻深m Z 2.10=,按老师要求,一组基础埋置深度m D 3.1min =,首先假定基础埋深为1.3m ,假设b m 3<,无需宽度修正,查表得粉质粘土6.1=d η,则地基承载力修正为)5.0(-+=d f f m d ak a γη其中m γ=3/23.173.18.0185.06.1m kN =⨯+⨯ 解得:2/06.218m kN f a =(3)确定基础宽度 外纵墙:df F b a k G 1γ-≥ 解得:m b 865.01≥ 同理得 山墙:m b 862.02≥内横墙:m b 831.03≥内纵墙:m b 949.04≥求得条形基础宽度,即无需进行承载力宽度修正,(2)中成立。

统一取m b 1=。

(4)确定基础高度基础为条形毛石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内横墙和内纵墙基础采用两层毛石,计算每层台阶的伸出宽度m b t 2.019.0424.01<=-=。

查表8.1.2[2]毛石基础宽高比的允许值,得tan α=5.1/1 计算基础宽度285.05.11424.01tan 40=⨯-=-≥αb b h m 根据灰石基础高度要求,得m h 5.0=,外纵墙和内纵墙基础亦采用两层毛石。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第一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图4-1平面图(二)设计资料所示。

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图4-2工程地质剖面图⑵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三天。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1.选定计算单元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GB50007-2002规定d min =Z d -h max 或经验确定d min =Z 0+(100~200)mm 。

式中 Z d ——设计冻深,Z d = Z 0·ψzs ·ψzw ·ψze ; Z 0——标准冻深;ψ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 ψ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 ψ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 );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 d ——基础埋置深度(m )。

(建工)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建工)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第一部分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4-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4-2所示。

⑵室外设计地面-0.6m ,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 1K =558.57kN ,山墙∑F 2K =168.61kN ,内横墙∑F 3K =162.68kN ,内纵墙∑F 4K =1533.15kN 。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 。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 (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 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 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 三天。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GB50007-2002规定d min =Z d -h max 或经验确定d min =Z 0+(100~200)mm 。

式中 Z d ——设计冻深,Z d = Z 0·ψzs ·ψzw ·ψze ;Z 0——标准冻深;ψ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ψ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式中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课程设计示例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课程设计示例
F1k 768.35 232.83kN / m 3 .3
2.山墙基础 山墙以 1m 墙体为荷载计算单元,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2K=268.45kN,则每延米 荷载 F2K:
F2k 268.45 268.45kN / m 1
3.内横墙基础 内横墙以 1m 墙体为荷载计算单元,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3K=193.25kN,则每延
m
0.5 16 1.5 18 17.5kN / m 3 0 .5 1 .5
B.2.2
计算荷载
1.外纵墙基础 外 纵 墙 以 两 窗 中 心 间 3.3m 墙 体 为 荷 载 计 算 单 元 , 传 至 基 础 顶 面 的 竖 向 荷 载 ∑ F1K=768.35kN,则每延米荷载 F1K:
As M 22.56 10 6 459.10mm 2 0.9h0 f y 0.9 260 210
结合构造要求,底板受力钢筋选用φ12@100(As=942mm2) ,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2.山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pj F 1.35 268.45 258.86kPa b 1 .4
d min zd hmax
4.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计算地基持力层和下卧层承载力。
f a f ak b (b 3) d m (d 0.5)
5.计算墙下条形基础宽度 根据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以及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
As M 34.33 10 6 698.62mm 2 0.9h0 f y 0.9 260 210
结合构造要求,底板受力钢筋选用φ12@100(As=942mm2) ,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3.内横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地基基础设计word版

地基基础设计word版

附件1《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设计参考资料1第一部分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1-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1-2所示。

⑵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

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 2K =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

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

(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三天。

二、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荷载计算 1.选定计算单元 对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取洞口间墙体为计算单元;对无 门窗洞口的墙体,则可取1m 为计算单元(在计算书上应表示出来)。

2.荷载计算 计算每个计算单元上的竖向力值(已知竖向力值除以计算单元宽度)。

(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GB50007-2002规定d min =Z d -h max 或经验确定d min =Z 0+(100~200)mm 。

式中 Z d ——设计冻深,Z d = Z 0·ψzs ·ψzw ·ψze ; Z 0——标准冻深;ψzs ——土的类别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1;ψzw ——土的冻胀性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2;ψze ——环境对冻深的影响系数,按规范中表5.1.7-3;(三)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5.0()3(m d b ak a -+-+=d b f f γηγη 式中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知)(kPa);ηb 、ηb ——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已知);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 3); b ——基础底面宽度(m ),当小于3m 按3m 取值,大于6m 按6m 取值;d ——基础埋置深度(m )。

[学士]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secret

[学士]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secret

[学士]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secret1. 课程介绍本课程是针对初学者设计的墙下条形构建基础课程,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墙下条形的基本概念、构建原理及其应用。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墙下条形的定义及构成•墙下条形的构建流程•墙下条形的应用场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墙下条形的构建方法与使用场景,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奠定基础。

2. 课程大纲本课程共包括十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墙下条形的概述1.墙下条形的定义2.墙下条形的组成3.墙下条形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墙下条形的类型1.墙下条形的种类2.墙下条形的特点3.墙下条形的优缺点第三章:墙下条形的设计1.墙下条形的设计要点2.墙下条形的计算方法3.墙下条形的设计实例第四章:墙下条形的制造1.墙下条形的制造工艺2.墙下条形的制造工具3.墙下条形的制造质量控制第五章:墙下条形的安装1.墙下条形的安装流程2.墙下条形的安装工具3.墙下条形的安装验收标准第六章:墙下条形的检验1.墙下条形的检验要求2.墙下条形的检验工具3.墙下条形的检验流程第七章:墙下条形的维修1.墙下条形的维修方法2.墙下条形的维修工具3.墙下条形的维修质量控制第八章:墙下条形的保养1.墙下条形的保养方法2.墙下条形的保养周期3.墙下条形的保养标准第九章:墙下条形的应用1.墙下条形的应用场景2.墙下条形的特殊用途3.墙下条形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墙下条形的未来1.墙下条形的发展趋势2.墙下条形的技术创新3.墙下条形在未来的应用预测3. 课程师资队伍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墙下条形专业学者、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担任教学任务,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4. 预期效果完成本课程后,学生将能够:1.熟悉墙下条形的基本概念、构建原理及其应用场景;2.掌握墙下条形的基本构建方法,并能够实际操作;3.理解墙下条形的计算与设计流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制造;4.能够检查、维修和保养墙下条形,并理解其在具体应用中的优缺点;5.能够应用墙下条形解决具体问题并进行技术创新。

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四.连系梁计算 ......................................................................................14 五.垫层做法...........................................................................................14 参考资料...................................................................................................14
m
17.6 0.7 18.4 0.2 8.4 1.6 11.78kN / m 3 2.5
fa fak d m(d 0.5) 160 3.0 11.78 (2.5 0.5) 230.68kPa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专 班 姓 学 完成日期:
目:柱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
院 (部) : 级: 名: 号:
业: 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一.设计资料.............................................................................................1
二.条形基础设计 ....................................................................................3
2.1 ①和⑦轴基础尺寸设计 .................................................................................... 3 2.1.1 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并验算地基承载力 .................................................... 3 2.1.2 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 3 2.1.3 计算基底压力并验算 ................................................................................. 4 2.1.4 软弱下卧层计算 ........................................................................................ 4 2.1.5 沉降量计算 ................................................................................................ 4 2.2 ②~⑥轴基础尺寸设计 ...................................................................................... 4 2.2.1 初步确定基础宽度 .................................................................................... 4 2.2.2 计算基底压力并验算 ................................................................................ 5 2.2.3 软弱下卧层计算 ........................................................................................ 5 2.2.4 沉降量计算 ................................................................................................. 5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背景介绍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中,墙下条形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墙下条形有助于增强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

然而,学习者对于墙下条形的设计与施工常常存在困惑。

本课程将针对墙下条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教学,帮助学习者掌握墙下条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

二、课程目标•了解墙下条形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墙下条形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理解墙下条形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完成墙下条形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三、学习内容3.1 墙下条形的定义和作用(预计学时:2小时)•墙下条形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墙下条形的作用和优点。

3.2 墙下条形的分类(预计学时:2小时)•墙下条形的常见分类;•不同分类下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3.3 墙下条形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预计学时:4小时)•墙下条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墙下条形的设计计算步骤和方法;•使用计算软件辅助墙下条形设计的介绍和实践。

3.4 墙下条形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预计学时:4小时)•墙下条形的施工流程和工艺;•墙下条形施工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墙下条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3.5 墙下条形的设计与施工案例分析(预计学时:4小时)•分析墙下条形设计与施工的典型实例;•对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学习评估方式本课程的学习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作业:学习者需完成对墙下条形设计案例的计算和分析,提交设计报告和施工方案。

作业占总成绩的60%。

2.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考察学习者对于墙下条形设计和施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占总成绩的40%。

3.学习参与度:学习者的课堂积极参与度将会在总成绩中有所体现。

五、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2.《建筑施工工艺与企业标准》3.《墙下条形设计与施工规范》以上为《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大致内容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者将能够全面掌握墙下条形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今后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的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墙下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毕业设计PPT课件

墙下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毕业设计PPT课件
全面规划。
A
B
C

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查找资料、整理文献、分析案例等途 径,提高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团队协作经验
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与队友共 同协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持续学习与实践
在未来的工作中,应不断学习新知识、 新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综
质量控制
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各道工序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 量。
06
结论与展望
毕业设计的总结与收获
专业技能提升
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研究,加深了对钢筋 混泥土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理解,提高
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成果
完成了墙下钢筋混泥土条形基础的 详细设计和施工方案,包括基础结 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的
合素质。
团队合作与沟通
加强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
率。
创新与改进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勇于创新和尝试, 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提高 工程质量。
客户至上
始终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和技术支持,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
THANKS
感谢观看
材料采购与运输
优化材料采购和运输方案,降低材料成本和运输费用。
05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概况
01
02
03
04
工程名称:某住宅楼工程
建设地点:某市郊区
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工程特点:地基土质复杂,地 下水位较高,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
设计方案的确定
设计依据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震参数、建筑要求等。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以下仅供参考,不可照抄。

(一)确定基础埋深已知工程地质条件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初步选择第二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

根据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及冻结期间地下水位低于冻结面的最小距离为8m ,平均冻胀率η=4,冻胀等级为Ⅲ级,查表7-3,确定持力层土为冻胀性土,选择基础埋深d=1.6m 。

(二)确定地基承载力1、第二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5.019291924=--=--=ωωωωL P L I 75.017.18)24.01(8.971.21)1(=-+⨯⨯=-+=γωγωs d e 查附表-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202.5 KPa 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查附表-3,aK f =162.5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62.5KPa2、第三层粘土地基承载力9.0118)29.01(8.97.21)1(=-+⨯⨯=-+=γωγωs d e 75.05.215.315.2129=--=--=ωωωωL P L I查附表-2,aK f =135 KPa ,按标准贯入锤击数查表-3,aK f =145 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35 KPa 。

3 、修正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持力层物理指标e =0.9, I L =0.75,二者均小于0.85。

查教材表4-2 =b η0.3,=η 1.63/63.176.16.07.18117m KN m =⨯+⨯=γ a m d ak a KP d f f 5.193)5.06.1(63.176.15.162)5.0(=-⨯⨯+=-+=γη(三)计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 K F1、选定计算单元 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

外纵墙:取两窗中心间的墙体。

内纵墙:取任两轴线间两门中心间的墙体。

山墙、横墙:分别取1米宽墙体。

2、荷载计算外纵墙:设两窗间的中心线间的距离为3.3米作为计算单元,则: ==∑3.311kk F F山墙:取1米为计算单元宽度,则==∑.322k k F F内横墙:取1米为计算单元宽度,则==∑133k k F F内纵墙:设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为n 米作为计算单元,则:==∑n F F k k44(四) 求基础宽度1、外纵墙基础48.1)26.06.1(205.1939.230=+⨯-=⋅-=d f F b G a k γm 取6.1=b m2、内纵墙基础01.2)6.06.1(205.1931.301=+⨯-=⋅-=d f F b G a k γm ,取1.2=b m 3、山墙基础75.1)26.06.1(205.19309.272=+⨯-=⋅-=d f F b G a k γm ,取1.9m4、内横墙基础30.1)6.06.1(205.1933.194=+⨯-=⋅-=d f F b G a k γm ,取4.1=b m (五) 计算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1、外纵墙基础(1)地基净反力 82.1946.19.23035.1=⨯==b F P j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555.0249.06.11=-=a m , 79.41555.082.1942121221=⨯⨯==a P M j kN.m 13.108555.082.1941=⨯==a P V j kN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先按8b h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条形基础,独立基础课程设计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第一部分毛石条形基础设计一、荷载计算外纵墙:取两窗中心线的距离3.3m为计算单元宽度山墙:取1m为计算单元宽度内横墙:取1m为计算单元宽度内纵墙:取两门中心线的间距8.26m为计算单元宽度二、确定基础埋深=2m,内纵墙和内因为标准冻深为1.2m,所以外纵墙和山墙的基础埋深d1=2.6m横墙的基础埋深d2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三、计算各道墙的基础地面尺寸1、基础宽度外纵墙:山墙:内横墙:内纵墙:取b=1.5m2.基础高度外纵墙:取h=1000mm 放大脚所需台阶数:山墙:取h=1000mm放大脚所需台阶数:内横墙:取h=1000mm放大脚所需台阶数:内纵墙:取h=1000mm放大脚所需台阶数:基础剖面图:外纵墙和山墙为1-1剖面图,内横墙和内纵墙为2-2剖面图1-1剖面图图12-2剖面图K平面图布置图:图3 四、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1.下卧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z经深度修正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为:1a f2.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cz P3. 确定地基压力扩角θ,按持力层与下卧层压缩模量值之比:Es4. 土的自重应力:c5.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及验算下卧层承载力: 外纵墙:山墙:内横墙:内纵墙:第二部分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⑴工程地质条件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土的天然重度为20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N/m2,地下水位在-1.5m处,无侵蚀性。

⑵给定参数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为1150kN,弯矩值为210kN·m,水平荷载为71kN。

⑶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可以调整)(f t=1.43N/mm2)钢筋:采用HPB335(可以调整)(f y=300 N/mm2)(三)设计内容⑴确定基础埋置深度⑵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⑶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⑷确定基础的高度⑸基础底板配筋计算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仅供参考,不可照抄。

(一)确定基础埋深
已知工程地质条件如附图-1所示:
附图-1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初步选择第二层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

根据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及冻结期间地下水位低于冻结面的最小距离为8m ,平均冻胀率η=4,冻胀等级为Ⅲ级,查表7-3,确定持力层土为冻胀性土,选择基础埋深d=1.6m 。

(二)确定地基承载力
1、第二层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
查附表-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f =202.5 KPa 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6,查附表-3,aK f =162.5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62.5KPa
2、第三层粘土地基承载力
查附表-2,aK f =135 KPa ,按标准贯入锤击数查表-3,aK f =145 KPa ,二者取较小者,取aK f =135 KPa 。

3 、修正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持力层物理指标e =0.9, I L =0.75,二者均小于0.85。

查教材表4-2 =b η0.3,=η 1.6
(三)计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 K F
1、选定计算单元 取房屋中有代表性的一段作为计算单元。

外纵墙:取两窗中心间的墙体。

内纵墙:取任两轴线间两门中心间的墙体。

山墙、横墙:分别取1米宽墙体。

2、荷载计算
外纵墙:设两窗间的中心线间的距离为3.3米作为计算单元,则: 山墙:取1米为计算单元宽度,则
内横墙:取1米为计算单元宽度,则
内纵墙:设两门中心线间的距离为n 米作为计算单元,则:
(四) 求基础宽度
1、外纵墙基础
48.1)26.06.1(205.1939.230=+⨯-=⋅-=d f F b G a k γm 取6.1=b m
2、内纵墙基础
01.2)
6.06.1(205.1931.301=+⨯-=⋅-=d f F b G a k γm ,取1.2=b m 3、山墙基础
75.1)26.06.1(205.19309.272=+⨯-=⋅-=d f F b G a k γm ,取1.9m
4、内横墙基础
30.1)
6.06.1(205.1933.194=+⨯-=⋅-=d f F b G a k γm ,取4.1=b m (五) 计算基础底板厚度及配筋
1、外纵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82.1946
.19.23035.1=⨯==b F P j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555.02
49.06.11=-=a m , 79.41555.082.1942
121221=⨯⨯==a P M j kN.m 13.108555.082.1941=⨯==a P V j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8
b h =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2.086.18===b h m
取h=0.3m=300mm h 0=300-40=260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231140260100027.10.17.07.00=⨯⨯⨯⨯=bh f t hs βN 14.231=kN >V=113.4kN 基础底板配筋 850210
2609.01079.419.06
0=⨯⨯⨯==y s f h M A mm 2 选用Φ12@130 mm (A S =870mm 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

2、内纵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5.1931
.21.30135.1=⨯==b F P j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865.02
37.01.21=-=a m 4.72865.05.1932
121221=⨯⨯==a P M j kN.m 4.167865.05.1931=⨯==a P V j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8
b h =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26.08
1.28===b h m 取3.0=h m =300mm , 26040300=-=h 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231140260100027.10.17.07.00=⨯⨯⨯⨯=bh f t hs βN=231.14kN >4.167=V kN 基础底板配筋
1473210
2609.0104.729.06
0=⨯⨯⨯==y s f h M A mm 2 选用Φ16@130mm (1547=s A mm 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

3、山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3.1939
.109.27235.1=⨯==b F P j kPa (2)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705.02
49.09.11=-=a m , 04.48705.03.1932
121221=⨯⨯==a P M j kN.m 27.136705.03.1931=⨯==a P V j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8
b h =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24.089.18===b h m 取3.0=h m 300=mm 260403000=-=h mm
(3)受剪承载力验算
231140260100027.10.17.07.00=⨯⨯⨯⨯=bh f t hs βN
14.231=kN >27.136=V kN
基础底板配筋 6.977210
2609.01004.489.06
0=⨯⨯⨯==y s f h M A mm 2 选用Φ14@150 mm (A S =1026mm 2),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

4、内横墙基础
(1)地基净反力 4.1874
.13.19435.1=⨯==b F P j kPa 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580.02
24.04.11=-=a m 52.31580.04.1872
121221=⨯⨯==a P M j kN.m 7.108580.04.1871=⨯==a P V j kN
初步确定基础底版厚度
先按8
b h =
的经验值初步确定,然后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

175.084.18===b h m 取25.0=h m , 210402500=-=h mm
(2)受剪承载力验算
186690210100027.10.17.07.00=⨯⨯⨯⨯=bh f t hs βN=186.69kN >108.7kN 基础底板配筋 794210
2109.01052.319.06
0=⨯⨯⨯==y s f h M A mm 2 选用Φ12@140 mm (A S =808mm 2
),分布钢筋选用Φ8@300 mm.。

(六)确定基础剖面尺寸,绘制基础底板配筋图
1、 外纵墙基础剖面及底板配筋,详见附图-3。

附图-3 外纵墙基础剖面图 2、 内纵墙基础剖面及底板配筋详图,见附图-4。

附图-4 内纵墙基础剖面图
3、 山横墙基础剖面及底板配筋图,见附图-5。

附图-5 山横墙基础剖面图
4、 内横墙基础剖面及底板配筋图,见附图-6。

附图-6 内横墙基础剖面图
另平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