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严选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湿地的退化及其原因
一、湿地的定义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二、湿地的作用
1、物质生产
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
2、大气组分调节
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3、水分调节
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4、净化
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5、提供动物栖息地
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6、调节局部小气候
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三、东北湿地
东北地区是我国湿地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地处温带、寒温带,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湿地类型以淡水沼泽和湖泊为主, 总面积为6731 78万hm2。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151%。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平原, 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山地也发育了大面积的沼泽, 是我国淡水沼泽的集中分布区。其中, 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 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区, 约有112万hm2 沼泽地。湖泊有五大连池、查干湖、镜泊湖、兴凯湖、长白山火山口湖等;大小兴安岭以其独特的地形也发育了大面积的沼泽。
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松花湖及其周围是最重要的人工湿地。亦有一大批正在逐步恢复的城市湿地。
东北地区为中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湿地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8153%, 它是东北山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具有如下特征:
1) 类型多:东北地区湿地包括了中国湿地的滨海、江河、湖泊、沼泽、人工湿地5大
类, 具有藓类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内陆盐沼、水库等14种湿地类型, 尤其是沼泽湿地复杂, 类型最为丰富, 是全国沼泽类型最复杂的区域之一。
2 ) 分布广:东北地区湿地遍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等地。大
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为中国山地沼泽、森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湖泡棋布, 是东北地区, 乃至中国的湖泊、草本沼泽、内陆盐沼的主要分布区。
3) 面积大:据中国1995~2003年首次进行的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统计, 东北地区湿地面
积达673178 万hm2 , 占中国湿地面积的1715%。
4) 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 黑龙江省湿地高等植物680种, 隶属于92科, 300属; 高
等动物94科548种。
5)区域差异显著:东北地区平原河流多! 平原中心地区沼泽湿地多,西部干旱区湿地少! 山区多木本沼泽,平原为草本沼泽! 海滨、湖滨、河流沿岸主要为芦苇沼泽分布区!松嫩平原湿地的分布在东部高平原相对稀疏,而西部低平原相对密集!
四、湿地的退化
湿地的退化主要是指由于湿地面积的变化、水文条件的改变、水质改变、湿地资源的非持续利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原因导致的湿地功能衰退与消失。
长期以来, 湿地的价值不大为人所知晓, 往往把湿地当作无用之地。随着东北地区湿地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加, 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湿地资源遭受到严重威胁。中国东北平原的大片湿地被称为“北大荒”。本世纪60 年代, 政府大力开垦北大荒, 组建许多农场, 进口大量机械, 将湿地的水排干, 将“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获得了大量农产品, 但其产生后果导致周边环境的恶化。1998年嫩江和松花江的洪水与此不无关系。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对湿地的过度开发所引发的严重问题。中国湿地退化具有自然演化的部分原因, 有在巨大人口与粮食压力下开垦湿地“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也有对湿地功能认识不清所造成的政策失误。
图1 和图 2 显示的结果清楚表明: 东北地区各省湿地变化也各不相同,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其中黑龙江湿地类型变化幅度最大, 辽宁次之, 吉林变化较小。总体而言, 3省的天然
湿地都在减少, 但人工湿地都在增加。
表2 给出了灌溉水田、沼泽地与其他土地之间的转化关系, 以此探讨东北地区湿地变化的特点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 15 年间, 东北地区灌溉水田共有63.73×104hm2 转化成其他土地类型, 同期由其他土地类型转化来的灌溉水田为133.89×104hm2 , 净增加值为70.16 ×104 hm2。灌溉水田大量增加的原因有: ①大量开垦。主要源自开垦旱地和沼泽地和草地。由旱地、沼泽地和草地转变为水田的面积分别为98.48 ×104hm2、19.05×104hm2、11.97 ×104hm2 , 净增加值分别为39.21 ×104 hm2、17.07 ×104 hm2、11.61×104 hm2 , 其次是开垦滩地和林地; ②土地改良。由为利用地改良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2 055 hm2 , 由滩涂改良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210hm2 ; ③围湖( 库) 造田。由湖泊转化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3 087 hm2 , 由水库坑塘转化为灌溉水田的面积为1 378hm2。
同时引起灌溉水田面积减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地方由单一的灌溉水田变为多作物种植的旱地, 故而引起灌溉水田面积减少了59.26×104hm2 ;
②城市化。城镇、居民地及工矿交通建设占用了一定良田, 由此原因造成的水田面积减少了9 446 hm2; ③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沼, 这也使得灌溉水田面积共减少了28 346 hm2。
东北地区沼泽地有52.74 ×104hm2 转化成其他土地类型, 同期由其他土地类型转化来的灌溉水田为11.85 ×104 hm2 , 净减少了40.89 ×104 hm2。沼泽地减少的原因如下: ①大量开垦:由于人口增加很快, 但耕地资源有限, 为了解决粮食温饱问题、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类只有大量开垦沼泽地, 这就使得该区沼泽地锐减, 沼泽地转为耕地( 旱地与水田)