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二)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一、认知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特点
(一)认知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
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取向,是用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把社会现象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人的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要社会认知过程的解释路径
社会认知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产生社会知觉、形成社会印象、进行社会判断等不同阶段。
不同时期,社会认知心理过程的解释侧重点有所不同:
(1)社会知觉解释
(2)归因解释
(3)图式法解释
二、认知失调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深受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场论的直接影响。
费斯廷格于1957年阐明和完成的认知失调理论是在场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理论。(一)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假设:
认知失调理论又称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的本质是态度的改变。
(二)认知失调的条件:
费斯廷格指出,认知失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1. 逻辑的违背。
2. 文化价值的冲突。
3. 观念层次的冲突。
4. 新旧经验的矛盾。
(三)认知失调的程度:
认知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第一,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第二,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例。(四)减少和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
认知主体的失调作为一种机体紧张状态,一经产生,人的避免焦虑、肯定自我的倾向,就会推动人减少或避免失调。减少或消除失调的途径主要有:
改变行为,使个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 改变态度,使个体的态度符合其行为。
3.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三、图式理论
(一)图式的基本概念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图式是通过认知经验发展起来的关于特定事物或概念的认知结构。
图式是在过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性知识表征,但并不是定义事物或概念的定义,而新经验会通过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不断进行重构。
(二)图式的功能
1.图式有助于信息加工
2.有助于回忆与推理
四、认同理论
认同理论是从符号互动论,特别是结构性符号互动作用理论中孕育发展而来的。传统的符号
互动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认同和解释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个体可以按照其所期望的方式,对其所处的情境自由地进行认同选择。
认同理论三个核心要素及其相关的原理。
(1)社会。对于认同研究者而言,人们的认同过程建构了社会本身。
(2)自我。正如社会通过认同建构一样,自我也是通过认同过程形成的。
(3)认同。群体认同、角色认同和个人认同直接影响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走向。
五、社会同一性理论
社会同一性理论又称为社会认同理论,由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吉菲尔等提出,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的根源。
“最低限度群体”实验与主要结论:
“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实验
实验表明,群体划分本身就能引发敌意性的群际行为。即使是实验中,仅从存认知的角度,最低限度第将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
权威主义人格、挫折、相对性匮乏和现实利益冲突等,都不是群际冲突和歧视的必要条件。按照塔吉菲尔等的解释,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塔吉菲尔等认为,个体总是努力追求积极自我形象,这可以通过他所隶属的群体来获得。社会比较中表现出:
“内群体偏爱”效应
“谁不说俺家乡好”效应
因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高/低)和关于社会流动的信念不同(社会流动信念体系/社会变革信念体系),人们积极争取积极社会同一性的策略也不同。
社会同一性理论的评价:
社会同一性理论首次将社会比较区分为人际社会比较和群际社会比较两种不同过程,并且明确将同一性区分为个人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两种自我知觉水平。
这一理论还包含了不同于个体自尊的“集体自尊”这一全新概念,并且表现出与美国主流认知社会心理学的不同,被看作是近几十年来欧洲本土化心理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六、自我类化理论
(一)类化的概念
所谓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
人们在认知他人时,并不是简单把他/她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是自动、自发地立即将其归到某一类别中。
(二)社会类化
社会类化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社会类化的结果,是在认知水平上扩大了群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缩小了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差异。
同化
对比(亦即异化)
刻板印象或类属思维
(三)类化的作用
无论是物理刺激还是社会刺激,类化会使类别内的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在知觉上都得到加强,这称为“加强效应”。依此可以解释刻板印象的形成机制 (塔吉菲尔, 1957,1959) 。(四)自我类化理论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塔吉菲尔、特纳等在英国Bristol大学对“群体对个人的影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