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PPT(优秀课件)10
色植物生长的基础,能够提供植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
水、肥、气、热等,使地表由岩石裸露变成了草木丛
生。 跑水、跑土、跑肥
水土流失带走
1.水带走了什么?
的是表层土.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
表层土含营养 物质更多。 (腐殖质层)
4.这样会对农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这样会使土壤 肥力下降,农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1修建水库、大把淤地,“库 淤地坝 坝”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2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沟谷沟道(沟谷是输沙 的路径)
2、(1)拦蓄泥沙,防止泥 沙流入下游河中。
(2 )、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土 质良好。
坝地玉米
[思考]
1.打坝淤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图中所示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是否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 想?为什么?
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 减产)
1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
2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
3 给黄河中下游的水库带来什么影响 ? 4为了使水工能正常发挥其防洪、灌溉、发电 等功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运行方式排沙?这 种排沙方式对水资源利用方面有什么不利?
跳进黄河洗不清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黄河 的泥沙90%来自于中游的黄土高原,古人称 “一石水,六斗泥”.若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 各1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约4000万吨,相当于 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 2蓄清排浑冲沙入海——影响 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蓄清排浑 蓄清排浑“是水库的一种运
三峡水库蓄清排浑巧解泥沙问题
用方式。三峡水库上游来水 量和来沙量在年内分配是很
水土流失的治理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pptx
3.2水土流失的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2006年5月
听歌曲,看右图, 介绍黄土高原位置、 范围、地势、气候
40°N
位置:位于太行山脉 以西,乌鞘岭以东, 南起秦岭,北面以长 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
相接。 范围:包括山西、陕 西、宁夏的大部分和 青海、甘肃、内蒙古 、河南的一部分 。 34°N 面积有30多万平方千
雨水径流 风力直接 侵蚀地表
加速水 土流失
毁林开荒
破坏林草植被
轮荒
破坏植被种源
开挖原生地面
破坏植被
开矿
排弃大量土石
水土流失新物质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思考:
针对黄土 高原水土 流失的原 因,我们可 以采取哪 些针对性 的措施?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采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逐 步建成旱涝保收,高 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 作的基本前提。
土地__复__垦__工__作__._。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 721.3.7 Sunday , March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11:5310 :11:531 0:113/7 /2021 10:11:53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3.7 10:11:5 310:11 Mar-21 7-Mar-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11:5310:1 1:5310:11Sund ay , March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3.7 21.3.71 0:11:53 10:11:5 3Marc h 7,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3月7 日星期 日上午1 0时11 分53秒1 0:11:53 21.3.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3 月上午 10时11 分21.3. 710:11 March 7,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3 月7日 星期日1 0时11 分53秒1 0:11:53 7 March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0时1 1分53 秒上午1 0时11 分10:11:5321.3. 7
--以黄土高原为例
2006年5月
听歌曲,看右图, 介绍黄土高原位置、 范围、地势、气候
40°N
位置:位于太行山脉 以西,乌鞘岭以东, 南起秦岭,北面以长 城为界与内蒙古高原
相接。 范围:包括山西、陕 西、宁夏的大部分和 青海、甘肃、内蒙古 、河南的一部分 。 34°N 面积有30多万平方千
雨水径流 风力直接 侵蚀地表
加速水 土流失
毁林开荒
破坏林草植被
轮荒
破坏植被种源
开挖原生地面
破坏植被
开矿
排弃大量土石
水土流失新物质
河道滩地开矿
泥沙入河
思考:
针对黄土 高原水土 流失的原 因,我们可 以采取哪 些针对性 的措施?
2、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采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逐 步建成旱涝保收,高 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 作的基本前提。
土地__复__垦__工__作__._。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1.3. 721.3.7 Sunday , March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11:5310 :11:531 0:113/7 /2021 10:11:53 A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3.7 10:11:5 310:11 Mar-21 7-Mar- 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10:11:5310:1 1:5310:11Sund ay , March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1.3.7 21.3.71 0:11:53 10:11:5 3Marc h 7, 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3月7 日星期 日上午1 0时11 分53秒1 0:11:53 21.3.7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3 月上午 10时11 分21.3. 710:11 March 7,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 021年3 月7日 星期日1 0时11 分53秒1 0:11:53 7 March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0时1 1分53 秒上午1 0时11 分10:11:5321.3. 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
14
人为因素
●材料一:70岁的老人李开福告诉记者,50年前,金竹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口过多,人口多了以后肯定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坡度
A
B
C
-
10
第三组实验:
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 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被 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植被
A
B
C
-
11
第四组实验:
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 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 重?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巾- 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3。0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 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
21
怎么办
-
22
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平整土地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 (2)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封山育林 (3)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
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
-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 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黄土土质 地表植被 降水强度 地形坡度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
植退退 树耕牧 种还还 草林草
.
36
植树种草
沙棘是黄土高
原综合治理的 突破口
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实的统称。植物沙棘为胡颓子科
沙棘属,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
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
土保持。国内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沙棘
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
改造自然
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控制人口 改造人类
. 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退耕还林,还草41 .
.
42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B)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D)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 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三北防护林
.
38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 阅读教材, 观察右图, 思考并讨论:
• 什么叫小流 域?
• 在小流域的 各个部分应 分别采用什 么治理措施?
.
39
小流域综合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适用 效果 地段
固沟工程 建淤地坝 、小水库 沟谷 拦泥蓄水防
营造 防护林
地段 止其继续扩 展
1、拦蓄泥沙,防止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坝地玉米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
34
农业技术措施:开展
、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
等农耕农业
和
、发展地膜及 喷灌 和
滴灌 技术、科学施肥等。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24页PPT资料
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人口、资源、环境 协调发展
③用水不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河湖干涸、植被萎缩引起的沙化 ——必须采取 科学用水和节水措施等
——调整产业结构和农工商一体化
湿地(wetland)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 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 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 植物。
功能
储水拦沙 改善生产条件 合理利用土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
阅读教材, 观察右图, 思考并讨论:
什么叫小流 域?
为什么要以 小流域为单 位治理?
在小流域的 各个部分应 分别采用什 么治理措施?
荒漠化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盐碱化
湿地破坏
土地荒漠化 农牧交错区
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
绿洲边缘区
农牧交错区
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 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 地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1. 读图,比较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 方地区降水季节分 配的特点。
2. 北方地区降 水的季节特点对黄 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有什么影响?
咸阳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质 地疏松均一,抗蚀力弱,遇水崩解 。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 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
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 化、森林、湿地破坏)。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标要求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 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森林、湿地等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 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治理PPT教学课件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有的流入内陆湖 泊,有的在中途消失。我们把这些最终未 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内流河的 流域称为内流区。
从下图看,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 的2/3,内流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 3。但是,就河流的水量来说,外流河占全 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河还不到5 %。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不合利用加剧灾害发生频度。
b.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②黄土高原黄土层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夏季多暴雨。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引发量占90.4%∴控制改善人为行 为,可治理。 ①尖锐的人地矛盾,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 的压力很大。人们为解决吃饭问题毁林开荒(开垦陡 坡、林地、草地),造成植被破坏,生态、经济环境 的恶性循环,自然灾害频度加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破坏林草种源)。 ③开矿:露天开矿及河道、滩地开矿,形成水土流 失新的物源,增加河流泥沙含量。
②扩大林、草地面积(根本措施):现有土地 造林种草(造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25°的陡坡耕地)。
③改善天然草场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 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 保持水土);
④煤炭开发时有计划存放表土,开展复垦工 作。
⑤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问题探究】:
③为什么黄土高原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 困难?
答:∵在无人破坏的情况下,生物措施可以 治理水土流失,或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采取 “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当时黄土高原人口太多;经济和人类活动方 式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使恢复困难。
4、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简).ppt
思考3:黄土高原为何人地矛盾特别尖锐? 出路何在?
农垦历史早,凡适合耕作的地区已被开垦; 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同 时因为落后的经济环境和落后的耕作方式,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区人口的吃饭问题,迫 使人们开垦边际土地,造成生态、经济的恶 性循环。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沟边边。
出路:必须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与土地 承载力相协调。
《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学习思路
1.问题——地理背景——形成原因 (自然和人为)——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主要针对人为原因)
2.优势——地理背景——利弊分 析——开发利用——注意的问题
拓展思路: 思考 1.读图简述黄 土高原的范围 和地势、地形 特点;
103E—110E, 34N—40N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000~2000米;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③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适当发展畜牧经 济。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 量,提高质量。并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 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
④搞好矿区土地复垦(平整、淤土,植树 种草)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 的能源生产基地,避免由于煤炭开发而引 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土地复垦是指对废弃地采取 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 用状态的活动。废弃地指因 生产、建设活动挖损、塌陷、 压占(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压 占)、污染或自然灾害损毁等 原因而造成的目前不能利用 的土地。
粉沙土质易侵蚀,降水集中多暴雨; 轮荒开矿毁植被,人为破坏是主因。
三、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对症下药”)
①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重点
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
(基本前提)
坝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 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 固沙、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高考中国地理 复习系列课件
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ctyzyxy@
24《中国的水土流失 问题及其治理》
一、中国水土流失状况:
1、分布:
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 的土石山地都有发生。黄土高原最严重。我国水土流 失约180万k㎡。
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原因,但人为 因素起主导作用,如:陡坡毁林毁草开荒,强取耕地; 滥砍滥伐,强取薪柴,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开矿,地 表裸露。110°E40°N35°N
三、南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
1、本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2、乱砍滥伐森林; 3、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在全国仅次于 黄土高原。但本区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比黄 土高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 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
5、这里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 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 恢复原来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6、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 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填图要求:填出图中山 脉、城市河流名称)
35°N
2、黄土高原特点: ①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沟谷发育, 千沟万壑; ②黄土覆盖,多次生灌从、矮林,植被覆 盖率低; ③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脆弱的环境(∵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表现在: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不合利用加剧灾害发生频度。 b.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②黄土高原黄土层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夏季多暴雨。
3、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
①造成当地土地贫瘠; ②农业低产, ③河流下游河床抬高,增加防洪难度; ④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
110°E 40°N
长城-秦岭,祁连山东 端(乌鞘岭)-太行山, 跨青-甘-宁-内蒙古-陕 -晋-豫7省区。
③改善天然草场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 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 保持水土);
④煤炭开发时有计划存放表土,开展复垦工 作。 ⑤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案例]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a.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以生产体系。 b.开发模式:工程、生物、农业技术三项措施 相结合。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是根本。农业技术:是关 键。 c.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问题探究】: ③为什么黄土高原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 困难? 答:∵在无人破坏的情况下,生物措施可以 治理水土流失,或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采取 “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当时黄土高原人口太多;经济和人类活动方 式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使恢复困难。
4、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抓好梯田建设,挖掘水资源, 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 前提。——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②扩大林、草地面积(根本措施):现有土地 造林种草(造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25°的陡坡耕地)。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引发量占90.4%∴控制改善人为行 为,可治理。 ①尖锐的人地矛盾,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 的压力很大。人们为解决吃饭问题毁林开荒(开垦陡 坡、林地、草地),造成植被破坏,生态、经济环境 的恶性循环,自然灾害频度加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破坏林草种源)。 ③开矿:露天开矿及河道、滩地开矿,形成水土流 失新的物源,增加河流泥沙含量。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答: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沿海向内陆过渡、湿润向干旱过渡、森林向草 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 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问题探究】: ②黄土高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答:地质地震、水旱、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 失、土壤侵蚀等,人类滥垦、滥牧、过樵、过 牧使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增大。
福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ctyzyxy@
24《中国的水土流失 问题及其治理》
一、中国水土流失状况:
1、分布:
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的丘陵山地、北方 的土石山地都有发生。黄土高原最严重。我国水土流 失约180万k㎡。
2、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等自然原因,但人为 因素起主导作用,如:陡坡毁林毁草开荒,强取耕地; 滥砍滥伐,强取薪柴,解决生活能源问题;开矿,地 表裸露。110°E40°N35°N
三、南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
1、本区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2、乱砍滥伐森林; 3、向大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在全国仅次于 黄土高原。但本区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比黄 土高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这里人均土地少,每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 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同样单位面积流失土地 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较大。
5、这里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 石质山地,一旦表层被蚀去,石质裸露, 恢复原来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
6、本区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 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建省长泰一中 姚秀元
(填图要求:填出图中山 脉、城市河流名称)
35°N
2、黄土高原特点: ①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表沟谷发育, 千沟万壑; ②黄土覆盖,多次生灌从、矮林,植被覆 盖率低; ③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脆弱的环境(∵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表现在: a.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自然灾害频繁, 人类不合利用加剧灾害发生频度。 b.环境遭破坏后恢复困难。 ②黄土高原黄土层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 夏季多暴雨。
3、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是:
①造成当地土地贫瘠; ②农业低产, ③河流下游河床抬高,增加防洪难度; ④水库淤积,降低蓄洪标准和供水效益, 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范围:
110°E 40°N
长城-秦岭,祁连山东 端(乌鞘岭)-太行山, 跨青-甘-宁-内蒙古-陕 -晋-豫7省区。
③改善天然草场植被(规定合理载畜量), 改善放牧管理(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 保持水土);
④煤炭开发时有计划存放表土,开展复垦工 作。 ⑤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
[案例]甘肃西峰南小河沟: a.治理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以生产体系。 b.开发模式:工程、生物、农业技术三项措施 相结合。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是根本。农业技术:是关 键。 c.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问题探究】: ③为什么黄土高原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 困难? 答:∵在无人破坏的情况下,生物措施可以 治理水土流失,或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采取 “淤地坝”等工程措施可以根治水土流失。 当时黄土高原人口太多;经济和人类活动方 式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使恢复困难。
4、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抓好梯田建设,挖掘水资源, 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旱涝保收、 高产稳产农田,这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 前提。——即: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②扩大林、草地面积(根本措施):现有土地 造林种草(造林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25°的陡坡耕地)。
(2)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引发量占90.4%∴控制改善人为行 为,可治理。 ①尖锐的人地矛盾,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土地资源 的压力很大。人们为解决吃饭问题毁林开荒(开垦陡 坡、林地、草地),造成植被破坏,生态、经济环境 的恶性循环,自然灾害频度加大;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破坏林草种源)。 ③开矿:露天开矿及河道、滩地开矿,形成水土流 失新的物源,增加河流泥沙含量。
【问题探究】: ①为什么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 答:特殊的地理位置:处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沿海向内陆过渡、湿润向干旱过渡、森林向草 原过渡、农业向牧业过渡的地区,各种自然要 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问题探究】: ②黄土高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答:地质地震、水旱、气象灾害,以及水土流 失、土壤侵蚀等,人类滥垦、滥牧、过樵、过 牧使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