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洋务运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篇教材内容,主要讲述了19世纪末清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借鉴西方科技,强化国家实力,但却未能解决中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本节课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实施过程及影响进行深入了解,并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实施过程和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了解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
•探究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洋务运动》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念、背景和目的。
2.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洋务运动没有取得成功并解决中国面临的深层次问题?3. 讲述《洋务运动》•分析洋务运动的背景:国家面临外敌侵略、经济衰落以及科技落后等问题。
•解释洋务运动的目标和实施过程:寻求西方科技引进、新式军队建设、设立洋务局等。
•掌握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保守势力的阻碍、洋务运动实施不力等。
4. 探究洋务运动的影响•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增强国家实力、打击社会废弛、催生爱国思潮等。
•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改革传统工艺、发展工商业、引进外资等。
•探究洋务运动对中国科技的影响:引进西方科技、推动科学教育、培养国家科技人才等。
5. 小结与评价对洋务运动进行简要总结,评价其影响及原因。
通过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述和解读教材,介绍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对洋务运动的兴趣。
•分组讨论法:组内讨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归纳法:通过归纳洋务运动的目标、过程和影响,使学生对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洋务运动》 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洋务运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洋务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为了救亡图存,不同阶层进行的一系列探索。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同时,洋务运动也为中国近代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又为后面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洋务运动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理解起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掌握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军、新式学堂等相关史实。
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让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海军、新式学堂等。
洋务运动的作用。
2、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理解其局限性和进步性。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
《洋务运动》说课稿最全版《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教版⾼⼀上册第⼆章第⼆节<洋务运动>[板书] 第⼆节洋务运动⼀、说教材1地位和作⽤.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从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争,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亥⾰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环,这场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次尝试,开始了近代⼯业的⼤机器⽣产,为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产阶级的壮⼤奠定了基础.2.教学⽬标: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较清晰的,[板书]⼀、背景⼆、兴起和发展三、结局四、评价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通过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异同点的分析,培养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段上有所不同。
②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掌握利⽤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
从⽽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却⼜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分为⼆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使学⽣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势⼒的扩张也起了⼀些抵制作⽤。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的封建统治⽽进⾏的⼀场⾃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如何引导学⽣对其进⾏全⾯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都提出了较⾼要求。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历史——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不仅关系到清朝的自我振兴,更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要尝试。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其次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再次是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最后是教学建议。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清朝政府意识到了自身与西方列强在科技和军事上的巟大差距。
面对内忧外患,清朝的一部分官员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增强国力,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就是洋务运动的起源。
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主要从1861年开始,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时基本告一段落。
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洋务派官员在全国各地兴办了大量的洋务企业,包括机器制造、船舶建造、矿山开采、纺织工业等。
其中最著名的有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汉阳铁厂等。
此外,洋务派还注重军事改革,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化的海军,并引进了西方的军事训练和战术。
在教育方面,洋务派也做出了一些尝试。
他们设立了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懂得西方语言和科技的人才。
同时,还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和评价洋务运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但由于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以及缺乏系统的社会政治改革,使得洋务运动的成效有限。
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为中国的现代化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同时,它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消极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在于它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模仿和学习,没有触及到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根本改革。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通用2篇)《洋务运动》篇1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
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
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
洋务运动说课稿5篇洋务运动说课稿1一、教材地位新编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共有8节,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这个阶段,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时期。
教材主要涉及中国社会的政治格局、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中国人民的抗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等方面内容。
头绪多,内容丰富。
《洋务运动》是__的第二节。
洋务运动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产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中国社会的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洋务派、顽固派、洋务运动的时间、主要代表、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等基本内容。
2、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对洋务运动发展过程的了解,认识顺应世界潮流的必要性;通过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
3、强化能;力培养通过对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归纳,培养学生概括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对比,培养学生比较事物异同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教师以设疑、析疑为主;学生以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为主。
在师生多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问题导读:教师依据教材,设计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初步理解教材。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张有什么不同?②归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③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如何评价洋务运动?2、异同比较:①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洋务运动的背景:a、内忧外患,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外国技术逐渐传入;c、慈禧太后采取支持的策略;d、总理衙门的推动。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岳阳市八中周瑾《洋务运动》是人教版高级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第二节。
一、说教材(一)、整体感知: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清政府内部产生了洋务派。
从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
该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在客观上具有一些进步作用。
(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掌握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正确理解并掌握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①通过学生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由外及内、由表及里,层层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3.思想教育目标①.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相同,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借以求强求富。
他们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洋务运动破产。
③.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本国经济的解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3.洋务运动的评价。
解决办法:①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所面临的内外形势,引导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②洋务运动的评价:首先,洋务运动的破坏,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无法实现维护清朝统治的目的。
其次,洋务运动还是有它的进步意义的,表现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洋务运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
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
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姓名和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说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从已学过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敏捷答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务运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化进程,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意识;评价、辩论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科学价值观念、人文价值观念和人类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吸取洋务运动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4、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洋务派创办的军用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难点: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二、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洋务运动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洋务运动的巨大历史作用,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洋务运动》说课稿
历史《洋务运动》说课稿一、教材与学情分析(一)教材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文明史角度:它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中国落后封建文明冲击的结果,也是中国主动学习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举动。
从近代化的角度: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
从探索史的角度:它是中国先进人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为以后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所以说,本课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了解它,就难以彻底把握整个中国近代史。
(二)重难点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做到论从史出,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质。
重点: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1.依据:是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中国开始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
突破:引导学生自学完成课件上的基础知识表格,并展示和讲述,再辅以老师搜集的图片展示,再次从视觉上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2.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依据:学生对近代化的概念也不是很明确,还没有建立起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和方法。
突破: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合作探索,比较洋务运动先后中国社会的变化,直观体味它所带来的进步。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索和老师引导点拨,让学生初步认识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习能力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学生情况:2.静宁县是我市的教育强县,阿阳中学又是静宁县实验中学,学生学习能力强,学习习惯较好。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并结合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1)通过将先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照学习,培养历史事件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单元第6课。
在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
清政府内忧外患。
洋务派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实践,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产生了深远影响。
学习本节教材,有助于理解以后教材中涉及的中国近代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以及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抵御外来侵略等内容。
2、课程与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及评价等;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感知洋务派的各种努力,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洋务派的两重性和洋务运动的客观历史作用。
3、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二、说学情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256班的学生,经过一个学年对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培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课第一子目“自强与求富”比较简单易懂,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便于提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认识水平不高。
本课第二子目“洋务运动的评价”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采取由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教师进行深入浅出的启发和点拨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归纳法2、小组讨论探究法3、材料分析法4、图示法四、说教学过程导入:简绍李鸿章并引用其说的一段话,提问学生: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指的是什么事?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同时留下思考问题:“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指的是什么?(一)“自强”与“求富”(重点)1、结合课本28页左边的导语部分,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本,找出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等信息2、结合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追问洋务派出现的原因3、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洋务运动过程”的数轴4、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和小字部分的内容,抢答形式,完成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及相应的地图填充(同时引导学生留意课本的图片)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时间、举办者、企业名称、地点、企业在当时的特点1861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安庆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5 李鸿章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上海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1866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福州清政府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举办者、企业名称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5、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合作探究、自学完成)(二)洋务运动的评价(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1.性质: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____________。
《洋务运动》说课稿
《洋务运动》说课稿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洋务运动》。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洋务运动是一段重要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2、掌握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3、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基本概念与背景:讲解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3、主要内容和措施: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包括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教育等方面。
4、地位和影响: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与评估1、导入阶段:通过展示一些与洋务运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课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与背景阶段: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背景,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和主要代表人物,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主要内容和措施阶段:通过详细介绍洋务运动所涉及的领域和采取的措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措施,为后续分析其地位和影响打下基础。
4、地位和影响阶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民族工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影响。
5、评价与教训阶段: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进行客观评价,探讨其得失与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6、评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通过作业、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洋务运动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客观评价洋务运动的得失与经验教训。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等奖
洋务运动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说课人,将为大家介绍的课题是《洋务运动》。
首先,我会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资源准备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影响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兴趣。
2.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掌握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
3.思辨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并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展示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老师进行评价和点评。
四、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音箱等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教学资料: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和成果,洋务派的主要人物和洋务政策等内容。
3.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章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洋务运动》这个课题的说课稿,谢谢大家的聆听!。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
高中历史《洋务运动》说课教案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1.2掌握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1.3理解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2.2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从史出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
3.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洋务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如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事件等,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梳理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主学习成果,讨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本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展示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重点讲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案例分析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例,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洋务运动的利弊。
四、课后作业1.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有哪些?3.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对洋务运动影响的理解程度。
3.学生对洋务运动局限性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主要讲述了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统治集团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四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清朝的建立、清朝的衰落等相关知识,对清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洋务运动的背景了解不深;2. 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认识不足;3. 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不透;4. 对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不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清朝的衰落,引出本课的主题——洋务运动。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阐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第4课《洋务运动》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八年级部编历史教材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第一个内容。
本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以及建立新式海陆军。
从内容中能够看出本课旨在让学生在了解洋务运动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理解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中国对近代化的探索。
说学情】本课的研究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通过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的研究学生已经看到了中西之间的差距产生,在第一单元的研究中了解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天平天国运动中走向衰落。
面对这样的内忧外患,学生更能理解清政府的内部发动洋务运动的必然性。
在对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对洋务运动基本信息的采集但是在对其评价上还有欠缺。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人物、目的、以及主要内容;客观正确分析洋务运动的时代进步性与不足;体验以口头方式表达思想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资料研法——通过研读不同的材料,得客观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感知历史的多元性2)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化难为简,得以讨论形式在小组、班级交流成果的方式3)信息归纳法——通过图表填写的方式,掌握本课重点内容,同时强化信息归纳整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并理解开拓创新的人物精神和时期意志,树立对国度、民族前途命运的义务担当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难点: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说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交流法。
2、说、评、议结合法。
3、系统知识归纳法。
4、中外历史联系法说教学过程】引子: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节有意义有味道的历史课。
我和我的专业相识,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了,我特别认同并喜欢自己的专业,在此送给大家一句话——“历史是现实与过去之间无止境的对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昨天的事情,形成并指导着我们今天的认知,而今天我们的认知与立场又反过来重新定义、评价着昨天的是是非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一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
[板书]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从1840-1919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和斗争,主要经历了农民阶级的太平天
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场运动虽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为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
级的壮大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洋务运动这节课的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板书]一、背景二、兴起和发展三、结局四、评价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①.通过对洋务派与顽固派异同点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根本立场上是相同的,但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②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使学生掌握利用有限的史料来截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既要维护清朝统治,却又阻挡不了外国的侵略,最终导致洋务运动的破产。
③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分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对其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到底是它的积极作用大,还是它的消极影响大?如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避免简单肯定或否定,这对于师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大为提高,但是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所以我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认采用以下学法:①.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的一些史料和图表,来培养学生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培养学生理性分析历史的思维。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问题探究法,也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加以讲授法、图示法和比较法,也就是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者,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属于理性分析为主的一节课,因而我以“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
思想来指导这节课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对于清政府来讲,当时外有侵略者的势力,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内外交困。
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的统治没有垮下来,靠的是什么力量的支撑呢?由此来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洋务运动.
(二)、讲授新课
1.在讲洋务派与顽固派有何异同,我主要是列出一张表格,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尝试着自己完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自学的能力。
我再根据表格和教材中的“曾国
同的,只是在解决内忧外患的政策、手段上有所不同。
2.接下来讲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背景,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1.概念
首先我是采取讲述法跟学生讲解洋务运动的概念,其中概念里就包含了(时间、旗号、内容、目的和性质)然后再着重讲解它的内容
[板书]2.主要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的能力。
可以概括为4点:1.创办军事工业2.创办民用工业3.创建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我主要是采取表格对照
确指出它失败的标志,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我是引导学生通过史实来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比如可以举奕訢批评洋匠惟利是图说,来充分说明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
讲到其根本原因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这就好比如盖房子,地基已经败坏了,却要在上面修建高楼大厦,其必然是要坍塌的。
4. 洋务运动的评价:
对其评价是本课的难点,但是教材却没有叙述,如何来突破难点呢?在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有限的史实去获取有效信息的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材料来说明。
洋务运动的评价在史学界是备受争议的,所以对其评价可以分为积极性和局限性,要引导学生把握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意评价的辨证性和全面性,切忌绝对化。
(三)、课堂小结
再次向学生强调这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前后历时30多年,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次尝试。
(四)、布置作业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结合你所学知识,清政府当时在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你认为怎样改革才能使国家迅速走向强大?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洋务运动
一、背景
二、兴起和发展
1.概念
2.主要内容
三、结局:
1. 破产的标志:
2. 破产的原因:
四、评价:
1. 局限性:
2. 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