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练习题(带答案)
语文版七上语文《《论语》六则 》同步练习
《论语》六则练习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5分)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7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原文填空:(4分),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5分)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⑵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
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
(4分)第一方面:第二方面: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7分)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4分)学而不厌古义:今义: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4分)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5分)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
(5分)第二部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测试题带答案50道
一、选择题1. 《论语》的体裁是什么?A. 语录体散文B. 诗歌C. 小说D. 戏剧答案: A2. 《论语》主要是记录谁的言行?A. 孟子B. 老子C. 孔子D. 荀子答案: C3.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答案: C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 A5.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错?A. 掩盖错误B. 勇于承认并改正C. 推卸责任D. 忽视不管答案: B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谦虚好学B. 诚实守信C. 勇于担当D. 独立思考答案: A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师”指的是什么?A. 正式的老师B. 可以学习的人或事物C. 领导者D. 朋友答案: B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A. 自己喜欢的也要让别人喜欢B. 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C. 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做D. 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要给别人答案: B9. 《论语》中,孔子强调“君子”应具备的品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仁爱B. 勇敢C. 狡猾D. 谦逊答案: C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A. 学习和思考缺一不可B. 只学习不思考就行C. 只思考不学习就行D. 学习和思考都不需要答案: A11. 《论语》中提到的“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A. 三个方面的自我反省B. 三个省份的考察C. 三次反省自己D. 三个省的时间来自我检查答案: A1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A. 见到贤能的人就想超过他,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B. 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自我反省C. 见到贤能的人就嫉妒,见到不贤能的人就嘲笑D. 见到贤能的人就疏远,见到不贤能的人就亲近答案: B13.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的意思是?A. 温暖过去,知道新的B. 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C. 忘记过去,迎接新的D. 保留旧的,不要新的答案: B14. 《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六艺”包括哪些内容?A. 礼、乐、射、御、书、数B. 诗、书、礼、乐、易、春秋C. 琴、棋、书、画、歌、舞D. 金、木、水、火、土、谷答案: A1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生气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B. 不努力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C. 不努力就不启发,不愤怒就不发展D. 不着急就不启发,不郁闷就不发展答案: C(注:此处原答案可能有误,但根据常识判断,“愤”在此处应理解为努力、积极进取的意思,而非简单的“生气”。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六则》练习题一、填充:1.《论语》是( )家经典之一,是(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言行的记录。
2.孔子,名( ),字( ),( )末期( )家、( )家、( )家,( )家的创始人。
被后人称为“ ”。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 习: 说: 愠:而: 君子: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故: 而: 知: 为: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 而: 殆: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乐: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必: 其: 从: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 或: 耳: 逾: 矩:三、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的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3.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四、“而”的用法,有表顺接,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表递进等用法,试将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归类A .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1)表顺接:_________________ (2)表转折: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回答问题1.《<论语>六则》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2.孔子认为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缺点?3.文中那些语句已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请写出三条成语来。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论语六则同步练习阅读训练栏目:论语节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延伸训练: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可谓好学也已 同 意思是:2.诲女知之乎 同 意思是: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 意思是: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三、翻译句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 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案:一、1.已 矣 了 2.女 汝 你 3.知 智 智慧二、1.曾经 2.教导 3.谨慎 4.趋向、接近 5.检查 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1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2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4 昧行 5 乎 ” 平公曰:“善.哉”注释1 炳烛:把蜡烛点燃.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3 阳:这里指阳光.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延伸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答: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答 答案:1.晚 戏弄、开玩笑 听说 讲得好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鲁哀公:鲁国国君.③迁:转移.延伸训练: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3.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迁怒,不贰过.译文:4. 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答: 答案:1. ①“蚤”同“早” ②“亡”同“无”2. ①哀痛到了极点 ②更 ③谁 ④过失,错误3. 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4. 不迁怒,不贰过.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延伸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 浏览. 署.名 沉疴.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答案:ǎo lǎn shǔ kē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1课 《论语》六则》同步练习卷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同步练习卷一、积累与运用1.(3分)《论语》是经典之一,主要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的纪录。
孔子,名,字,春秋末期家、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
2.(3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人不知而不愠.(2)学而不思则罔.(3)思而不学则殆.(4)学而不厌.。
3.(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温故.而知新(3)诲人不倦.(4)择其善者..而从之。
4.(3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温故而知新。
(3)敏而好学。
(4)不耻下问。
5.(3分)按要求默写原文。
(1)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是,。
(2)要谦虚好学的句子是。
(3)学习要不断进取的句子是。
二、阅读理解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课文里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它们是、。
(2)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
(3)文中总结了哪些学习方法?你还有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试写下来。
(4)《论语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子曰:“不愤②不启,不悱③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由!诲女④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⑤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①凋:凋零。
②愤: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
③悱: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表达。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什么?A. 诚信B. 礼仪C. 智慧D. 勇敢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路篇答案:A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走极端B. 追求完美C. 保持平衡D. 避免冲突答案:C二、填空题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______思想。
答案:谦虚好学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论语》中提出的______原则。
答案:仁爱三、简答题6. 简述孔子的“仁”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在相互关系中表现出关爱、尊重和宽容。
仁的实现需要通过“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
7. 孔子如何理解“君子”?答案:孔子认为“君子”是具有高尚品德、广泛知识和良好行为的人。
君子应当以德行为本,以礼节自身,以诚信待人,以智慧处事,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个人修养的提升。
四、论述题8. 论述《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及其对个人学习的影响。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认识自己知识局限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只有承认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才能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种态度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鼓励我们不断探索未知,勇于提问,不满足于表面的理解,而是追求深入的知识和真正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题9. 阅读以下《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分析这句话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复习旧知识与学习新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因为这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
同时,它也鼓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的观点和理念,以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个人的成长。
六、翻译题10. 将以下《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英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是《论语》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 孔子2. 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先秦时期D. 三国时期答案:A. 春秋时期3. 以下哪个是《论语》的主要内容?A. 政治思想B. 伦理道德C. 宗教信仰D. 科学发展答案:B. 伦理道德4. 《论语》中的“仁”指的是什么?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人与神的关系D. 人与动物的关系答案: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 孔子的弟子中最得意的是谁?A. 曾子B. 子路C. 子贡D. 子张答案:A. 曾子二、判断题1. 孔子弟子的言行举止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方面。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论语》是一本道家经典著作。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派广泛传播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们对触犯了道德规范的人持有宽容和原谅的态度。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论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答案:《论语》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
孔子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在与人相处时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并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的弟子们在对待他人时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关心他们的福祉,尽量避免争斗和冲突。
2. 《论语》中有哪些著名的言论?答案:《论语》中有许多著名的言论,例如: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些言论都以简短而有力的方式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四、论述题《论语》作为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论语的试题及答案
关于论语的试题及答案关于《论语》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记录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行?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学习是快乐的B. 学习是痛苦的C. 学习是必要的D. 学习是无用的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到的“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道德经》答案:D二、填空题4.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_______。
答案:言行5. 《论语》中孔子提倡“仁”的思想,其中“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_______次。
答案:一百零九三、简答题6. 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是孔子提出的“仁”的基本原则之一,意思是说,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事情,不要去施加给别人。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
7. 《论语》中孔子如何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答案: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是指有道德修养、能够自我约束、追求高尚品德的人。
而小人则是指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缺乏道德修养、行为不端的人。
孔子强调,君子应该以德行来影响他人,而小人则常常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
四、论述题8.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教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论语》中孔子对“礼”的教导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它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朋友的诚信以及对他人的礼貌等。
孔子强调,通过“礼”的实践,人们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这些教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儒家的“礼”文化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9. 请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孔子的教育理念。
答案: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有教无类”,即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
论语六则练习题
论语六则练习题一、选择题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论语》中的内容?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人之初,性本善。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罕篇3. 以下哪一项不是孔子提倡的“仁”的内涵?A. 爱人B. 克己C. 礼让D. 竞争4. 《论语》中提到的“君子”具有以下哪些特质?A. 温良恭俭让B. 好勇斗狠C. 唯利是图D. 知者不惑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重视个人修养B. 重视人际关系C. 重视社会地位D. 重视物质财富二、填空题6.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7.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8. “_________,不亦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
9. “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篇》,是对君子品德的要求。
10. “_________,不亦远乎?”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篇》,表达了对道德修养的追求。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仁”的内涵是什么?12. 《论语》中提到的“礼”与“乐”在孔子的道德体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13. 孔子在《论语》中如何论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14. 请解释《论语》中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含义。
15.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中庸之道”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四、论述题16. 结合《论语》的内容,论述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17. 《论语》中孔子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有何启示?18.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君子”的道德修养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君子乎D. 不亦说乎答案:A2. “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3. 下列哪句话不是孔子所说?A. 君子和而不同B. 小人同而不和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D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A. 不生气不启发B. 不努力不启发C. 不愤恨不启发D. 不着急不启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
答案:学习的重要性2. 孔子提倡的“仁”是指________。
答案: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3.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描述了孔子的________。
答案:人生不同阶段的修养目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什么含义?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情时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不不足,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生活态度。
2. 《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即知识的理解不如对知识的热爱,而对知识的热爱又不如在知识中找到乐趣。
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3.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礼”是什么?答案:孔子提倡的“礼”是指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它包括了对长辈的尊敬、对朋友的诚信、对晚辈的慈爱等,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手段。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孔子的“仁”与“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道德品质,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1.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3.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过错?A. 忽视它B. 隐藏它C. 改正它D. 指责他人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教育理念?A. 终身学习B. 尊重他人C. 谦虚谨慎D. 独立思考5. 《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不器”,这里的“器”指的是什么?A. 工具B. 器皿C. 才能D. 物质6.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B. 复习旧知识C. 学习与复习的结合D. 创新的重要性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哪一条道德准则?A. 仁爱B. 礼仪C. 诚信D. 公正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什么的态度?A. 知识B. 仁爱C. 自然D. 快乐9. 《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和“利”分别指什么?A. 道德和利益B. 法律和金钱C. 礼仪和财富D. 智慧和物质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哪种人生态度?A. 自我中心B. 他人中心C. 社会中心D. 知识中心全部答案1. C. 仁爱2. A. 学而篇3. C. 改正它4. A. 终身学习5. A. 工具6. C. 学习与复习的结合7. D. 公正8. C. 自然9. A. 道德和利益10. B. 他人中心。
【名师讲题】《论语六则》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10.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D.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 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白12.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13.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它出现在《论语》的哪一篇?3.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的理解,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描述了智者和仁者的不同特点,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二、选择题: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重视个人修养B. 强调道德规范C. 倡导社会和谐D. 提倡教育普及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B. 不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C. 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D. 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3.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A. 反省自己的言行B. 反省自己的思想C. 反省自己的学习D. 反省自己的工作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公冶长三、简答题:1. 请解释《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含义。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是什么?请简述其核心思想。
3. 孔子是如何理解“礼”的?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论述进行说明。
四、论述题:1. 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根据《论语》中的内容,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谈谈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学而2. 述而3. 为政4. 雍也二、选择题:1. B2. A3. A4. A三、简答题: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心胸开阔,行为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虑和不满。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个学派的创始人?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 儒家2. 下列哪个不是孔子的弟子?A. 孟子B. 颜回C. 仲尼D. 曾子答案:C. 仲尼3. 下列哪个不是孔子在论语中的学说?A. 仁B. 礼C. 义D. 忠答案:D. 忠4. 孔子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A. 实现个人利益B. 达成社会地位C. 增长知识D. 推动自我完善答案:D. 推动自我完善5. 孔子的学说着重强调了哪些关系?A. 父子关系B. 夫妻关系C. 君臣关系D. 师生关系答案:D. 师生关系二、简答题1. 孔子的学说中,仁的核心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答案:在孔子的学说中,仁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它代表着仁爱、仁心、仁道等一系列含义。
仁的核心含义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促进他人的发展和幸福。
仁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关系中,包括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而通过这些关系的实际践行,人们可以在社会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 孔子的学说中,礼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案:在孔子的学说中,礼是一种修养和规范行为的方式,它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首先,礼可以用于建立秩序,通过明确的礼仪规范,人们可以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一种秩序和规则,从而避免冲突和混乱。
其次,礼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通过遵循礼仪的规定,人们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尊重,维系和谐的社会关系。
此外,礼还可以培养人的美德与品格,通过参与礼仪活动,人们可以逐渐养成高尚的个人品质和道德观念,进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做出贡献。
三、问答题1. 孔子的学说对现代社会还有哪些启示?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回答。
答案:孔子的学说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孔子提倡的仁爱精神可以引导人们关注他人,关心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发展。
比如,现代社会里很多慈善机构和志愿者组织,都是基于仁爱精神而存在,通过为贫困人群提供帮助和服务,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第七单元《论语六则》《为学》《两小儿辩日》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七单元《论语六则》《为学》《两小儿辩日》【模拟试题】基础知识1.划线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诲人不倦(huǐ)B. 不亦说乎(yuè)默而识之(zhì)子何恃而往(shì)C. 有二僧(zēng)一瓶一钵(bō)蜀之鄙(bì)D. 沧沧凉凉(cāang)探汤(tàng) 盘盂(yú)2.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两小儿辨斗大如车盖孰为汝多知乎B. 欲买舟而下越明年学而实习之C. 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我一瓶一钵足矣D. 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敏而好学3. 划线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 学而时习之(按时)不亦说乎(愉快)学而不厌(讨厌)B. 人不知而不愠(恼恨)学而不思则罔(精神疲倦而无所得)买舟(买)C. 思而不学则殆(迷惑而无所得)诲人不倦(教导)默而识之(记)D. 子何恃而往(凭借)及日中(等到)不能决(判断)4. 下列各句中划线人称代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第二人称:你)B.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第二人称:你)C. 其一贪其一富(第三人称:他)D吾一瓶一钵足矣(第一人称:我)5. 下列各组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 必有我师焉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B. 默而识之蜀之鄙有二僧C.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D. 子何恃而往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6. 选出翻译准确的一项()A.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口里不说但心里默默地记住它,学习上不厌倦,帮助别人不疲倦。
B.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译: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回来了,有人告诉了富和尚。
C.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修养的人吗?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译:人们确定志向,看起来还不如蜀地的和尚。
7. 选出下列句子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A.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习题训练
《论语》六则习题训练5分钟训练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5)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 (6)敏而好学()2、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填空:《论语》是记录_________的一部书。
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10分钟训练1、“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3、“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4、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课文中哪句话说可以有它对应?5、《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
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6、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30分钟训练1、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B、不耻下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六则练习题(带答案)
《论语六则》同步练习
阅读训练栏目:
《论语》节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延伸训练: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可谓好学也已同意思是:
2.诲女知之乎同意思是: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同意思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
三、翻译句子: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
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
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一、1.已矣了2.女汝你3.知智智慧
二、1.曾经2.教导3.谨慎4.趋向、接近5.检查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
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
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
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
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1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2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4昧行5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
1炳烛:把蜡烛点燃。
2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
3阳:这里指阳光。
4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
5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延伸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善哉()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答
答案:
1.晚戏弄、开玩笑听说(讲得)好
2.B
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注释]
①回:颜回,又称颜渊。
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③迁:转移。
延伸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②今也则亡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④不贰过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4.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答案:
1.①“蚤”同“早”②“亡”同“无”
2.①哀痛到了极点②更③谁④过失,错误
3.(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4.不迁怒,不贰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
博导是该大学的
学术带头人孔丘。
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
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
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
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
颜渊深然其言。
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
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
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
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
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
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
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延伸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浏览()署名()沉疴()
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
”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
答案:
1.dǎolǎnshǔkē
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
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
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
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