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课程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校课程教学开展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作者:牛连强冯海文
来源:《大学教育》2017年第09期
[摘要]形成性教学评价理论因更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和促进学生学习而得到认可,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试验和运用。通过对形成性评价的核心内涵、成绩评定的功能以及对学生、教师的调查和分析说明,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应更注重通过形成性评价来发挥发现问题、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获取知识能力的作用,应避免片面地追求形式,盲目地以简单的评价代替成绩评定,并尽量提高评价作为评定的信度和效度,简化形式,便于实施,才能有利于促进形成性评价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工程认证;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9-0192-04
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概括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总)结性评价。[1]我国目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主要兼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以终结性评价为主。随着形成性评价的相关理论逐步得到认可,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推行,高等教育界也正在对原有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进行研讨,并加强了对评价理论和评价形式尤其是形成性评价的关注。[2-6]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跟踪,以便及时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的一种评价。美国教育家布卢姆(B. S. Bloom)将形成性评估运用于教育评估实践中,并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评价的诊断性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可称为形成性评价。它与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以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相对应,并且需要对已经发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判。[7][8]Black & William在1998年提出与考试终结性评估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估,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发展,并通过提供评估反馈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他们认为形成性评价是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必须在他们自己的评价中积极主动,并且按照他们对怎样才是学得更好的理解去构想他们自己的学习。
[9]终结性评价指向更一般的等级评定,其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别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合格与否。
当人们关注形成性评价时,主要的问题是关心其参与的对象、达到的目的与功能以及评价方式,即如何实施评价。本文认为,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评价的对象是由学生反馈回来的教师和学生本身,而评价方法应以问题回答、内容总结、报告、项目实施、文件袋记录和学生自我回顾等尽量少增加学生额外负担的日常教学手段为主。应该说,形成性评价对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需要认真研究、实践并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常态教学活动。但是,要对形成
性评价的核心功能、作用和高等教育及社会的现状进行理性分析,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用评价代替评定,也不应忽略终结性评价所起的鉴定作用。
一、形成性评价的核心作用
形成性评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评价的主体和内容是多元的,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应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家长参与,目的是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评价应在具体情境中开展,目的是将评价作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使其在个体参与学习的情境中轻松地进行,才能得到更准确、全面的评价信息。三是评价要真实展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身进步的评价,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四是评价应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学生的优势智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这种评价及教育教学方法在近年来的中小学教学、成人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和探索。[9-13]
形成性评价的上述内涵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求,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是十分吻合的,也代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14-15]在高等工程教育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强调教学、资源、管理都围绕学生的需求进行和配置,要保证全体学生都要达到预期的毕业要求,即完成能力达成的教学过程。自然地,需要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评定,且这种评定应该是非个体之间的比较,而是对个体本身发展状况的一种考量。[16]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乃至用人单位招聘,几乎均以一次性考试作为唯一的手段。很明显,这种评价不可能十分客观地评价出一个人的真实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受教育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既有激励学习者的一面,更有秋后算账的味道。这种激励的本质是使学习者能够“知耻而后勇”,因为一门课程的学习既然已经结束,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修正以往存在的问题,学习好以后的课程。然而,不同的知识、课程,其特点是有一定差异的,对一门课程的总结未必适合其他课程。更进一步说,原本可以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及时评价、分析、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机会被一次最终的横向比较替代了,或者说,可以通过及时调整实现能力达成的多次机会丧失了。即便我们能够分辨出个体间的学习成绩好坏,姑且不论其是否客观,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个体是没有实现能力达成的,这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核心意义所在。为此,教育部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为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应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制定评估体系,并建议将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和终结性两种。
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点首先应放在过程性,通过对过程的评价,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起到及时反馈的作用。通过反馈,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让教学计划更适宜学生发展,学生自己或由教师帮助从反馈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及时调整存在的问题并逐渐取得成果,最终达到课程乃至毕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