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严选优质)
浅谈黑龙江湿地的危机和希望
![浅谈黑龙江湿地的危机和希望](https://img.taocdn.com/s3/m/46abc65e767f5acfa1c7cdcb.png)
浅谈黑龙江湿地的危机和希望摘要: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是森林、海洋和湿地。
其中,湿地更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在整个生态系统平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但是,正是这样的湿地大省,我们发现一些湿地已经遭到蚕食,破坏严重。
同时我们也看到黑龙江省的湿地保护措施正在日趋的完善,在危机中孕育着希望。
关键词:黑龙江湿地危机希望前言: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大省,有天然湿地556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七分之一,面积全国最大,且种类齐全。
尤其是黑龙江省有沼泽湿地427万公顷,约占全国沼泽湿地的三分之一。
通过各种资料的调查,本人发现整个黑龙江省的湿地资源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但是通过各种保护措施的出台,黑龙江的湿地保护越来越好。
在危急中也蕴含希望。
一、黑龙江湿地的概况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是森林、海洋和湿地。
其中,湿地更被称为“地球之肾”。
按照《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此外,湿地可以包括邻近水体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
因此,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带,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黑龙江省是湿地资源大省,有天然湿地556万公顷,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七分之一,面积全国最大,且种类齐全。
尤其是黑龙江省有沼泽湿地427万公顷,约占全国沼泽湿地的三分之一。
大面积的天然沼泽湿地,景观多样,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重要的水鸟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还是我国仅有几条没有建立大坝的河流之一,水质好,渔业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湿地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面积大,现有天然湿地434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18%,约占全国天然湿地的八分之一;二是生态区位重要,我省湿地多数分布在界江沿岸,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和松嫩平原生态脆弱地区,保护湿地直接关系国家的国土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三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是丹顶鹤、白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af85112dd88d0d233d46a9c.png)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一、湿地的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二、湿地的作用1、物质生产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
2、大气组分调节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3、水分调节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4、净化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5、提供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6、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三、东北湿地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地处温带、寒温带,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湿地类型以淡水沼泽和湖泊为主, 总面积为6731 78万hm2。
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151%。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山地也发育了大面积的沼泽, 是我国淡水沼泽的集中分布区。
黑龙江双城湿地现状及问题分析
![黑龙江双城湿地现状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89099f7f1922791688e8dc.png)
黑龙江省双城市湿地现状及问题分析黑龙江省双城市湿地地处松嫩平原中部,总面积38482hm2,其中黑龙江拉林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17336 hm2,是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中,保存较完整的、较为典型、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护区发展建设极具潜力和保护价值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东北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资源是一种多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因是水域和陆地交错的特殊的生态环境而成为鱼类和水禽等生物的栖息、活动及繁衍的重要场所,湿地有丰富的、数量众多的珍稀动物,是一个巨大的物种基因库,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证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任务,是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境内自然概况黑龙江拉林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双城市境内,贯穿永胜、临江、杏山、万隆、四个乡镇,处在省会哈尔滨市区西南30km,地理坐标为北纬45度23分05秒一45度43分00秒;东经125度41分00秒一126度09分32秒。
保护区地处松嫩平原中部,东、东南与阿城、五常接邻;南、西以拉林河为界,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为邻;西北、北隔松花江与肇源、肇东相望;东北紧靠哈尔滨市区二、野生动物分布情况保护区内独特而原始的自然环境栖息着许多野生动物,特别是一些国家级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状况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或干扰而出现退化,片段化的现象,甚至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这种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必然对野生动物种群产生一系列的生态影响,这些生态因子在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影响野生动物种群大小,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社群结构和行为习性等。
保护区生存的野生动物共计742种,其中脊椎动物有268种,昆虫纲动物12目402种,土壤动物3门8纲15目42科72种。
脊椎动物中圆口纲动物1目1科1种;鱼类共有6目13科38种;两栖类共有2目4科5种;爬行类共有3目4科5种;鸟类16目38科199种;兽类5目9科20种。
其中国家级濒危动物34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如东方白鹳;国家2级保护鸟类33种,如大天鹅、白枕鹤、鸳鸯等;列入CITES附录的有 29种,其中列入附录1的有三种,如白枕鹤等,列入附录2的有19中,如毛脚鵟、狼等,列入附录3的有七种,如针尾鸭、花脸鸭、白眉鸭、黄鼬等。
湿地退化与保护措施分析
![湿地退化与保护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7299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f.png)
湿地退化与保护措施分析湿地是指受水环境影响的广泛地域,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沿海区等,这些地域中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众多物种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湿地正面临不断加剧的退化问题。
本文将分析湿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湿地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和物种入侵等。
首先,人类活动是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的底泥开采、造成湿地水位下降的灌溉系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等,都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其次,气候变化也对湿地退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气候变化因素,可能导致湿地植被变化、水位波动和水质恶化。
此外,外来物种的入侵也对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它们捕食和竞争本地物种,破坏湿地生态平衡。
为了应对湿地退化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了解湿地的更新和回复能力,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其次,制定和执行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法规,确保湿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湿地资源。
国际间的湿地保护组织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湿地生态系统的问题。
同时,应加强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知和关注度。
保护湿地的措施还包括湿地的恢复与重建。
湿地的恢复可以通过人为干预来实现,包括固定湿地水位、人工湿地重建和湿地植被的修复等。
此外,湿地的重建也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应湿地环境的植物和动物物种来实现。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湿地恢复其生态功能,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资源。
此外,加强湿地教育和公众参与也是保护湿地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湿地教育活动,向公众传递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此外,公众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共同参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加强社区参与,形成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在总结中可以提到,湿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福祉都造成了重大影响。
黑龙江大兴安岭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现状调查
![黑龙江大兴安岭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现状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a857470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9.png)
黑龙江大兴安岭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现状调查黑龙江大兴安岭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部,建于2009年6月,占地面积为1118.28平方公里。
该湿地公园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自然湿地保护区,也是罕见的黄河干流湿地。
本次调查采用了野外观察和数据收集的方法,旨在了解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并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促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在湿地公园内的野外观察,我们发现湿地公园内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
湿地公园处于大兴安岭的山地地形,河流众多,湖泊密集,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
这些湿地为大量鸟类、鱼类、两栖爬行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我们观察到了许多珍稀物种,如黑鹳、丹顶鹤、白鱀豚等。
湿地公园内的植被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湿地植物、湿地灌丛、湿地草本植物等。
这些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湿地公园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
人类活动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湿地公园周边有少量的农业和人类居住区,农田的化肥农药使用可能对湿地公园的水质产生污染。
观光游览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压力。
虽然湿地公园对于游客开放时间有限,但仍然有少量游客进入湿地公园,有的游客可能会破坏湿地植被,甚至捕捉湿地动物。
气候变化也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本地区年平均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湿地植被退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负面影响。
可以通过加强农田环境管理、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等途径减少农业对湿地的污染。
加强湿地公园管理,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加强游客教育,提高游客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意识。
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警,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黑龙江大兴安岭双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丰富多样,但也面临一些生态问题。
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的退化及保护对策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的退化及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2cbf5db1711cc7930b7167a.png)
科学技术创新2019.18关能源管理部门已经着手于普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方法以及推广新技术,临安市的八百里养生园景区已经恢复至最初的清新、干净的自然环境。
因此,我国各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加强治理、抢救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力度,使其恢复本来的面貌。
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了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是在某一层面上保障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3.1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只有山清水秀,没有遭受过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环境,才能开发出满足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风景区。
针对这一基础,各地方政府必须出台一项合理的开发制度,用美学的观点规划环境。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综合考察、评价与预测合理三个角度实施对自然环境开发的计划,还要让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跟着一起实地考察,进而提出能开发利用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的最佳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量:一、根据当地环境,思考是否能提供满足游客数量的旅游设施以及设施的安全级别是否能保证游客安全;二、当地旅游行业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计划适当的旅游活动,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各个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人流量极限,不能无节制超量招待游客;三、安排适量、合理的交通设施和服务站点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四、每隔一段固定距离安排环境保护管理专员,防止游客本身对景点的破坏,除了个别被允许的景区,其他自然景区禁止建设宾馆、酒店等机构。
3.2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进行宣传教育除了从管理角度实施环境保护的措施,更要从根本上预防环境被破坏?如何预防?就是要像全国各地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普及历史、文化与科学知识,让群众从生活环境为基础来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方便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项目。
除了生活在城市平常不能接触到自然环境的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风景区附近的居民更应该做到爱护园林、保护野生动物这些事,做其他人的榜样。
自然环境的美,不能只靠当地政府与旅游环境的管理制度,还要靠每一个人去维护。
治理湿地退化的技术与措施
![治理湿地退化的技术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3db6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e.png)
治理湿地退化的技术与措施一、湿地退化的原因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水资源维护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湿地的面积逐年缩小,甚至有的湿地发生了退化,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1.资源过度利用。
湿地是一种稀缺自然资源,如果过度开发利用,就会造成湿地的病态生态和生境的破坏,导致水质恶化、水位下降等问题。
2.非法开垦。
由于湿地地形较为平坦,地势低洼,造成了湿地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困难。
有些区域的开发商为了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没有经过湿地保护批准就直接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破坏。
3.污染环境。
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威胁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工厂废水、城市污水、农业污水等种种污染源都让湿地雪上加霜。
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成为了拯救湿地的难点。
4.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危害缓慢显现,但对湿地的破坏却是致命的。
全球变暖、全球降水量的变化等,都让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不可估量的危机。
二、治理湿地退化的技术与措施从长远的角度看,人们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目前,对于治理湿地退化问题,有以下的技术和措施:1.湿地重建对于已经退化的湿地,需采取湿地重建措施。
这项技术主要为湿地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帮助,可以有效的抵制湿地退化,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健康的生态环境的支持。
2.湿地修复针对已经受灾的湿地,需采取的措施是湿地修复。
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帮助湿地恢复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生境的重构来帮助湿地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
3.污染防治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需要有效的防止引入过多的污染物,或是有效清除污染物。
因此,对于治理湿地退化的措施中,这部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4.湿地保护对于湿地的稀缺性和公益性,社会需重视湿地保护问题。
湿地的保护从源头上防止湿地受到的损害,平衡环境利益和经济利益,让湿地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辽河流域典型湿地退化因素研究
![辽河流域典型湿地退化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c941e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a.png)
辽河流域典型湿地退化因素研究李玉宛[1];郭继香[1];王赫[2];曹静静[3]【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年(卷),期】2017(006)002【摘要】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影响,辽河流域湿地退化严重,湿地功能减弱。
为了分析辽河流域湿地主要退化影响因素,本文选取辽河流域典型湿地(盘锦湿地、蒲河湿地及莲花湖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三个典型湿地景观类型变化特征及退化原因。
结果表明,盘锦湿地和蒲河湿地景观类型变化特征相似,为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湿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先增加减少。
退化原因不尽相同,盘锦湿地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温升高和蒸发量增加的气候因子,和建筑用地增加,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原油开采的人工干扰;蒲河湿地退化的自然因素为天然水资源严重不足,人为干扰主要包括蒲河流域点、面、源的污染,蒲河上游蓄水工程的建设以及蒲河两岸垃圾堆放等。
莲花湖湿地,草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湿地和林地均先减少后增加。
其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源补给河流受影响,如凡河等水质污染严重,经济的发展和铁岭新城区的建设。
【总页数】11页(P176-186)【作者】李玉宛[1];郭继香[1];王赫[2];曹静静[3]【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2]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3]新疆巴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疆库尔勒【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相关文献】1.辽河流域典型湿地退化因素研究 [J], 李玉宛;郭继香;王赫;曹静静;2.大凌河流域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r泥沙输移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杨强强3."十二五"期间辽河流域的典型流域土地利用组成和变化分析研究 [J], 邰姗姗;李艳红;惠婷婷;赵璐璐4.西辽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朱丽亚;孙爽;胡克5.辽宁辽河流域古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曹鑫鑫;曹福存;曹永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b5a297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2.png)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湿地的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深不超过2⽶的低地、⼟壤充⽔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深不过6⽶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淡⽔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三⾓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物多样性的⽣态系统,是⼈类最重要的⽣存环境之⼀。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然和⼈⼯两⼤类。
⾃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湿地主要有⽔稻⽥、⽔库、池塘等。
⼆、湿地的作⽤1、物质⽣产湿地具有强⼤的物质⽣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产⼒来源。
2、⼤⽓组分调节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量的⼆氧化碳⽓体,并放出氧⽓,湿地中的⼀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中有害⽓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组分。
3、⽔分调节湿地在蓄⽔、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和维持区域⽔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是蓄⽔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旱灾害。
4、净化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活污⽔和⼯业排放物)的流⽔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中的有毒物质,净化⽔质。
5、提供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动物尤其是⼀些珍稀或濒危野⽣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6、调节局部⼩⽓候湿地⽔分通过蒸发成为⽔蒸汽,然后⼜以降⽔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量。
三、东北湿地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 地处温带、寒温带, 包括⿊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湿地类型以淡⽔沼泽和湖泊为主, 总⾯积为6731 78万hm2。
占全国湿地总⾯积的17151%。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兴安岭⼭地、长⽩⼭⼭地也发育了⼤⾯积的沼泽, 是我国淡⽔沼泽的集中分布区。
高中地理微专题复习-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湿地
![高中地理微专题复习-北方地区东北地区-湿地](https://img.taocdn.com/s3/m/ce8ac7170066f5335a81218f.png)
自然演替——退湖成沼-陆地
水体富营养化——湖泊变成沼泽
在重度富营养化的 湖泊中,富集的植物 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 滋生,由于不能被鱼 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 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 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
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 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
扎龙湿地的形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
真题呈现
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
于蒸发量。
(2018年全国Ⅰ卷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
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
2、不同湿地的演化过程
沼泽化过程: 积水成沼 主要是通过区域水位面抬升、区域地形缓慢下降或者两者的结合使地表积水或 土壤水饱和而形成湿地,使原来的陆地生态系统向湿地生态系统方向发展。
陆化过程:
退湖成沼
水生生态系统向湿地生态系统的转化,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区域水位面下降、
地形相对抬升或者是两者相结合而形成湿地。
提供水资源,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脆弱
(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的生态环境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 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生态环境
3、湿地退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蒸发加强,干旱半干旱区的湿地逐渐消失;
农业、旅游业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佛岁里达丰岛是灸国最大的丰岛。地势低缓,南部多为海拔6米以下的湿地。绝大 部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农业发达,排水梁、大提和滋洪连纵横交错,为美国柑 橘、蔬菜主要产区。图11示意佛罗里达半岛南部河流、湿地分布及保护规划。
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地区湿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3c1a0f16fc700abb68fc11.png)
分析表明, 粮食需求是造成沼泽湿地减少 与人工湿地增加的主要原 因, 影响东北 地 区湿地 变 化 的主要 因素 由 自然 因素 向人 为 因素转 变. 除2 0 0 0 -2 0 0 7年 的人 工
湿地 外 , 偏最 小二 乘 回归分析 的精度 均 较高.
关键 词 : 湿地 ; 遥感 ; 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 x - 乘 回归 ( P L S) ; 影 响 因素
1 研 究 区概 况
东 北地 区位 于 中国 的东北部 , 包 括辽 宁 省 、 吉林 省 、 黑 龙 江 省及 内蒙古 自治 区东部 的 赤 峰市 、 通辽市 、 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 地理坐标为 东经 1 1 5 。 3 0 1 5 L1 3 5 。 2 0 o o ” , 北 纬
障我 国粮 食安 全 的重要 科研议 题 .
多元 统计 分析 方法 较 多地 应 用 于 生 态 环境 变 化 的影 响 因 素 分 析 中 引. 偏 最 小 二 乘 回归 ( p a r t i a l l e a s t — s q u a r e s r e g r e s s i o n , P L S ) 是一 种新 型 的多元 统计 数据 分析 方法 . 它可 以同 时实 现 回归建 模 、 数 据 机构简 化 以及多 因变 量对 多 自变 量 的一 般 最小 二 乘 回归分 析 的相
崔瀚文等 : 东北地 区湿地变 化影 响因素分析
2 1 5
C h a n g e , L U C C ) , 取得 了较好的成果 … 。 . 本研究首次尝试将偏最小二乘 回归应用于湿地
生 态环 境 的影 响 因素分 析 中. 本 文将 以 1 9 7 5 -2 0 0 7年遥 感影 像 为数据 源 , 研究 3 2年 来东 北地 区湿 地变 化情 况 , 利 用偏 最 小二 乘 回归分 析研 究湿地 变 化 的影 响 因素 .
哈尔滨湿地资源现存问题及保护对策
![哈尔滨湿地资源现存问题及保护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ce9f970a98271fe910ef9f9.png)
哈尔滨湿地资源现存问题及保护对策【摘要】湿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哈尔滨市在这一方面还很落后.湿地保护现存许多问题。
本文阐述了我市湿地现状并提出了几条建设性的对策:完善法规建设,提高湿地保护思想意识;控制湿地开发规模;开展湿地的科学研究。
为我市湿地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关键词】湿地; 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的重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等环境问题,使湿地及其功能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导致湿地不断萎缩退化,环境功能与生物多样性逐渐衰减,严重地危害了湿地的生存与发展。
保护湿地,可持续利用湿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湿地保护和利用的良性循环,已成为当务之急。
1.哈尔滨湿地资源现存问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我市湿地正在遭受着破坏和严重威胁,盲目的进行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的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直接造成了天然湿地面积的消减、功能的下降。
大量侵占天然湿地,湿地面积减少使湿地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降低,水旱灾害频繁。
工农业废水、生活废水的排放和油气资源的开发,严重污染和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威胁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打破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的平衡。
1.1湿地数最急剧减少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是造成我市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城市建设的开发,使原有天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大规模的道路和水利工程建设,阻断地表、地下径流,改变区域水文分布,湿地面积萎缩,是湿地减少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一些江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森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江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水库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功能衰退;大面积开垦,使湿地数量减少,影响了区域内的水汽含量,失去天然潮湿的下垫面,造成春早、夏涝,风沙化、盐渍化加剧,土地生年力下降,区域内气候不稳,洪涝灾害、早灾和风戈的年出现率呈上升趋势。
东北湿地多的原理
![东北湿地多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1e22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5.png)
东北湿地多的原理
东北湿地多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地理位置: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受北方气候的影响较大,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东北湿地在夏季有更高的降水量,为湿地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2. 大规模的河流和湖泊:东北地区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如松花江、黑龙江、辽河等,以及松花湖、红旗渠等。
这些水体的存在为湿地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丰富:东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也较为充沛。
这使得东北湿地的湿润条件得以维持。
4. 褐土的分布:东北地区主要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地下水位较浅,土壤水分较为充足。
褐土不但具有良好的联结力,还有一定的保水性,使得东北湿地中的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
总之,东北地区湿地多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河流湖泊资源,以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丰富,使得该地区具备了湿地形成和维持的条件。
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
![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0805c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d.p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10作者简介 王宇航(1997—),男,江苏淮安人,主要从事于3S技术应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8-11Wetland Los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tection Management Suggest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NG Yu-ha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with the richest wetland resources in China.In recent years, the area of wetland in the province has decreased sharply, the wetland pollution was serious, and the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suffered a great threat.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wetland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of wetlands from two aspects of human factors and natural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wet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Wetland; Current situ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黑龙江省湿地损失、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王宇航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摘要 黑龙江省是中国湿地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研究
![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5083627e21af45b307a827.pn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1 一 7l
5%。 7
1 分布广。 . 2 几乎黑龙江省所有县市均有湿地 分布 , 相对集中分布在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 大兴安 岭、 小兴安岭以及东部山区, 其中三江平原湿地面 积 15 万 hn, 5. 8 r 占全省 的 3 . ; 嫩平 原湿 地 面 2 5% 松 9 积 7. h , 7 6万 m2 占全省 的 1. % ; 兴安岭 湿 地 面 79 大 积 8 .万 h 2 占全省的 1. %; 51 m , 9 6 小兴安岭和东部 山区湿地面积 15 万 hn, 1_ 5 r 占全省 的2 6 。分 2 6 % ̄ 布牦 : 随着纬度的增加, 湿地率明显增加 ; 随 着经度的增加, 湿地率先减小后± 力。 曾 Ⅱ 1 3种类广, 生物多样性丰富。由于黑龙江省 湿地分布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其气候 、 温湿度、 地形等都有很大差异, 因此, 湿地类型全面 , 除近海 及海岸湿地外, 其它湿地类型 几乎都有分布 。从湿 地生物物种来看,全省湿地有乔灌木 10余种 , 0 草 本植物 10 00余种 , 有脊椎动物 5 8种 , 中国家 5 其 级保护兽类 5 , 种 一级保护鸟类 1 2种, 二级保护 动物 6 。 6种 2黑龙江湿地保护状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2 保护状况。 . 1 随着湿地资源的重要作用日 益 为人们所认识 ,我国对湿地资源的保护逐渐开展 , 黑龙江省也不例外。19 年 , 9 8 黑龙江省全面停止湿 地开垦, 重点在松花江、 嫩江 、 乌苏里江、 挠力河和 七星河等流域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湿地类型 自然 保护区, 主要江河沿岸的湿地基本被 自然保护区所 覆盖,遍布全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初步形成 , 使全省湿地资源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2 0 年 6 03 月2 0日,黑龙江省人大通过了我国首部湿地保护 地方法规《 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将湿地保护工 , 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目前 , 全省国家级和省级湿 地自 然保护区已达 5 余处,其中国家级 自 0 然保护
12 第十二讲 --湿地退化
![12 第十二讲 --湿地退化](https://img.taocdn.com/s3/m/a3bc831f6bd97f192279e9bf.png)
自然原因 1、气候异常对区域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有重 要的影响。
(1)降水的减少使湿地获得的水分补给量降低,造成湿 地萎缩。 (2)气候异常使降水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进一步增大, 打破湿地原有的水分平衡关系
2、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升降对河湖的发育与湿 地的退化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1)区域性地块的升降使地形高差增大,排泄基准面下降, 使位于上升盘的河流、湖泊和沼泽因水量排出而变浅、变 干;海岸带的基地龙骑导致海退,滨海滩涂湿地随之退化 为陆地。 (2)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湿地退化造成影响。
我国湿地退化现状
1、湿地面积急剧减少 2、湿地生物量降低 3、湿地水量减少 4、湿地水质恶化 5、部分湿地面积减少情况 20世纪50年代 海滨滩涂湿 地 长江中游湖 泊 洞庭湖 湖北湖泊 红树林 400万亩 25828km2 4300km2 83.3万亩 4万亩 现今 200万亩 10493km2 2270km2 23.6万亩 1.7万亩 减少率 50% 59.4% 47.2% 71.6% 57.5
如湖泊、沼泽、浅水的滨海滩涂等等 。
4
湿地的基本功能
抵御洪水 球 肾 调节径流 改善气候 拦截并埋藏陆源各种可溶盐分和固 体机械物 • 降低污染美化环境 • 维护区域生态稳定 • …… • • • •
5
6
《湿地公约》确定的湿地分类方案
湿地的分类
7
湿地退化的概念
湿地退化: 主要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类对 湿地自然资源过度以及不合理地了利用而造 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 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生产力下降以及湿地生 产潜力衰退、湿地资源逐渐丧失等一系列生 态环境恶化的现实。
水体空间减少 水深变小
淤泥层加厚压实 含水量减少
东北地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东北地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e6e46f27d3240c8447ef98.png)
总计 滨海 河流 532802 581393 252171 湖泊 96603 74486 6250 沼泽 350934 354672 110237 815843 库塘 186980 186980 112860 486820 5825
林 1203356
黑龙江 4314835 宁 1219615 738097
计 6737806 743922 1366366 177339
2 东北地区的湿地资源特点 东北地区为中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湿 地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 8 53% , 它是东北山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具有如下 特征 : 1) 类型多。东北地区湿地包括了中国湿地的 滨海、 江河、 湖泊、 沼泽、 人工湿地 5 大类 , 具有永久 性河流、 季节性或间歇性河流、 泛洪平原湿地、 永久 性淡( 咸) 水湖、 季节性淡 ( 咸 ) 水湖、 藓类沼泽、 草本 沼泽、 灌丛沼泽、 森林沼泽、 内陆盐沼、 水库 14 种湿 地类型, 尤其是沼泽湿地复杂 , 类型最为丰富, 是全
。
2 2
辽宁省湿地分为 5 大 类 11 种类 型, 总面 积为 。其中, 滨海湿地 73 8 万 hm , 河
2 2 2
流湿地面积为 25 2 万 hm , 湖泊湿地 6 250hm , 沼 泽湿地 11 02 万 hm , 库塘湿地 11 3 万 hm 。 因此, 东北地区湿地总面积为 673 78 万 hm 。 其中, 滨 海 湿 地 74 4 万 hm , 河 流 湿 地 面 积 为 136 6 万 hm , 湖 泊湿 地 17 73 万 hm , 沼 泽湿 地 81 58 万 hm , 库塘湿地 48 68 万 hm 。表1省 Nhomakorabea 吉 辽 合
东北地区湿地面临大幅退缩
![东北地区湿地面临大幅退缩](https://img.taocdn.com/s3/m/9b3c37d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0.png)
东北地区湿地面临大幅退缩
佚名
【期刊名称】《园林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的重要分布区,但目前却面临着湿地面积大幅度萎缩、功能退化的威胁。
东北地区湿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等。
据有关报告显示,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114万km2减少到6.57万km2,减少了42.4%,嫩江下游湿地呈现萎缩和富营养化。
三江平原的湿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35万km2减少到113万km2。
辽东湾河口湿地也呈严重退化趋势。
【总页数】1页(P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41.78
【相关文献】
1.广东省湿地资源及保护利用对策研究(总报告)——第五章广东省湿地面临的问题和受破坏的原因 [J], 詹潮安;陈玉军;舒春风
2.1990-2010年东北地区湿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闯;刘吉平;梁晨;王晶
3.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邢伟;鲍锟山;韩冬雪;王国平
4.四川藏区沼泽湿地植物区系探讨及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J], 房俊民;孙辉;张炎周
5.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碳储量估算 [J], 邢伟;李裴培;刘明华;张辰光;李宗盟;李秀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一、湿地的定义“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二、湿地的作用1、物质生产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
2、大气组分调节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3、水分调节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4、净化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
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5、提供动物栖息地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6、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三、东北湿地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地处温带、寒温带,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湿地类型以淡水沼泽和湖泊为主, 总面积为6731 78万hm2。
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151%。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山地也发育了大面积的沼泽, 是我国淡水沼泽的集中分布区。
其中, 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区, 约有112万hm2 沼泽地。
湖泊有五大连池、查干湖、镜泊湖、兴凯湖、长白山火山口湖等;大小兴安岭以其独特的地形也发育了大面积的沼泽。
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松花湖及其周围是最重要的人工湿地。
亦有一大批正在逐步恢复的城市湿地。
东北地区为中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湿地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8153%, 它是东北山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具有如下特征:1) 类型多:东北地区湿地包括了中国湿地的滨海、江河、湖泊、沼泽、人工湿地5大类, 具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水库等14种湿地类型, 尤其是沼泽湿地复杂, 类型最为丰富, 是全国沼泽类型最复杂的区域之一。
2 ) 分布广:东北地区湿地遍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等地。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为中国山地沼泽、森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湖泡棋布, 是东北地区, 乃至中国的湖泊、草本沼泽、内陆盐沼的主要分布区。
3) 面积大:据中国1995~2003年首次进行的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统计, 东北地区湿地面积达673178 万hm2 , 占中国湿地面积的1715%。
4) 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 黑龙江省湿地高等植物680种, 隶属于92科, 300属; 高等动物94科548种。
5)区域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平原河流多! 平原中心地区沼泽湿地多,西部干旱区湿地少! 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松嫩平原湿地的分布在东部高平原相对稀疏,而西部低平原相对密集!四、湿地的退化湿地的退化主要是指由于湿地面积的变化、水文条件的改变、水质改变、湿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原因导致的湿地功能衰退与消失。
长期以来, 湿地的价值不大为人所知晓, 往往把湿地当作无用之地。
随着东北地区湿地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加, 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湿地资源遭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东北平原的大片湿地被称为“北大荒”。
本世纪60 年代, 政府大力开垦北大荒, 组建许多农场, 进口大量机械, 将湿地的水排干, 将“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获得了大量农产品, 但其产生后果导致周边环境的恶化。
1998年嫩江和松花江的洪水与此不无关系。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对湿地的过度开发所引发的严重问题。
中国湿地退化具有自然演化的部分原因, 有在巨大人口与粮食压力下开垦湿地“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也有对湿地功能认识不清所造成的政策失误。
图1 和图 2 显示的结果清楚表明: 东北地区各省湿地变化也各不相同,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
其中黑龙江湿地类型变化幅度最大, 辽宁次之, 吉林变化较小。
总体而言, 3省的天然湿地都在减少, 但人工湿地都在增加。
表2 给出了灌溉水田、沼泽地与其他土地之间的转化关系, 以此探讨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特点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 15 年间, 东北地区灌溉水田共有63.73×104hm2 转化成其他土地类型, 同期由其他土地类型转化来的灌溉水田为133.89×104hm2 , 净增加值为70.16 ×104 hm2。
灌溉水田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大量开垦。
主要源自开垦旱地和沼泽地和草地。
由旱地、沼泽地和草地转变为水田的面积分别为98.48 ×104hm2、19.05×104hm2、11.97 ×104hm2 , 净增加值分别为39.21 ×104 hm2、17.07 ×104 hm2、11.61×104 hm2 , 其次是开垦滩地和林地; ②土地改良。
由为利用地改良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2 055 hm2 , 由滩涂改良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210hm2 ; ③围湖( 库) 造田。
由湖泊转化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3 087 hm2 , 由水库坑塘转化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1 378hm2。
同时引起灌溉水田面积减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很多地方由单一的灌溉水田变为多作物种植的旱地, 故而引起灌溉水田面积减少了59.26×104hm2 ;②城市化。
城镇、居民地及工矿交通建设占用了一定良田, 由此原因造成的水田面积减少了9 446 hm2; ③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沼, 这也使得灌溉水田面积共减少了28 346 hm2。
东北地区沼泽地有52.74 ×104hm2 转化成其他土地类型, 同期由其他土地类型转化来的灌溉水田为11.85 ×104 hm2 , 净减少了40.89 ×104 hm2。
沼泽地减少的原因如下: ①大量开垦:由于人口增加很快, 但耕地资源有限, 为了解决粮食温饱问题、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类只有大量开垦沼泽地, 这就使得该区沼泽地锐减, 沼泽地转为耕地( 旱地与水田)的面积达42.84 ×104 hm2 , 净减少38.25×104 hm2 ; ②建设:城镇、居民地、工矿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都占用了一些沼泽地, 城镇工矿占用沼泽地1 048hm2 , 水库坑塘占用1.09 ×104 hm2 ; ③土地荒漠化:15 年间, 共有2.73 ×104 hm2 的沼泽地荒漠化。
五、湿地退化原因1) 采砂、围垦造田等人为破坏严重黑龙江和吉林省作为中国农业生产大省,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始终将粮食增产增收放在首位, 随之而来的是对湿地的盲目围垦。
三江平原的湿地开垦主要有四个过程, 一是1949- 1960 年, 人民解放军10 万专业官兵共开垦耕地72.7 万hm2; 二是60 年代初到1977 年, 54 万城市知青到北大荒新垦耕地60.7 万hm2; 三是1978- 1985 年, 新垦94.7 万hm2; 四是80 年代中期, 新垦耕地173.3 万hm2。
前三次垦荒主要基于”以粮为纲”的思想, 普遍采取排水毁林毁草的方式,对湿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1975 年三江平原自然沼泽面积为244 万hm2, 而1990 年仅剩下113 万hm2 。
2) 江河水质污染严重近年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口的增多, 加之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 不但生产设备工艺落后, 而且还缺乏科学管理、法制不严, 工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造成水污染严重。
松花江流域每日排放废水量为572 万t , 其中生活污水仅有51.55 万t , 占9% , 其余90% 以上主要是沿江沿河的大城市的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水,其中排放量较大的就有700 多个单位。
仅哈、齐、牡、佳4 个大城市的日排水量就占整个流域的58.2% 。
哈尔滨市日排61.5 万t, 占全流域排放量的20.5% ; 佳木斯日排49 万t , 占16.3% ; 齐齐哈尔市日排38.6 万t, 占12.9% ; 牡丹江市日排25.6 万t , 占8.5% 。
吉林省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石油资源的开发, 对吉林省的江河、湖泊、水库的水质造成污染。
其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流失的农药、化肥。
3) 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江河、水库的淤积、沼泽湿地的淤塞, 使湿地面积逐渐缩减, 湿地质量下降。
吉林省重要湿地松花湖保护区现水土流失面积16.6 万hm2, 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5.3% 。
水土流失的成因, 有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 但滥砍盗伐森林、滥垦、滥牧、修路和多种经营生产等人为因素亦不容忽视。
在吉林省另一重点湿地向海保护区, 由于地处干旱多风的沙带上及人为高强度利用土地, 包括过度放牧、不合理垦殖、高强度割收芦苇等, 使部分沙丘表面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本已固定的沙丘出现流动。
目前, 在该保护区潜在沙漠化土地占35%, 正在沙漠化的土地约占56%, 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土地约占7% , 严重发展的沙漠化土地约占2%, 严重威胁到向海湿地的质量。
4) 水源管理困难东北地区湿地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和湖泡区域, 管理受各部门的影响, 用水、管水缺乏统筹规划。
在河流的上游, 因营建水库或引水用于农业灌溉, 湿地水源被大量截留, 致使沼泽湿地大面积减少, 不仅轻工业造纸原料芦苇产量降低, 水禽栖息地也遭到严重破坏, 影响水禽的栖息与繁殖, 特别是使珍稀濒危物种鹤类的栖息地处于不稳定状态。
5) 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在东北地区主要表现为泥炭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及鱼类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有些地方在用泥炭改土制肥的过程中, 因方法不当而没收到相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