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清洁生产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 45页)
我国清洁生产开始
一、清洁生产政策动向 1. “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1992年国务院批准) 2.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1993年) 3.“中国21世纪日程”(1994年,国务院批准) 4.“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年,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5.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1997年)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超标—强制审核)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
有害物质的企业,应当定期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将审核结
果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和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2003]60号 关于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若干意见 (2003.4.4)
清洁生产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所谓先进 的工艺和清洁的产品、以至清洁的能源是和现有的 工艺、产品、能源比较而言的。因此推行清洁生产 本身是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适时地提出更新的目标,争 取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0.2720. 10.27Tuesday, October 27, 2020
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
清洁生产— —
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即在 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而不是在污染后采取 措施治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实 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是一种以源头削减、污染预防为 主要特征的环境战略
节能:节约能源、资源,包括节水、节电、节约蒸
汽、节约燃料(煤、柴油、天然气等)
降耗:降低物料的消耗 减污: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增效:增加效益
清洁生产课件.pptx
。2020年9月7日星期一上午11时49分29秒11:49:2920.9.7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9月上午11时49分20.9.711:49September 7, 2020
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民采油厂
清洁生产技术
刘国辉
新民采油厂版权所有 1
安全经验分享
2
须知
我们是互相交流学习 如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每次一个人发言 欢迎提建议 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课间休息 其它
紧急出口和撤离通道 关闭手机或设为振动
3
目的和意义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 增强,对修井作业产生的污染治理力度在不断 的增大,针对作业现场脏乱、油污满地的问题, 新民采油厂作业一队的领导班子深入现场分析 每道工序导致污染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套集自主 创新和引进先进工艺技术相结合的清洁生产技 术。
9
三、清洁生产技术
2、油管堵塞器 为防止起管过程中,井内流体通过油管流出地面, 造成环境污染。起管前采用油管堵塞器进行封堵。同时, 通过堵塞器的作用,在压后等井口压力较大的井,可实 现连续作业。起管前,把堵塞器放入油管内,以清水为 介质,用泵车把堵塞器送到目的井段。这样做的目的有 两个,一是防止管内溢流造成地面环境污染,二是通过 堵塞器把管内原油推入井筒,清洁管内壁。适用于起压 裂井等。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9.711:49:2911:49Sep-207-Sep-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1:49:2911:49:2911:49Monday, September 07, 2020
清洁生产PPT课件
时间
25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对比
比较项目 思考方法 产生年代 控制过程 控制效果
产污量 排污量 资源利用率 资源耗用 产品成本 经济效益 污染转移 目标对象
清洁生产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80年代末期 生产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降低 增加 无 全社会
末端治理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7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 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物蓄积。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 行驶,行人走路困难,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2月5日 -9日共有四千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八千多人死亡。
被误解的清洁生产
• 大扫除,卫生保洁? • 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 政府的无理要求? • 劳民伤财,增加成本? • 清洁生产就是污染物达标排放? • 清洁生产就是要上马环保设备? • 企业吃饭都成问题,以后再说? • 为什么别人不做? • ……
18
(一)清洁生产基本概念
23
由此可见,我省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环境 负荷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省的环境容量,在未来的发展中 任何新增排放的污染物都会是极其有害的,任何新增 “三废”,即便“达标处理”后排放,都可能成为毁坏 某个区域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24
(三)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历程
工
业 发
清洁生产
展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为重点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
28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 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 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和各种危险因素,如高温、
25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对比
比较项目 思考方法 产生年代 控制过程 控制效果
产污量 排污量 资源利用率 资源耗用 产品成本 经济效益 污染转移 目标对象
清洁生产 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80年代末期 生产全过程控制
比较稳定 明显减少
减少 增加 减少 降低 增加 无 全社会
末端治理 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7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 粉尘污染,间接原因是开始于12月4日的逆温层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物蓄积。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 行驶,行人走路困难,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2月5日 -9日共有四千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八千多人死亡。
被误解的清洁生产
• 大扫除,卫生保洁? • 6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 政府的无理要求? • 劳民伤财,增加成本? • 清洁生产就是污染物达标排放? • 清洁生产就是要上马环保设备? • 企业吃饭都成问题,以后再说? • 为什么别人不做? • ……
18
(一)清洁生产基本概念
23
由此可见,我省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产生的环境 负荷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省的环境容量,在未来的发展中 任何新增排放的污染物都会是极其有害的,任何新增 “三废”,即便“达标处理”后排放,都可能成为毁坏 某个区域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
24
(三)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历程
工
业 发
清洁生产
展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为重点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 效率。
28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采用少废、无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 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 减少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和各种危险因素,如高温、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共 36张)
鼓励采用节能、低耗、高效的清洁生产技术 使企业的技改方Hale Waihona Puke 更加切合实际并充分利用国内 外最新消息
三、清洁生产相关法规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通过 第72号主席令公布
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四号,自2009年1 月1日起施行
四、清洁生产工艺展示
沼气电热联产工艺流程
NH3
母液
Na2CO3 NH4Cl
固 废 污 染
—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这是我就们生活的环境!?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
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2012 CO2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
纪 录
年
316
排 放 量
亿
吨
,
创
最
海平面上升
高
马尔代夫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将比现在上涨25至58厘米。 马尔代夫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 岌岌可危。该国新总统称,只能到别处购买土地,这是预防最糟结果的 保险性政策。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荒 漠化
1994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土地荒 漠化普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荒漠 化,还是沙化,西北地区都呈蔓 延、扩展、加重趋势,局部好转 ,总体恶化,边治理边破坏、治 理赶不上破坏的状况仍未得到根 本扭转。
八字方针: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清洁生产定义的理解
• 思想本质:环境战略、发展的创新理念 • 基本特征:战略性、预防性、综合性、统一性、持续性 • 核心要素:源头削减、污染预防,持续运用--持续改进 • 适用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 运用要求:对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替代淘汰、减量降毒
三、清洁生产相关法规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通过 第72号主席令公布
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四号,自2009年1 月1日起施行
四、清洁生产工艺展示
沼气电热联产工艺流程
NH3
母液
Na2CO3 NH4Cl
固 废 污 染
—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
这是我就们生活的环境!?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酸雨
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
2012 CO2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
纪 录
年
316
排 放 量
亿
吨
,
创
最
海平面上升
高
马尔代夫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将比现在上涨25至58厘米。 马尔代夫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海平面的逼近将令整个国家 岌岌可危。该国新总统称,只能到别处购买土地,这是预防最糟结果的 保险性政策。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荒 漠化
1994年和1999年两次全国土地荒 漠化普查结果显示,无论是荒漠 化,还是沙化,西北地区都呈蔓 延、扩展、加重趋势,局部好转 ,总体恶化,边治理边破坏、治 理赶不上破坏的状况仍未得到根 本扭转。
八字方针: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清洁生产定义的理解
• 思想本质:环境战略、发展的创新理念 • 基本特征:战略性、预防性、综合性、统一性、持续性 • 核心要素:源头削减、污染预防,持续运用--持续改进 • 适用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 运用要求:对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替代淘汰、减量降毒
精选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38页
不断加重的环境问题
• 全球变暖 • 大气污染 • 水体污染 • 酸雨蔓延 • 海洋污染
• 臭氧层破坏 • 生物物种减少 • 森林锐减 • 土壤荒漠化 • 固体废物污染
• 人类对污染治理方法的逐步转变
清洁生产的提出
• 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 续发展的概念,而清洁生产提供了一种把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框架推 向实际行动的可操作性的途径。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污染预防的差异
1.3 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
• 199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持,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5届国际清洁生产高级 会议,并通过了国际清洁生产宣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代表我国政府在宣言上 签字。
• “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共同的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必 须实施并不断改进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实践;清洁生产以及其它诸如“生态效 率”“绿色生产力”及“污染预防”等预防性战略是比末端治理为主的环境战 略更佳的选择。
4.将环境因素纳入研究与开发中,创造全新的解决方法; 5.共享经验; 6.采取行动实施清洁生产。
1.4 清洁生产的相关理论
• 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 • 环境容载力理论 • 废物与资源转化理论 • 最优化理论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生态工业理论
• 环境容载力理论
• 环境容量 • 环境承载力 定义:自然环境系统在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环境质量支持下对人类活动 所提供的最大容纳程度和最大的支撑阈值。
当代人的公平 公平性原则 代际间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
持续性原则
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 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共同性原则
对于世界各国所表现的公平性和持 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总目
清洁生产知识培训课件(PPT 97页)
1
31
13
2
18
7
3
19
10
4
36
10
5
28
8
6
9
10
合计
141
58
正在实施的 中高费方案
10 4 5
7 7 9 42
合计
44 25 29 46 36 19 199
各企业方案实施期
公司
1 2 3 4 5 6
无低费方案 (年) 1年内 1年内 1年内 大约半年 1年内 1年内
简单易行的中费方案 (年)
对具体企业来讲:
传统环境保护手段
清洁生产
出发点 如何处理产生的废弃物
现有废弃物从何处产生
目的 满足政策法规的要求
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工作 在生产产品或生产工艺流程后 将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选取纳入
起点 采取的补救性环保措施
清洁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决 途径
通过末端治理设备进行处理来 从源头控制,涉及生产的各个层
1-1.5年间 1-1.5年间 1-1.5年间 1-1.5年间 1-1.5年间 1-1.5年间
较高费方案 (年) 1.5-2年 1.5-2年 1.5-2年 1.5-2年 1.5-2年 1.5-2年
各企业方案投资费用
公司 无低费(万元/年) 中高费(万元/年) 合计(万元/年)
1
3.2
128.2
131.4
清洁生产定义的内涵 1、清洁生产的核心: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抓起,以预防为主,实 施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清洁生产的宗旨: 清洁生产的宗旨是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最终求 得在各级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与环境的相互 协调,促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PPT
Extraction 19.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20.金属有机化合物:Metallo-organic Compound 21.烷基金属化合物:Alkylmetalic Compounds 22.芳香基金属化合物:Arymetalic Compounds 23.相转移催化剂:Phase Transfer Catalyst
第五章 绿色产品和服务(2学时) ···- 313 5.1 生态设计·········· ····· - 314 · 5.2 环境标志 ·········· ·····- 327 ·
5.3 绿色产品· ········ ····· - 330 · ·
5.4 绿色服务·········· ····· - 332 ·
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主讲人:曾德芳 教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清洁生产是当今环境工程与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重要 学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更需要从工 业生产源头进行有效控制,而清洁生产这门课就是帮助我 们了解清洁生产的过程、途径和方法,了解如何通过清洁 生产来实现工业生产中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和能
80.区域整合: Regional Integration 81.环境评估: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82.经济评估: Economic Evaluation 83.生产方案: Production Programme 84.审核报告: Audit Reports 85.节约能源: Energy Saving 86.生态产业: Eco-industry 87.生态功能: Ecology Function 88.生态网络: Ecological Networks 89.横向耦合: Lateral Coupling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52页).pptx
15.2 清 洁 生 产
Cleaner Production
一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上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 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了 “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研讨会”,提出协调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 系应主要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而不仅仅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
❖ 1979年4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并于同年11 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 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料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是使社 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段。此后,欧共体陆续多次 召开国家,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并在1984、1985、1987年曾 三次由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 澳大利亚已有近十所大学开办了与清洁生产相关的课 程进行清洁生产理论研究和人才培训,清洁生产已进 入高等教育,从而使清洁生产概念和技能的持续发展 有了可靠保障。
❖ 1992年,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清洁生产计划。
❖ 1993年,率先在汽车工业、玻璃工业、印刷工业和塑 料工业等领域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
❖ 荷兰将污染防治计划纳入到排污许可证制度 中,要求企业选择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污染 预防计划,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污染物排放 登记。
❖ 荷兰政府对节约能源项目有补助金计划。
❖ 在税收方面,荷兰政府规定材料的使用,比 如地下水、石油和矿物油,固体废弃物和污 水的处理均要向国家和地方交税。
❖ 丹麦注重清洁技术的实施,通过原料和物质在 社会大生产中的循环利用,将社会生产对环境 的总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始于美国。198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固体及 有害废物修正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废物 最小化即“在可行的部位将有害废物尽可能 地削减和消除”是美国的一项国策,它要求 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 门申报废物产生量、削减废物的措施、废物 的削减数量,并制定本单位废物最少化的规 划。其中,基于污染预防的源削减和再循环 被认为是废物最小化对策的两个主要途径。
Cleaner Production
一 清洁生产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上清洁生产发展概况
❖ 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了 “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研讨会”,提出协调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关 系应主要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而不仅仅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
❖ 1979年4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并于同年11 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 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料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是使社 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段。此后,欧共体陆续多次 召开国家,地区性、或国际性的研讨会,并在1984、1985、1987年曾 三次由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
❖ 澳大利亚已有近十所大学开办了与清洁生产相关的课 程进行清洁生产理论研究和人才培训,清洁生产已进 入高等教育,从而使清洁生产概念和技能的持续发展 有了可靠保障。
❖ 1992年,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清洁生产计划。
❖ 1993年,率先在汽车工业、玻璃工业、印刷工业和塑 料工业等领域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和示范。
❖ 荷兰将污染防治计划纳入到排污许可证制度 中,要求企业选择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污染 预防计划,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污染物排放 登记。
❖ 荷兰政府对节约能源项目有补助金计划。
❖ 在税收方面,荷兰政府规定材料的使用,比 如地下水、石油和矿物油,固体废弃物和污 水的处理均要向国家和地方交税。
❖ 丹麦注重清洁技术的实施,通过原料和物质在 社会大生产中的循环利用,将社会生产对环境 的总压力降到最低程度。
❖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始于美国。198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固体及 有害废物修正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废物 最小化即“在可行的部位将有害废物尽可能 地削减和消除”是美国的一项国策,它要求 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 门申报废物产生量、削减废物的措施、废物 的削减数量,并制定本单位废物最少化的规 划。其中,基于污染预防的源削减和再循环 被认为是废物最小化对策的两个主要途径。
《清洁生产》课件
循环经济技术
推动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经 济活动的循环式发展。
清洁生产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 法规和标准,强化企 业环保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 和产品的支持力度, 推动清洁生产产业的 发展。
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制 度,鼓励企业开展清 洁生产审核和认证。
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广与实践
地方清洁生产法规
地方清洁生产法规
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清洁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 法规和规章,旨在促进本地区的清洁生产工作。
法规特点与差异
不同地区的地方清洁生产法规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法规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
国际清洁生产协议与标准
国际清洁生产协议
国际社会为了推动全球清洁生产而制定的一系列协议和公约 ,包括《蒙特利尔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等。
国际清洁生产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清洁 生产的指导和规范,促进全球清洁生产的发展。
05
清洁生产未来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技术
利用绿色材料、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回收 等技术,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低碳技术
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系统地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方法,旨在通过减少废物和减少能源消耗来提高生产 效率。
详细描述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它通过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问题,旨在实现减少废物、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排放的目标。清洁生产审核的目 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推动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经 济活动的循环式发展。
清洁生产政策与法规的完善
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 法规和标准,强化企 业环保责任和义务。
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 和产品的支持力度, 推动清洁生产产业的 发展。
完善清洁生产审核制 度,鼓励企业开展清 洁生产审核和认证。
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广与实践
地方清洁生产法规
地方清洁生产法规
各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清洁生产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具体 法规和规章,旨在促进本地区的清洁生产工作。
法规特点与差异
不同地区的地方清洁生产法规的特点和差异,以及这些法规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
国际清洁生产协议与标准
国际清洁生产协议
国际社会为了推动全球清洁生产而制定的一系列协议和公约 ,包括《蒙特利尔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等。
国际清洁生产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清洁生产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清洁 生产的指导和规范,促进全球清洁生产的发展。
05
清洁生产未来发展
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绿色制造技术
利用绿色材料、绿色设计、绿色工艺和绿色回收 等技术,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低碳技术
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实现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系统地评估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方法,旨在通过减少废物和减少能源消耗来提高生产 效率。
详细描述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改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它通过识别和解决生产过程中 的环境问题,旨在实现减少废物、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排放的目标。清洁生产审核的目 的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清洁生产概述(PPT 75页)
1996年起,亚太经合组织(APEC)将清洁生产列为区域合作推动重 点工作之一。
国际贸易非关税(绿色)壁垒,如:原料使用、产 品制造及包装材料的清洁与否,环保标志及国际环 境管理标准(ISO 14000)。
10
与清洁生产理念相近的名词
1. 生态效益/环境经济效率 2.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 3. 环境设计/环境友善技术 4. 工业减废 5. 污染预防 6. 生态工业区/工业生态/工业共生 7. 可持续产品设计 8. 绿色生产力 9. 零排放
20
末端治理、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的差异
原料
Material
回用
Recycle
生产过程
Production Process
污染物
Pollutants
产品
Products
服务
Services
末端治理
End-of-pipe Treatment
污染预防
Pollution Prevention
➢ 末端治理只关注污染物 ➢ 污染预防关注生产过程 ➢ 清洁生产关注产品全周期
20世纪70年代 对环境的忽略
工业企业随意 排放污染物
严重环境污染
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高科技支撑 科学研究
污染预防 回收利用
开始反思问题 转变观念
污染控制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
经济效益
环境优美
可持续发展 4
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回顾
工
业
发
展
清洁生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时间
5
末端治理的负面效应
与生产过程相割裂,与产品无关,没有经济效益; 排放标准的规定只依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对于污染的潜在影响可能估
国际贸易非关税(绿色)壁垒,如:原料使用、产 品制造及包装材料的清洁与否,环保标志及国际环 境管理标准(ISO 14000)。
10
与清洁生产理念相近的名词
1. 生态效益/环境经济效率 2. 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 3. 环境设计/环境友善技术 4. 工业减废 5. 污染预防 6. 生态工业区/工业生态/工业共生 7. 可持续产品设计 8. 绿色生产力 9. 零排放
20
末端治理、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的差异
原料
Material
回用
Recycle
生产过程
Production Process
污染物
Pollutants
产品
Products
服务
Services
末端治理
End-of-pipe Treatment
污染预防
Pollution Prevention
➢ 末端治理只关注污染物 ➢ 污染预防关注生产过程 ➢ 清洁生产关注产品全周期
20世纪70年代 对环境的忽略
工业企业随意 排放污染物
严重环境污染
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高科技支撑 科学研究
污染预防 回收利用
开始反思问题 转变观念
污染控制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
经济效益
环境优美
可持续发展 4
工业发展与污染防治回顾
工
业
发
展
清洁生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末端治理 稀释排放 直接排放
时间
5
末端治理的负面效应
与生产过程相割裂,与产品无关,没有经济效益; 排放标准的规定只依据当时的认识水平,对于污染的潜在影响可能估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PPT 36张)
我国每年有 2460平方公里 的土地沦为沙 漠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固废污染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环境问题
酸雨 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短缺
等到能源枯竭后…… 柴油荒背后的故事
这样的景象,很可能明天就会 发生!
面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环境的恶化, 何处求变呢?
– 观念变革当是重中之重
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
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 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 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 务之中。
科学发展观;整体效益观;兼顾人口数量和质量的人 口观;技术观;社会平等观和全球观。
– 改变生产经济、清洁生产
– 鼓励绿色消费模式
消费为环境负责
清洁生产 利在千秋
二、清洁生产解读
2.1、清洁生产定义
联合国环境署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是将整
2.2、清洁生产主要内容
• 清洁的能源
• 清洁的生产过程
• 清洁的产品
2.3、清洁生产原理
• • • • • • • • • 设计、生产安全化学品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尽量使用可再生原料 设计选择安全、高效的化学反应 采用环境有好的溶剂、助剂、催化剂 催化剂使用优于化学试剂 合理使用和节约能源 预防污染的检测和控制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化学
物质流/产品生命周期评估技术
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和过程的环境负担性进行准确的评估。
2.5、清洁生产途径
《清洁生产培训》PPT课件
h
7
清洁的生产过程
• 生产工艺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有毒有害原料 • 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 • 使用高效的设备和工艺 • 采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 消除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 减少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
(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
• 加强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 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
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 务的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h
4
• 《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的定义:
• 第二条 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 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 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
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 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 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减少20%的指标要求;h 2005年实际增长21.7%) 19
据专家估算,我国社会需求的最终产品 仅占原材料用量的20%-30%,而70%80%的资源转变成了环境中的废物。
h
20
• 我国的产业类型特点:“三高一低”
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低产出
h
21
清洁生产在中国:
• 1992年:推出“中国清洁生产行动计划(草案)” • 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确定——
• 1. 基础层面控制:是指产品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 制,包括原材料、能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 设备、管理等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 2. 中层次控制:是指工业再生产的全过程控制, 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业生产及供销活动 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指行业、产业链层面。
• 3. 高层次控制:是指经济再生产的污染全过程控 制,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领域的污 染物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控制。指整个社会 层面。
2024版《清洁生产》ppt课件
清洁生产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提出了“末端治理”的概念。
清洁生产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末端治理” 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人们开始寻求从源头预防污染的 方法,清洁生产逐渐形成。
清洁生产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 推广和应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清洁生产》ppt课件
目 录
• 清洁生产概述 • 清洁生产技术与方法 • 清洁生产实施与管理 • 清洁生产政策与法规 • 清洁生产实践与案例分析 • 清洁生产挑战与对策
01 清洁生产概述
清洁生产定义与内涵
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强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原料的 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都要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05 清洁生产实践与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1 2
国内外清洁生产政策与法规比较 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政策差异 和法规体系,探讨其对清洁生产实践的影响。
典型行业清洁生产案例分析 选取钢铁、化工、造纸等典型行业,深入剖析其 清洁生产实践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3
跨行业清洁生产合作案例 介绍不同行业间在清洁生产领域的合作案例,探 讨跨行业合作在推动清洁生产方面的潜力和优势。
生产过程监控与评估
建立生产过程监控体系
01
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确保生产工艺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
要求。
实施定期评估
02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识别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机会。
采用先进技术
03
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
清洁生产PPT课件
➢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 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
➢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 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
5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 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 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河谷上空出 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 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 内有63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同时 也有许多牲畜死亡。这是上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3
海洋污染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 坏
噪声污染
水污染
有毒化学品 与危险废物
污染
资源短缺
酸雨
生态环境 恶化
4
全球十大环境污染事件
➢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 水俣病事件 1953年 1956年
➢ 痛痛病时事件 1955年 1972年
• 4月26日,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4号 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了31人 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 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这次核污染飘尘给世界带 来严重灾难,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泄漏出 的放射性物质。
14
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
清洁生产
现代工业可持续 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一、清洁生产产生背景及 清洁生产概述
二、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三、清洁生产与企业
四、清洁生产审核原理 五、清洁生产审核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只着眼于末端处理的办法,不仅需要投 资,而且使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包含未反应的原料) 得不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流失,致使企业原材料消 耗增高,产品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影响 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实践证明:预防优于治理。根据日本 环境厅1991年的报告,"从经济上计算,在 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 理更为节省。例如就整个日本的硫氧化物造 成的大气污染而言,排放后不采取对策所产 生的受害金额是现在预防这种危害所需费用 的10倍。以水俣病而言,其推算结果则为 100倍。可见两者之差极其悬殊。
因此,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
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 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 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 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 大企业集团(公司)都纷纷研究开发和采用清 洁工艺(少废无废技术),开辟污染预防的新 途径,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 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三)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
段,为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 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 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 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 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 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 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据美国 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 1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 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仅占 GDP的0.6%~0.7%左右,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 不堪重负。
二、清洁生的发展与实践
❖ 国际上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 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 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研讨会”,提出协调社会和自 然的相互关系应主要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而不仅仅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随后,1979年4 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 并于同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 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少废 无废工艺和废料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是使 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段。 此后,欧共体陆续多次召开国家,地区性、或国际 性的研讨会,并在1984、1985、1987年曾三次由 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 工程。
据美国EPA统计,美国用于空气、水和 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总费用(包括投资和 运行费),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GNP的 1%),1987年猛增至850亿美元,80年代末 达到1200亿美元(占GNP的2.8%)。如杜邦 公司每磅废物的处理费用以每年20~30%的 速率增加,焚烧一桶危险废物可能要花费 300~1500美元。即使如此之高的经济代价 仍未能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目标,末端处理 在经济上已不堪重负。
(四)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 弊端
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 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 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 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
(五)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的最佳途径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 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 最终归宿。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 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传统的末端治理(控制排污口),未从根本 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品种的不断增 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生产 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检测越来越多,规定控制 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 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 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 既使如此,一些要求还难以达到。
清洁生产的意义
(一)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需要.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 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 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 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 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 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 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因为一般末端治 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 处理后排放。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 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 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 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 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清洁生产
引言
1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的弊端
发达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 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海洋污染、臭氧层破 坏、生物物种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和固体 废物污染)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 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二)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 手段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 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 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 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 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 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 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始于美国。198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固体及 有害废物修正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废物 最小化即“在可行的部位将有害废物尽可能 地削减和消除”是美国的一项国策,它要求 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 门申报废物产生量、削减废物的措施、废物 的削减数量,并制定本单位废物最少化的规 划。其中,基于污染预防的源削减和再循环 被认为是废物最小化对策的两个主要途径。
第四,实践证明:预防优于治理。根据日本 环境厅1991年的报告,"从经济上计算,在 污染前采取防治对策比在污染后采取措施治 理更为节省。例如就整个日本的硫氧化物造 成的大气污染而言,排放后不采取对策所产 生的受害金额是现在预防这种危害所需费用 的10倍。以水俣病而言,其推算结果则为 100倍。可见两者之差极其悬殊。
因此,发达国家通过治理污染的实践,
逐步认识到防治工业污染不能只依靠治理排 污口(末端)的污染,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 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 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 大企业集团(公司)都纷纷研究开发和采用清 洁工艺(少废无废技术),开辟污染预防的新 途径,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 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三)开展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
段,为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 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 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首先,末端治理设 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 效益下降;第二,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 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第三,末端治理未涉及资 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据美国 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 1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 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一直仅占 GDP的0.6%~0.7%左右,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 不堪重负。
二、清洁生的发展与实践
❖ 国际上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这一 年的11、12月间欧洲共同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 艺和无废生产的国际研讨会”,提出协调社会和自 然的相互关系应主要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而不仅仅是消除污染引起的后果。随后,1979年4 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 并于同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 国际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少废 无废工艺和废料利用的宣言》,指出无废工艺是使 社会和自然取得和谐关系的战略方向和主要手段。 此后,欧共体陆续多次召开国家,地区性、或国际 性的研讨会,并在1984、1985、1987年曾三次由 欧共体环境事务委员会拨款支持建立清洁生产示范 工程。
据美国EPA统计,美国用于空气、水和 土壤等环境介质污染控制总费用(包括投资和 运行费),1972年为260亿美元(占GNP的 1%),1987年猛增至850亿美元,80年代末 达到1200亿美元(占GNP的2.8%)。如杜邦 公司每磅废物的处理费用以每年20~30%的 速率增加,焚烧一桶危险废物可能要花费 300~1500美元。即使如此之高的经济代价 仍未能达到预期的污染控制目标,末端处理 在经济上已不堪重负。
(四)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扬弃了末端治理的 弊端
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 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 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 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
(五)开展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的最佳途径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 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 最终归宿。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 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 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传统的末端治理(控制排污口),未从根本 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
第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品品种的不断增 加,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对工业生产 所排污染物的种类检测越来越多,规定控制 的污染物(特别是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 准也越来越严格,从而对污染治理与控制的 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的要求,企业 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大大提高了治理费用, 既使如此,一些要求还难以达到。
清洁生产的意义
(一)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需要.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 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 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 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因素,号召工业提高能效,开发更清 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 原材料,实现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意义的行动, 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第二,由于污染治理技术有限,治理污染实质 上很难达到彻底消除污染的目的。因为一般末端治 理污染的办法是先通过必要的预处理,再进行生化 处理后排放。而有些污染物是不能生物降解的污染 物,只是稀释排放,不仅污染环境,甚至有的治理 不当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有的治理只是将污染物转 移,废气变废水,废水变废渣,废渣堆放填埋,污 染土壤和地下水,形成恶性循环,破坏生态环境。
清洁生产
引言
1清洁生产的由来 一、传统污染末端控制的弊端
发达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 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十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海洋污染、臭氧层破 坏、生物物种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和固体 废物污染)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 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二)开展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 手段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 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在污染产生之前就予 以削减,即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并在服务中 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 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 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 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 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始于美国。198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资源保护与回收法-固体及 有害废物修正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废物 最小化即“在可行的部位将有害废物尽可能 地削减和消除”是美国的一项国策,它要求 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 门申报废物产生量、削减废物的措施、废物 的削减数量,并制定本单位废物最少化的规 划。其中,基于污染预防的源削减和再循环 被认为是废物最小化对策的两个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