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简述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

简述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卧位方法是指将患者放置在不同的卧位姿势中,以便于医生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
不同的卧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以下是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的简要介绍:1.仰卧位:患者平躺在床上,脸朝上。
这是最常见的卧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病情和检查。
仰卧位可以让医生轻松地检查患者的呼吸、心脏、腹部和四肢等,并且方便进行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
2.俯卧位:患者平躺在床上,脸朝下。
俯卧位通常用于检查患者的背部和下肢,如脊柱X光摄影、翻身和翻床、改善肺功能等。
3.侧卧位:患者侧躺在床上,一侧身体睡在床上,双膝弯曲。
侧卧位可以用于病情需要或手术后康复期的患者,以减轻其中一侧身体的压力,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
4.反侧卧位:患者侧躺在床上,但是脸朝下的侧向。
反侧卧位通常用于下肢骨折、手术后的患者,以便医生进行手术伤口的清洁护理和更好地控制患肢的位置。
5.坐位:患者坐在床上或椅子上,背部挺直。
坐位通常用于检查患者的上肢、头部和颈部,如眼睛、耳朵、口腔等部位的检查。
坐位也常用于患者饮食、接受吸氧、呼吸理疗等。
6.半坐位:患者躺在床上,上身垂直或接近垂直,下肢弯曲。
半坐位常用于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增加肺通气量。
7.胸卧位:患者躺在床上,上半身低于下肢。
胸卧位常用于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肺功能。
8.俯卧反胸卧位:患者躺在床上,头低脚高,头部稍向一侧。
俯卧反胸卧位常用于患者术后排气、胃管引流等,有助于排除消化道内积气和引流胃内容物。
9.侧位平卧位:患者斜侧躺在床上,头和肢体平放。
侧位平卧位适用于手术后恢复期患者,有助于伤口愈合和充分利用另一侧肺部功能。
10.胸骨上座:患者侧卧,上体前屈使胸骨于杂交小部位可以接受心脏按压。
适用于心脏骤停的复苏过程或心肺复苏术中。
总结起来,临床上常用的卧位方法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反侧卧位、坐位、半坐位、胸卧位、俯卧反胸卧位、侧位平卧位、胸骨上座等。
(医学课件)常用病人卧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仰卧位 • 侧卧位 • 俯卧位 • 坐位 • 注意事项 • 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01
仰卧位
头部垫高仰卧位
总结词
该卧位是病人头部垫高,身体平直仰卧。
详细描述
头部垫高仰卧位主要用于面部手术或昏迷等病人,以减少局部出血、缓解头部 压力。头部垫高角度通常为15-30度。
适应症
常用于肛门、直肠手术后,妇科检查等。
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呼吸畅通,避免对呼吸系统造成压力,同时注意保持身 体稳定,防止因重力作用导致移位。
04
坐位
端坐位
适用情况
适用于较严重的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 突出、脊柱骨折等,能够减轻疼痛,防 止病情加重。
VS
摆放方法
病人坐在床沿上,身体正直,双下肢平放 于床面,双手可放在床上或膝盖上。
头部垫高且胸部垫高仰卧位
总结词
该卧位是头部和胸部都垫高仰卧。
详细描述
头部垫高且胸部垫高仰卧位主要用于腹部手术的病人,以减轻腹部压力,促进伤 口愈合。垫高的高度和角度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调整。
半卧位
总结词
该卧位是病人背部垫高,保持上半身与下半身呈45-60度的 夹角。
详细描述
半卧位主要用于需要减轻腹部压力、促进伤口愈合的病人, 以及预防和治疗肺水肿的病人。这种卧位有助于改善病人的 呼吸和血液循环。垫高的高度和角度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 医生建议来调整。
适用情况
健侧卧位适用于肺部疾病、胸 膜炎等患者,有助于保持呼吸
道通畅。
摆放方法
患者侧卧,头部枕于枕上,患侧上 肢屈曲置于胸前,健侧上肢自然放 置于身侧,患侧下肢屈曲,健侧下 肢伸直。
卧位护理技术ppt课件

图3-21 肩部大单固定法
图3-22 膝部大单固定法
28
三、 (三)支被架
主要用于灼伤病人暴露疗法时保暖,肢体瘫 痪的病人,防止盖被压迫肢体等。
图3-23 支被架使用法
29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保护病人的自 尊,使用前一定向病人和家属解释,其使 用的必要性,以取得理解。
2.保护性制动措施只能短期使用,使用时病人 肢体应处于功能位,以保证病人的舒适、 安全。
16
第二节 卧位的变换 一、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一)目的 1.使病人舒适。 2.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3.适应治疗及护理的需要。
17(二) 1.一人帮助病人身侧卧法 适用于体重较轻者。
图3-12 一人帮18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二) 2.二人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图3-13 二人帮助病人翻身侧卧法
20
(4)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应先检查敷料有无脱 落、浸湿,需要时先换敷料后翻身;颅脑手 术后,病人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翻身 时头部转动不可过剧,以免引起脑疝;颈椎 骨折行颅骨牵引的病人,翻身时不可放松牵 引;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防 止患部受压。
(5)翻身时,应固定好床轮及拉起对侧的床档, 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出血。 (5)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有利于病人向站
立过渡。 2.操作方法
图3-6 半坐卧位
11
(五)端坐卧位 1.适用范围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
及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 2.操作方法
图3-7 端坐卧位
12
(六) 1. (1)产妇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2)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液易于咳出。 (3)下肢骨折牵引,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护理常识

一、常用卧位:1、中凹卧位:(1)姿势: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2)适用范围: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状态;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排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改善。
2、端坐位:(1)姿势:扶患者做起,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可伏桌歇息。
并用床头支架或者靠背架将床头抬高70--80°,使患者同时能向后依靠;膝膝下支架抬高15--20°。
必要时加床档,以保证患者安全。
(2)适用范围:心率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患者因呼吸困难而被迫日夜端坐。
3、头低足高位(1)姿势:患者仰卧,将一软枕横立于床头。
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处于这种体位患者会感到不适,因而不宜过长时间使用。
颅内压高者禁用。
(2)适用范围:①肺部分泌物引流,是痰易于咳出。
②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③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落。
④根骨或者胫骨结节牵引式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4、膝胸卧位:(1)姿势:患者跪卧,两小腿平放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部两侧。
(2)适用范围:①用于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②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③:促进产后子宫恢复。
二、青霉素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措施:(1)临床表现:①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濒死感。
②循环衰竭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③中枢神经症状: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
④其他过敏反应: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
(2)急救措施:①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护工陪护卧床病人各种卧位法培训教材

护工陪护卧床病人各种卧位法培训教材一、仰卧位病员仰卧,头下放一枕,两臂放身体两半侧,两腿伸直自然放置。
用于硬膜外麻醉后及休克等病员。
休克病员除了用仰卧位外,也可将头胸部和下肢抬高约10—30度,以有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这种卧位称休克卧位。
二、去枕仰卧位将枕横立于床头,病员去枕仰卧。
用于昏迷、全麻未清醒的病员。
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而窒息和肺部并发症;蜘网膜下腔麻醉的髓腔穿刺后的病员,去枕平卧6小时,可防止脑压降低而引起头痛。
三、屈膝仰卧法病员仰卧,两膝屈起稍向外分开,使腹部肌肉松弛,两臂放于身体两侧。
常用于腹部检查或女病员导尿时。
四、侧卧法病员身体侧向一边,两臂屈时,一手放枕旁,另一手放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昏迷、手术后、瘫痪等病员可在两腿之间、胸前、后背放置软枕支托。
长期卧床病员侧卧与仰卧交替,可防止病。
此外,还可用于灌肠,肛门检查等。
五、半坐卧位用支起床时,先摇起床头支架成40—50度角,再摇起膝下支架,使位置舒适,身体不向下滑。
无支起床时,可用棉被折成长方形置于病人背后,膝下垫一枕。
此卧位用于呼吸困难的病员,可借重力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同时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用于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员,有利于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用于腹部手术后病员,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用于头、颈部、手术后病员,可减少局部出血;用于恢复期病员以逐渐锻炼体力。
六、端坐法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员可伏桌休息,摇高床头支架,使病员能向后依靠,膝下支架稍摇高。
常用于心力衰竭、心包大量积液、支气管发作等待病员、以减轻呼吸困难。
七、头低脚高位病员将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头部,取15—30厘米厚的木块或砖垫于床尾脚下。
常用于产妇胎膜早破,可减轻腹压,减低羊水流出的冲力,防止脐带脱出;也用于某些病员作体位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常见卧位的姿势及适用范围

常见卧位的姿势及适用范围作文一:《常见卧位姿势,你了解多少?》(面向普通大众)朋友们,咱们每天都要睡觉、休息,这卧位姿势可大有讲究。
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常见的卧位姿势和它们的适用范围。
先说仰卧位,这估计是大家最熟悉的。
就像躺在床上,脸朝上,四肢自然伸展。
要是您身体没啥大毛病,晚上睡觉选这个姿势挺舒服,能让身体得到充分放松。
比如说,您白天工作累得够呛,晚上回家往床上一躺,来个仰卧位,那叫一个惬意。
再说说侧卧位,侧身躺着,像个大虾米。
要是您刚吃完饭,或者怀孕的准妈妈,侧卧位就很合适。
我有个朋友怀孕的时候,肚子一天天大起来,晚上睡觉只能侧着,这样对宝宝好,自己也能舒服点。
还有半坐卧位,上半身稍微起来点。
要是您生病了,比如呼吸困难,医生可能就会让您用这个姿势。
我记得有次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亲戚,他就是半坐卧位,呼吸顺畅多了。
俯卧位呢,就是趴着。
一般来说,除非医生建议,平时睡觉不太常用。
但要是您腰不太好,偶尔趴一会儿,可能会缓解疼痛。
不同的卧位姿势有不同的用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让自己睡得香、休息得好!作文二:《卧位姿势那些事儿》(面向老年人)大爷大妈们,咱们来聊聊睡觉和休息时候的卧位姿势。
咱先说说仰卧位,就平平地躺着,脑袋枕着枕头,这姿势简单又舒服。
要是您身体还行,没什么大毛病,晚上这么睡,能让全身都放松。
我隔壁的李大爷,每天晚上都仰卧着睡,一觉到天亮,精神头可好了。
侧卧位也不错,侧着身子睡。
要是您晚上容易反酸烧心,侧着睡能好不少。
我家那口子,以前胃不好,听医生的建议侧着睡,这胃啊,舒服多了。
还有半坐卧位,上半身抬高一些。
要是您喘气不顺畅,像有肺气肿啥的,用这个姿势能轻松点。
咱们小区的王奶奶,有哮喘病,经常半坐卧位休息,呼吸就没那么费劲了。
俯卧位一般不咋常用,除非医生让这么睡。
但要是您后背疼,偶尔趴一会儿,说不定能缓解缓解。
咱老年人可得注意选对卧位姿势,这样才能睡个好觉,身体更健康!作文三:《小朋友们,来认识卧位姿势啦》(面向儿童)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睡觉的卧位姿势哦。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2.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 姿势(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医学课件)常用病人卧位

常用病人卧位contents •医学课件概述•医学课件基本内容与分类•病人卧位相关知识•常用病人卧位方法介绍•病人卧位实践指导•病人卧位临床应用与展望目录01医学课件概述0102医学课件:以计算机为平台,融合多媒体、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将医学知识进行数字化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医学教学资源。
医学课件的特点内容丰富:医学课件内容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多个领域,内容全面且丰富。
表现力强:医学课件采用多媒体形式,具有形象生动、可视化效果好、易于理解等特点,可提高学习效率。
交互性好:医学课件具有较好的交互性,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医学课件的定义与特点0304051医学课件的重要性23医学课件能够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医学课件能够优化医学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重复利用,提高教学效率。
优化教学资源医学课件能够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培养优秀医学人才医学课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学课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
医学课件的发展历程未来医学课件将不断向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同时将更加注重与实际临床实践的结合,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医学课件的未来发展医学课件的历史与发展02医学课件基本内容与分类课件封面包括课程名称、主讲人、出版社等信息,美观大方,简洁明了。
列出课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基础知识、临床应用等部分。
详细阐述医学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概念、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等内容。
总结本课件所涉及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新进展和前景进行展望。
列出制作课件所参考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者深入学习和研究。
医学课件基本内容目录总结参考文献正文03按受众分类可分为针对医学生、医务工作者、病人等不同受众的课件。
各种卧位及应用

各种卧位及应用卧位是指人体在睡眠或休息时所处的姿势或体位。
不同的卧位对身体的健康影响不同,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卧位及其应用。
1. 仰卧位:这是最常见的卧位之一,人体仰卧于床上,背部与床面平行。
这种卧位可以帮助缓解腰部和颈部的压力,保持脊椎的正常曲度,并降低背部疼痛的风险。
此外,仰卧也有助于减轻胃酸回流和呼吸困难等问题,因此适用于胃食管反流、哮喘等疾病患者。
2. 俯卧位:人体俯卧于床上,面部朝向床面。
俯卧位主要用于背部手术后的康复,可以减少背部术后伤口的压力,促进伤口愈合。
此外,俯卧位也有助于防止舌根松弛堵塞呼吸道,特别适用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
3. 侧卧位:人体侧卧于床上,身体和床面保持平行。
侧卧位可以帮助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少胃酸回流和胃胀气等问题。
此外,对于鼾症患者来说,侧卧位可以减少鼾声的发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对于孕妇来说,左侧卧位可以改善胎儿血液循环,有利于胎儿的发育。
4. 半侧卧位:这是一种介于仰卧位和侧卧位之间的卧位,身体倾斜,一部分侧卧于床上,一部分仰卧于床上。
半侧卧位可以减少背部的压力,对于脊椎疾病或手术后患者来说特别适用。
此外,半侧卧位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
5. 头低卧位:在仰卧位的基础上,将头部稍微下降,鼻孔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
头低卧位有助于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
此外,头低卧位还可以减轻鼻塞、咳嗽和打鼾等问题。
6. 足高头低卧位:将脚部稍微抬高,头部稍微下降,使血液更容易下流,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循环。
足高头低卧位适用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有助于降低心脏负荷,促进血液流动。
综上所述,不同的卧位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和病症。
选择合适的卧位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或手术后患者来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卧位,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因此,在选择卧位时,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休息。
各种卧位及其应用

半卧位的优缺点
优点: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功能有利于血液循环 缺点: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不利于消化功能 适用人群:心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患者 注意事项:保持床铺平整避免压迫皮肤定时翻身
如何选择合适的卧
05
位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舒适:选择最舒适的卧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健康: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卧位如心脏病患者应避免仰卧 功能:根据需要完成的任务选择卧位如阅读、看电视、工作等 环境:根据环境条件选择卧位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注意卧位的舒适度
选择合适的床垫 和枕头以保持良 好的睡眠质量
避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卧位以免引 起肌肉疲劳和关 节僵硬
保持室内温度适 宜避免过冷或过 热影响睡眠
保持卧位整洁避 免杂物堆积影响 睡眠环境
06
卧位的注意事项
注意卧位的姿势正确性
保持身体平衡避 免倾斜或扭曲
确保头部、颈部、 背部和臀部在同 一水平线上
YOUR LOGO
卧位及其应用
,
汇报人:
20XX.XX.XX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卧 位 的 类 型 03 卧 位 的 应 用 场 景 04 不 同 卧 位 的 优 缺 点 05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卧 位 06 卧 位 的 注 意 事 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缺点:容易导致 呼吸不畅不适合 呼吸困难的患者
缺点:容易导致 手臂麻木不适合 长时间保持此姿 势的患者
俯卧位的优缺点
优点:有助于缓解背部疼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功能 缺点:容易引起面部和胸部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增加颈部和腰部压力 适用人群:适合背部疼痛、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注意事项:保持头部和颈部自然位置避免长时间俯卧适当调整姿势以减轻不适
常用卧位

(八)膝胸卧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 (2)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11
(九)截石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1)
会阴,肛门部位 的检查,治疗或 手术 (2)产妇分娩
12
THE END 谢谢!
13
常用卧位
1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一)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平, 枕头横卧于床。
(二)适用范围: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2.槯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
2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姿势:患者头胸部抬高约10℃~20℃,
下肢抬高 (1)姿势:患者平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
屈起,稍向外分开。
(2)适用范围:1.腹部检查的患者 2.女病人导尿
4
(二)侧卧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1)
灌肠,肛门检查, 以及配合胃镜、 肠境检查 (2)臀部肌内 注射 (3)预防压疮
5
(三)半坐卧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1)
心肺疾病所引起 呼吸困难的患者 (2)胸,腹, 盆腔手术后或有 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 及颈部手术后的 患者 (4)恢复期体 质虚弱的患者
6
(四)端坐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7
(五)俯卧位
1.姿势如图 2. 适用范围(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 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
8
(六)头低足高位
九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九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卧位是人们在睡眠时所采用的姿势,而不同的卧位对身体和健康都有不同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九种常见的卧位,它们的适用范围以及它们对身体的影响。
1. 仰卧位仰卧位是指仰卧于床上,并保持身体直立。
这种卧姿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尤其是那些患有呼吸道疾病或者胃酸逆流的人。
仰卧位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减轻酸逆流的症状,并且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2. 俯卧位俯卧位是指俯卧于床上,肚子朝下。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背部疼痛或者呼吸困难的人。
俯卧位有助于减轻背部压力,保持脊柱的正常曲度,同时减少呼吸道的阻塞。
3. 侧卧位侧卧位是指侧躺于床上,并将身体重心放置在一侧。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症或者打鼻鼾的人。
侧卧位有助于减少舌头和软组织阻碍气道,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和呼吸效率。
4. 胎位胎位是指蜷缩成胎儿的姿势,将双膝拉至胸部。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关节疼痛或者缺乏运动的人。
胎位有助于放松身体肌肉,减轻关节压力,并且有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
5. 头低脚高位头低脚高位是指将床垫抬高使头部位置低于脚部,可以使用枕头或者床脚垫。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心脏疾病或者静脉曲张的人。
头低脚高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促进血液回流到心脏,并减少下肢水肿。
6. 趴着位趴着位是指躺在床上,面朝下,手臂呈放松状态。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背部肌肉疼痛或者腹泻的人。
趴着位有助于放松背部肌肉,放松腹部压力,并且可以加速肠道蠕动,缓解腹泻。
7. 俯面侧卧位俯面侧卧位是指身体斜躺于床上,面朝下。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背部疼痛或者骨盆不适的人。
俯面侧卧位有助于减轻背部压力,缓解骨盆和腰部的不适。
8. 公主卧位公主卧位是指身体斜躺于床上,面朝上,并将脚部抬起。
这种卧姿适用于那些患有脚部水肿或者静脉曲张的人。
公主卧位有助于减轻脚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并且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9. 哈姆雷特卧位哈姆雷特卧位是指身体斜躺于床上,将头部和上身抬高。
常用卧位的姿势和适用范围及案例

一.仰卧位1.去枕仰卧位(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2.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1. 姿势(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常用卧位与安全护理课件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 括是否清醒、嗜睡或昏迷等,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颜色、 温度、湿度和完整性等,以及 是否有压疮、水肿等并发症。
注意调整卧位姿势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选择适当的卧位姿势,如平卧、侧卧、半卧等。
定期调整卧位姿势,以防止压疮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鼓励患者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避免在同一部位输液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输液,减少血管损伤。
使用抗血栓压力带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使用抗血栓压力带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 风险。
03
安全护理措施
定期翻身
总结词
定期翻身有助于预防褥疮,促进 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皮肤压力。
详细描述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位,每隔2-3 小时翻身一次,注意观察皮肤状 况,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
保持呼吸道通 畅
总结词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预防呼吸道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定期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呼 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吸氧等。
定期检查下肢活动情况
总结词
定期检查下肢活动情况可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详细描述
观察患者的下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等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疼痛、麻木等不 适症状;对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为患者清洁皮肤,保 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刺 激。
软垫支撑
在受压部位放置软垫,减 轻局部压力。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清理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叩背
通过叩背帮助患者排痰,预防痰液 淤积。
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课件

协助起身
一手托住患者肩部, 另一手托住患者臀部 ,同时协助患者起身 ,保持动作平稳。
调整卧位
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 头部、躯干和四肢的 位置,确保舒适、安 全。
协助患者移向床尾
评估患者情况
在协助患者移向床尾前,应评估患者 的病情、意识状态、活动能力及配合 程度。
01
02
准备用物
准备适当的卧位垫、靠垫、床单等用 物,确保床面平整、舒适。
输标02入题
常用的徒手搬运法有单人搬运、双人搬运和三人搬运 。
01
03
徒手搬运时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避免 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4
单人搬运时,可以采用“背负法”或“抱持法”;双 人搬运时,可以采用“椅托式”、“轿扛式”和“拉 车式”;三人搬运时,可以采用“平托法”。
器械搬运法
01
02
03
04
注意事项
Chapter
安全搬运的注意事项
评估现场环境
在搬运之前,应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患者受伤或跌倒。
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重,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以确保安全 和舒适。
搬运过程中的护理
半卧位
介于仰卧位和坐位之间,有助于减轻腹部压力,促进呼吸。
上半身与床呈45度角,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弯 曲。
坐位
便于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但长时间保持可能导致疲劳。 双脚平放在地面上,背部挺直,双臂自然下垂或放在桌子上,头部保持直立。
02
卧位更换
Chapter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准备用物
常用卧位与搬运技巧课件
目录
• 常用卧位 • 卧位更换 • 搬运技巧 • 注意事项
九个卧位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卧位概述卧位是指在床上或类似的平面上进行的各种姿势。
在医疗护理中,卧位的选择对患者的康复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九种常见卧位的笔记摘抄。
二、仰卧位1. 适用范围:全身麻醉未清醒或昏迷患者,腹部手术患者,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颈部手术患者应抬高头部15-30度,以利于呼吸和减轻头部压力。
- 腹部手术患者应抬高床头30-45度,以减轻腹部张力,利于呼吸和减轻疼痛。
三、侧卧位1. 适用范围:预防压疮,腹部检查,胸部手术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侧卧位,避免长时间压迫某一部位。
- 护士应定时为患者翻身,防止压疮发生。
四、半坐卧位1. 适用范围:心肺疾病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者,腹部检查。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抬高床头30-45度,利于呼吸和减轻腹部张力。
- 颈部手术患者应保持头部抬高,避免颈部张力过大。
五、头低足高位1. 适用范围: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患者,脊椎手术后患者。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保持头部和胸部抬高15-30度,足部抬高30-45度。
- 抬高床头时,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
六、头高足低位1. 适用范围:降低颅内压,颅脑手术后患者,颈椎手术后患者。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足部抬高30-45度。
- 抬高床头时,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跌倒。
七、屈膝仰卧位1.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会阴手术患者。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患者双腿屈曲,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90度。
- 抬高床头,使患者舒适。
八、膝胸卧位1. 适用范围:子宫脱垂,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
2. 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3. 注意事项:- 患者跪伏于床上,小腿与床面垂直,大腿与床面成45度角。
- 护士应协助患者保持姿势,避免患者疲劳。
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

各种卧位的适⽤范围各种卧位的适⽤范围1、去枕仰卧位:⽤于昏迷及全⿇未醒的病⼈(预防脑压减低⽽引起的疼痛)。
2、休克时卧位:(仰卧中凹位)⽤于休克病⼈,抬⾼头胸利于呼吸,抬⾼下肢利于静脉⾎回流。
3、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导尿。
4、侧卧位:灌肠。
5、半坐卧位:⼼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的病⼈;胸腹盆腔⼿术或有炎症的病⼈;腹部术后减轻缝合张⼒;减少颈部颜⾯术后出⾎。
6、端座位:⼼衰、⼼包积液、哮喘发作病⼈。
7、俯卧位:腰背部检查、⼿术。
8、头低脚⾼位:胎膜早破;肺部引流、⼗⼆指肠引流、胆汁引流;下肢、⾻盆⾻折⾏牵引术;严重的失⾎性休克。
(床尾垫⾼15~30cm)。
9、头⾼脚低位:颈⾻⾻折牵引、开颅或头外伤后防⽌出⾎;预防脑⽔肿减轻颅内压。
(床头垫⾼15~30cm)10、膝胸卧位:肛门、直肠、⼄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和⼦宫后倾。
11、截⽯位:⽤于会阴、肛门部的检查、治疗、⼿术。
多种管道的护理对策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
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且易误导观察结果。
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
如⽆物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1.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2.准确留置,有的管⼦要做到准确留置,如⿐导管吸氧,对⽴即给氧病⼈以9.5cm为固定插⼊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更换⿐导管的病⼈测⿐尖⾄⽿垂长度的2/3插⼊较为适宜。
⿐饲管插⼊长度男性为42~43cm,⼥性40~41cm为宜,注⼊⾷物后,其⾷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物返流及呕吐。
3.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
严防脱出或误拔,病⼈翻⾝、排便、下床时应防⽌引流管脱出,防⽌污染。
病⼈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4.保持清洁,经常观察管道有⽆松离,有⽆液体外渗,有⽆被⾎液污染。
特别是侵⼊性的管道的护理,应严格执⾏⽆菌操作。
⽪管置时过久或被污染、腐蚀应调换⽪管,保持清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仰卧位
1.去枕仰卧位
(1)姿势: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模立于床头
(2)适用范围:①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等病人。
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②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8小时的病人,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2.中凹卧位(休克卧位)
(1)姿势:用垫枕抬高病人的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2)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因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3.屈膝仰卧位
(1)姿势:病人仰卧,头下垫枕,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并稍向外分开。
检查或操作时注意保暖及保护病人隐私。
(2)适用范围:胸腹部检查或行导尿术、会阴冲洗等。
该卧位可使腹部肌肉放松,便于检查或暴露操作部位。
二.侧卧位
1.姿势:病人侧卧,臀部稍后移,两臂屈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
必要时在两膝之间、胸腹部、后背部放置软枕,以扩大支撑面,增加稳定性,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
2.适用范围:
(1)灌肠,肛门检查,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2)预防压疮。
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便于护理局部受压部位,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臀部肌内注射时,下腿弯曲,上腿伸直,可使注射部位肌肉放松。
(4)单侧肺部病变者,可视病情采取患侧卧位或健侧卧位。
三.半坐卧位(fowler position)
1. 姿势
(1)摇床法:病人仰卧,先摇起床头支架使上半身抬高,与床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以防病人下滑。
必要时,床尾可置一软枕,垫于病人的足底,增进病人舒适感,防止足底然及床尾栏杆。
放平时,先摇平膝下支架,再摇平床头支架。
(2)靠背架法:如无摇床,可将病人上半身抬高,在床头垫褥下放一靠背架;病人下肢屈膝,用大单包裹膝枕垫于膝下,大单两端固定于床缘,以防病人下滑;床尾足底垫软枕。
放平时,先放平下肢,再放平床头
2.适用范围
(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病人。
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病人。
此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膈肌下降,胸腔容积增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脏器内,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決血和心脏负担,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同时,有利于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引流。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教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
感染局限,便于引流。
因为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防止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
同时采取半坐卧位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骗下张肿。
此外,腹部手术后病人采取半坐卧位可松弛腹肌,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
有利于切口愈合。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病人向站立位过渡,使其逐渐适应体位改变。
四.端坐位(sittingposition)
1.姿势:扶病人坐起,摇起床头或抬高床头支架。
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必要时加床档,以保证病人安全
2.适用范围:左心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病人。
由于极度呼吸困难,病人被迫日夜端坐。
五.俯卧位
1.姿势:病人俯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两腿伸直;胸下、髓部及踝部各放一软枕,头偏向一侧。
2.适用范围
(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
(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的病人。
采取俯卧位,可使腹腔容积增大,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六.头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 position)
1.姿势:病人仰卧,头偏向一侧,枕横立于床头,以防碰伤头部。
床尾用支托物垫高15-30cm。
此卧位易使病人感到不适,不可长时间使用,颅内高压者禁用。
2.适用范围
(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防止下滑。
七.头高足低位(dorsal elevated position)
1.姿势:病人仰卧,床头用支托物垫高15~30cm或根据病情而定,床尾横立一枕,以防足部触及床尾栏杆。
若为电动床可调节整个床面向床尾倾斜。
2.适用范围
(1)颈椎骨折病人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2)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3)颅脑术后病人。
八.膝胸卧位(knee-chest position)
1.姿势:病人跪卧,两小腿平放于床上,稍分开;大腿和床面垂直,胸贴床面,腹部悬空,臀部抬起,头转向一侧,两臂屈肘,放于头的两侧。
若孕妇取此卧位矫正胎位时,应注意保暖,每次不应超过15分钟。
2.适用范围
(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
(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扩展:1)臀位时,胎臀先娩出,阴道不能充分扩张,加之胎头无变形机会,以造成后出胎
头的困难。
因臀先露、肩先露等都是异常胎位,则容易造成难产,导致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窒息甚至死亡。
若妊娠30周后仍为臀位应予矫正,常采取膝胸位矫正。
2)方法是:让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取膝胸卧位,每日2次,每次15min,连续一周后复查。
这种卧位使胎儿臀退出盆腔,借助胎儿重力的作用,使胎儿头与胎儿背所形成的弧形顺着宫底弧面滑动完成,转为头位。
3)对于子宫后倾病人,因臀部抬起,腹部悬空,由于重力作用
使腹部脏器前倾,对子宫后倾的矫正也起到良好作用。
(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九.截石位(lithotomy position)
1.姿势: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两腿分开,放于支腿架上,支腿架上放软垫,臀部齐台边,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胸前。
采用此卧位时,应注意遮挡和保暖。
2.适用范围
(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2)产妇分娩。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需要,选择适当卧位
2.注意保持患者维持良好功能位置
例1
病人刘某,男性,35岁,从高处坠落致腰椎骨折而急症入院。
病人术后送至病房时全麻还未清醒,此时护士应该协助病人采取去枕仰卧,可预防颅内压降低而引起的头痛(穿刺后,脑脊液可自穿刺处漏出至脊膜腔外,造成脑压过低,牵张颅内静脉窦和脑膜等组织而引起)。
去枕仰卧要领,头偏向一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伸直,自然放平,将枕横立于床头
例2
病人李某,女性,48岁,因心肺疾病导致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患者焦虑不安。
此时应该采取端坐位,有利于病人呼吸,端坐位要领:扶病人坐起,摇起床头或抬高床头支架。
病人身体稍向前倾,床上放一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病人可伏桌休息。
必要时加床档,以保证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