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谱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紫外吸收光谱

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近紫外区和可见区,称为可见-紫外光谱;键振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主要在中红外区,称为红外光谱;自旋的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中可吸收无线电波而引起能级的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核磁共振谱;c = λ·υ;E = h υ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在分子中,除了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外,还有核间相对位移引起的振动和转动。△ E电子>△ E振动>△ E转动

Lambert–Beer定律:A= -lgT=εCL= KCL

A:吸光度;T:透光率,T=I/I o(I、I o分别是出射和入射光的强度):物质浓度为1mol/L 时所测得的吸光度,称为摩尔吸光系数;K:物质浓度为1%(g/100ml)时测得的吸光度,称为百分吸光系数;L:通常用1cm 吸收池(比色皿)

分子轨道的类型:s-s重叠;s-p重叠;p-p重叠;n轨道

电子跃迁类型:1、σ→σ*跃迁:ζ轨道上的电子由基态激发到激发态产生的跃迁。它需要的能量较高,一般发生在真空紫外光区(≤150nm)。饱和烃中的—c—c—键属于这类跃迁,例如乙烷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135nm。2、π→π*跃迁:双键或三键中 轨道上的电子吸收紫外线后产生的跃迁。它需要的能量低于ζ→ζ*跃迁,吸收峰一般处于近紫外光区,在200 nm左右,其特征是摩尔吸光系数大,一般εmax≥104,为强吸收带。如乙烯(蒸气)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162 nm。3、n→π*跃迁:简单的生色团如-CO-、—CHO、-COOH、硝基等中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的跃迁。这类跃迁发生在近紫外光区。其特点是谱带强度弱,摩尔吸光系数小,通常小于100,属于禁阻跃迁。4、n→σ*跃迁:含有未用电子对基团中的未用电子对在吸收光能后产生的跃迁。如-OH、-SH、-Cl等。实现这类跃迁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其吸收光谱落于远紫外光区和近紫外光区,如CH3OH和CH3NH2的n→ζ*跃迁光谱分别为183nm和213nm。也属于禁阻跃迁。△ E:σ→σ*>n→σ*>π→π*> n→π*

电子跃迁的选律:1自旋定律:△ S = 0;2轨道选律:△ L = 0,±1;3对称性选律

允许跃迁:ζ→ζ*、π→π* 禁阻跃迁:π→ζ*、ζ→π*、n→ζ*、n→π*

紫外吸收光谱:应用不同波长紫外或可见光依次照射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并测出在不同波长处样品的吸收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收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曲线即紫外吸收曲线。波长范围:100-400nm, 其中100-200nm 为远紫外区,200-400nm为近紫外区(常指)

肩峰(曲折):S,是指当吸收曲线在下降或上升处有停顿或吸收稍有增加的现象,常是由主峰内藏有其他吸收峰造成。

A=-logI/I o=εCL, 摩尔吸收系数ε:指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其液层厚度为1cm时,在指定波长和一定条件下所测得的吸收度,单位L/(mol*cm);吸收系数E1cm1%:是指100ml 溶液中含有1g溶质,液层厚度为1cm时,在指定波长和一定条件下所测得的吸收度,单位cm2/g

吸收系数a= E1cm1%/10=ε/摩尔质量

测定吸收系数时的注意事项:所用容量仪器及分析天平应经过校正;被测物质应为经过精制的纯品,并按规定方法干燥;测定所用的溶剂,其空白吸收应符合规定;吸收池应在临用前

选择配对;称取样品时应称准至标重的0.2%;样品溶液应配成吸收度读数在0.6-0.8之间,测量完毕后,再用同批溶剂将溶液稀释一倍,再进行测定;样品应同时测定两份,相对偏差若超过1%,应重测;所用分光光度计应经过检定,特别是波长精度要进行校正;测定至少应重复五次以上,所得结果取平均值。

发色基:在可见和紫外光区能产生吸收的基团,即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的基团。Eg:C=C、C=O、苯环、NO2;助色基:某些基团(如-OH、-OR、—X、-NH2等含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本身在可见和紫外光区不产生吸收,但当他们被取代在发色基团上时,由于p→π共轭效应,能使发色基吸收峰向长波方向位移,这种基团称之为助色基。

红移:由于助色基的引入或溶剂效应使λmax向长波方向位移的效应;蓝移:由于共轭效应消失(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或溶剂效应使λmax向短波方向位移的效应

增色效应:增加吸收强度的效应;减色效应:减少吸收强度的效应

常见吸收带:R带,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如—C=O、—N=O等发色基),n→π*跃迁;K带,共轭双键(如C=C-C=C ,C=C-C=O),π→π*跃迁;B带,苯,出现在256nm (εmax = 220),π→π*跃迁;E带,苯(环状共轭系统),π→π*跃迁,E1带出现在184nm(ε= 60,000),E2带出现在204nm(ε= 8,000 )

波长位移的影响因素:取代基的影响;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甲基取代双键碳上的H以后,通过甲基的C—H键和π体系电子云重叠引起的共轭作用,使π→π*跃迁红移);立体效应(空间位阻、环张力、跨环效应)、溶剂的影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光多道二极管阵列检测的分光光度计

Woodward-Fieser规则:取代基对共轭双烯λmax的影响具有加和性。应用范围:非环共轭双烯、环共轭双烯、多烯、共轭烯酮、多烯酮,不适用于较高程度的共轭体系;注意:选择较长共轭体系作为母体;交叉共轭体系只能选取一个共轭键,分叉上的双键不算延长双键;

某环烷基位置为两个双键所共有,应计算两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主要部件:1. 光源(钨灯或卤钨灯;氢灯或氘灯);2. 单色器(色散元件:棱镜、光栅;准直镜;狭缝);3.吸收池(玻璃—可见光、石英—紫外光);4.检测器(光电倍增管、二极管阵列检测器);5. 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仪器的重要指标及校正:波长(汞灯中较强谱线or氘灯);透射比(吸光度)准确度(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杂散光(碘化钠,亚硝酸钠);光谱带宽;噪声;稳定性、重复性

单组分定量分析:吸光系数法、标准曲线法、对照法

第二章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分子吸收红外光区的能量,发生分子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优点:具有“指纹性”,红外光谱法不仅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从分子的特征吸收可以鉴定化合物和分子结构。除光学异构体和长链烷烃,每个化合物都有特定的IR光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